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好,請問創業企業融資難的理論和現實原因分別是什麼
創業企業融資難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創業企業大都資質較差。這主要體現在:規模小,經營不規范,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抗風險能力弱;創業者缺乏經營管理經驗;信息不透明,無可靠的信貸記錄;失敗率高,逃廢債務現象嚴重。 (二)我國金融結構發展不對稱。即貸款主要對象與經濟增長主體的不對稱,大城市金融發展與中小城市及農村地區金融發展不對稱。一方面,創業企業為經濟增長做出了重大貢獻卻貸不到款;另一方面,大城市金融發展迅速,而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的金融發展卻處於滯後狀態,這對廣泛分布於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創業企業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三)創業企業融資渠道單一。目前,我國創業企業的融資主要來自自有資金,這包括企業自身的積累和折舊以及創業者投入資金,這些即是所謂的內源融資。然而,這種通過自身積累方式尋求自我滾動式發展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創業企業的發展要求,創業企業仍需開拓新的融資渠道。 (四)信用擔保體系不完善,未能真正發揮功能。這主要表現在:信用擔保機構資本投入嚴重不足;專業人才缺乏,限制了信用擔保體系專業化、正規化經營;信用擔保機構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缺乏風險分擔機制;相關立法滯後,影響信用擔保體系的迅速發展。 (五)信用環境差。這主要表現在公民信用意識薄弱,信用監督不到位。對不守信的公民和企業沒有採取嚴厲的懲戒措施,未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檔案,使部分有不守信記錄的公民和企業仍能通過某些手段在其他地方獲取資金。由於這些情況的存在,使得金融機構對貸款對象的審查成本居高不下,從而限制了金融機構對創業企業的信貸配給。 (六)相關法律體系不完善。我國制定實施的《中小企業促進法》,以法律的形式為廣大中小企業的發展、融資提供了有力的保護和支持。但是,《中小企業促進法》的條文過於原則性,也沒有與之相配套的如行業振興、金融、財政、中介服務等方面政策。
⑵ 小微企業融資難,銀行惜貸是罪魁禍首嗎
其一,不應將所有的融資問題都歸結為銀行信貸問題。
按照企業融資理論,企業融資應該是多層次、多渠道的,包括內源性融資(即內部積累)、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而且,從融資成本高低看,理論上應該是:內源性融資<間接融資<直接融資。因此,企業在融資渠道選擇上的優先排序應該是先內源性融資,後間接融資,再直接融資。
其二,不是所有的企業銀行都必須支持。
什麼樣的企業銀行應該支持,什麼樣的企業銀行不能、也不應該支持,這既是銀行需堅守的風險底線,也是社會各界應該建立的共識。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理性地看待企業融資難問題,並尋求有效的緩解之道。
其三,不是所有的貸款需求銀行都必須滿足。
從審慎的角度出發,銀行除了要把好客戶准入關,對客戶具體的貸款需求同樣需要嚴格審核,包括貸款額度的確定、貸款用途的審查,並非企業提出的任何貸款需求銀行都必須滿足。確定合理的貸款用途、適度的貸款額度既是銀行信貸資金順利歸流的基礎,也是信貸風險管理的要點,實際上也是對企業的一種保護。
⑶ 用會計理論分析融資難融資貴的原因
一、農業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有哪些?
(一)農業小企業發展的不確定性
農業小企業一般經營規模較小,沒有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經營管理、財務制度等不健全,且員工知識文化水平偏低。其經營管理因為沒有嚴格的企業制度做保證,經營基礎脆弱,面對風險的能力較差,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干擾,經營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對農業小企業融資帶來較大風險。
(二)農業小企業的信用等級普遍偏低
大多數中國農業小企業年產值和信譽度偏低,平均利潤水平較低,沒有規范的企業管理,經營水平較低,一部分企業經營者由於知識文化水平較低,信用意識淡薄,逃、廢銀行債務的情況時有發生,在社會信用體系中造成負面影響,使得農業小企業信用等級普遍低。在銀行現有的企業信用評估體系中「經營規模」或「經營實力」是主要的評價標准,而農業小企業在經營規模與經營實力上處於劣勢,因此這一評價體系對農業小企業十分不利。
(三)缺乏信用擔保機制
抵押和擔保是金融機構在農業小企業提供貸款時保護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而目前中國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為其貸款提供信用擔保的有效機制。農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在其制度設計與運用中存在著明顯的不足,不僅總體上實力過小、能力不足,而且在經營、結構和功能上存在較為突出的缺陷,嚴重製約了其應有功能的發揮。
(四)金融中介機構缺乏
中國融資市場發展不平衡,一方面金融公司和投資機構還有大量資金沒有投放,另一方面中小企業貸款難度加大,出現短缺與過剩並存的局面。隨著信用合作社改制、合並成立合作銀行與地方商業銀行,其放貸對象也發生較大的調整,主要服務對象轉向大型企業,使得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受到擠壓。基層銀行沒有向農業小企業發放貸款的審批權,商業銀行改制後信貸權利的回收,也使農業小企業面臨較大的融資壓力。
⑷ 融資困境理論有哪些
⑸ 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
問題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深層次因素分析
(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內因
1、缺乏現代經營管理理念,經營風險高。隨著企業的發展。創業初期使用的傳統經營管理方式已經跟不上企業的發展步伐。部分中小企業仍存在著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經營管理能力不強、產品技術含量低、企業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而且中小企業負債水平整體偏高,從而使金融機構信貸風險過高。一般而言,中小企業沒有中長期目標,經營行為短期化(一般只有3年-4年),有較高的倒閉或者破產的可能。根據工信部2009年12月發布的報告顯示,按照10分為滿分打分,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健康指數為6,57分,處於亞健康狀態,而其內部管理水平也處在中下游水平。我國浙江省的調查結果表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70%左右的小企業在開業後的1-3年便倒閉破產。中小企業生命周期的短暫和經營的不確定性,一定程度抑制了金融機構的放貸意願。
2、中小企業的規模和信用水平低下,制約其融資能力。一般而言,企業融資要具備「5C」,即品德、能力、資本、擔保和經營環境,而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多採用業主制和合夥制,規模偏小。同時,許多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特別是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許多中小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制度,有的甚至沒有建立會計賬目,資金管理較為混亂,大大降低了自身的信用度,嚴重削弱了其融資能力。2009年中國人民銀行對部分中小企業集中地區的調查表明,50%以上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60%以上的中小企業的信用等級在3B或3B以下。另外,由於社會徵信系統建設和信用信息網路系統建設的滯後,信用信息傳輸渠道不通暢,導致銀企雙方信息不對稱,極大降低了中小企業的信貸滿足率。
3、缺少可供擔保抵押的財產,融資成本高。由於銀行對中小企業固定資產抵押的偏好,一般不願接受中小企業的流動資產抵押。而中小企業的資產結構中固定資產比例小,特別是高科技企業,無形資產佔有比較高的比例,缺乏可以作為抵押的不動產,風險大,難以滿足金融機構的放貸要求。中小企業在尋求擔保機構擔保時,由於多數擔保貸款的期限在半年以內,最長不超過一年;信用擔保機構基本上只對短期的流動資金貸款而不對設備投資等長期性的貸款提供擔保,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另外,由於擔保公司在自負盈虧的經營情況下往往提高擔保條件,無形中限制了中小企業資金的融通,或者通過繁雜的擔保手續,高昂的擔保費用,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影響了融資效率。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外因
