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農業信託模式研究

農業信託模式研究

發布時間:2023-08-28 21:06:27

『壹』 尋求一篇關於農村農業方面的論文

範文題目: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研究

來自 知網

作者:熊春林

摘要:人類已悄然由工業化社會進入到信息化社會.信息化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成長能力、現代化程度、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隨著信息化的縱深發展,農村和農業不可避免地被席捲入這場空前規模的信息化浪潮中.對此,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強農村農業信息化建設.農村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成效最終體現在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上.加強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對於促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如何提高農民對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滿意度為目標,依據公共服務理論、信息化理論、能力理論、系統理論等理論,界定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的相關概念,全面分析與探討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與其形成基礎、形成機制之間的內在關系.建立AHP-CSI和CSI-Logistic研究模型,以國家農村農業信息化示範省湖南省為實證研究對象,應用層次分析方法(AHP),從服務設施、服務隊伍、信息資源、社會環境、激勵機制、約束機制、保障機制等7方面構建了25個評價指標,實證分析湖南省14市(州)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形成情況;運用CSI-Logistic研究模型,對湖南四個示範區的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農民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進行評價和回歸分析;運用AHP-CSI研究模型對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形成評價結果與農民滿意度評價結果進行相關分析.從基礎設施、服務隊伍、信息資源、運行機制等4個方面分析美、英、德、日、韓、印度等國的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的概況,把握國外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發展的趨勢,總結國外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的經驗.最後,本文根據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形成評價和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農民滿意度評價,借鑒國外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經驗,從彰顯農民為本、加強基礎建設、完善發展機制、健全績效評價等方面提出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策略.本文研究的主要結論是:(1)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的評價與建設既要關注服務本身更要關注農民滿意度.(2)當前,我國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有明顯提高但仍較弱.(3)政府和市場在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中的作用因農村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階段變化而變化.(4)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需要政府與農民上下聯動、外部推動與農民自動有機結合.展開

關鍵詞: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農民滿意度;層次分析法;Logistic回歸分析
(學術堂提供更多內容)

『貳』 土地信託的模式構建

成立農村土地信託機構
農村土地信託機構應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把分散在一家一戶的土地集中起來,以解決部分農戶「有地無力開發、有力無地開發」的弊端,在穩定承包權的基礎上,加速經營權的流轉,同時有效解決了土地供需矛盾,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土地信託機構的主要職能包括:
1.信息傳遞職能。定期舉行土地流轉信息發布會,如浙江紹興縣柯橋鎮「土地信託服務站」受13個村經濟合作社的委託,向社會推介2200畝土地的使用權轉讓信息,公開招標高效農業開發項目,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已有9家企業簽訂了投資協議,而原土地承包經營者將可獲得土地信託分紅。
2.中介服務職能。協調流轉雙方提出的有關事宜,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落實合約關系,維護雙方利益;代理發行收益憑證,為受託人融通開發資金服務,為投資者拓寬投資領域服務,並從中收取相應勞務酬金。
3.監督治理職能。對土地流轉後的用途進行監督治理,以提高土地利用「三態」效益為目的,促進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為宗旨。
4.經營治理職能。土地信託機構可運用其信託基金,直接或聯合從事土地的開發經營治理。
建立土地投資信託基金
土地開發需要巨額資金,通過財政撥款、個人自有資金等途徑往往受資金來源的限制而滿足不了需求,建立土地投資信託基金可有效解決土地開發資金不足問題。土地信託基金是土地信託部門為開發經營土地而設置的營運資金,其主要來源有:銀行等金融部門吸收的土地信託存款、政府發行的土地證券、企事業單體待用的土地信託基金、預算外自有資金等。借鑒美、日土地信託經驗並結合中國農村土地產權實際情況(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不變、承包權相對穩定、經營權可合理流動)。
原土地承包者作為委託人與受益人將土地信託給土地信託機構,土地信託機構作為受託人既可將土地經營權以出租、轉讓、轉包、入股等方式給土地開發經營者從而收取租金、轉讓(包)金或股利;也可以與專業土地開發公司通過簽訂土地開發合同,收取開發收益(開發公司按合同取得相應酬金),然後將土地使用權再進行出租、轉讓等活動。土地信託機構負責將信託紅利給委託人。土地開發經營過程中所需的巨額資金可通過土地信託機構向金融機構貸款(農業貸款,政府扶持、利率優惠)來籌集,金融機構可通過出售貸款債權的方式向廣大投資者再融通資金,既增加投資渠道,又分散金融風險。
推行土地信託運作模式的支持體系
1.政策法規支持
2001年4月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使中國信託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建立在較為完善的法律規范基礎上。在國外,土地信託是信託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中國土地信託發展滯後,要真正促進土地信託經營業務的發展,尚需制定有關規范各種土地信託經營業務的政策法規及實施細則,非凡是關於土地投資信託基金如何具體運作、土地信託紅利確定的依據、土地信託經營業務的稅費制度、土地信託產權的流轉補償與變更登記問題等。
2.市場體系支持
第一,支持培育土地流轉經營者。農村土地產權流轉根本在於解決「有地無人種、想種無地種」的問題即誰來種,因而培育土地經營者是土地產權流轉能否順利進行的要害。中國農村土地流轉經營者主要有:一般農戶、種養大戶、工商業主等,主要經營形式有:大戶承包型、農庄經營型、股份合作型、公司經營型、產業化經營型等,重點應支持種養大戶與工商業主進行規模化經營,投資高效農業,以發揮其人力、資金、市場與技術的優勢。
第二,市場信息支持。流轉土地的區位、數量、質量、地貌等條件以及補償標准、流轉形式均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建立流轉土地信息庫,多渠道、多形式向轄區內外及時發布土地資源信息,可增強土地市場透明度,有助於土地高效流轉。
第三,監督機制支持。土地流轉後的用途應遵循「不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確保耕地復耕能力,確保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確保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原則。建立監督機制,依法查處土地流轉後的違法用地行為,使流轉後的土地利用真正做到合理與高效。
第四,資金支持。據投資測算,目前每整理、開發、復墾1公頃的耕地需要投資 4500—9000元;園地需要3000—5500元;林地、牧草地需要投資1800—2750元;漁業用地需要投資15000—28000元。隨著土地整理、開發與復墾難度的遞增,土地流轉經營者所需投入資金量愈來愈大,為此需要財政部門、金融機構、民間組織等資金上的大力支持。
3.技術支持
由於土地開發整理內涵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豐富的,如土地整理最具代表性的德國,19世紀以前的土地整理主要是針對農地分散、零碎等問題實行集中;20世紀初期,側重於服務基礎設施和公共建設實施土地整理;到了20世紀70年代又增加了景觀生態和環境保護,以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因此,土地開發整理技術也需要不斷更新與完善,以適應土地開發整理內涵的需要。

