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募基金 可以投資非上市股權投資嗎
不可以!
公募基金是不能投資非上市股權的,也不能直接投入到實業。
公募基金(QDII除外)只能投資於國內A股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A股(權益類)股票、權證,債券市場上(固定收益類)的央票(貨幣市場工具)、國債(包括由財政部代發的地方政府債券)、企業債、公司債(包含可轉債),銀行存單(大都是短期的定存或者通知存款)。
公募基金根據不同的品種和該基金基金契約的規定,在各種投資工具中做相應的配比。
最後,QDII基金,投資於全球的金融市場,他們不知可以買權益類、固定收益類產品,還可以根據合同要求做一些衍生品,買一些國外的基金。有些QDII基金還有投資地域的限制,比如上投摩根亞太優勢,這個主要投資都是亞太地區金融市場。
2. 什麼是公募理財產品
所有你能見到的公募基金公司對個人投資者開放投資的基金產品,基本都是公募理財產品。
公募理財產品的一大特點就是幾乎無門檻,或者門檻極低。現在普遍的公募基金投資門檻只有¥10,個別¥1起買。
私募基金或者信託的門檻很高(基本都要一百萬人民幣起,有的甚至幾百萬或者千萬起),風險也高於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的本意,就是集中廣泛大眾的閑散資金,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投資理財品種。
公募基金雖然風險低於私募基金或信託,但仍需要投資者自己具備一定的投資知識。
因為所有的公募理財產品,都是不保本不保收益的,哪怕是風險等級最低的貨幣基金。
所以,投資者需要對自己的投資行為及後果承擔全部責任。
因此,很多對投資理財知識一無所知,或者抱有錯誤投資理財觀念的小白,常常遭遇第一次投資就虧損的尷尬局面。
3. 中國證監會放開公募基金投資港股對a股有什麼影響
1、接盤香港
香港經濟下滑,大佬撤出,人心浮動。自由行等救助手段都已無效(甚至引發港民反彈),救助資本市場無疑是最有效的當前手段:股市起來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2、遏制A股泡沫
A股的泡沫已經顯而易見(參見格隆的文章《A股4000點:一場已經聞到焦糊味的牛市「剩宴」》)。與其到泡沫不可控時被迫出手去堵,不如現在就向外引流,防患未然去疏。更何況,肥水未流外人田,資金去的是中國的香港;
3、爭奪定價權
這是定價權的爭奪戰.香港回歸近20年,可是資本市場的定價權從來就不在我們自己的手上,這一點隨著公募基金的入場,很快就將徹底改變。
4、資本市場開放,人民幣國際化的中盤推進與實戰試水
4. 銀行理財新規會影響到誰
銀行理財新規要來了!影響400萬從業者和1.4億股民。
7月21日消息,20日晚間,銀保監會發布銀行理財新規《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簡稱《辦法》),降低投資者購買門檻、允許投資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等一系列規定,將影響無數購買銀行理財的家庭、逾400萬銀行從業者和1.4億多的A股股民。
圖為某銀行網點在辦理理財業務的工作人員。
利好銀行吸引資金,影響逾400萬銀行從業者
原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有409萬銀行從業者。無疑,《辦法》將對這409萬從業者也產生巨大影響。
原銀監會2017年就已對銀行理財產品加大監管力度。今年4月資管新規落地以來,銀行理財產品逐步規范化,不符合監管要求的部分銀行理財模式受到影響。
2017年底,銀行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余額為22.17萬億元,到2018年6月末,余額已降為21萬億元。
普益標准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二季度506家銀行共發行2.86萬款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減少3906款。31個省份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則環比下降。
在專家看來,《辦法》中諸如降低投資者門檻的規定,利好轉型中的銀行業吸引資金流入理財資金池,緩解商業銀行的負債端壓力。
《辦法》過渡期要求與資管新規保持一致,過渡期自《辦法》發布實施後至2020年12月31日。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發布實施《辦法》,既是落實資管新規的重要舉措,也有利於細化銀行理財監管要求,消除市場不確定性,穩定市場預期,推動銀行理財業務規范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來源:中國新聞網
5. 公募基金可以投資股權嗎
1、開放式公募基金不可以投資於股權。開放式公募基金只能投資於債券、股票、權證、股指期貨、資產支持證券等,不能投資於股權。公募基金公司的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分兩類:一類是專戶,投資對象與公募基金差不多,只是其持有人面向特定客戶;另一類是專項資產管理,目前是成立子公司來做,可以投資股權、信託等。
2、公募基金(Public Offering of Fund),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例如目前國內證券市場上的封閉式基金屬於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各有千秋,它們的健康發展對金融市場的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6. 商業銀行理財監管辦法徵求意見有什麼內容
7月21日,為促進統一資產管理產品監管標准,推動銀行理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銀保監會近日起草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辦法》要求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實行分類管理,區分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公募理財產品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私募理財產品面向不超過200名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同時,將單只公募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由目前的5萬元降至1萬元。
為了防範「虛假理財」和「飛單」,《辦法》要求銀行在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對理財產品進行「全流程、穿透式」集中登記。銀行只能發行已在理財系統進行登記並獲得登記編碼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可依據該登記編碼在中國理財網查詢產品信息,核對所購買產品是否為銀行發行的正規理財產品,有助於防範「虛假理財」和「飛單」,加強投資者保護。
《辦法》過渡期自本辦法發布實施後至2020年12月31日。據介紹,2018年上半年,銀行理財業務總體運行平穩。2017年底,銀行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余額為22.17萬億元,2018年5月末余額為22.28萬億元,6月末余額為21萬億元,同業理財規模和佔比持續下降。理財資金主要投向債券、存款、貨幣市場工具等標准化資產,佔比約為70%;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投資佔比約為15%,總體保持穩定。
來自《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22日 03 版)
7. 公募基金可以買港股通嗎
公募基金參與港股通迎新規:非"港股"基金股票資產最多50%能買港股。