1、金融機構體系的缺陷。在我國的融資格局中,銀行貸款在企業融資來源中佔有絕對比重,並且由於近年來信貸余額快速增長,而直接融資發展相對緩慢,貸款和直接融資余額的差距越來越大。截至2009年10月份,我國銀行貸款、直接融資(包含企業債、股票首發、增發和配股)的比重分別為73%和27%。而我國四大國有和國家控股的商業銀行在存款、貸款市場上處於主導地位,在銀行貸款的市場份額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仍然佔有70%以上。四大國有銀行的高度壟斷減少了中小金融機構能夠獲得的金融資源,限制了它們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能力,而大銀行追求貸款規模效益和風險平衡又不願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據統計,目前階段我國占企業總量0.5%的大型企業擁有50%以上的貸款份額,而佔88.1%的小型企業的貸款份額不足20%。
2、資本市場的缺陷。從直接融資渠道上來看。主要有債券融資和股票融資兩種方式。由於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較晚、發育不完善且遲緩,企業通過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直接融資所佔比重較小。從發行債券融資的情況看,國家對企業發行債......>>
問題二:中國企業為什麼融資難? 企業要發展,就要向社會募集資本,也就是我們平時講的融資。但是在當前,中國的企業卻存在著融資難的問題,這個問題進而影響了中國企業的發展和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企業的融資難題,主要就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融資難題。??企業的融資是通過金融活動實現的。??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 *** 同志在1991年視察上海時就曾經說過:「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因為金融對經濟增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著名經濟學家熊彼得認為,具有良好功能的金融中介通過辨別並提供資金給那些最有可能成功實施創新產品和生產過程的企業家從而加速了技術創新。??中國企業的融資難題,意味著我們的金融體系還遠遠沒達到熊彼得所說的程度。???????? 二、企業融資難的體現??1、貸款難??從銀行體系來講,我們現在主要是四大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占據主導地位,而這些大銀行因為成本和信息不對稱問題,往往不願意對中小企業貸款。事實上,從成本角度來看,對這些大銀行而言,十億的貸款和100萬的貸款,成本是一樣的。因此,他們更願意給大企業貸款。??從信息不對稱來看,中小企業貸款不僅要注重調查企業財務報表等「硬信息」,更要注重掌握企業負責人的從業經驗、道德品德以及企業的用工、用電、納稅等「軟信息」,而大銀行的貸款審批人很難獲得這些中小企業的「軟信息」。??而那些城商行、農商行,本應該成為大銀行的補充,紮根於當地,利用自身的成本優勢和信息優勢,更好地為當地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切實解決中小企業的貸款難問題。但是我們的城商行、農商行卻天天想著怎麼往外擴張、往大城市擴張,放棄自己的優勢市場與大銀行開展全面競爭。一方面,對自身發展不利,另一方面,也並沒有為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起到應有的積極作用。??2、上市更難??上市融資是企業股權融資的一種重要方式,股票市場在經濟金融中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但是,在中國上市是一件非常難的事。中國的股票發行上市實行核准制,證監會及其發行審核委員會決定企業能否上市。??近幾年,每年企業上市的數量平均只有350家左右,這顯然遠遠不能滿足企業上市融資的需求,也與中國經濟的發展程度不相匹配。??中央和國務院很早就提出、並且多次重申要建設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為各個發展階段、各種類型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資本市場融資渠道,但我們在這方面的努力顯然遠遠不夠。??從表面上看,我們有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最近又在策劃推出新三板,似乎多層次資本市場已經建立起來,但其實是徒有其表。事實上,我國的中小板、創業板並沒有為中小企業和創業企業的融資提供有效渠道,因為法律規定的上市條件很低,但實際審批中的上市條件卻很高。??另外,由於創業板的市盈率高於中小板、中小板的市盈率又高於主板,很多企業紛紛首選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市,導致真正的中小企業和創業企業被擠掉、難以上市,這進一步加劇了矛盾沖突。??3、發債難上加難??中國的債券市場是「三國分裂」,證監會、發改委和人民銀行(通過「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各管一塊。??證監會監管的債券一般叫做公司債券,只能由上市公司才能發行,因此,企業沒上市肯定發行不了,上市了,還得滿足其他條件才能發行。顯然,發行公司債券,比上市難度更大。??發改委監管的債券叫做企業債券,從現實來看,企業債券的發行主體,基本上都是國有企業。以2010年為例,企業債券發行主體共計157家,其中152家發債主體均為國有企業。??人民銀行......>>
問題三:創業企業為什麼融資困難 銀行需要控制風險,創業企業風險太大,不適合到銀行融資,銀行也不喜歡高風險的創業企業;
創業企業沒有穩定的現金流及利潤,這是銀行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創業企業很難達到;
創業企業沒有多少固定資產,沒有抵押物現在銀行也很難給創業企業融資。
辦理成本高、不穩定也是一個原因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因素導致銀行很難給創業企業融資。一般創業企業的融資方式是風投或者是天使基金。
問題四:造成我國中小型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是什麼 中小企業 融資現狀 問題 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很快,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我國的經濟增長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現在,我國中小企業佔全部企業數的99%,工業總產值和利稅分別佔60%和40%,每年出口創匯佔60%,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但近些年來由於企業競爭的激烈,使許多企業面臨較大的困難,影響和制約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就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我們必須解決這些問題,多給中小企業融資創造條件,促使它們在未來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中小企業在其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都相當高,如美國、英國、日本的國民經濟中中小企業的比重都超過90%。它們在發展中都或多或少的也遇到了融資方面的困難。但是,其 *** 為其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支持,幫助其消除這些障礙,使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得到解決。我們也完全有理由相信,通過具體的研究、分析,在政策上進行調整和中小企業自身的完善,同樣會使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得到很好解決的,從而推動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的發展。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和問題
