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華南ppp投融資合作網

華南ppp投融資合作網

發布時間:2023-09-20 22:59:25

『壹』 ppp模式是什麼「詳解」

ppp模式是什麼「詳解」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縮寫,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夥伴式的合作關系,並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公私合營模式(PPP),以其政府參與全過程經營的特點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PPP模式將部分政府責任以特許經營權方式轉移給社會主體(企業),政府與社會主體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共同體關系,政府的財政負擔減輕,社會主體的投資風險減小。PPP模式比較適用於公益性較強的廢棄物處理或其中的某一環節,如有害廢棄物處理和生活垃圾的焚燒處理與填埋處置環節。這種模式需要合理選擇合作項目和考慮政府參與的形式、程序、渠道、范圍與程度,這是值得探討且令人困擾的問題。

截止到[1] 2015年11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公開推介的第一批1043個PPP項目中,已簽約項目達到329個,占推介項目數量的比例為31.5%。

PPP模式,也稱PPP融資,或者PPP。

隨著項目融資的發展,有一個詞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夥或合營,又稱公私協力)開始出現並越來越流行,特別是在歐洲。該詞最早由英國政府於1982年提出,是指政府與私營商簽訂長期協議,授權私營商代替政府建設、運營或管理公共基礎設施並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本文擬對PPP的各種定義作一個綜述,並論述它的理論基礎。

狹義定義

從各國和國際組織對PPP的理解來看,PPP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PPP泛指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為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而建立的各種合作關系,而狹義的PPP可以理解為一系列項目融資模式的總稱,包含BOT、TOT、DBFO等多種模式。狹義的PPP更加強調合作過程中的風險分擔機制和項目的衡工量值(ValueForMoney)原則。

廣義定義

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簡寫,中文直譯為「公私合夥制」,簡言之指公共部門通過與私人部門建立夥伴關系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的一種方式。雖然私人部門參與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已有很長歷史,但PPP術語的出現不過是近十年的事情,在此之前人們廣為使用的術語是Concession、BOT、PFI等。PPP本身是一個意義非常寬泛的概念,加之意識形態的不同,要想使世界各國對PPP的確切內涵達成共識是非常困難的。德國學者NorbertPortz甚至認為"試圖去總結PPP是什麼或者應該是什麼幾乎沒有任何意義,它沒有固定的定義,並且也很難去考證這個含義模糊的英文單詞的起源,PPP的確切含義要根據不同的案例來確定。

分類方法

由於世界各國意識形態不同,且處於PPP發展的不同階段,導致各國使用的術語不盡相同,或者對於同一個術語的理解不盡一致,這就給PPP的分類帶來很大的麻煩。從筆者查閱的資料來看,各國或國際組織對PPP的分類有十幾種之多。

PPP的各種模式及其含義

廣義PPP可以分為外包、特許經營和私有化三大類,其中:

外包類

PPP項目一般是由政府投資,私人部門承包整個項目中的一項或幾項職能,例如只負責工程建設,或者受政府之託代為管理維護設施或提供部分公共服務,並通過政府付費實現收益。在外包類PPP項目中,私人部門承擔的風險相對較小。

特許經營類

項目需要私人參與部分或全部投資,並通過一定的合作機制與公共部門分

擔項目風險、共享項目收益。根據項目的實際收益情況,公共部門可能會向特許經營公司收取一定的特許經營費或給予一定的補償,這就需要公共部門協調好私人部門的利潤和項目的公益性兩者之間的平衡關系,因而特許經營類項目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相關部門的管理水平。通過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特許經營類項目能充分發揮雙方各自的優勢,節約整個項目的建設和經營成本,同時還能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項目的資產最終歸公共部門保留,因此一般存在使用權和所有權的移交過程,即合同結束後要求私人部門將項目的使用權或所有權移交給公共部門。

私有化類

PPP項目則需要私人部門負責項目的全部投資,在政府的監管下,通過向用戶收費收回投資實現利潤。由於私有化類PPP項目的所有權永久歸私人擁有,並且不具備有限追索的特性,因此私人部門在這類PPP項目中承擔的風險最大。

運營方式

在發達國家,PPP的應用范圍很廣泛,既可以用於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如水廠、電廠),也可以用於很多非盈利設施的建設(如監獄、學校等)。北京正在准備通過法人招標方式建設六個奧運場館,我們認為PPP是一種極好的方式。奧運場館很難靠自身平衡資金,需要政府以適當的方式進行投入,以使項目可以商業運作。同樣,北京正准備大規模建設城市鐵路,PPP同樣是最有效的方式。

主要優點

在於將市場機制引進了基礎設施的投融資。不是所有城市基礎設施項目都是可以商業

化的,應該說大多數基礎設施是不能商業化的。政府不能認為,通過市場機制運作基礎設施項目等於政府全部退出投資領域。在基礎設施市場化過程中,政府將不得不繼續向基礎設施投入一定的資金。對政府來說,在PPP項目中的投入要小於傳統方式的投入,兩者之間的差值是政府採用PPP方式的收益。

(1)消除費用的超支。公共部門和私人企業在初始階段私人企業與政府共同參與項目的識別、可行性研究、設施和融資等項目建設過程,保證了項目在技術和經濟上的可行性,縮短前期工作周期,使項目費用降低。PPP模式只有當項目已經完成並得到政府批准使用後,私營部門才能開始獲得收益,因此PPP模式有利於提高效率和降低工程造價,能夠消除項目完工風險和資金風險。研究表明,與傳統的融資模式相比,PPP項目平均為政府部門節約17%的費用,並且建設工期都能按時完成。

