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理財產品銀行不再兜底

理財產品銀行不再兜底

發布時間:2022-12-28 05:45:57

1. 為了銀行不再需要理財了

據中信建投發布銀行業研究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發行理財產品的銀行機構數量顯著減少,預計有26家中小銀行退出理財發行市場,也即由2021年年末的301家減少到現在的275家,發行理財產品數量也在減少。同時,銀行理財公司正逐漸崛起,目前已向外發行理財產品的銀行理財公司數量已達25家,發行理財產品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

這種機構數量的變化,表明了商業銀行直接發行理財產品正逐漸向銀行理財公司發行理財產品過渡,也標志銀行理財產品一個舊時代的結束和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不僅將使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格局發生變化,對商業銀行經營產生巨大的影響,也將對投資者投資理財產品的行為以及收益風險等帶來了深刻的沖擊,表明銀行理財產品剛兌時代已被徹底打破。
如此,有不少的網民或讀者朋友心裡就會產生疑惑,銀行理財產品何以發生這種變化?也就是說過去商業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又為何要不斷讓渡給現在紛紛獲批成立的銀行理財公司?是商業銀行心甘情願還是監管部門為了防止理財產品風險而人為驅使?不錯,這些問題問得很好,也都問到了根源上。一句話,銀行理財產品之所以出現了這一歷史性轉變,並非商業銀行自覺自願,是央行、銀保監會加強理財產品監管、防範金融風險、確保我國金融業穩健經營的需要。

從理財產品風險監管看,需要商業銀行逐漸退位和銀行理財公司逐漸上位。
銀行理財產品舊有格局的改變,主要是2018年4月和9月央行與銀保監會分別發布的《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和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這兩個制度規范通常被稱為「理財新規」。「理財新規」要求「主營業務不包括資管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當設立子公司開展資管業務」,進一步規定「商業銀行應當通過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暫不具備條件的,商業銀行總行應當設立理財業務專營部門,對理財業務實行集中統一經營管理。所以,今天商業銀行不斷退出理財產品發行市場,將權利過繼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理財子公司,既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之事,也是監管機構監管理財產品風險的必然要求。
因為,在「理財新規」發布之前,商業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可謂是魚龍混雜、理財產品市場秩序較為混亂,尤其是發行理財產品所得的資金沒能做到「專款專用」,由於底層資產不透明,層層嵌套,往往與信貸資金混雜一起經營,表外經營異常突出,將大量資金投入了虛擬泡沫產業領域,加大了資金運用風險;而出現經營風險之後又往往全部由商業銀行進行「兜底」,如此給商業銀行帶來了較大的經營風險隱患。
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逐漸由商業銀行自身轉交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理財子公司經營,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不僅可以迫使銀行理財子公司提高理財產品管理質量,增強經營自我責任約束意識,建立符合資管業務特點的風控制度和激勵機制,促進理財業務規范轉型,也有助於理財子公司建立風險「隔離牆」,實行分賬經營、分賬管理,專注資管業務拓展,有利於強化銀行理財業務風險隔離,推動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業務本源,防止理財產品經營風險向銀行信貸經營傳染,將理財產品風險控制在一個「較小」范圍,不至理財產品經營風險演變為系統性金融風險。
同時也要看到,目前發行理財產品的商業銀行很多,很多中小商業銀行由於內控機制不健全、或監管不到位,在發行和經營理財產品上出現了不少問題,產生不少負面社會影響,影響了銀行社會形象和聲譽,給銀行自身發展帶來不利。而如今按照「資管新規」要求,一些不具備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中小銀行在發行理財產品上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或者退出理財產品發行市場,或只代理銷售其他銀行發行或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這樣既可以使發行理財產品的商業銀行數量不斷減少、實現自我淘汰和實行行業的優勝劣汰,更可在很大程度上拔除理財產品可能產生風險的根源,從而為銀行理財產品健康可持續發展營造有利金融環境。

2. 理財不保底什麼時候的政策

2022年1月1日的政策。
從2022年1月1日起,銀行資管新規的過渡期正式到期。到期之後,所有的銀行理財產品都不再保本保息了。明確打破剛性兌付,明確規定購買理財的一些風險由過去的銀行兜底轉變成購買者自己承擔一切風險。

3. 凈值型理財產品會虧嗎

會的。

凈值型理財產品與非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最大區別就是不保本也不保息,產品風險由投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的收益,銀行也不會承諾收益,因此其可能存在一定虧損的可能性,但相對其收益也就更高一些,一般而言只要持有的時間足夠長,那麼凈值型的理財產品出現虧損的情況是非常低的。

由於資管新規的頒布,這類凈值型理財產品才得以出現,而現在對於許多銀行而言,凈值型理財產品由於失去保本的承諾收益的事項,回歸到代人理財,而盈虧都將交由投資者自負。因此該類理財產品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凈值型產品投資范圍更加廣泛,掛鉤不同的市場,特別是一些高風險的市場,收益率和投資風險也比傳統理財產品高,在市場行情比較好時,收益會比普通的理財產品要高,但行情不好時也可能虧損。

