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收入是否免稅免營業稅還是所得稅
一、企業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涉及的營業稅問題分兩種情況處理:
1、企業購入銀行理財產品並持有到期取得收益的行為,屬於購入金融商品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2、企業購入銀行理財產品未持有到期即進行轉讓,則以理財產品的賣出價減去買入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按「金融保險業-金融商品轉讓」稅目計繳營業稅。
二、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即企業將自有資金提供給銀行或信託公司等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由其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將利息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其實質就是企業將資金貸給銀行或信託公司等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使用並收取利息的行為,應按「金融保險業」繳納營業稅。
三、如果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在二級市場進行轉讓,應以賣出價減去買入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按「金融保險業」繳納營業稅。通過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屬於金融商品買賣中的其他金融商品買賣。除個人取得的收入暫免徵收營業稅,公司取得的收入應按上述規定差額徵收營業稅。
❷ 企業理財收益要交哪些稅
有些企業缺錢,有些企業是卻是有錢但沒有好的項目投資,於是他們選擇了購買理財產品。❸ 公司理財收入交企業所得稅嗎
公司理財收入是否納稅,是由投資的理財產品的性質決定:
一、國債利息收入
《關於企業國債投資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6號)規定:企業從發行者直接投資購買的國債持有至到期,其從發行者取得的國債利息收入,全額免徵企業所得稅。
二、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
保本保息理財對於投資保本產品收取固定利息的理財模式,即在此類理財模式中,企業不承擔投資風險,只收取固定利潤,這一模式應繳納營業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申報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2]9號)第五條規定。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❹ 公司購買理財收益用交稅嗎
公司購買理財收益用交稅嗎
答:購買理財產品所獲得的收益要交稅的.按照有關法律規定,投資人獲得的投資收益是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不過鉛廳,其實並不是每一種理財產品都需要交稅.目前,需要收稅的理財產品是這些:
1、銀行存款:利息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適用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由銀行代扣代繳.
2、企業債券:利息所得,屬於"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應由兌付機構在兌付利息時適用20%稅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轉讓價差收入,應按"財產轉讓所得"應稅項目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3、上市公司股票分紅所得:屬於"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由公司在發放時,按照應納稅所得額的50%適用20%的稅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4、基金:持有的股票的股息、紅利收入,債券利息收入等均由上市公司、發行債券的企業和銀行在向基金支付上述收入時代扣代繳20%的個人所得稅.
也就是說,投資人拿到的基金收益都是稅後所得.
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槐斗隱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銷兄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❺ 企業理財收益要交哪些稅
法律分析:一、國債、特種金融債免徵個人所得稅:根據稅法規定,國債和特種金融債是僅有的兩種可以免徵個人所得稅的債券產品。所以一般即使企業債券的票面利率略高於國債的票面利率,但扣除稅款後的實際收益率反而卻要低於後者。
二、保險理財產品免徵個人所得稅: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居民在購買保險時可享受三大稅收優惠:
1、企業和個人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並向指定的金融機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不計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免於繳納個人所得稅;
2、是由於保險賠款是賠償個人遭受意外不幸的損失,不屬於個人收入,免繳個人所得稅;三是按照國家或省級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存入銀行個人賬戶所取得的利息收入,也免徵個人所得稅。
3、基金收益免徵個人所得稅:基金向個人投資者分配股息、紅利、利息時,不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這是基金與股票在稅收方面的明顯區別,也是基金宣傳的收入免稅的由來。另外,個人投資者買賣股票或基金單位獲得的差價收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均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徵收企業所得稅。
4、人民幣、外匯理財產品免徵個人所得稅: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匯理財產品,暫時免徵收益所得稅。人民幣和外匯理財產品屬於專家理財,是由具有多年金融產品交易經驗的投資專家進行理財操作。和其他理財產品相比,人民幣理財和外幣理財的最大優勢在於銀行掌握了一些只有銀行才可以進入的投資領域,確保可以獲得較高收益,且可以迴避很多市場風險,但流動性不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六條 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
(一)銷售貨物收入;
(二)提供勞務收入;
(三)轉讓財產收入;
(四)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八)接受捐贈收入;
(九)其他收入。
❻ 理財收入要交稅嗎
現在大多數的人都會把自己的資金做出劃分,一部分用於日常消費,另一部分用於投資理財。那麼用於投資理財產生的收入,需要繳納稅嗎?
