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數寶」《8月產業電商融資榜》:這6家獲超1.7億元
9月1日,網經社發布《2020年8月中國產業電商融資數據榜》。據網經社「電數寶」(DATA.100EC.CN)電商大資料庫顯示,2020年8月產業電商領域共有6家平台獲得融資,分別是檸檬豆、硬蛋創新、工品匯、銀河雲油、雲工廠、眾能聯合,融資總額超1.7億人民幣,另硬蛋創新、工品匯、眾能聯合未透露融資金額。
產業電商定義: 狹義指通過第三方及自營B2B平台在企業間進行的交易。廣義網經社定義為指企業間在線化的方式進行信息撮合和交易的商業模式,是產業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提供大宗商品貿易服務的大宗電商,提供企業非生產性物料(MRO)及生產性資料(BOM)服務的工業品電商,提供消費品在線批發的批發電商,提供辦公用品、商務服務等的企業采購電商,以及相關服務商等業態。
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資料庫監測顯示,在產業電商產業鏈中,主要的玩家包括:
綜合B2B平台: 1688、生意寶、慧聰網、國聯資源網、金泉網、中國網庫、馬可波羅、中國製造網、搜了網、一呼百應、義烏購等;
垂直B2B平台: 上海鋼聯、找鋼網、歐冶雲商、天物大宗、積微物聯、大大買鋼網、鋼鋼網、中商惠民、易久批、掌上快銷、摩貝、塑米城、找塑料、快塑網、我的塑料網、大易有塑、易派客、康眾汽配、開思汽配、車鎮、美菜網、匯通達、中農網、科通芯城、震坤行、西域、獵芯網、立創商城、捷配、百布、搜布、輔料易、鏈尚、八爪魚在線、真旅、芝麻游等。
以下國內專業電商投融資服務平台網經社「電融寶」(FA.100EC.CN)為您帶來的8月「泛電商」投融資監測數據:
「眾能聯合」獲國家電投C1輪融資
8月3日,國內工程機械租賃B2B平台「眾能聯合」(眾能聯合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宣布完成C1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央企背景的國家電投產業基金投資,資金將用於對工程設備行業全鏈條數字化改造、服務網路建設和人才引進,以助推公司長期持續高速發展。
據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資料庫顯示,眾能聯合目前已完成5輪融資。分別為:2018年1月獲Pre-A輪融資;2018年9月獲不惑創投6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2019年4月獲源碼資本、不惑創投5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9年7月獲五星控股1.5億人民幣B1輪融資;2020年8月獲國家電投C1輪融資。
「雲工廠」獲回聲資本億元B輪融資
8月6日,製造業產業互聯網平台「雲工廠」(深圳雲工網路 科技 有限公司)宣布近期完成1億元B輪融資,由回聲資本領投。本輪融資主要用於研發投入和市場推廣。公司此前曾獲得來自中科創星、盈孚資本、富士康的投資。
據介紹,雲工廠是全球領先的在線製造服務平台,致力於成為工業製造領域的亞馬遜。雲工廠開創了零件和整機在線製造的工業互聯網新模式,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獨創的智能報價系統和遍布全球的自營+加盟製造產能,在線讓客戶以前所未有的體驗完成報價、詢盤和下單,在全球首次實現了非標結構零部件「1分鍾報價,1小時上機」,在後端連接了數百家工廠和數千台設備,把製造從圖紙到產品的全流程在線化。第一次,雲工廠讓在線製造變得像在線購物一樣便利。
「銀河雲油」獲星際能源集團數千萬元投資
8月10日,石化產業供應鏈品牌「銀河雲油」(廣東星際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近期獲得星際能源集團、深圳市長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數千萬元Pre-A輪投資。截止到2020年6月底,油品類已經完成線上交易突破10億元,線上交易月活躍成交額1.6億元。
星際能源旗下產業擁有石化供應鏈管理、金融保理及創新業務三大產品服務版塊。星際能源集團響應國家產業+互聯網戰略,充分利用高效互聯網信息化平台,以石化供應鏈管理為切入點,逐步形成從供應鏈管理到金融,再到創新業務的多元化貿易新平台,現已在廣東、山東、湖北、上海等主要城市設立分支機構,並開拓了新加坡、歐洲等海外市場。
「工品匯」被京東工業品收購
8月12日,京東工業品宣布完成對工業用品供應鏈電商公司「工品匯」(蘇州工品匯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的收購。京東工業品表示,接下來,工品匯作為京東工業品的子品牌,也將組成京東企業業務服務工業製造業領域的重要一環。同時,京東工業品還正式推出合作夥伴店計劃。京東工業品已成為京東集團繼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京東 健康 後孵化出的第四隻「獨角獸」。
目前,工品匯合作品牌已超過300家,覆蓋電氣工控、勞保安防、五金工具、機械傳動、測量儀表等多個品類,網站資料庫SKU超過300萬。在倉儲方面,工品匯一方面與90%的一線合作品牌建立EDI,實現訂單實時對接、庫存共享、廠家直發;另一方面,工品匯於蘇州、天津、廣州分別建設倉儲中心,倉儲總面積達5萬平米,採用先進的WMS(倉儲管理系統),多倉直發,有效縮短訂單處理時間、提高發貨效率。
「硬蛋創新」獲廣東粵財基金戰略投資
8月13日,科通芯城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從事IC電子元器件采購電商平台「硬蛋創新」(硬蛋 科技 (深圳)有限公司),與廣東粵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戰略投資協議,成為硬蛋創新本輪戰略投資領投方,以支持硬蛋創新在國內萬億級晶元市場大力發展,並將助力集團業務快速恢復高增長。
據介紹,硬蛋創新是領先的企業服務平台,專注在中國銷售IC及相關產品以及服務AI及IoT行業。通過2019年展開的業務重組後,將本公司的自有技術產品、金融及 企業服務則並入引力企服事業部「引力企服」,合組成新的「硬蛋創新+引力企服雙引擎」發展模式。
「檸檬豆」獲由嘉源啟航等5000萬元A輪融資
8月21日,產業互聯網平台「檸檬豆」(青島檬豆網路 科技 有限公司)完成由嘉源啟航、撫掌 科技 等知名投資機構及行業投資者的總計5000萬元A輪融資,投前估值達到5億元。1-7月檸檬豆營收達到1.5億元,同比實現10倍以上增長。
據介紹,檸檬豆創立於2015年,是國內發展較早的一批產業互聯網平台,致力於通過供應鏈賦能幫助企業解決缺乏市場競爭力背後的「采購成本高」和「技術創新慢」兩大供應鏈難題,提供包括信息服務(智能采購雲系統、集中采購、委託采購服務、在線擔保交易、供應鏈金融等)全套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創新直播、供需對接會、新技術孵化投資等)全套解決方案。
㈡ 美菜網怎麼注冊賬戶
注冊簡單,下一個美菜網APP,然後填寫詳細信息,同意協議,提交完成注冊就可以了。到商城注冊,步驟一樣也一樣。直接下單購物就行了。
㈢ 生鮮電商接連被爆裁員
生鮮電商接連被爆裁員
生鮮電商接連被爆裁員,2012年是生鮮電商的元年,然而,疫情催生起來的生鮮平台,在2021年卻開始走下坡路,不是裁員就是停止運營。生鮮電商接連被爆裁員。
近期,生鮮電商賽道頻頻傳來壞消息。
1月12日,據鳳凰網科技報道,美菜網在赴港上市前夜,被爆總部搬遷、裁員40%,其中一位員工表示,美菜網一都直在裁員。
無獨有偶,另一家生鮮電商玩家叮咚買菜也被傳大規模裁員。據新浪科技消息,有員工稱相比巔峰時期,公司少了上萬人。不過,叮咚買菜回應稱消息不實、沒有事實依據和嚴謹數據來源,公司個別崗位變動屬正常組織資源調整。
然而,縱觀生鮮電商過去一年,「燒錢」、「融資」甚至「破產」成了扯不掉的標簽。美股上市的每日優鮮,2021年前三季度凈虧損額30.17億,叮咚買菜同期凈虧損額也達到53.33億元。已上市的前置倉雙雄虧慘,剩下沒有巨頭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鮮、同程生活和呆蘿卜等補血無門後,宣告破產退出競爭。
有分析認為,生鮮電商市場面臨的主要難點在於盈利困難,一方面是客單價提升達到瓶頸,另一方面是現有的供應鏈模式在進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難。就目前而言,生鮮電商賽道還沒跑出真正的贏家。
美菜、叮咚買菜陷裁員風波
去年下半年就開始遇冷的生鮮電商行業,不時傳出裁員消息,這次是美菜和叮咚買菜。
根據報道,有疑似美菜網離職員工在社交平台爆料,繼上次50%比例裁員後,美菜北京總部又裁了40%的人員。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銀泰商場的美菜網總部,現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一位已離職的美菜網員工稱,美菜網一直在裁員,前段時間裁了一些業務總監和產品總監。
去年9月初,界面曾報道,美菜網就進行了裁員和業務范圍收縮,其成都研發中心整體被裁撤,北京總部產品研發等技術部門、采購銷售等業務部門、財務等職能部門均有50%及以上的裁員比例。