(2)有利於轉換政府職能,減輕財政負擔。政府可以從繁重的事務中脫身出來,從過去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提供者變成一個監管的角色,從而保證質量,也可以在財政預算方面減輕政府壓力。

(3)促進了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利用私營部門來提供資產和服務能為政府部門提供更多的資金和技能,促進了投融資體制改革。同時,私營部門參與項目還能推動在項目設計、施工、設施管理過程等方面的革新,提高辦事效率,傳播最佳管理理念和經驗。

(4)政府部門和民間部門可以取長補短,發揮政府公共機構和民營機構各自的優勢,彌補對方身上的不足。雙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長期目標,可以以最有效的成本為公眾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5)使項目參與各方整合組成戰略聯盟,對協調各方不同的利益目標起關鍵作用。

(6)風險分配合理。與BOT等模式不同,PPP在項目初期就可以實現風險分配,同時由於政府分擔一部分風險,使風險分配更合理,減少了承建商與投資商風險,從而降低了融資難度,提高了項目融資成功的可能性。政府在分擔風險的同時也擁有一定的控制權。

(7)應用范圍廣泛,該模式突破了引入私人企業參與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組織機構的多種限制,可適用於城市供熱等各類市政公用事業及道路、鐵路、機場、醫院、學校等。

意義

管理學家PeterF.Drucker曾經指出:「政府必須面對一個事實:政府的確不能做、也不擅長社會或社區工作。」進入知識經濟時代,資源的汲取與分配應該以高效率的方式進行。政府負責政策制定與規劃,而將政策執行落實於民間社區或私營部門,這樣不僅可以減輕政府長久以來的財政負擔,又可將社區及民眾力量引入公共服務的進程當中,以強化公民意識與社會認同感,同時提高了資源使用效能和建設、運營效率。因此,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進程中,PPP的研究具有現實積極的意義。

必要條件

政府支持

政府部門的有力支持。在PPP模式中公共民營合作雙方的角色和責任會隨項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政府的總體角色和責任--為大眾提供最優質的公共設施和服務--卻是始終不變的。PPP模式是提供公共設施或服務的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但並不是對政府有效治理和決策的替代。在任何情況下,政府均應從保護和促進公共利益的立場出發,負責項目的總體策劃,組織招標,理順各參與機構之間的許可權和關系,降低項目總體風險等。

2015年10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全國工商聯在北京舉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推介電視電話會議,江蘇、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湖北、貴州等七個省份在會上推出總投資約9400億元的287個項目,涉及市政、公路、軌道交通、機場、水利、能源等多個領域。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勇在會上說,推廣實施PPP模式對於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提高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效率、擴大有效投資等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推廣實施PPP模式的熱情很高,取得了積極進展。

但與此同時,民間資本的參與度仍然不足。專家分析,民間資本仍然存在信心不足、意願不強等問題,同時由於對政策不了解,還存在分散和投資無序等問題。將具有較好盈利預期的項目對民間資本開放,有助於調動民間資本積極性。[2]

健全法律

健全的法律法規制度。PPP項目的運作需要在法律層面上,對政府部門與企業部門在項目中需要承擔的責任、義務和風險進行明確界定,保護雙方利益。在PPP模式下,項目設計、融資、運營、管理和維護等各個階段都可以採納公共民營合作,通過完善的法律法規對參與雙方進行有效約束,是最大限度發揮優勢和彌補不足的有力保證。

2015年6月1日,我國《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正式施行。該辦法明確了在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等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開展特許經營,境內外法人或其他組織均可通過公開競爭,在一定期限和范圍內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並獲得收益。《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確立了社會資本可參與特許經營權的制度性創新,業界均默認其為「PPP基本法」。

專業人才

專業化機構和人才的支持。PPP模式的運作廣泛採用項目特許經營權的方式,進行結構融資,這需要比較復雜的法律、金融和財務等方面的知識。一方面要求政策制定參與方制定規范化、標准化的PPP交易流程,對項目的運作提供技術指導和相關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專業化的中介機構提供具體專業化的服務。

發展方式

PPP模式的典型結構為:政府部門或地方政府通過政府采購形式與中標單位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簽定特許合同(特殊目的公司一般由中標的建築公司、服務經營公司或對項目進行投資的第三方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由特殊目的公司負責籌資、建設及經營。政府通常與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達成一個直接協議,這個協議不是對項目進行擔保的協議,而是一個向借貸機構承諾將按與特殊目的公司簽定的合同支付有關費用的協定,這個協議使特殊目的公司能比較順利地獲得金融機構的貸款。採用這種融資形式的實質是:政府通過給予私營公司長期的特許經營權和收益權來換取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及有效運營。

現實應用

PPP模式在各種工程廣泛應用PPP模式已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1992年英國最

