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間投資公司可靠嗎
民間理財公司的涌現產生了很多正面的經濟影響,同時也有負面因素,很多理財公司對外公布的借款利率極高,而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卻又很差。高收益必然是高風險,所謂的第三方擔保公司承諾需要消費者合理考察該擔保公司,投資百分之百有保障肯定是瞎話,民間投資有擔保公司擔保可靠嗎?
理財公司對外公布的借款利率極高,但是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普遍較差,推銷的所謂房地產、煤礦等看似高利潤的投資項目,要麼是未達到銀行信貸標準的「瑕疵」項目,要麼是國家宏觀政策調控或限制的行業,一旦資金鏈斷裂,借款無法收回,投資者資金也將隨之蒸發。
街頭的各種民間理財公司在工商注冊的合法形式下,通過媒體、傳單、手機簡訊等途徑向社會公眾公開宣傳理財投資。這類街面投資理財機構門面氣派、廣告虛假、煽動性強,以「依照國家法律法規成立;本金無風險、投資收益高;年收益可達18%」等為宣傳噱頭,營銷所謂「理財產品」「債權轉讓」「項目推介」,中老年群體很容易被虛假宣傳誤導。
即便有擔保公司承諾兜底,但由於部分擔保公司本身也存在風險控制能力差、代償能力不足的問題,難以降低巨大的投資風險。更可怕的是,有些擔保公司、投資理財公司和借款方勾結起來虛構項目,幾家企業屬於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人一旦出現「跑路」,投資者將血本無歸。
㈡ 600億理財產品騙局曝光多少人被捕
自2015年2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雲又在互聯網上開設「善林財富」、「善林寶」、「幸福錢庄」、「廣群金融」等線上理財平台,對外大肆銷售非法理財產品,涉案金額600餘億元。
4月24日晚間,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車-上海」發布《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雲等8人今被批捕》。
善林金融微信公眾號歷史文章分為善林動態、行業聚焦、國際形勢、正能量類(雞湯文)等多個類型,而在4月11日,也就是在善林金融董事長周伯雲自首後,該公眾號發布的文章類型就變為正能量類「雞湯文」一種。
善林金融官方認證的微信公眾號目前依然每日更新,而內容都是類似的「雞湯文」。
錢砸進去了。能不抱希望嗎?
消息來自網易。
㈢ 愛錢進app被立案偵查,投資該如何考察理財app
投資的時候最主要的還是需要考慮一下理財公司的實力,不管是什麼app,它的背後都有一個公司,那麼查詢一下這個公司的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㈣ 鑫功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3人被捕,他們的作案手法是怎麼樣的
他們作案的手段呢,非常的和普通理財公司一樣,就是以高額的這種支付利息來誘惑一些群眾。比如說承諾年利息是16%或者到24%部的,而且其頭的金額的話,幾千或者1萬元就可以起投,那通過這樣的方式的話。就在上海市設立了部分的一些理財門店,一次的話來獲得非法吸收公共存款,被當地的公安機關逮捕了,三名主要負責人。
所以的話,其實也給廣大的群眾們一個提醒,在平凡的生活當中千萬不要相信一些比較高額的理財。特別是那種支付的利息點非常高的,因為這樣的利息點的公司往往風險量是最大的,一開始的話為了吸引一定的客戶量的話就發出很多的紅包。高額的紅包給到高額的利息,比如說投1萬的話,一年就可以獲得1萬多的利息,以此的話來往上遞增。如果投的越多那麼利息越高,而且紅包之類的越多,數不值很多的客戶貪圖一時的小便宜。
拉進去公司裡面洗腦啊,投資啊之類的。因為如果留下了電話號碼的話,說不定天天都會給他們打,那這樣一來二去啊,根子磨軟了之後肯定是會拿錢去投資的。
㈤ 有可以介紹安全系數高的金融平台嗎
我也來談一下如何辨別理財公司的優劣吧。
其實無論P2P還是P2C,無論何種規模的國內理財公司,基本都可以用這幾個方法辨別
1、看注冊資本,現在常有某些理財平台號稱1個億,5個億的注冊資本,其實都是虛繳,這個查也很簡單,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打款賬戶啊。把錢直接打到公司賬戶的都是腦子不清楚,一定要有託管,如果你分別不出來有沒有託管,那我問你會不會用度娘搜「光大信託」,如果不會用電腦,會不會用114查電話,查到以後就問信託的人啊,有沒有這個產品在你們這么做託管,這個賬戶是屬於信託的還是屬於企業自己的,你去菜場為了1毛兩毛和人家老太太吵半天,你投幾十萬連個電話都不捨得打。你讓我說什麼好,不坑你坑誰。
㈥ 如何查詢企業的風險信息