『叄』 土地信託流轉的草尾模式

草尾模式」(外界稱之為「益陽模式」) 土地信託流轉「草尾模式」的基本做法是,政府出資在鄉鎮設立土地託管機構,農民在自願的前提下,將名下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委託給政府的土地託管機構,並簽訂土地信託合同,農業企業或大戶再從政府土地託管公司手中連片租賃土地從事農業開發經營活動。簡而言之,就是變過去農戶和企業兩個角色間的流轉為農戶、企業和政府三個角色間的流轉。農戶的承包經營權先流入給政府的土地託管公司,再由託管公司將歸集的經營權打包集中流向企業或大戶。
益陽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大體經歷了兩個階段。2007年前,由於種糧收益低、農村勞力外出務工,種田的人越來越少,農村耕地拋荒比較嚴重,有的地方拋荒面積甚至達到了三分之一。為了確保糧食生產,我們在全面落實國家惠農政策的同時,採取了幹部分片包干、收取代耕費等行政措施努力遏制耕地拋荒,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很快就發現,這種靠行政手段治理拋荒的方式極不穩定,難以持久。2008年,市委召開土地流轉工作座談會,總結前期治理拋荒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各種自發性的土地流轉現象,一致認為,土地聯產承包經營權的適度流轉,是解決拋荒問題的正確方向。因此,會議提出要把土地流轉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牛鼻子」來抓,並全面部署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發證和土地流轉工作。2009年,全市耕地流轉面積116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32.1%,位居省內前列。這是第一階段,也就是傳統流轉階段。
在隨後的實踐中,我們又發現這些形式的土地流轉在流轉率超過30%以後像是遇到了「天花板」,很難再有大發展。分析原因,主要是政府角色「缺位」。在傳統流轉模式中,主要是農戶和農業企業(或農業大戶)兩個角色在起作用,政府盡管成立了土地流轉中介服務機構,但只能做些信息服務、矛盾調解的工作,沒有以經濟角色的定位介入流轉流程之中。因此,企業對與千家萬戶打交道的難度、對毀約風險的擔憂和農戶對外來或本地農業企業投資商的不信任等因素交織在一起,導致土地流轉工作進展艱難。為了化解上述難題,我們從2009年開始,把目光瞄向了土地信託流轉這種新型流轉模式。經過三年的實踐,在進行土地信託流轉試點的地區,耕地流轉率很快突破了40%,有的地方達到了60%,沅江市草尾鎮樂園村達到了90%,並且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果。這是第二階段,也就是創新流轉階段。土地信託流轉對於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起到的積極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一是加快了產業發展,有利於城鄉產業對接;二是促進了農民增收,縮小了城鄉收入差距;三是帶動了資本下鄉;四是推動了村鎮建設,縮小了城鄉公共服務差距;五是增進了基層政府的公信力,改善了鄉村治理,縮小了城鄉文明差距。
實踐探索表明:第一,土地信託流轉不僅適應於湖區,也適應於山丘區;第二,土地信託流轉不僅適應於水田耕地流轉,也適應於種植茶葉、葯材等旱土甚至林地、養殖水面等的流轉;第三,土地信託流轉與其它流轉方式相比,有明顯優勢,深受企業家、農民、鄉鎮幹部的歡迎。凡是採取規范的「草尾模式」進行土地信託流轉的,則能夠實現流轉關系穩定、管理規范的效果,真正達到農民滿意、企業滿意、政府滿意的結果。
結合我們對中央政策的解讀和對土地信託流轉「草尾模式」實踐的總結,我認為,探求農村土地制度的完善之策,必須堅持三條原則:
第一,堅持尊重農民的意願。農村的問題說到底是農民的問題,黨的農村工作實踐已充分表明,什麼時候我們黨的農村工作遵循了農民意願,工作就能順利推進;脫離了農民的意願,工作就會受挫。「草尾模式」從起步到現在已三年了,農民群眾不斷提升的滿意度是我們工作的主要動力。
第二,堅持生產力標准。我們在土地制度創新方面的探索,要始終堅持以農業生產力的解放,生產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為導向。凡是有利於生產力解放的方式就要用,凡是不利於生產力發展的方式就要改,不能左顧右盼。
第三,堅持市場導向。中國推行市場配置資源為主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是歷史的選擇、正確的選擇。農村土地制度創新必須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相適應,真正做到市場主體充分參與,市場充分配置資源。在市場導向的原則下,黨委政府想問題作決策,不僅要有主觀想像力,更要有操作掌控力。要實現「魚」與「熊掌」兼得的目標,就要在確保農民分戶聯產經營權(農民切身利益)的同時,推動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配套的土地規模經營;就要在明晰產權、促進市場交易上做文章。

『肆』 農業銀行信託虧損原因

國家政策影響,是銀行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
1990年以來,賀團由於受國家政策性因素的影響,即四次調整存貸款利率,利率一降再降,銀行的經營業務收入大幅度下降,既或資禪羨橘款規模及總量有一定增加,但亦被利率下調所抵
消。農業銀行作為國家的專業銀行,為貫徹國家的農村經濟政策承擔派族了大量的政策性業務,以低於規定的基準和優惠利率發放農副產品收購及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貸款,農業生產資料專營貸款,民政福利企業貸款及民族貿易用品生產的貸款。銀行收益低,直接影響了經營效益,造成了非經營性的虧損。

『伍』 中國的土地流轉正在步入"信託時代"嗎

王東賓 / 河北張家口市金融辦

現在,農村土地流轉當前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後,以中信信託、中糧信託、北京信託三大信託機構先後於安徽宿州、黑龍江肇東、江蘇無錫等地開展土地流轉信託項目為標志,中國的土地流轉開始步入「信託時代」。

