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朱國璋公司理財

朱國璋公司理財

發布時間:2022-08-31 06:29:19

『壹』 湖北省天門中學校長行政級別

各地中學校長行政級別不一樣。具體的查閱你們當地相關部門的網站確認。

以我市(廈門)為例,有三所中學為副局正處級,若干中學為正處級,若干中學為副處級,某些學校或者教師進修校為正科級。一所小學正科級。

另,我判斷是正科級。
姓名: 朱國璋

籍貫: 湖北省
公司: 湖北省天門中學
職位: 校長

1991年7月—1994年7月鍾祥荊襄磷化公司子弟中學任教;1994年7月—1997年3月天門市水利局引漢灌區工程管理處、水利局辦公室工作;1997年3月—2000年3月天門市政府辦公室工作;2000年3月—2002年9月華師政教專業學習;2002年3月—2006年4月天門市委辦公室工作,歷任副科級政研員、正科級督導室主任;2005年10月—2008年武漢理工大學首屆MPA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班學習;2006年4月—2008年3月天門市教育局副局長、黨委成員;2008年3月—至今,天門市教育局副局長兼天門中學校長。
天門為副地級市,市局副局長為正科級。作為正科級的市局副局長兼任天門中學校長,天門中學原則上為正科或副科。總之,現任校長為正科級。

『貳』 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描寫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 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日:「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 。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 ,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 、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劉表長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後妻之言,愛少子琮,不悅於琦。 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琦乃將亮游觀後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陰規出計。會黃祖死,得出 ,遂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聞曹公來征,遣使請降。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 ,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 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權曰:「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坂,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強駑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 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權大悅,即遣周瑜 、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並力拒曹公。曹公敗於赤壁,引軍歸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 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遣法正迎先主,使擊張魯。亮與關羽鎮荊州。先主自葭萌還攻璋,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二十六年,群下勸先主稱尊號,先主未許,亮說曰:「昔吳漢、耿掩等初勸世祖即帝位,世祖辭讓,前後數四,耿純進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從議者,士大夫各歸求主,無為從公也。』世祖感純言深至,遂然諾之。今曹氏篡漢,天下無主,大王劉氏苗族,紹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隨大王久勤苦者,亦慾望尺寸之功如純言耳。」先主於是即帝位 ,策亮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統,兢兢業業,不取康寧, 思靖百姓,懼未能綏。於戲!丞相亮其悉朕意,無怠輔朕之闕,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尚書事,假節。張飛卒後 ,領司隸校尉。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 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五年,率諸軍北駐漢中,臨發,上疏曰:「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 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 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禪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 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陳和睦,優劣得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敗攸之、禕、允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敗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 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 臨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於沔陽。
六年春,揚聲由斜穀道取眉,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 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長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邰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邰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 ,舉動失宜,大為張邰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歷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於是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
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軍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七年,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眾欲擊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詔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引愆,深自貶抑,重違君意,聽順所守。前年耀師,馘斬王雙;今歲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 興復二郡,威鎮凶暴,功勛顯然。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君受大任,干國之重,而久自絕損,非所以光揚洪烈矣。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辭。」
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邰交戰,射殺邰。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相持百餘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於軍,時年五十四。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
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詔策曰:「惟君體資文武,明睿篤誠,受遺託孤,匡輔聯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周之巨勛。如何不弔,事臨垂克,遘疾隕喪! 聯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謚,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令使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謚君為忠武侯。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初,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羸財,以負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陳圖,鹹得其要雲。亮言教書奏多可觀,別為一集。
景耀六年春,詔為亮立廟於沔陽。秋,魏徵西將軍鍾會征蜀,至漢川,祭亮之廟,令軍士不得於亮墓所左右芻牧樵採。亮弟均,官至長水校尉。亮子瞻,嗣爵。
諸葛氏集目錄:開府作牧第一 權制第二 南征第三 北 出第四 計算第五 訓厲第六 綜核上第七 綜核下第八 雜言上第九 雜言第十 貴和第十一 兵要第十二 傳運第十三 與孫權書第十四 與諸葛謹書第十五 與孟達書第十六 廢李平第十七 法檢上第十八 法檢下第十九 科令上第二十 科令下第二十一 軍令上第二十二 軍令中第二十三 軍令下第二十四 右二十四篇,凡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臣壽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領中書監及北侯臣荀勖、中書令關內侯臣和嶠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國,負阻不賓,然猶存錄其言,恥善有遺,誠是大晉光明至德,澤被無疆,自古以來,未有之倫也。輒刪除復重,隨類相從,凡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造漢末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於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及魏武帝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質,而備失勢眾寡,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援吳會。權既宿服備,又觀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後備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尊號,拜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疆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當此之時,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包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盪宇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青龍二年春,亮帥眾出武功,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軻有雲:「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論者或怪亮文彩不艷,而過於丁寧周至。臣愚以為咎繇大賢也,周公聖人也,考之尚書,咎繇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何則?咎繇與舜、禹共談,周公與群下矢誓故也。亮所與言,盡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遠也。然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
伏惟陛下邁蹤古聖,盪然無忌,故雖敵國誹謗之言,咸肆其辭而無所革諱,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謹錄寫上詣著作。臣壽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平陽侯相臣陳壽上。
喬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本字仲慎。與兄元遜俱有名於時,論者以為喬才不及兄,而性業過之。初,亮未有子,求喬為嗣,瑾啟孫權遣喬來西,亮以喬為己適子,故易其字焉。拜為駙馬都尉,隨亮至漢中。〔一〕年二十五,建興(元)[六]年卒。子攀,官至行護軍翊武將軍,亦早卒。諸葛恪見誅於吳,子孫皆盡,而亮自有胄裔,故攀遠復為瑾後。
瞻字思遠。建興十二年,亮出武功,與瑾書曰:「瞻今已八歲, 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年十七,尚公主,拜騎都尉。其明年為羽林中郎將,屢遷射聲校尉、侍中、尚書僕射,加軍師將軍。瞻工書畫,強識念,蜀人追思亮,咸愛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 雖非瞻所建倡,百姓皆傳相告曰:「葛侯之所為也:」是以美聲溢譽, 有過其實。景耀四年,為行都護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南鄉侯董厥並平尚書事。六年冬,魏徵西將軍鄧艾伐蜀,自陰平由景穀道旁入。 瞻督諸軍至涪停住,前鋒破,退還,住綿竹。艾遣書誘瞻曰:「若降者,必表為琅邪王。」瞻怒,斬艾使。遂戰,大敗,臨陣死,時年三十七。眾皆離散,艾長驅至成都。瞻長子尚,與瞻俱沒。次子京及攀子顯等,咸熙元年內移河東。
董厥者,丞相亮時為府令史,亮稱之曰:「董令史,良士也。吾每與之言,思慎宜適。」徙為主薄。亮卒後,稍遷至尚書僕射,代陳祗為尚書令,遷大將軍,平台事,而義陽樊建代焉。延熙(二)十四年 ,以校尉使吳,值孫權病篤,不自見建。權問諸葛恪曰:「樊建何如宗預也?」恪對曰:「才識不及預,而雅性過之。」後為侍中,守中書令。自瞻、厥、建統事,姜維常征伐在外,宦人黃皓竊弄機柄,咸共將護,無能匡矯,然建特不與皓好往來。蜀破之明年春,厥、建俱詣京都,同為相國參軍,其秋並兼散騎常侍,使蜀使慰勞。
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 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叄』 【何姓】的名人