2018年之前金融體系表外業務不斷擴張,導致愈發難以監控,而表內業務大量在金融體系內空轉,實體經濟難以得到支持,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高杠桿下系統性風險存在隱患。
這些因素致使2018年管理層終於痛下殺手,資管新規落地,社融規模大幅收縮,在去杠桿的大環境下,信用逐步收緊,使得之前靠高杠桿經營的、投資激進的企業出現融資危機,資金鏈趨緊,發生了大量信用違約事件。
對投資者來說,如何識別企業風險?這幾個工具或許能幫你。
目前金融理財市場,靠滾動發行剛性兌付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違約事件發生已成為常態。
根據Wind數據顯示,2018年標類市場一共違約130隻債券,發生的違約金額為1019.39億元,大於自2014年以來出現違約金額的總和,2019年1-6月依然有78隻債券違約,違約金額高達397.96億元。
此外,互聯網創新金融平台在資金面緊張局面下,流動性面臨困局,終於出現大面積倒閉潮。根據公開資料數據顯示,2018年P2P問題平台涉及貸款余額達到1434.1億元,行業貸後金額仍有7311億。
非標資產方面,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圖1),截至2019年1季度末,信託行業風險項目1006個,規模為2830.59億元,信託資產風險率為1.26%,較2018年4季度末上升0.28個百分點。其中,集合類信託佔比61.57%,較去年4季度末下降0.17個百分點。這主要源於去年金融「去杠桿、強監管」政策下,銀行表外資金加速回表,同時平台公司舉債受到限制,企業現金流相對緊張,少數信託公司展業比較激進,信用下沉較大,導致逾期甚至違約事件增多。
圖1:2015年Q1—2019年Q1季度信託資產風險率
用好這幾個工具,讓你成為識別企業風險的私家偵探
數據來源:中國信託業協會
近年來這些創新金融的覆滅、企業違約潮的發生,筆者認為一方面是由於金融強監管去杠桿導致原來無序擴張,依靠借新還舊的企業難以維計;另一方面也反映居民難以獲得高質量的理財需求,並且客戶乃至部分金融機構缺少認知,缺乏風險意識。
那麼在違約常態化的局面下,我們怎麼才能提高自己的風險意識呢?有什麼工具可以幫助我們?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個公開渠道的實用工具,手把手教大家如何識別風險。
01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首先是為大家介紹第一個工具,《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圖2,http://www.gsxt.gov.cn/ )。這個工具主要公示內容包括:市場主體的注冊登記、許可審批、年度報告、行政處罰、抽查結果、經營異常狀態等信息。
大家可以在查詢界面里自行輸入關注的公司,能展示所關注公司的相關的工商信息,包括公司所在地、干什麼行業的、股東是誰、實際控制人是誰、注冊資本幾何等最基本的信息,能讓大家對所關注企業有基本的認知。
圖2: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用好這幾個工具,讓你成為識別企業風險的私家偵探
圖片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網
02
企查查or啟信寶
當然要勵志成為企業私家偵探的我們,光了解這些基本信息當然還不夠。這時候就要隆重請出第二個工具,企查查或者啟信寶,大家可以自行搜索這兩個APP,輸入想查詢的公司。
一般情況下,我們首先應該關注風險信息板塊,這裡麵包括了失信信息、被執行人、法院公告、股權凍結、司法協助、動產抵押等關鍵的風險事件。當我們發現所關注的企業存在諸多的失信信息、被執行人信息,大量的法律訴訟案件,連公司的股權都被司法凍結時,該公司大概率是一家處於危機邊緣的公司(如圖3所示),應當遠離。
圖3:企查查-風險信息
用好這幾個工具,讓你成為識別企業風險的私家偵探
圖片來源:企查查
此外,當我們發現風險信息相對較少時,暗自慶幸這是一家好公司時,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此。可能在我們投資該公司時,相關的風險事件還並沒有發生,或者實際控制人利用高超的商業技巧規避了他的負面輿情,這時候我們就應該在工商信息中尋找蛛絲馬跡了。比如,一般情況下基本都是大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法人股東除外),當我們發現法定代表人和大股東不是同一人的時候,我們應當注意了,有可能是大股東存在法律上的瑕疵,不能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此大股東可能讓其親信擔任法定代表人,而自己暗中操作公司。
那麼如何識別其中的貓膩呢?