早應用PPP模式。英國75%的政府管理者認為PPP模式下的工程達到和超過價格與質量關系的要求,可節省17%的資金。80%的工程項目按規定工期完成,常規招標項目按期完成的只有30%;20%未按期完成的、拖延時間最長沒有超過4個月。同時,80%的工程耗資均在預算之內,一般傳統招標方式只能達到25%;20%超過預算的是因為政府提出調整工程方案。按照英國的經驗,適於PPP模式的工程包括:交通(公路、鐵路、機場、港口)、衛生(醫院)、公共安全(監獄)、國防、教育(學校)、公共不動產管理。智利是國家為平衡基礎設施投資和公用事業急需改善的背景下於1994年引進PPP模式的。結果是提高了基礎設施現代化程度,並獲得充足資金投資到社會發展計劃。已完成36個項目,投資額60億美元。其中,24個交通領域工程、9個機場、2個監獄、1個水庫。年投資規模由模式實施以前的3億美元增加到17億美元。葡萄牙自1997年啟動PPP模式,首先應用在公路網的建設上。至2006年的10年期間,公路里程比原來增加一倍。除公路以外,正在實施的工程還包括醫院的建設和運營、修建鐵路和城市地鐵。巴西於2004年12月通過「公私合營(PPP)模式」法案,該法對國家管理部門執行PPP模式下的工程招投標和簽訂工程合同做出具體的規定。據巴西計劃部稱,已經列入2004年-2007年四年發展規劃中的23項公路、鐵路、港口和灌溉工程將作為PPP模式的首批招標項目,總投資130.67億雷亞爾。

促進中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民營化。在中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引入PPP模式,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價值。政府也開始認識到這些重要價值,並為PPP模式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和法律法規層面的支持。

;

『貳』 路網ppp項目是什麼意思

PPP是一種新型的項目融資模式,可以使民營資本更多地參與到項目中,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民營資本「有利可圖」。那麼ppp項目是什麼意思呢?下面針對這個問題高頓為大家詳細解答一下。
廣義上的ppp項目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按照這個廣義概念,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合作過程中,讓非公共部門所掌握的資源參與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從而實現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與BOT相比,狹義PPP的主要特點是,政府對項目中後期建設管理運營過程參與更深,企業對項目前期科研、立項等階段參與更深。政府和企業都是全程參與,雙方合作的時間更長,信息也更對稱。
ppp項目的三大特徵:
夥伴關系
PPP具有三大特徵,第一是夥伴關系,這是PPP最為首要的問題。政府購買商品和服務、給予授權、徵收稅費和收取罰款,這些事務的處理並不必然表明合作夥伴關系的真實存在和延續。比如,即使一個政府部門每天都從同一而公共部門則是以此目標實現公共福利和利益的追求。形成夥伴關系,首先要落實到項目目標一致之上。但這還不夠,為了能夠保持這種夥伴關系的長久與發展,還需要夥伴之間相互為對方考慮問題,具備另外兩個顯著特徵:利益共享和風險分擔。
利益共享
需明確的是,PPP中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並不是簡單分享利潤,還需要控制私營部門可能的高額利潤,即不允許私營部門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形成超額利潤。其主要原因是,任何PPP項目都是帶有公益性的項目,不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如果雙方想從中分享利潤,其實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只要允許提高價格,就可以使利潤大幅度提高。不過,這樣做必然會帶來社會公眾的不滿,甚至還可能會引起社會混亂。既然形式上不能與私營部門分享利潤,那麼,如何與私營部門實際地共享利益呢?在此,共享利益除了指共享PPP的社會成果,還包括使作為參與者的私人部門、民營企業或機構取得相對平和、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利益共享顯然是夥伴關系的基礎之一,如果沒有利益共享,也不會有可持續的PPP類型的夥伴關系。
風險共擔
夥伴關系作為與市場經濟規則兼容的PPP機制,利益與風險也有對應性,風險分擔是利益共享之外夥伴關系的另一個基礎。如果沒有風險分擔,也不可能形成健康而可持續的夥伴關系。無論是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無論是私人部門還是公共部門、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沒有誰會喜歡風險。即使最具冒險精神的冒險家,其實也不會喜歡風險,而是會為了利益千方百計地避免風險。
在PPP中,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合理分擔風險的這一特徵,是其區別於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其他交易形式的顯著標志。例如,政府采購過程,之所以還不能稱為公私合作夥伴關系,是因為雙方在此過程中是讓自己盡可能小地承擔風險。而在公私夥伴關系(PPP)中,公共部門卻是盡可能大地承擔自己有優勢方面的伴生風險,而讓對方承擔的風險盡可能小。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在隧道、橋梁、幹道建設項目的運營中,如果因一般時間內車流量不夠而導致私營部門達不到基本的預期收益,公共部門可以對其提供現金流量補貼,這種做法可以在「分擔」框架下,有效控制私營部門因車流量不足而引起的經營風險。與此同時,私營部門會按其相對優勢承擔較多的、甚至全部的具體管理職責,而這個領域,卻正是政府管理層「官僚主義低效風險」的易發領域。由此,風險得以規避。
如果每種風險都能由最善於應對該風險的合作方承擔,毫無疑問,整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成本就能最小化。PPP管理模式中,更多是要突破簡單化的「融資模式」理解,上升到從管理模式創新的層面上理解和總結。

