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寫一篇3000字左右讀後感,
細細讀完了鄉土中國,讀完之後,愈加迷茫了,我本是激情萬丈地開始讀一本本書的,但讀完之後,我不知道我將來該做什麼,人活著又有什麼意義,給我影響最深的無疑是最後一部分生育制度了。我愈發地對自己存在的意義,將來的方向,人類存在的意義感到無意義了。
費孝通認為,人類撫育下一代,出於兩個緣由,一個是想通過集體的延續來完整自己,因為個體在時間上是無法永存的;另一個是人類生存是依賴集體的,而為了維護社會結構的穩定,人類必須生育保持足夠的人數。
你也許會提到動物為什麼會呢?會撫育的動物是出於本能,他們無可避免生育,然而我們人類可以跳過生育,因為有避孕套等一系列避孕措施,然而我們還是沒去避免這損人的一個環節,最重要的是有文化方面的作用,然而費老是從功能學派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的,那麼就是說文化的存在是為了彌補本能的不足而利用社會的力量使人類延續,這便說明文化是有意義的,也就是之上所說的兩個緣由。
我們在沒有選擇的能力的時候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了,然後在父母的養育下開始長大,當我們去思索自己存在的意義的時候,我的背上默默地背負了許多責任,親情,讓我不得不活著。我要報效父母的養育之恩,我要為愛我的人們負責等等諸如此類不得不活的理由。
「在討論社會制度時,我常以為我們應當把人類的感情看成社會所培養出來的結果,不能看成社會制度的基礎。我們可以用社會生活的需要去解釋人們感情所寄託的對象和發泄的方式;而不能以感情來解釋社會制度的方式。」
這句話雖然想表達的意思很簡單,但我卻在背後讀出了很多沖擊我的東西,比如感情只是我們自身的某種需要而已,而並非針對某個人特定的情感。舉個更直接的例子,比如愛情,一見鍾情,用華麗的辭藻把它修飾的如此美好,前生命定,人海之中的緣分諸如此類等等,但我更覺得這是愛情者的虛偽而已,從來就沒有什麼唯一,沒了你活不下去之類的說法,誰離了誰,經過時間的沖刷依舊會活的好好的。
人類感情看成社會培養出來的結果,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很多友情,往往住的相近的人感情會比較好,心理學上也有這種說發,感情的深淺和距離的遠近成正比。往往你會和你身邊的室友,同學親密地多,因為你們有更多的接觸的機會。「社會團體的團結是靠了日常的關系以及從而發生的感情,反過來說,日常關系的打斷是引起社會團體內部離異最可靠的辦法。」倘若你們不在一個寢室,你們的感情也不會像現在這樣,人類的感情只是在一定現實物質條件下的培養而已,現實物質的條件的怎麼樣很大程度上已經決定了你們的感情怎麼樣。更直接點說,做好了先期條件,剩下你們感情的發展只是履行必定要履行的一條路而已。當然,我承認也有一定變數,但更大程度上的這種先期決定讓我對知己,朋友等等諸如此類美好的詞語產生了一定的懷疑。我更覺得,這只是人類的一種抱團互助行為而已,有的人怕孤單,有的人有困難,大家需要集體來幫助大家,所以親密,知己不過是一種掩飾而已。
這樣一想來,就感覺任何感情都是不可靠的,再極端些,就是沒有可相信的,沒有可依附的。
「婚姻關系絕非尋常的人事關系可比,其深刻處可以穿透兩個人的人格,教他們發生最密切的精神上的接觸以致混化。」
婚姻,愛情,還是這些詞語,兩個人的結合是否能相親無間關鍵在乎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兩人的過去生活的環境中包含的許多要素是否相似,另一方面是兩個人是否有意願親密無間地過下去。
費孝通認為人們生活的環境里語言體系有著差別,認知也有著差別,說的通俗點就是價值觀念,而這是造成許多沖突的本因。所以他認為兩個在相同環境下成長的人是最適合一起的,也就是說長期生活在一起的人最適合婚姻,然而社會是禁止亂倫的,原因費孝通認為是出於防止親屬之間的關系結構的損壞,也就是亂倫帶來的親屬混亂,輩分混亂,所以社會文化上禁止亂倫。這在先天上埋下了婚姻的苦因,因為最適合的是不能的。
「個人與團體相合須使人對於他所做活動和自己生活的關系有認識,活動,生活,社會三者綜合。須一個完整的人格,個人一舉一動在一個意義下關聯起來,這意義又必須要合於社會所要求他的任務。現代技術的發達在社會組織的本身引入了一個『超人』的標准,即以最小的成本最大收獲的經濟律。」
而現在的社會暴露的問題是支配這活動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參加活動者的個人目的,甚至並非社會的目的,而是為生產而生產,為效率而效率的超於人的目的,資本主義的不斷積累是出於財富於天上的動機。資本主義為了利潤而生存,也許在經濟匱乏的時候,資本主義是一個讓社會加速發展的良方,但到經濟發達後,資本主義開始成為一個反而操縱著人的可怕惡魔,當人們已經滿足於物質需求的時候,資本主義並不滿足,他依舊要去追逐利潤,他的信條是利潤或者死亡。這樣自然會造成許許多多無數浪費的現象,甚至是無端揮霍本身就十分稀缺的資源。現代社會最諷刺的一副畫面,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這樣生動地上演了。
同時,人們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目的而活著,就如同上面所說為了生產而生產,為了效率而效率,這完全就是這種不良的逐利機制在操縱著人類,已經讓人類迷失在物質中,不明白生產最初的意義所在。
在西方,有個現象很明顯,少做工,多得報酬,活動本身無樂趣。這是社會解組的現象,因為這里充分表現了社會缺乏完整。
在我們很多人在不得不活著的條件下,在滿足物質需求的要求下,會為自己去尋找一些樂趣,可以是理想,可以是事業,可以是興趣愛好,然而這在我看來,更像是在不得不活著的基礎上找點樂子打發自己的時間,來麻痹自己,還可以用愛情等其他東西麻醉自己。這依舊沒有意義,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更何談世界如何。
甚至,我不明白我想要的意義是什麼?我不知道存在的意義,一切的意義,我覺得開始質疑一切,活著同樣開始迷茫沒有動力。
我整理了下思路,我緣何活著,很多原因,我要負責,我怕死。怕死?我不由思考怕死是本能嗎?當我們對死亡沒有定義的時候,會怕死嗎?我們不知道跳崖會有多痛苦以及對後果無所知還會怕嗎?動物會怕死嗎?動物有死亡的概念嗎?如果都沒有這個概念,還會怕嗎?
但是,出於意識的活動,我想像死亡就感覺毛骨悚然,一想,雖然我沒經歷死亡,但大抵是思維停止活動了,我突然感覺無法想像我的思維停滯,然後我無法想像,甚至無法想,什麼都沒有的概念。然而我們終究要去經歷死亡。
