A. 和銀行理財哪個更安全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所以,銀行理財也需要看其背後投資的是什麼標的,風險如何。
當然目前「最靠譜」的理財產品當然就是「存款」了,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當然「存款」並不是說直接就去銀行存活期、或定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產品或者大額存單,收益率都能在4%左右。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例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8%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B.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哪個更靠譜
一是銀行理財產品不帶有保障功能,而保險理財則具有保障功能。
二是資金預期年化收益情況不同。
銀行理財產品採取的主要是單利,即一定期限、一定數額的存款會有一個相對固定的預期年化收益空間。不論是固定預期年化收益還是採取浮動利息,在理財期限內,銀行理財產品都採取單利。保險理財產品則不同,大都採取復利計算。即在保險期內,投資賬戶中的現金價值以年為單位,進行利滾利。
三是支取的靈活程度不同。
銀行理財產品都有固定的期限,如果儲戶因急用需要靈活支取,會有利息損失。
保險理財的資金支取情況分幾種:一是可以靈活支取,如在合同有效期內,投保人可以要求部分領取投資賬戶的現金價值,但合同項下的保險金額也同時按照比例相應地減少,會影響保障程度。如果全部支取,要扣除准備金賬戶的費用損耗,只返還保單現金價值,會造成較大損失。二是不可以隨時支取,直到保險期滿時,死亡保障金和投資賬戶的現金價值可以一次返還。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1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C. 銀行的理財產品可靠嗎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保本產品回,沒有注答明的都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D. 買理財產品哪個平台靠譜啊
如果我們先買理財產品的話,最好是找一個大的保險公司 中國人壽,中國人保 平安保險公司等,這些都是買理財產品比較靠譜的平台
E. 支付寶理財和銀行理財哪個好哪個安全
支付寶理財和銀行理財都有高風險和低風險,安全性取決你的的知識和選擇!
第一:銀行理財
有定活期存款、保本型理財、不保本型理財
第二:支付寶理財
有貨幣基金、黃金、股票等,也分保本型和不保本型
兩類理財選擇保本型肯定相對安全,但對應的收益率也比較低,基本都是2%—5%,能到5%很難得
如果選擇不保本型,安全系數較高,但這並不意味著高收益高回報,如果不懂盲投,一樣賠錢,對於這類理財,建議先學習後實踐。
F. 銀行理財產品就真的可靠嗎和p2p理財平台相比嘞
銀行理財不是一定可靠的,
1、銀行理財產品——不穩健的投資收益低操作繁瑣
銀行理財產品分為保本理財產品和非保本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的運作原理很簡單:由銀行將普通大眾的錢募集在一起,銀行進行投資運作,獲得收益後,銀行先去掉各項成本,然後將凈收益分配給大眾。當然銀行也有可能運作失敗,如果投了非保本理財產品投資者在銀行運作失敗的情況下,可會血本無歸。銀行理財特點是:收益低——一般理財產品在年利率5.5%左右。操作繁瑣——在支取時需提前通知銀行,並約定支取日期和金額才能支取存款。門檻高——銀行一般都設定五萬元起投。流動性差——投資期限分為1年、3年、5年不等,在投資期內,是不能隨時贖回的,而且一旦提前支取必定會造成較大的利息損失。
2、P2P網路借貸——點對點借貸,便捷,透明化,投資門檻低,投資收益穩定,投資期限短。
具有以下特點:
1. 投資門檻低。
除陸金所最低投資需要1萬元以外,大部分的網貸平台投資門檻低至50元。相比信託和銀行理財產品的高門檻,網貸投資是低門檻的大眾理財產品,適合所有階層的投資者。
2. 投資收益穩定。
作為約定利率的借貸產品,網貸投資的收益是比較穩定的,參照中國網貸五年來的借貸利率水平,平均而言整體的收益率水平大約在20%左右。當然近期隨著營銷活動較多的新平台的不斷涌現,整體的收益率水平有上升的趨勢。而主流的網貸平台的利率水平則是穩中有降。
3. 投資期限可自由規劃。
網貸投資,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未來的實際情況,選擇投資的期限,而許多平台也允許讓投資者用未到期的投資做擔保在平台上借款,以滿足不可預測的資金需求。這讓網貸投資的流動性得以釋放。投資者既可以參照未來的資金需求情況來選擇投資期限,也可以在平台上借錢來暫時迅速提現。滿足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資金需求。
我用的是挖財P2P理財,一直以來覺得還可以吧。
G. 銀行理財和P2P理財哪個更靠譜
推薦銀行理財產品。
H. 各位覺得哪個理財的平台比較靠譜謝謝了。
理財靠不靠譜主要關注兩點:一、選擇適合自己的收益目標、風險偏好、以及流動性要求的產品;二選擇「靠譜」的平台,例如銀行、BAT等有大品牌信用背書的平台。
您可以關注一下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度小滿理財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專業化理財平台,提供基金投資、活期理財、銀行定期理財等多元化理財產品,幫助用戶安心實現財富增長。目前,度小滿理財已持續安全運營近5年時間,往期產品也均完成了本息兌付。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