1.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狀況。目前,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狀況並不十分理想。我國在主板市場上市的企業有1000多家,而且大都是國有企業,僅有那些產品成熟、效益好、市場前景廣闊的高科技產業和基礎產業類的少數中小企業可以爭取到直接上市籌資、或者通過資產置換借「殼」買「殼」上市的機會。盡管我國有關部門即將出台企業債券管理新條例,企業債券的發行主體將有所放寬,原先對項目的限制將有所松動,但對中小企業來說,在一定時期內還將不在眾券商備選企業之列。職工集資是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手段。由於企業在開辦初期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支持,所以大多數中小企業採用職工集資的方式籌集資金。入股是改制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重要融資方式,大多數已經占總資產的10%。
2.信用歧視。中央為了搞活企業,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針政策,要求銀行部門要重點支持大企業,確保大企業的信貸,對中小企業就不重視,在確保大企業的基礎上才予以考慮,造成了對中小企業的信用歧視,導致銀行在對大企業和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上的不平等。缺乏對中小企業信貸需求的重視。據統計,1998年工、農、中、建四家銀行新增貸款20.85億元,其中非國有經濟貸款僅新增1億多元,中長期貸款幾乎為零。隨著各國有商業銀行提出業務向中心城市發展戰略的實施,部分機構存在「重大輕小」的傾向,個別銀行有諸如一定數額以下或注冊資本金100萬以下企業不貸的規定,恰恰斷掉了貸款需求以「急、頻、少、繁」為主要特點的中小企業融資主渠道。
3.缺乏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的信用體系。就中小企業自身來講,一方面,固定資產較少,不足以抵押,貸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業在改制過程中屢有逃費、懸空銀行債務現象發生,損害了自身的信用度。同時,企業也深感辦理抵押環節多、收費多,如在土地房產抵押評估和登記手續中,評估包括申請、實地勘測、限價估算等,登記包括土地權屬調查、地籍測繪、土地他向權利登記等,極為繁瑣。
4.對非國有企業融資的歧視。長期以來,在 *** 和銀行方面,都存在這樣的觀念,認為大型企業都是國有的,貸款給他們是國家對國家的企業,不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而中小企業大多數是非國有的企業,效益不穩定,貸款回收不好,信譽差,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所以銀行一般對中小企業貸款十分慎重,條件較為苛刻。盡管現在比以前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這種現象。
5.一些區域性的中小金融機構發展不規范,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我國經濟中涌現出一批區域性......>>
問題五:企業融資模式和企業融資困難的區別 融資主要指從企業外部籌集資金的方式,包括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其中:直接融資主要是指直接向資金持有人,如股東、投資人等籌集資金的方式,比如在股票市場發行股票,以獲取資金用於企業的發展、經營等;間接融資主要是指通過金融機構,如銀行、財務公司、信託公司等,以借入長短期借款、發行債券等方式獲得資金的方式。
籌資活動除包括從企業外部籌集資金,即融資之外,還應包括通過對企業內部資金的合理安排,如稅後利潤、折舊、投資收益等,以籌集企業為發展某一項目的資金,而所做的財務安排。
從這個角度來講,籌資的概念要大於融資的概念。
當然,籌資和狹義上的融資在實際中往往被混用,也就是表示一樣的意思。
問題六:關於: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與對策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小企業的活躍程度標志著一個國家或地區市場經濟的活力。然而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卻面臨著重重障礙,特別是在資金籌集方面存在嚴重困難,許多地區真正能獲得長期貸款的中小企業數量非常有限。當然,相對於大企業,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種普遍現象,只有解決一些人為的、不合理的限制中小企業融資障礙,才能有利於其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以及企業的長遠發展。
通過一段時間的社會社會實踐我發現中小企業融資存在以下問題
(一)企業自身方面的原因
1、經營管理水平低。盡管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很快,但仍然給人以「差、散、亂」的印象。一方面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產品生產工藝落後、質量水平低,形成了因資金缺乏導致經營績效差,因經營績效差導致融資信用差,因融資信用差導致資金缺乏的惡性循環。許多中小企業負債率較高,極度缺乏經營流動資金和發展投資基金,導致其不能正常地進行經營和投資改造,無法通過提高盈利改變企業的資信以獲得外部各種信用融資。另一方面中小企業點多面廣,涉及行業多,多頭開戶現象較普遍,金融部門難以掌握其真實情況。並且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中小企業的生產、營銷、財務、人事等方面的管理水平跟不上企業發展的步伐,致使企業不能適應市場競爭,難以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2、中小企業主管人員缺乏現代融資意識。主要體現在:(1)大多數中小企業缺乏負債經營的現代意識和相應的管理手段,企業債務與企業經營盈利之間的關系認識有限,不能以發展的角度看待企業債務融資的作用。(2)絕大多數企業主管的經營觀念未轉變,沒有從利潤和現金流的角度把現代企業看成是一個資本價值增值和現金流最大化的過程,因而不能全面看待資金在生產中的地位,從而忽略了資本與負債、資本與管理能力、資本與經營風險等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3)很多企業主管對現代融資工具缺乏認識,簡單地認為融資就是向銀行貸款,僅拘泥於銀行貸款單一的融資方式,導致的結果就是當傳統融資途徑被切斷時,大部分中小企業便陷入絕境,不僅缺乏利用其他融資方式的思維觀念,而且缺乏融資的操作能力,更談不上進行現代融資的創新。
3、財務信息失真,銀行不敢放貸。許多中小企業管理欠規范,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財務控制制度,財務信息失真,可信度低。有的企業從所謂的「自身需要」出發,提供虛假的甚至偽造的財務信息,使會計報表失去其可靠性和真實性。而銀行發放貸款的主要依據是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和財務收支狀況,一個資產負債狀況和財務收支狀況良好的企業很容易得到銀行的信貸支持;反之亦然。虛假的會計報表使銀行的信貸資產難以得到保障,易形成不良資產,出於資金安全和自身利益的考慮,銀行不會輕易地發放貸款。
(二)金融機構方面原因
1、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缺乏積極性。首先,我國商業金融機構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而我國中小企業資金實力薄弱、規模小、能作為貸款抵押的資產少,同時受自身條件的限制無法找到規模較大的企業為其擔保。其次,部分中小企業生產技術落後、產品技術含量低、高負債經營、效益差,銀行從自身利益出發,不願也不敢支持。
2、向中小企業貸款風險大。這主要是中小企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造成的。在貸款行為中,借款人作為企業的經營者和資金的使用者,對企業的財務信息掌握較全面,而銀行作為貸款人,只能通過財務會計報表了解企業的部分相關狀況。企業借款人為了獲得貸款,往往會在一定程度上誇大自己的優點,縮小甚至掩蓋自己的缺點,其披露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實性相對較差。在其會計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國家對其進行的會計監督有限,銀行等金融機構也不可能要求中小企業普遍......>>
問題七:小企業融資困難有哪些主要原因 分類
1.從研究的范圍來看:宏觀經濟學、中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
2.從歷史發展來看:家庭經濟學、政治經濟學。
3.從 *** 參與經濟發展的方式看:市場經濟、計劃經濟。
4.從經濟的主體來看: *** 經濟(又稱公共經濟或公共部門經濟)、非 *** 經濟(包括企業經濟等)。
5.從經濟的研究對象來看:金融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等。
問題八: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是什麼? 1、理論 :企業不夠成熟。成熟的企業,從銀行貸款就很容易,更不用說風頭了。所以只能走其他渠道 。
