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目前信託業發展現狀
信託風險項目規模超6000億
當前,在經濟下行壓力、疫情蔓延沖擊和堅定推動轉型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下,個別信託公司前期積累的風險爆發,經營狀況持續惡化,信託產品違約風險事件頻繁發生,信託行業頻頻爆雷。總體來看,目前信託行業面臨風險持續上升的壓力,風險項目規模和數量持續上升。截至2019年末,信託行業風險資產規模為5770.47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3548.58億元,增幅159.71%,信託業風險項目個數為1547個,較2018年末增加675個。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信託行業風險資產規模為6431.03億元,較2019年末增加660.56億元。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信託行業市場前瞻與轉型策略分析報告》。
❷ 再雷!又一公司債券違約 神秘董事長背景驚人
金鴻控股公告稱,15金鴻債應於2018年8月27日回售,需要手純鄭支付已登記回售債券的本金和利息(合稱回售款),以及未登記回售債券的利息待回售金額為4.14億元(含利息),但公司未於8月23日將「15金鴻債」未登記回售債券付息資金劃付至中央結算深圳分公司,發生利息違約。
目前,金鴻控股正在與登記回售的債券持有人積極協商爭取達成展期協議,回售款的兌付將根據協商的進展另行安排。
日前,因金鴻控股出現流動性問題,聯合評級在3天內將金鴻控股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及其發行的「15金鴻債」債項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A,並將其展望調整為負面。
值得注意的是,金鴻控股正處多事之秋,不僅債股遭雙殺、收購告吹、員工持股計劃被動減持,更面臨著大量債務集中到期的危機。
之前,15金鴻債捲入國儲能源離岸美元債違約風波,遭遇二級市場債股雙殺。盡管公司緊急聲明與國儲畢頌能源不存在任何股權關系,陳義和先生亦不持有國儲能源股份,但投資者並不買賬。
值得注意的是,前四大股東所持股權幾乎悉數質押。控股股東新能國際所持公司21.50%股權全被質押,而陳義和持有新能國際90%股權,目前這些股權已觸及平倉線。
股債雙殺餘音未了,因受到公司股價下跌影響跌破了信託計劃止損線,而公司控股股東新能國際未能及時補倉,雲南信託已對信託財產執行強制減持操作,8月10日,員工持股計劃所有股票被動減持。
另外金鴻控股擬42億元收購亞洲天然氣的計劃此前也宣告終止。
債務集中到期,償債壓力巨大
截止最新,金鴻控股存續債券2隻,余額16億元。其中15金鴻債8億債券在今年面臨回售。
總資產129.77億元,總負債82.57億元,資產負債率63.64%。其中流動負債42.37億元,非流動性負債40.19億元。
金鴻控股面臨著巨大的償債壓力。
截止2018年1季度,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4.31億元,短期借款19.96億元,公司年內需償還銀行借款約為24.27億元。
而目前賬面上僅有4.24億元(包括因凍結等受限資金2.15億元)。1季度迴流經營現金2.62億元,金鴻控股手中可用現金也僅有6.86億元,其中還包括凍結資金2.15億元,凈可用資金4.71億元。
另外加上15金鴻債8億資金回售風險,年內需償還資金額高達32.27億元,僅僅4.7億的現金,猶如螳臂當車,難以抵擋年內到期債務洪流。
而從流動負債角度來說,面對42.37億元的流動負債,6億多可動用資金對於金鴻控股則顯得更蒼白無力。金鴻褲帆控股流動資產19.33億元,就算全部變現都不足以擋債,而這19.33億元的流動資產中,應收賬款和其他流動資產佔了大半,約為14億元,而兩者均存在一定的變現風險。
除了自身債務壓力,金鴻控股還面臨著不小的外部擔保風險。截至2017年,公司對子公司擔保余額為38.80億元,占公司凈資產的94.12%。
與此同時,金鴻控股這兩年的盈利能力卻不盡人意。
盡管2017年37億營收相比前兩年25億左右的水平,可謂上了一個台階。但2015-2017年三年歸母凈利卻持續下滑,分別為2.41億元、1.81億元、1.7億元,同比下降22.73%、24.66%、6.05%。