何武(?-3),西漢臣。字君公,西漢蜀郡郫縣(今四川郫縣北)人。治《易》經,射策甲科為郎。歷任諫大夫、揚州刺史、清河太守,廷尉、御史大夫、大司空等官。成帝時,封汜鄉侯。哀帝即位,與丞相孔光擬定限田限奴婢方案,以緩和當時尖銳的階級矛盾,因貴族官僚反對,未能實行。後被王莽所誣,自殺。
何敞(?-105),東漢臣、水利家。字文高,扶風平陵(陝西咸陽)人。和帝時,任侍御史,遷尚書。數切諫,言諸竇罪,竇憲怨之,出為濟南王太傅,旋改任汝南太守。曾發民工修治鮦陽舊渠,增墾田三萬頃,百姓賴其利。後任五官中郎將。
何休(129-182),東漢經學家。任城樊(今山東曲阜)人,字邵公。太博陳蕃征他參政,蕃敗,擢黨錮。黨禁解,辟司徒,拜議郎,遷諫議大夫。鑽研今文諸經,歷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詁》,認為《公羊傳》有三科九旨,系統地闡發《春秋》中的「微言大義」,成為今文經學家議政的主要依據。另撰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等,已佚;清王謨《漢魏遺書鈔》有輯本。
何進(?-189),東漢臣、外戚。字遂高,南陽宛(河南南陽) 人。靈帝朝因異母妹為皇後,拜侍中、河南尹。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任大將軍鎮壓黃巾軍,封慎侯。靈帝死,他迎立少帝,專斷朝政。後與袁紹等謀誅宦官,被張讓矯詔殺害。《後漢書》稱其「雖外收大名而內不能斷」。
何晏(?-249),三國魏玄學家。南陽宛縣(今河南南陽)人,字平叔。何進孫,曾隨母為曹操收養。少以才秀知名,好老莊言。娶魏公主,累官尚書,典選舉。貌美面白,人稱「傅粉何郎」。和夏侯玄、王弼等倡導玄學。在漢儒經學漸失統治作用後,他「援老入儒」,宣稱「天地萬物以無為本」,主張君主無為而治。能詩賦。後因附曹爽,為司馬懿所殺。著有《道德論》、《無名論》、《無為論》。
何曾(199-278),魏晉時臣。字穎考,陳國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仕魏為文學掾,累遷司徒,封侯。魏末,積極參與司馬氏代魏的活動。晉武帝代魏,授太尉,進封公。性奢豪,日食萬錢,還說無下筷處。咸寧四年死,謚孝,後改謚元。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無神論者、天文學家。東海郯(今山東郯城西南)人。歷官至衡陽(今湖南省衡陽市)中丞。他博通經史,精於歷算。曾考定《元嘉歷》,訂證舊歷所定之冬至時刻和冬至時日所差無幾。他善彈古箏,且通音律,反對京房把樂律「謬為六十」。他發明一種接近十二平均律之「新律」。後奉命纂修《宋書》未成而卒。他曾運用自然科學觀反對佛教之理論,認為:「有生必有死,形斃而神散,尤春榮秋落,四時代換,奚有於更受形哉?」在形與神的問題上,集中批判了佛教的「神不滅」論和「因果報應」論。所著有《報應問》和《達性論》。
何遜(?-約518),南朝梁詩人。東海剡(今山東郯城)人。字仲言。八歲能賦詩。南朝梁武帝天監中,官尚書水部郎,終廬陵王記室。文章與劉孝綽齊名,世號「何劉」。詩長於寫景及煉字,為杜甫所推許。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何記室集》。
何仙姑,傳說中的八仙之一。相傳是唐廣州增城女子,十四五歲時夢神人教食雲母粉而升仙,行動如飛,日往山中采果奉母。另一說何仙姑為永州道姑,曾吃了仙人給的桃子,而能知人禍福。更有人附會何仙姑為呂洞賓的弟子。現廣州增城縣建有何仙姑廟。三月初七傳說為保仙姑生日,村裡唱大戲,放煙火,異常熱鬧。
何執中(1044-1117),北宋臣。字伯通,處州龍泉(今屬浙江)人。舉進士。歷寶文閣待制、兵部侍郎、工部吏部尚書兼侍讀等。崇寧四年 (1105),拜尚書左丞。大觀初,進中書門下侍郎。三年(1109),為尚書左僕射,無所建樹。政和二年(1112),加少保,轉少傅,為太宰,遷少師。嘗戒邊吏勿生事,惜人才,寬民力。卒,贈太師,追封清源郡王,謚正獻。
何榮祖(1221-1299),元臣。廣平(今屬河北)人。字繼光。歷任御史中丞、中書右丞等職。世祖(忽必烈)時奉命將公規、治民、理財、御道等十事輯成一書,名為《至元新格》。成宗(鐵木耳)時,又受命編定《大德律令》。均佚。著有《大畜十集》、《物觀外篇》等。
何瑭(1474-1543)明學者。字粹夫,武陟(今屬河南)人。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選庶吉士。得罪劉瑾。致仕。瑾誅,復官。以觸忌諱,貶開州同知。修黃陵岡堤成,升東昌府同知。嘉靖時,歷工、戶、禮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著有《陰陽律呂》、《儒學管見》、《柏齋集》行世。卒,謚文定。
何景明(1483-1521),明文學家。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山人。弘治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因劉瑾專權,遂以病歸。瑾誅,復原官,直內閣制敕房,後擢陝西提學副使。為官廉介,敢直言時政。與李夢陽齊名,為「前七子」之一。又與邊貢、徐禎卿、李夢陽並稱「文壇四傑」。其詩文以擬古為主,而亦強調創造。著有《雍大記》、《大復論》、《四箴雜言》、《大復集》。
何良俊(1506-1573),明戲曲理論家。字元朗,號柘湖。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貢生,曾任南京翰林院孔目。因仕途失意,辭官歸隱著述。著有《柘湖集》、《何氏語林》、《四友齋叢說》等。
何心隱(1517-1579),明學者。泰州(今屬江蘇)學派代表人物之一。永豐(今屬江西)人。原姓梁,名汝元,字夫山。顏鈞弟子。他認為「心」是萬物本源,但肯定人的物質慾望應適當加以滿足,反對道家把人的慾望看成罪惡的說法。到處聚徒講學,曾以計促使嚴嵩罷相。後為嚴嵩所仇,並得罪張居正,被害。著《爨桐集》。
何震(?-約1604),明篆刻家。字主臣、長卿,號雪漁,安徽婺源(屬江西)人。精於金石篆刻,風格端重,名盛一時,被後世推為皖派或徽派開創者。與文彭並稱「文何」。有《續學古編》。
何騰蛟(1592-1649),南明大臣。字雲從,貴州黎平衛人。崇禎時任南陽知縣,因鎮壓農民起義,累遷至右僉都御史、湖廣巡撫。南明弘光元年 (1645年)任湖廣總督時,值左良玉由武昌起兵東下,挾其同行,他堅決不從,在武昌漢陽門投江,後為漁舟所救。乃由江西間道走長沙,聯絡大順軍余部共御清軍。永曆三年(1649年),在湘潭被清軍戰敗,被俘後不屈而死。
何焯(1661-1722),清初校勘家。字屺瞻。江蘇長洲(今蘇州) 人。康熙中,受薦入南書房供職,相繼賜舉人、進士。教授皇八子讀書,兼武英殿纂修,再授編修。通經、史、百家諸學,藏書豐富,得宋、元舊版,親加校勘,工楷書。學者稱義門先生,傳錄其說為《義門讀書記》。康熙六十一年卒,贈侍講學士。
何紹基(1799-1873),清詩人、書法家。道州(今湖南道縣)人,字子貞,號東洲,晚號蝯叟。道光進士。官編修、四川學政。通經史、小學、律算。為晚清宋詩派作家。工書,得力於唐碑,傾注於顏真卿,參以後漢、北魏諸碑,遒勁峻拔,古拙有奇氣。著有《說文段注駁正》、《東洲草堂詩集、文鈔》等。
何桂清(1816-1862)清臣。字根雲。雲南昆明人。道光進士。歷官至內閣學士,兵部戶部侍郎。太平天國運動起,上疏論兵事,得咸豐帝信任,先後出任浙江巡撫、兩江總督。參與同英美改訂稅則及通商章程談判;與太平軍戰於徽州、寧國;督理軍餉於常州。咸豐十年(1860)屢戰敗,棄常州逃往上海。被劾革職,同治元年棄市。
何如璋(1838- 1891),清臣。字子峨,廣東大埔人。同治進士。光緒三年(1877)以侍讀出使日本。累官少詹事。中法戰爭時任福建船政大臣,秉承李鴻章主和意旨,在法艦進入馬尾港後,「猶嚴諭各艦毋妄動」(《清史稿》),致福建海軍覆滅,馬尾船廠損失慘重。後被革職充軍。
何啟(1858-1914),清改良主義者。字迪之,號沃生,廣東南海人。畢業於香港中央書院。後赴英學習醫學、法律。回國後長住香港,任律師和香港立法局議員。創辦雅麗氏醫院,並附設西醫書院。主張維新變法,著有《新政真詮》。
何老鳳,清末山東大鼓藝人。直隸固城(今屬河北)人,原名鳳儀。嗓音宏亮,吐詞講究「一字砸一坑」,表演傳神,在山東西北部、河北南部影響很大,時有「南有何老鳳,北有馬三峰」之譽。晚年在濟南演出。擅唱《三全鎮》、《瓦崗寨》等曲目。
其他何姓名人有東漢靈帝皇後何皇後;三國魏大臣何夔;東晉大臣何充;南朝宋大臣何恢、何瑀;宋學者何薳;明藏書家何錞,瓷塑家何朝宗;清地理學家何秋濤等。近當代何姓名人有革命家何叔衡,紅軍將領何挺穎、何昆,工運領袖何孟雄,中共領導者何克全,軍事教育家何長工,民革中央主席何香凝,國民黨將領何應欽、何鍵,地質學家何傑、何作霖,醫家何廉臣,物理學家何澤慧,化學家何炳林,我國橡膠業開山鼻祖何麟書,爆破專家何廣沂,礦業教育家何傑,歷史學家何干之、何茲全,法學家何思敬,詩人何其芳,畫家何海霞,琵琶家何柳堂,體育工作者何振梁等