『叄』 PPP公私合營主要有哪些形式

PPP(公私合營):政府通過與民營企業建立夥伴關系來建設和經營項目或提供服務。其中特許經營是吸引民間資本的重要手段(政府授予民營企業在一定時間和范圍提供某項公共產品進行經營的權利)。主要包括以下形式:
LBO(租賃-建設-經營):民營企業被授予一個長期合同,利用自己的資金擴展並經營現有的基礎設施。它可根據合同條款收回投資並取得合理回報,同時必須向政府繳納租金,其優點在於可避免國有基礎設施完全被私人擁有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
BBO(購買-建設-經營):現有基礎設施被出售給那些有能力改造和擴建這些基礎設施的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在特許權下永久性地經營這些基礎設施。
WA(外圍建設):民營企業投資興建現有公共設施的一些附屬設施,然後在一定的期限內經營整個基礎設施。
BTO(建設-轉讓-經營):民營企業負責建設,然後所有權轉移給政府部門,經營上以長期合約形式外包給發展商。
BOT(建設-經營-轉讓):民營企業負責建設,並在特定的經營期限內,有權向用戶收取費用,期限結束,所有權轉讓給有關政府部門。
BOO(建設-擁有-經營):民營企業在永久特許權下負責建設,擁有產權並負責經營,但必須接受政府在定價和運營方面的限制。
BT(建設-轉讓):政府提供優惠條件給民營企業建設項目,要求其無償建設一些公共基礎設施;或者民營企業建成項目後所有權和使用權轉讓給政府,政府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以租金形式還款,或以財政預算資金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合同款。
BTL(建設-轉讓-租賃):民營企業項目負責建設,建成後所有權無償轉讓給政府,在特許期內,特許權人將項目出租給政府使用,租期滿後政府完全取得項目。
TOT(轉讓--經營--轉讓):政府將一定期限的經營權轉讓給民營企業進行運營與維護,在特許經營期結束後,所有權轉讓給政府。
O&M(運營和維護的合同承包):政府部門與民營企業簽訂合同,將設施的經營與維護交給民營企業完成,企業承擔經營與維護的全部責任。

『肆』 政府ppp項目是什麼意思

ppp項目的意思是指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讓非公共部門所掌握的資源參與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從而實現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並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即公私合營模式。
PPP全稱: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稱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PPP是以市場競爭的方式提供服務,主要集中在純公共領域、准公共領域。PPP不僅是一種融資手段,還是一次體制機制變革,涉及行政體制改革、財政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
廣義的PPP泛指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為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而建立的各種合作關系,廣義的PPP可以理解為一系列項目融資模式的總稱,包含BOT、TOT、DBFO等多種模式。狹義的PPP更加強調合作過程中的風險分擔機制和項目的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原則。
法律依據
《關於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
第一條充分認識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重要意義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是指政府為增強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提高供給效率,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與社會資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及長期合作關系。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有利於創新投融資機制,拓寬社會資本投資渠道,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有利於推動各類資本相互融合、優勢互補,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於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伍』 ppp項目運作模式是什麼

有多種運作模式。

1、委託運營模式

委託運營方式是指「政府將存量公共資產的運營維護職責委託給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不負責用戶服務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運作方式。

這類模式中,地方政府保留資產所有權和建設,只向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支付委託運營費。在模式的運作方式下,政府主體的經濟業務比較簡單,其經濟實質就是政府主體通過支付一定運營費的形式,委託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代為運營、維護,各類項目的資金輸出均由政府主體直接承擔經濟責任,也就是直接形式的地方債。

該方式下政府主體支付給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的委託費,實質上是對公共資產進行運營和維護所發生的費用。

2、管理合同方式

管理合同運作方式是指」政府將存量公共資產的運營、維護及用戶服務職責授權給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的項目運作方式。地方保留資產所有權,只向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支付管理費。

這類方式通常理解為『轉讓-運營-移交』運作方式的過渡方式,且合同期限較短。這類模式,政府主體除了委託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對公共資產進行運營和維護,還通過授權的方式把用戶服務職責轉移給了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但是與公共資產相關的所有權、公共資產建設、公共資產的改建和擴建等還歸屬於政府主體直接承擔經濟責任。

在這種 PPP 模式中,政府主體的支出責任採用與直接支付給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對應管理費相同的處理方式。

3、BOT

建設-運營-移是PPP項目中較為認可的一類,在城鎮污水處理、垃圾處理以及光伏發電等領域有諸多應用。由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承擔新建項目設計、融資、建造、運營、維護和用戶服務職責,合同期滿後項目資產及相關權利等移交給政府,這類模式合同期較長,符合ppp項目的要求。

在這種模式下,政府主體擁有公共資產項目的所有權,但其將項目的建設、設計、融資、建造、運營、維護和用戶服務職責等內容悉數交給社會資本方,只是在合同期滿後,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再把所有和項目相關的內容全部交還政府。

在BOT運作方式下,新建項目的所有權雖然歸政府主體所有,社會資本方在項目上的所有投資,也是通過對項目運營和用戶服務收費的形式來獲得成本補償和利潤回報。由此可見,該項目對於政府主體來說,是以放棄對項目未來的收益換取公共資產的投資。

4、B-O-O方式

建設-擁有-運營與由BOT在運營方式上較為類似,二者區別主要是 BOO 方式下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擁有項目所有權,但必須在合同中註明保證公益性的約束條款,一般不涉及項目期滿移交。此前市場上炒作已久的某地社會資本在ppp項目中佔有51%的股權也就是這類模式。

在該模式下政府主體有兩個身份:一是作為股東入股項目公司,履行股東的出資責任;二是政府主體作為公共產品或服務代為購買者或付費者的身份,在項目無法獲得預期利潤率的情況下,通過政府付費或可行性缺口補助的形式,給予項目一定補助。

PPP項目回報機制主要包括三種類型:使用者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和政府付費。除了使用者付費模式外,對於可行性缺口補助和政府付費兩種回報機制來說,政府均扮演著消費者代為付款人的角色。

5、TOT模式

轉讓-運營-移交是指政府將存量資產所有權有償轉讓給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並由其負責運營、維護和用戶服務,合同期滿後資產及其所有權等移交給政府的項目運作方式。