然而,自商業信託機構進入土地流轉領域之始,各方對土地流轉信託項目的經濟合理性就質疑不斷,或疑為商業噱頭,或疑為炒作概念,眾說紛紜。誠然,短期內迅速土地流轉實現盈利性具有相當大的難度,但正由於農業的脆弱性及其經濟劣勢,商業信託公司介入土地流轉領域這一新趨勢才尤為值得重視,需要從農村土地流轉的歷史脈絡中發現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本文將比較土地流轉的幾種重要模式,以更好地理解土地流轉信託模式的經濟效率和社會意義。

一、土地流轉的三種模式

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初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建立以後,土地流轉作為一種調節土地承包和土地經營之間緊張關系的重要機制,不管政策上是否正式認可,全國各地的實踐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出現了各種模式或經驗。本文的模式選取基於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提出「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並保持長久不變,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這就限定了農地流轉的兩個基本前提:「農地農有」與「農地農用」。這樣,本文的討論將不涉及改變土地使用權擁有狀態的「雙放棄」(如成都模式)、「宅基地換住房+承包地換社保」模式(如重慶九龍坡模式)等,也排除了改變「農地農地」狀態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如廣東南海模式)等,集中討論農業用地流轉模式。

第二,以收益權的實現方式為核心標准。這種選擇基於三個方面的考量。一是信託的制度設計恰恰以委託人財產收益權為核心,從農戶的收益權理解土地流轉信託模式,符合信託思想的本源,也易於在與其他模式的比較中發現其獨特優勢。二是受亨利?喬治的「地租社會化」思想啟發。亨利·喬治用「外殼」與「核仁」來隱喻土地佔有與收益,他反對僵化地從簡單直接佔有的形式來理解土地所有權內涵,而把地租(土地收益)作為土地權利的核心,這對我們理解當前中國「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的政策主旨極有啟發意義。最重要的是,保護(並實現)好農民的收益權是土地流轉政策的最關鍵環節,也是保障土地流轉穩定有序進行的必要條件,並能促進土地流轉在城鎮化進程中更好地發揮穩定器作用。

「地租社會化」提出者亨利喬治的著作《進步與貧窮》對孫中山的地權思想有重大影響

基於這樣兩個標准,本文選取「反租倒包」模式(浙江瑞安)和福建沙縣模式作為參照系,與以中信信託(以安徽宿州項目為例)為代表的商業信託模式進行比較,重點是各種模式的收益分配與增信機制兩個方面。

(一)浙江瑞安:「反租倒包」模式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浙江省瑞安市馬道村出現一種新的土地流轉模式,被稱之為「反租倒包」,這種模式後來在全國很多地方流行推行過。簡要地講,「反租倒包」是指村集體從農戶手中以一定價格把已經承包到戶的耕地租賃過來(「反租」),必要時經過一定的土地規劃、整理與整治,再轉包給種糧大戶或農業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倒包」)。之所以稱為「反租」,是因為村集體作為土地所有者,是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配中的發包方,先期已經將土地發包(「出租」)給農戶,因而村集體承租農民土地是一種「反租」行為。這樣一來二去,盡管土地又集中於村集體,但權利關系卻發生了變化。其權利轉化與轉移過程大體如此,通過發包完成土地初始權利分配(承包經營權),「反租」將經營權集中,「倒包」將土地經營權流轉到有效率的經營主體手中,土地承包權依舊歸農戶,土地所有者——村集體發揮組織管理職能。可以說,「反租倒包」模式是中國農民在當時的政策環境下因地制宜進行的自主的制度創新,與今天政策所倡導的「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宗旨不謀而合。在「反租倒包」的過程中,村集體、村民與經營者之間通過契約「合作」創造性地實現了承包權與經營權的效率分解與重組,因此這一模式非常適應中國鄉村社會,至今在許多地區仍在使用。

顯而易見,「反租倒包」是一種村級創新模式(筆者認為,「反租」是相對於「發包」而言的,因此除非擁有發包權,鄉鎮要麼是依託村集體的聯合「反租倒包」,要麼是「偽反租」),必然與鄉村治理水平高度關聯,關鍵問題看村委會或村集體組織的「反租」過程是否存在違背農民意願、強迫農戶流轉土地或侵害農民利益的行為,其有效運轉依賴於這樣三個條件:第一,村莊的經濟結構中,主要勞動力的收入依賴於非農就業。二,村莊治理機制比較完善,村民能夠通過協商機制達成共識,形成穩定契約。第三,村集體經濟較為發達,可以為「反租」的收益兌付提供較強的風險保障。

(二)福建沙縣:「雙平台」模式

沙縣小吃名揚海內,勞動力大量經商,土地撂荒現象嚴重,全縣范圍內土地流轉的需求非常高,催生出土地流轉的「沙縣模式」。截至2013年底,沙縣全縣實現流轉土地約13萬畝,佔全部耕地的65%,是全國土地流轉流轉率的2.5倍。從沙縣的實踐經驗來看,其土地流轉模式可以概括為「流轉+信託」雙平台模式。

福建沙縣的土地流轉模式可以概括為「流轉+信託」雙平台模式。

流轉平台

沙縣自2006年開展土地流轉試點,建立了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機構,作為中介組織推動土地集中連片規模流轉。沙縣的特點是,在三級服務體系的基礎上,又建立了專門的土地流轉交易場所和信息服務平台,並開發了土地承包管理系統、流轉土地視頻系統等。土地需求方接入服務平台和系統後,通過待流轉土地視頻,可以很快了解相關地塊的地貌、田間設施等基本信息。2011年信託平台建立後,信託平台承擔了收儲土地(一次流轉)並進行土地整理的任務,將土地地塊規模化、標准化,流轉平台對接的重點變為經過信託平台集中連片整理開發後的待流轉土地(二次流轉)。

信託平台

2011年,沙縣又作為福建省第一家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信託流轉試點,通過設立兩家經營權平台公司,建立了縣鄉兩級信託服務體系。

信託平台的運行機制主要是信託公司與村委會(代表同意將土地信託的農民)簽訂信託合同,獲得土地後,土地集中連片,統一進行規劃、布局、整理與整治,再通過招標、競拍、租賃等形式流轉給農業企業或其他經營主體。

