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常在企業融資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法律分析:1、投資人的法律主體地位。根據法律規定,某些組織是不能進行商業活動的,如果尋找這些組織進行投資將可能導致協議無效,浪費成本,造成經營風險。
2、投融資項目要符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產業政策。在中國現有政策環境下,許多投資領域是不允許外資企業甚至民營企業涉足的。
3、融資方式的選擇。融資的方式有很多選擇,例如: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優先股融資、租賃融資等,各種融資方式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分配也有很大的不同,對企業經營的影響重大。
4、回報的形式和方式的選擇。例如債權融資中本金的還款計劃、利息計算、擔保形式等需要在借款合同中重點約定。如果投資人投入資金或者其他的資產從而獲得投資項目公司的股權,則需要重點安排股權的比例、分紅的比例和時間等等。相對來說,投資人更加關心投資回報方面的問題。
5、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投資建議書的撰寫。劉先生被要求提供的文件就是商業計劃書。上述三個文件名稱不同,內容大同小異,包括融資項目各方面的情況介紹。這些文件的撰寫要求真實、准確,這是投資人判斷是否投資的基本依據之一。
6、盡職調查中可能涉及的問題。律師進行的盡職調查是對融資人和投融資項目的有關法律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根據了解的情況向投資人出具的盡職調查報告。
7、股權安排。股權安排是投資人和融資人就項目達成一致後,雙方在即將成立的企業中的權利分配的博弈。由於法律沒有十分有力的救濟措施,現在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大股東控制公司,侵害公司和小股東的利益情況。對股權進行周到詳細的安排是融資人和投資人需要慎重考慮的事項。
法律依據:《貸款通則》 第十八條 借款人申請貸款應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一、有按期還本付息的能力;二、原應付貸款利息和到期貸款已按期清償;三、除自然人外,應當經過工商部門辦理年檢手續;四、已開立基本帳戶或一般存款帳戶;五、企業法人對外的股本權益性投資總額不得超過其資產凈值的50%; 六、申請中、長期貸款,新建項目企業法人的所有者權益一般不得低於項目所需總投資的25%。在具體執行時,加工業應高一些,商業可以低一些;盈利水平低的應高一些,盈利水平高的可以低一些;七、申請短期貸款,企業法人的新增流動資產一般不得小於新增流動負債。
2. 企業融資的關鍵問題有哪些
企業要想上市,首先要能夠成功融資 ,而融資的前提則是企業要有良好的經營與發展前景。企業融資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稅務不規范、內部管理混亂、業務風險等等。 在企業融資上市時需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1、稅收要規范 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對稅務問題並不注意,有些還會故意逃稅,而在融資或上市前審計中,一旦發現問題,想要補救為之晚矣,會付出很大成本,有些漏洞甚至難以彌補。上市前的稅務審查並不是為了刁難企業,而是引導企業向更規范、健康的方向發展。2、規避業務風險 企業經營中,業務風險的來源有很多種。例如采購過於集中,即企業的上游供應商數量很少,采購的依賴度很高,一旦這些上游企業形成價格聯盟,勢必會造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風險,如果企業同時無法將這一風險轉嫁給下游企業,就會陷入生存窘境。這是企業應該改變依賴度,增強轉嫁風險的能力。3、注重行業地位 公司的行業地位是上市審核的重要關注點之一。如果在已經上市的公司中,無同類企業,那麼上市會容易一些,若已經存在,或是同時又有多家同類企業申請上市,誰能給股東帶來更大價值,就可能排在隊伍前面。 除此之外,企業還要注重內部的管理結構,要清晰越與合理化。藍海企業項目資源庫 的出現,有效地避免了企業尋找投資機構無門的情況。
3. 企業融資需要注意哪些風險
僅供參考:
