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5年金融投資理財騙局有哪些
舉個例子:上海猶森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設下的騙局為:該網站修改客戶的銀行卡號後不給客戶提款,理由就說:客戶的銀行卡號錯誤,如果要修改必須再次投入三倍的原投資額。客戶當然不願意繼續被騙,該網站就凍結客戶的帳戶並且封號,客戶連登陸帳戶的權利也被剝奪了。所以,投入的資金全部被該網站成員瓜分了。試想,有多少客戶投入資金後,因為不願意繼續被騙而被該網站封號,並且聲稱客戶不是他們網站會員而被封號。
㈡ 我想了解一下 金融詐騙犯和詐騙犯的案例 案情經過
新華網北京2月13日電(李煦 高志海)身為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朱江與某銀行北京某支行分理處主任戴某相互勾結,採取掛失和偽造存款單位印章、預留印鑒卡等手段,大肆進行金融詐騙,給國家造成巨額經濟損失,最終在京受到法律嚴懲。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13日以票據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數罪並罰一審判處朱江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扣押在案的1000餘萬元發還銀行;繼續追繳其詐騙所得贓款。
北京市某投資顧問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朱江與某銀行某支行分理處主任戴某(另案處理)合謀後,並在戴授意、幫助下,採取存摺掛失及偽造存款單位印章、預留印鑒卡,偽造轉賬支票的方法,先後分別於1998年3月,把馬某存入該分理處2000萬元中的1000萬元轉出歸自己使用;於1998年9月,將馬某以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名義存入某銀行某支行分理處的3000萬元轉入自己的投資顧問有限責任公司賬戶。於1999年5月到6月間,將北京某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存入分理處2億元中的8400萬元轉出騙走。案發後,支行先後賠付馬某4000萬元,墊付電力有限責任公司7262萬元。
朱江於1999年6月逃往美國,後於2001年2月26日回國投案自首。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朱江與銀行內部人員相勾結,大肆進行金融詐騙活動,其行為已分別構成票據詐騙罪和金融憑證詐騙罪,詐騙數額均特別巨大,給國家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罪行極其嚴重,依法應予懲處。鑒於其能夠主動回國投案並協助追回部分贓款,法院依法對其予以從輕、減輕處罰。據此,作出上述一審判決
㈢ 以投資理財名義詐騙 投資理財騙局有哪些
「金融互助」騙局
證券理財集資騙局
資金盤騙局
㈣ 理財專家靠譜周:打著理財旗號的傳銷騙局有哪
有很多都是打著分享經濟的旗號,分享經濟簡單的說就是將你閑置的資源共享給別人,提高資源利用率,並從中獲得回報,例如共享單車,順風車等。分享經濟的理念就是:「使用而不佔有」和「不使用即浪費」。認定是不是chuan xiao行為,要看它是否符合三個本質特徵:一是需認購商品或繳納費用才可取得加入資格,即騙取入門費;二是需發展他人為自己的下線;三是拉人頭傳銷,即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數量或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報酬。投理想提醒大家,投資理財一定要擦亮眼睛,防止上當受騙。
㈤ 為什麼做金融投資理財的人在別人眼裡都是騙子
那是因為早幾年在民間金融這方面監管不完善,由於政策的導向和市場的需求內,市場出現的很多除了銀行,容保險,證券等傳統金融機構以外的民間金融組織。有些民金融組織抓住老百姓的弱點,開展非法金融活動,甚至絕大多數從業人員連金融相關知識都不具備的情況下,就開始招攬客戶。導致很多老百姓被騙,加上電視網路媒體報道,某金融公司又攜款潛逃。媒體一渲染,自然有很多人都覺得是騙人的,這是發展的必然性。就跟早幾年的保險一樣,別人一聽見保險就說是騙人的,但是隨著政府的支持,相關政策的完善,老百姓的觀念提高,現在很多老百姓都接受商業保險了。
㈥ 有哪些金融史上的著名騙局
我的周圍有一些朋友迷戀上一些叫維塔幣的東西,這是我所見過金融史上比較重大的騙局,就光我這個朋友他們一家人就在這個騙局裡投入了將近1000萬的資金,他們堅信這個維他幣能夠上市,堅信他能在這一個維卡幣里掙1億或者是更多,我覺得這樣效仿比特幣的虛擬貨幣多半都是騙人的。
㈦ 警惕網上投資理財平台 都是騙局
理財只是掛名實際上就是高利息為引誘投資者上當把投資者的錢騙到手然後拉黑aPP打不開讓投資者找不到平台讓他長期運作騙下一個投資者一個個上當受騙
㈧ 「投資」騙局手段並不高明,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上當呢
因為投資的騙局就是利用了人們貪圖便宜,妄想不勞而獲的思想,讓人們放鬆心裡,才行騙成功的。
一個人不可能生活在沒有七情六慾的世界裡,所以每個人都會貪得無厭,這是人類的原罪,騙子就是利用這樣的心理。在3M互助金融欺詐案中,漢格曾經有一個好朋友。他不僅是一位學會投資理財的專業人士,也是金融公司著名的專業分析師。但他也被招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