所涉及人員中不僅包含新入職員工,也包含著二級部門負責人及以上的中高層,「有的部門只留了領導一個人」。
同時一份內郵件顯示,與裁員相對應,美菜網業務收縮同步進行,部分城市服務關停,大區合並。
彼時,美菜網回應稱,公司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會進行正常的組織調整與優化,不斷提高組織效能和專業能力,同時美菜所有的業務城市均在正常運營。
而對於最近這次裁員傳聞,美菜網並未回應,但消息顯示公司正籌備上市。
1月12日,有媒體報道稱,美菜網已經決定將在港交所申請上市,預計將在2022年上半年公開遞表。據悉,美菜網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負責上市事宜,估計集資3-5億美元(約23.4-39億港元)。
天眼查顯示,美菜網自2014年起有過8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12.5億美元,最近一筆是2018年10月的E輪及以上,金額為6億美元,對應估值約70億美元,投資方為老虎環球基金和高瓴資本。
此後,美菜網並未再次宣布公開融資事項。2019年中下旬,有媒體報道稱,美菜網新一輪融資失敗,資金鏈緊張,但遭到了其創始人兼CEO劉傳軍的否認。
三年多時間未獲公開融資,美菜網多次轉型情況也不樂觀。從商業模式看,走重資產自營的美菜在C端拼不過美團、拼多多等互聯網巨頭,B端又不斷有美團快驢、海底撈蜀海等玩家加入。業內預計,在經歷了數位高管出走,C端業務賣身經京東未果後,美菜網或將沖擊資本市場尋求補血。
而已經上市的叮咚買菜,也沒逃過裁員或「組織調整」的命運。
2021年6月29日,在募資金額縮減超7成後,叮咚買菜登陸紐交所,上市第二日股價一度沖至46美元,不過目前已較23.5美元發行價「腰斬」。截至1月13日美股盤前,叮咚買菜的股價收報11.32美元,市值26.72億美元。
市值大跌背後,叮咚買菜一直處於大幅虧損的狀態。根據去年11月份披露的財報,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收為61.9億元,同比增長111%;但凈虧損高達20.1億元,上年同期的凈虧損為8.29億元。
如果拉長時間看,叮咚買菜三年時間累計虧損已超百億。2019年其凈虧損為18.7億元,而2020年的凈虧損為31.8億元;2021年的三個季度,凈虧損分別為13.8億元、19.4億元和20.1億元。
財報之後的2021年12月份,叮咚買菜就傳出了裁員的消息。有員工表示,采購、演算法、技術等核心部門裁員比例從20%到50%不等。當時公司回應稱,個別變動屬小范圍正常組織資源調整。
不過近期,關於公司裁員的消息越來越多。據新浪科技,一位認證為叮咚買菜員工在社交媒體上透露,叮咚買菜已經開啟大裁員,采購50%,演算法30%,運營30%,招聘10%-20%。裁員對象中,試用期員工成為重災區,「試用期6個月,在最後一個月下手裁員,還想盡量不給賠償。」
在多個崗位裁員之下,有內部員工表示,公司少了上萬人,此外還強制給前置倉服務站員工無薪排休。
對此,1月13日,叮咚買菜回應稱,個別崗位變動屬公司正常組織資源調整,目前業務都在正常運轉。同時,一線崗位不存在強制員工進行無薪排休的情況,平時會根據站點的工作情況,尤其是員工的意願與工作強度進行合理調整。
然而,有評論表示,否認裁員之後,叮咚買菜依然面臨核心拷問,還要虧多久?
新一輪洗牌拉開序幕
相對於裁員、業務收縮,那些已經退場的生鮮電商玩家,結局更加慘烈。
2021年10月20日,呆蘿卜App發布停運公告。公告顯示,由於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最終沒能引入重整投資人,菜菜公司即日起停止營業,呆蘿卜App停止向消費者提供服務,各線下門店停止營業,並在近期內陸續關閉。
「我們對增長的預期與需求太高,低估了生鮮的燒錢速度,以至於造成了消耗過快,這是我們用錯的地方。」呆蘿卜創始人李陽反思,公司倒在了融資問題上。
據了解,從2020年1月23日起,呆蘿卜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歷經近21個月時間的掙扎,公司停止所有的采購、銷售、支付、營收等業務,試圖引入新的投資方,不過最終依然走向停擺。
稍早的2021年7月份,一度估值10億美金的同程生活,「因經營不善,雖經多方努力,但仍然無法擺脫經營困境,」不得不宣告破產。
除此之外,橙心優選大面積收縮、十薈團陷入裁員關閉危機、餓了么旗下B2B食材配送平台「有菜」停止運營五個月。在剩下的玩家名單中,有阿里、拼多多、美團等互聯網巨頭旗下的生鮮品牌和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倖存者。
不過倖存者也不好過,新的洗牌序幕已經拉開。
去年底,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鮮生在叮咚買菜的大本營上海地區祭出「斬釘價」,被業內解讀為「向叮咚買菜宣戰」。據悉,盒馬的此次降價范圍覆蓋上海59家盒馬鮮生門店、21家盒馬mini店及其周邊盒馬覆蓋地區用戶,活動持續至年底。
從流出的朋友圈截圖顯示,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 梁昌霖隔空喊話,表示積極應戰,「老二最大的夢想就是拚死跟老大幹一場」。
盒馬鮮生方面卻對外回應,「斬釘」降價並非「斬叮」,只是回饋消費者、斬釘截鐵降價而已。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也在微信朋友圈表示,盒馬成立至今,從沒有進行過價格戰,一直追求價值戰,面對生鮮行業多業態的激烈競爭,盒馬同樣有價格戰的能力。
業內人士分析,消費互聯網時代「剩者為王」的潛規則下,生鮮電商沒找到更合適的打法之前,同樣逃不過價格戰、燒錢換流量的宿命,這也是整個行業屢虧不止的因素之一。
頭豹研究院分析師成祺認為,這輪價格戰過後,生鮮電商玩家們會反思現有的供應鏈模式是否可行,現有的經營戰略是否違背了生鮮電商的初衷。直接的結果就是還會有一批企業倒下,行業的發展重心會回到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本質。
不過尷尬的是,融資市場遇冷後,對一些玩家而言,長時間燒錢換市場可能已難以為繼。統計數據表示,行業參與者大多「造血」能力有限。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曾統計,國內生鮮電商領域,大約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僅有4%營收持平,88%陷入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盈利。
以躋身第一梯隊的叮咚買菜為例,2021年Q3財報中公司的賬面資金累計為68.17億元,剔除短期投資部分剩下的現金及現金僅30.98億元,但對應著流動負債中的付賬款是27.97億元,短期借款是27.18億元,還有應付的薪資和福利2.08億元,經營租賃部分的負債8.41億元。
這也意味著,在支付完員工工資和供應商貨款後,叮咚買菜並沒有多少餘力再去補貼打價格戰了。
積極嘗試,向盈利靠攏
「生鮮電商如果只是燒錢做規模做增長一點也不難,但是沒有任何意義,在百億到千億的淘汰賽中,那些業務還不能實現盈利性增長的玩家,經營會越來越困難。」2020年4月,每日優鮮創始人徐正的一封內部信中,直指行業痛點。
盡管如此,經過了前期的幾輪激戰,現存的玩家們在物流和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品牌建設及獲客等環節都有了一定積累,但目前尚未有企業步入穩定盈利期。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鮮產品天然的高損耗率、非標化,拿菜毛利本來就低,還得末端再配送,成本自然上漲;外加消費者價格敏感、客單價提升有瓶頸等因素,決定了生鮮電商是一門非常難賺錢的生意。
叮咚買菜財報顯示,2021Q3公司毛利率為18.2%,同期綜合費用率卻在50.9%,對應每單位 GMV 履約成本在0.33 元。因此在三季報中,叮咚買菜提出戰略轉向,變成「效率優先,兼顧規模」,放棄之前以擴張為主的目標。
從當前形勢來看,各家都在進行提升毛利率,或降低履約成本的嘗試。
一是繞過中間商,提高直采比例。有數據顯示每日優鮮目前生鮮直采比例在 90% 以上;或者直接自建產地,自己「下田種菜」,叮咚買菜投資超10億元在滬郊建了塊自營菜地。
二是擴充商品品類,提升客單價。比如通過擴大銷售附加值更高的預制菜新茶飲、健康零食等快消品。
三是重回線下,降低履約成本。2022年首個工作日,盒馬CEO侯毅發布內部郵件表示,盒馬鮮生從「線上發展為主,線下發展為輔」,升級為「線上線下共同發展」的雙輪戰略。
業界分析,此舉的意義在於,讓消費者走進店裡消費,不僅能實現更好的加工服務體驗,還能省去線上訂單的配送成本。
但這些嘗試的效果如何,目前似乎難以斷言。重要的一點是,在實現盈利之前,不能倒下。
「衣食住行」人生四件事,「食」無疑最重要,在「今天吃什麼」逐漸成為哲學難題的當下,「買菜難」、「買菜貴」等問題又困擾了許許多多的年輕人。
2012年是生鮮電商的元年,2014年社區團購興起,2017年巨變叢生,後借著互聯網東風,生鮮電商成了被資本追捧的「寵兒」,特別是在2020年底各大巨頭火拚帶火了社區生鮮之後。
疫情為國內生鮮電商創造了事業第二春,資本扎堆入場推動此賽道迎來空前發展機遇,更有甚者已奔赴二級市場,達到最高峰。
然而,疫情催生起來的生鮮平台,在2021年卻開始走下坡路,不是裁員就是停止運營。
2022年新年伊始,曾一度紅火的社區團購玩家再度迎來衰敗的日子!