在 TOT 運作方式下,政府主體與社會資本方之間的經濟關系比較簡單:政府主體通過自己的經濟活動,獲得公共資產,然後把屬於自己的公共資產轉賣給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在項目運營期間,政府主體只是起到監督社會資本方提供的公共服務或產品的作用。

在TOT方式下,合同結束後,社會資本方把該公共資產賣給政府,政府根據回購該公共資產的價格和相關費用等,借記「固定資產」或「公共基礎設施」科目,根據所支付的最終款項,貸記「銀行存款」或「財政補貼收入」等科目。

『陸』 時下ppp模式正當紅,該怎麼玩

現下的中國經濟,一邊是房地產投資增速的逐月回落、傳統行業產能的嚴重過剩,另一邊又是確保「7%」這個增長率的嚴峻任務。傳統增長極的嚴重乏力已無法為目標的達成貢獻太多力量,市場需要新渠道、新模式來實現救贖,2014年孕育突破並在今年成為輿論中心的「PPP模式」無疑是當下最引人矚目的行業明星。

PPP模式到底是什麼?有哪些領域的進入機會?可以怎麼玩?

今天我們仔細梳理了市場上的幾種主要PPP投資類型,並詳細舉例了一個項目和企業的操作模式,以此來看一下PPP市場的投資機會到底在哪裡?

一、「公私合作+公共產品」的雙要素構成PPP模式核心以提升公共品供給效率為目的

PPP模式:公私合作+公共產品

PPP為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的縮寫,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融資的一種模式,大致流程為私營企業通過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並完成相關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其中又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PPP 是政府與私人部門為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所建立的合作關系,可以分為特許經營、外包租賃和私有化三類;大家熟知的BT(建造、移交)、BOT(建造、運營、移交)、PFI(民間主動融資)都屬廣義PPP的范疇;

狹義PPP類似特許經營類項目,不過其更加強調公司部門的全過程合作,典型做法是政府與私人部門共同組成特殊目的機構(SPV)去運作項目,實質為政府通過給予私營公司長期的特許經營權和收益權來換取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和企業都是全程參與,雙方合作的時間更長,信息也更對稱。現在我國大力推行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多屬廣義PPP 范疇。

PPP模式的核心功能是提升公共產品的供給效率

PPP概念中有兩個核心要素,一是公私合作,二是公共產品。PPP 模式的核心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而公共品通常具有排他性特徵,政府獨立提供公共品時,由於既作運動員、又作裁判員,會導致公共品提供效率低下的問題。引入私人部門後,可充分利用私人部門的專業優勢,提升公共品的供給效率。同時,政府也必須承擔對於公共品質量和價格的監管職責。

PPP項目運行的理想目標應該是:

私人部門:通過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提高項目運行效率,從而獲得長期、穩定、低風險的投資回報;

政府部門:通過讓渡全部或部分經營及收益權,達到減少財政支出、降低債務負擔、聚焦公共事務管理的效果;

用戶:基於私人部門的專業化運營及政府的有效監管,用戶將享受到性價比更高的有效服務。

二、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融資模式與對沖宏觀經濟下滑風險的三重需求開啟中國PPP浪潮

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PPP模式強調政府與社會資本的合作,其實質是政府購買服務,對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是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一次體制機制變革;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構建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內容。

對沖宏觀經濟下滑風險的需要

2014年我國GDP 增長7.4%,創下24 年來的新低。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2014 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分別為48.6%、51.2%、0.2%。從投資、消費和出口來看,出口增速在放緩,消費相對平穩,而投資則回落明顯。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政府工作報告已經將2015 年經濟增長目標下調到7.0%左右。受制於供求關系的失衡以及全球經濟萎縮,依靠消費和出口來穩增長並不現實,因此,投資仍是現階段我國穩增長的主要手段。

從構成投資的三大主要板塊來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的持續回落表明其短期內難以呈現明顯反彈,而製造業投資由於需求疲軟造成產能過剩,短期內出現投資回暖的概率也很小。所以,目前要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就只能依靠政府可以帶動的基建投資。在政府財政收入增速下降、舉債彈性受限的情況下,PPP模式有望帶動社會資金廣泛參與基礎投資,從而對沖宏觀經濟下滑風險。

創新融資模式

PPP模式下引入的巨量民間財富可在化解地方存量債務並助推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模式進入新階段、破解城鎮化融資困局兩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解決不斷累積的地方債務問題,一直是政府近年的工作重點。若在地方融資平台存量項目中引入PPP 模式,不但可化解交通運輸等項目,其短期現金流難以償付銀行到期巨額貸款的困境,還可積極促進存量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建設,對政府來說可謂一舉兩得。

根據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的測算,到2020 年,城鎮化率有望達到60%,相關的融資需求近42 萬億元,原先依賴財政、土地的投融資體制將難以支持如此龐大的融資金額。若在城鎮化配套基礎設施項目融資中引入PPP 模式,將有利於吸引社會資本,形成多元化、可持續的資金投入機制。

政策密集出台政府推動PPP態度堅決

自2014年9月財務部發布《關於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伊始,國務院、發改委、國開行、環保部、交通部等多部委相繼出台近20項針對PPP領域的政策措施,涉及供水、供暖、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環境綜合整治、交通、新能源汽車、地下綜合管廊、醫療、體育等多個領域。

在海綿城市和地下管廊試點城市優惠政策中,財政部就提出對採用PPP模式的試點城市給予10%的財政支持。財政部後續還將設立預計規模達千億級別的中國PPP引導基金、制定PPP項目財政管理辦法、准備PPP立法等,可謂大動作頻頻,政府推動PPP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三、當下PPP模式適用領域在不斷拓寬,不同類型項目採用模式各不相同

