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理財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理財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發布時間:2022-04-22 00:39:45

1. 浦發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目前的市場細分怎麼分的

2. 理財產品看是否保證收益 如何看待理財產品零收益

□郭田勇 蔣蛟龍
目前國內理財產品按照客戶獲取收益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其中,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又可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前者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並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並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的理財產品。
「零收益」有其客觀因素
此次銀行系理財產品零收益或負收益危機有其正常因素或者說客觀因素在裡面,當然也有一些來自包括銀行自身在內的非正常因素。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從這些產品類型來看,由於這些產品屬於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對投資者購買這款理財產品是否會獲利在原則上是不承擔責任的。因此,投資者在質疑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同時也應該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對待「零收益或負收益」現象。
其次,由於這些理財產品大多與股市掛鉤,因此,其收益率的高低與當前股市的走勢有著很大的關系。而隨著全球經濟形勢出現轉變,以及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全球股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異常波動。而這些理財產品在前期設計時所處的宏觀經濟環境和當前有著很大的不同,出現收益偏差也就難免了。
再次,從市場經濟發展角度來看,投資產品有盈利有虧損,不可能出現通漲或通跌。目前,國內已發行的人民幣或外幣理財產品共有3000多隻。部分產品出現「零收益或負收益」現象也是市場運行中的正常現象。
非正常因素亦需正視
筆者認為,雖然事情的發生確實是有客觀原因,但其中不乏一些非正常因素在裡面助長了「零收益或負收益」問題的產生。
首先,從商業銀行自身來看,由於理財產品在中國發展時間較短,因此,中資銀行的理財產品大多是由國際大投行所設計並引進。而中資銀行理財產品設計人才的缺失導致了其自身對這些產品設計的不了解,從而在購買合同中針對該產品所蘊藏的風險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識別,最終發生虧損也只能自己一身承擔。同時,銀行在引進理財產品設計時過度迷信於國際大投行而不對該產品是否適合國內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但國際大投行也並非萬能,從這次美國次級債危機就可以看出,即使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叱吒風雲的摩根斯坦利等大投行同樣也會出現投資失誤導致巨額虧損。
其次,由於國內理財市場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出於營銷業績壓力,銀行在推銷自身理財產品時往往會陷入「報喜不報憂」的誤區,對於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往往僅用「收益率」來替代,更有甚者把產品的收益率說得天花亂墜而故意弱化或忽視風險提示。
第三,作為市場的看門人,監管者在這次「零收益」事件中也出現了缺位現象。隨著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國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尤其是在目前國內存款利率負值狀態以及股市、樓市風險較大的情況下,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便成為了廣大投資者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國內理財市場得到了井噴式增長。但是在理財市場得到飛速發展的同時,相應的市場秩序未能有效建立。在理財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的情況下,導致銀行之間的惡性競爭,從而加大了市場風險。同時,理財市場作為一個信息嚴重不對稱市場,投資者幾乎無法知道銀行對其理財產品的具體操作,而監管層在增加理財市場信息透明度方面幾乎無所作為。因此,金融市場中的「用腳投票」機制在理財市場消失,顯然不利於投資者監督銀行的投資行為,缺乏懲罰機制下的投資發生虧損的概率大大增加。
多方著手防範投資風險
為了改善目前國內理財市場中的非正常行為以及防範潛在的風險進一步暴露,需要從商業銀行、投資者以及監管者三方著手。
首先,商業銀行應該提高對理財產品的風險預測能力,對從國外購買的理財產品一定要認真研究,准確判斷其風險和收益,判斷是否適合國內市場,更重要的是培養理財產品設計人才以此提高創新能力。同時商業銀行要真正樹立「顧客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對自身產品做宣傳銷售時不能故意隱瞞潛在風險,做好投資者的風險教育工作。
其次,監管層應該順應理財市場高速發展潮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完善市場秩序。針對目前商業銀行在理財產品宣傳過程中通常對其產品冠以誇張名稱的現象,監管層應該制定理財產品宣傳制度,禁止誘導性廣告宣傳。同時規章制度的形式強制商業銀行定期披露其理財產品信息,增加市場透明度,對銀行道德風險進行相應懲罰,充分發揮理財市場中的「用腳投票」機制,切實做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再次,投資者自身也應該樹立起成熟的投資理念,充分認識銀行理財產品所存在的風險。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並對理財產品投資標的進行仔細研究分析,認清風險,仔細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應產品。