這不前不久,曾經和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一起傳出爭奪「生鮮電商第一股」消息的美菜網,再次被曝出裁員和總部搬家的消息。
生鮮電商資本已經退潮,3年沒融資的美菜還怎麼「美」下去呢?
裁員潮刮到了生鮮電商行業?
近期,生鮮電商賽道頻頻傳來壞消息。
1月13日,叮咚買菜因「大裁員」登上熱搜。但對於此次裁員,叮咚買菜方面及其員工卻各執一詞。
據華夏時報消息,多位認證為叮咚買菜員工的網友在社交平台透露,叮咚買菜已開啟大裁員,采購、演算法、運營、招聘部門將裁員20%到50%。
叮咚買菜則回應稱消息不實、沒有事實依據和嚴謹數據來源,公司個別崗位變動屬正常組織資源調整。
無獨有偶,就在前一天另一家生鮮電商玩家被傳大規模裁員,甚至連總部都搬了!
1月12日,生鮮電商平台美菜網又傳出了裁員消息。
據鳳凰網科技,近日,有疑似美菜網離職員工在社交平台表示,繼上次50%比例裁員後,美菜北京總部再裁員40%。
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銀泰商場的美菜網總部現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另一位已離職的美菜網員工表示,美菜網一直在裁員,前段時間裁了一些業務總監和產品總監:「總監級的員工還好,有些基礎的業務人員強制解除合同,當天走當天談。」
美菜網方面暫未對上述情況作出回應。
相比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菜網的知名度並不高,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繼上次9月份暴雷後,美菜網已成生鮮圈的名人。
去年9月,美菜網北京總部被爆裁員50%,部分城市服務關停。
據界面此前報道稱,來自一份內部郵件顯示,北京總部產品研發等技術部門、采購銷售等業務部門、財務等職能部門均面臨著50%及以上的裁員比例。
此外,美菜成都研發中心將整體被裁撤,部分城市服務關停,大區合並。
縱觀生鮮電商過去一年,「燒錢」、「融資」甚至「破產」成了扯不掉的標簽。
美股上市的每日優鮮,2021年前三季度凈虧損額30.17億,叮咚買菜同期凈虧損額也達到53.33億元。已上市的前置倉雙雄虧慘,剩下沒有巨頭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鮮、同程生活和呆蘿卜等補血無門後,宣告破產退出競爭。
要知道,生鮮賽道是一條比較長的賽道,而這場漫長戰役中,所有玩家都要穿越零售死亡谷。
而在這條路上大家都需要比拼很久,拼到最後誰剩下來,就是所謂的「剩者為王」!
不再執著於謀求規模化擴張的「流血」,融資、上市於是就成了生鮮電商玩家們「止血」的重要手段,因為融資跟不上燒錢的速度最後只會是死路一條。
在爆出裁員消息之前,美菜網上市的傳聞就一直不斷。
1月12日,有媒體報道稱,美菜網計劃於今年上半年提交香港上市申請,並已選定投行籌備上市詳情;
據悉,美菜網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負責上市事宜,估計集資3-5億美元(約23.4-39億港元)。
其實,美菜網傳出IPO上市的「風聲」已有時日。
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有傳聞美菜網新一輪融資失敗,導致資金鏈緊張,但這一消息後來被美菜網CEO劉傳軍否認。
2020年7月,復星集團前CFO王燦加入美菜網,擔任CFO,這被外界視作美菜網上市的前奏。但美菜網隨後否認了這一消息,稱王燦的加入與上市無關。不過,王燦入職美菜網僅半年時間,便傳出了離職的消息。
去年5月,美菜網再被爆出擬赴美IPO,計劃籌資5億美元。知情人士稱,美菜網正在與財務顧問就潛在的IPO事項進行合作。
美菜網對此不予置評,不過明顯可以看出美菜網著急了!
因為,在近3年來未獲得融資的情況下,這家B2B生鮮電商平台已經歷了數位高管出走,2C業務賣身經京東未果,多輪大幅度裁員,以及數次轉型並不樂觀等多次陣痛。
公開資料顯示,美菜網於2014年成立,為生鮮食品供應鏈服務平台,提供餐飲食材采購服務予中國近1000萬家蔬菜店鋪及餐廳,前年開始為個人家庭用戶提供配送服務。
自成立以來,美菜網一直是資本眼中的「明星企業」。
短短四年間,完成8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百億,投資方包括順為資本、真格基金、高瓴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
其最近一次融資發生在2018年10月,當時美菜網獲老虎環球與高瓴資本6億美元投資,估值超過70億美元。
然而從那以後,美菜網未再出現新的公開融資事項。如今,美菜網傳出IPO計劃,是否與近期資金鏈緊張有關?
美菜網早期憑借資本迅速打開互聯網賣菜大門,曾經試圖搶占「生鮮第一股」但結果並不盡如人意。
互聯網3.0時代,年輕人們不再走進菜市場,傳統餐飲供應鏈地位岌岌可危。資本的目光逐漸投向美菜網這類的新興餐飲供應鏈服務商。
新型餐飲供應鏈行業方興未艾,迅速由無人問津蛻變成為藍海。
2020年,國內生鮮電商領域先後有多達14家平台獲得融資,融資總額超136.5億元。
如無意外,2021年的生鮮電商市場將延續2020年被資本追逐的現象。然而,生鮮電商賽道上不斷洗牌淘汰,燒錢難題一直未能破解。
究其根本就是,各生鮮電商平台為了搶占市場,開始了最粗暴有效的「價格戰」手段;
只要價格足夠便宜,就不怕消費者不買賬,這就是盛行的社區團購平台模式下的營銷邏輯和融資手段。
也是,生鮮電商市場面臨的主要難點在於盈利困難,一方面是客單價提升達到瓶頸,另一方面是現有的供應鏈模式在進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難。
就目前而言,生鮮電商賽道還沒跑出真正的贏家。
創業從來都是九死一生,特別是生鮮賽道,幾乎十死無生!