2、現實:其他渠道 比如民間借貸 風險大 。自己風險大,別人風險也大。
創業的期望值太小。期望=收益*收益的概率-失敗*失敗的概率
問題九: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制度原因有哪些 一、背景簡介
隨著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與非國有經濟部門的蓬勃發展,中小企業在經濟運行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日益顯現。在經濟轉型背景下,由於金融體制、機制和政策、社會信用體系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制約,中小企業的發展客觀上存在許多其自身難以克服的經濟、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問題。在這些難題中,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作為一個普遍性的難題,更是首當其沖。融資困難已經成為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如果這個問題無法得到解決,將嚴重製約中小企業乃至國民經濟的發展。
二、中小企業發展階段
中小企業是指經營規模中等以及中等以下的企業,是相對於大企業而言的。目前,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對中小企業的界定尚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企業融資是以企業為資金融入者(即企業是資金融入主體)的融資活動,它是指企業從自身生產經營現狀及資金運用情況出發,根據企業未來經營與發展策略的要求,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內部積累或向企業的投資者及債權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的一種經濟活動。
任何一個企業從提出構想到企業創立、發展、成熟,存在一個成長的生命周期,一般分為種子期、創建期、生存期、擴張期、成熟期。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對融資的要求不同,不同階段所需的資金有不同的特點。
(一)種子期的融資特點。在這個時期,創業者需要投入相當數量的資金進行研究開發,或者對自己的創意進行測試或驗證。因此,種子期所需的資金並不多,投資主要用於新技術或新產品的開發、測試。
(二)創建期的融資特點。創建期的企業需要著手籌建公司,把研製的產品投入試生產,因此需要一定數量的「門檻資金」。只靠創業者的資金往往是不能支持這些活動的,並且由於沒有過去的經營記錄和信用記錄,從銀行申請貸款的可能性也甚小。因此,這一階段的融資重點是創業者需要向新的投資者或機構進行權益融資。
(三)生存期的融資特點。生存期的企業需要大力開拓市場,推銷產品,因此需要大量資金。由於股權結構在公司成立時已確定,再想利用權益融資一般不易操作,因此,此階段的融資重點是充分利用負債融資。
(四)擴展期的融資特點。進入擴展期後,企業的生存問題已基本解決,企業擁有較為穩定的顧客和供應商以及比較好的信用記錄,取得銀行貸款或利用信用融資相對比較容易。但企業發展非常迅速,原有資產規模已不能滿足需要。為此,企業必須增資擴股,注入大量新的資本金。
(五)成熟期的融資特點。在成熟期,企業已有自己比較穩定的現金流,對外部資金需求不像前面的階段那麼迫切。成熟期的工作重點是完成企業上市的工作。
三、中小企業融資難原因分析
(一)內部積累少。主要指中小企業缺乏內部積累能力,內源融資不足。隨著我國中小企業的不斷成長、改革的推進及其內部分配體制的調整,企業可支配的財力逐漸增大,但真正用於生產發展的卻很少。企業在利潤分配中普遍存在著「重消費、輕積累」的短期化傾向,缺乏長期經營思想,自身積累意識淡薄,很少從企業發展角度自留資金來補充經營資金之不足。
(二)內部制度不規范。在種子期、創建期、生存期,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內部制度還不完善。初建時還沒有管理經驗,在外界產生的影響不足以很容易地得到資金。種子期企業就需要投入資金購買材料,在企業管理制度方面,需要一套合理的財務制度。在融資方面,企業缺乏正式的企業規劃和融資規劃,缺乏對企業自身的了解,過分追求短期目標,很少考慮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即便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對企業的項目感興趣,當問及企業產品、市場、未來計劃等問題時,難以提供出一份真實描述企業的文件,不能給投資者提供一份好的資金使......>>
問題十:企業融資成本高原因有哪些 首先,從小微企業方面看,其所存在的先天性不足是造成其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內在原因。眾所周知,小微企業規模小、競爭力弱、抗風險能力差、管理欠規范,所有這些都使得對小微企業的融資具有高風險,這種高風險性一方面造成資金融出方不願意對小微企業融資,另一方面,即使資金供應方願意對其提供資金融通,也必然要求小微企業支付比較高的「風險溢價」,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和融資貴。
其次是小企業相對於其他的大企業而言相關的融資費用也要高一些。比如貸款需要擔保,而有些擔保公司一般的擔保費要到2%至2.5%,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還有比如咨詢費等,所以相關費用高。
第三是銀行籌資成本比較高,並且政策對小微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不夠,比如在財稅政策上,缺乏針對小微企業融資方面的優惠和支持政策,導致銀行不願意自擔風險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所以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
那麼,出現以上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由於造成小微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只有多方共進、多措並舉才能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
第一就是中小企業自身要不斷完善,小微企業應當在治理結構、經營管理、財務制度、信用意識等方面不斷實現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最大限度地滿足銀行的貸款條件,才能有效降低銀行貸款的信用風險。
第二銀行也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採取切實措施減少企業的融資費用和融資成本。銀行要改變過去對待小微企業的態度,重視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服務,把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當做是社會責任,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務和產品。
第三是國家應該加大對小微企業融資的扶植力度,盡可能的降低小企業的融資難度和成本,拓寬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推進小微企業健康穩步發展。
⑹ 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及對策分析|民營企業融資渠道
我國的民營企業起步於上世紀70年代末,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下面我就為大家解開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及對策分析,希望能幫到你。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取得了迅猛發展,逐漸成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公有制經濟的有益補充,在增長國民生產總值活躍市場經濟、增加國家稅收以及解決就業問題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貢獻。林毅夫、李永軍指出我國勞動力相對豐富、資本相對稀缺的要素稟賦特色 ,使得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會是我國企業組織中最有活力的構成部分。
但融資難已成為目前嚴重困擾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是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
二、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成因