可見,沙縣模式是一種政府主導的「流轉+信託」雙平台模式。盡管時序上流轉平台建立在前(2006年),信託平台建立在後(2011年),但實際運行中信託平台前置,發揮一次流轉(土地收儲)功能,把經營權集中起來,進行土地集中連片、整理開發,流轉平台的功能升級後置,把經過整理開發後的土地流轉給相關經營主體,發揮二次流轉功能。這樣,後面的比較分析可以發現,沙縣的信託平台是一種准信託模式,在收益權設計、風險處置措施、增信機制等其他方面與商業信託平台基本相當。

(三)安徽宿州:商業信託模式

至2014年4月初,全國落地的土地流轉信託項目已經有十幾單了,其中中信信託6單(安徽宿州、山東青州、貴州開陽、安徽馬鞍山、河南濟源與湖北黃岡),北京信託4單(江蘇無錫、鎮江句容、安徽銅陵和北京密雲),土地流轉信託項目的土地數量已達20萬畝以上。

盡管各機構的具體合約計劃存在諸多差別,但在核心問題(收益權)的處理上差別不大。本文主要使用中信信託宿州項目的方案設計。中信信託宿州項目位於宿州市埇橋區朱仙庄鎮,信託期限為12年(二輪承包期剩餘12年),首期流轉面積5400畝,流轉後用於建設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園(埇橋區是2010年農業部批準的第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5400畝土地由朱廟村、塔橋村集中承包經營權後,委託埇橋區人民政府代理,由區政府作為委託人與中信信託簽訂信託計劃,中信信託聘請服務商進行土地開發和基礎設施配套。該項目服務商為安徽帝元現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項目初期服務商同時也是整體承租商,支付開發前期的信託收益(關於中信信託宿州項目的詳細方案信息,參見蒲堅:《解放土地——新一輪土地信託化改革》,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219-247頁)。

中信信託公司目前正走在全國土地信託實踐的前沿

二、三種模式之比較

至此,我們初步理清三種模式的基本情況,接下來的比較以收益權為核心,集中在收益分配和增信機制兩個層面進行比較。

(一)收益分配模式

一般而言,土地流轉的收益分為兩個部分:基礎收益和增值收益。「反租倒包」模式中,農戶的土地流轉收益表現為單一的「反租」租金,但在實際情況中,村委會往往會發揮類似於集體談判機制的作用,推動土地流轉(「倒包」)價格根據市場情況和經濟環境的動態合理調整,「反租」價格隨之進行調整,這樣農戶也能分享到增值收益。在有些地區,「倒包」與「反租」之間會有一定的差價,或村集體與村民之間有約定的流轉收益分成比例,如「二八開」,農戶獲得大部分收益。

沙縣模式中,基礎收益即土地委託給信託公司時支付的約定租金。增值收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土地集中到信託公司以後,通過土地整治、改良後(如高標准農田建設)的增值部分,這部分60%歸農戶,40%歸信託公司作為信託發展基金滾動發展;另一部分是土地由信託公司流轉給經營方後,由信託公司申請各級項目配套資金,其中60%無償扶持經營方,其餘按信託公司的投入計算,逐年向經營方收回,回收資金返還村集體,由村集體進行二次返還(這實際上相當於本文末提出的農業補貼「部分歸農」機制)。

中信信託宿州項目(A類計劃)中,基本收益為1000斤中等質量小麥價值(均按國家頒布的中等質量小麥價格兌付等值人民幣,以下不再重復說明),如果低於1000元,則按1000元兌付,即支付給農民的基礎地租價格最低為每畝1000元人民幣。實際上,當地目前的土地流轉價格為每畝每年約600元左右,即該項目的基本地租一次性增值60%以上,項目初期,由當地政府為服務商(初期承租方)提供每年每畝約400斤中等質量小麥價值(約400元人民幣)。

增值收益為A類計劃方案中的超額收益。受託人服務商進行土地整理和基礎設施投資(必要時發行B類信託計劃,募集土地整理專項資金),扣除各項本金和費用後形成的超額收益,70%歸農戶,30%歸受託人,作為信託管理費用。北京信託江蘇項目也是按這一比例分配浮動收益(即土地開發的增值收益),增值收益「三七開」原則似乎已成為市場共識。當然,增值收益是否能夠按方案如期實現,我們實踐中密切關注。

(二)增信機制

不論何種模式,流轉收益按期兌付是穩定流轉關系的基本條件,是承包權與經營權有序、穩定分離的必要條件。而農業本身又是弱勢產業,面臨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經營風險等多重風險,經營端的風險如果傳導流轉端,引發兌付危機,必然影響流轉關系的穩定。因此,在土地流轉的各種模式中,收益兌付的增信機制至為關鍵。

「反租倒包」模式中,村委會作為村民自治組織,與村民之間存在一種「信任契約」,並通過村民直選等基層民主途徑對村委會的行為形成有效約束。這決定了在很大程度上,村集體經濟要為「反租倒包」提供一種隱性擔保,構建一種村集體增信機制。

沙縣模式中,有兩重保障機制。一是由增值收益的40%歸入信託公司形成的信託發展基金;二是財政資金增信機制,由沙縣財政先行注資150萬元設立土地流轉風險保證金。風險保證金的增信對象為集中連片100畝以上,流轉期限5年以上的流轉土地業主;當經營業主因發生各類風險無法兌付租金,導致信託公司無法向農戶兌付收益時,由風險保證金先行兌付。

中信信託宿州項目中,在方案中為A類基本收益(付給農戶的基礎地租)設計了雙重增信保障。第一重保障來自服務商的合同承諾,在未找到承租方的時候,由服務商承租信託項目下的所有土地,並按期向農戶支付基本收益。因此在項目開發初期,服務商即承租商。而且,若後期發生實際獲得的租金收入不足以支付基本收益的情況時,該類資金缺口仍由服務商補足(服務合同中規定服務商的職責范圍包括「提供信託計劃項下兌付A類基本收益的增信保障」)。第二重保障是如果A類基本收益的兌付仍然出現流動性資金缺口時,即第一重保障出現問題時,由受託方發行T類信託計劃,補足信託收益兌付的流動性缺口(T類信託計劃也可以用於土地整理投資的B類信託計劃基本收益兌付缺口)。

