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開辦一家跨國公司將會遇到哪些國際財務管理問題
摘要 海外企業通常注重內部的風險管理而忽略跨國公司可利用的機會,但正是這些機會,可以使跨國公司比純國內公司進行國際多元化投資,並籌集較低成本的資金。本書正是針對上述問題,介紹了跨國公司財務管理的環境和規避風險的方法。[1]
❷ 跨國公司財務管理的問題
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可以說,人民幣升值影響最大的就是中國的出口貿易了。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摩擦,就是基於中國對美國巨額的貿易順差。人民幣一升值,中國的貨幣優勢就盪然無存。原本中國100元人民幣的商品,賣到美國去只要12美元多一點點,現在同樣的一件商品賣到美國去就要將近13美元。顯然人民幣的升值對我國的出口貿易很不利。另一方面,人民幣的升值也使得中國失去了對外資在大陸投資建廠的吸引力,因為生產成本提高了。同樣是付給中國工人工資,原來只要100美元的,現在就要108美元了。中國對美國的巨額貿易順差應該會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得到一定的緩解,但是可以看到人民幣的升值畢竟是有限度的。目前人民幣升值7%左右,美國希望人民幣升值10%~40%以解決中美貿易問題,而專家預期中國經濟所能承受的人民幣升值幅度是7%~10%,所以中國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不大可能讓人民幣大幅升值。其實,中國表面上的數量巨大的出口額,外資和合資企業佔了很大的一部分。2006年中國六千多億出口額,大概有60%左右是外資企業的出口,真正國內企業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民辦企業總而言之中國人自己的企業不到50%。目前,中美兩國經貿關系的主脈已變為美國投資——中國製造——美國消費。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定原來美國生產一雙耐克鞋的成本是20美元,現在轉移到中國之後,離岸中國的成本價是4美元,其中,中國從國外采購這雙鞋材料的成本價是2美元,中國企業獲得的利潤是0.4美元。中國賺的只不過是員工的薪水和企業上繳的稅收。而中國相比美國低很多的工資水平,以及許多省市對外資企業的優惠稅收政策,以至於我們在這兩項上面也沒有得到什麼太大的好處。但正是這樣一種形勢,迫使我們的企業必須向著高附加值的方向邁進。低附加值的企業遲早會被市場淘汰,人民幣的升值無疑加速了這一過程。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的對外出口打擊是巨大的,但我們也要看到它所帶來的好處。我認為人民幣升值最大的好處就在與部分的平息了美國的怒火。暫且先不討論美國把對華貿易逆差的帳全算在人民幣匯率身上是對是錯,單單憑借美國的經濟實力和全球影響力,我們就不得不看著他的眼色行事。我們每年40%的出口是對美國實現的,美國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依賴度非常高的市場。如果我們抱著人民幣匯率不放,和美國來「硬碰硬」的話,相信最終吃大虧的還是中國。靈活的匯率政策,正是我們的目標。既不能一味的聽從於美國,也不能目空一切,和他「玩真的」,畢竟我們的實力還夠不上。靈活的應對美國的責難,是為了給中國贏得更多的現代化建設的時間。還有的好處就是有利於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中國的巨額順差,表面上看是再好不過了,但其背後依舊潛伏著危機。一般的貿易順差,說明了一個國家出口的強勁,說明了這個國家的商品優勢和經濟實力。但是巨額的順差就說明這個國家過分依賴外國市場了。舉個例子,2006年我們的對外貿易出口額為9691億美元,占總GDP的30%強,巨額的順差代表著相應巨大的生產能力。萬一哪天中美交惡,美國限制從中國進口商品,那我們的產品還賣給誰?以目前我們低迷的內需能消化這么多的商品嗎?這勢必會導致一些以出口為生的企業的破產和員工失業,不還是中國吃虧嗎?現在人民幣的適當升值,會緩解這方面的壓力。
對各行業的影響
1、外匯負債類行業將明顯受益,主要包括航空、貿易等行業。這些行業由於有較多的外匯負債(特別是美元負債),因此人民幣升值將給這些行業帶來匯兌損益,特別是像航空類公司,往往都有巨額的美元負債,因此將明顯受益。