資金是企業的生命源泉、前進動力,是企業生存的前提發展的基礎。目前,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包括內部融資(如盤活內部存量資產 利用留存收益和應付稅利等融資)和外部融資(如金融機構貸款、發行有價證券、吸引外商投資、租賃商業信用、項目融資、杠桿購買融資等),可謂渠道廣泛。然而在中國當前經濟環境下,民營企業資金籌集渠道不暢、籌集范圍有限,成為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造成此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 民營企業融資難的相關理論解釋
1.信息不對稱理論
信息不對稱理論是指交易雙方中的一方掌握相關信息而另一方則沒有這些信息,或者一方比另一方掌握的相關信息多,從而使得信息劣勢的一方的決策受到不利的影響。學界達成的一個共識就是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有學者甚至認為它是分析和解決這一問題的“牛鼻子 ”。由於企業的規模與其信息可得性正相關,所以企業越小,關於企業的信息就越不易獲得。特別地,由於中小企業大多帶有經營者個人特徵,對其評價多為“軟”信息,使得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難以形成順暢的信息傳遞。信息不對稱會引發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從而使得追求資金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統一的商業銀行謹慎對待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甚至迫使金融機構忽視健康成長的那部分中小企業對貸款的合理需求。
2. 信貸配給理論
信貸配給是信貸市場中存在的一種典型現象,是指貸款人基於風險與利潤的考查,不是完全依靠利率機制而往往附加各種游雀貸款條件 ,通過配給的方式來實現信貸交易的完成。張維迎指出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銀行作為理性的個體,寧願選擇在相對低的利率水平上拒絕一部分貸款人的申請即實行信貸配給,而不願意選擇在高利率水平上滿足所有借款人的申請。Stiglizt和Weiss的文章是一篇經典文獻,他們認為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使銀行被迫採用信貸配給,而不是提高利率來使供需平衡,他們並證明信貸配給可以作為一種長期均衡現象而存在。
(二) 民營企業自身狀況的限制
康玉清認為,中國民營企業起步較晚,自身發展還處於不成熟階段。主要表現在經營規模較小,公司的經營運作主要依靠個人積累的有限資本;缺少較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企業創新意識不夠;經營管理不規范,財務制度不透明,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信用觀念淡薄,缺乏信用基礎,欠息、欠債、不良貸款現象較為普遍等。這些尚未完善的方面無疑使民
營企業加大了籌資難度,縮小了融資范圍。
李娜認為,就中小企業本身來說,一方面,中小企業一般自我積累能力差,自我積累意識不強。中小企業內部組織關系不穩定,規模經濟效益差, 在內部利潤的分配過程中,普遍存在“重消費、輕積累”的現象, 中小企業很少從自身發展的角度來考慮用自留資金補充經營資金的不足。另一方面,當前中小企業的負擔重, 削弱了其內部融資的能力。在納稅政策方面,中小企業的實際納稅負擔重,並且各種名目繁多的收費更是加重了中小企業的負擔。
高萬東認為,中小企業的缺點包括,中小企業融資的風險成本偏高;中小企業信用觀念淡薄, 整體信用水平低;中小企業信用觀念淡薄, 整體信用水平低。
(三) 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難的成因
企業融資渠道雖多,但民營企業可供選擇的融資渠道卻有限,除靠內部融資外,主要是靠金融機構貸款 但目前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蘆仿企業)提供的信貸資金卻又微不足道。
不庸置疑,民營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有益補充,對GDP的增長、市場經濟的活躍以及國家稅收的增長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民營企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和其獲得的金融資源相比極不相稱。目前,對於正處於規模擴張時期的民營企業而言,融資問題已成為制約其發展壯大的瓶頸因素,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國內金融市場體系不完善,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狹窄
我國現有信貸體系缺乏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層次性和多元性,其中一個重要的缺陷表現在:“過度依賴間接融資,間接融資中又過於依賴銀行”。從直接融資來看,民營企業進入股票和債券市場一直受到所有制形式的限制。2004年5月開放的深圳中小企業板,其設置的准入門檻依然偏高,而我國的產業基金、風險投資等還處於起步階段。因此,民營企業無論是營運資金還是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籌措,基本還是依靠金融機構(主要是銀行)的間接融資。而國有銀行在確定信貸計劃時,授信額度的絕大部分給了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不僅較難獲得國有銀行的貸款支持,而且同等條件下貸款的使用成本也較高。
2.信用體系不健全,民營企業融資缺少擔保機構
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是引起銀行不願對民營企業信貸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存在信息不對稱,銀行為規避逆向選擇,其策略就是提出非價格條件或強化擔保。然而,目前我國民營企業信用體系尚未普遍建立,信用評估機制尚不健全,擔保公司和各類基金制度也未完善。因此,民營企業缺乏機構擔保就成為制約其申請金融機構貸款的關鍵因素。
3.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民營企業融資基礎條件不完備
在市場經濟轉型階段,大部分民營企業缺乏與現有金融體制接軌的融資基礎條件,具體表現在:一是民營企業治理結構不規范。雖然民營企業都已經歷了企業改制,但大多數的企業改制流於形式,在進行股權資本融資時往往陷入內部人的紛爭,使得外部資本不敢進入或無法進入。二是民營企業過高的經營風險。民營企業經營持續時間較短,退出市場的幾率較高,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尚處在初創或成長階段,企業的經營風險往往大於收益。這不符合銀行安全性、流動性、贏利性的貸款基本要求。三是產業、產品結構不盡合理。據金融機構反映,許多民營企業存在家族式管理現象,其產品開發和市場研究缺乏科學依據,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不足,一旦遇到市場波動,金融部門的貸款會產生較大的風險。
企業素質為“成功根本”
首先強調的都是“民營企業自身素質”的問題。如果一個民營企業的財務、運作上存在嚴重問題,那麼本身就不具備融資資格。
寶供物流財務總監於贊文表示,體制和機制是企業活力的前提,有了“活力”才能贏得“信任”和“融資”,最終才會產生“服務”和“效益”。對於債權融資,他認為,企業找銀行貸款只是“錦上添花”,而不是對企業的“雪中送炭”。如果自己的企業還不是“錦”,就不要找銀行貸款,先應把企業的基礎打好。
某企業財務總監王朝曦談到,目前有些民營企業總把“發展不好”歸咎為“政策”原因,其實並不客觀。在同等政策環境的背景下,許多規模大、機制完善、運作優良的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今天某些行業的領跑者。
他還表示,企業要融資,第一步就是它的融資目的要是“善意”的。如果融資動機不健康,只想“圈錢”和“騙錢”,那麼即使吸引到了一部分資金投入,也同樣無法繼續生存,因為投資者(或銀行)也不總是傻子。
財務專家是“明智選擇”
專家學者提醒中小民營企業,在融資發展的初期,聘用一位懂行的財務專家作為企業顧問,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於贊文談到,民營企業融資難,有很大原因是“企業對資本的認知水平過低”,像在融資期間不懂得資本運作的操作規程,也不知如何與銀行或投資方打交道,這樣可能會讓融資機會流走。所以,能有一位懂行的財務人員把企業的投資價值推薦給投資方,就顯得非常重要。而且,王朝曦介紹,財務專家同樣也可以作為民企吸納民間資金的重要途徑。
融資夥伴要“志同道合”
在股權融資方面,擁有“志同道合”的融資夥伴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前提。
於贊文分析認為,進行前期判斷是民營企業進行融資的重要一步。前期判斷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項目融資風險投入的判斷,二是對合作夥伴、投資夥伴價值觀的判斷,這兩點都要求融資夥伴必須“志同道合”。
所謂的“志同道合”,主要是指融資合作雙方對“公平”、“誠信”、“承諾”以及“問題溝通”方面的認同是否一致。尋找到目標一致的“合作夥伴”,有時比單純討論項目的投資前景更為重要。