綜合來看,「反租倒包」模式採用的是村集體組織隱性增信機制,而沙縣模式和信託模式均建立了明確的增信機制,前者採用政府財政增信機制,後者採用市場化增信機制,保障農戶的基本收益不受土地流轉後與經營相關的風險影響,確保基本收益穩定且可持續。不論是沙縣的政府信託機制,還是宿州的市場信託機制,本質上均是土地流轉與土地經營之間建立一道風險防火牆,以穩定收益權的方式(信託收益)更充分地實現農戶承包經營權的經濟內涵,促進承包權與經營權的有序、穩定分離,有助於同時實現「穩定承包權」和「放活經營權」雙重政策目標,並且兼顧了效率與公平。

(三)土地流轉信託與金融創新

農村金融發展滯後的一個重要瓶頸是農村缺乏有效抵押、擔保品,導致「融資難」、「融資貴」成為普遍現象。近年來,各地紛紛試點推動解決這一問題的金融創新,如吉林的「土地收益保證貸款」、重慶的「三權抵押」、河南信陽的「五權抵押」等,其政策主旨均在於農村承包地、宅基地、林權等「三農」物權的金融權能。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進一步肯定了農村土地流轉的重要作用,明確激活農村土地擔保、抵押權能的政策導向,為農村土地金融創新打開了更寬闊的政策空間。土地流轉信託化對金融創新的推動作用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理解。

第一個層面是對委託方——普通農戶而言。土地流轉信託的優勢之一是將農戶承包土地的收益權結構化、標准化,變為標準的商業合約,這有利於開展以標准化收益權為標的的金融創新。例如,中信信託在宿州項目中目前已實現通過信託受益權質押為農戶發放小額貸款,年利率在10%-12%之間,沙縣的金融機構已經藉助當地的信託平台,開展了「預期收益權」、「農戶聯保+預期收益權質押」等金融創新。

2013年末發布的「107號文」(《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影子銀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明確提出「探索信託受益權流轉」,可以預期未來信託收益權的市場流通性更強,會更好地促進土地流轉信託收益抵押、擔保權能的實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對當前的「人戶分離」城鎮化格局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對「非戶籍城鎮化」人群來說,在沒有並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之前,土地流轉信託不僅可以實現「離土不離權」,提供一份穩定的基本收入,而且可以藉助收益權金融創新申請小額貸款,更好地在城鎮中生活與創業。例如,中信信託宿州項目中就提出「賦予土地信託流轉金融屬性,為農民參與城鎮化進程、增強承擔城鎮社會保險和住房租賃等方面的私人成本的支付能力創造條件」。可以說,土地流轉信託將構建的是一種「離鄉離土不離權」的社會制度。

第二個層面是針對信託平台而言。信託平台將原來分散的經營權匯集後,實現土地集中連片,具備開展土地整治項目(如高標准農田建設、中低產田改造、節水灌溉設施等)和布局現代農業基礎設施的必要條件,從而也就具備了對接財政扶持項目和資金的基礎條件。沙縣模式中,由信託平台配合政府扶持項目,開展土地集中連片整理開發,然後再進行流轉;北京信託密雲項目所採取的「財產權信託+資金信託」的「雙信託模式」,通過資金信託為土地流轉信託後的經營開發提供1800萬元的融資支持;中信信託宿州項目中,則有發行B類信託計劃融資進行土地整理的方案。信託平台對接政府項目時,政策上可以更好地「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即在財政補貼資金的引導與支持下,發揮「財政+金融」協同作用,藉助金融創新滿足土地整理開發和布局現代農業設施的融資需求。

第三個層面是對新型經營主體和經營農戶而言。少數土地信託項目中,如北京信託的江蘇無錫項目,信託土地僅158畝,項目可以直接對接農民合作社或其他新型經營主體。但其他的土地流轉信託項目一般涉及數千畝乃至數萬畝土地,需要聘請或組建(現代農業)服務商,按現代農業要求整理、開發土地,布局基礎設施,然後自主經營或再次流轉給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此時經過現代農業布局後,大棚抵押、融資租賃等金融創新和金融工具將會更容易地引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4]17號)、《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做好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銀發[2014]42號)等最新文件中所提倡的涉農直補資金擔保、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農機具抵押等一系列農村金融創新在土地流轉信託平台上均可以有效地展開,新型經營主體的融資能力將更強。當然,對於剛剛出現半年多的信託模式,目前多數項目仍處於服務商開發整理階段,相關的金融創新仍在醞釀與衍化當中,不過許多金融創新從沙縣的政府信託平台中看已經相當成熟。

土地流轉信託推動金融創新的機制在於土地流轉信託將承包權和經營權穩定分離後,土地權利束與相關主體清晰對應,既可以有收益權融資,也可以有經營權融資。這種土地權利束的分解與重組過程客觀上已經將土地流轉的相關主體進行了分層,形成既有大型主體(信託機構、現代農業企業等)、又有中型主體(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還有小型主體(小微企業、種養大戶、家庭農場、普通經營農戶)的多層次主體,並在土地的綜合開發利用上也根據各自優勢實現了分工合作,這種結構化設計又與大中小結合的農村金融普惠體系相對應,形成金融創新的推動力。

進一步而言,隨著土地信託的實踐深入,信託平台將進一步衍化為金融創新平台,通過信託制度設計,土地流轉金融創新得以在不同層面、不同主體間展開,根據土地整理、現代農業布局、具體生產與經營等開發階段的不同特點和融資需求,因地制宜地設計不同的金融工具和金融產品,促進土地流轉的資源優化配置。例如,中信信託在宿州方案中就提出「條件成熟時,也可與商業銀行、專業性農村小微貸款機構合作」,「以土地流通信託為平台構建服務『三農』的金融生態鏈」。

四、探索土地流轉信託的「混合」模式

自中信信託、中糧信託、北京信託等信託機構介入土地流轉領域以來,因其專業化水平高和結構化的制度設計,商業信託模式備受推崇,由此引起一個爭論:以沙縣模式為代表的政府信託(類信託)模式是否過時?商業信託模式是否就是土地流轉信託的不二選擇?