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在近幾年,金鴻控股一直伴隨著收購動作。金鴻控股大肆擴張,並購活動頻繁,其相繼收購了寬城博瑞67%股權、蘇州天泓80%股權、正實同創49%股權等,耗資近10億。並且金鴻控股還在持續擴張,僅2017年1年,新增納入合並報表范圍的子公司多達11家。今年7月份,金鴻控股還高調宣布進軍氫能領域,與中國華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張家口鴻華清潔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出資700萬占股70%。
資產一直在擴大,從上市之初的48億元增長至如今的129億元。而伴隨著收購資產和業務的增多,卻沒有帶來更多的利潤,凈利潤反而是逐年下滑的。
縱觀2017年年報小債發現,金鴻控股收購的5家公司中,有4家公司2017年業績未達標。其中耗資最多的正實同創表現最為慘烈,顆粒無收的金鴻控股選擇向法院起訴。另外,小債獲悉,就連公司近三年通過定增及發債募資24.89億元投入的4個項目也均未達到預期。真金白銀投進去,業績卻凄凄慘慘戚戚,面對巨額增長的債務,金鴻控股的資金鏈命懸一線。
公司經營的惡化往往禍不單行,諸如包括金鴻控股在內發生過債券違約的 上市公司 ,往往面臨高比例股權質押、訴訟及債務纏身、債股暴跌等多重困境,這些企業往往還是資本市場一擲千金的買家,不斷的並購掏空了公司的基石資金和資產。最後只能陷入資金鏈拉鋸戰,流動性吃緊的苦日子裡,倘若再等不到融資,便只能陷入債務危機死循環。
陳義和石油王國背後:人脈、股權關系錯綜復雜
上文提到的國儲能源離岸美元債和15金鴻債違約,也讓石油富商陳義和浮出水面。
金鴻控股董事長陳義和是內蒙古人。金鴻控股位於東北吉林省,金鴻控股主營的天然氣,也是陳義和布局的石油業務的外延,其在2013年通過借殼領先科技實現登陸A股。值得注意的是,國儲能源離岸債爆雷後,金鴻控股變更工商信息,陳義和便不再擔任金鴻控股股東。
陳義和原為政府官員,從83年到99年就職於包頭市政府,2000年起任中石油公司中油管道建工集團副局長,後任中油金鴻天然氣輸送有限公司董事長,新能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中油金鴻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現更名為金鴻控股),中國國儲能源化工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
在陳義和控股的企業中,國儲能源的身份最為神秘。在2016年之前,國儲能源在公開場合和債券報告中以國企自居,股東涵蓋中石油、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和中國經濟聯絡中心、中國海外控股集團。而到了2017年前後,其「國企」身份變得模糊,對外也不再宣傳自身國企身份了。
據官網14年發布的介紹,中國經濟聯絡中心成立於1993年,與我國政府部門以及一些外國政府、政黨、組織和駐華使館開展業務合作,也就是說是類似於政府機構的外包公司,表面上來看並不是國企。而在16年之前,國儲能源又以國企自居,背後股權關系是否隱匿,尚不得而知,其背景則顯得愈發撲朔迷離。
目前,按Wind信息所顯示的,國儲能源目前實控人為中國經濟聯絡中心。而另一股東中油三環再向上穿透則是上海國儲能源,上海國儲能源為國儲能源子公司。如此循環關系,無法進一步查證源頭。
值得一提的是,國儲能源牽頭成立的財團公司還曾大手筆買下李嘉誠香港中環中心。
另外兩個陳義和管理的公司中,國儲匯金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是國儲能源子公司,實控人可追溯至中國經濟聯絡中心。
另一個公司則是新能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其是由中石油原三產改制而來,與中石油已沒有關聯。不過,市場消息稱新能國際接受了原三產人馬和附帶的人脈關系。
數十年的從政經歷為陳義和積累下了無數寶貴資源和人脈。陳義和還曾對外宣稱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國能源協會副會長的身份。在中石油的工作經歷也令其走上了石油天然氣的業務方向。