理財收入是要交圓差稅的,但是像國債咐隱、地方債、非保本收益理財產品等獲得的理財收入是免徵收的。通過購買股票獲得的股票分紅收入,則屬於《個人所得稅中》的「利息、股息和紅利」,根據相關規定,需要扣繳個人所得稅20%的稅率。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股票轉讓獲得的收益,屬於財產轉讓的應稅項目。目前,國家對於個人轉讓衡腔廳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是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
❼ 投資收益要交企業所得稅嗎
投資收益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投資收益需要繳稅的情況是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都計入收入總額,其中包括投資收益。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按照稅法規定的條件免稅,是不需要交所得稅的。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百分之十二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百分之十二的部分,准予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免稅收入,國債利息收入免稅。股息、紅磨脊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按照稅法規定的條件免稅。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取得的特定收入免稅。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收入總額中不征稅收入有財政撥款灶塵,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法律依據】:《中瞎辯滲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二)企業所得稅稅款;
(三)稅收滯納金;
(四)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五)本法第九條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
(六)贊助支出;
(七)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❽ 企業理財收益要交哪些稅
企業理財收益需要考慮繳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持有至到期的理財產品是否要繳納增值稅需要根據情況而定。理財產品性質不同,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標准也不同。
二、詳細分析
持有至到期的理財產品,如果為保本的理財產品,持有期間取得收益應當按貸款服務6%計算繳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按3%徵收率計算。如果為非保本的理財產品,持有期間取得收益不徵收增值稅。企業購買理財產品,根據投資的理財產品的性質不同,征稅規定也有不同。比如購買的是國債,那利息收入部分就不征企業所得稅,其他非企業所得稅免稅收入項目中的理財產品收益,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企業的理財方式有什麼?
企業可以在各個金融平台開通對公賬戶進行理財,比如在銀行開通對公賬戶,就可以在銀行平台存定期、買理財、基金、貴金屬等,在證券公司開通機構戶,就可以交易股票,買理財、基金等,在期貨公司開通機構賬戶,就可以進行期貨交易等。
❾ 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收益需要納稅嗎
一、正面回答
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收益需要納稅嗎:
公司購買理財的收益需要繳稅。
1、站在企業的角度,企業認為企業購買理財產品是一種投資行為,在財務核算上通常將其視作短期或者長期投資。這樣一來,取得投資收益時就可以只考慮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問題,能夠輕松迴避繳納流轉稅的問題;
2、稅務人員認為,企業購買理財產品是一種市場經營行為。
二、分析詳情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不交稅的話,國家將無法正常運作。有國才有家,交個人所得稅是用來調節個人收入差距的,目的是防止收入差距過大,我國現階段征稅的主要目的仍然是調節收入,特別是調節高收入。
二、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收益應計入哪裡
1、根據現行規定,企業如果適用新會計准則,所述理財產品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持有期間的利息通過投資收益科目核算;收回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即可。
2、如果企業仍適用原會計制度,所述理財產品通過短期投資科目核算,持有期間收到的利息,作為沖減投資成本處理。收回時,收到金額與賬面價值以及未收到的已計入應收項目的股利、利息等後的余額,作為投資收益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❿ 理財產品收入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需要繳納企枝仿業所得稅的企猛燃纖業是,在我國境內成立的的居民企業;實際管理機構在我國境內的居民企業;有來源於我國境內所段悶得的、或者在我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