從本文的比較中可以初步總結商業信託模式和政府信託模式的優劣勢。商業信託模式的優勢有:第一,商業信託模式的市場化程度更高,可以在更廣的(全國)范圍內發現價格;第二,全國只有68家信託公司,對接外部資源能力強,可以更好地遴選服務商;第三,信託標准化、結構化水平高,可以推動更高水平的金融創新。短板在於:第一,商業信託模式採用的是項目制,使用的是本地優質土地資源,且地方政府需協調足夠的土地滿足規模經濟的需要,是一種非常態的土地流轉;第二,土地前期開發依賴於服務商,沒有合適的服務商,土地整理等工作亦無法開展;第三,服務商完成現代農業布局後,要承擔部分流轉平台的職能。

相比之下,政府信託模式的優勢在於:第一,信託平台承擔了土地收儲(一次流轉)職能,是一種常態化的土地流轉;第二,信託平台可直接開展土地整理開發,不需等待服務商;第三,有專業的土地流轉平台,二次流轉的效率和專業化程度更高;第四,信託平台與縣域金融機構合作緊密,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小微企業和普通經營農戶的普惠金融創新更有優勢。短板在於:第一,信託平台承擔了服務商的職能,現代農業開發專業能力不足;第二,與外部資源對接能力不足,價格發現能力弱於商業信託機構;第三,標准化、結構化能力不足,限制金融創新的層次,尤其是在大型金融和現代金融工具的引入方面受限。

顯而易見,政府信託模式與商業信託模式的互補性很強,很難簡單地說孰優孰劣,需要因地制宜、具體分析。隨著信託制度向土地流轉領域的更深引入,未來綜合兩種模式的「混合」模式將更有優勢。「混合」模式可能發揮的優勢主要有:第一,結合常態的土地收儲(一次流轉)和項目制,使得縣域內流轉土地可以分區域、分層次開發利用;第二,發揮縣域信託的「中小」優勢和商業信託的「大」優勢,相關主體分層對接土地權利束和要素資源,使資源配置更有效率;第三,更好地發揮信託平台的土地整理能力和服務商的現代農業布局能力;第四,發揮信託平台和流轉平台的協同作用,提高二次流轉經濟效率,推動建立二次流轉公開市場;第五,發揮商業信託在收益權管理、兌付和風險防範方面的優勢,使得農民的信託收益權更加穩定。

在條件成熟的地區,可以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信託平台,綜合利用各方力量和優勢。從政策意義上來講,「混合」模式可以同時實現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實踐中的發展表明,不論是政府信託模式,還是商業模式,亦或是今後可能的「混合」模式,信託制度在土地流轉領域是有生命力的,有可能成為今後農村土地流轉的重要制度工具。

土地流轉信託的制度優勢在於它可以同時兼顧效率與公平。土地流轉信託不僅可以實現承包權與經營權的穩定分離,而且可以實現合理分工。信託平台進行土地整理與整治,服務商(大型現代農業企業)進行現代農業規劃布局與基礎設施配套,這相當於農地的一級開發;然後土地再次流轉,實現土地更好地向四個新型經營主體集中,發揮其勞動技能優勢、生產技術優勢,這相當於農地的市場開發。通過信息平台,將有可能構建農村土地兩級開發體系。顯然,前者與後者的「適度規模」是不一樣的,而信託制的優勢恰恰在於可以穩定有序地集中經營權,又合理有效率地流轉分開,使經營權「放活」在不同層級滿足「適度規模」的不同標准。從這個角度而言,土地流轉信託可以更好地實現經濟效率。

從公平的維度來看,土地流轉信託逐步確立了幾個基本原則。第一是補貼部分歸農原則,要麼直接歸農(如中信宿州項目中基礎收益提升60%),要麼以增值收益分成的方式,而且越是初級開發中的補貼,歸農的比例越高。第二,基礎地租價格應依據規模經營和現代農業的水準確立,而非分散經營和傳統農業的水準確立,這是對農民農地發展權的一種認可。若以分散經營的低「市場價格」進行土地長期土地流轉,大多數農民不但享受不到規模經營和現代農業的超額收益,而且基本收益的價值也沒有充分體現。第三,「漲價歸公」與「漲價歸私」相結合。亨利·喬治地租社會化思想的核心是「漲價歸公」,在人均只有一兩畝承包經營權的較平均的農村土地分配格局下,「漲價歸農」實際上是「漲價歸公」的一種衍化形式,土地流轉信託方案是地租社會化分配的一種具體實現形式。增值收益的70%與30%分配比例,是「漲價歸公」與「漲價歸私」的有機結合。從這個角度來看,土地流轉信託又可以更好地實現公平。並且,公平的制度設計可以使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穩定有序地分離,反過來會促進規模經營的經濟效率。

鄧 小 平認為,農業的第二次飛躍必須走向集體經濟

1990年,鄧 小 平提出農業生產「兩個飛躍」的思想,即中國社會主義農業的改革和發展會有兩個飛躍:第一個飛躍,是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第二個飛躍,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集體經濟(具體論述參見《鄧 小 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5頁)。可以說,信託制度是實現「二次飛躍」的一種較為理想的制度工具。總體上,土地流轉信託是一種效率與公平兼顧、公平促進效率的機制,它使得全體農民可以共享農業「二次飛躍」的發展成果,可以更好地發揮中國土地制度的制度優勢。盡管在超過10萬億的信託資產中,土地流轉信託所佔比例微乎其微,但考慮到中國仍在持續的新型城鎮化進程,土地流轉的潛力遠遠沒有完全釋放出來,而且「戶籍城鎮化率」真正追上人口「城鎮化率」尚需一段較長的時間,消化「人戶分離」仍需時日,即使在戶籍制度改革的政策背景下,土地流轉仍將發揮重要的穩定器作用。因此,土地流轉信託的大發展值得期待和深入探索。

『陸』 農業項目融資模式

農業項目融資模式

在國家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沒有對涉農項目「國民待遇」化的情況下,農業項目比起地產、製造業融資來講,難度系數大了很多。那麼大家知道農業項目融資的模式有多少?