而陳義和與原中石油副總經理李新華私交甚密,而李新華因涉中石油嚴重貪腐案被撤職又開除黨籍。據《證券市場周刊》報道,李新華還曾幫陳義和名下的的上市公司金鴻能源(已改名為金鴻控股)介紹生意。照此來看,陳義和很有可能是李新華時任下屬,更為石油富商陳義和增添了幾分神秘。
另外,美蘭機場也被曝違約了,不過是技術性違約,投資人被嚇出一身冷汗。
據媒體消息,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17美蘭機場SCP002)本應於今日到期還本付息,但由於技術原因,目前資金仍在劃轉途中,而周六周日無法進行大額轉賬,預計周一上午將全部轉至債權人賬戶,該券規模10億,票面 利率 7.3%,期限270天。
美蘭機場是海南省重要的航空物流中轉集散空港,是海南省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重要平台。2017年在我國通航機場中旅客吞吐量排名第11位。2017年資產526億,總負債207億元。
美蘭機場被普遍認為是海航系的一員。神秘的海航系總是引發無數遐想,就讓我們靜待周一的兌付情況。
❸ 信託基金的國內現狀
在中國,最接近美國產業投資基金形態的金融產品就是信託公司開發的信託基金(註:本文所稱信託基金,是為了反映其實質,並與國外稱謂統一而定義,與目前國內業界使用的概念 信託計劃、信託產品、信託品種含義一致)。其開發依據是《信託法》,全部採用信託制形式,這是與美國產業投資基金最大的差異。觀察2002年7月至今中國信託基金的發展,它彌補了企業不能發行債券、股票的不足,豐富了企業的融資渠道,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價值投資的渠道,使得投資者分享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
中國信託基金與美國產業投資基金一樣,主要投資於實業領域,但主要投向集中在基礎設施、房地產、公用事業三大領域項目,屬於傳統成熟行業,經營模式具有一定的壟斷性,沒有高科技含量。對於高科技行業,信託融資案例很少,原因有二:中國自主開發的真正的高科技少;信託公司項目開發人員職業經歷局限於金融業內,沒有工程技術背景,對工業技術並不熟悉,也未曾從事過實業公司的經營管理。
雖然信託基金的投資對象與美國產業投資基金相同,主要是非上市公司,但融資企業一般屬於中型規模企業,缺乏對企業初創階段的投資。這是因為,一方面小企業經營不穩定,信託基金的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又較弱;另一方面,對於大型企業進行股權融資不現實。由於信託貸款過程長,利率並不明顯優惠,與銀行貸款相比沒有優勢,且雙方實力不對等,故有些大型企業目前還沒有興趣向信託公司融資。
按照有關規定,信託公司的信託基金只能私募。不能公募的原因有二:一方面,監管部門謹慎心態明顯,不願放開;另一方面,中國一些人士受到美國《1940年投資公司法》的影響,認為對信託基金的發行范圍應予以限制。該法規定,投資公司(即產業投資基金)的投資者(股東)人數不得超過100人。這本是針對公司制基金而言,由於中國一些人士對此不求甚解,因此要求中國的信託基金不得公募。而且,在信託基金發行時,信託公司不能進行營銷宣傳。
銀監會不允許信託公司採用受益憑證方式發行,能夠證明投資者對信託財產及其收益擁有權利的憑證就是信託合同。目前的規章對信託合同的內容、格式等規定比較原則化,因此信託合同屬於非標準的契約,轉讓手續繁瑣,流動性很差。各家信託公司僅負責該公司的信託基金的交易,沒有全國性的集中交易場所。目前信託期限短,故流動性需求尚不明顯;如果信託期限較長,在信託期間交易需求將變得迫切,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將比較突出。這也是信託公司無法開發長期理財品種的原因之一。
信託基金投入的項目數量較少,一般僅有一個,風險過於集中。受到信託合同數量200份限制,信託融資規模相對有限,一個信託基金的資金量無法投向多個項目。而且,現階段信託公司在一個信託基金中管理多個項目的能力也有限。
無論發行規模的大小,目前信託公司、信託執行經理很少出資認購信託基金的部分份額。這樣對業務人員缺乏制衡機制。業務人員開發信託項目的初衷可能主要是為了獲取自己的業績提成,存在冒險沖動,因此,業務人員、其所在信託公司與投資人三者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與利益沖突的可能。