『肆』 姓褚的名人有誰

褚少孫,西漢史學家。潁川(今河南禹州》人。元帝、成帝時博士,曾補寫過司馬遷《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褚少孫開創魯詩學之先聲。明人輯有《褚先生集》。 褚陶,西晉文學家。字季雅。吳郡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聰惠,年十三,即作《鷗鳥》、《水磑》二賦,時人謂「褚先生復出」。清淡閑默,讀書自娛,謂人曰:「聖賢盡在黃卷中,舍此何求?」州郡辟,不就。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吳平。後入洛為尚書郎。張華比之於二陸、顧榮。遷九真太守,轉中尉。詩文均不存。 褚翜(275-341),晉將領。字謀遠,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初仕為冠軍參軍,避亂渡江,為散騎郎。出為淮南內史、奮威將軍,出兵征討王敦。成帝初,入宮侍衛,平討蘇峻之亂,以功封縣伯,遷丹陽尹。代庾亮為中護軍,鎮石頭。累遷尚書僕射,加散騎常侍、護軍將軍。咸康七年死,謚穆。 褚裒(303-349),東晉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字季野,女為康帝皇後。辟西陽王掾,歷吳王文學。蘇峻之亂,車騎將軍郗鑒引為參軍。峻平,封都鄉亭侯,遷司徒從事中郎,除給事黃門侍郎,出為豫章太守。康帝即位,以後父徵拜侍中,遷尚書,出為建威將軍江州刺史,鎮平州,遷左將軍兗州刺史,假節鎮金城,領琅邪內史。穆帝即位,授衛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假節鎮京口。永和初,進號征北大將軍儀同三司,尋除征討大都督青、揚、徐、兗、豫五州諸軍事,為石遵將李菟所敗。憂卒,贈侍中太傅,謚曰元穆。 褚爽,東晉辭賦家。字茂弘,小字期生,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人。晉恭帝皇後之父。少時有美名,深得謝安稱賞。好老、庄之言,不屑時榮,唯與殷仲堪友善。曾任中書郎、義興太守,早卒,贈金紫光祿大夫。《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十六卷,已佚。今存《禊賦》,以寫景見長,載《藝文類聚》。
褚秀之(378-424),東晉臣。字長倩,褚裕之兄。初為大司馬琅邪王從事中郎,後為劉裕鎮西長史。妹雖為晉恭帝皇後,而盡心於劉裕,南朝宋時,官至太常。 褚淡之(380-425),東晉臣。字仲源,褚裕之兄。初為劉裕車騎從事中郎,妹雖為晉恭帝皇後,而盡忠於劉裕,晉恭帝每生男,則乘便害之,又助劉裕殺恭帝。南朝宋時,出任會稽太守,在郡鎮壓孫法亮起義,元嘉二年卒,謚質子。 褚裕之(381-424),東晉臣。字叔度,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初為太宰琅邪王參軍,後為劉裕中軍諮議參軍,從征南燕、盧循,竭誠盡力,以功授廣州刺史。在州收受賄賂,家財豐積,被糾免官。後起為雍州刺史,在任清廉。景平二年卒。 褚湛之(411-460),南朝宋臣。字休玄,褚裕之弟。初尚宋武帝劉裕第七女始安公主,拜駙馬都尉。始安公主卒,復尚武帝第五女吳郡公主。文帝時為丹陽尹,劉劭即位,用為吏部尚書,奔歸孝武帝,官至尚書左僕射。大明四年卒,謚敬侯。 褚淵(435-482),南朝宋、齊兩朝大臣。字彥回。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父褚湛之,官尚書左僕射。宋文帝婿。文帝時歷官著作佐郎、秘書丞、吏部郎。為明帝所信任,遷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並受遺詔為中書令、護軍將軍,與尚書令袁粲共輔蒼梧王(後廢帝)。元徽五年(477),雍州刺史蕭道成殺後廢帝,另立順帝。他推舉蕭道成錄尚書事,後又助蕭道成代宋建齊。受齊高帝寵幸,參與機要,進位司徒,封南康郡公。高帝北代,欲遣發王公以下無官者從軍,他勸阻高帝。武帝時,奉遺詔領尚書事。旋病卒。 褚責(?-489),南朝齊臣。字蔚先,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人。褚淵長子。宋順帝升明中,為蕭道成太尉從事中郎、司徒右長史、太傅戶曹屬、黃門郎,領羽林監。南齊代宋,高帝建元四年(482),任侍中。武帝即位,加領步兵校尉、左民尚書、散騎常侍、秘書監,不拜。永明六年(488),上表稱疾,讓封與弟,不復仕。次年卒。
褚炫,南朝宋、齊臣。字彥緒,祖籍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少以清簡知名。宋明帝時,歷為中書侍郎,司徒右長史。順帝時,與劉俁、謝胐、江敩以文義入殿侍帝,號稱「四友」。齊高帝時,歷東陽太守、江夏內史。武帝時,遷為吏部尚書。立身清正,不受賄賂,掌選舉、門庭蕭索,賓客罕至,及卒,無錢殯斂。謚貞子。 褚球,南朝齊、梁臣。字仲寶,祖籍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少孤貧好學,齊為征虜行參軍、溧陽令。入梁,歷建康令、中書郎、中書通事舍人。遷御史中丞,執法秉公無私,無所屈撓,時謂稱職。官至光祿大夫卒。 褚澄(?-499),南朝齊臣。字彥道,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尚書令褚淵異母弟,善醫術,尚宋文帝劉義隆女廬江公主,拜駙馬都尉。南齊代宋,高帝建元中,為吳郡太守,遷左民尚書。武帝永明元年(483),遷侍中,領右軍將軍。女為東昏侯蕭寶卷皇後。永元元年(499)卒,追贈金紫光祿大夫。 褚向,南朝梁臣。字景政,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初為秘書郎,遷太子舍人、尚書殿中郎,出為安成內史,還授太子洗馬、中舍人,累遷太尉從事中郎、黃門侍郎、鎮右豫章王長史。武帝大通元年(527),任侍中。後卒於官。 褚緭,北朝魏文人。本建康薄行者,南齊末為揚州西曹,遇亂居閭里。及梁朝建,緭頻接范雲,雲距之,乃投陳伯之於江州。後隨伯之奔魏。梁武帝天監四年(505),伯之得丘遲書歸梁,緭留魏。因元會戲作詩有輕魏意,出為始平太守。日日行獵,墜馬死。其詩見《梁書·陳伯之傳》,逯欽立輯入《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褚翔(505-548),南朝梁臣。字世舉,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初為國子生,歷秘書郎、宣城王主簿。出為義興太守,在郡省苛政,去浮費,減輕百姓負擔。及離任,百姓老少皆追送出境。復為吏部郎,不受請托,選舉時稱平允。太清二年,遷守吏部尚書。冬,侯景圍宮城,丁母憂,哀毀而卒。 褚玠(529-580),南朝陳文學家。字溫理,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博學能作文,詞義朴實,不好浮艷。歷為太子庶子、中書侍郎。宣帝時,出為山陰令,在縣打擊豪強,搜刮隱戶,竟以受誣免官。復授以淮南王長史,遷至御史中丞卒。所撰章奏雜文二百餘篇,皆切中時弊,以此見重於世。