PPP 模式適用領域被不斷拓寬

PPP模式適用的領域從開始的「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城市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到最新「在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養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領域」,PPP模式的適用范圍已被明顯拓寬。

2014年12月財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個PPP示範項目清單中,行業分布情況為污水治理項目9個、軌道交通8個、供水3個、供暖3個、環境綜合治理2個、新能源汽車1個、地下綜合管廊1個、醫療1個、教育1個、垃圾處理1個。

政府部門推薦的主要運作模式:經營性、准經營性、非經營性項目模式各不相同

國家發改委在《關於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中,則區分經營性項目、准經營性項目、非經營性項目分別建議採用不同的運作模式。

其中經營性項目,指具有明確的收費基礎,並且經營收費能夠完全覆蓋投資成本的項目,建議採用建設—運營—移交(BOT)、建設—擁有—運營—移交(BOOT)等模式推進。

准經營性項目,即經營收費不足以覆蓋投資成本、需政府補貼部分資金或資源的項目,建議通過政府授予特許經營權附加部分補貼或直接投資參股等措施,採用建設—運營—移交(BOT)、建設—擁有—運營(BOO)等模式推進。

對於缺乏「使用者付費」基礎、主要依靠「政府付費」回收投資成本的非經營性項目,則建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採用建設—擁有—運營(BOO)、委託運營等市場化模式推進。

我國PPP項目推廣現狀:三四線城市打頭炮,交通領域最火熱

至2015年5月底,經國家發改委審核後的PPP項目合計1041個,總投資額達1.97 萬億元。在1041 個項目中,安徽省以127 個項目位居項目數量之首。在各省區的項目中,近87%的項目來自三四線城市,另13%的項目來自一二線城市。其中,投資金額最大的在交通領域,占總金額的64%,且一二線城市以軌道交通項目為主,三四線城市則以公路交通項目占優。在項目的運作模式上,仍以BOT模式為主,合計442 個BOT 項目,約占項目總數的42.46%。

四、PPP模式下幾個典型的細分領域應用

鐵路:鐵路發展基金每年新增2000-3000 億民資投資鐵路

目前國內鐵路投資資金來源主要靠鐵總貸款和發債,這占據了全部資金來源的主要部分。國家還設立了鐵路建設基金並安排了財政預算,兩項加起來約600 億元每年,對每年8000 億元的鐵路投資而言作用較小。

2014年我國鐵路發展基金公司正式掛牌成立。該基金由鐵總聯合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共同設立。鐵路發展基金旨在順應國家政策號召,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盤活鐵路用地資源,其中心思想與PPP 模式不謀而合。

據相關方案顯示,2014-2015 年,該基金將吸引4000 億元社會資金進入鐵路領域。鐵路發展基金採用公司型基金形式,存續期15-20 年,由鐵總作為主發起人,社會投資人作為優先股股東。鐵路發展基金的創立為我國鐵路投資領域的公私合營模式打開了新的成長空間,以此為契機,預計民間資本進入鐵路領域的步伐將繼續加快,鐵路PPP 項目亦將有所推進。

地鐵:PPP 項目已開始復製成功案例

北京地鐵四號線項目是我國首例地鐵PPP 項目,,該項目B 部分從融資至建設全權由香港地鐵、首都創業與京投公司共設立的京港地鐵公司負責。項目公司通過租賃A 部分設施,負責四號線的運營維護獲取收益。運營期滿後,將項目無償移交政府。

此後,南京地鐵一號線南延線項目亦採用了PPP 模式。2014年底,京港地鐵公司與北京市政府簽訂地鐵14 號線特許經營協議,同時還將簽訂16 號線意向合作協議。地鐵14 號線和16 號線將復制地鐵4 號線PPP 模式,民資投入將從四號線的46 億元上升至150 億元,兩條線路共300 億元。由此可預見,地鐵PPP 項目有望逐步復制,由點到面,持續推進。

污水處理:PPP 運用空間極為廣闊

隨著可催生萬億市場的「水十條」於2015年4月正式出台,提高水污染防治標准將成為重點,污水處理項目的相關投資額將大幅增長,相應水處理PPP 市場空間已被打開。

五、設計咨詢類公司及設備供應與工程施工公司將在PPP盛宴中獲益

PPP領域2015上半年的整體趨勢是國家各類政策的密集出台,各級政府及企業進行團隊組建、項目儲備,因此造成了在談項目多、落地項目少,總體進度慢於市場預期。可以期待企業層面下半年PPP項目招投標、簽約落地呈現加速趨勢。

前期工作是決定PPP 項目運行成敗的關鍵核心之一,也是整個項目中技術性最強,最耗時耗力的環節。工程設計處於工程建設產業鏈的前端,是連接投資至工程成品實現的重要環節,對工程經濟效益有著直接影響。設計咨詢公司在承攬項目的設計業務同時,可對項目的投融資、建設及運營環節一並給出咨詢方案,引入後端各環節的合作方,從而主導PPP 項目籌劃和實施,因此其或將成為PPP模式中先行發力並獲益的公司。同時受益於項目啟動,在設備供應及工程施工領域具有顯著競爭優勢的企業也能夠與設計咨詢類公司一道率先參與到這場改革盛宴之中。