英文參考:mutual fund
❹ 今年信託業第三次風險排查正在進行 房地產、信託成重點
記者近日從多位信託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繼4月份及8月份的兩次風險排查之後,信託行業今年第三次風險排查正在進行。信託公司以2019年11月30日為基準日再一次開始全面風險排查工作。本次風險排查分為機構自查與監管復核兩大環節,必須在2020年1月12日之前完成。有信託行業人士稱,本次核查中,房地產信託、政信信託是核查重點。
丨重點關注兩領域
去年年底,房地產公司融資環境顯著改善,在融資井噴後,充裕的資金流向了土地市場,多個熱點城市地價大幅上漲。地價上漲往往是房價上漲的先聲。因此,監管部門迅速加強了對涉房金融領域的監管。
其中,作為房企融資重要渠道之一的信託行業監管力度不斷加強。今年5月中旬,銀保監會發布的「23號文」強調,不得向「四證」不全、開發商或其控股股東資質不達標、資本金未足額到位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直接提供融資。7月初,銀保監會對部分房地產信託業務增速過快、體量較大的信託公司開展了約談警示。8月,「64號文」發布,要求信託業下半年繼續保持房地產信託調控力度,遏制無序擴張等。
在「每日時點規模不超過630」的監管紅線下,投向房地產信託資金規模出現「剎車」。中國信託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產的信託資金余額為2.78萬億元,較二季度減少1480.67億元,環比下降5.05%,這是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首次出現新增規模的環比增速為負的情況。
有信託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對於房地產信託的整體監管要求未發生大的改變,比如核查會要求穿透至底層資產。因此以往行業中的「名股實債」等情況預計將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管。
政信信託的風險也被重點關注。政信信託大多指基礎產業類信託,這種模式下資金通過貸款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投向政府平台類公司的信託項目。一般來說,政信信託背後往往隱含地方政府的背書,因此,這類產品以往被認為風險較小,近年來規模增長迅速。中國信託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政信類信託新增2.8萬億元,占同期所有新增信託投資的14.77%,一度超過房地產成為信託第一大投向行業。
近年來,隨著金融去杠桿的不斷深入,嚴控地方債務風險成為各地政府的當務之急,一些融資平台公司「借新還舊」套路不再順暢,債務風險逐漸暴露。近期,國元信託某政信產品出現了兌付延期。記者從不同的渠道了解到,今年以來,不乏頭部信託公司的政信項目出現兌付風險,在多方博弈下,盡管未出現兌付危機,但以往被認為有政府「托底」的政信業務的風險應被重新審視。
有信託行業人士指出,政信業務風險事件一旦暴露,將對當地政府乃至區域內後續融資和信用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丨逾20家信託公司已收罰單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超過20家信託公司被罰,佔全部信託公司數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罰單數量已經超過去年總量,罰款總額近3000萬元。
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認為,2019年的監管重點可能就在房地產信託業務。其中,華潤深國投信託、建信信託、華寶信託等機構今年以來罰單總額居於前列。從罰單內容來看,違規行為主要涉及房地產、銀行理財、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等。