褚亮(560-647),唐臣、詩人。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希明。年十八,以能詩為陳僕射徐陵及陳後主贊賞,任尚書殿中侍郎。隋時,為東宮學士、太常博士。旋因故被貶。隋末從薛舉為黃門侍郎。舉敗,為秦王李世民府學士,常參預征伐密謀。曾為閣立本所畫十八學士像作贊。貞觀中,任散騎常侍,封陽翟侯。卒,贈太常卿,謚曰康。亮為太宗朝宮廷詩人,其詩文與虞世南齊名,盧照鄰稱其所作「風標特峻」。原有集二十卷,已佚。《全唐詩》錄其詩三十二首,《全唐文》錄其文六篇。 褚沄(575-?),南朝梁詩人。字士洋。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初為曲阿令,歷晉安王蕭綱中錄事,正員郎,烏程令,居官清慎。普通中,兄游卒,棄縣還為太尉屬。出為延陵令,又入為中書侍郎,太子率更令。大通中,為御史中丞,後為湘東王蕭繹諮議參軍。好學,解音律,為蕭繹所重,曾預修《法寶聯璧》。大同中卒,年六十餘。今存詩二首,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褚輝,隋經學家。吳郡(治今江蘇蘇州)人,字高明。以《三禮》學著稱於江南。大業中,煬帝征天下儒士,集內史省相次講論,他博辯宏通,無能屈者,擢太學博士。曾著《禮疏》,已佚。 褚遂良(596-658),唐初大臣,書法家。祖籍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晉末南遷為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西)人。遂良博通文史,精於書法,以善書由魏徵推薦給太宗,受到賞識,後任諫議大夫。他曾勸諫太宗暫停封禪,並對朝政提出過許多積極建議。貞觀十七年(643)太子承乾以謀害魏王泰罪被廢,遂良與長孫無忌說服太宗立第9子晉王李治為太子(即唐高宗)。次年遂良被任為黃門侍郎,參預朝政。太宗策劃東征高句麗時,他持不同意見,尤其反對太宗親征。二十二年為中書令,二十三年,太宗臨終時他與無忌同被召為顧命大臣。高宗欲廢王皇後,立武昭儀(即武則天)為皇後。他竭力反對廢立,由此被貶為潭州都督,後又貶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顯慶三年(658)死於任所。褚遂良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為初唐四大書法家。他傳世的書法作品,碑刻有《大唐三藏聖教序》、《伊闕佛龕記》、《孟法師碑》、《房玄齡碑》、《雁塔聖教序》等,墨跡相傳有《倪寬贊》。 褚無量(645-719),唐校讎家。杭州鹽官(今浙江海寧西南)人,字弘度。幼從沈子正受經,勵志好學,尤精《三禮》、《史記》。擢明經第,累授國子博士,遷司業兼修文館學士。玄宗時,拜左散騎常侍兼國子祭酒。疏請將內府舊書,繕寫校刊,以廣經籍。著有《翼善記》,已佚。 褚載,唐詩人。字厚之。家貧寒,曾客梁宋間。文德元年,劉子長出鎮浙西,至江西時,載投文二軸謁見,然誤投於陸威,且犯威家諱。威雖激賞其文而終不能引拔。乾寧五年登進士第,後流落不知所終。《新唐書·藝文志》著錄《褚載詩》三卷,《直齋書錄解題》則記《褚載集》一卷,皆佚。今存詩十四首及斷句十聯。 褚承亮,宋金之際學者。字茂先,真定(河北正定)人。曾遇蘇軾謫官過邑,遂以文謁之,大見稱賞。宣和五年(1123)鄉試第一。次年登進士第。金兵南下,破真定,拘籍境內進士策試「上皇無道,少帝失信」,他詣主持者責之,長揖而出。薦知某縣,漫應之,即棄去。年七十終。門人私謚元真先生。 褚寅亮(1715-1790),清數學家。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字搢升,號鶴侶、宗鄭。乾隆舉人。授內閣中書,官至刑部員外郎。明於律戒,決獄無冤濫。歸主常州龍城書院。通經學,研習禮經幾三十年,學宗鄭玄。又通天文,歷算。著有《儀禮管見》,《四書自課錄》、《十三經筆記》、《勾股廣問》等。 褚契,字武良,褚氏後裔。晉代任安東將軍,後徙居曲阿(里庄西褚村),褚契成為江蘇省丹陽褚姓的始祖。 褚亮,唐代丹陽人,褚契之九世孫,官至散騎常侍,被史家稱之為江左名流。褚亮生有遂賢、遂良2子。次子遂良,字登喜,為唐朝宰相,也是著名的書法家,家住丹陽里庄東褚村。 褚廷璋,清江蘇長洲人,字左莪,號筠心。乾隆二十八年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以事降主事,乞歸。精通等音字母之學。有《西域圖志》、《西域同文志》、《筠心書屋詩鈔》。 褚民誼,原名明遺,字重行(1884-1946),浙江省吳興人。早年留學日本大學,習政治經濟。後赴法國,專攻醫學。參加同盟會。1932年任汪精衛行政院秘書長。1935年隨汪精衛辭職。抗日戰爭隨汪投敵。抗日勝利後逮捕,判處死刑,在蘇州監獄執行。著有《歐游回憶錄》、《國術源流考》等。 褚人獲,字稼軒,又字學稼,號石農,江蘇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有多方面的才能,著作頗豐。傳世的有《堅瓠集》、《讀史隨筆》、《退佳瑣錄》、《續蟹集》、《宋賢群輔錄》等。 褚德培,字集禧,號嵩華,別號元在,生於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培公生而穎慧,酷愛讀書,維文維武,十歲時即能操觚為文,當時嶧縣縣令解經邦一見面,甚感驚異,稱贊道:「此大器也!日後必為國家棟梁之材。」二十歲時為博士弟子,名聲傳遍齊魯。萬曆乙卯科(1615年)參加鄉試,以卷試題《選舉策》、 《史謚策》、《宦官策》、 《惟大人為能格君論》展示了個人才華,文體流暢,奪魁得中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晉京參加殿試,試題《聖學策》、《任人策》、《理財策》、 《戰守策》、 《正人君子所甚願論》及《廷試策》,從各個方面論述了治國方略,表達了個人獨到的見解和治國報復,文體嚴謹,立論正確,從而進士及第。 其他褚姓名人有晉康帝皇後褚蒜子、恭帝皇後褚靈媛,將領褚契;南朝宋齊時棋手褚思庄,齊東昏侯皇後褚令璩、將領褚蕃,梁經學家褚修;隋學者褚暉;明大臣褚德培;清將領褚汝航,學者褚廷璋,書畫家褚逢椿等。近當代褚姓名人有奉系軍閥將領褚玉璞,國民黨官員褚褚輔成,漢奸褚民誼,電機製造專家褚應璜,天體物理學家褚耀泉,經濟學家褚葆仁,統計學家褚鳳儀,指揮家褚庭桂等。

『伍』 中國第一家商學院是什麼時候成立的急求,謝謝!