2、原材料或部件進口型行業也會有所受益,主要包括造紙(紙漿進口)、鋼鐵(鐵礦石進口)、轎車(部分重要零部件進口)、石化(原油進口)、化纖及塑料(原料進口)、航空(航空器材進口)、服裝(高檔面料進口)等行業。由於這些行業每年均需要進口相關的原材料及部件,因此人民幣升值將使得這些行業的成本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如中國造紙行業中的紙漿成本佔70%,而紙漿中的38%是進口的,因此人民幣升值將使得造紙行業的成本有較為明顯的下降,從而明顯提升造紙行業的盈利水平。
3、投資品行業也會受到一定的資金追捧,主要包括具有土地價值的房地產、園區開發等行業、具有資源價值的煤炭、有色金屬等行業。由於此次升值幅度不大,因此境外資金有可能對通過投資這些行業中的公司所擁有的土地或房產來獲得升值收益,從而加大資金對這些投資品行業的吸引力,從而引發價格的上漲。
4、傳統的出口優勢型行業則受到直接沖擊,包括紡織服裝、家電、機械等產品。由於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成本上升會使得這些行業的利潤率有所下降,但我們認為僅2%的升值幅度影響不大,通過成本壓縮和價格適當轉移會使得這些行業的公司,特別是龍頭企業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5、國際化定價的行業將受到一定的沖擊,包括完全國際化定價的有色金屬、部分國際化定價的石化、鋼鐵、電子元器件等行業,由於這些行業的產品價格受到國際價格影響較大,因此人民幣升值將使得它們以人民幣計價情況下的售價有所下降,從而導致利潤的下降。
6、進口產品替代的行業將也會受到一定的不利影響,包括汽車、工程機械、鋼鐵、家電等。這些行業的產品和國外進口產品競爭較為激烈,而人民幣升值以後會導致國外進口產品以人民幣報價下降,從而使得本土產品的競爭力有一定的下降,並進而影響到這些行業的盈利水平。
7、外貿服務業行業可能會間接受損。由於人民幣升值可能對我國外貿,特別是出口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因此將可能對港口、機場和航運行業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但由於升值刺激進口可能也會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因此其影響幅度相對較小。
人民幣升值對各行業的影響是較為復雜和多角度的,往往是利空和利多的綜合。匯總分析,結合對各行業重點公司在人民幣升值2%的情況下的盈利情況變化分析,此次人民幣升值對航空、造紙、園區開發、房地產、通信運營、通信設備等行業構成利好,但除了航空行業外,其他的利好程度不高,而對鋼鐵、視聽器材、石油開采、紡織服裝、元件等行業有一定的利空,但從我們跟蹤的重點公司業績變化來看,程度不大。而其他的行業總體是一個較為中性的情況
應對政策就是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公司實力上去了,才能面對各種分險
❸ 跨國公司為什麼要進行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不只是跨國公司進行財務管理,其他公司也有。
❹ 我國目前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會遇到哪些棘手的問題
有以下問題:
1、籌資活動
跨國公司為了實現投資,必須進行大規模的投資,但是由於不同籌資方式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會導致所付資金的不同。
因此當跨國公司進行籌資時,必須對東道國政治風險及外匯風險進行充分的分析和考慮,以選擇最為合理的籌資方式,為投資活動做好充足的准備。
2、投資活動
跨國公司在進行財務管理時,需要對投資活動更加重視,並將其作為財務管理的重點內容,只有充足的投資活動成本才可以保證跨國公司的生存和發展。
所以,當跨國公司開展投資活動時,必須以全球戰略角度為出發點,組織企業進行合理的投資活動,並對投資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合理的控制,將其作為跨國公司財務活動的重點內容,使財務投資風險控制可以貫穿於財務活動的每個環節。
3、資金運營活動
通常情況下,之所以能夠創建跨國公司,是因為公司建立在其他國家可以實現最大化效益的基礎上,而這些效益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跨國公司內部存在多個分公司,只有對跨國公司各個公司的資金轉移情況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對跨國公司整體資金流動情況進行明確,及時發現財務風險,並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
跨國公司主要特徵
1、一般都有一個國家實力雄厚的大型公司為主體,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或收購當地企業的方式,在許多國家建立有子公司或分公司。