03
中國裁判文書網
這個時候就要請出第三個工具《中國裁判文書網》。我們可以輸入實際控制人的名字查詢其是否存在相關案件,好好閱讀案件的來龍去脈,如果發現大量的民間借貸案件就要小心了,極有可能實際控制人背負了巨額個人債務,尤其在當前形勢下很容易面臨其他司法案件。
此外,當我們發現企業不停的變更注冊地址時,其大概率是一家經營不穩定的公司。當實際控制人變更、股東退出、董事變更頻繁,通常會反映出公司內部管理團隊和治理結構的變化,極端情況應該防止公司跑路事件的發生。
最後,對於公司的對外投資,相關的融資情況也應該仔細核實,小心求證,特別對於公司持股比例較大的子公司,查一查這些子公司是否存在負面信息,如果存在大量負面信息,那麼大概率會影響母公司的經營,對其造成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當下金融理財市場違約將成為常態,投資人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踩雷,造成資金損失。因此,投資人非常有必要去了解企業存在的風險,並具有識別企業風險的能力,使用推薦的上述幾個公開市場工具,能提高投資人風險識別能力,減少踩雷風險,是投資人理財避險必備之神器。
㈦ 現在P2P如資金鏈斷裂對下面員工有什麼後果
如果一個P2P理財公司資金鏈斷裂,該不該和他們共度難關,支持他們自救?答案是:不,堅決不!
第一個坑:還款計劃書因為就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理財公司幾乎都是在遭遇擠兌的第一時間,就馬上拿出來一個所謂的還款計劃書,而且這種還款計劃書幾乎全部都是跨年版的——公司將在12個月以上的周期內償還客戶全部本息雲雲。這里邊包含幾個問題:1.公司目前歸屬於理財客戶的債權總額究竟是多少?2.歸屬於理財客戶的債權當中,有多少能夠收回?如何保障?3.歸屬於理財客戶的債權,是否已經得到了債務人的書面確認以及當面公開確認?4.歸屬於理財客戶的債權,有多少來自於真實借款人?5.歸屬於理財客戶的債權,有多少來自於理財公司的關聯企業,或者與理財公司是同一實際控制人?6.歸屬於理財客戶的債權,有多少不存在實際借款人,虛構借款人和借款項目有多少?如果這些還沒有搞清楚,這份還款計劃書就如同廢紙,沒有任何的可操作性!公司之所以能夠短時間內就拿出來還款計劃,只是一個拿來臨時敷衍、穩定局面的廢紙,甚至更深層面的目的是盡快掩護幕後控制人轉移資產、逃脫責任!
第二個坑:實際控制人、股東自有資產第一時間,伴隨著還款計劃書,有些公司還會出來展示:老闆實力雄厚,資產XX億雲雲。展示的手段,有的是直接拿產權證明,有的是私底下口頭宣傳。1.所展示出來的資產,無論是動產還是不動產都需要徹底查清,是否已經被設置抵押。對於理財公司所展示出來的所有不動產,需要即時到產權登記機關調取檔案並列印、加蓋公章才算事,只拿權證不拿檔案都是耍流氓。這就是所謂拉產調。比如,有房產證,不算數,因為這有可能是抵押之前就掛失補辦出來一套等著備用,房管局馬上列印一份檔案出來,才能看清楚有沒有抵押甚至已經變賣。2.對於該公司及該公司股東、實際控制人名下的全部資產,應該馬上設立抵押、質押等他項權利,甚至可以申請法院予以查封,不能在展示完之後仍然處於理財公司的完全控制范圍之內。在這個環節,尤其建議委託第三方公立機構介入,如:律師事務所。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理財公司老闆利用理財客戶當中的自己人或者利誘接受大家委託的理財客戶「叛變」。對於簽署的各項協議,應當盡可能的在律師見證下進行,或者到公證處進行公證,以保持協議合法有效。3.及時通過各種手段,包括但不僅限於:利用私人在公檢法司的關系、私家偵探等方式,盡快摸清理財公司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的身邊人,尋找隱匿資產。多個身份、親友名下代持資產現象普遍發生,一些理財公司老闆為了隱匿財產,從鄉下找一個甚至幾個老光棍、五保戶、放羊老頭幫其代持資產、開立賬戶,因為很多時候彼此之間沒有親戚關系、平時來往私密,很難被發現。包養二奶、私生子、假離婚的前妻在這個圈子裡基本上屬於家常便飯,查清楚、揪出來,會有意外收獲。大老婆沒有男娃的老闆,有錢之後都會盡量想辦法搞個親生的出來.......