這么說來,我終究是不想死的,那麼我不想死,我活著究竟想干什麼呢?我不能為了不想死而活著吧,我想活著有思維,我想活著能行動,能思考,思考一些東西,那麼思考是我的活著的意義嗎?那我思考出來又有什麼意義呢?我行動的又有什麼意義呢?為社會,人類發展做出貢獻,那麼我死後,這些又於我有何意義,唯一有點牽強的,那麼就是這些不止在我身後有意義,對我現在所處的環境也有所益處,可以讓我生活的更好,那麼為什麼生活的好就是有意義的了?這樣說來,無好無壞,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我不知道這究竟是我太小看價值追求了,還是真的價值追求真的沒死了有意義。也許是我看的書還不夠多,思考的東西還不夠完全,但這種想法真的很容易讓人低迷,讓人意志不振。
本來我覺得我只是想努力讀些書,讓自己博學,然後再開始找自己感興趣的,找一個方向專精。這是我想找的,因為我明白自己有很強的求知慾,但這彷彿出於本能的慾望掩蓋不了我時而想起追求的意義的時候的那種茫然無措。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裡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沖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系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裡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為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為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因為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繫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為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可以從土地里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著泥土的氣息,有著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直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扎在土裡。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裡。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現在真正的了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沖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著,那是工業文明帶來的結果。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有著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天和很多人在一起卻覺得自己沒有朋友。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著一輩子老死故鄉,現在的人們想著出去闖盪闖盪。我們的社會在改變,而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文明徵服了落後的文明,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沖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裡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可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面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知道怎麼辦,只有干著急。因為,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可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看著中國的警察換裝換得越來越像美國人,看著中國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國化的神情,看著中國的大學生穿學士服照相,或者奇裝異服過復活節,有時候就會想到中國難道沒有中國自己的一套東西來運用在社會生活中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可是中國現在也說自己是法治國家了。不過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就是「禮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著老虎的皮,想像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可以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進步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
如果說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這里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可以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後來在課堂的討論上,老師說到,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現在,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稱之為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2. 讀後感 3000字以上