一、按風險性質不同分類:1、違約風險,即不能按期歸還到期債務,導致企業信用受損甚至引起法律拆訟的可能性;2、道德風險,主要是指融資團隊在資金管理、資產管理、資本管理和融資過程中,由於企業團隊個人原因產生的使企業利益受損的可能性,如資金體外循環等;3、機會風險,指融資企業在融資決策及融資方案實施的過程中,因為選擇了一方案或機會,從而失去其他機會的可能性;4、法律風險,融資企業在融資方案設計及實施過程中,由於某些環節違規、造假或欺騙行為,導致觸犯刑律的可能性。
二、按風險產生的破壞力不同分類:按風險的破壞力及波及面大小不同可以分為:1、局部風險,即對企業短期內或部分利益產生不利影響,如費用損失、信譽受損;2、系統風險,即影響到企業生存或使企業的發展方向產生重大變更,可持續發展到影響的可能性。
三、按融資工具不同分類:這也是很常見的風險分類方式之一。每種融資工具的風險度和風險表現不同,包括:1、中長期貸款,如利率風險;2、外匯融資,如匯率風險;3、短期資金拆借,如系統風險;4、境外機構融資,如融資騙局。
四、按融資性質不同分類:1、債權性融資風險;2、權益類融資風險。
五、按資金流程的不同階段分類:該種分類的方式,便於融資企業在融資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風險控制策略,按風險性質不同分類:1、融資診斷與評估階段,如決策風險;2、 尋找融資渠道階段,如融資騙局;3、資金運用階段,如流動性風險;4、資金歸還階段,如違約風險、訴訟風險。
4. 企業做投融資的技巧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法律分析:股權投資必須注意:1、投資決策的風險,主要體現在項目定位不準和決策程序的遺漏上。每個項目都存在特定的行業,投資者對項目所處行業、行業周期、市場環境不了解,會造成行業定位風險。2、企業經營風險,主要是指被投資企業的業務經營風險。發生風險的原因可能是項目所處的行業、市場環境的變化,比如經濟衰退。可能是經營決策不對,比如盲目擴張、過快多元化。3、資本市場的風險。某些行業、某種投資方式等的具體政策規定的突然改變,即資本市場的變化,很可能會增加投資人意想不到的風險。4、法律風險主要體現在合同、知識產權等法律問題上。5、執行風險的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時間上。對於股權投資來說,投資的周期一般較長,股權退出期普遍在三年,或者五到七年甚至更長時間。
法律依據:《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第二十條
保險公司投資企業股權,應當加強投資期內投資項目的後續管理,建立資產增值和風險控制為主導的全程管理制度。除執行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外,還應當採取下列措施:(一)重大股權投資的,應當規劃和發展企業協同效應,改善企業經營管理,防範經營和投資風險;選聘熟悉行業運作、財務管理、資本市場等領域的專業人員,參與和指導企業經營管理,採取完善治理、整合資源、重組債務、優化股權、推動上市等綜合措施,提升企業價值;(二)其他直接投資股權的,應當指定專人管理每個投資項目,負責與企業管理團隊溝通,審查企業財務和運營業績,要求所投企業定期報告經營管理情況,掌握運營過程和重大決策事項,撰寫分析報告並提出建議,必要時可聘請專業機構對所投企業進行財務審計或者盡職調查;(三)間接投資股權的,應當要求投資機構採取不限於本條規定的措施,提升企業價值,實現收益最大化目標。
5. 審計人員針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而實施審計程序時,除可參照經營租賃相關審計程序外,還應審查
BD. 一、 融資租賃的審計要點:1、是否計入固定資產原值;2、利率是否恰當,是否與市場利率相當;3、計價是否正確,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4、其他要點與經營租賃的審計要點相似。二、 經營租賃的審計要點:1、 合同手續是否齊全,條款是否完備,是否經審批;2、是否有必要租賃,是否履行合同,是否有不正當交易;3、 有無多收、少收租金;4、有無變相贈送、轉讓情況;5、是否記入備查薄。
6. IPO財務審核過程中應注意什麼
IPO審計應注意事項
一、項目前期安排
1.了解行業背景。由於項目安排等原因,很多IPO項目的注冊會計師很難一開始就熟悉其行業及業務對象特徵。因此,筆者認為在前期調查中,應當分兩方面進行。一是對行業及企業的整體了解,主要渠道有網路以及一些專業書刊,特別是對於同行業中已預披露或者已上市的公司,要了解客戶行業競爭情況和技術特點及其對財務狀況的影響:二是利用