2、一般都有一個完整的決策體系和最高的決策中心,各子公司或分公司雖各自都有自己的決策機構,都可以根據自己經營的領域和不同特點進行決策活動,但其決策必須服從於最高決策中心。
3、一般都從全球戰略出發安排自己的經營活動,在世界范圍內尋求市場和合理的生產布局,定點專業生產,定點銷售產品,以牟取最大的利潤。
4、一般都因有強大的經濟和技術實力,有快速的信息傳遞,以及資金快速跨國轉移等方面的優勢,所以在國際上都有較強的競爭力。
5、許多大的跨國公司,由於經濟、技術實力或在某些產品生產上的優勢,或對某些產品、或在某些地區,都帶有不同程度的壟斷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跨國公司
❺ 我國目前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會遇到哪些棘手的問題為什麼
摘要 跨國並購是在境外進行並購,並購方往往對境外的並購市場的熟悉程度比對國內的要低,因此跨國並購的風險比國內並購的風險要大,這些風險主要以財務風險的形式體現出來,因此跨國並購的財務管理至關重要。現階段,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發展,跨國公司進行跨國並購的行為增多,如何更好地處理跨國並購中的財務問題,成為跨國公司財務管理中的新問題。跨國並購涉及的問題很多,如果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要關注和處理好兩個關鍵的問題: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和融資決策,這兩個問題也是決定並購是否成功的關鍵。
❻ 美兩國的博弈對中國跨國公司財務管理產生的影響有哪些如何影響
摘要 外匯風險中包含了本幣、外幣和實踐三個要素,跨國公司在進口商品或在外投資時,都需要將本幣兌換成外幣,而出口商品或引入投資時要將外幣兌換成本幣,方便進行利潤的計算。由於本幣與外幣的匯率存在著不穩定性,而本幣與外幣的結算也有時間差,所以會產生一定的風險。面對外匯風險時,跨國公司必需採取方法才能有效規避損失。
❼ 《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模式分析》畢業論文 寫法
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模式的實證研究和理論分析
2006-9-12 【大 中 小】【列印】
摘 要: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趨勢,跨國公司在全球經濟中越來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面對這一日益龐大的隊伍,由此引發出一系列的問題。在這些與跨國公司有關的問題中,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模式問題,成為跨國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和理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鑒於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模式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對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模式進行了中外國際比較,事實上,在各種模式下都有成功的例證。而跨國公司在選擇其財務管理模式時,需要從全球長遠的角度分析現在與未來的環境、企業的優勢和劣勢,把財務管理模式的確定建立在堅實的理論基礎上。
關鍵詞:跨國公司 財務管理模式 分權 集權
一、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模式的實證研究
跨國公司的財務活動涉及母國和東道國,其財務管理模式,一方面反映跨國公司與母國、東道國之間的財務關系;另一方面反映跨國公司總部與各子公司之間的財務關系。我們這里只討論跨國公司內部財務管理模式,即跨國公司總部與各子公司之間的財務關系。一個跨國公司的財務管理模式不是由財務部門獨立設計的,而是跨國公司管理模式在財產部門的具體體現。根據集權與分權的程度,跨國公司的財務管理模式有以下三種類型:分權式、集權式和混合式。
(一)分權式