先教你們怎麼寫讀後感,不要老抄別人的!~~ 讀後感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 說「介紹」。「介紹」是指對所評的書的內容作言簡意賅的概括敘述,讓讀者對該書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如書評《難忘<南京情調>》是這樣介紹的:「《南京情調》收入64篇文章,20世紀上半葉社會各界名流筆底的南京昔日景觀,風土人情,大多風流倜儻見性情;80幀照片,讓50年前的古都舊影清晰再現,金陵舊時影像,幅幅滄海桑田顯趣味。」
再說「評價」。「評價」可以是總括全書作鳥瞰式的評述,如書評《展現「另一個」愛因斯坦》是這樣評價《愛因斯坦晚年文集》的:「每篇文章都體現了作者的睿知和科學預見性。全書蘊涵著科學家與知識分子的良知,浸透著他對整個20世紀全人類的極大的人文關懷。」也可以聚焦於作品的細部作畫龍點睛式的點評。如金聖嘆評《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節中魯達打店小二一段描寫:「一路魯達文中,皆用『只一掌』、『只一拳』、 『只一腳』,寫魯達闊綽,打人亦打得闊綽。」 三言二語就點出了《水滸》對魯達的動作描寫是充分個性化的。 「評價」是書評中最重要、最關鍵的部分,也是最見功力的部分,從這里可以見出一個人的思想水平、藝術素養、鑒賞能力、語言功夫等等。評價作品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要注意評價的科學性。要以科學的文學理論為指導,實事求是地進行評論,不要以個人的直覺和偏見任意地拔高或貶低。②要注意見解的獨創性。要反復閱讀、分析、研究、揣摩、品味,深入了解准確把握評論對象,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義和藝術特色,從而提出自己新穎、深刻、精闢的見解;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讀,分析不得要領,只是發表一些陳舊、膚淺、庸俗的見解。《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篇小說:「阮光祿在剡,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後聞之,嘆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遂焚之。」宗白華先生是這樣評析的:「這是何等嚴肅的責己精神!然而不是出於畏人言,畏於禮法的責備,而是由於對自己人格美的重視和偉大同情心的流露。」宗先生的評析見解獨到,深刻精闢,所謂「析義理於精微之蘊,辨字句於毫發之間。」
(《古文觀止·序》)③要注意語言的生動性。評論語言與議論文的語言有相同的地方,如要求語言表達准確、嚴密;又有不同的地方,需要講求適當的文采,增強表達的形象性與生動性。
再說「推薦」。這是書評的結尾,有好書與讀者共享的意思。如《難忘<南京情調>》是這樣寫的:「南京文化淵源流長,底蘊深厚,值得特別關注。鍾情於南京文化的人,即便不到南京,也能從《南京情調》中體味一番南京情調。」
俗話說文無定法,寫書評當然也無一定的格式,可以因人而異,因書而異。比如偏於談感受的書評就可以直接從述感開頭:「何建明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高考報告》是一部具有強烈震撼力的作品。不讀則罷,越讀越使人感到,高考的分量實在太重太重,它重得使許多中國人的腰背都壓彎,連中華民族的脊樑也被壓得出現了嚴重的畸型。高考啊!何時才能走出怪圈?」(《走出高考的怪圈》)想要帶點文學色彩又要給讀者一點懸念的也可以抒情開頭:「若你走進普魯斯特的世界,我想你不會不驚嘆於那美妙的符號所產生的神奇魅力,不會不沉醉於瑪德萊娜小點心的綿長回味,不會不震悸於人類內心的隱秘世界的強烈曝光。作為《追憶似水年華》的譯者之一,我也不可能不更真切地感受到普魯斯特開啟的感覺世界對我的靈魂與感官的誘惑、沖擊、洗滌、豐富、與凈化。」(《全新而永恆的感覺世界》)當然書評的結尾也不一定都要推薦式的。可以表達某種願望,如「願借葦岸的親切誠實的語言,生動盎然的詩意和寧靜柔韌的美感鋪就的小徑,引領我們走向詩意棲居之地。」(《讀<太陽升起以後>》)表達願望之中有推薦作品的誠意。也可以批評某種現象或做法,如「他們認為如果兒童畫能與範例完全相同,那麼這種訓練就是成功的。然而他們不明白,兒童有他們自己的世界,兒童有他們自己的藝術,他們與成人不一樣!種種人為的限制對兒童藝術潛能都可能是一種扼殺。」(《生動有趣的圖畫書》)批評的目的仍然是為了推薦。
廣義的書評包括讀後感。讀後感偏重寫自己的主觀感受。讀後感要注意三點:第一,寫讀後感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中心論點(或中心思想),不能雜亂無章,文意散漫。第二,這個中心論點(或中心思想)必須是從所讀的材料中提煉、概括出來的,與所讀的材料有著必然的、內在的聯系。第三,寫讀後感必須是寫自己的所讀、所思、所感、所悟。可以寫一點,也可以寫幾點,不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寫自己獨特的認識和理解。從文體上看,讀後感或立論,或駁論,或闡述議論,都與議論文相似,通常把它歸入議論文的范疇,作為議論文的一種。寫讀後感要避免以下幾種情況:①「感」少「述」多。名為讀後感,卻很少有「感想」、「感慨」、「感悟」,大量的甚至通篇都是復述、引述所讀的內容。②「感」得不新。文中雖有所感,卻只是老調重彈,或人雲亦雲,寫不出自己真切的獨特的感受來。③「感」得不深。雖也能寫出一點自己的感受來,但猶如蜻蜓點水,泛泛而談,淺嘗輒止。④「感」得走調。雖然寫了很多的感想,但不知「感」從何來,與所讀材料無絲毫關聯;或者雖也是「感」從「讀」來,但曲解原作的意思,「感」得走了樣。
寫書評無論偏重評還是偏重感,都要下工夫反復研讀作品本身,然後方能評便能切中肯綮,悟便有獨到之見
3. 3000字的讀後感怎樣寫
首先寫什麼時候什麼心情看地點看了這個東西
然後介紹一下,不要寫太多
剩下寫感受,寫多點
最後再感嘆一下,什麼回味無窮什麼的
4. 精益創業讀後感3000字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親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5. 讀後感3000字,急!!!