目前國內有4000多家生鮮電商,僅100家左右盈虧平衡,虧損佔到95%,其中有7%是巨額虧損,而最終盈利的僅有1%。
若不是突如其來的疫情,生鮮電商可能猝死得更快更多一些。
2021年下半年開始,裁員、關城、拖欠貨款等成為了社區團購老玩家們的關鍵詞。
隨著平台的接連倒下,社區團購的大坑最終完全凸顯。
因為各大社區團購平台上的貨品質量太差,特別是一些蔬菜水果,讓用戶沒有忠誠度,流失嚴重。靠低價和促銷聚集的流量,難以轉化為粘性的用戶,這成為眾多的社區團購玩家的潛在頑疾。
正如阿里副總裁、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所言,「從價值本身來講,社區團購並沒有倡導價值,僅僅是靠大量的營銷調研推動。這種商業模式不能創造真正的商業價值,作為營銷手段真的很好,但是並沒有創造價值。」
頑疾越來越嚴重,並沒有巨大價值,敗北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從這點來看,社區團購的洗牌有了第一個,馬上就會有下一個。
生鮮電商江湖已經變天了。
2020年疫情影響下,挾著顯山露水的高調打法,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從不隱諱自己對於更大零售市場的覬覦野心,眾多互聯網大廠決心重注買菜賽道,生鮮電商無疑成為了最為擁擠的賽道之一。
根據電商大資料庫顯示,2020年1月至12月,國內生鮮電商發生了13起投融資事件,融資總額超過了136.3億元,足以佐證這片市場曾經的無比繁榮。
但與此同時,生鮮電商們不斷擴大的虧損、跌跌不休的股價,不斷被爆出的裁員及停止運營消息,讓其模式的可行性飽受質疑,資本的熱錢也轉變成了「死亡」的加速器。
早在新冠疫情之前,生鮮電商行業曾經遭遇大規模虧損,當時的數據顯示,在2016年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只有4%持平,88%虧損,且剩下的7%還是巨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了盈利。
而新冠疫情下,居家隔離使得「網上買菜」出現了一波繁榮。但不到兩年時間,大批量平台正在加速離場。
同程生活宣布破產、呆蘿卜重整失敗、松鼠拼拼資金鏈斷裂、寶能生鮮多城閉店、十薈團陷入裁員關閉危機。近日以來,生鮮電商賽道「頂流」叮咚買菜、美菜網也紛紛被爆出裁員傳聞……
從風光到撤退,剩下來的生鮮電商還能堅持多久?
各執一詞的裁員風波
近日,叮咚買菜、美菜等紛紛曝出裁員傳聞。
據媒體消息,最近,脈脈上一名認證為叮咚買菜員工的網友稱叮咚買菜在大規模裁員,具體到各業務板塊:采購裁員50%、演算法裁員30%、運營裁員30%、招聘裁員10%-20%。還有內部員工表示,巔峰時期公司員工數量(包含配送員)高達6萬多人,目前只剩6萬人左右,少了上萬人。
對此,叮咚買菜回應稱消息不實、沒有事實依據和嚴謹數據來源,公司個別崗位變動屬正常組織資源調整。針對公司減少上萬人的傳聞,叮咚官方也辟謠稱,「這是惡意猜測,叮咚從來沒有過那麼多的員工。」
除裁員傳聞外,叮咚買菜跌跌不休的股價也給了外界一個信號:生鮮電商正在走下坡路,未來充滿未知。
成立於2017年的叮咚買菜,在2020年快速擴張,並在營收及GMV方面超過了先於它成立的每日優鮮,2020年其130億的GMV已經是每日優鮮的1.7倍。2021年6月上市後,叮咚買菜仍堅持一路擴張,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叮咚買菜已有1375個前置倉,較上年同期的711個增加了近兩倍。
但隨之而來的是履約費用增長翻倍、虧損的不斷擴大。雖然2021年叮咚買菜成功赴美上市,但2019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叮咚買菜累計虧損超106億元。
沒有漂亮的成績單,直接導致了叮咚買菜股價的「一瀉千里」,股價從30.04美元一路跌至現在的8.58美元,期間幾乎沒有反彈。
與叮咚買菜的處境一樣,同屬賽道「頂流」的美菜網也內憂外患,壓力不小。
今年1月,有媒體報道,美菜網在赴港上市前夜,被爆裁員40%,其中一位員工表示,美菜網一直在裁員。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銀泰商場的美菜網總部,現已搬到北京站附近。去年9月初,美菜網就曾被爆出進行了裁員和業務范圍收縮。
不可否認,生鮮電商市場正在經歷新一輪的洗牌,其面臨的盈利難、客單價低、履約成本居高不下等等難題,已經讓資本市場逐漸失去耐心,燒錢換流量的時代難以為繼。
重振市場步履維艱
事實上,叮咚買菜從去年開始,已經在主動調整戰略重點,叮咚買菜主動調整了戰略重點,從規模優先轉變為效率優先,進一步顯露出其在盈利壓力之下的重心轉變。
但從目前來看,生鮮電商們很難真正「上岸」。
去年,6月9日,生鮮電商「叮咚買菜」與「每日優鮮」雙雙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IPO招股書。彼時,每日優鮮、叮咚買菜都處於虧損狀態。
招股書顯示,叮咚買菜在2019年、2020年,凈虧損分別為18.734億元、31.769億元人民幣。每日優鮮在2018-2020年,每日優鮮凈虧損也分別高達22.16億、27.77億 、15.90億。
當時市場猜測,隨著興盛優選、美團優選、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等大廠猛虎環伺生鮮賽道,並善於運用低價補貼的重兵壓境,傳統生鮮電商用戶面臨大量分流境地,與此同時生鮮電商天生模式比較重,從供應鏈、冷鏈倉庫以及末端,加上擴張帶來的成本上升都是生鮮電商迫切尋求上市的重要因素。
但登陸資本市場,也並沒有轉變生鮮電商深陷虧損泥潭的局面,生鮮電商們集體虧損仍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上市的成功並沒有帶給這片市場多久喜悅,「每日優鮮」IPO首日破發,市值蒸發了1/4。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認為,本質上在於生鮮是一個燒錢的行業,加上生鮮的時效性、後端供應鏈的匹配、區域性等諸多要求都非常高,所以這個行業雖然整體上現在競爭激烈,但是基本上還沒有形成一種高效的盈利模式,要解決的問題非常多。
與此同時,生鮮電商付出了高昂的履約成本,收獲到的用戶體驗提升卻十分有限。
生鮮電商至今仍是用戶投訴「高發地」。
在2021年「電訴寶」受理的投訴中,根據投訴量從高到低,被投訴的生鮮電商平台排名依次為叮咚買菜、易果生鮮、每日優鮮、本來生活、順豐優選、盒馬鮮生、興盛優選、朴朴、京東到家、美菜網、Flowerplus花加、十薈團、永輝超市、大潤發優鮮。
其中,退款問題、商品質量、發貨問題、霸王條款、售後服務、虛假促銷、訂單問題、客服問題、網路欺詐、網路售假等問題是2021年全年生鮮電商投訴的主要問題。
在確保資金鏈安全的大前提下,生鮮電商們急需找到體驗更好的產品,更優質的供應鏈,更輕盈的模式、更有效率的組織架構。告別燒錢換量時代,生鮮電商下半場將是實力和細節的近身肉搏,一時懈怠即可能被洗牌出局。
㈣ 又一電商平台崛起,5年拿下100萬商家,靠「賣菜」估值達500億嗎