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子公司財務上是相對獨立的,其經理一般擁有較多的財務決策權,子公司的業績用其所在東道國的貨幣評價。國內的跨國公司在財務管理上基本上都是採用完全獨立的分權模式,即各分、子公司負責自己的財務核算與財務管理,集團一般只對下屬跨國公司進行工作指導,並在一定時期組織對下屬公司進行事後的審計。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國外大多數跨國公司的財務管理基本上與我國目前的這種管理模式相似。多數人認為,由於新經濟是創新型經濟,是強調個性的經濟,為了充分發揮子公司的積極性,應對激烈變化的市場環境,必須對子公司加大放權的力度,更多地實行分權式管理。在這方面成功的例子是美國的IBM.眾所周知,IBM是生產計算機的著名大型跨國公司,在世界100多個國家設有子公司。它是世界上第一家因研製電腦而獲得巨大發展的企業,其主要產品反映當代尖端技術發展水平。但是20世紀70年代末,IBM遇到國內同行、日本及歐洲經濟共同體計算機製造廠商的嚴峻挑戰。它在計算機行業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為應對這一形勢,IBM加大了產品開發力度,於1980-1983年期間在跨國公司內部先後建立了15個專門從事開發小型計算機新產品的風險組織。這些組織被稱為「獨立經營單位」或「特別經營單位」,是自主權較大的單位,在產銷、財務、人事方面都有自主權,甚至可以設立自己的董事會,自行籌集資金等,總公司除提供必要的資金和審議其發展方向外,對其經營活動一律不加干涉,這些風險組織自主權大,開發新產品速度快,很快開發並生產出了商品化的個人電腦,大大增強了IBM在小型機方面的競爭能力。與此同時,IBM總部將分布在世界各國的131個子公司按地區改組成8個地區事業體。對地區事業體採取分散化管理原則,使他們在開發、生產和銷售等方面比原有子公司具有更大的經營自主權。對新建的亞洲和太平洋集團的戰略中心(日本IBM)在組織上和經營上給予完全自主權。
由此可見,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的最大優點就是子公司的靈活性強,它能根據市場的變化迅速作出反應,從而保證了其財務決策的及時性和合理性。通過分權,母公司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將得以分散,母公司的管理者也將有時間和精力進行集團發展的戰略管理。分權還有助於培養子公司的資金成本意識和風險意識,使之更謹慎地分配和使用資金。
但分權模式也有其不足之處:各子公司財務管理各自為政,缺乏一體性;跨國公司財務管理不講配合,缺乏全面性;跨國公司財務管理監管不力,缺乏有效性。這一切都會影響跨國公司整體財務目標的實現。因此IBM的成功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不能由此得出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就是跨國公司所要採取的最佳模式的結論。
(二)集權式
在這種管理模式下,母公司負責籌資、投資和分配的決策,財務政策的制定及財務人員的安排,國外子公司享有很少的決策權,主要是執行和貫徹母公司統一的財務政策。子公司的業績用母公司的會計體系和母國貨幣進行考核評價。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體現了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活動進行全過程式控制制的觀念。通過集權,母公司能夠對子公司的財務活動進行規范,使母公司的決策在子公司得以貫徹執行,從而有利子公司整體優勢的發展。
信息技術、網格技術的發展使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信息交流變得更加快捷和方便,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弊端———信息的不對稱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克服,母公司實行集權式管理具備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因此,有些跨國公司的集權管理不是在削弱,而是有進一步強化的趨勢。
特別是1993年以後,在全球掀起以BPR(業務流程重組)為主要內容的管理革命風潮後,全球絕大多數大型集團(全球500強中的80%以上)幾乎都進行了跨國公司業務流程重組,並建立了集中式財務管理模式。
以美國楊森制葯集團(在中國設有西安楊森)為例,其財務管理模式是一個二級的集中管理模式。設在各地或各國的子公司,在本地將財務與業務數據輸入後直接通過遠程通訊傳遞到集團總部,集團總部按不同的崗位職責分別設專人進行審核,審核後進行記賬處理。業務正常進行均以年初預算為依據,非常規性的成本或費用支出均要申述理由報集團批准後執行。
可以說公司總部完全掌握和控制各地公司的業務與財務信息,各地公司按當地本位幣進行財務核算,總部則可以按不同的貨幣進行記賬處理,並進行各種成本與收益的比較分析,同時可以隨時生成合並報表,掌握整個集團的財務狀況。