一連串的罰單背後顯示了嚴監管的思路。近期中國信託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漆艱明日前表示,2017年以來,信託業積極開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量壓降通道類業務的規模,交叉嵌套、資金空轉現象等通道亂象得到整治。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信託資產規模為21.99萬億元,同比下降4.94%,較2017年末歷史最高點累計壓降16.19%。
漆艱明指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信託業風險項目為1305個,風險資產規模為4611.35億元,信託資產風險率為2.10%,風險水平總體可控。
有信託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的罰單大多是監管機構在檢查以往業務時發現的違規行為而做出的處罰。在實際業務中,一些監管政策存在一定的浮動空間,各信託公司對此理解不同。因此,不排除一些以往行業內常見的處理手法被處罰。
「這些罰單對後續業務的警示作用非常明顯,對後續業務的開展起到了規范作用,從而提示風險,促進行業長期健康地發展。在目前環境下,著力提升風險控制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是信託公司業務發展的基礎。」某信託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
❺ 信達證券的股東都是誰分別持有多少股份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於2007年9月成立的中國國內AMC系第一家證券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
以上就是我對信達證券股東的總結。
❻ 光大資金池暴雷,都是地產惹的禍
投資者反饋其認購的光信-錦江富貴12號信託計劃已經公告延期,在延期後才知道自己原來買的竟是佳兆業地產項目。
看不見的底層
投資者在認購項目時,光大信託方面並未披露具體真實投向,延期後才知道真實底層為光信-恆盛甬興1號,據公開資料了解恆盛甬興1號首期成立於2020年,融資人佳兆業地產,具體資金用於用款項目惠州佳兆業商業中心為惠州CBD地標項目建設,項目規模9億。
早在去年11月3日下午,佳兆業集團(01638.HK)理財產品到期,卻無法如期兌付。當日,包括佳兆業集團在內的4隻上市港股集體崩跌,翌日被迫宣布停牌。如今的佳兆業面臨高管離職,債務化解等多重難題。
資金池窟窿遺患
今年年報顯示,光大信託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62.04億元,同比增長10.2%;凈利潤15.60億元,同比下滑約四成。
近年來,光大信託的迅猛增長,離不開地產的「催肥」。光大信託對外投資公司中直接或間接持股,包含「地產」「置業」字眼的公司,超過了100個。正榮、卓越、鴻坤、恆大、融創、佳兆業、陽光城等等多家房企,都在其地產朋友圈之內。
從光大集團入主甘肅信託時,當年2014年其管理信託資產規模僅僅577億,截至2020年末光大信託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已經高達1.026萬億了。
光大信託管理資產規模
2014年管理信託資產規模:577.15億;
2015年管理信託資產規模:1394.77億;
2016年管理信託資產規模:3087.80億;
2017年管理信託資產規模:4784.59億;
2018年管理信託資產規模:5806.30億;
2019年管理信託資產規模:7506.17億;
2020年管理信託資產規模:1.026萬億
管理信託資產規模從幾百億到上萬億,光大信託僅用了6年時間!而化解地產留下的債務危機又需幾年?
❼ 「資本大佬」高天國辭世,身後千億的安信帝國,如今七零八落
文 | 華商韜略 趙昱
4月5日晚間,安信信託發布公告,稱其實控人高天國因病離世。
公告顯示,高天國於2022年4月4日因病離世,享年71歲,隨後,公司的實控人將進行變更。
消息一經傳出,金融圈一片嘩然。這位有「信託王」之稱的資本大佬,一生可謂是極盡傳奇。從川渝的小鎮青年到身家百億的行業巨佬,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連電影都不敢這么拍!