第三個坑:還款計劃跟不上變化從過去的經歷來看,這種還款計劃得到嚴格執行的先例,基本為0.1.一個足夠漫長的周期,期間計劃不斷變化,不斷博同情,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理財客戶讓步,理財客戶的情緒一次次被洗刷,期間一部分賺錢能力強的客戶、工作忙的客戶開始麻木,最終大家開始對於收回自己的資金無動於衷,理財公司的目的就達到了!制定一個18個月的還款計劃,連續三個月按時打款,理財客戶開始鬆懈了是不是?第四個月,苦苦等了一個月,沒有收到錢。第五個月,已經逾期半個多月了,還是沒有打錢?公司忽然通知,大家都來開會。會議主題:催收工作暫時遇到困難,最近1、2個月可能都沒錢打!公司負責人一把鼻子一把淚的痛訴債務人如何賴賬、自己如何被人刁難、被人侮辱,簡直生不如死。這是真的嗎?不是。這都是裝的。一切都已經計劃好了!2.擬處置債權的理財物權,已經被設置了多項其他權利,根本無法正常處置。比如某房地產公司借款2000萬元,當初的理財標的是一處樓盤,理財客戶都過去「參觀」了,挺好!但是,等到開始處置的時候發現,這個樓盤有20多個法院的查封,有的來自哈爾濱,有的來自蘭州,有的來自昆明,根本就無法變賣、也無法拍賣!土地被抵押、抵押之後有查封、一房多賣、項目公司股權被質押、公司股權有爭議、、、、、這不是段子,這是真實案例。怎麼辦?甚至原本毫無爭議的資產,當你開始處置的時候,忽然就「長」出來一大堆的查封、一大堆的「善意第三人」的有效協議,怎麼辦?這特碼到底是怎麼回事?這特碼都是理財公司在搞鬼!一個字:拖!一直拖到你沒有耐心為止!
第四個坑:等我們項目建成了/完成了給大家分多少如何如何,大家可以雙贏。你問問他,「臉」字怎麼寫!1.拿著理財客戶的錢去做生意,風險全部讓理財客戶承擔,賭贏了給大家分,天下還有這么好的買賣?比如某房地產公司,自己搞個理財公司,融資3000萬,拿了一塊地,項目已經封頂,資金鏈斷裂。這個時候,老闆提出來說:等我三個月,房子開始預售,到手就可以還大家錢了,連本帶利一起還。如果你是理財客戶,你怎麼想?先調查清楚手續是否齊全、合法合規,然後,找個靠譜的項目管理公司把項目拿過來,做完,賣掉,賺錢大家分。至於那個開發商?想給就給,不想給的話直接踢走!太殘忍?對不起,活該!記住,這是拿著你的錢搞的,收益應該全部歸你!如果不是資金鏈斷裂,你不知道他在幹啥,他賺了錢要是肯付完利息再給你分紅,太陽從西邊出來。2.拿著理財客戶的錢去投機,但是投機水準渣的不能再渣。很多理財公司老闆,是相當勇敢的。他們敢於拿些理財客戶3-6個月到期的資金,去投機於數年糾紛未解的爛尾項目、訴訟項目。之所以敢去,是因為他們自認為獲得了別人所不具備的超能力,比如,獲得了某個「領導」的承諾。我之所以加上引號,是因為他們結識的那些人,實際上要麼是一些任職於行政機關、專門幫人跑事的江湖混混,要麼就是一些正牌的江湖混混,而實際上一個大家看起來都是肥肉的爛尾樓如果能閑置數年,中間一定有著紛繁復雜的利益糾紛,想吃肉的高人很多、知難而退的高人更多,只有那些江湖混混才會忽悠一些不知深淺的理財公司老闆介入其中,威逼利誘的從這些人手中獲取所謂的「活動經費」。說句題外話,我曾在某地見過一個女的,帶我認識她的那個朋友,跟我說她是當今聖上的丈母娘,我說是不是有點太年輕了?他說,人家閨女那是小的、、、、、你信嗎?反正人家的車是某4S店老闆送的,某開發商送上了200萬的活動經費,托她給辦個銀行的營業執照!這只是我知道的,別人送了我不知道不曉得還有多少。對於這樣的垃圾理財公司老闆,建議直接打臉,打到鼻青臉腫為止,不要客氣。因為到最後,你什麼都分不到,你所有的錢都被他們拿去做善事了!