互聯網行業作為最近20年來的一個風口,創業者層出不窮,也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獨角獸企業。而在整個互聯網行業中,電子商務又算是最受創業者歡迎的一個行業。自阿里巴巴集團在2003年成立淘寶之後,僅國內市場,就誕生了數以百計的電子商務企業。在2010到2011年,正是國內團購市場爆發的時期,其中,僅團購平台,國內就有著上百家,更是爆發過知名的「百團補貼大戰」。而電商平台行業,也如其他傳統行業一樣,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必定迎來行業大洗牌,在這期間,國內又倒下了不少的知名電商平台,比如「一號店」、「樂蜂網」、「尚品網」等等。而到目前,國內電商平台基本上形成了以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唯品會、蘇寧易購等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的格局。
美菜網員工
實際上,從成立到如今估值500億元,美菜網也才用了5年時間。而高額估值的背後,則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就目前而言,美菜網入駐50餘個城市,其數量還不到全國城市的十分之一(全國有660多個城市)。而服務的100萬戶的商家,與全國近千萬家的餐廳數量相比,同樣只有十分之一左右。對於美菜網而言,市場還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而美菜網在未來,也有可能成為國內下一家達到千億規模的電商平台,因為市場容量在這里。
㈤ 美菜全面撤出縣城收縮轉型,重走菜劃算斷臂重生路
編輯 / 孟會緣
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是試出來的。
生鮮B2B賽道角逐7年,至今仍未跑出一家盈利企業。 時至2021年,碰撞、轉型、斷臂求生成為行業主旋律,但在洶涌和陣痛之餘,玩家們也逐漸趟出了一條可行的模式。
近日,有生鮮行業媒體報道稱,生鮮B2B獨角獸美菜網開始收縮,半年來退出了10個中心城市和數百個縣城,急劇向平台模式轉型。
事實上,自2021年3月,美菜就確立了向「自營+POP」模式轉型的業務升級策略,接近美菜的內部人士也證實,這一次「退城撤倉」正是年初開始的業務正常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 收縮關城,集中力量於優勢區域,這一打法並非美菜首創。而是偷師新晉玩家「菜劃算」。
菜劃算是阿里巴巴旗下主打生鮮供應鏈新零售的品牌,2019年下半年正式上線,一路高歌猛進。在多地開城之後,從2020年3月份開始,菜劃算又主動大規模關掉了弱勢地區的前置倉,僅保留優勢城市盈利較好的前置倉,力求集中力量單點打透。
新玩家的出現,給行業帶來了可貴的變數。
生鮮B2B行業處於迷霧森林7年之久,一直沒有一條跑得通的可磨胡畝行道路。 在新老玩家碰撞和靠攏的過程中,關於行業未來走向的答案似乎漸漸明晰。
偶然與必然之間,2021,無疑是生鮮B2B行業變局之年。
生鮮供應鏈的變革,是一個需要「重投入」的系統工程。中國萬億級的生鮮市場背後,是復雜而分散的農產品生產組織和流通環節,當B2B們都想砍掉中間的流通環節來提高效率,那麼就不得不面對,用5%的毛利率去支撐30%的運營成本這一現實。
所以, 初始階段,整個行業都是依靠資本輸血為生。在2019年之前,「燒錢」一直是行業最大的關鍵詞。
但一味靠「燒錢」的模式根本無法跑通。2019年11月,生鮮電商黑馬平台呆蘿卜宣布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鏈斷裂;2010年10月,曾經的「種子選手」易果生鮮已進入自願破產重組程序。
事實上,由於長時間沒有跑出一家盈利企業,資本從2018年開始變得謹慎。一度順利拿下8輪總計超過80億元融資的美菜,在2018年之後,也未再傳出任何融資消息。
高投入低毛利,意味著B2B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很弱,而2020年意外襲來的疫情,無疑給原本就脆弱的資金鏈砸下重壓。
近期,美菜再次傳出上市融資消息,媒體報道稱,美菜網將同時考慮通過港股IPO或一級市場融資等方式來尋找新的現金流補充。無獨有偶。另一生鮮B2B平台宋小菜也傳出融資意願,業內人士稱,宋小菜正積極追求重回資本視野。
此時,收緊業務、斷臂求生已成為行業大潮。美菜半年內砍掉了全國15個城市的中心倉,退出了10個中心城市和數百個縣城。餓了么旗下「有菜」也於今年5月宣布關停。
生鮮B2B行至下半場,考驗企業自身韌性的時刻已來。 與行業老玩家的窘迫近況相反,新入局者「菜劃算」反而氣勢如虹,業務進展如火如荼。
據生鮮行業媒體調研報道,4月底,轉型B端後的菜劃算鼓足干勁,在杭州迅速打開市場。1個大倉,200人團隊,日訂單突破1500,以風馳電掣速度,快速搶奪杭州市場份額。
菜劃算2019年下半年正式上線,由阿里占股70%,其創始人方傑為美菜瞎森原coo。
美菜以退城關倉的方式斷臂求生,正是借鑒了菜劃算早期的策略打法。事實上,菜劃算的關城收縮布局比美菜早了整整一做此年。
新玩家的出現,往往能加速行業自身的常規內部迭代,菜劃算正是這樣的樣本。
2019年下半年,菜劃算App及微信小程序上線,率先主打3個城市:杭州、蘇州和寧波。打出「最快29分鍾達」的運送速度,此後,菜劃算如同生鮮配送賽場上的一匹黑馬,氣勢洶洶。公開資料顯示,在2020年全民戰「疫」期間,菜劃算線上銷售額大增,單倉日訂單突破1000單。
值得注意的是, 菜劃算也是行業內最早開始「斷臂轉型」的玩家之一 。2020年3月,菜劃算又主動大規模關掉了寧波、蘇州等地的前置倉,將業務力量集中在盈利較好的杭州,單個城市地重點打透,形成局部優勢後再拓張版圖。
事實上,杭州一直是美菜的主場,在杭州美菜一直保持著第一的位置。菜劃算的策略,對美菜在杭州的優勢地位形成了不小的威脅。
美菜此番關城撤倉,除了出於自身斷臂求生,也是老玩家對新玩家模式的一種認可。
另外,菜劃算早期以to C起家, 「最快29分鍾達」的運送速度是其一大特色。到2020年,菜劃算進行全面業務調整,由C端全面轉型B端食材配送。
C端服務業務經歷讓菜劃算在轉型B端後,更加註重用戶體驗,為菜劃算在杭州迅速打開局面按下加速鍵。用to C的思維去做to B的服務,是菜劃算成功的另一個秘訣。
美菜對菜劃算的認可,也體現在這一份to C基因上。
2020年2月,美菜網旗下美菜商城接入支付寶小程序,美菜開始加速開拓C端業務。沒有C端基因的美菜緣何發力C端市場?創始人劉傳軍表示:「美家買菜」並不意味著美菜向C端消費者轉型,而是希望讓To B供應鏈能具備服務C端的能力。
關城撤倉收縮,集中優勢力量局部打透;用to C的服務標准去做B端業務。這兩大創新模式是菜劃算成功的關鍵因素。
生鮮B2B行業正處於一個積極求變的階段。以往,所有供應鏈企業都想成為中國版Sysco,但多年的 探索 之後,玩家們發現,中國生鮮市場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決定了,完全照搬國外Sysco模式並不能跑通盈利模型。
真正的行業方向,還得從自己的市場中 探索 孕育。老牌玩家美菜對新玩家菜劃算的認可和借鑒,可能意味著,屬於本土生鮮B2B市場的行業範本,已經出現了。
㈥ 美菜被曝再裁員40%!總部已搬遷
1月12日,生鮮電商平台美菜網又傳出了裁員消息。
近日,有疑似美菜網離職員工在社交爆料,繼上次50%比例裁員後,美菜北京總部又裁了40%的人員。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銀泰商場的美菜網總部,現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另一位已離職的美菜網員工表示,美菜網一直在裁員,前段時間裁了一些業務總監和產品總監。「總監級的員工還好,有些基礎的業務人員強制解除合同,當天走當天談。」
裁員或與上市有關?