中國第一所商學院:國立上海商學院。
1921年,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組建國立東南大學,商科由南京遷至上海,擴充為商學院,定名為國立東南大學附設上海商科大學,為中國第一所商學院;1927年後,隨學校更名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商學院、國立江蘇大學商學院。1928年,學校定名為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商學院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1932年,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獨立,定名為國立上海商學院。
1917年,楊杏佛出任首任商科主任;1921年,馬寅初繼任教務主任,郭秉文兼任校長。徐佩琨、裴復恆、陳恩普、朱國璋曾先後擔任上海商學院院長。曾設工商管理、普通商業、會計學、銀行理財學、國際貿易學、國際運輸學、保險學、統計學等系。
1950年,學校改名為上海財政經濟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財經大學。

『陸』 代銷理財與自營理財有何區別

相信大家對「銀行理財」這個詞並不陌生,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有投資理財觀念。由於很多投資者既不懂投資又厭惡風險,因此更喜歡購買銀行理財。因為在很多老百姓的眼裡,銀行是由國家背書的金字招牌,所以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肯定也是安全的。那麼銀行理財真的沒風險嗎?其實銀行理財產品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安全。

首先,銀行理財不等同於銀行存款,因此還是有投資虧損的風險。即使是銀行存款,現在也不是零風險。根據《存款保險條例》約定,一旦銀行出現危機,保險機構對存款人的最高賠付額是50萬。簡單來說,如果你在銀行存款低於50萬,那麼銀行倒閉可以全賠;如果你的存款高於50萬,那麼銀行倒閉的話,你有可能只能拿回來50萬;

其次,銀行的理財產品分為自營和代銷兩種方式,兩者區別很大。先來說說自營,顧名思義就是銀行自己經營的理財產品。一般來說,銀行理財產品是一個資金募集池,然後銀行會根據自己的業務將資金投向股票、債券、信託等等。比如前些年市場上風風火火的股票結構化產品,很多優先資金都能看到銀行的身影。另外銀行還會用理財資金購買公募債和ABS的優先順序,整體收益大概在5-7%之間。由於是銀行的自營業務,這類理財產品銀行大多都會兜底,因此自營類理財產品相對風險小一點,但是收益也低。

另一種就是代銷產品,銀行作為持牌金融機構,基本都有代銷基金的資質。由於銀行的客群龐大,因此銀行幫其它機構代銷產品的話,都能拿到很好的分成。對於某些分行來說,代銷產品的利潤要遠高於自營理財產品,銀行有時候為了利潤,合規風控都得靠邊站。

道理很簡單,代銷合同一般都有專業的律師團隊審過,風險都轉嫁給了客戶。只要客戶簽字購買了,將來遇到問題銀行兩手一攤,常規途徑投資者還真沒啥太好的辦法。對於銀行來說風險可控,所以總行有時候對於這種業務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投資者在購買銀行代銷產品的時候就要擦亮眼睛了。

最後再來說說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這也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先說結論:普通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肯定跑不贏通脹,即使私行的產品也不會超過年化8%。原因只有四個字,降低預期。首先每家銀行都有攬儲指標,如果理財產品收益過高會影響儲蓄率;其次銀行的客群一般比較穩定,這時候就不需要靠高收益吸引投資者,而是通過平穩收益來穩定客戶。牛哥之前跟很多家私行部打過交道,銀行的分配方式基本上把高收益這條路給堵死了。比如當時牛哥公司讓銀行代銷的某私募基金A。分配方式如下:(假設實際年化收益率=X)


『柒』 近來比較痴迷於歷史 求古代皇帝溢號意思 【例如幽 亂常 仁 仁德】盡量多一些 謝謝!!!

皇帝謚號大全:

根據生前的事跡、個人品德及的貢獻。但主要還是取決於帝王的態度。有些惡人也能得到美謚。
哀: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難已甚曰哀;處死非義曰哀
安:好和不爭曰安;兆民寧賴曰安;寬容平和曰安;寬裕和平曰安;所保惟賢曰安;中心宅仁曰安;修己寧民曰安;務德不爭曰安;莊敬盡禮曰安;敬而有禮曰安;貌肅辭定曰安;止於義理曰安;恭德不勞曰安;靜正不遷曰安;懿恭中禮曰安;凝重合禮曰安;
比:擇善而從曰比;事君有黨曰比
成:安民立政曰成;刑民克服曰成;佐相剋終曰成;制義克服曰成;禮樂明具曰成;持盈守滿曰成;遂物之美曰成;通達強立曰成;經德秉德曰成;民和神福曰成;道兼聖智曰成;夙夜警戒曰成;曲直赴禮曰成;仁化純被曰成;不忘久要曰成;德備禮樂曰成;德見於行曰成;久道化隆曰成;內德純備曰成;坤寧化洽曰成
誠:純德合天曰誠;從容中道曰誠;推心御物曰誠;秉德純一曰誠;明信率下曰誠;肫篤無欺曰誠;實心施惠曰誠
沖:幼少在位曰沖;幼少短折曰沖
崇:能修其官曰崇
純:中正精粹曰純;見素抱朴曰純;安危一心曰純;志慮忠實曰純;至誠無息曰純;內心和一曰純;治理精粹曰純
慈:視民如子曰慈;愛育必周曰慈;撫柔平恕曰慈
刺:不思忘愛曰刺;復狠遂過曰刺;暴戾無親曰刺;暴慢九卿曰刺;不思安樂曰刺
聰:聲入心通曰聰;邇言必察曰聰
達:質直好義曰達;疏通中理曰達
大:則天法堯曰大
戴:愛民好治曰戴;典禮不愆曰戴
盪:好內遠禮曰盪;狂而無據曰盪
悼:肆行勞祀曰悼;中年早夭曰悼;恐懼從處曰悼;未中早夭曰悼
道:以德化民曰道
德:綏柔士民曰德;諫爭不威曰德;謀慮不威曰德;貴而好禮曰德;忠和純備曰德;綏懷來人曰德;強直溫柔曰德;勤恤民隱曰德;忠誠上實曰德;輔世長民曰德;寬眾憂役曰德;剛塞簡廉曰德;惠和純淑曰德;富貴好禮曰德;功成民用曰德;修文來遠曰德;睿智日新曰德;善政養民曰德;尊賢親親曰德;仁而有化曰德;憂在進賢曰德;寬栗擾毅曰德;直溫強義曰德;諫諍不違曰德;周旋中禮曰德;澤及遐外曰德;懿修罔懈曰德
丁:述善不克曰丁;述義不悌曰丁;迷而不悌曰丁
鼎:追改前過曰鼎
定:大慮靜民曰定;安民大慮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純行不二曰定;追補前過曰定;仁能一眾曰定;嗣成武功曰定;踐行不爽曰定;審於事情曰定;德操純固曰定;以勞定國曰定;克綏邦家曰定;靜正無為曰定;大應慈仁曰定;義安中外曰定;鎮靜守度曰定
度:心能制義曰度;進退可軌曰度;守法緯民曰度;從容有常曰度;禮儀咨善曰度;寬裕有容曰度;創制垂法曰度;懿徽足式曰度
端:守禮執義曰端;聖修式化曰端;嚴恭蒞下曰端;恭己有容曰端;秉心貞靜曰端;守禮自重曰端
敦:善行不怠曰敦;溫仁忠厚曰敦;能記國善曰敦;溫仁厚下曰敦;篤親睦族曰敦;樹德純固曰敦
干:犯國之紀曰干
剛:追補前過曰剛;強毅果敢曰剛;致果殺敵曰剛;強而能斷曰剛;自強不息曰剛;政刑明斷曰剛;威強不屈曰剛;強義果敢曰剛
高:德覆萬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幬同天曰高
革:獻敏成行曰革
公:立志及眾曰公
恭:尊賢貴義曰恭;敬事供上曰恭;尊賢敬讓曰恭;既過能改曰恭;執事堅固曰恭;愛民長弟曰恭;執禮御賓曰恭;芘親之闕曰恭;尊長讓善曰恭;淵源流通曰恭;夙夜敬事曰恭;知過能改曰恭;賢而不伐曰恭;率事以信曰恭;不懈於位曰恭;卑以自牧曰恭;不懈於德曰恭;治典不易曰恭;責難於君曰恭;正德美容曰恭;不懈為德曰恭;正己接物曰恭;昭事不忒曰恭;勤恤民隱曰恭;庄以蒞下曰恭;謙和不懈曰恭;遜順事上曰恭
光:功格上下曰光;能紹前業曰光;居上能謙曰光;功烈耿著曰光
廣:美化及遠曰廣;所聞能行曰廣
果:好力致勇曰果;好學近智曰果;臨事善斷曰果
暠:綜善典法曰暠
和:不剛不柔曰和;推賢讓能曰和;柔遠能邇曰和;號令悅民曰和;敦睦九族曰和;懷柔胥洽曰和;溫厚無苛曰和
厚:思慮不爽曰厚;強毅敦樸曰厚;敦仁愛眾曰厚
胡:彌年壽考曰胡;保民耆艾曰胡;保民畏懼曰胡;
懷:執義揚善曰懷;慈仁短折曰懷;慈仁知節曰懷;失位而死曰懷;慈仁哲行曰懷;民思其惠曰懷
桓:闢土服遠曰桓;克敬勤民曰桓;闢土兼國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敵服遠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壯以有力曰桓;
荒:凶年無谷曰荒;外內從亂曰荒;好樂怠政曰荒;昏亂紀度曰荒;從樂不反曰荒;狎侮五常曰荒
徽:元德充美曰徽
惠:柔質慈民曰惠;愛民好與曰惠;柔質愛課曰惠;柔質受諫曰惠;施勤無私曰惠;慈仁好與曰惠;愛民好學曰惠;寬裕慈仁曰惠;和而不流曰惠;慈哲遠識曰惠;能綏四方曰惠;子愛困窮曰惠;儉以厚下曰惠;淑質受諫曰惠;恩能及下曰惠;寬裕不苛曰惠;遺愛在民曰惠;分人以財曰惠;利而不費曰惠;撫字心殷曰惠;興利裕民曰惠;德威可懷曰惠;澤及萬世曰惠;仁恕中存曰惠;慈恩廣被曰惠
惑:滿志多窮曰惑;以欲忘道曰惑;淫溺喪志曰惑;婦言是用曰惑;誇志多窮曰惑
基:德性溫恭曰基
堅:彰義掩過曰堅;磨而不磷曰堅
儉:菲薄廢禮曰儉;節以制度曰儉;舉事有經曰儉
簡:一德不懈曰簡;平易不訾曰簡;治典不殺曰簡;正直無邪曰簡;易從有功曰簡;平易無疵曰簡;至德臨下曰簡;仕不躁進曰簡;能行直道曰簡;執要能固曰簡
節:好廉自克曰節;不侈情慾曰節;巧而好度曰節;能固所守曰節;謹行節度曰節;躬儉中禮曰節;直道不撓曰節;臨義不奪曰節;艱危莫奪曰節
介:執一不遷曰介
景:由義而濟曰景;耆意大慮曰景;布義行剛曰景;致志大圖曰景;繇義而成曰景;德行可仰曰景;法義而齊曰景;明照旁周曰景
敬:夙夜警戒曰敬;令善典法曰敬;夙夜恭事曰敬;象方益平曰敬;象方益年曰敬;夙興夜寐曰敬;眾方克就曰敬;齊庄中正曰敬;廣直勤正曰敬;廉直勁正曰敬;難不忘君曰敬;受命不遷曰敬;畏天愛民曰敬;陳善閉邪曰敬;威儀悉備曰敬;戒尊師傅曰敬;戒懼無違曰敬;小心恭事曰敬;戒慎幾微曰敬;肅恭無怠曰敬;齊庄自持曰敬;應事無慢曰敬
靖:柔德安眾曰靖;恭己鮮言曰靖;寬樂令終曰靖;柔德教眾曰靖;柔直考終曰靖;虛己鮮言曰靖;緝熙宥密曰靖;式典安民曰靖;仁敬鮮言曰靖;慎以處位曰靖;政刑不擾曰靖;綱紀肅布曰靖;厚德安貞曰靖;律身恭簡曰靖;以德安眾曰靖
開:信道輕仕曰開
凱:中心樂易曰凱
康:淵源流通曰康;溫柔好樂曰康;安樂撫民曰康;合民安樂曰康;豐年好樂曰康;安樂治民曰康;好樂怠政曰康;能安兆民曰康;俊民用章曰康;久膺多福曰康;壽考且寧曰康;保民迪吉曰康;務德不爭曰康;寬裕和平曰康;敬而有禮曰康;保衛社稷曰康;造道自行曰康;動而無妄曰康;溫柔好善曰康;思善無逸曰康;溫良好學曰康;視履安和曰康
考:大慮行節曰考;秉德不回曰考
克:愛民在刑曰克;秉義行剛曰克;勝敵得俊曰克;勝己之私曰克;
寬:含光得眾曰寬;大德包蒙曰寬;御眾不近曰寬
匡:貞心大度曰匡;以法正國曰匡;輔弼王室曰匡;彌縫災害曰匡;正君之過曰匡
曠:審音知化曰曠
類:施勤無私曰類;勤政無私曰類;不忝前哲曰類