資者自行承擔,銀行不會兜底兌付。凈值型理財產品不再承諾預期預期收益率,但會向投資者公布產品單位凈值,投資者的實際預期收益也由單位凈值決定。支付寶的定期理財有「七日年化」,產品預期收益每天看得見,未到期不能提前贖回。而基金類產品每天只展示一個基金凈值,凈值漲了今天就賺錢,凈值跌了今天就虧錢,而且基金支持隨時贖回。從這一點來看,短期持有凈值型理財,可能會因為凈值波動而產生虧損。正因為這一點,很多人覺得凈值型理財的風險更高。

其實,理財產品「凈值化」並沒有改變它的風險,而是通過凈值的形式,更准確、真實、及時地反應了資產的價值。拿銀行理財來說,以前預期收益型的銀行理財,銀行給一個固定的預期收益率,真實的投資預期收益與用戶無關,賺多了銀行拿著,虧損了銀行墊著。而對於凈值型理財,銀行只收取部分管理費,真實的盈虧由投資者承擔,產品本身風險沒有改變,投資人還有獲得更高預期收益的可能。總的來說,凈值型理財的風險性並沒有增加。

不過,如果「快進快出」,投資人可能因為凈值波動而承擔虧損,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產品長期持有。購買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注意事項1、凈值型理財產品的資金流動性較強,在產品封閉期結束後,投資者即可根據產品凈值的變化靈活選擇申購或贖回。2、凈值只是一種計算方式,凈值型理財產品也並不等同於高風險產品。實際上,銀行考慮到目標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所發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也以中低風險產品為主。

4. 打破剛兌是什麼意思

那為什麼監管機構要指定打破剛性兌付呢,原因如下∶
1、「剛兌"違反了事物發展的原則,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況且理財的資金最終都是投資到證券市場;
2、「剛兌"如果出現虧損,金融機構要將自營資金填補虧空,短期來說可能還能兌付,但長遠來看,如果無法繼續兌付,就會暴雷;
3、「剛兌"違反了理財產品的風險溢價,假設都保本保息,將會有大量的資金追求高收益的產品,真正低風險低收益的投資很難獲得資金支持,長此以往會有系統性風險。
拓展資料:
一、簡單說,剛性兌付的意思是∶此前,銀行有很多保本型的理財,投資者把錢給銀行進行投資,假設銀行虧了,投資者還能保本保收益,虧損的錢由銀行承擔。
但是打破剛性兌付就是投資者買了產品後,銀行投資時出現了虧損,銀行不再兜底,虧損部分由投資者自行承擔。對投資者來說,打破剛性兌付意味著沒有「剛兌"保護,增加了投資風險。
二、那麼,目前市場上有哪些常見的剛性兌付呢?
1、銀行理財產品,無論是保本還是非保本,一般都被默認為剛性兌付。這也是目前風險相對較小,但是存量極為巨大的一塊,因為銀行理財本身收益率較小,投資的也是比較穩健的資產,因此本身剛兌的壓力不大,但是取消剛兌後一旦發生擠兌,擠兌的壓力很大。
2、保險,帶收益的保險產品。由於保監會嚴格規定了保險資金的投資范圍和投資方向投資限額,保險產品剛兌與否,其實問題不大,事實上,隨著保險資金進入股票也受到了限制,保險公司目前依然有三億注冊資金等非常多的限制,保險產品的風險依然是相對低的。
3、互聯網理財產品,例如陸金所、余額寶等。沒錯,就是余額寶,余額寶就是典型的默認剛性兌付的產品,余額寶的產品說明中沒有一個字提到保本或剛性兌付,但是許多投資者都是當他是保本投資的,雖然從余額寶的投向來說,它所投資的貨幣基金本身發生虧損的可能性就幾乎沒有,但是了解金融的應該知道,金融產品的風險不止是市場風險,還有操作風險、合規風險、道德風險等等,這些風險的發生導致了余額寶虧損的話,所有投資者只不過是幻想中的剛性兌付,余額寶和阿里巴巴是不需要承擔合同法上的責任的,也不需要保本,陸金所之流的風險就更大了。
基金和信託的剛性兌付早已被打破,未來的銀行、互聯網理財也將打破剛兌。

閱讀全文

與理財產品銀行不再兜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機構責任追究原則 瀏覽:711
期貨中盈虧平衡點 瀏覽:27
中美匯率影響因素 瀏覽:954
工行貴金屬定投特點 瀏覽:276
天元機電股票 瀏覽:302
湘財證券官網電話 瀏覽:349
假設總杠桿系數大於 瀏覽:418
成都國銀普惠金融服務外包有 瀏覽:432
天津銀行北京分行經營貸款 瀏覽:733
私募股權投資杠桿 瀏覽:403
抓最佳組合買點趨勢指標 瀏覽:702
河北銀行理財雙周本益贏 瀏覽:618
論述某公司的金融目標 瀏覽:884
曲靖正規貸款 瀏覽:350
河南中小企業融資案例 瀏覽:97
股票每次2萬 瀏覽:923
工商銀行理財產品論文 瀏覽:35
公司法證券法信託法 瀏覽:131
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資料庫 瀏覽:889
汽車金融公司服務口號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