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還有一些精選的權益類基金產品,適合能夠承擔一定風險,追求財富保值、增值的投資者。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I. 銀行的理財產品和支付寶的理財產品是一樣的嗎哪個比較好呢
銀行理財產品跟支付寶的理財產品當然不一樣,銀行理財產品很多都是銀行自己發行的,而支付寶上的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是代理銷售而已。
至於銀行的理財產品跟支付寶理財產品哪個好,我個人認為兩者差不多,兩者都各具有自己的優勢。
從產品類型來看,兩者的選擇空間都差不多,各有側重點。
下圖是某銀行理財產品的類型
不過目前有一些銀行理財產品是支付寶上沒有的
最近幾年銀行理財產品也不斷搞創新,目前有一些理財產品是銀行特有的,比如結構性存款。這種存款保本不保息,相對其他銀行理財產品來說,安全性要高些。
比如今年開始銀行推出的智能存款,這類存款產品的流動性並不比余額寶差,但目前的收益就比余額寶高很多。
而且有些高端的理財產品一般都是銀行特有的,支付寶代理的話一般都代理不到。
當然如果大家理財資金比較小的話,還是優先選支付寶吧,目前支付寶的理財門檻是很低的,很多理財產品10塊錢以上就可以投,銀行理財產品的門檻就相對比較高,一般都是1萬塊錢以上起投,有個別高端理財產品,都是5萬,20萬或者100萬以上期投資。
所以到底是銀行理財產品更有優勢,還是支付寶理財長的更有優勢,因人而異吧。
J. 支付寶和銀行理財哪個更安全
支付寶理財VS銀行理財那個好,要有對比才知道,支付寶和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是十分豐富,並且種類特別多:
1、從平台方面看:支付寶和銀行裡面的理財產品都是會經過平台的審核,所以支付寶理財和銀行理財都是靠譜並且安全的,不存在騙人的理財產品。
2、從理財產品本身看:任何理財都是有風險,只是理財產品會因種類不一樣,其風險也會不一樣,所以支付寶和銀行理財都是有一定的風險,具體是要看是什麼理財。
3、從門檻來看:支付寶的門檻普遍是要比銀行理財要低一點,有的一元就可以起購,但是像銀行自營的一些理財,門檻是比較高的,有的需要一萬元才可以起購。
4、從種類來看:支付寶的種類是比銀行裡面的要多,並且支付寶裡面還有機構直營理財,裡面都是屬於銀行系的理財產品,是包括銀行理財的。另外還有基金、黃金、理財產品等等,比較廣泛。
支付寶理財VS銀行理財都是有自己的特色的,投資者在選擇的時候,可以兩個都查看一下,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理財。
(10)銀行理財產品和理財平台哪個靠譜嗎擴展閱讀:
銀行理財利息:
對於理財小白來說,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是他們的首選,有些人會購買余額寶的貨幣基金,而有的人會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余額寶的年化收益率在3%左右,轉入10000元,每年的利息在300元左右,那麼銀行理財的利息是多少呢:
目前銀行的活期理財年化收益率在0.5%以內,定期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也有其他的理財產品,例如信託年化收益率在8%左右,利息計算公式為本金×利率=利息。
舉個例子來說,存款一萬元,活期的利息為10000×0.5%=50元,定期的利息為10000×4%=400元,信託類理財產品的利息為10000×8%=800元。
因為每一家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和年化收益率都是不同的,所以銀行理財利息的多少需要以投資者實際購買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為准。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收益率比較高的理財產品並不保證收益,所以理財小白購買之前需要考慮清楚,因為風險與收益並存。
銀行理財產品選擇:
投資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選擇理財產品:
1、理財產品的靈活性
一般來說靈活性較低的理財產品,其預期收益率高於靈活性較高的理財產品,對於資金閑置時間較久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選擇靈活性較差的理財產品,而對於資金閑置時間較短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選擇靈活性較好的理財產品。
2、理財產品的成長性
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可以根據理財產品所投資的標的物來預測其成長性,選擇成長性較好的理財產品。
除此之外,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應該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程度來分析,比如,風險承受程度較低的投資者,應選擇低風險性的理財產品,而對於風險承受程度較高的投資者來說,可以考慮中高風險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