1951年,高天國出生於四川閬中,16歲那年,他參軍入伍,離開了家鄉。80年代,高天國轉業到了建築行業,在河南中建第七工程局一度升到了副局長的位置。
然而,高天國並不甘於體制內能一眼望到頭的人生,在90年代時,他追逐當時的熱潮,辭去了公職,開始下海經商。
當時,經商形勢一片大好,遍地都是機會。高天國選擇了自己熟悉的房地產開發行業,在香港和海南注冊了公司,開始炒地皮。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為高天國提供資金的兩位「貴人」,最後都沒有得到善終。為高天國運作關系,設法借款1000萬的河北省省長第一任秘書吳慶五,後來被判處了死緩。通過貴州信託為高天國貸款2000萬的貴州省政協常委閆健宏,是臭名昭著的貴州女貪官,最後也被判處了死緩徒刑。
而神奇的是,高天國不僅拿到了錢,還未受到任何的牽連。
之後,由於海南房地產的金融泡沫破裂,高天國又回到河南,轉戰百貨行業。經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高天國入股了當時極為著名的亞細亞商場。在亞細亞日漸頹勢後,高天國又出資成立了仟村百貨這個連鎖百貨公司,並順利進軍了北京、昆明、成都、上海等地的市場。
表面上看,高天國想換個行業做生意,實際上,百貨商場只是他日後大玩不良資產,成立「金融帝國」的一個跳板。
在盤整旗下經驗不善企業時,高天國又發現了一個鑽空子的好法子: 處置不良資產套利。
高天國以低價的房產作為抵押物,從銀行套出大量的資金,然後在欠款還不上時,任由銀行收回房產,最後再在銀行公開拍賣房產時,用旗下的另一家企業低價拍回。
這樣一套操作下來,相當於把貸款的大部分資金白白拿走了,真不愧是套利高手啊。
即便如此,高天國仍然覺得賺錢的速度太慢了,他又把目光瞄準到了更為靈活的信託業務。
2001年,高天國的國之傑公司入股了鞍山信託,在逐步成為第一大控股股東後,將其更名為安信信託。
此後幾年裡,安信信託都呈現出了「大好」的發展態勢,5年時間,安信信託的凈利潤額從2013年2.8億元飛速提升到了2017年的36.7億元。
在安信信託最為高光的時刻,它的業績一度排到了信託行業的公司榜首,成為了國內最會賺錢的信託公司。與此同時,高天國被冠以「信託大亨」的稱號。
但誰也沒想到,在17年的頂峰之後,安信信託就開始一蹶不振。
自18年開始,安信信託的業績開始斷崖式下跌,2018年安信信託虧損了18.33億元,2019年虧損了39.93億元,2020年虧損的金額更是達到了67.38億元。
2020年,高天國本人也因涉嫌違法放貸罪,被上海市公安局拘留。不過隨後因為其患有胰腺癌疾病,獲得了保外就醫的資格。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多年來,高天國激進的行事風格使安信信託在管理上存在風控缺失的問題,一旦政策收緊,其風險問題就暴露無遺。
如今,高天國的人生落幕,不知道留下的這一堆「爛攤子」該由誰來接手呢?
——END——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❽ 2017年。中國前30家金融機構總收入是多少
2017年中國前30家金融機構總收入是多少107000億。
(8)2017年信託資產余額擴展閱讀:
金融機構(Financial Institution)是指從事金融業有關的金融中介機構,為金融體系的一部分,金融業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行業。
按照不同的標准,金融機構可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1、按地位和功能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中央銀行,中國的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
第二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村鎮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
第三類,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銀行)、財務公司、第三方理財公司等。
第四類,在中國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
2、按照金融機構的管理地位,可劃分為金融監管機構與接受監管的金融企業。例如,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是代表國家行使金融監管權力的機構,其他的所有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企業都必須接受其監督和管理。