3. 個人理財論文摘要怎麼樣寫

個人理財論文摘要:個人投資理財是個人(或家庭)為了實現各自的願望,將自身所擁有的各種資源投入到金融或非金融領域,使其保值增值並達到計劃所要求的目標。個人理財在我國是一個新興領域,雖然專業金融服務業中出現了一批有一定經驗的理財師。
個人理財論文摘要:家庭在投資時,首先面臨的就是投資方式和領域的選擇,一般應以資產的收益與風險以及相互制約關系為考慮基本點,選擇某種或某幾種資產,並決定其投入數量與比例。
個人理財論文摘要:雖然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數量發展很快,但其質量卻沒有明顯增加。銀行理財產品市場上的簡單模仿和跟風現象嚴重。銀行理財產品存在嚴重的同質化現象,其原因主要包括銀行業的創新能力有限、創新的動力不夠、監管機制不夠完善。
個人理財論文摘要:錢生錢是理財的重點。如果你把攢下來的錢都存在銀行里,就會面臨一個問題:長期來看,銀行存款利率跑不過通脹,也就是說你的錢會貶值。如果你把攢下來的錢都用於風險性投資,那麼結果有可能跑贏通脹,但也有可能虧本。
那麼,個人理財論文摘要還有哪些?在理財計劃執行的過程中,我們會經常受到計劃外市場的誘惑,持續的高收益會使我們有盲目購買的沖動,這樣就會改變我們的理財計劃。

4. 金融產品同質化的具體表現,比如權證,期權,期貨方面

在金融產品創新的過程中同質性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金融產品創新層次較低。我國商的產品創新主要表現為外延式的擴張而非內涵式的質量提升,吸納性的創新多,原創性的創新少,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另外,金融產品大多易於掌握、便於操作、大多是科技含量低的金融產品,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不易模仿的金融產品還不太多,這使得我國的金融服務廣度和深度還很不夠。

2.金融產品的結構單一。在已有的金融產品創新中,負債類金融產品創新明顯高於資產類金融產品創新,而且即使是在資產類金融產品創新中,真正做到兼顧保證收益、便於流動、轉嫁風險的低成本的營銷型產品更是缺乏。此外,我國的新產品發展規模較小,金融產品結構失衡,這更進一步地降低了金融產品創新的功能和作用。

3.金融產品創新目標模糊。創新的動機一是追求利潤,從創新中牟利,二是規避管制,增加經營的靈活性,對市場份額和資源的爭奪與佔有以及利潤的誘惑是金融創新的真正動機,但我國的金融創新存在一定的偏差,即每推出一項金融創新產品,為通過系統的策劃和研究,為充分考慮其成本和收益、需要的技術條件,市場需求程度等,這使得金融產品的創新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4.金融產品創新信息溝通不暢。我國的產品創新與市場營銷之間尚未形成有機高效聯動,在一些新業務的設計和開發上尚未形成系統性、前瞻性的產品需求方案,對新產品的宣傳營銷的針對性不強。

5.金融產品創新風險意識較弱。實踐表明, 金融創新在轉移和分散風險的同時又會產生新的風險。因此,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風險約束機制金融創新不僅不會帶來效益,反而可能因違規經營而增大風險。

5. 列舉銀行同質化嚴重的幾種理財產品

保險 人民幣理財 基金

6. 什麼是理財產品同質化

所謂產品同質化,即指的是產品差別不易分清、差異小,且技術含量趨同,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就智能家居而言,目前我們智能家居企業缺少核心技術,導致使用價值一樣。其集成技術、通信技術、互操作能力和布線標准等,涉及到對家庭網路內所有的智能器具、設備和系統的操作、管理,以及集成技術的應用,雖然這些技術為智能家居實現而所有改進,但是總體而言,還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且企業之間互相抄襲、模仿的現象十分嚴重,給用戶的應用中帶來不少困擾。比如,作為人機界面的開關面板,裝修效果圖,由於技術上的缺失和設計上不周到,導致所有場景沒有圖型,有的只是簡單的數字標識,造成系統的功能難以記憶,出現除了主人外,老人、小孩、客人都無法使用的尷尬情景。而目前市場上還很少企業能夠克服這樣的問題,進而生產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反而是「千板一面」,因此「高科技」系統反而讓人倍感頭痛。諸如此類的問題舉不勝舉,成為目前存在於智能家居行業里的普遍現象,不得不讓人感嘆智能家居產品同質化的嚴重現象。