禮:奉義順則曰禮;恭儉莊敬曰禮;善自防間曰禮;躬儉中節曰禮;審節而和曰禮;著誠去偽曰禮;納民軌物曰禮;恭儉合度曰禮;內則克修曰禮
理:才理審諦曰理;政平刑肅曰理;措正施行曰理;表章道術曰理;才敏詳審曰理;治繁不擾曰理
厲:殺戮無辜曰厲;暴虐無親曰厲;愎狠無禮曰厲;扶邪違正曰厲;長舌階禍曰厲
戾: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
良:溫良好樂曰良;理順習善曰良;小心敬事曰良;溫敬寡言曰良;孝悌成性曰良;小心敬畏曰良;謀猷歸美曰良;竭忠無隱曰良;宅衷易直曰良
烈: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業曰烈;聖功廣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業成無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戎業有光曰烈;剛正曰烈;宏濟生民曰烈;庄以臨下曰烈
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亂而不損曰靈;好祭鬼神曰靈;極知鬼神曰靈;不遵上命曰靈;德之精明曰靈
懋:以德受官曰懋;以功受賞曰
密:追補前過曰密;思慮詳審曰密
閔:慈仁不壽曰閔
敏:應事有功曰敏;明作有功曰敏;英斷如神曰敏;明達不滯曰敏;聞義必徙曰敏;才猷不滯曰敏;好古不怠曰敏
愍:在國遭憂曰愍;在國逢艱曰愍;禍亂方作曰愍;使民民悲傷曰愍;使民折傷曰愍;在國連憂曰愍;佐國逢難曰愍;危身奉上曰愍
明:照臨四方曰明;譖訴不行曰明;思慮果遠曰明;保民耆艾曰明;任賢致遠曰明;總集殊異曰明;獨見先識曰明;能揚仄陋曰明;察色見情曰明;容義參美曰明;無幽不察曰明;聖能作則曰明;令聞不已曰明;奉若天道曰明;遏惡揚善曰明;視能致遠曰明;內治和理曰明;誠身自知曰明;守靜知常曰明;至誠先覺曰明;遠慮防微曰明;懿行宣著曰明;智能晰理曰明;昭晰群性曰明
繆:名與實爽曰繆;傷人蔽賢曰繆;蔽仁傷善曰繆
穆:布德執義曰穆;中情見貌曰穆;賢德信修曰穆;德政應和曰穆;敬和在位曰穆;德化肅和曰穆;聖敬有儀曰穆;粹德深遠曰穆;肅容持敬曰穆;容儀肅敬曰穆
寧:裕以安民曰寧;淵衷湛一曰寧;端重自毖曰寧
彭:述而不作曰彭;信而好古曰彭
平:治而無眚曰平;執事有制曰平;惠內無德曰平;治而清省曰平;布綱治紀曰平;克定禍亂曰平;理而無責曰平;布德均政曰平;無常無偏曰平;治道如砥曰平;分不求多曰平;政以行辟曰平;推心行恕曰平
齊:執心克庄曰齊;資輔共就曰齊;輕輶恭就曰齊;執正克庄曰齊
祁:治典不殺曰祁;經典不易曰祁;治定不陂曰祁
遷:博物多愛曰遷;良史實錄曰遷
強:和而不流曰強;中立不倚曰強;守道不變曰強;死不遷情曰強;自勝其心曰強。梁光祿大夫江革謚「強」。
欽:威儀悉備曰欽;敬事節用曰欽;克慎成憲曰欽;肅敬而承上曰欽;夙夜祗畏曰欽;敬慎萬幾曰欽;神明儼翼曰欽;小心勵翼曰欽;寅恭供職曰欽
勤:溫年好樂曰勤;能修其官曰勤;服勞無怨曰勤;廣業不怠曰勤;勤行世業曰勤;好學力行曰勤;能修內職曰勤;夙夜匪懈曰勤;宣勞中外曰勤
清:避遠不義曰清;潔己自愛曰清;潔己奉法曰清
頃:甄心動懼曰頃;敏以敬慎曰頃;祗勤追懼曰頃;慈仁和敏曰頃;墮覆社稷曰頃;震動過懼曰頃;陰靖多謀曰頃
愨:行見中外曰愨;執德不惑曰愨;誠以致志曰愨;表裡如一曰愨;誠心中孚曰愨;率真御下曰愨
確:執德不惑曰確;執德不回曰確
讓:推功尚善曰讓;德性寬柔曰讓
仁:蓄義豐功曰仁;慈民愛物曰仁;克己復禮曰仁;貴賢親親曰仁;殺身成仁曰仁;能以國讓曰仁;利澤萬世曰仁;率性安行曰仁;功施於民曰仁;屈己逮下曰仁;度功而行曰仁;寬信敏惠曰仁;愛仁立物曰仁;體元立極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化溥浹曰仁;慈心為質曰仁;惠愛溥洽曰仁
榮:寵祿光大曰榮;先義後利曰榮