綜合有關實證可見,新經濟對跨國公司實施集權式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不但可以使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而且使集權式財務管理的缺陷得到了相當程度的彌補。對於大多數跨國公司來說,仍會通過強化集中財務管理模式,保證跨國公司整體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跨國公司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但集權制也有明顯的缺陷:母公司集權後,子公司往往靈活性較差,不能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迅速作出反應;而且,過長的信息傳遞時間也影響了母公司決策的及時性。
因此,對產品創新周期要求極為迫切的高新技術產業的跨國公司,分權管理的程度可能會逐漸擴大。
(三)混合式
這種管理模式是集權式和分權式相結合的產物,重大的財產決策權集中在跨國公司總部,而日常的財務決策權由子公司掌握,母公司總部的財務專家只向子公司提供指導、咨詢和信息服務。
根據母公司權力集中程度的不同,這種管理模式又可分為集權為主、分權為輔和分權為主、集權為輔兩種形式。集權為主、分權為輔的模式主要體現了集權制的優點,同時還能部分避免由於權力過度集中而造成的下屬企業缺乏積極性和活力的現象。它有利於母公司對各子公司實施有效的控制,尤其適用於處於發展初期的跨國公司。而分權為主、集權為輔的模式則應是發展已相對成熟,並且規模較大的跨國公司的選擇。這種模式不但體現了分權制的優點,而且加強了集團內部的協調。
二、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模式的理論分析
(一)信息不對稱和代理成本
確定最優財務管理模式需衡量由信息不對稱、不完全引起的錯誤決策成本。實行集權的財務管理模式,總公司對成員公司面臨的情況很難全面掌握,因此,信息不對稱引起的成本很高;反之,實行財務分權,缺乏信息引起的成本則降低。
確定最優財務管理模式還要考慮由財務主體目標不一致引起的代理成本。實行集權的財務管理模式,容易協調和控制總公司和成員公司的目標,進而由目標不一致引起的代理成本降低;反之,實行財務分析,則由目標不一致引起的代理成本升高。
由於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使得信息傳遞更為簡便,成本降低,進而缺乏信息引起的錯誤決策成本大大降低,從而導致財務管理模式趨向集權化。
(二)核心競爭力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依據核心競爭力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實現財務資源的優化配置是財務管理模式的典型體現,而優秀的財務管理模式也為企業建立和發展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獲取持續競爭優勢提供有利的支持。為了保證跨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母公司通常要對那些與集團核心競爭力、核心業務密切相關的經營活動實施高度的統一管理與控制;對於那些與集團核心能力、核心業務關系一般甚至沒有影響的成員企業,往往實行分權管理。一般地,集團總部對核心企業和控股層企業的控制明顯要嚴於參股層、協作層企業。
(三)價值鏈
波特教授認為企業每項生產經營活動都是其創造價值的經濟活動,那麼,企業所有的各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便構成了創造價值的一個動態過程,即價值鏈。公司不同的聯合方式對其價值鏈有著不同的影響,進而創造不同的價值鏈優勢。跨國公司按其聯合方式不同可分為:橫向型跨國公司、縱向型跨國公司和混合型跨國公司。橫向型跨國公司內部的各成員公司無論在產品、組織結構和行業上都非常相近,甚至完全相同,適合採用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縱向型的跨國公司已開始涉及多元化經營,即跨部門經營,而各成員公司的經濟效益又有較強的相關性,適合採用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模式。混合型跨國公司的各成員公司之間在生產和業務上彼此相關性不強,甚至完全不相關,適合採用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四)企業生命周期