回首奧運會,北京的天空一片歡騰,那是因為無數中國人的翹首期盼與吶喊;北京的天空如此蔚藍,那是因為沖天鬥志的感染。奧運角逐激烈而又殘酷,勝負往往系於一線之間,中國選手以無比的自信與勇氣,戰勝對手,征服賽場,超越自我,讓五星紅旗一次次在大地升起,讓義勇軍進行曲一次次在全球華人的心中奏響。所有的中國人在自豪,所有的炎黃子孫在驕傲!
6年前那個夢圓奧運的不眠之夜人們不會忘記;人們更不會忘記,在舉國歡騰的那一刻我國政府向全世界做出的庄嚴承諾:我們有能力、有信心將2008年奧運會辦成一屆令人難忘的盛會。
申奧成功了,我們贏得了今天。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公民,有義務也有權利為迎接2008年奧運會而竭盡全力地去做好每一件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
做好每一件小事,是我們力所能及的;做好每一件小事,是最有意義的。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往上走,才能做好一件大事。現在,全國上上下下都正在行動。從自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事做起。創建文明衛生城市是我們共同的心願,人們現在一個個都講禮儀,懂禮貌,愛護環境衛生,使我們的生活條件大大提高。讓我們的身邊充滿溫暖。現在,無論是小孩、青年、老年人,都在努力學習英語,希望和外國朋友友好交談。
看著全國人民都正在行動,做為通材的老師和學生,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我們應該全力以赴,創造和諧通材,為迎奧運做准備。
當看到體育健兒站在領獎台上,手捧著金牌時,我們小小的心中對他們充滿了無限的敬佩和羨慕。在校園里,我們加強身體鍛煉,保持身體健康。活潑開朗,積極向上,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以後的學習和生活。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孩子。在校園里,我們發揚奧運精神,文明作風。做到了語言文明,舉止端莊,同學之間團結友愛,見到老師主動問好。讓校園處處洋溢著文明。我們以奧運健兒為榜樣,學習他們堅強不屈,有決心,熱愛祖國的好品質。我們積極開展奧運活動,辦奧運小報,用彩筆勾勒出綠色奧運。我們愛護校園環境,見到紙屑,彎腰撿起;見到垃圾,順手扔進垃圾桶;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讓校園環境得到保護。
如果校園是一棵樹,那麼和諧便是樹上的枝枝葉葉;如果校園是一片蔚藍的天空,那麼和諧便是空中一排排成群的飛鳥;如果校園是一泓清泉,那麼和諧便是一滴滴甘甜的泉水。其實,和諧離我們只有幾步之遙,只要我們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和諧就最終會降臨在我們可愛的校園。同學們,行動起來吧!以飽滿的精神和熱情迎接2008北京奧運會。
「火紅青春是年齡,國家榮譽勝生命」。這是奧運健兒心中的夢想,也是我們通材師生的夢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迎奧運,促和諧,樹新 BoA~
2、我國終於擁有舉辦奧運會的權利了,這是多麼另人興奮的事情啊。這也令我們感到光榮,這份光榮不是平白無故而得到的是通過全名族共同努力的結果,如果沒有大家的這份努力,使國家變的富強,那麼我們也不會感到這份光榮。我們要懂得珍惜這份光榮,所以要更加努力。奧運會的精神也是勇於拼搏的。
在我的眼裡,奧運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人類之間的戰爭,就其本質目的來說,並不在於屠殺,而在於使敵方屈服,這一點,在奧運會上得以充分實現。人類作為一種高級動物,本來就有著協作與好戰的雙重屬性,否則,世界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戰爭。但願奧運能成為人類竟爭與好勝的最終戰場,而使真正的血腥戰爭得以消亡。
隨著時間的到來奧運會很快就要開始了。世界各地的人們也要來到中國,我做為一個主人,一名中學生,我要熱情的邀請外國人到中國來做客,我們要尊敬他們,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還主動向外國來的朋友們問好。我們應該講禮貌,中國有句話說的好:"要以禮待人"。作為一名中國人,龍的傳人,我們應該講衛生,懂禮貌,不隨地吐痰,不亂仍東西。
我們想要的不僅僅是美麗的街道、宏偉的會場,我們更想得到外國人對我們的尊重和贊賞。我們想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奧運,更加文明更加特別更加人文化的奧運。展示出我們中國人特有的純朴、熱情,向世界展示改革開放後中國的活力。而這些都需要我們文明禮貌的人文環境來支撐。讓世界記住中國奧運,不僅僅需要別具特色的客觀環境,更加需要我們中國國民上下同心,樹立新的文明風尚,展示我們中國精神。
賽場上的奧運健兒讓我們真正領會了奧林匹克精神。勇敢、頑強不足以概括高凌、張軍的一往無前;自信、穩健不能揭示熊倪、伏明霞的心路歷程。他們十幾年不懈追求的目標給我們的一生做出回答。這是超越個人的力量,這是超越同界的競爭,奧林匹克精神帶來了心靈的凈化和全世界的合音。雖然殊酷的競爭溶入了運動員太多的汗水、淚水和血水,雖然我幾次由客廳躲進了卧室、躲進了陽台,直到國歌奏響時才溜出來,但我希望聖火永不熄滅,希望全世界的人們都處在祥和之中。
我希望看到色彩斑斕的2008奧運會:紅色,是跳動的火焰,它代表了奧運聖火,就像福娃歡歡一樣,滿懷著熱情,在"Higher、Faster、Stronger"的口號下,奧林匹克運動所真正倡導的是"團結、友誼、進步";黃色,代表了我們,黃皮膚黑眼睛的炎黃子孫。我們永遠都是龍的傳人,我們不會讓我們的祖先失望因為具備了更強的科技實力;綠色,代表了環境,是地球村的色彩。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只有一片藍天,我們對地球的回報只有環保,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耗材如果被棄置在環境中或掩埋,它很難降解,有的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事實上其中的許多成分都可以再回收利用,如:塑料、調色劑、泡沫塑料、海綿、碳粉以及各種金屬等等,這些原料加工以後又可以製成新的產品,如:E-木、再循環的塑料、公園長凳子、文具等等。通過耗材回收,可以減少被堆填或掩埋的耗材,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短暫的一個月內,經同學們的努力,就收集到了100多個墨盒。沒有使用耗材的同學也都在積極做著宣傳工作。可見保護環境的理念已經深入到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每個人都在為保護環境,舉辦一屆綠色奧運盡著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用雙手建造了一個綠色的家園,更期盼一個綠色的奧運!
