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銀行理財時間未到領出會有什麼損失
銀行理財時間沒到好像不能取出來,當期的收入超過支出時會有儲蓄產生,而每期累積下來的儲蓄就是資產,產生投資收益的本金。年老時當人的資源無法繼續工作產生收入時,就要靠錢的資源產生理財收入或變現資產來支應晚年所需。包含:
1、緊急預備金:保有一筆現金以備失業或不時之需。
2、投資:可用來滋生理財收入的投資工具組合。
3、置產:購置自用房屋,自用車等提供使用價值的資產。
借錢沒有馬上償還會累積成負債要根據負債余額支付利息、因此在貸款還清前,每期的支出除了生活消費外,還有財務上的本金利息攤還支出。包含:
1、消費負債:如信用卡循環信用、現金卡余額、分期付款等。
3、自用資產負債:如購置自用資產所需房屋貸款與汽車貸款。
B. 建設銀行有保底的理財產品嗎
根據建設銀行官網公示的理財產品種,沒有保底的理財產品,只有保本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收益越高風險也越大,因此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一定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建行理財產品目前主要分為:建行財富 、利得盈、匯得盈、QDII 、乾元、代理理財產品、網路專享等七大類。目前利得盈分為保本浮動型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型,購買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其他產品均為不保本型。
附:建設銀行理財產品介紹
http://finance.ccb.com/Channel/2928
C. 理財產品由於時間不到急需用款在同一銀行貸款利息如何
你的問題裡面涉及到兩個,一是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二是銀行的貸款利息。
一、只從貸款利息單方面來考慮的話,你在銀行的貸款利息,不會因為你是否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而發生變化。
二、綜合來看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再貸款利息來考慮的話,你的貸款利率是低於正常利率的。
拿一年來說,央行貸款基準利率是5.35%,在此同時你購買了理財產品,一般收益在5%~6%左右,在你付給銀行貸款利息的時候,你在該銀行的理財產品會產生收益,這樣綜合來看的話是低於正常利率的。
希望能幫到你。祝生活愉快,工作順利!
D. 通過工商銀行辦理理財產品交易有時間限制嗎
多數理財產品可以隨時購買,但也不是全部,有些要在工作日的時間段購買,實際可以點擊要購買的理財產品,會有提示的,購買二個字是灰色的就是不能購買,頁面上也有說明。
E. 銀行理財無固定期限什麼意思
1.銀行理財產品無固定期限意思就是指銀行的理財產品發行後,沒有固定的投資期限,投資者可以根據個人的願意,選擇一直持有,也可選擇在某個工作日特定交易時間內申購或贖回。
2.無固定期限理財產品,意思就是就是指理財產品發行後,產品一直運行,沒有固定的投資期限,投資者願意的話可以一直持有,也可於每個工作日特定交易時間內申購或贖回。無固定期限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主要為貨幣和債券市場,即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以及高信用級別的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等,資產相對穩健。是客戶提高閑置資金利用效率和收益水平的首選理財產品,收益也比銀行定期存款高一些,投資環境比較安全。在這里也要提醒大家,投資有風險,請您謹慎考慮後再購買理財產品。而且很多都是商業銀行的產品,不是第三方理財產品,投資環境比較安全。這類理財產品相對穩健,收益也比銀行定期存款高,是提高閑置資金利用效率和收益水平的一種理財產品。
3.無固定期限,就是理財產品發行後,產品一直運行,沒有固定的投資期限,投資者願意的話可以一直持有,並在規定的開放日進行申購或贖回(除非贖回過度,剩餘份額低於一定限度)。
4.無固定期限理財產品是銀行提供1天、7天、兩周和4周等多種滾動周期,其中1天周期的最為靈活。除個別產品外,這些產品大多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無固定期限產品的一大優勢是申購和贖回方便,在交易日都能申請贖回,而且很多產品贖回的資金能實時到賬,比貨幣市場基金更為靈活。貨幣市場基金贖回的資金通常只能T+2到賬,中間耽擱的時間沒有收益。各家銀行的無固定期限理財產品均設置有大額贖回條款,該條款在產品的說明書上就能查到。大額贖回條款是為了保護所有投資者的利益。無固定期限理財產品平時都持有一定比例的現金用於辦理贖回申請。
F. 銀行理財不到到期日錢能取出嗎
那要看你買的什麼理財產品。
1.如果是定期理財,不到日期取不出來。
2.如果保險類的理財產品,不到期能取出來,但有一定損失。
3.如果是基金或債券類的可以申請賣出,當天15點前賣出,一般情況第二日會到賬,節假日順延。
G. 網上銀行買理財產品有沒有時間限制
不同銀行理財產品的申購贖回時間不同。
開放式理財,可以在每個工作日的工作時間申購或者贖回。
半開放式理財,在銀行指定的產品開放日申購或者贖回。
封閉式理財,只能在產品募集期申購,到期無需贖回,本息自動返還賬戶。
