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買銀行理財產品要注意些什麼
偷梁換柱
一般來說,不管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還是代銷別家的理財,盈虧上雖然不但打包票,但基本的風險控制都是有的,至少對得起「正規」兩個字。但如果有人利用客戶對銀行的信任,勾結網點工作人員,通過高額傭金返現的手段,讓他們推薦自己產品冒充銀行理財賣給不知情的老百姓,也就是所謂的「飛單」。
飛單,並不是必然會虧損,但是,你本來想去買銀行理財,卻被忽悠買了完全不屬於銀行,甚至跟這家銀行完全沒關系的產品。結果承擔自己根本不知道的風險,有可能完全不適合自己,甚至是承擔不了的風險。這才是飛單最可怕,最可恨的地方。
預防飛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仔細閱讀理財說明書,看清楚管理人和發售方,不要什麼都看就簽字,不要盲目相信銀行里的東西都是銀行的。如果實在弄不懂,嫌麻煩,那麼不妨通過網上銀行或手機銀行APP的方式,線上購買銀行理財,因為線上產品,至少需要經過運營渠道和終端營銷兩道審核;反而比用戶自己去網點購買更安全一些,減少了被騙的風險和可能性。
當然最保險的,還是去中國理財網查詢一下,你要買的這個理財產品的登記編號。一般正規銀行理財都是C開頭,對個人客戶的話是14位,私行或同業是15;這個登記編號就像人的身份證號一樣,是真是假一查便知。
2、上屋抽梯
有些銀行理財,明面寫的預期收益很高,但實際暗含了很多限制條款;這個預期收益,實際必須滿足一系列苛刻的條件才有可能達到。標明的高收益,是理論最高收益,只是為了先把客戶吸引進來,一旦客戶稀里糊塗的買了這份理財,那麼不好意思,封閉期內,是無法單邊終止合同的,就只能等到理財到期這筆資金才能回到客戶手中了。
理財產品,風險和收益肯定是對等的。一款產品,如果既能提供本金保障,同時又有高收益,那麼肯定是哪來不對。承擔風險不可怕,像這種雲里霧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承擔了啥風險的,就比較恐怖了。
購買銀行理財一定要看清條款,分析各檔收益實際能夠達成條件的可能性,不要一廂情願地認為標注的最高收益就肯定能達到,很多時候,那就像天上的一輪明月,看得清清楚楚,彷彿觸手可及,實際上,那就是個景而已。
3、渾水摸魚
理財產品的協議合同,大多是又細致又冗長,一般投資者很難有耐心,從頭到期仔細研讀,所以這里的小坑就更多了。
有募集期超長的,而募集期不能算在理財收益期間,只能得活期利息,基本可以算無收益。有業績報酬費超高的,比如收益超過預期收益的部分,大頭都會被銀行以業績報酬費的形勢收走,這也變相鼓勵了有些銀行可能會片面追求高收益,拿用戶的資金做激進投資。
還有所有費用都要從預期收益里扣除的,比如實際到手的收益率,是宣傳時的預期收益減去銷售費、管理費、託管費等等一系列費用後剩餘的部分,當然也就,沒剩多少了。
綜上,這些陷阱,歸根結底,還是利用民眾的心理貪念和知識盲點,用高收益做誘餌,或謀取傭金,或詐取本金,無非一個「利」字。平時多學習,遇事多留心,不貪不急,穩中求勝,才能避開陷阱,到達投資升值的目的。
❷ 銀行理財新變化!搞清楚這幾個要點很重要
解讀一:銀行理財門檻
這次理財新規將銀行公募理財產品銷售門檻從5萬元降至1萬元,所謂公募理財產品就是平時銀行發行的那些理財產品。等到新規落實後相信會有不少人重新回到銀行理財的懷抱,大家可以期待下。
解讀二:銀行理財產品不能直接購買股票
在意見稿中依然沒有放開公募理財產品投資股票的限制,但未來有可能會解除限制。
解讀三:理財產品投資負面清單
銀行理財產品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於本行或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也就是說不能用理財產品的資金去購買其他理財產品。
解讀四:凈值化管理
要求理財產品實行凈值化管理,也就是說以後理財產品將不會有預期收益了,而是跟基金一樣每天凈值波動變化,有漲有跌。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會虧損,譬如今天跌0.1後天漲0.15,整體來看還是漲的,但投資者確實要自己承擔風險了。
解讀五:不能宣傳預期收益率
這一條是跟上一條相輔相成,以後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時不能宣傳或承諾保本保收益,也不能宣傳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其實這一點在線下網點出現比較多,很多業務員都跟投資者打包票說產品不會虧損,以後就不能這么搞了。
以上就是關於銀行理財變化的分享,送給大家,希望對你的理財之路有所幫助!