在此,我還想告訴中學生們幾句話,要好好學習,不要失去自信!你們可以的,祖國需要你們,你們每一個人都是祖國的花朵,只要自己想做的就大膽去做吧!只要心中有夢想努力去做就會實現我最後就想告訴大家積聚話。
國慶60周年資料
10月1日是中國的國慶節.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在隆隆的禮炮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聚集天安門廣場的三十萬軍民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慶祝遊行.10月1日是我國的國慶節,為什麼把這一天定為國慶節呢?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奮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轉變.1949年9月的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上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節.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庄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毛主席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隨即舉行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朱德總司令檢閱了海陸空軍,並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余武裝,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日,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在天安門廣場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實況廣播。這是中國人民廣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實況廣播,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同時聯國慶節歷史由來 :
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你自己多看看 挑一挑。。
6. 理財書籍讀後感800字
從今天開始不再在紙質的筆記本上寫日誌或者是隨筆了,而是移到了這里。
從學校出來已經有一段的時間了,突然覺得自己在學校里學的知識遠遠不夠作為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打拚的資本。有許多知識都頗為欠缺,比如理財的知識完全是一片空白,於是這段時間的重點便是學會很好滴管理自己的金錢,管理自己的時間,投資未來,投資生活。
今天讀了兩本理財的書,《新人如何理財》《為女人定製的理財書》下面是書中一些對自己頗有用處的幾點:
1. 理財開始的越早越好;
2. 重要的不是掙多少錢而是能夠剩下多少錢;
3. 永遠不花明天的錢;
4. 每天讀一些財經報紙,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熟悉一下金融市場,認真了解各種理財產品;
5. 每個月固定月工資的45%存入銀行(工資發下來之後就要行動,而不是等到月末,存成定期;
6. 做自己的財務報表,詳細記錄每一天的收入支出情況;
7. 學會理財方法之後每個月固定一定的金額作為投資(不影響自己的日常花費,不會欠下任何債務,而且要長期穩定投資)
7. 讀後感三千字 必須是自己寫的。最好涵蓋五到十本書 會有追加的獎勵200
讀《昆蟲記》有感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著名作家巴金說:「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觀察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作者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以人文精神統領在自然科學的龐雜實據,蟲性,人性交融,使昆蟲世界成為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學形態,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巨制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誠屬空前絕後。沒有哪位昆蟲傢具備如此高明的文學表達才能,沒有哪位作傢具備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若不是有為如此頑強的法布爾,我們的世界也就永遠讀不到一部《昆蟲記》了。
說我們幸運,還有更深的道理。法布爾之所以頑強,是因為他有著某種精神。如果他放棄了,喪失了自己那種精神,這世界同樣不會出現一部《昆蟲記》
。