第五個坑:讓領導先走有些理財公司一出現資金鏈問題,經偵就會第一時間介入。這是好事嗎?未必。過去看到的一些真實情況,經偵介入之後第一時間開始進行債權登記,最終的結果是登記的可能比大家知道的實際數字少一大截,一部分理財客戶憑空消失。緊接著,理財公司的一部分優質資產被快速處置。這就是讓領導先走。在知名的吳英案當中,這種手法被運用到了極致。那有些人會疑惑,到底要不要立案?當然要,一旦發現有可疑情況,要敢於及時舉報,及時散步。按照當前的行情,廣告店裡邊條幅的市場價大概是3.5/米,可適當購買,效果極好。
後邊還有N個坑,坑坑都能坑人於無形,寫太清楚我很擔心被拿去兌付理財客戶。
總結:盡可能把事情早點放到桌面上,盡可能的聘用專業人士介入,盡可能的團結一致。最後,關於老闆跑路。目前的實際情況是,跑路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尤其是在天朝,逃亡國外或者在國內長期隱匿是相當困難的事情。所以,現在大多數老闆都不會跑,而是坐在那耗,一直耗,耗到大家都沒有耐心或者被起訴判刑為止。他不跑,變著法的不還錢,才是目前最蛋疼的問題。
㈧ 正規的P2P理財平台需要哪些資質。怎麼判斷平台是否合法合規說干貨哦~
看一個平台正規的要素:
1、信息是否足夠透明。
2、三證,也就是銀行存管,ICP電信增值業務許可證,3級等保。
三證是網貸行業入門的資格憑證,好比餐飲行業需要有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是一個道理。
3、完成108條監管細則的整改工作。
例如禁止平台設立理財計劃,禁止期限錯配,禁止代賣信託、資產管理、基金、銀行業務、股票、外匯等,禁止對接金交所等等。
㈨ 百億平台善林金融被查封,投資者該怎麼辦
對於被善林金融套住的投資者,我只想說一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注意:上面所列的這些問題都可以從網上查到,如果投資者沒有對平台進行核實,或知道平台有問題還投資,能怪誰呢?
現在投資者怎麼辦?
善林金融這個平台有可能涉及龐氏騙局,也就是用新進的投資人的錢去還到期投資人的錢,如果平台出了問題,沒有新的投資人投資,一旦資金鏈斷裂,各種問題馬上會爆發。
至於善林金融到底是什麼問題,我們目前還不能下定論,但是可以肯定會出現擠兌潮。
那對於已經入網的投資人來說該怎麼辦呢?