❸ 投資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應注意哪些問題
當前理財產品的零收益、巨虧以及運作不透明等問題被炒得沸沸揚揚,不可否認,一些理財產品在設計或者運作階段出現了問題,但是對於大多數產品來說,投資者還是比較滿意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有不少理財產品的購買者在選擇理財產品前還是做了一些必要的功課 的。那麼有哪些是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做的必修課呢?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投資的標的。顯然,投資於股票與投資於債券的風險是不同的,同樣是股票,不同的公司未來發展的前景也是不一樣的,而投資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款產品的風險水平。所以,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不同投資方向的產品。 第二,產品設計機制。直接投資類的產品比較簡單,但是對於一些機構復雜的結構性理財產品,投資者更需要仔細分析。分析的步驟一般是:首先應該分析一下掛鉤標的的市場狀況,管理期之內會大概有什麼樣的趨勢,然後再分析一下產品的結構或者說是如何掛鉤的,進而分析在何種情況下會產生怎樣的收益以及最好和最差的情況會怎麼樣。然後結合自己的風險情況作出產品選擇的決策。 第三,掃除理財產品合同中的問題條款。相信在經歷了一系列的理財風波之後,應該有更多的投資者重視具體的合同條款了。如果合同中有不明確的地方應該在投資之前弄清楚,以免造成決策失誤。必要時可以咨詢理財師或者律師來幫忙了解清楚。總之,精心理財,才能遠離理財陷阱。
❹ 銀行推出理財產品,需要准備哪些材料,具體的流程是什麼,固定收益需要審批的那種。有範例追加賞金
首先,固定收益類產品一般是銀行將信託公司的產品進行包裝,再以理財的形式賣給銀行客戶。1.一般需要對信託公司進行詳盡的調查,有信託的介紹資料,比如是不是國企控股,股東背景和實力資料。
2.還有信託計劃中融資方的抵押和擔保詳細資料,融資方的還款來源資料,擔保公司的實力資料。
3.另外出現不能兌付時信託公司是否出具兜底證明等資料。
❺ 企業發行理財產品要什麼條件
企業發行理財產品條件:
首先三種主要債券類型: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公司債和中小企業私募債;企業債。
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主管審批單位是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債券發行人為非金融企業,參與債券承銷和投資的都是金融機構單位,主要玩家是銀行,目前在積極吸納證券公司加入。 國內規模最大的債券種類。
公司債:主管審批單位是證監會,債券發行人為上市公司,參與債券承銷的是證券公司,投資者包含金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
中小企業私募債:證監會備案,無需審批;債券發行人是非上市中小企業,參與債券承銷的是證券公司,非公開發行,投資者主要是券商基金等金融機構。
企業債:主管審批單位是發改委,主要的債券發行人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和部分國企。
❻ 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應注意哪些要素
1、關注產品收益
2、分析這個產品是哪一門類,是基金類還是保險類、期貨類,是貨幣基金還是債券基金等
3、了解產品的安全性,是否保本,最近的走勢波動怎麼樣等
基本上銀行理財產品就這些了
——特@YI#貸 問答小組為您解答
❼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應關注哪些要點
一、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應注意哪些要素?
1、收益率:是業績比較基準還是預期收益率,是年化收益率還是累計收益率,是稅前收益率還是稅後收益率,不同的收益率指標下產生的收益大不相同。
2、投資方向:理財產品募集的資金投放於哪個市場,投資什麼金融產品,將決定產品風險的大小、以及最終收益情況(風險大的產品可能會出現本金虧損的情況)。
3、流動性:在理財產品存續期間,購買者一般不能提前終止;少部分理財產品可質押,但須承擔一定手續費和質押貸款利息。
4、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理財產品前應先評估自身的可承受風險水平及風險偏好,避免片面追求高收益而忽視風險。
5、信息披露:在購買理財產品後,投資者應及時關注銀行披露的理財產品的相關信息。
二、銀行理財六個不等於:
1、理財產品不等於保本保收益的銀行儲蓄;
2、業績比較基準不等於最終獲得的實際收益;
3、理財產品銷售人員的口頭宣傳不等於合同約定;
4、宣傳得好的產品不等於適合自己投資;
5、投資理財不等於投機發財;
6、理財不等於無虧損風險。
投資者自願購買理財產品,購買前必須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理財產品購買合同、風險評估等相關資料,充分了解所購理財產品可能存在的風險。投資者可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風格,理性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並承擔可能產生的投資損失。
❽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有哪些要點需要注意
一、看清是哪家發行的
頭一個,去銀行買理財,一定要看清楚理財產品是哪家發行的,是不是你要買的這家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因為絕大多數朋友肯定是沖著當時所去的這家銀行的信用才決定購買的嘛。
但是,還有兩種另外的情況,第一種是:銀行可以合理合法合規的代銷其他的理財產品。比如說一些保險,或者一些基金,等等等等吧。當然啦,因為這些產品有可能返佣會,所以有的時候這些銀行的理財經理會稀里糊塗推薦給你。
當然這種情況還不是最壞的,最壞的情況是銀行的理財經理有可能做了飛單,這其中就夾帶一些私活。這樣保障性可能就更差了,也出現過,記得那客戶直接有幾萬塊錢就被捲走了。
所以頭一個大家要去注意的,去銀行買理財產品一定要看清楚理財產品到底是哪發行的,不要稀里糊塗買錯了。那樣的話,風險就可能會發生本質的變化了。
二、看清是不是保本