《昆蟲記這是第一次接觸《昆蟲記》,是老師布置的寒假任務,一提到《昆蟲記》我就想起了那種平淡無趣的說明文,讓我頓時沒了興趣,但是才讀了一點,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那些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讓我感到了他們的存在。在這之前,昆蟲的世界幾乎是我想像的,因為我沒時間也沒精力去觀察它們了、解它們,想像著他們十分和睦美好,不會有一地爭吵或是斗毆,但是自從看了《昆蟲記》,昆蟲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顛覆了,原來昆蟲跟我們人類一樣有生與死,有勞動與掠奪等許多活動,這都與人有著驚人的相似。他跟我們人類一樣,又善良的食草性昆蟲,又殘酷的食肉性昆蟲,我好像身臨其境一般,好像他們就在我眼前進行著一切活動,把我帶到了一個真實的昆蟲世界。
當我繼續閱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爾細致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復推敲實驗過程與數據,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 「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昆蟲記》中對昆蟲的細節描寫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法布爾超人的觀察力,如蟬和螞蟻乞討糧食時的狼狽形相:「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擺放著大袋大袋的麥粒,正調過臉去背對前來乞討的蟬。那蟬則伸著爪子,唔,對不起,是伸著手。頭戴十八世紀寬大撐邊女帽,胳膊下夾著吉他琴,裙擺被凜冽寒風吹得貼在腿肚子上,這就是蟬的形象。」這段乞討的描寫真是惟妙惟肖
《昆蟲記》中詳細介紹了許多昆蟲,介紹了它們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為這部科學網路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的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對昆蟲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的《昆蟲記》也讓我在讀時彷彿自己就是一隻在旁觀的昆蟲。每一隻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如:「已經慌了神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忘到腦後去了。」
在讀《昆蟲記》時,我甚至能想像昆蟲在活動的畫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秘的大自然。蟬再歌唱,蟋蟀再管理家務,蜘蛛再捕獲食物……神秘的自然中也有這么有趣的事物,我對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細的一面。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
法布爾再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一定遇到很大的困難,但是再大的困難也沒有擋住他探索的道路,我嘆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秘。
我嘆服那神秘的大自然,更嘆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更令人贊嘆的是,法布爾對昆蟲倒掛姿勢的描寫:如在金屬籠子里,椎頭螳螂的幼蟲停在一個地方後姿勢始終如一,毫不改變。它用四隻後爪的爪尖鉤住網子,後背朝下,紋絲不動,高高掛在籠頂,四個懸點承受著整個身體的重量。倒掛棲駐姿勢是如此艱難,然而蒼蠅的倒掛姿勢卻截然不同。蒼蠅雖然也抓掛在天花板上,但是它總要抽出時間鬆弛一下,隨便飛一飛,操起正常姿勢走一走,肚皮貼地,肢體舒展開曬曬太陽。法布爾對昆蟲的描寫,真是細致入微,令人贊嘆。試問一下,那個人沒看到過蒼蠅倒掛的姿勢,但又有誰去注意它呢?但法布爾在《昆蟲記》中對上千種昆蟲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寫,這也正是法布爾的成功之處。
然而,法布爾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是「偏見」,二是「貧窮」。法布爾勤奮刻苦,銳意進取,從農民後代變成一位中學教師:中學教書二十餘年他兢兢業業,同時業余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發表過出色的論文。盡管如此,他想「登上大學講堂」的夢想始終沒有實現,開辟獨立的昆蟲實驗室的願望始終得不到支持。教育,科學界權威們,骨子裡看不起他的自學學歷,看不貫他的研究方向。這種漠視與某些人的虛偽,庸俗,妒嫉心裡合拍,長期構成對法布爾的偏見。法布爾生在窮苦人家,靠自己打工,讀完了小學,中學;成年後只靠中學教師的工資,要後七口之家的生活,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然而,發布而沒有向「偏見」和「貧困」屈服。他依然勤於自修,擴充知識儲蓄,堅持不懈地觀察試驗,不斷獲得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回擊「偏見」。他擠出一枚枚錢,購買壇,罐,箱,籠,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極了研究資料,化教書匠之「貧困」為昆蟲學之富有。
他為了完成《昆蟲記》幾乎是犧牲了一切。他沒有抓住一生中出現的許多機遇去巧取功利,過上幻想中的「好日子」卻安於清苦,坐了一輩子冷板凳,甚至不惜把一家老小也捆在自己這張「板凳上」。
讀完這本書,我踮起放大鏡就跑出了家門。剛剛下過大雨,小草上還掛著露珠,顯得綠意盎然,青翠欲滴。屋檐下,晶瑩的雨滴一點點流淌下來。哈,在潮濕的牆壁上,我捉住了一隻正在散步的慢吞吞的小傢伙——蝸牛。我舉起放大鏡細致地觀察著它。它粉嫩的軀體從肉色的殼中探出一半,兩根天線似的觸角不安的抖動著,伸著。在我目不轉睛的注視下,它緩緩向前移動著。它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條透明的痕跡,這是它的黏液。 端詳完蝸牛,我想:大自然真是千奇百怪,無奇不有,昆蟲真可愛,真有趣!!!