第一、盡快把錢贖回,能贖回多少算多少;
第二、保存好證據,准備隨時起訴,投資者要保存好平台服務協議、交易記錄、電子借款合同、轉賬憑證、平台網站截圖、經營宣傳資料等證據材料,以便訴訟過程中法院查明事實、分清責任。
第三、報警備案,到當地派出所報警備案,說不定法院在處理的時候會優先償還有報警記錄的投資者。
最後,大家自求多福吧。
㈩ 借貸寶借錢出去被逾期可以報警有用嗎
2016年5月20日,老牌「P2P」平台e速貸疑似被查。e速貸官方網站也出現了暫時無法登陸的狀態。具警方、媒體最新透露,e速貸涉嫌網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目前大部分e速貸員工已經回家,平台除了投資、到期提現功能外,其他活動和功能均已暫停。互金的政策監管不斷加劇,很多投資人也提心吊膽,生怕自己投資的平台會出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也許有一天,會發現自己投資過的平台被「查處」或者「跑路」。損失的不僅僅是投資人的本金,也摧毀了投資人再次理財的信念,和投資人對「互聯網金融」的信任。
一旦失去信任,對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極其危險。因為互金的模式主要是就是以信用搭建起的投資、融資的構架。融資人通過網路向投資人借錢,並不存在實物抵質押。所以一旦信任塌陷,整個行業的前景不容樂觀。尤其現在不管是政策風險、市場風險、還是地域風險都處在「最高值」。一旦互金平台發生問題,只能打投資人一個措手不及。今天我們就來談論一下,做好那幾點,萬一平台雷了我們還能有最後的「抓手」。
我們分四部分來說,未雨綢繆、學會判斷、保存證據、依法維權。
一、未雨綢繆
凡是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不僅僅是「互聯網金融」的投資。買股票有「跌停」的時候,也會有數據傳輸切斷的時候。買基金也有跌破「凈值」的時候。既然投資有風險,投資人就應該做好風險准備。投資人首先要的是投資計劃,清楚和明白要怎麼投資?用多少錢投資?投資收益做什麼?要有「分散投資」的原則人們常說的「雞蛋不要放到一個籃子里。」如果一旦出現風險,這個「籃子」里的雞蛋沒有了,別的籃子還會有雞蛋。其次,投資人要有投資收益的心理預期。說白了就是每個月投資想賺多少利息,用所賺的利息干什麼?切記不可出現「利息越多越好」「收益越來越高」這種心態。一旦出現這種心態,證明投資人把風險拋在了腦後,過分的追求「收益最大化」也是過分的追求「風險最大化。」最後,投資人一定要有「少額度」「短期限」的投資方式,如果投資到期結束是否「續存」要謹慎,不要因為前期投資贖回順利就放鬆「警惕」依然要按著最初的投資計劃來執行。總之,投資人的未雨綢繆就是做好投資計劃,防控未來可能發生的一系類風險。
二、學會判斷
很多投資人投資互金平台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收益高。2、獎勵高。3、網站名氣大。4、運營公司實力強大。5、網路推廣好(廣告打得好)等。本人認為這些,還不足以判斷是否能進行投資。投資人如果在對投資平台進行考察的時候著重考察以下幾點。
1、營業執照:營業執照是互聯網金融平台運營公司的「招牌」。投資人可根據互聯網金融平台上 「關於我們」或者「資格執照」項目里進行查看,結合運營公司所在的當地「紅盾信息網」(工商局網站)進行核准。這樣做的目的起碼要證實運營公司是否依法存在,以及公司的成立時間、歷史沿革等。以及交叉對比營業執照中的股東、高管和互金平台上「團隊風采」那一欄的「實際控制人」、「高管」有沒有很大的差別。如能判斷出「實際控制人」不存在工商登記信息里,投資人一定要警惕「法人是傀儡」的事件發生。還有查詢該企業或者實際控制人的「被執行人」信息,查詢是否有關注、涉訴或者違法信息。
2、理財產品:之前我們說到過,只有理財產品是投資還款的主要途徑。投資人著重要看的是理財產品的屬性問題。屬性問題分為三個方面。
(1)、理財產品的還款方式。投資人一定要看清還款方式是「等額本息、還是每月還本付息、還是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等方式。這要和投資人自己的投資計劃做比對。如果還款方式和投資計劃出現較大差別的話,投資人一定不要「貪圖高息」而盲目的選擇投資。因為一旦不匹配,投資人的投資收益將無法用在「刀刃上」。
(2)、理財產品負責對接的項目資產端,投資人一定要看懂。也就是說投資人要明白是誰在使用你的錢。很多互金網站的信息披露都很詳細,投資應重點關注借款人是否屬實,借款人是否有充足的抵押物,如果借款人是企業,也要去紅盾信息網或者被執行人信息等一切可以查詢借款人「信用」記錄的網站進行查詢。投資人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預期有選擇性的投資。