3、按照是否能夠接受公眾存款,可劃分為存款性金融機構與非存款性金融機構。存款性金融機構主要通過存款形式向公眾舉債而獲得其資金來源,如商業銀行、儲蓄貸款協會、合作儲蓄銀行和信用合作社等,非存款性金融機構則不得吸收公眾的儲蓄存款,如保險公司、信託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以及各類證券公司、財務公司等。
4、按照是否擔負國家政策性融資任務,可劃分為政策性金融機構和非政策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是指由政府投資創辦、按照政府意圖與計劃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非政策性金融機構則不承擔國家的政策性融資任務。
5、按照是否屬於銀行系統,可劃分為銀行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按照出資的國別屬性,又可劃分為內資金融機構、外資金融機構和合資金融機構;按照所屬的國家,還可劃分為本國金融機構、外國金融機構和國際金融機構。
❾ 中國信託現狀
在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化過程中,信託作為影子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是行業的立業之基。信託是商業銀行的重要補充,同時相較於銀行,信託公司兼具靈活、反應迅速、風險偏好相對較高的特點,可快速響應實體經濟中長尾客戶的融資需求,高效服務實體經濟,在補充傳統金融薄弱環節中發揮重要作用。
❿ 我國證券市場目前的發展趨勢
資金信託的投資方向之一是投向證券市場,目前我國投向證券市場的信託比例較低,但在證券市場2020年開始恢復以及相關政策的驅動下,我國證券市場投向的信託比例出現近年首次增長,未來,隨著我國證券市場平穩發展,證券投資領域信託規模有望保持增長,並且產品業務開始多樣化發展。
信託行業相關公司:中信信託、平安信託、中融信託、華潤信託、興業信託、中誠信託、重慶信託、安信信託、華信信託等
本文包含核心數據:證券市場投向信託余額規模、證券市場投向信託余額結構、證券市場投向信託平均收益
資金信託指委託人將自己合法擁有的資金,委託信託公司按照約定的條件和目的,進行管理、運用和處分,主要投向有房地產、金融機構、證券市場等。
證券投資信託重獲重視
在投向證券市場的資金信託中,2015-2020年資金信託投向證券市場規模整體波動發展,2017-2019年資金信託投向證券市場規模連續兩年出現下降,2019年證券市場投向的信託余額規模為1.96萬億元,同比減少10.8%。
在經歷新冠疫情後,2020年中後期,我國金融市場對寬松流動性和積極財政政策作出了正面反應,股票市場出現了結構性牛市行情,社會資金向金融資產轉移。
與此同時,金融監管部門鼓勵發展標准化的金融產品,信託公司紛紛布局證券投資類信託,使得以證券投資類為主的金融類信託數量出現上升。2020年末我國投向證券市場的信託余額為2.26萬億元,同比增長12.95%。
從投向證券市場的資金信託比例來看,資金信託投向證券市場占整個資金信託余額的比例在2015-2019年出現連續下降,2019年佔比僅為10.92%;但在2020年隨著我國證券市場行情不斷向好,新增信託項目中,投向證券市場的增幅增大,使得我國2020年資金信託投向證券市場余額佔比出現五年的首次增長,為13.87%。
債券市場是證券投資信託的主要方向
從2015-2020年資金信託投向證券市場結構情況來看,投向債券市場的資金信託的佔比一直保持最大,其次是股票市場,最少的是基金市場。2020年,資金信託投向證券市場結構中,投向債券市場規模最大,達到13543.68億元,佔比達65.98%,超過一半以上比重;其次的投向股票市場的佔比為23.66%,投向基金的佔比為10.36%。
證券投資信託產品收益率較為波動
2015-2020年信託產品投向證券市場平均收益呈波動發展趨勢,2020年信託產品投向金融市場領域的平均收益大幅下滑,下降至6.24%。相較於房地產、工商企業、基礎產業其他投資領域信託產品收益率處於較低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受政策和市場綜合作用影響。
一是證券投資類信託產品收益與證券市場行情震盪密切相關,二是銀監體系監管政策直接影響證券投資類信託產品收益,相應資管新規通道類結構化證券投資業務被主動暫停,證券投資類信託產品發行減少。
信託在證券市場的投資發展趨勢
證券業務信託方面,隨著股票市場的恢復和債券市場的平穩運行,證券市場發行和交易規模增長以及活躍度的進一步提升。另外,再伴隨著資管新規的發布,傳統信託業務受限,證券業務將逐漸受到信託公司的重視與探索,證券投資信託的發行量趨於上升。
但是信託公司能否真正為受益人帶來利益,要取決於信託公司的主動管理能力,其中包括對國內外經濟、產業與企業發展的把握能力。
未來信託在證券市場的投資將有以下趨勢: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信託行業市場前瞻與轉型策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