法布爾曾經提出一個問題:「只為活命,吃苦是否值得?」為何吃苦的問題,他已經用自己的九十二個春秋做出了回答:迎著「偏見」,伴著「貧窮」,不怕「犧牲」,「冒犯」和「忘卻」,這一切,就是為了那個「真」字。追求真理,探索真相,可謂「求真」。求真,這就是「法布爾的精神」。
在這本《昆蟲記》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昆蟲的大千世界,更應該領略到的是法布爾「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在《昆蟲記》的引導下,我要繼續探索神奇的昆蟲世界。
8. 管理類經濟類書籍讀後感 3000字
《管人的真理》是斯蒂芬·P·羅賓斯博士所撰寫的關於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作品。
斯蒂芬·P·羅賓斯博士,是管理學和組織行為學領域的世界頂極管理暢銷書作者。他的書銷量已經突破200萬冊,在美國的100多所大學和世界數百所大學及許多企業中被廣泛採用,讀者遍及全球。除本書以外,羅賓斯博士的《管理學》和《組織行為學》中文版在中國管理學界教師、MBA和企業管理者及公司白領中也是有口皆碑,且多年暢銷不衰。
羅賓斯博士的實踐經驗豐富,學識淵博,並非一般象牙塔中研究管理學的教授可以比擬。他曾就職於殼牌石油公司和雷諾金屬公司,他先後在布拉斯加大學、協和大學、巴爾的摩大學、南伊利諾伊大學和聖迭戈大學任教,並在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中擔任咨詢顧問。
羅賓斯博士酷愛體育運動,自1993年以來,他曾4次獲全美室內同齡組50米短跑冠軍,並創造了360米和200米兩項世界紀錄。他被選為1993年和1994年度同齡組田徑先生。
這樣一位經歷豐富的作者寫出的這樣一部著作,我在拜讀後立即感覺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闡述了人力資源管理上的一些真理,而且選用的都是貼近實際生活的例子,對工作實踐具有直觀的指導意義。
從結構上講,本書基本上是圍繞人力資源管理的幾大模塊闡述的,從招聘開始,到激勵、領導能力、績效管理、溝通方式等,一一進行了說明,特別是對組織的過程、行為、意義進行了超越一般見解的論述。而且,本書還糾正了一些在在許多流行的管理書籍中未經證實的觀點,以實踐證據他們做了反駁。
我認為,本書的特點就是從行為而不是從管理理論上討論人力資源管理,就像本書一開頭湯姆斯.G.卡明斯(美國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管理與組織系主任、教授)所評論的那樣,「管理實踐和行為研究之間的鴻溝終於被跨越了」。
所以,我對本書的觀點就是,本書更多的從實踐操作層面對我的工作產生指導作用,和已經學習的人力資源管理相關教材的理論向配合,能在理論和實踐雙重范圍發揮更好的作用。
就招聘而言,本書所介紹的是如何在實際面試中尋找到符合組織需求的合適人才。按照教材上的說法,主要是招聘的概念和可採用的方法,包括外部招聘和內部招聘,並介紹可能從外部獲得人才信息的渠道,以及相關優缺點的比較,但並沒有介紹面試時需要注意的地方;這往往造成實踐中收集到人才資料,卻不知道如何通過面試這段短短的時間了解他除了技能以外的其他情況。而實際上就像本書真理1所說的那樣「忘掉人格特質,行為才算數」,只有從面試人員以前的行為出發,才能考量他今後在新的組織裡面可能會發生的行為,及對新組織的適應性。
此外,本書也對傳統招聘理論做了驗證。如傳統招聘理論也提到面試時要做好「工作真實情況介紹(Realistic Job Preview)」,應當向應聘人員介紹本組織不利的一面外,否則易使求職者產生過高的期望。本書就對此做了進一步的詳細舉例說明,他列舉了電信科技公司首席運營官特意說明加班很多的情況,從而保留下忠心耿耿、願意做工作中任何事情的員工。而且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員工的離職率,減少不必要的成本。
對我更有啟發的是,作者在本書中介紹了面試提問的方法,關鍵是使用一系列標准化的問題,避免引導性問題,並對應聘統一職位的人提出相同的問題,這樣可以有一個公平的考量。而在現實工作中,面試有時往往有點隨心所欲,面試人員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對應試人的第一印象等,提出不同的、不系統的問題,這樣往往不能真正選擇適合的人才。
有了合格的、符合企業需要的員工就足夠了么?事實上遠遠不是這樣,對員工的績效考評與激勵是人力資源中極為重要的環節,沒有績效考評和激勵措施,員工就不可能高效工作,也不可能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績效和激勵是人力資源管理教材中經常提到的,在本書中也作為一個重點進行了闡述。教材上對績效和激勵講述,重點在於績效考評的內容、指標體系、考核方法、結果運用等理論問題,本書則是對績效考評與反饋的手段、其與激勵效果之間的關系做了具體說明。作者首先論證「為什麼當今許多員工沒有被激勵起來」(真理12),對此提出了三個淺顯的現象,關鍵還是員工對績效考評的信任度,和員工報酬是否可以在績效考評中得到切實反映。因此,作者提出,只有加強努力和績效的關系、績效與報酬的關系和報酬與實際想要的報酬之間的關系,才能使績效發揮其應有的效用。