《通過港股通機制參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冊審核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已經下發,指引對於公募基金通過港股通交易投資港股的比例、基金經理要求以及注冊審核材料等有了更細致的規定。
《指引》重點是對名字中「港股」等類似字樣的公募基金,應當將80%以上(含)的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港股;如果低於80%則不能帶「港股」字樣,以避免出現「風格漂移」情況,而且這類非「港股」基金股票資產中投資港股的比例不得超過50%。
另一個規定的重點是,對於通過港股通機制布局港股的公募基金,基金經理投資經歷有了更嚴格要求,若是名字里有「港股」字樣的,應當配備不少於2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場投資管理相關經驗的人員(至少有1名為基金經理) ;其他的名字不帶「港股」字樣的基金參與港股通交易的,應當配備不少於1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場投資管理相關經驗的人員。
從目前來看,通過港股通機制來參與港股的基金多為滬港深基金,此外也有一定數量的港股通基金。數據顯示,因近年來滬港通和深港通相繼開閘,港股表現較好,基金公司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的熱情高漲,主要通過設立滬港深基金的方式參與,包括進入發行期的滬港深基金在內,合計約有93隻基金。
這些滬港深基金此前多數投資范圍是:無論是股票型還是混合型品種,基本都是規定投資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票的投資比例占基金資產的0-95%。此外,也有很多基金經理僅有A股投資經驗,因此目前看新規對此進行了力度較大的規范。
8. 什麼是公募基金什麼是私募基金
基金是一個寬泛的名字,就是為了某一目的而專設的資金。投資者角度說買基金,一般指公募證券基基金。
公募基金是相對私募基金而言,是公開發行的,由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管理,用於投資相關法律規定的領域,投資者可以定期查看投資情況,甚至贖回投資份額的投資方式。信息披露也比較公開。在中國主要的公募基金就是指證券投資基金,包括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也有更小分支的分級基金和指數型基金。
公募和私募這東西跟炒股票有什麼關系?
炒股屬於主動理財,是需要你自己去靈活操作,買進賣出;公募基金中的股票型基金和私募證券基金都會有一定的倉位來操作股票,相對來說是專家理財操作,但因為資金大,操作的靈活性不夠,如果你有一定的技術,可以嘗試自己炒股。
9. 銀行公募理財銷售起點將降至1萬元嗎
2018年4月27日,《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正式發布實施,總規模達百萬億元的資管市場迎來重大變革。
7月20日晚間,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擬作為資管新規的配套細則發布實施。那麼,《辦法》的發布將為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帶來哪些變化呢?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辦法》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區分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引導投資者購買與其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財產品,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公募理財產品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私募理財產品面向不超過200名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
《辦法》要求,商業銀行應當根據理財產品的性質和風險特徵,設置適當的期限和銷售起點金額。
目前商業銀行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最低都是5萬元起售。而《辦法》規定,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的,單一投資者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1萬元人民幣。商業銀行發行私募理財產品的,合格投資者投資於單只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金額不得低於30萬元人民幣,投資於單只混合類理財產品的金額不得低於40萬元人民幣,投資於單只權益類理財產品、單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的金額不得低於100萬元人民幣。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降低銀行理財產品門檻有助於銀行理財產品更加普惠化,覆蓋更多的普通投資者,使更多的普通民眾更方便地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現行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制度規定公募理財產品只能投資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不得投資於境內二級市場公開交易的股票或與其相關的證券投資基金,不得投資於未上市企業股權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或交易的股份。
而此次發布的《辦法》放開了相關限制,允許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投資各類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同時,與「資管新規」保持一致,理財產品投資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可以不再穿透至底層資產。
同時,《辦法》還為公募理財產品投資股市留了「口子」,指出「投資境內上市交易的股票的相關規定,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另行制定」。
根據《辦法》,每隻公募理財產品持有單只證券或單只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的市值不得超過該理財產品凈資產的10%;商業銀行全部公募理財產品持有單只證券或單只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的市值,不得超過該證券市值或該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市值的30%;商業銀行全部理財產品持有單一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的30%。
此外,銀行理財產品不能投資哪些領域也有了負面清單。《辦法》規定,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不得直接投資於信貸資產,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本行信貸資產,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本行或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本行發行的次級檔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商業銀行面向非機構投資者發行的理財產品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不良資產、不良資產支持證券,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另有規定的除外。
10. 股指期貨對沖目的
什麼是股指期貨?