容:寬裕溫柔曰容
柔:順德麗貞曰柔;至順法坤曰柔
睿:可以作聖曰睿;深思遠慮曰睿;聖知通微曰睿;慮周事表曰睿
傷:未家短折曰傷;短折不成曰傷
殤:短折不成曰殤;未家短折曰殤;童蒙短折曰殤
商:昭功寧民曰商;文學博識曰商
紹:疏遠繼位曰紹
深:秉心塞淵曰深
神:民無能名曰神;壹民無為曰神;安仁立政曰神;物妙無方曰神;聖不可知曰神;陰陽不測曰神;治民無為曰神;應變遠方、不疾而速曰神;能妙萬物曰神;道化宜民曰神;顯仁藏用曰神;則天廣運曰神
慎:敏以敬曰慎;沉靜寡言曰慎;思慮深遠曰慎;謹飭自持曰慎;夙夜敬畏曰慎;小心克勤曰慎。周有慎靚王姬
聲:不生其國曰聲;不主其國曰聲
聖:揚善賦簡曰聖;敬賓厚禮曰聖;虛己從諫曰聖;敬祀亨禮曰聖;行道化民曰聖;窮理盡性曰聖;窮神知化曰聖;通達先知曰聖;大而化之曰聖;博施濟眾曰聖;極深研幾曰聖;能聽善謀曰聖;裁成天地曰聖;睿智天縱曰聖;百姓與能曰聖;備物成器曰聖;備道全美曰聖;神化難名曰聖
勝:容儀恭美曰勝
世:承命不遷曰世;景物四方曰世;貽庥奕葉曰世
淑:言行不回曰淑;慮善從宜曰淑;溫仁咸仰曰淑;善行著聞曰淑
舒:舉事而遲曰舒;言行軌物曰舒
庶:心能制義曰庶
順:慈和遍服曰順;慈仁和民曰順;柔質慈惠曰順;和比於理曰順;德合帝則曰順;受天百祿曰順;柔德承天曰順;德性寬柔曰順;淑慎其身曰順;德容如玉曰順;克將君美曰順;好惡公正曰順;德協自然曰順
舜:仁聖盛明曰舜
思:道德純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外內思索曰思;追悔前過曰思;不眚兆民曰思;謀慮不衍曰思;柔能自勉曰思;通明爽願曰思;深慮道遠曰思;念終如始曰思;闢土兼國曰思;追悔前愆曰思
肅:剛德克就曰肅;執心決斷曰肅;威德克就曰肅;正己攝下曰肅;能執婦道曰肅;好德不怠曰肅;貌敬行祗曰肅;剛德克服曰肅;身正人服曰肅;法度修明曰肅;嚴畏自飭曰肅;攝下有有禮曰肅;貌恭心敬曰肅
素:達禮蔽樂曰素
太:克啟行禩曰太
泰:循禮安舒曰泰;臨政無慢曰泰
通:物至能應曰通;事起而辨曰通
威:猛以剛果曰威;強毅信正曰威;服叛懷遠曰威;強毅執政曰威;賞勸刑怒曰威;以刑服遠曰威;蠻夷率服曰威;信賞必罰曰威;德威可畏曰威;聲靈震疊曰威;庄以臨下曰威;
溫:德性寬柔曰溫;和順可即曰溫;仁良好禮曰溫;樂育群生曰溫;寬仁惠下曰溫
文: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
武:剛強直理曰武;威強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威強睿德曰武;除偽寧真曰武;威強恢遠曰武;帥眾以順曰武;保大定功曰武;剛強以順曰武;闢土斥境曰武;折沖禦侮曰武;除奸靖難曰武;拓地開封曰武;肅將天威曰武;安民和眾曰武;克有天下曰武;睿智不殺曰武;恤民除害曰武;赴敵無避曰武;德威遐暢曰武;
息:謀慮不成曰息
熙:允僖庶績曰熙;敬德光明曰熙;隆稱赫奕曰熙
僖:小心畏忌曰僖;質淵受諫曰僖;有罰而還曰僖;剛克曰僖;有過曰僖;慈惠愛親曰僖;小心恭慎曰僖;樂聞善言曰僖;恭慎無過曰僖
熹:有功安人曰熹
賢:仁義合道曰賢;寵至益戒曰賢;行義合道曰賢;明德有成曰賢;內治隆備曰賢;內德有成曰賢
顯:行見中外曰顯;受祿於天曰顯;聖德昭臨曰顯;百辟惟刑曰顯;有光前烈曰顯;中外仰德曰顯;德美宣昭曰顯
憲:博聞多能曰憲;賞善罰惡曰憲;行善可記曰憲;在約純思曰憲;聖能法天曰憲;聖善周達曰憲;創制垂法曰憲;刑政四方曰憲;文武可法曰憲;聰明法天曰憲;表正萬邦曰憲;懿行可紀曰憲;儀范永昭曰憲
獻:博聞多能曰獻;惠而內德曰獻;智哲有聖曰獻;聰明睿智曰獻;文資有成曰獻;敏惠德元曰獻;聖哲有謀曰獻;賢德有成曰獻;智能翼君曰獻;學該古訓曰獻;智質有理曰獻;智質有操曰獻;智質有禮曰獻
襄:闢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勞曰襄;因事有功曰襄;執心克剛曰襄;協贊有成曰襄;威德服遠曰襄
向:簡易多聞曰向
孝:五宗安之曰孝;慈惠愛親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協時肇享曰孝;大慮行節曰孝;慈惠愛民曰孝;慈愛忘勞曰孝;從命不違曰孝;善事父母曰孝;遵義安仁曰孝;幾諫不倦曰孝;姻睦其黨曰孝;博於備養曰孝;敬慎所安曰孝;尊仁愛義曰孝;能養能恭曰孝;干蠱用譽曰孝;繼志成事曰孝;踐修世德曰孝;丕承先志曰孝;博施被物曰孝;教刑四海曰孝;德通神明曰孝;先意承志曰孝;能奉祭祀曰孝;志不忘親曰孝;富貴不驕曰孝;德加百姓曰孝;徽音克嗣曰孝
信:守命共時曰信;出言可復曰信;周仁承命曰信;守禮不違曰信;寬仁孚眾曰信;政令劃一曰信
修:勤其世業曰修;好學近習曰修;克勤世業曰修
虛:涼德薄禮曰虛;華言無實曰虛
宣:聖善周聞曰宣;施而不成曰宣;善問周達曰宣;施而不秘曰宣;誠意見外曰宣;重光麗日曰宣;義問周達曰宣;能布令德曰宣;浚達有德曰宣;力施四方曰宣;哲惠昭布曰宣;善聞式布曰宣
玄:含和無欲曰玄;應真主神曰玄
遜:謙和善讓曰遜
煬: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好內怠政曰煬;肆行勞神曰煬;去禮遠正曰煬;逆天虐民曰煬
堯:翼善傳聖曰堯;大而難名曰堯
野:質勝其文曰野;敬而不中禮曰野
儀:善行足法曰儀
夷:克殺秉政曰夷;安心好靜曰夷;隱居求志曰夷;失禮基亂曰夷
義:制事合宜曰義;見利能終曰義;先君後己曰義;除去天地之害曰義;取而不貪曰義;理財正辭曰義;仁能制命曰義;能成其志曰義;道無不理曰義;推功尚善曰義;以禮節行曰義;行禮不疚曰義;見利能讓曰義;以公滅私曰義;正身肅下曰義;
逸:隱居放言曰逸
毅:致果殺敵曰毅;強而能斷曰毅;勇而近仁曰毅;善行不怠曰毅;溫仁忠厚曰毅;能紀國善曰毅;英明有執曰毅;經德不回曰毅;致果克敵曰毅
翼:剛克為伐曰翼;思慮深遠曰翼;愛民好治曰翼;小心事天曰翼;小心昭事曰翼;贊宣德化曰翼
懿:溫柔賢善曰懿;溫和聖善曰懿;體和居中曰懿;愛人質善曰懿;柔克有光曰懿;浸以光大曰懿;行見中外曰懿;愛民質淵曰懿;德浸廣大曰懿;文德充實曰懿;秉彝好德曰懿;尚能不爭曰懿;主極精純曰懿;柔德流光曰懿;賢善著美曰懿
隱:陷拂不成曰隱;不顯屍國曰隱;見美堅長曰隱;隱括不成曰隱;不屍其位曰隱;違拂不成曰隱;懷情不盡曰隱;不明誤國曰隱;威德剛武曰隱;
英:出類拔萃曰英;道德應物曰英;德華茂著曰英;明識大略曰英
嬰:恭儉好禮曰嬰
雍:居敬行簡曰雍
勇:勝敵壯志曰勇;率義死國曰勇;致命為仁曰勇;奮身為義曰勇;持義不撓曰勇;知死不避曰勇;率義共用曰勇;以義死用曰勇;臨事屢斷曰勇;臨難不懼曰勇;見義必為曰勇
幽:壅遏不通曰幽;動靜亂常曰幽;早孤有位曰幽;早孤隕位曰幽;早孤銷位曰幽;違禮亂常曰幽;