融資選擇應“門當戶對”
目前民企融資的渠道,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即社會、銀行以及企業自身。於贊文稱,民營經濟挑選投資者,必須要“門當戶對”。
王朝曦認為,目前在資本市場上的融資,企業的性質已經不再重要,而企業規模的大小才是融資的決定性因素。“資本永遠追隨利潤”——如今無論是社會民間資本還是商業、銀行,資本的投放主要考慮的是“利潤率”和“風險性”,因此不同規模的企業對不同規模的資本“回報率不同”。大資本自然尋求大發展,而目前處於中小規模的民營企業,應該更多吸納中小型的融資。
因此,如果民營企業在融資選擇時注意“門當戶對”,則將會大大提高企業的融資效率。
⑺ 關於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論文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持社會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不可替代的力量。中小企業在拉動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關於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論文篇1
淺談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及其對策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迅速發展,其數量約占企業總數的99%,中小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提供就業崗位、推動技術革新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等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逐漸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柱。但是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卻一直制約著中小企業的發展,這既有中小企業的自身原因,又和中小企業目前所處的外部環境密切相關,因此,筆者從企業、銀行、政府三方面認真分析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同時,將根據我國國情,從支持中小企業的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擴充中小企業的創業投資服務、允許和鼓勵公司制中小企業進行股權融資、國有商業銀行經營觀念和經營方式的轉變,提升中小企業的融資服務等七個方面深入探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難;成因;對策
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內部原因
1、缺乏現代經營管理理念,不能維持可持續發展,使金融機構不願意冒更大的風險放貸。
2、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向外披露的財務信息不全面,使相關機構進行財務審查面臨很大的困難;再加上中小企業的信用額度不高,金融機構所能得到的貸款利差很少,這也使中小企業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貸款。
3、缺少可供抵押擔保的固定資產,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所佔比例較高,很少有可作為抵押的不動產,經營風險大,對於金融機構的放貸要求基本無法滿足。
4、過分依賴銀行貸款,提高了銀行信貸風險集中度,削弱了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外部原因
1、缺乏資本市場的資金支持。
美英等國的中小企業的外部資金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我國資本市場中小企業板剛剛起步,投資者還持觀望態度,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非常有限
2、商業銀行有限的資金支持
由於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難度大,盡管從銀行獲得貸款困難較大,但大多數中小企業仍然願意從銀行進行融資。
3、不夠完善的政策和法律體系
《中小企業促進法》等一系列有關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法律的不斷頒布和實施,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夠不完善的地方,如有些政策實際操作困難,實施力度不夠等。
4、不夠健全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制
我國的擔保體系還不健全,擔保機構的運作模式存在缺陷,提供擔保的資本質量不高,同時對申請擔保的中小企業的資產和信用審查比較苛刻,很多中小企業被擔保公司拒之門外,無法獲得擔保。
二、我國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的對策
解決中小企業貸款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各方面進行深入系統地研究,需要企業、銀行、政府、社會共同配合,從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入手,綜合考慮,逐步改善融資環境,現提出以下幾條對策進行共同探討:
(一)逐漸完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和法規
我國中小企業大部分屬於非國有性質,而融資政策一般都向大企業傾斜,所以,要使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就要營造平等的融資環境,從法律、法規的層面端正中小企業的經濟地位,在企業融資上與大企業爭取一視同仁,並不斷完善促進小企業有利成長的政策法規等。
(二)增加對中小企業創業階段的投資服務。
對於處在創業階段的中小企業,資金缺口往往是遏制起步發展的瓶頸,大力發展對中小企業創業階段的投資服務,可以使高新技術成果的得意轉化,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科技發展水平。
(三)允許和鼓勵公司制中小企業進行股權融資。
目前,我國公司如果想要進行股權融資,需要經過有關部門的積極嚴格的審核,只有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才可以發行股票進行融資,但只能在公開市場發行,不能進行場外交易。針對具有良好發展趨勢的中小企業對金融資本的需求,應逐漸放寬股權融資的相關政策,逐步創造多元化、多層次的證券市場體系。
(四)轉變商業銀行的經營理念和方式,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
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我國的中小企業,更願意從商業銀行獲得直接融資。所以銀行要摒棄偏見,公正公平的對待中小企業的合理的資金需求,建立健全一套針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機制,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
(五)建立專門向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中小金融機構
要建立一批面向中小企業的中小金融服務,專門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資服務,這樣可以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六)健全中小企業的擔保機制
發展多種類的中小企業擔保機構,多渠道的籌措擔保基金。有了可靠的擔保機構和安全擔保基金,銀行就可以降低信貸風險,中小企業也可以更方便快捷地獲得所需要的資金。
(七)政府應當給中小企業以足夠的重視,通過有力的政策保障,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直接影響中小企業的良性發展,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積極分析成因,掙脫傳統觀念的束縛,以發展的科學的態度對待這個問題。要借鑒國內外的有效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切實有效、操作性強、規范化的具體措施,構建中小企業良好健康的融資環境,從而使中小企業得到有益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北京市東城區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
參考文獻:
[1]葉林.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分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1.