用通俗的話講,期貨本身是標准化合約,並非是「實實在在的貨」。而交易這種合約的協議就叫期貨合約。期貨比較常見的分商品期貨和股指期貨,前者對應的標的是棉花、大豆、石油等大宗商品,而後者則對應的是三大股票指數——滬深300(IF)、上證50(IH)和中證500(IC),這也是在中金所上市交易的期貨品種。期貨的目的在於鎖定未來價格,減少市場波動帶來的損失。
為何股指期貨如此受關注?
目前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做空機制,只能說是對沖,因此股指期貨是公募私募等投資機構對沖投資風險的首選,股指期貨的動作對於他們業績的影響非常大。為什麼這么說?不怎麼明白的話,接著往下看。
股指期貨對沖/盈利的根本來源在於基差。什麼是基差呢?比如小白現在手中有1塊錢,這好比是現貨;但3個月後就不止是1塊錢了(貨幣具有時間價值),而是本息和。而這3個月後的本息和好比是期貨。那麼期貨和現貨的差值,就叫做基差。
股指期貨如何對沖的?
我們打開行情軟體,隨便搜一個股指期貨,可以看到,「現價」指的就是現貨價格,這里的「期現差」指的就是基差。
既然有價差,就有利潤。換成股指期貨也是一樣:假設現在滬深300指數點位(現貨)是3100,滬深300股指期貨的點位是3200,那麼此時的基差為100。當然基差也有負的時候,即期貨價格<現貨價格。
股指期貨松綁對市場來說意味著什麼?
要知道,股指期貨承載了無數股民的悲傷。曾在2015年股災時,股指期貨被視為股災元兇,因為指數的下跌基本緊隨股指期貨下跌後,後來它的命運也比較凄慘,交易基本被限制,隨後一年多時間里,成交基本萎縮了90%。不過當時市場並沒有因為限制股指期貨而停止下跌。
其實早在此輪松綁前,高層已經頻頻發聲,讓市場有個適應期:
5月30日,中金所董事長胡政在第十五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談到了股指期貨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計劃;
6月14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2018陸家嘴論壇」期間提到,將創造條件允許境外投資者參與股指期貨;
7月23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出席2018年第一期期貨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培訓班稱,股指期貨交易即將恢復常態;
可是,如今3年過去了,松綁這個關在籠子的「猛獸」,會給市場帶來福音嗎?高層選在2018年,這個資本市場陰雲籠罩的一年,松綁股指期貨又有何考量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1、估值底部。當前的A股估值已經在低位,總體來看,數據顯示截至11月,A股的市盈率在11.67倍左右,歷史市盈率最小值8.91倍;市凈率為1.29左右,歷史市凈率最小值為1.21。所以,在這種「跌無可跌」的市場下,松綁股指期貨的風險相對更小。
2、避免恐慌性下跌。其實今年的市場很多時候均為恐慌性下跌,尤其是在中美博弈、美聯儲加息、人民幣貶值、債市違約期間,指數可以說是無視任何利好,走出了「六親不認」步伐。這時候好股票壞股票都在跌,而大家都在說的越跌越買,但在這種情況下,似乎是越買越跌,使得大家不但急著賣,還不敢買。如果有股指期貨的話相當於上了保險,做多股票的同時還能持有相對應的空頭,一定程度上能穩定市場交易情緒波動。
3、公募理財入市門檻放寬,需要工具來對沖股市風險。9月28日,銀保監會正式頒布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其中提到「繼續允許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同時放開公募理財產品不能投資與股票相關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許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
與私募不同,公募的錢都是普通老百姓的血汗錢,本金安全是第一位,其次才是收益。雖然具體的實施還未落實,但大勢已定。因此為了准備給萬億級公募資金入市上好保險,股指期貨可以說是當下比較好的對沖股市風險的工具了。
不過目前中國的金融市場依然不健全,股指期貨的松綁毫無疑問是在放杠桿。所以在股指期貨松綁甚至後期完全放開時,一定要有相關法律法規配套,否則風險會難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