據悉,美菜此舉或為准備上市。1月12日,有媒體報道稱,美菜網計劃於今年上半年提交香港上市申請,並已選定投行籌備上市詳情。
在近3年來未獲得融資的情況下,這家B2B生鮮電商平台已經歷了數位高管出走,2C業務賣身經京東未果,多輪大幅度裁員,以及數次轉型並不樂觀等多次陣痛。
去年9月,美菜網北京總部被爆裁員50%,部分城市服務關停。
據界面此前報道稱,來自一份內部郵件顯示,北京總部產品研發等技術部門、采購銷售等業務部門、財務等職能部門均面臨著50%及以上的裁員比例。
此外,美菜成都研發中心將整體被裁撤,部分城市服務關停,大區合並。
公開資料顯示,美菜網於2014年成立,為生鮮食品供應鏈服務平台,提供餐飲食材采購服務予中國近1000萬家蔬菜店鋪及餐廳,前年開始為個人家庭用戶提供配送服務,高瓴資本及美團(03690)等亦有份投資。
據其官網,該公司於2018年完成E輪融資後,再未獲得融資。
融資不順,燒錢不止
在爆出裁員消息之前,美菜網上市的傳聞一直不斷。
自2014年成立以來,美菜網一直是資本眼中的「明星企業」。
短短四年間,完成8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百億,成為生鮮電商多輪洗牌後,剩下的為數不多的平台。
在生鮮電商井噴的年代,美菜網通過農產品和蔬菜水果的B2B電商模式,採用控貨自營模式,用冷鏈物流網路對接上游生鮮生產商和下游彎神商戶。
聽起來這一模式並不復雜,但中間冗長的鏈條和「盈利難題」成了懸在美菜上空的一把刀。
具體的模式是,美菜做生鮮源頭、自建渠道,在不同區域尋找三方商家、合夥人以便完成在農產品質量和數量上的即使供應,同時需要城市合夥人及時配送。
上游合夥人需要下沉到農產品的生產基地,受限於農村的互聯網化、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美菜則需要在品控上投入較多的教育成本。
2019年,美菜面向全國招募合夥人,管理美菜在當地縣域的營、采、銷、倉、配團隊,開展餐飲B2B業務,美菜總部則為該項目負責人提供資金、人員、供應鏈、系統與經驗五方面的支持。
據美菜網官網顯示,其已擁有高達5000輛的配送車輛,在52個城市建立了74個倉儲中心,業務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日處理訂單520萬個,日配送次數超15000次。
重模式意味著高投入,過去曾一路被資本加持的美菜網,至今融資金額累計超百億元,但近三年沒有新的融資,其擴張速度受到制約,加之本身並未實現整體盈利。
美菜網創始人劉傳軍曾表示,預計2020年底會有較好的現金流,但目前其盈利狀況並不樂觀。
從美菜公布的經營數據來看,除了北上廣深之外,在很多城市實現盈利。
可見,一線城市不能盈利成為拖累美菜網無法實現整體盈利的因素之一。
有媒體報道稱,美菜網在裁員的同時,員工數量精簡,美菜下放了區域城市的權力,讓部分供應商在商城入駐並且自配到店,完全開放平台。美菜直接扣點,原有美菜補貼變成供應商補貼,以此增利。
美菜網為了降低倉儲的成本壓力方面,不再設立中心倉,讓供應商直接送貨至前置倉。有效的將倉儲成本與倉儲損耗叢胡轉嫁給供應商。同時也在減少各地倉庫數量。
B端無望,轉戰C端
在B端業務面臨「一邊燒錢一邊虧損」的窘境下,美菜網去年也嘗試開拓C端市場,並上線 「美家買菜」。
由B端市場切換到C端市場,B端市場和C端市場運營有著巨大的差異,由於運營邏輯有著巨大差異,或許在開始的時候已經註定這美家買菜會迎來失敗的局面。
每日優鮮以及叮咚在前置倉布局多年,突然進入C端市場的美家買菜似乎沒有優勢,在二者擠壓下美家買菜項目經營困難。
去年12月底,有消息稱,美家買菜由於經營不善,或以不滲鬧攔到2億美元賣給京東,該交易後經證實後並未完成。
從供應商角度來看美菜,美菜只是供應商的一個重要渠道,而非完全依靠,傳統的批發市場才是他們的主戰場,批發市場有穩定的流量,更低的倉儲以及物流成本,這這一方面走平台單筆交易量不大,而且還需要供貨商備倉庫來人工分揀、包裝,成本相對來說更高。」
從融資中斷,到進入C端市場,裁員,以及業務收縮,美菜網似乎陷入困境,面臨生鮮電商難盈利的窘境。
美菜網也同樣面臨,自營,重資產、重運營的模式帶來的高庫存與高貨損率高居不下,更是增加了風險與壓力,資金斷裂後的美菜,上市遙遙無期,裁員成為美菜必須面對的。
本文系食品觀察家綜合靈獸等媒體報道
㈦ 美菜網正尋求至少5億美元融資,希望達到的估值在100億至120億美元
鞭牛士 7月10日消息,據騰訊 科技 援引外媒報道,美菜網正尋求至少5億美元融資,希望達到的估值在100億至120億美元。
美菜網由原窩窩團創始人劉傳軍於2014年創立,定位為餐廳食材B2B電商,目標是為中國約1000萬家中小型餐廳采購農產品。
2014年6月,美菜網獲得真格基金1000萬元天使輪投資。同年11月,美菜網獲得藍湖資本數百萬美元A輪投資。
2015年2月,美菜網獲得順為基金和藍湖資本共數千萬美元的B輪投資。
2015年9月,美菜網完成C輪融資後,累計融資額已經達到10億元人民幣。
2016年4月,美菜網完成D輪融資,估值超過20億美金,累計融資金額超過20億。
截至去年9月,美菜網估值達70億美元。
㈧ 美菜被曝總部已搬遷,員工先裁50%再裁40%
美菜被曝總部已搬遷,員工先裁50%再裁40%
美菜被曝總部已搬遷,員工先裁50%再裁40%,有員工告訴記者,裁員已有幾撥,這個曾經的資本眼中的「明星企業」或正在經歷挑戰。美菜被曝總部已搬遷,員工先裁50%再裁40%。
「衣食住行」人生四件事,「食」無疑最重要,在「今天吃什麼」逐漸成為哲學難題的當下,「買菜難」、「買菜貴」等問題又困擾了許許多多的年輕人。
2012年是生鮮電商的元年,2014年社區團購興起,2017年巨變叢生,後借著互聯網東風,生鮮電商成了被資本追捧的「寵兒」,特別是在2020年底各大巨頭火拚帶火了社區生鮮之後。
疫情為國內生鮮電商創造了事業第二春,資本扎堆入場推動此賽道迎來空前發展機遇,更有甚者已奔赴二級市場,達到最高峰。
然而,疫情催生起來的生鮮平台,在2021年卻開始走下坡路,不是裁員就是停止運營。
2022年新年伊始,曾一度紅火的社區團購玩家再度迎來衰敗的日子!
這不前不久,曾經和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一起傳出爭奪「生鮮電商第一股」消息的美菜網,再次被曝出裁員和總部搬家的消息。
生鮮電商資本已經退潮,3年沒融資的美菜還怎麼「美」下去呢?
裁員潮刮到了生鮮電商行業?
近期,生鮮電商賽道頻頻傳來壞消息。
1月13日,叮咚買菜因「大裁員」登上熱搜。但對於此次裁員,叮咚買菜方面及其員工卻各執一詞。
據華夏時報消息,多位認證為叮咚買菜員工的網友在社交平台透露,叮咚買菜已開啟大裁員,采購、演算法、運營、招聘部門將裁員20%到50%。
叮咚買菜則回應稱消息不實、沒有事實依據和嚴謹數據來源,公司個別崗位變動屬正常組織資源調整。
無獨有偶,就在前一天另一家生鮮電商玩家被傳大規模裁員,甚至連總部都搬了!
1月12日,生鮮電商平台美菜網又傳出了裁員消息。
據鳳凰網科技,近日,有疑似美菜網離職員工在社交平台表示,繼上次50%比例裁員後,美菜北京總部再裁員40%。
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銀泰商場的美菜網總部現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另一位已離職的美菜網員工表示,美菜網一直在裁員,前段時間裁了一些業務總監和產品總監:「總監級的員工還好,有些基礎的業務人員強制解除合同,當天走當天談。」
美菜網方面暫未對上述情況作出回應。
相比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菜網的知名度並不高,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繼上次9月份暴雷後,美菜網已成生鮮圈的名人。
去年9月,美菜網北京總部被爆裁員50%,部分城市服務關停。
據界面此前報道稱,來自一份內部郵件顯示,北京總部產品研發等技術部門、采購銷售等業務部門、財務等職能部門均面臨著50%及以上的裁員比例。
此外,美菜成都研發中心將整體被裁撤,部分城市服務關停,大區合並。
縱觀生鮮電商過去一年,「燒錢」、「融資」甚至「破產」成了扯不掉的標簽。
美股上市的每日優鮮,2021年前三季度凈虧損額30.17億,叮咚買菜同期凈虧損額也達到53.33億元。已上市的前置倉雙雄虧慘,剩下沒有巨頭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鮮、同程生活和呆蘿卜等補血無門後,宣告破產退出競爭。
要知道,生鮮賽道是一條比較長的賽道,而這場漫長戰役中,所有玩家都要穿越零售死亡谷。
而在這條路上大家都需要比拼很久,拼到最後誰剩下來,就是所謂的「剩者為王」!
不再執著於謀求規模化擴張的「流血」,融資、上市於是就成了生鮮電商玩家們「止血」的重要手段,因為融資跟不上燒錢的速度最後只會是死路一條。
在爆出裁員消息之前,美菜網上市的傳聞就一直不斷。
1月12日,有媒體報道稱,美菜網計劃於今年上半年提交香港上市申請,並已選定投行籌備上市詳情;
據悉,美菜網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負責上市事宜,估計集資3-5億美元(約23.4-39億港元)。
其實,美菜網傳出IPO上市的「風聲」已有時日。
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有傳聞美菜網新一輪融資失敗,導致資金鏈緊張,但這一消息後來被美菜網CEO劉傳軍否認。
2020年7月,復星集團前CFO王燦加入美菜網,擔任CFO,這被外界視作美菜網上市的前奏。但美菜網隨後否認了這一消息,稱王燦的加入與上市無關。不過,王燦入職美菜網僅半年時間,便傳出了離職的消息。
去年5月,美菜網再被爆出擬赴美IPO,計劃籌資5億美元。知情人士稱,美菜網正在與財務顧問就潛在的IPO事項進行合作。
美菜網對此不予置評,不過明顯可以看出美菜網著急了!