7. 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導致什麼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風險:
1.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 片面誇大收益隱瞞潛在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的激增,看似設計「花樣百出」,實則同質化日趨嚴重,且不同銀行間的地盤爭奪戰也呈白熱化。在考核壓力驅動下,部分銷售人員為了提高業績,向投資者片面誇大產品收益,隱瞞潛在風險。
2.小銀行理財產品猛增萬億 整體風險加劇
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由銀行自行決定,而隨著銀行攬存的競爭加劇。朱夏蓮認為,資產規模較小、抵禦能力較弱的銀行主導理財產品的發售,表明整體的理財產品風險在上升,流動性風險是理財產品面臨的最大的隱患,但產品的信用風險依然不可忽視,她認為,大量的信貸類資產偽裝成非信貸資產的問題仍然存在。
3.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鮮有5% 長相廝守更劃算

8. 銀行理財產品發展趨勢怎麼樣

在互聯網理財沖擊下,銀行理財產品暴露出了諸多問題。首先,過高的門檻,難以滿足中低收入客戶的理財需求;其次,創新性不足,同質化現象嚴重,在客戶市場細分方面不夠;最後,銀行理財產品結構失衡嚴重,剛性兌付問題的普遍性與嚴重性突出。

為了解決目前理財產品業務的問題,前瞻產業研究院《銀行理財產品行業運營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提出如下對策:
提高服務質量,分層次細化服務。銀行的工作人員是直接和客戶接觸的,能夠面對面地進行相關咨詢服務,比起手機app來說,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時客戶也能享受到貴賓級的待遇,在舒適的環境中解決自身的疑惑。另外,很多客戶不知道理財產品的投資細節,這就需要銀行工作人員耐心和專業的指導,購買不同產品的客戶服務應該分層化。
拓展產品種類,創新用戶模式。銀行要想使得自己的理財產品和別的銀行不同,就應該從產品自身入手,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私募機構、投資咨詢公司等的合作可以更加細化,開發新的用戶模式。
改變銷售思路,大力開發業務。傳統的銷售方式是電話、簡訊營銷和現場推銷,以及網路的宣傳,其實從用戶的角度講,應該更加個性化和系統化,如果建立一套客戶服務體系,根據收集到的用戶資料和使用數據,定製屬於客戶自己的理財產品。
營造正確的監管引導。監管機構流於形式的東西太多,應該加強監管人員的素質和修養,真正地監督理財產品的去向和收益情況,這也是為了服務未來潛在用戶做鋪墊。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出現,使得商業銀行的收入來源更加廣泛,存貸差不是盈利的唯一途徑,其次,商業銀行與證券公司、信託機構等的合作,開發出新的業務模式,能夠依靠其網點規模的優勢來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與保險公司等的協同效應也非常明顯,如果對理財產品能夠更進一步地完善,那麼理財產品市場未來將會呈現欣欣向榮的一番景象。
在互聯網理財沖擊下,銀行理財產品暴露出了諸多問題。首先,過高的門檻,難以滿足中低收入客戶的理財需求;其次,創新性不足,同質化現象嚴重,在客戶市場細分方面不夠;最後,銀行理財產品結構失衡嚴重,剛性兌付問題的普遍性與嚴重性突出。
為了解決目前理財產品業務的問題,前瞻產業研究院《銀行理財產品行業運營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提出如下對策:
提高服務質量,分層次細化服務。銀行的工作人員是直接和客戶接觸的,能夠面對面地進行相關咨詢服務,比起手機app來說,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時客戶也能享受到貴賓級的待遇,在舒適的環境中解決自身的疑惑。另外,很多客戶不知道理財產品的投資細節,這就需要銀行工作人員耐心和專業的指導,購買不同產品的客戶服務應該分層化。
拓展產品種類,創新用戶模式。銀行要想使得自己的理財產品和別的銀行不同,就應該從產品自身入手,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私募機構、投資咨詢公司等的合作可以更加細化,開發新的用戶模式。
改變銷售思路,大力開發業務。傳統的銷售方式是電話、簡訊營銷和現場推銷,以及網路的宣傳,其實從用戶的角度講,應該更加個性化和系統化,如果建立一套客戶服務體系,根據收集到的用戶資料和使用數據,定製屬於客戶自己的理財產品。
營造正確的監管引導。監管機構流於形式的東西太多,應該加強監管人員的素質和修養,真正地監督理財產品的去向和收益情況,這也是為了服務未來潛在用戶做鋪墊。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出現,使得商業銀行的收入來源更加廣泛,存貸差不是盈利的唯一途徑,其次,商業銀行與證券公司、信託機構等的合作,開發出新的業務模式,能夠依靠其網點規模的優勢來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與保險公司等的協同效應也非常明顯,如果對理財產品能夠更進一步地完善,那麼理財產品市場未來將會呈現欣欣向榮的一番景象。

