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買銀行理財巨虧18萬!62歲老人把銀行告了,最終的結果如何
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發布老年人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據了解,本次最高院公布的十件典型案例中,基本涵蓋老年人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是老年人比較關心和關注的問題。其中,既有財產權益糾紛,如老年人財產權保護、老年人委託理財,也有涉及人身權益的保護,如對老年人的贍養等問題。此外,還包括“以房養老”等養老形式創新中涉及的糾紛。
此類案件都有幾大特點:高收益伴隨高風險,老年人心理上很難經受投資上的重大虧損,因此在選擇“投資理財”渠道時一定要審慎。法官建議老年人“投資理財”記住“四不原則”:不要貪、不要懶、不要自以為是、不要自作主張。
Ⅱ 誰有關於銀行理財的經典新聞報道
那就跟你分享一個經典的理財報道。具體大意是這樣的,畢竟我看過沒有記熟。是這樣的,一個去銀行出款的人,要存180萬。結果銀行的理財經理知道了,叫他做銀行理財產品。好,180萬做了。他出國了,結果一年後回國。他的理財賬戶只有10萬了。一開始銀行的理財經理跟他說的很好,收收益好。一看只有10萬了,客戶大怒。要行長給出解釋。結果查出來是這樣的,銀行的理財經理做私單,把客戶的錢,拿去做現貨黃金了,你看那個高風險的東西,這理財經理都敢去做,就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因為180萬的客戶,這個理財經理的提成是很高的。比較經典吧~~~~銀行也有一些理財產品,但是那些理財產品都達不到預期收益。上一次的一個報道,說銀行的90%理財產品都達不到預期。幾是因為你相信銀行的老牌子~~~~
Ⅲ 現在銀行理財也有風險了吧,好多新聞說出問題了
一直就說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銀行理財也是,要分清你投的理財的種類,基金還是股票,還是國債,國債風險最小,其他兩個因為收益比較高,風險本來就是大的,這個性質由市場決定,有的保本,不過現在國家都不讓銀行出現保本兩個字,大部分都是盈虧自負。但是銀行能提供前幾年到前幾個月的歷史收益,還是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的。
Ⅳ 民生銀行出大事了理財的坑到底怎麼躲
最近民生銀行可謂是多事之秋,蘿卜章和飛單案齊發,問題非常嚴重,4月18日,有媒體報道稱,民生銀行某支行行長向該行鯨鑽高爾夫俱樂部成員出售虛構理財產品,稱該產品保本保息,理由是由於「原投資人急於回款,願意放棄利息,一年期產品原本年化收益率4.2%,還有半年到期,相當於年化8.4%的回報」。然而有人卻發現該產品並不存在,涉案金額據說高達30億元。看到這些新聞,瀚哥想起自己曾有個朋友因為某租寶事件一口氣虧損了好幾十萬,讓瀚哥不禁扼腕嘆息。
經濟視角觀天下 微信公眾號【江瀚視野觀察】ID:jianghanview
Ⅳ 最近新聞老是播銀行理財的負面新聞,既然銀行理財都那麼不可靠了,老百姓還能相信誰啊
首先相信自己!所以要多學習。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產品也是一樣的,每款產品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相對的弱勢一面,適合您的才是好的。所以理財不是自己強項,就建議通過第三方理財客觀幫您檢視下自己的配置,根據您的實際情況做適當調整或補充。第三方理財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超過銀行,幾乎統領整個市場。就像富裕家庭配置的家庭醫生、御用律師一樣,每個家庭都需要有自己的理財規劃師。比方說財經道的誠信理財師。他們客觀、公正、誠信、專業,他們的收入不來源於為您提供的服務,所以您不需要擔心費用。資料來源:財經道
Ⅵ 中信銀行理財出事了,怎麼選擇靠譜理財產品風險大嗎
不僅是中信銀行理財出事,很多銀行的理財都有問題,理財產品都有風險,理財收益要高,肯定就要擔著本金丟失的的風險,銀行定期存款雖然利息少,但是它是8靠譜的,高利率和高風險是成正比的。
Ⅶ 老人買銀行理財虧18萬被判賠償,案件中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發布老年人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既有財產權益糾紛,如老年人財產權保護、老年人委託理財,也有涉及人身權益的保護,如對老年人的贍養等問題。
但是,在二審判決中,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卻判決銀行賠償王某7萬元。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案涉《資產管理合同》及《風險揭示書》等均系銀行依循的規范性文件或自身制定的格式合同,不足以作為雙方就案涉金融產品相關情況充分溝通的憑證。銀行對王某作出的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為平衡型,但案涉金融產品合同中顯示的風險等級並非均為低風險,該行違反提示說明義務,未證實購買該產品與王某情況及自身意願達到充分適當匹配的程度;未能證明其已經對金融消費者的風險認知、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了當面測試並向其如實告知、詳盡說明金融產品內容和主要風險因素等,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同時,王某有投資理財經驗,應當知曉簽字確認行為效力;本案投資虧損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場的正常波動,並非該行的代理行為導致,王某亦應對投資損失承擔一定的責任。故判決銀行賠償王某7萬元。最高院認為,明確規則尺度,保護老年人金融消費安全,本案是《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發布後首批維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案件之一,首案效應突出。銀行應就投資者的年齡、投資經驗、專業能力進行審查並考慮老年消費者情況等,對老年投資者應給予特別提示,結合民商事法律、《會議紀要》精神和社會發展實際提出了金融機構提示說明義務和金融消費者注意義務等判斷標准。本案對如何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合法、安全的投資理財消費環境,具有積極意義。
Ⅷ 最近有什麼關於 銀行投資理財之類的重大新聞事件政策
錢荒啦,P2P倒閉啦,影子銀行,第107號文件啦等等
Ⅸ 銀行理財新規會影響到誰
銀行理財新規要來了!影響400萬從業者和1.4億股民。
7月21日消息,20日晚間,銀保監會發布銀行理財新規《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簡稱《辦法》),降低投資者購買門檻、允許投資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等一系列規定,將影響無數購買銀行理財的家庭、逾400萬銀行從業者和1.4億多的A股股民。
圖為某銀行網點在辦理理財業務的工作人員。
利好銀行吸引資金,影響逾400萬銀行從業者
原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有409萬銀行從業者。無疑,《辦法》將對這409萬從業者也產生巨大影響。
原銀監會2017年就已對銀行理財產品加大監管力度。今年4月資管新規落地以來,銀行理財產品逐步規范化,不符合監管要求的部分銀行理財模式受到影響。
2017年底,銀行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余額為22.17萬億元,到2018年6月末,余額已降為21萬億元。
普益標准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二季度506家銀行共發行2.86萬款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減少3906款。31個省份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則環比下降。
在專家看來,《辦法》中諸如降低投資者門檻的規定,利好轉型中的銀行業吸引資金流入理財資金池,緩解商業銀行的負債端壓力。
《辦法》過渡期要求與資管新規保持一致,過渡期自《辦法》發布實施後至2020年12月31日。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發布實施《辦法》,既是落實資管新規的重要舉措,也有利於細化銀行理財監管要求,消除市場不確定性,穩定市場預期,推動銀行理財業務規范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來源:中國新聞網
Ⅹ 哪個銀行的理財出事了
前段時間比較中國民生銀行的理財出了比較大的問題,客戶買到了假的理財產品,也是在銀行的辦公地點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