[2]李恩強.中小企業融資五難[J].中國經貿導刊,2003,1.
[3]劉黃.中小企業如何制定最佳融資決策[J].中國中小企業,2002,9.
[4]賈麗虹.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探析[J].經濟體制改革,2003,1.
[5]金萍.中小企業融資障礙的理論分析[J].商業研究,2002,3.
[6]桂昭君,楊旭.浙江中小企業融資現狀與體系重構[J].浙江社會科學,2002,4.
關於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論文篇2
淺析中小企業融資難及法律對策
摘要:中小企業已成為社會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各國的經濟發展、財政稅收、勞動就業、技術創新、出口創匯等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面臨著融資難的狀況,嚴重地影響著中小企業發展。因此,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已成為我國政府以及各國政府亟需破解的難題。本文對中小企業融資進行概述,論述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困境,並提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法律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間接融資
一、中小企業融資概述
1、中小企業的法律界定。
2002年6月29日九屆全國人大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關於中小企業的專門法律。它規定:中小企業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有利於滿足社會需要,增加就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產經營規模屬於中小型的各種所有制和各種形式的企業。由此可見,中小企業的標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包括各種所有制和各種形式的中小企業;二是以生產經營規模為標准,凡生產經營規模屬於中小型的都屬於中小企業的范疇。同時,該條的第二款規定具體的劃分標准由國務院負責企業工作的部門根據企業的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制定,報國務院批准。科學的界定中小企業為我們制定相關中小企業的法規政策有所指向,也為我們探討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劃定主體范圍。
2、融資與融資方式。
《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詞典》對融資的解釋是,融資是指為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貨款而採取的貨幣交易手段或為取得資金而集資所採取的手段。國內大部分人對融資的定義有兩種:一是資金融通;二是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企業融資,是社會融資的基本組成部分,是指企業作為資金需求者進行的資金融通活動。
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有多種,但從融資主體角度,可以對融資方式作三個層次的劃分:第一層為外源融資和內源融資;第二層將外源融資劃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第三層則是對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再作進一步的細分。在實踐中,還經常根據資金的來源和融資對象,將企業融資方式分為財政融資、銀行融資、商業融資、證券融資、民間融資和國際融資等。
直接融資是盈餘部門直接把資金貸給赤字部門使用,即赤字部門通過出售(發行)自己的債務憑證融入資金,而盈餘部門則通過購買這些憑證向赤字部門提供資金。直接融資具有直接性、長期性、不可逆性及流通性的特點。間接融資是盈餘部門和赤字部門以金融機構為中介而進行的融資。金融機構作為資金的需求者,出售間接證券融入資金,盈餘部門則買入間接證券。作為供給者,買進赤字部門的直接債券融出資金,而赤字部門則賣出直接證券,融入資金。常見交易工具是貨幣和銀行券、存款、銀行匯票等非貨幣證券。此外,融資租賃、票據貼現等方式也屬於間接融資的范疇。間接融資的特點是間接性、短期性、可逆性及非流通性,與直接融資相反。民間融資是在國家法定金融機構外部,資金供給者與需求者之間,以民間借貸、民間票據融資、民間有價證券融資和社會集資等形式取得高額利息與取得資金使用權並支付約定利息為目的而暫時改變資金所有權的金融行為。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法律困境
1、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難的法律分析。首先,中小企業上市難。上市門檻雖然有所降低,但中小企業仍望塵莫及。我國因為法律法規在規則設計上存在一些缺陷,使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上市難”等問題。我國修訂後的《公司法》中的相關規定及新《證券法》均對上市條件作了調整,降低了上市標准,但對於種子期和創業期的中小企業來說,要達到其規定的條件依然艱難,上市融資仍然望塵莫及。同時,上市企業的股本總額降低,意味著上市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也在降低,將帶給投資者更大的市場風險與經營風險,這對於經濟實力薄弱的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更是雪上加霜;其次,中小企業債券發行難。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在直接融資領域採取的是:“重股票,輕債券;重國債,輕企債”的政策,因此企業債券的發行受到冷遇,發展較為緩慢。而且企業發行債券融資有較大的財務風險,債券有固定的利息負擔和到期日,一旦企業經營不善或經濟狀況對企業發展不利時,會使企業的資金周轉受到影響。這些債券融資固有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小企業的債券融資積極性;最後,風險投資舉步維艱。我國還沒有制定風險投資法,風險投資機構的設立、運作和退出缺乏法律依據。目前缺乏完善的市場化退出渠道是制約我國風險投資業發展的最大障礙。通暢的風險投資撤出機制是風險投資業發展的核心環節,而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不利於風險投資資金的退出。
2、中小企業間接融資難的法律分析。
第一,中小企業間接融資渠道單一,主要依賴於銀行貸款。間接融資包括銀行貸款、票據貼現、融資租賃和基金融資等方式。但我國在這幾種間接融資方式中,商業信用和票據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發展很滯後,中小企業幾乎沒有通過票據貼現進行融資;由於企業經營者思想觀念落後等多種原因,我國中小企業通過設備租賃進行融資的也很少;而銀行貸款服務品種多樣,手續簡單方便快捷,因此成為中小企業獲得外部融資的主要方式;
第二,銀行貸款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很不均衡,東部沿海地區較為發達,中西部地區則較為落後,間接融資的情況也存在著很大的地區差異。東部地區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特別發達,當地銀行的基本客戶就是中小企業,經營狀況良好、業績優良的中小企業已經是各金融機構爭奪的熱點。在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不發達,而且多為國有、集體所有企業,虧損面大,設備陳舊,有些企業借改制之機逃避銀行債務,信用度低,所以金融機構首先要考慮防範金融風險,保全銀行資產,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也要相對少一些;