企業生命周期理論認為,企業分為孕育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階段。在孕育形成期,實行分權式財務管理,因為控股公司總部缺乏足夠的資金來源和財務專家,往往較多地將財務管理決策權下放給子公司經理。在成長階段,實行集權式財務管理。因為控股公司有了較強的經濟實力和較多的財務專家,就要集中重要的財務決策,並通過信息交流和規定的報告程序,來統一管理和協調各子公司的財務活動。進入成熟階段,通常將集權和分權相結合。因為控股公司的管理通常面臨兩難境地:一方面,子公司經營的規模和重要性需要加緊控制其財務決策;另一方面,由於子公司增長所引起的財務選擇權不斷增多,這使得控股公司無力也無需對每項任務決策都進行控制。
(五)管理跨度
根據管理跨度理論,管理者受其時間和精力等限制,在企業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後,就有必要實行分層次的授權管理。因此,當跨國公司規模不大,經營范圍較小,業務比較單一,子公司數量不多,而集團內部關系較為簡單時,財務管理就可以相對集權;而若跨國公司規模較大、經營業務多樣化,或子公司數量較多、從而集團內部關系較為復雜,母公司難以統一管理子公司或統一管理的效率過低,那麼,就會採取相對分權的財務管理體制。
(六)權變理論
所謂權變,即權宜應變。由於市場和企業的外部環境越來越變幻莫測,企業就需要不斷變更自己的管理方式來適應這種變化,權變管理於是應運而生。其特點就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採取相應的管理方式。因此,又被評為以現實為中心的管理方式。所以,如果子公司面臨的外界環境變化大,宜採用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除了運用以上討論的幾個理論外,跨國公司在設計其財務管理模式時,還應該結合其實際生產經營狀況,考慮跨國公司的股權結構、發展戰略、生產技術特點、地理分布、產品種類、企業文化、市場競爭等因素。
參考文獻:
1.王斌。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現代財務理論前沿專題[C].大連:東北財大出版社,2000
2.薛媛媛。論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及其選擇[J].技術經濟,2003(2)
3.石連運。論新經濟對跨國公司財務管理的影響[J].齊魯學刊,2002(5)
4.徐國華,張德,趙平。管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5.[美]MichaelE.Porter.陳小悅譯。競爭戰略[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❽ 影響國際企業經營和財務管理組織形式的因素有哪些
摘要 (2)經濟和技術環境。經濟因素是影響跨國投資的直接因素。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是否發達,市場是否成熟,對跨國經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①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不同國家經濟體制的特點是不盡相同的,市場經濟的發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國在貿易政策、工業化政策、地區開發政策和外匯管理政策上的不同,也對國際化投資經營有著不同的影響。 ②經濟發展水平及其發展潛力。在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市場需求能力、消費偏好和產業特徵各不相同,對國際經營企業的吸引力和影響程度也互有差別。 ③市場規模及其准入程度。一個國家的市場大小、有無市場潛力、市場對外來產品的准入程度,都直接影響著海外經營機會的大小。衡景市場規模的指標主要有人口數量及其增長速度、人口分布狀況、人均國民收入水平、市場消費水平等。衡量市場的准入程度則要看東道國的貿易和關稅政策、對國外企業銷售的政策。
❾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有什麼影響
摘要 一、貿易摩擦背景
❿ 與純粹國內財務管理相比,跨國公司財務管理具有哪些特點
(1)國際企業的理財環境具有復雜性;(2)國際企業的資金籌集具有更多的可選擇性;(3)國際企業的資金投放具有較高的風險性:包括政治風險、交易風險、折算風險等。
此外,(1)國際投資環境復雜;(2)國際投資風險大;(3)國際投資貨幣種類多;(4)國際投資評估難度大;(5)國際證券投資流動性大,風險小;(6)國際證券投資具有自發性和頻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