H. 短期銀行理財產品有哪些時間問題
問題一:募集期
對於短期的理財產品來說,募集期的長短影響著實際收益。因為已經購買了理財產品的資金,在募集期是沒有收益的,僅按照活期利率計息。一般來說,銀行理財產品的募集期在2-7天之間。募集期的延長,實際上就是增加了對資金的佔用時間,特別是對於短期的理財產品來講,影響更大。
舉個例子,如果用20萬元購買年化收益率為6%的7天期產品,活期利率為0.385%,產品募集期為4天。原本7天的收益應為200000×6%×7÷365=230.14元,日均收益約為230.14÷7=32.88元。
不過算上資金閑置4天,資金的佔用期限實際上就是11天,每天收益只有(230.14+20000×0.385%×4÷365)÷11=21.69元,實際年化收益率就變成了21.69÷200000×365=3.96%,和原來的6%相比低了很多。
可能有些人會想,那我等到募集期最後一天再買不就可以了?對於那些收益較高的熱門品種來說,到募集期最後一天可能會因為太搶手,額度早就被搶光了。
問題二:節假日
春節前,有個同事想買一款30天的理財產品,不過他看了下,銷售截止日期上並沒有說明是否年前截止。同事詢問了銀行的工作人員,得知該款理財產品的銷售截止日期可能會延期到春節之後,於是果斷決定不買了。
通常情況下,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不會在節假日之前截止銷售的。如果碰到節假日,募集期一般會後延。要是真不巧撞上國慶或春節的長假,募集期會推遲7天以上,變得更長。
問題三:到期日和到賬日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如果某一款理財產品的到期日正好遇上節假日,那麼贖回的資金也要相應順延幾天才到賬,而且節假日的這幾天是不計算收益的。這里要搞清楚,理財產品的到期日和到賬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到期日是理財產品投資期限的截止日;到賬日則是指理財產品到期以後,本金和收益支付到投資者賬戶的日期,也就是資金真正回到我們自己「口袋」的日期。到期日與到賬日之間是清算期,清算期長短各銀行不同的理財產品都不一樣,一般為1-3天。所以,如果產品的到期日碰上長假,那麼我們的資金會繼續長時間閑置,預期的高收益也會大打折扣。
當然除了上面的我們所說「時差」,還有一些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需要支付的手續費、託管費等等,都會使得看似高收益的短期理財產品,實際收益大大縮水。無論如何,短期的理財產品中,資金閑置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資金短時間內需要周轉可又不想閑置的情況呢?
一是可以選擇其他的短期理財產品,比方說,現在不少的貨幣基金都能實現隨存隨取,風險極低,收益還不錯,就是一個短期閑置資金的很好選擇。其次,在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之前,多了解情況,比如說募集期多長,到期日幾號,是否收手續費,收多少手續費等等。
I. 銀行理財產品是不是不保本了,還能買嗎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的風險等級。
銀行理財主要分為了五個等級:R1(謹慎型)、R2(穩健型)、R3(平衡型)、R4(進取型)、R5(激進型)。
R1也就是常見到的低風險理財投資產品,主要投資渠道為國債、保險理財、大額存單、銀行理財等低風險投資;
R2也就是常見到的中低風險理財產品,也是市場銀行理財的主流產品,主要投資國債、逆回購、保險理財、大額存單、銀行理財、貨幣基金、信託等低風險、中低風險的產品;
R3等級,常見到的中等風險理財產品,增加了企業債券,還能夠投資一定比例的股票、商品、外匯等,投資高波動投資的資金比例要低於30%。因為有著高波動投資產品,所以本金可能受到一定的折損;
R4等級,常見到的中高風險等級理財產品。在R3等級可投資產品之上,投資高波動產品的資金比例能夠超過30%。
R5等級,就是高風險等級理財產品,沒有任何的投資限制,甚至可以採用杠桿、分級、衍生品進行投資。
選擇適合自己的收益目標、風險偏好、以及流動性要求的產品就行。
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J. 所謂的銀行理財型產品,真的是時間陷阱嗎
我覺得不能這樣理解。
雖然很多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確實沒有那麼高,但最起碼可以跑得過銀行的定期存款,這已經算是一種相對比較穩定的投資方式了。對於有一些沒有主動理財能力的小夥伴來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達到配置資產的目的。有的人可能沒有時間,有的人可能缺乏專業知識。但不管怎麼樣,一個人的收益始終跟這個人的認知和付出成正相關的關系。
一、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銀行理財產品。
很多人對銀行理財產品的認知還停留在固定收益這一層面上,這種想法比較落後。因為目前銀行已經推出了很多類銀行理財產品,不僅收益率各不相同,同時買入和賣出的流動性也大不相同。在這樣的大前提下,用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配置適合自己的相關產品。
總而言之,銀行理財產品不是時間陷阱,多思考,靈活運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