第三,銀行體系結構不合理,國有商業銀行居於壟斷地位,缺乏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型、地方性、民營金融機構。我國的金融政策和融資體系等是以國有大企業為主要對象設計實施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分配了90%的貸款,而貸款的75%~80%則分配給了國有企業,而其中非國有企業部門獲得的貸款不足10%。金融體制改革並沒有改變銀行壟斷的局面,國有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在融資體制上安排不對稱,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國有商業銀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貨幣信貸政策存在諸多障礙和誤區,一些歧視性政策仍然存在,政策不到位,信息渠道不暢,缺乏統一的宏觀管理;
第四,企業資信等級評定標准不適合中小企業,致使中小企業信用等級普遍過低。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實力不強、固定資產少、缺乏可抵押的資產,且中小企業的貸款要的急、數量少、風險大、頻率高、管理成本較高。而現有的企業信用評估體系都是以大企業為對象,缺乏考慮中小企業的一些具體情況,這種信用評估體系是不利於中小企業融資的。我國現在維護信用有關的法律條款在多部法律中雖有涉及,但內容比較零散,至今沒有一部完整規范的維護信用的法律,特別是規范中小企業信用的法律、法規。
三、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法律對策
法律是保證資本市場規范運行和健康發展的基石,我國中小企業無論是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都面臨一系列的法律上的障礙。為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提高中小企業融資能力,我們必須進一步構建和完善我國的中小企業融資的法律制度。
1、解決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難的法律對策
第一,依法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為中小企業實施股權融資提供條件和場所。我國應當採取法律措施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為中小企業實施股權融資提供方便。首先,應依法完善創業板市場,使其成為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主渠道。其次,依法設立櫃台市場,為中小企業提供櫃台融資的新渠道。最後,應依法設立區域性的三板市場,為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提供服務。
第二,修訂《企業債券管理條例》,為中小企業債券融資開辟通路。債券融資的最大優勢在於其利息為固定費用,且由於利息的節稅收益,可以降低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舊的企業債券發行理念和發行制度已不適應變化了的市場需要,必須進行改革。首先,企業債券發行主體、發行基數應多元化,尤其是允許各類中小企業作為發行主體;其次,改變發行債券的審批制;再次,增加企業債券品種,以使投資者能有更多的認券選擇;最後,逐步取消債券發行額度的限制,根據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制定中小企業債券發行標准,完善中小企業債券發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科學的信用評級制度,發展多層次交易市場,促進企業債券的流通,最終暢通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2、解決中小企業間接融資難的法律對策
第一,完善融資租賃立法,使中小企業間接融資手段多樣化。
我國融資租賃業處於起步發展階段,但融資租賃法律制度建設的滯後,已影響融資租賃業務進一步發展。應盡快審議《融資租賃法》草案並加緊出台正式法律,對融資租賃機構的准入和退出、業務開展、融資租賃業務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不動產租賃的登記等做出規定。
第二,發展中小金融機構是解決中小企業間接融資難的現實選擇。
對非國有金融機構開放市場,主要旨在打破國有商業銀行壟斷市場的局面,從民間培養中小型金融機構。在具體業務上,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可以在商業票據、短期融資等方面做新的變動。在商業票據上,要針對中小企業特殊的財務狀況提供特殊的承兌擔保和貼現業務;在短期融資上,可借鑒英、美銀行的經驗,採用“透支管理方式”,並相應規定好利率水平和歸還時限等;還可以建立專項貸款基金,如再就業基金、西部開發基金等。
第三,應盡快出台《中小金融機構法》,充分利用中小金融機構的融資作用。
我國目前已經擁有一批中小型金融機構,但其服務的對象並不明確,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的價值目標並未確定,自身運作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如市場開放度低、監管機制差、行政干預多、技術手段落後等問題還相當嚴重。因此,應加快制定《中小金融機構法》,以促進中小金融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並通過眾多的中小型金融機構的優質服務,為眾多的非金融中小企業提供可靠的融資源泉。
第四,完善中小企業資信評級制度,強化信息披露。
為了規范中小企業間接融資,要加強信息披露,降低融資風險,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資信評級制度,應採取下列措施:首先,明確資信評級的主體。其次,在評級方法上,盡量減少對企業報表的過分依賴,多採用現場調查,隨時重點掌握中小企業的融資使用、存貸增減、貸款回籠等情況,實事求是地評價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並根據企業經營者素質、風險保障能力、經營狀況、償債能力及信用記錄、發展前景等主要指標,綜合評出不同等級,作為銀行對中小企業信貸決策和扶持的依據。最後,中小企業自身也應強化信用意識,重視資信評級,通過規范財務、會計工作,努力在間接融資活動中樹立守信形象。
參考文獻:
[1]高正平.中小企業融資新論[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2]朱傳華,王素義.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融資策略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0.1.
[3]劉曉霖.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J].財會通訊,2010.1.
猜你喜歡:
1.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建議
2.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畢業論文
3.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論文
4. 中小企業融資難論文
5. 關於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