第二點呢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就要看清楚到底是不是保本,因為保本跟不保本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一般情況下,保本的產品收益會低一些,但會更安全;不保本的呢,當然收益會高,風險也大。所以這兩個我們要區別對待。當然啦,是要根據大家的風險承受能力決定,但是買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
三、看清募集期
最後這一點,是一個大家都比較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那就是銀行理財產品的募集期,因為募集期中是沒有收益的。
比如說,我們看上一款兩個月的銀行理財產品,覺得它的收益挺高還不錯,但是他的募集期有15天,也就是說你要買進去等15天之後才開始計息。這樣一算下來,其實那個收益就沒有很高了。
理財是一門學問,多學習理財方面的知識,才能更好的規避這些理財陷阱,保障理財收益。更多關於銀行理財的技巧方法,注意事項,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及時關注。
❾ 理財產品發行都要經過銀監會審批嗎,銀行哪個理財產品
是的,必須要銀監會批准。
2005年以來,中國銀監會頒布實施了《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理財業務監管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對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初期運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實踐證明,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有助於為金融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工具,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有利於改善商業銀行較為單一的存貸款業務結構,完善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功能,提高綜合競爭能力。
❿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的第九章
監督管理
第六十八條 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根據審慎監管要求,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活動進行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
第六十九條 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實行報告制,報告期間,不得對報告的理財產品開展宣傳銷售活動。商業銀行總行或授權分支機構開發設計的理財產品,應當由商業銀行總行負責報告,報告材料應當經商業銀行主管理財業務的高級管理人員審核批准。商業銀行總行應當在銷售前10日,將以下材料向中國銀監會負責法人機構監管的部門或屬地銀監局報告(外國銀行分行參照執行):
(一)理財產品的可行性評估報告,主要內容包括:產品基本特性、目標客戶群、擬銷售時間和規模、擬銷售地區、理財資金投向、投資組合安排、資金成本與收益測算、含有預期收益率的理財產品的收益測算方式和測算依據、產品風險評估及管控措施等;
(二)內部審核文件;
(三)對理財產品投資管理人、託管人、投資顧問等相關方的盡職調查文件;
(四)與理財產品投資管理人、託管人、投資顧問等相關方簽署的法律文件;
(五)理財產品銷售文件,包括理財產品銷售協議書、理財產品說明書、風險揭示書、客戶權益須知等;
(六)理財產品宣傳材料,包括銀行營業網點、銀行官方網站和銀行委託第三方網站向客戶提供的理財產品宣傳材料,以及通過各種媒體投放的產品廣告等;
(七)報告材料聯絡人的具體聯系方式;
(八)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要求的其他材料。商業銀行向機構客戶和私人銀行客戶銷售專門為其開發設計的理財產品不適用本條規定。
第七十條 商業銀行分支機構應當在開始發售理財產品之日起5日內,將以下材料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告:
(一)總行理財產品發售授權書;
(二)理財產品銷售文件,包括理財產品協議書、理財產品說明書、風險揭示書、客戶權益須知等;
(三)理財產品宣傳材料,包括銀行營業網點、銀行官方網站和銀行委託第三方網站向客戶提供的產品宣傳材料,以及通過各種媒體投放的產品廣告等;
(四)報告材料聯絡人的具體聯系方式;
(五)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七十一條 商業銀行應當確保報告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報告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形式要求的,應當按照中國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的要求進行補充報送或調整後重新報送。
第七十二條 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向中國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報告:
(一)發生群體性事件、重大投訴等重大事件;
(二)挪用客戶資金或資產;
(三)投資交易對手或其他信用關聯方發生重大信用違約事件,可能造成理財產品重大虧損;
(四)理財產品出現重大虧損;
(五)銷售中出現的其他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第七十三條 商業銀行應當根據中國銀監會的規定對理財產品銷售進行月度、季度和年度統計分析,報送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商業銀行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時編制本年度理財業務發展報告,應當至少包括銷售情況、投資情況、收益分配、客戶投訴情況等,於下一年度2月底前報送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