六、PPP風口下的典型案例與崛起公司

1、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領域首個PPP項目:北京地鐵四號線

日均客流突破百萬的黃金線路

北京地鐵 4 號線是北京市軌道交通路網中的主幹線之一,南起豐台區南四環公益西橋,途經西城區,北至海淀區安河橋北,線路全長 28.2 公里,車站總數 24 座。4 號線工程概算總投資 153億元,於 2004 年 8 月正式開工,2009 年 9 月 28 日通車試運營,目前日均客流量已超過 100 萬人次。

以特許經營為核心的公私合作範本

4號線工程投資建設分為 A、B 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A 部分為洞體、車站等土建工程,投資額約為 107 億元,約占項目總投資的 70%,由北京市政府國有獨資企業京投公司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四號線公司負責;B 部分為車輛、信號等設備部分,投資額約為 46 億元,約占項目總投資的 30%,由 PPP 項目公司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簡稱「京港地鐵」)負責。京港地鐵是由京投公司、香港地鐵公司和首創集團按 2:49:49 的出資比例組建。

4號線項目竣工驗收後,京港地鐵通過租賃取得四號線公司的 A 部分資產的使用權。京港地鐵負責 4 號線的運營管理、全部設施(包括 A 和 B 兩部分)的維護和除洞體外的資產更新,以及站內的商業經營,通過地鐵票款收入及站內商業經營收入回收投資並獲得合理投資收益。

30年特許經營期結束後,京港地鐵將 B 部分項目設施完好、無償地移交給市政府指定部門,將 A 部分項目設施歸還給四號線公司。

政策保障與利益風險分擔「雙保險」共築項目成功的堅實基礎

建立有力的政策保障體系

北京地鐵 4 號線 PPP 項目能夠成功實施,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政府方的積極協調,為項目推進提供了全方位保障。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政府由以往的領導者轉變成了全程參與者和全力保障者,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副秘書長牽頭的招商領導小組;發改委主導完成了四號線 PPP 項目實施方案;交通委主導談判;京投公司在這一過程中負責具體操作和研究。

構建合理的收益分配及風險分擔機制

北京地鐵 4 號線 PPP 項目中政府方和社會投資人的順暢合作,得益於項目具有合理的收益分配機制以及有效的風險分擔機制。該項目通過票價機制和客流機制的巧妙設計,在社會投資人的經濟利益和政府方的公共利益之間找到了有效平衡點,在為社會投資人帶來合理預期收益的同時,提高了北京市軌道交通領域的管理和服務效率。

票價機制

假使4 號線運營票價實行政府定價管理,實際平均人次票價無法完全反映地鐵線路本身的運行成本和合理收益等財務特徵。因此,項目採用「測算票價」作為確定投資方運營收入的依據,同時建立了測算票價的調整機制。

以測算票價為基礎,特許經營協議中約定了相應的票價差額補償和收益分享機制,構建了票價風險的分擔機制。如果實際票價收入水平低於測算票價收入水平,市政府需就其差額給予特許經營公司補償。如果實際票價收入水平高於測算票價收入水平,特許經營公司應將其差額的 70%返還給市政府。

客流機制

票款是 4 號線實現盈利的主要收入來源,由於採用政府定價,客流量成為影響項目收益的主要因素。客流量既受特許公司服務質量的影響,也受市政府城市規劃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需要建立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客流機制。

4 號線項目的客流機制為:當客流量連續三年低於預測客流的80%,特許經營公司可申請補償,或者放棄項目;當客流量超過預測客流時,政府分享超出預測客流量 10%以內票款收入的50%、超出客流量 10%以上的票款收入的 60%。

2、龍元建設:「中國版麥格理」的興起之路

以土建施工為營收絕對重心的長三角最大民營施工企業龍元建設於去年就開始布局公司向PPP模式轉型,欲打造PPP項目綜合管理平台。其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動作顯露出成為「中國版麥格理」的勃勃野心。(麥格理集團是世界最大的專項投資、財務顧問和金融服務的供應商之一,包含基礎設施及有形資產投資基金、投資管理和專業投資解決方案三大部門)

組建國內權威PPP團隊

公司PPP 團隊成員原任職於浦東建設等公司從事BOT 等投資項目,對PPP 模式認知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對資本市場亦有深刻認識。現階段公司已將轉型PPP模式理念由上至下全面培訓推廣,未來計劃打造國內PPP 項目管理平台,以此保障業務的承接,同時民營企業的服務意識更勝央企,這同樣有利於項目承接和投資合作。

儲備充裕的資金提升項目承接能力

龍元建設於2014年底進行定向增發,金額達到16億元,多數募集資金將用作PPP項目資本金,有望作為劣後級募集基建投資基金,配套銀行借款,藉助杠桿撬動充足現金,公司項目投資與業務承接能力將如虎添翼。隨著增發資金到位和公司PPP 品牌實力逐漸凸顯,未來公司有望發展PPP 模式自融資至運營管理全流程業務體系。

有的放矢多領域布局

PPP 項目開拓早期,龍元建設將以主要從事的房建業務為基礎,向園林/交通/市政等領域延伸,並有望通過合作與收購獲取城軌等領域建設資質和技術實力。除專業性較強、競爭激烈的環保業務外,公司將逐步實現PPP 項目的全面布局。

設立子公司擬募集100 億元基金從事PPP 業務

龍元建設於2014 年12 月完成公司全資子公司龍元明城的設立登記,注冊資本3 億元,首期出資5000 萬元,主要經營范圍為公共設施、公路、橋梁、軌道交通、水利港口設施投資,環境治理投資,衛生設施投資,文化、體育、娛樂設施等實業投資,投資管理、咨詢。龍元明城擬與各種類型社會資本合作,共同出資設立基礎設施項目產業投資基金,籌備募集100 億元投資PPP 項目。