因為,在近3年來未獲得融資的情況下,這家B2B生鮮電商平台已經歷了數位高管出走,2C業務賣身經京東未果,多輪大幅度裁員,以及數次轉型並不樂觀等多次陣痛。
公開資料顯示,美菜網於2014年成立,為生鮮食品供應鏈服務平台,提供餐飲食材采購服務予中國近1000萬家蔬菜店鋪及餐廳,前年開始為個人家庭用戶提供配送服務。
自成立以來,美菜網一直是資本眼中的「明星企業」。
短短四年間,完成8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百億,投資方包括順為資本、真格基金、高瓴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
其最近一次融資發生在2018年10月,當時美菜網獲老虎環球與高瓴資本6億美元投資,估值超過70億美元。
然而從那以後,美菜網未再出現新的公開融資事項。如今,美菜網傳出IPO計劃,是否與近期資金鏈緊張有關?
美菜網早期憑借資本迅速打開互聯網賣菜大門,曾經試圖搶占「生鮮第一股」但結果並不盡如人意。
互聯網3.0時代,年輕人們不再走進菜市場,傳統餐飲供應鏈地位岌岌可危。資本的目光逐漸投向美菜網這類的新興餐飲供應鏈服務商。
新型餐飲供應鏈行業方興未艾,迅速由無人問津蛻變成為藍海。
2020年,國內生鮮電商領域先後有多達14家平台獲得融資,融資總額超136.5億元。
如無意外,2021年的生鮮電商市場將延續2020年被資本追逐的現象。然而,生鮮電商賽道上不斷洗牌淘汰,燒錢難題一直未能破解。
究其根本就是,各生鮮電商平台為了搶占市場,開始了最粗暴有效的「價格戰」手段;
只要價格足夠便宜,就不怕消費者不買賬,這就是盛行的社區團購平台模式下的營銷邏輯和融資手段。
也是,生鮮電商市場面臨的主要難點在於盈利困難,一方面是客單價提升達到瓶頸,另一方面是現有的供應鏈模式在進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難。
就目前而言,生鮮電商賽道還沒跑出真正的贏家。
創業從來都是九死一生,特別是生鮮賽道,幾乎十死無生!
目前國內有4000多家生鮮電商,僅100家左右盈虧平衡,虧損佔到95%,其中有7%是巨額虧損,而最終盈利的僅有1%。
若不是突如其來的疫情,生鮮電商可能猝死得更快更多一些。
2021年下半年開始,裁員、關城、拖欠貨款等成為了社區團購老玩家們的關鍵詞。
隨著平台的接連倒下,社區團購的大坑最終完全凸顯。
因為各大社區團購平台上的貨品質量太差,特別是一些蔬菜水果,讓用戶沒有忠誠度,流失嚴重。靠低價和促銷聚集的流量,難以轉化為粘性的用戶,這成為眾多的社區團購玩家的潛在頑疾。
正如阿里副總裁、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所言,「從價值本身來講,社區團購並沒有倡導價值,僅僅是靠大量的營銷調研推動。這種商業模式不能創造真正的商業價值,作為營銷手段真的很好,但是並沒有創造價值。」
頑疾越來越嚴重,並沒有巨大價值,敗北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從這點來看,社區團購的洗牌有了第一個,馬上就會有下一個。
就像如今陷入兩難境地的美菜網,還能繼續「美」下去嗎?
因為兩個傳聞,美菜日前受到格外關注。
一個是裁員傳聞。1月17日,有美菜技術崗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裁員已有幾撥,「公司技術體系人員從最多近1000人裁到200左右。」新京報記者就此向美菜網方面求證,截至發稿未有回應。去年9月,美菜方面曾稱「現在和未來都會進行正常的組織調整與優化」。
另一個是IPO傳聞。美菜此前多次回應「不予置評」。有觀點認為裁員或是為了上市鋪路。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可能性不大,在任何市場上市,都會關注其業務的成長性和可持續性。
從估值70億元到3年未獲融資、裁員消息不斷,這個曾經的資本眼中的「明星企業」或正在經歷挑戰。在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庄帥看來,美菜的客群是餐飲企業,但中國餐飲市場較為分散,連鎖化程度不高,各地生鮮采購差異化明顯,美菜對標的美國餐飲供應鏈巨頭Sysco模式很難行得通,加上外部競爭激烈,美菜面臨挑戰重重,「直接模仿Sysco商業模式的時代或許結束了,下一步需要找到適合中國市場的發展模式和盈利道路。」
員工稱「當天被通知就得走」
「今天通知你,今天就得走人。」今年1月,收到裁員通知的美菜技術人員李峰(化名)很是不悅,「1月的社保,公司就不給交了,沒有休完的年假也不能換算成補助單發,說是都含在『N+1賠償』里了。」
李峰說,「據我了解裁員有幾撥,公司技術體系人員從最多近1000人裁到現在200人左右,也有主動離職的。公司把企業辦公的組織架構信息關閉了,我們看不到別的團隊人員的具體情況。」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一些職場類社交平台,不少自稱是美菜的員工也發布裁員的信息。其中,有人去年9月在個人社交平台賬號中提到「美菜北京裁員,試用期全裁,只給四分之一月的賠償」。有自稱是美菜員工的網友在下方評論說「我也是」。
對於上述裁員、賠償等相關情況,1月19日,新京報記者采訪美菜方面,截至發稿未有回復。
根據公開報道,美菜於2021年2月起就開始關閉一些不盈利的地區,同時數百個縣域出現撤倉、關門的情況。2021年9月,美菜被傳出大規模裁員,業務收縮的消息也不斷傳出。彼時,美菜方面回應稱,「美菜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會進行正常的組織調整與優化,不斷提高組織效能和專業能力。同時,美菜所有的業務城市均在正常運營。」
從估值70億美元到3年未獲融資
伴隨裁員傳聞,美菜北京公司還搬家了。企查查顯示,1月13日,美菜關聯公司北京雲杉世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生住所變更,從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88號1幢4至6層,變更至北京市東城區北京站東街8號C座3層303室。
在李峰看來,「裁員、節流,包括辦公地址遷移等,可能都是為了上市,這些操作之後財報估計會更可觀、更利於上市。」
其實,美菜在2021年多次被傳出IPO消息,上市地也從最初赴美變成赴港。2021年11月,有消息顯示美菜赴港IPO選定中金公司、花旗集團和野村控股負責相關事宜,擬募資3億-5億美元,具體細節正在審議中,上市時間和籌款規模都可能發生變化。而美菜方面則回應「不予置評」。
今年1月初,又有傳聞稱美菜計劃今年上半年提交香港上市申請。新京報記者采訪美菜方面,截至發稿也未有回應。
美菜官網顯示,該平台為全國近千萬家餐廳提供全品類一站式餐飲食材采購服務,成立於2014年。截至2018年9月,公司估值近70億美元。據企查查顯示,美菜自成立後有8輪融資記錄,從已披露的具體金額看,融資金額至少90億元。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其最近的一次融資記錄是發生在2018年10月的「E輪及以上」融資,金額約6億美元,融資方涉及Tiger Global Management、高瓴資本。自2019年以來,該公司已有3年未有新融資。
3年未獲融資,上市消息一傳再傳。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分析,從美菜實際運營的效果來看,其可能逐漸失去了新的投資者關注。生鮮電商比一般電商對物流的要求更高,又比傳統零售渠道銷售價格更低,這是根本性的矛盾。所以這樣的模式雖然存在消費需求,但不存在商業可行性,也就是難上市。
對於美菜裁員是為更利於上市的說法,沈萌表示不太可能:「在任何市場上市,都會關注其業務的成長性和可持續性,並不會因為壓縮管理成本後業績數字好看就能讓投資者對細節視而不見。」
簡單模仿Sysco模式的時代或結束
美菜曾被認為是資本眼中的「明星企業」,經歷多輪洗牌後,如今的美菜雖有一定市場,但已不可與幾年前同日而語。業內人士分析,大型餐飲企業一般都有自己的采購供應鏈條。在美菜的客群中,小餐飲企業居多,具有采購不固定性、經常更換的特點,與當地經銷商相比沒有價格優勢,難以爭取更多客源,且這兩年因為疫情原因,一些小餐飲關張,讓美菜面臨諸多拓展市場的挑戰。