一、農業融資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的持續發展帶來農民入城就業機會和收入的增加,但資本、人才和技術向城市的轉移,使農村發展日益落後。主要是農村沒有良好的投融資環境,資金的趨利性導致無法進入農業投資。另外農業生產投資雖有較高的社會效益,但投資迴流期長,前期啟動投資較大,使農業資金的需求和供給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國農業融資主要集中在財政資金支持和銀行商業性資金支持兩類上,主要困境如下:

(一)財政資金支持

201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676708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60863億元,佔比9。0%[1]。2015年國家財政預算的中央本級支出25012億元,其中農業相關支出見表1[2]。

農業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遠低於第一產業佔GDP的比重。政府對農業投入較多的是大中型基礎設施和水利設施建設,或用於流通環節的補貼。對農業的品種改良,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和食品安全保障等投入不夠。沒有足夠的資金對中小農業項目進行支持。

(二)商業性資金支持

農業項目自身也有較大風險,如受氣候災害影響大、生產周期性長、資金回籠慢等。而土地使用權的流轉難度大,農戶缺乏足夠的貸款抵押品,農業保險制度又不完善。商業銀行基於風險管理,缺乏對中小農業項目的貸款動力。目前商業銀行逐步撤並鄉鎮級營業網點,可以看出其逐步收縮對農業金融的服務。

農村信用合作社以「三農」為業務核心。近期向商業銀行的改造,短期內無法與郵政儲蓄及其他商業銀行競爭存款資源,同時又拓寬了其貸款方向。使存款資金中很大部分被用於城市的商業貸款,反而稀釋了對中小農業項目的資金支持。

二、中小農業項目融資規模

截至2006年末,全國共有農業生產經營戶20016萬戶,農業生產經營單位39。5萬個,農業從業人員34874萬人,耕地121775。9千公頃[3]。農業從業人員的人均耕地只有5。24畝。因我國城鄉戶籍制度問題及農業人口的整體素質不高,進城務工的農民必將保留自己的農業土地使用權以作年老返鄉的退路。所以我國很難全面的走美國式大農場發展之路,應是土地流轉租賃的中小規模農場模式。以二八定律考慮(20%的人佔80%資源),集約化後人均耕地約20畝,即中小農業項目的土地規模是20畝。以常規農產品核算項目收益見表2和表3。

農業項目的資金准備除年收入中包含的成本外,還須准備一定的流動資金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啟動資金應不少於項目的年度收入。以此核算小型農業項目的資金需求在5~10萬,中型農業項目的資金需求在40~70萬。

三、現有融資模式的分析

目前融資市場有多種融資模式,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分別評估其在中小農業項目融資上的可行性。

(一)政策性融資

我國政策性金融機構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農發行的貸款對象為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及直屬庫、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國有及國有控股糧食企業、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的具有專門從事棉花收購調銷進出口業務資格和能力的供銷社棉花企業、農業部門所屬的良種棉加工工程、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其他企業。農戶的中小農業項目是沒有貸款資格的。同時政府年度的農業財政預算主要是用於農業發展的基礎投入,即使有部分資金用於農業補貼,也無法滿足中小農業項目融資。

要改善這種現狀,一方面拓展農發行的貸款業務范圍,針對農戶提交的農業項目規劃發放相應的項目貸款。或者由農戶在生產前向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上報當年的農產品產量後,農發行依據上年的價格提前發放農戶貸款用於生產。待農產品豐收後,再由農戶向企業出售農產品歸還貸款。另一方面在財政預算上進一步支持地方政府對農業的財政支持,可在相關的稅收方面將部分農業企業的國稅轉為地稅,並明確指定用於中小農業項目融資。

(二)商業貸款

商業銀行貸款需要有相應的抵押品。而農戶的抵押資產擁有量普遍很少。農村的房產又無法用於抵押。中型農業項目近50萬貸款,農戶很難擁有等值的抵押品。目前的現狀是商業貸款在農戶中並不普及。政府可放開農用土地和農村宅基地的流轉,使農戶能夠用自己的土地、宅基地及房產為抵押品貸款。這將極大的拓展農業融資市場,降低中小農業項目的融資難度。

(三)民間貸款

目前農戶在缺乏資金時首先會向親朋借款。因雙方了解和信息流通透明借貸款的風險更小。但50萬的資金額度較大,對於普通農戶家庭很難完全通過親朋籌集。其他的民間借貸途徑,以目前民間借貸市場來看更多是類似於高利息貸款性質。這種借款風險極大,一旦項目經營失敗將導致沉重債務負擔。

(四)股權融資

股權融資是公司股東通過出讓部分股權增資引進新股東的方式來融資。新股東分享公司的盈利,公司無須還本付息。融資方式有私募發售和公開市場發售兩類。公開市場發售是公司在股票市場上市向公眾發行股票來融資。根據我國證券法公司上市要求有5000萬的資產規模。所以公開市場發售方式並不適合中小農業項目的融資。

私募發售應用於農業融資,首先需要農戶成立農業合作社或農業公司再吸引投資者入股。考慮到農業合作社和農業公司股份的流通性較差,地方政府可以成立「民間融資服務中心」負責股權登記、公司項目考察評估、融資中介及股權交易的服務。這將大大降低私募股權融資的難度。

(五)債券融資

除銀行信貸和民間信貸外,債券融資也是債權融資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國公司債券的發行條件是:股份有限公司凈資產不低於3000萬,有限責任公司不低於6000萬。中小農業項目即使成立公司也無法發行債券。債券融資可通過以下途徑實施: 1。政府發行專項的「農業創業債券」。融資資金專項用於農發行的中小農業項目貸款。農發行只要評估貸款人的項目資質,並監督項目的進展即可較好的控制貸款風險。

2。中小農業公司發行小額特種債券。可將債券的登記、發行、交易業務歸並到「民間融資服務中心」。政府只需做好債權債務人的資質評定和融資資金的使用監督,即可確保債券融資的順利進行和降低融資風險。

(六)眾籌融資

眾籌是通過互聯網平台發布資金需求向廣大網民募集資金。發起人在預設時間內發起融資項目。融得目標金額後項目成功獲得收益,以實物或資金回報出資人。相比傳統的融資模式,眾籌門檻低、更為開放,為中小農業項目的小額融資提供了非常好的融資平台。但眾籌在我國發展過快存在較大風險:

1。制度不健全,評估監督不夠,大量的眾籌項目良莠不齊。信息的不對稱導致存在較嚴重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據銀監會統計,部分進入眾籌市場的資金並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而是返回資本市場或充當貸款資本。