公司從施工型企業進化為PPP項目綜合管理平台企業的好處顯而易見,收益渠道得以大大拓寬:

項目運營收益,約7-9%,通過與財政收入總量大的地方政府合作,可以獲得誠信度高且有穩定現金流和較強擔保措施。收益穩定、低風險的特徵使得公司可以把項目運營收益打包為標准化產品,還可以仿效麥格理的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發行上市。

項目管理收益,合同造價與公司經過良好規劃而降低的實際造價之間的差額。

施工利潤與資金沉澱的收益。

龍元建設近兩月分別成為了晉江市國際會展中心PPP項目第一中標候選人,以及莒縣人民政府基礎設施建設PPP項目中標候選人,並與象山縣人民政府簽署了目標規模為50億元的象山PPP投資基金。不難看出,公司在PPP領域春耕秋收的行情或將很快到來。

『柒』 國內那個融資平台最可靠

1、投融界

投融界,前身為浙江省浙商投資研究會,擁有20年線下對接經驗。目前擁有項目方110萬家;擁有資金方20萬家,總持有資金超過3萬億。投融界以海量投融資信息資料庫為基礎,藉助平台整合資源,通過線上+線下、標准化+個性化的服務體系,為用戶提供針對性的投融資信息對接和項目搓配服務。除了提供大量即時投融資信息,更是一個龐大的資訊圈、人脈圈。可謂當前中國最專業的投融資信息服務平台。

點評:基礎扎實,經驗豐富,信息數據龐大,配套服務完善,安全認證嚴格,基本滿足各方所需。

2、中國風險投資網

中國風險投資網成立於1999年,是中國天使投資聯盟的發起人,是國內最早的集項目風險投資、企業股權投資、政府經貿招商為一體的專業性投融資服務平台。目前中國風險投資網擁有會員20萬人,活躍投資人會員2千餘名,注冊天使投資人500多名。目前,天使投資聯盟匯集國內實力創業風險投資機構近200家,建立強大的投資聯盟陣營,不僅網羅了國內強勢資本,投資合作夥伴更是遍布全國。

點評:作為投融資平台在方向上更為單一,以風險投資、天使為主,致力於打造網上交易平台。

3、51項目資金網

51資金項目網是由數家投資機構投資發起,由匯能投資威肯投資全面負責運營的專業投融資服務平台,建立「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並重;網路平台與傳統媒體互補」的特色服務體系為核心,利用網路的優越性對資金與項目進行線上便捷查詢與交流,利用線下的真實可靠性對資金項目進行細致溝通,雙管齊下,讓更多的投資者找到項目,讓更多的項目方找到資金。 點評:以建立分站形式鋪開拓展,但數據在量上略遜。目前更側重於項目展示,線下展會組織等。

4、投資中國網

投資中國網作為中國股權投資行業第一新聞門戶,依託投中集團強大的 金融信息咨詢平台和投資人關系網路,以專業的新聞視角和豐富的數據 資源,為業內人士提供客觀、時效、高品質、全覆蓋的資訊服務。依託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強大的資源背景,以權威性、受眾廣、等優勢,架起了中國與世界的溝通橋梁,是中國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投的投資采購類信息發布平台和國內外企業商務拓展平台。

點評:背景雄厚,但整體以資訊為主,信息展示為輔。

5、融道網

融道網是一個線上的融資中介服務平台,是國內首創的最精準最便捷的網上融資貸款平台。融道網上的借貸用戶包括個人消費者、個人經營者和中小企業。融道網將國內企業按照行業規模等進行分類,針對不同的金融機構、信貸員會產生不同的利率設置不同的授信結構和抵押方式。其核心為把每個企業的標簽打好,讓銀行和信貸員來選擇企業。

點評:平台更側重中介性質,信息量不足,讓銀行選擇的定位對企業來說更顯局限。

6、融資城 融資城是藉助政府主管部門支持建立的中小企業投融資平台。運用強大的系統工具、創新的技術平台和前沿的互聯網技術,幫助大量的投融資服務主體提升了為中小企業投融資服務的創新能力,使更多主體實現了更專業和更高效的為中小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被科技部定位為:「中國科技金融現代服務業的典範」。

點評:相比信息服務,更側重於專項方案解決。但是,其多以自身組織融資項目為主,認證系統為輔。由於過度介入了投融資業務本身,因此給平台及投融資雙方帶來了更多不確定的風險。

閱讀全文

與華南ppp投融資合作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鯤鵬產業股票 瀏覽:987
金融服務5A 瀏覽:779
硫酸鐵鋁股票 瀏覽:238
股票中長陽 瀏覽:318
上海期貨交易所交割預報定金 瀏覽:758
項目融資服務 瀏覽:696
中國黃金協會會員單位 瀏覽:948
學年論文期貨5000字 瀏覽:227
東風汽車融資分析 瀏覽:821
老方主圖指標 瀏覽:145
集團2013年度內部審計工作計劃 瀏覽:19
個人外匯關注名單的期限 瀏覽:437
杠桿型是什麼意思 瀏覽:51
亞威股份科創 瀏覽:805
外匯入場規制 瀏覽:681
工行貴金屬買跌怎麼操作 瀏覽:592
芝麻鯨選傭金怎麼提現不了 瀏覽:516
有效匯率變動對中國進出口總額的影響 瀏覽:319
p2p低風險信託基金 瀏覽:765
當前人民幣匯率與我國物價水平的聯動性探討 瀏覽: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