作者還提出了他對員工滿意度對提高員工績效的看法,他推翻了傳統觀念上所認為的快樂的員工就有好的業績的看法,反而從自己寫作體驗的角度提出提供員工工作效率、增加員工工作成就感才能提高員工績效的觀點。這也是一般教材所罕見的經驗。
就我的實踐而言,上述論述對調整績效考核體系具有明確的指導性意義。在一般的企業里,往往根據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闡述或者領導的要求,為考核而考核,甚至乾脆有的企業根本就沒有考評,即使有也往往是走過場,並沒有使用公開公平的標准對員工的努力程度進行表彰;即使有表彰,也不一定是員工內心所期望的。因此,真正要讓績效評估要起到實際效果,一是要制定統一考評標准,二是進行多級、跨級別考核,三是探究不同年齡、資歷層次員工的不同需求,將考評結果與其需求向結合。如此可以較好的激勵員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此外,作者提出的真理17「專業工作者追求流暢的生活體驗」給我一種全新的感覺,也為激勵體制提出一個很好的設計方向。作者認為,管理者應將流暢看成一種激勵專業員工的有效方式,因為工作本身有許多特性可以激發「流暢」的狀態,工作可以帶來挑戰,讓人精力集中,所以管理者可以把工作設計的更富有挑戰性、創造性,讓人全神貫注,員工能充分施展才能。
這條真理對我的另一個實踐意義在於,將能幫助我更加理性、深入的對實踐經驗進行梳理和總結。我在實踐中常常看到,員工並非僅僅以金錢就可以達到激勵效果的,除了金錢、升職、精神獎勵等激勵手段外,員工在工作中感到快樂、在工作環境中感到人際關系的友好也是挽留員工和激勵員工的重要手段。身邊經常有朋友表示不願意離開現有單位,即使新單位的收入更高,他也不願意去,重要原因就是現有工作富挑戰性、從中得到快樂和成就感,以及與同時交往的愉悅。作者的上述論述從理論高度總結了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現象,也給我指出理論結合實踐、實踐升華理論的道路。
本書還有一個特點,是以淺白的方式說明了「領導的真理」,而這是書本、教材上幾乎不會提到的。一般教材上都是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理論介紹,對領導的藝術是不會做正面闡述的;而領導能力在到達一定職位級別後,又是必須的。經常有例子,說是在自己的專業崗位上工作的非常好,一旦提拔到領導崗位就存在諸多問題,無法承擔管理多人的職責、與下屬、上級、平級之間的關系緊張等等。因此,領導能力是必須的。很多人認為,領導能力是天生的,我以前也經常由此想法,但拜讀了本書後,我改變了這種觀點。作者認為,領導能力是可以培養的,連一般人認為最難獲得的「領導人格魅力」也是可以通過訓練獲得的。就像真理31所描述的「魅力是可以學會的」,作者描繪出有魅力的氣質與行為,並針對魅力行為設計培養方法與步驟。而一個有魅力的領導是能讓下屬心甘情願追隨的。就如毛澤東主席,他的個人魅力使無數人願意追隨,即使他晚年返了錯誤,感受到他個人魅力的人仍然對他無怨無悔。當然,我們個人是不可能達到毛主席這樣的高度的,不過還是說明魅力在領導力中的影響與作用。
本書還在其他許多方面對「管人的真理」做了論述,限於篇幅所限,本讀後感無法一一敘述。但是,我想再次申明的是,本書對我在實踐工作的直接指導作用非常大。今後,我將不斷聯系實踐、配合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本書的論述,更有效率的開展相關工作!
9. 3000字讀後感怎麼寫
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寫讀後感的重點應是聯系實際發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系實際范圍很廣泛,可以聯系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系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但最主要的是無論怎樣聯系都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注意事項: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模式可以如下圖所示:
述讀(前提)
發感(論證)
感點(橋梁)
結感(升華)
在這個結構模式中,「感點」是關鍵,沒有了感點,讀後感也就失去了靈魂,也就無所謂「讀後感」。在整篇文章中,感點在「述讀」與「發感」之間起著橋梁的作用,是結構全文的紐帶。「感點」承接「述讀」。讀後感的寫作,必須是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讀」是「感」的前提和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結果 。「感點」也領起「發感」,它是發感的依據。發感必須圍繞感點展開論述,對感點發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議論為主,突出一個「感」字。「結感」收束全篇,升華感點,是「感」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