2。法律支持缺乏,監管不到位。政府對中間賬戶安全、擔保和是否屬於非法集資的監管缺失。眾籌企業自身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如內部審查機制不健全、自控風險能力不足、對借款人資格審查不嚴、擔保制度落實不完善。

我國互聯網金融日漸興起。除政府需要出台法律法規來規范眾籌平台外,眾籌企業也需要進行內部調整,加強風險管理。通過市場競爭,淘汰大部分高風險的小型眾籌企業後,眾籌平台才能更好的為中小農業項目融資。

(七)農業價值鏈融資

農業價值鏈是由銷售商、加工企業、農業生產者等相關利益主體根據自身利益最大化進行談判、博弈確定聯系,把農產品產前供應體系、產中生產體系、產後加工銷售與服務體系、最終消費者納入一條合理的價值鏈條體系中,通過整合農業產業鏈中各種中間需求來應對變化迅速的農產品市場[4]。價值鏈融資是使資金流入價值鏈各個環節的過程。其融資模式分為外部融資和內部融資兩種:

1。外部融資是以價值鏈上的所有參與者為授信主體,對整個價值鏈進行貸款的風險和收益評估。將資金注入到價值鏈中的需求環節,從而促進價值鏈長期的協同關系和提升競爭力。因價值鏈中參與者的綜合信用評級和互相擔保可以降低銀行貸款的風險,相比普通的農業貸款更利於融資的進行。

2。內部融資是資金需求主體從資金供給主體即農業價值鏈上的加工或流通企業那裡賒購農業投入品或者獲取購買投入品的現金貸款、銷售預付款,並通過向企業出售農產品方式償還貸款。內部融資的優勢是參與者之間存在著依賴關系可以很容易地嵌入還款機制,便利向生產者提供資金技術援助[5]。

無論是外部融資還是內部融資,構建良好的農業價值鏈是融資的基礎。需要政府構建價值鏈參與者的撮合平台,設計合理的價值鏈,並建立有效的保障機制、風險共擔機制和價值鏈內部利益制衡機制。

(八)融資租賃

融資租賃是指租賃公司負責購買設備交付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只有設備的使用權,並按合同定期交納租金給租賃公司。融資租賃的方式是:

1。直接融資租賃。承租人選擇需要的設備,租賃公司出資購買出租給承租人使用。租期內承租人定期支付租金。這樣可以解決承租人的固定資產投資問題,滿足在沒有足夠資金的情況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2。轉租賃。租賃公司從其他出租人租入設備,轉租給承租人。租賃公司同時具有承租人和出租人的雙重身份。一些擁有多餘優質設備資源而不具備租賃許可的企業,可以通過轉租賃的方式融資。

3。售後回租。承租人向租賃公司出售自有的固定資產,再從租賃公司租賃回該固定資產。售後回租可以將固定資產變為現金用以補充流動資金或購買新的設備。

目前我國主要還是農業機械的融資租賃。在中小農業項目上只能滿足部分資金需求。如要進一步的'服務農業融資需要拓展融資租賃的標的物,如農田山林的使用權、生物資產(良種良畜)、禽畜圈舍等。

四、新型融資模式的探討

農業項目建成後,每年會產生穩定的現金流,且風險可以評估。因此可以考慮進行農產品證券化。證券化流程是:發起人將每年的農產品價值作為基礎資產出售給特殊目的機構(SPV)。SPV匯集資產形成資產池,對資產池進行價值評估後,再將其中的資產打包發行有價證券進行融資。最後以資產池每年產生的現金流來清償發行的證券。證券化的參與者有:

1。發起人:為農產品的擁有者。因交易成本較大,可由農民專業合作社或者多個具有相同的農產品生產的合作社組建聯合體作為發起人。

2。SPV:特殊目的機構,發起人轉讓基礎資產的接受者。在形成資產池後,發行相應的有價證券。機構要有破產隔離條件,對基礎資產進行價值評估,對證券進行風險評估。

3。存管機構:由金融機構進行資金和資產的託管,保證資金和基礎資產的安全。

4。信用增級機構:提升證券化產品的信用等級,向特定目的機構(SPV)收取相應費用,並在證券違約時承擔賠償責任。

5。信用評級機構:信用評級是農產品證券化程序中的重要步驟,關鍵是要識別農產品證券化中存在的多種風險,證券發起人只有及時發現風險並採取措施規避,才能提高證券的信用評級。

6。承銷人:證券設計和發行承銷的投資銀行。

7。投資者:發行及二級市場的證券持有者。農產品證券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政府在機構設置上起主導作用,在證券化的流程上制定嚴格的風險管理機制。需要完善我國農業保險市場,降低生產風險和氣候災害對證券違約的風險。需要完善我國的信用評級制度,降低發起人的經營管理風險。而農產品的價格波動對證券價格的風險,可以通過證券組合管理來降低。從資源配置的角度看,農產品證券化能將社會資本引入農業生產領域,有利於農業融資。

五、總結

十三五規劃後,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的發展依然是目前國家有待解決的問題。而農業融資問題,無論是在現有融資模式的改善和創建融資新模式上都需要政府在宏觀上起到主導作用,在法律和制度上構建合理的農業融資平台。從而確保在市場化的融資渠道下,農戶能合理高效的融資,並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

;
閱讀全文

與農業信託模式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谷小鎮金融服務公司 瀏覽:283
中投公司持股中再集團 瀏覽:649
金融公司違規掛職 瀏覽:669
地方融資公司轉型產業 瀏覽:935
中鋁集團收購力拓 瀏覽:703
工商銀行個人網上銀行外匯市場比 瀏覽:30
銀行不是限制買外匯嗎怎麼炒外匯 瀏覽:312
獸葯疫苗上市公司 瀏覽:952
python自動交易 瀏覽:106
八毛多的股票 瀏覽:720
2015年2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 瀏覽:20
齊魯證券青島江西路電話 瀏覽:706
投資公司屬於第三方理財嗎 瀏覽:483
曉松奇談融資 瀏覽:949
怎樣知道奇瑞金融公司的電話 瀏覽:658
股票王誠遠 瀏覽:271
日常生活常見的費力杠桿 瀏覽:762
葛洲壩集團哪幾個公司比較好 瀏覽:641
博易大師期貨指標公式 瀏覽:703
理財產品科目應用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