9.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哪裡同質化了

你好,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主要體現在:收益方式、投資方向、預期收益率、期限結構、發行幣種等五個方面。

(一)收益方式

根據理財產品收益方式的不同,將其劃分為非保本型、保本浮動型和保本固定型三大類。本文收集 2010 年到2014 年我國商業銀行不同收益方式的理財產品數量,從這五年數據中,發現近幾年我國銀行理財產品以非保本型為主,特別是 2013 年推出非保本型理財產品31208 款,占理財產品的 70. 14%。由此從收益方式的角度來說,銀行理財產品具有同質化趨勢。

(二)投資方向

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可投資於股票、債券、信貸資產、利率、匯率等標的資產,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可供選擇的投資標的資產單一,因此,各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收益來源總是相近的。具體而言,分為利率類、混合投資類、融資類和結構性產品。結合2014 年數據,利率類產品佔53. 08%,增長5. 55%;混合投資類產品佔42. 26%,融資類產品有所下降,僅占 0. 27%;結構性產品佔比上升0. 27%。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是以利率類和混合類產品為主,其投資方向具有同質化趨勢。

(三)預期收益率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主要由投資標的資產市場的情況、理財產品設計的收益風險結構以及資金管理者的投資管理能力決定。按照慣例,將收益率劃

分為(0,2%],(2%,3%],(3%,5%],(5%,8%],(8%,+∞]等五檔。根據2014 年具體的收益率分布,我們發現收益率大多聚集於5%~8%區間內,佔比 72. 13%;其次聚集於3%~5%,佔比25. 33%;收益率大於8%的產品僅佔比0. 62%。因此銀行理財產品在預期收益率方面也具有同質化趨勢。

(四)期限結構

產品的期限越長,未知的風險越多,對於資金管理者的投資管理能力要求越嚴格,因此 我國銀行理財產品多以 1~3 個月期理財產品為主。2014 年我國商業銀行共發行 1~3 月期理財產品35780 款,佔比54. 9%;3~6個月期的理財產品 1266 款,佔比27. %;1 個月以內、6~12 個月和1年以上期理財產品分別佔比 1. 94%、13. 83%和1. 73%。單從2014 年的數據來看,1~3 個月期理財產品仍為主流。可見我國銀行理財產品趨於短期化。

(五)發行幣種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深化,人民幣理財產品也在此期間慢慢吞噬外幣理財產品的市場份額,並取得了絕對支配地位。從2014 年的銀行理財產品來看,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 63445 款,增長至97. 23。外幣理財產品美元、澳元、港幣、歐元佔比分別為1. 58%、0. 46%、0. 15%和0. 25%,英鎊、加元總和僅佔0. 11%。由此可見,人民幣理財產品在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體現出理財產品幣種發行的高度同質性。

閱讀全文

與理財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滬指是什麼交易所 瀏覽:522
公司理財收益需要交印花稅嗎 瀏覽:308
選出來的都是強勢股選股指標 瀏覽:447
菲莫國際股票今日價格 瀏覽:245
中小企業融資難調查問卷 瀏覽:218
固定匯率制度導致本幣幣值高估 瀏覽:143
飛牛網傭金怎麼拿 瀏覽:182
固定收益證券組合 瀏覽:203
人民幣對盧布銀聯匯率 瀏覽:756
新疆創博融資有限公司 瀏覽:387
上海魚耀金融服務公司 瀏覽:788
壹方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496
現在的一克黃金的價格是多少 瀏覽:117
1升原油價格 瀏覽:415
西安有哪些期貨公司 瀏覽:108
融資租賃的瓶頸 瀏覽:229
質權人股票 瀏覽:583
銀行用創新資本工具融資 瀏覽:597
名字騷的股票 瀏覽:184
人民幣美金匯率央行 瀏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