美菜副總裁王玉雄在2020年第三屆中國生鮮零售大會上曾提到,美菜對標美國Sysco(西斯科)。Sysco是靠餐飲企業的規模量,給餐廳爭取到最低的成本,同時也能讓這些專業公司從規模中拿取它的利潤,是一個多贏的局面。但在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庄帥看來,不同國家的餐飲市場不同,中國餐飲公司較為分散,連鎖經營品牌相對不多,各地菜品采購也存在較大差異化,菜品規模化采購和配送還不完善,導致集中規模采購的優勢不明顯,加之許多餐飲企業采購多採取線下,有固定的或熟悉的`采購渠道,這也意味著Sysco模式在國內很難走得通,平台模式發展也存在壓力。
此外,生鮮賽道競爭也很激烈,除了美團快驢、宋小菜等生鮮B2B平台,還有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以及社區團購平台搶食C端賽道。
其實,美菜也在不斷摸索新發展模式。根據報道,2020年2月,美菜旗下的美菜商城開啟C端模式,增加以個人家庭戶為對象的C端配送服務。2021年6月,美菜副總裁周峰介紹,美菜上線了平台業務,為商戶和合作夥伴搭建線上交易平台,吸引更多合作社等中小賣家入駐。
新京報記者在美菜官網看到,美菜城市代理商在招募中。根據介紹,代理商使用美菜品牌和IT系統,在代理城市開設美菜站點,面向區域內餐飲商戶和社區用戶提供食材配送服務。有城市代理商認為,「由於城市體量不大,供應鏈就沒有優勢,量起不來,就會出現單位成本高,加上美菜平台還有扣點,公司支持力度也不夠,整體做下來就很難盈利了。」
庄帥告訴新京報記者,美菜自營模式成本較高,通過開放平台業務、推城市代理商等模式,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減少資金的投入,但對技術、運營、履約、售後等要求仍然很高,對平台的要求更高,未來發展還需要時間檢驗。總體來說,生鮮供給平台化、數字化勢在必行,隨著互聯網及5G技術的不斷應用,消費者的需求不斷變化,都需要企業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整個產業的數字化能力,「直接模仿Sysco模式的時代結束了,下一步企業需要探索適合中國市場的發展模式和盈利方式。」
未來美菜還會繼續對標Sysco嗎?美菜方面也暫時沒有給出答案。
曾經有網友列出馬雲的「六宗罪」,其中一條就是電商的興起沖擊了傳統的實體店面。擠佔了實體店的生存空間,難道這就表示電商的發展就是一帆風順的嗎?那可未必。
這家基礎牢靠,看似發展穩定的生鮮電商就大規模裁員了。這家電商名為「美菜網」,是一家生鮮移動電商平台。要知道,「美菜網」曾經風靡一時。只不過,如今也面臨遇冷危險。那麼,為什麼這樣一家背後有「金主」的電商平台也面臨裁員呢?如今電商的發展形勢是怎樣的?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美菜網大規模裁員
網上曝光了一則消息,一名疑似美菜網內部員工的網友,在網路上發文稱美菜網如今在大規模裁員。除此之外,還有人發現,美菜網總部還從北京王府井銀泰商場搬到了北京站附近。這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美菜網遇到了什麼危機?
其實在2021年時,美菜網就傳出了總部裁員的消息。那麼就有人會問了,公司內部裁員是很正常的事情,為何美菜網總部裁員這么值得注意呢?要知道,美菜網這一裁就裁掉了公司總部的50%,搬到北京站後,再次裁掉了40%。這可不是個小數字。
市場嗅覺靈敏的網友一定猜到了,這樣的大規模裁員,一定是因為美菜網公司出現了問題。不過,這時候又有另一波網友站出來說美菜網根本就沒事,甚至還在計劃著2022年在香港上市的事情。
即便不管是不是在裁員,美菜網也不曾在任何互聯網相關領域放慢腳步。例如近些年就不斷擴展商業版圖,把技術、資金擴展到各個領域。
而此前傳言被大資本站台的潮多多app,也有網友懷疑背後站台的正是美菜網。那些廣受一二線青年追捧的AJ、綠水鬼等原本幾千上萬的舶來品,在潮多多上被超過500萬年輕人以不足200的底價瘋搶,其質量連國際鑒定師都愛不釋手,這一幕被網友戲稱為「韭菜反抗鐮刀」的奇景。很難不讓人相信沒有某些大資本的背後運作,來提升自身在某些領域的龍頭地位。
二、美菜網「背景」
那麼,一邊傳出即將倒閉的新聞,一邊又計劃籌資上市,美菜網的現狀究竟如何?很多人都認為裁員就意味著美菜網的公司內部出現了問題,甚至面臨倒閉的風險。但說到底,即便是這樣,美菜網依舊可以上市,只要滿足上市的條件即可。有時候上市並不是加大了企業的危機,恰恰相反還有可能幫助企業恢復生機。
除此之外,美菜網並不是一般的生鮮電商平台,為什麼這么說呢?這就不得不提到美菜網背後的「金主」了。顧名思義,美菜網就是一家主要銷售水果蔬菜和農產品的平台,成立於2014年,正是電商蓬勃發展的階段。因此當時有許多投資者都十分看好這家平台。
隨著網購的普及,人們逐漸開始接受線上生鮮超市。這種方式對比原來的賣菜渠道有很大的優勢。例如可以送貨到家,參加團購時價格更加便宜,也更加透明。人們也能通過線上的購物評論來辨別菜品的好壞。這也是為何眾多投資者都選擇投資美菜網的原因,他們認為這家電商有極好的發展前景。
但美菜網也不僅僅只發展線上店鋪,隨著美菜網市場估值的上升,該公司也開始涉及線下門店。拓展線下門店的過程十分順利。2021年年初,美菜網線下門店就已經覆蓋了全國200個城市,員工數量也達到了3.5萬人。可以說是發展得十分順利。
三、美菜網沒有較好的盈利模式
那麼為什麼發展得如火如荼的美菜網,如今卻面臨遇冷的問題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美菜網沒有較好的盈利方式。這也是現在許多生鮮電商平台都存在的問題。
美菜網使用的運營模式是F2B模式,這種模式就是通過高效的冷鏈物流網路作為中間基礎。其一端聯系著農民,一端聯系著商戶和消費者。這樣的運營模式表面看來沒有什麼問題,甚至還將商戶和農民聯系了起來。可實際上這樣的方式在生鮮電商行業並不吃香。
原因就是這樣的運營模式並不能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人們選擇在生鮮超市買菜看重的是其高效、便捷的優點。而滿足「最後一公里」其實是生鮮超市的競爭核心。例如,同樣創立於2014年的「每日優鮮」,該公司採用的就是「城市分選中心和社區微倉」公用的二級分布倉儲存體系。
這樣的體系,最大的優勢就是配送時效30分鍾,可以實現低損耗度,高滿意度。這兩點恰恰就是消費者們注重的,畢竟大家買菜肯定是希望在較快的時間能夠送上餐桌,而不是連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都解決不了。
雖然曾經的美菜網最高估值達到了490億,可早在2019年時,美菜網就陷入了資金鏈短缺的問題。融資空窗期也持續了許久,所以說,2019年是美菜網最後的輝煌。
四、生鮮電商面臨的形勢
實際上,美菜網並不是唯一一個面臨遇冷危機的生鮮電商平台。現如今生鮮電商行業整體遇冷,行業內部也出現了大規模的倒閉情況。就連原來發展得較好的生鮮電商品牌都黯然退場。美菜網之所以能夠堅持到現在,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其較好的發展基礎。
可即便是這樣還是掩蓋不了遇冷的事實。如今的各個生鮮電商平台都在著力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因此,也演變出了社區團購行業,人們可以通過相關生鮮電商平台的小程序進行下單。這樣的方式或許能緩和如今的危機。
其實從一開始生鮮電商平台就不好發展。該行業不僅獲得客戶的成本高、產品運輸難,甚至還有過程損耗大、供應鏈難以搭建等問題。這對於生鮮電商們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看到如今的情況,那些曾經投資生鮮電商行業的資本家也不敢再盲目地進行該行業的投資了。
所以說,如今的生鮮電商行業又面臨了一個融資難的問題。不過不論怎樣,生鮮電商企業們一定會想方設法維持自己的公司運營以及業績提高。只不過,這條路並沒有想像的好走,至於該行業的發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