(3)、理財產品的合同或者要約。大部分互金網站,都把理財產品的相應合同或者投資要約全部羅列出來,理財合同中包含信息很多,投資人應該認真閱讀。一般理財合同中都有包含,產品定義、資金流向、以及投資贖回要約和投資人、融資人、平台的三方責任與義務。以及「糾紛」解決方式等。投資人務必要清楚和了解,否自一旦發生「糾紛」,要根據合同條款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所以如果投資人不仔細審閱合同或者沒有具體明白其中要約,而盲目投資的話。一旦投資成功,理財合同生成。投資人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3、平台的安全保障:這里講的安全保障有兩個意思,第一是平台的技術安全保障,第二是平台的資金安全保障。目前,大部分平台沒有進行銀行託管或者存管。所以如何保障投資人安全登錄,信息不被泄露、以及借款人能否正常還款是最主要的安全手段。投資人一定要不定期的登錄平台的賬號,查看自己的會員賬戶是否有效存在,投資數額以及投資利率是否按著約定利率來執行。還要在投資前觀察,平台是否有第三方擔保?或者投資的理財產品實際借款人是否有相應足額的抵押物。一定要注意,平台在「安全保障」欄目里承諾的,如果出現逾期或者其他問題怎麼進行兌付和解決。這些都屬於投資人重點參考的投資依據。
三、保存證據
投資人在投資的過程中,會留下資金流向、投資憑證、投資記錄等一些信息數據。投資人一定要及時保存和這類數據,防患於未然。
1、投資憑證:剛才我們講到理財合同或者理財要約。投資人在確定完成投資後,一定要在互金平台上下載相應的投資合同或者投資要約。這是最直接的投資證據。千萬不要以為投資合同或者投資要約沒有用,一旦出現問題,這是保障投資人權益的第一步。
2、銀行流水。投資人在投資之前一般都會有綁定銀行卡的動作。首先投資人綁定的這張銀行卡一定要是自己常用的銀行卡,密碼千萬別忘了喲。其次,投資人的投資工具不一樣,有的是手機APP、或者PC端或者微信網頁端。但是只要是投資、錢都會在你綁定的銀行卡中出去,所以銀行流水記錄很重要。如果投資人一旦投資,要在投資後下載或者列印銀行流水記錄,並找到該筆投資記錄,進行有色的標記。等到投資贖回或者再次投資時候也要列印銀行流水記錄,並標記出贖回數額。
3、投資記錄:很多的理財產品下方或者投資人會員賬戶里都設有投資記錄,用來記錄和現實投資人購買的數額或者時間。投資人在投資完成後,一定要對在平台上的投資記錄截圖保存。因為投資記錄記錄了你網站平台的資金流向,和銀行流水記錄進行交叉比對,能證明在某一個時刻你對某一款理財產品進行了投資。銀行記錄顯示投資人在平台充值,投資記錄顯示投資人在平台投資,如果充值一筆款項進行多項投資,必須要有銀行記錄和投資記錄、投資憑證,缺一不可。
四、依法維權
很多平台在「雷」了以後,投資人的心態一開始都是恐懼,因為恐懼代表了未知,未知才產生的恐懼。投資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本金是否還能拿的回來,什麼時間能拿回來,以及有多少人和我們一樣等一系列連鎖反應的問題。漸漸知道真像的投資人心態開始轉為憤怒,自己的本金是辛辛苦苦的血汗錢,是自己打拚來的,眼見快到期了,一下子就沒了。投資人的心情,本人完全理解,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心情是無法冷靜的。但是投資人這時候也要保持一個適當理性的態度。
首先不要做「過激」的行為。今年年初某線下理財公司跑路,憤怒的投資人去該公司討要說法,拿走電腦破壞公司物品等行為。公司跑了是構成了刑事事件,但是無端的破壞和拿走物品同樣也是違法事件,投資人千萬不要以為這樣出出氣、泄泄憤心理就好過點。投資人最終的目標是哪回本金。其次,投資人一定要把剛才本人說的「證據」保存好,並交給警方。在XX寶事件中,很多投資人都是因為那三項證據不足,不知道報案提供什麼材料。也許單獨的銀行流水證明不了什麼,但是銀行流水、投資憑證、投資記錄三項放在一起就是完美的「證據鏈」。最後,投資人在維權過程中,一定不信謠,不傳謠。很多「不法之人」利用投資人憤怒、焦急的心態,進行「造謠」。投資人一定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隨著「互聯網金融」風險的不斷加劇、半年兌付期限將至,也許後期還會出現和暴露很多問題。投資人在投資過程中一定要有「謹慎投資」的態度,有「不貪高息」的原則,有「理性投資、分散風險」的宗旨,才能進行有效的投資。作為平台方,高息誘惑、虛假宣傳、虛假項目勢必會導致自身的破裂和投資人對整個互金行業的失信。共同凈化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維護「行業信用」「保障投資人權益」是整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中之重。當然,逾期不還擔保公司沒有做出賠付,是可以報警的,通過法律的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切勿有激進行為。
資源來著網 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