暴民殘義曰幽;淫德滅國曰幽
友:睦於兄弟曰友
俞:愚智適時曰俞
禹:淵源通流曰禹;受禪成功曰禹
圉:威德剛武曰圉
裕:強學好問曰裕;建中垂統曰裕;寬仁得眾曰裕;性量寬平曰裕;仁惠克廣曰裕;寬和不迫曰裕;寬和自得曰裕
譽:狀古述今曰譽
淵:不幸短命曰淵;沉潛用晦曰淵;德信靜深曰淵;沉幾燭隱曰淵
元:能思辯眾曰元;行義說民曰元;始建國都曰元;主義行德曰元;道德純一曰元;遵仁貴德曰元;善行仁德曰元;宣慈惠和曰元;至善行德曰元;忠肅恭懿曰元;體仁長民曰元;茂德丕績曰元;體乾啟祚曰元;萬邦以貞曰元;體仁內恕曰元;仁明道合曰元;
原:思慮不爽曰原;植德開基曰原;慶流奕葉曰原
遠:疏遠繼位曰遠
願:思厚不爽曰願;弱無立志曰願;敗亂無度曰願;忘德敗禮曰願;柔無立志曰願
章:溫克令儀曰章;法度明大曰章;出言有文曰章;敬慎高亢曰章;文教遠耀曰章
昭:容儀恭美曰昭;昭德有勞曰昭;聖聞周達曰昭;聲聞宣遠曰昭;威儀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聖問達道曰昭;聖德嗣服曰昭;德業升聞曰昭;智能察微曰昭;德禮不愆曰昭;高朗令終曰昭;遐隱不遺曰昭;德輝內蘊曰昭;柔德有光曰昭
哲:知人曰哲;明知淵深曰哲;官人應實曰哲;明知周通曰哲;識微慮終曰哲;知能辨物曰哲
貞:清白守節曰貞;大慮克就曰貞;大憲克就曰貞;不隱無屈曰貞;內外用情曰貞;憂國忘死曰貞;內外無懷曰貞;忠道不擾曰貞;保節揚名曰貞;履正中饋曰貞;守教難犯曰貞;幽間專一曰貞;恆德從一曰貞;直道不撓曰貞;名實不爽曰貞;事君無猜曰貞;德性正固曰貞;率義好修曰貞;德信正周曰貞
真:肇敏行成曰真;不隱無藏曰真
正:內外賓服曰正;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圖國忘死曰正;內外無懷曰正;直道不撓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儀不忒曰正;精爽齊肅曰正;誠心格非曰正;庄以率下曰正;息邪詎詖曰正;主極克端曰正;萬幾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無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直:肇敏行成曰直;治亂守正曰直;不隱其親曰直;守道如矢曰直;言行不邪曰直;質而中正曰直;正人之曲曰直;折獄在中曰直;孝弟成性曰直;小心敬事曰直;敏行不撓曰直;率行無邪曰直;秉道正物曰直;
質:名實不爽曰質;忠正無邪曰質;章義掩過曰質;言行相應曰質;恬淡無為曰質;直心靡他曰質;真純一德曰質;至治還淳曰質;宅心篤實曰質;淳茂無華曰質;靜正無華曰質;樸直無華曰質;強立守義曰質
智:官人應實曰智;尊明勝患曰智;默行言當曰智;推芒折廉曰智;臨事不惑曰智;察言知人曰智;擇任而往曰智
中:王心克一曰中;剛柔不偏曰中;因時致治曰中
忠:危身奉上曰忠;慮國忘家曰忠;讓賢盡誠曰忠;危身利國曰忠;安居不念曰忠;臨患不反曰忠;盛衰純固曰忠;廉方公正曰忠;事君盡節曰忠;推賢盡誠曰忠;中能應外曰忠;殺身報國曰忠;世篤勤勞曰忠;善則推君曰忠;死衛社稷曰忠;以德復君曰忠;以孝事君曰忠;安不擇事曰忠;教人以善曰忠;中能慮外曰忠;廣方公正曰忠;肫誠翊贊曰忠
終:有始有卒曰終;克成令名曰終
紂:殘義損善曰紂
專:好功自是曰專;違命自用曰專
庄:兵甲亟作曰庄;睿圉克服曰庄;勝敵志強曰庄;死於原野曰庄;屢征殺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真心大度曰庄;好勇致力曰庄;威而不猛曰庄;嚴敬臨民曰庄;履正志和曰庄;維德端嚴曰庄;恭敬端肅曰庄;端恪臨民曰庄;端一克誠曰庄;齊敬中禮曰庄;執德不矜曰庄;德盛禮恭曰庄;嚴恭自律曰庄;嚴恪有儀

壯:威德剛武曰壯;赫圍克服曰壯;死於原野曰壯;勝敵克亂曰壯;好力致勇曰壯;屢行征伐曰壯;武而不遂曰壯;武德剛毅曰壯;非禮弗履曰壯;
縱:弱而立志曰縱;敗亂網路曰縱;忘德敗禮曰縱

閱讀全文

與朱國璋公司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固定收益信託產 瀏覽:716
杠桿的力臂平衡是為了什麼 瀏覽:228
銀行破產理財產品會賠付嗎 瀏覽:958
高運營杠桿行業有哪些 瀏覽:926
外匯交易在線計算盈虧 瀏覽:978
西安買房中介傭金 瀏覽:680
杠桿越長越容易翹 瀏覽:886
保本理財和基金 瀏覽:932
中期期貨杭州營業部 瀏覽:286
國家外匯管局開立外匯賬戶批准書 瀏覽:960
美國貨幣政策沖擊人民幣匯率 瀏覽:498
恆指04杠桿 瀏覽:317
港幣對美元匯率14年12月31日 瀏覽:387
有沒有像隨手記這種理財產品 瀏覽:862
融資部門的考核制度 瀏覽:213
口罩廠家股票 瀏覽:580
融資擔保公司經營策略怎麼寫 瀏覽:448
西嘉外匯是正規的么 瀏覽:558
抖音點贊拿傭金可信嗎 瀏覽:76
怎樣使用融資融券賬戶加杠桿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