項目組人員調查的財務數據情況,初步了解及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
2.評價風險因素。
(1)客戶財務報表對外口徑差別風險,應當要求IPO承辦律師到工商局調閱查詢客戶工商登記注冊資料,到稅務機關調閱查詢納稅申報資料。到銀行調閱查詢貸款申請資料,並就相關資料與企業提供給項目組的盡職調查資料進行比對,主要考慮企業有可能存在對外報送不同財務報表及驗資報告的情況,盡早了解其對外報告的差異以及具體原因。
(2)資產產權風險。應當關注賬上無形資產、固定資產的所有權證辦理情況,該項目的核查也是律師核查的重點,有些資產可能未辦理或者無法辦理產權,有些資產所有權可能存在潛在糾紛,應考慮這些因素對資產是否構成實質性影響。
(3)其他方面。如內部控制、對外投資構成、股本結構、繳稅情況、成本項目、關聯方交易等。內控方面應當關注企業的基本授權審批制度。尤其該關注憑證後附的相關審批手續是否完整。
特別強調的是,對於一個IPO項目,實際上不存在非標准意見的審計報告,因為一旦涉及到非標准意見的審計報告時,就意味著這個項目的談判失敗,筆者認為注冊會計師在盡職調查後,應當就相關的風險因素進行恰當的評估,並且就涉及到可能選用的審計程序以及總
體時間進度與相關各方進行必要的溝通,同時提請項目承接合夥人注意,否則投入大量物
力及人力後,發現各方很難在某些方面達成共識時,可能已給各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審計過程式控制制
(一)審計程序的選擇及底稿的要求
1.總體分析。對於申報財務報表,當拿到報表未審數或完成審計初稿時,應關注各期、各個報表項目的結構、比例等方面的比較,同時對相關項目的變動做出充分且恰當的說明。以避免對一些重要科目的審計程序有遺漏。
2.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之間的勾稽核對。現金流量也是各方關注重點,因此在復核(或者代編現金流量表時,盡可能做出調整分錄,以清晰反映三張表之間的勾稽關系。 3.內控審核。與正常年報審計相比,IPO項目的內控審核可選擇的資料較多,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律師的專項核查意見以及券商的工作底稿供參考。可以一開始就與企業約定,提供給律師及券商的除專項資料外,其餘均額外復印一份給注冊會計師,很多資料均可以作為內控審核的直接或者間接依據,如員工勞動關系核查等,可以作為薪資循環測試的底稿。
4.重大合同的摘錄。通常情況下,在審計中可以合理安排一至兩名助理人員,完成對重大采購、銷售以及融資、投資合同的摘錄工作,項目負責人可以根據企業的特點,設計不同的欄次來摘錄,對相關資料做好索引,並將摘錄的合同條
款與相關科目的測試相結合。
(二)審計中存在一些問題的處理
1.涉稅事項的調整。收入或者成本方面的調整在審計過程中必然會引起稅金的調整。
(1)所得稅的影響。當審計調整涉及到企業以前年度所得稅時,對原始報表與申報表的差異進行列報。在發現相關差異的當期進行調整,並補徵人庫,具體作法是在稅務部門允許的情況下,企業作為自查調整,在以後年度完稅入庫,不過這種做法的風險是,監管部門可能認為補稅引起的規范經營效果需要進一步觀察,通常要求企業規范運營一年後再申報。
(2)增值稅的影響。一些收入或者存貨的調整項目會涉及到增值稅的調整,實務操作中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調整增值稅,因為考慮到附加稅直接影響損益,而且相關金額可能較大:另一種觀點是不調整增值稅,實際上一些收入或者存貨項目的調整對增值稅及相關附加稅的影響都是時間性差異,因此沒有必要調整。筆者認為,除非是金額特別重大,否則沒有必要調整增值稅,尤其是小額的進項稅額或者銷項稅額,調整的結果會影響稅金的賬面金額與納稅申報金額,給納稅情況專項審核報告帶來不便。
(2)增值稅的影響。一些收入或者存貨的調整項目會涉及到增值稅的調整,實務操作中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調整增值稅,因為考慮到附加稅直接影響損益,而且相關金額可能較大:另一種觀點是不調整增值稅,實際上一些收入或者存貨項目的調整對增值稅及相關附加稅的影響都是時間性差異,因此沒有必要調整。筆者認為,除非是金額特別重大,否則沒有必要調整增值稅,尤其是小額的進項稅額或者銷項稅額,調整的結果會影響稅金的賬面金額與納稅申報金額,給納稅情況專項審核報告帶來不便。
2.往來款項的核對。不論是應收款項還是應付款項,有些企業僅針對收支流水與客戶核對,而忽略了余額的對賬.因此注冊會計師有必要對其發函詢證並考慮回函情況。筆者為,在操作上.應當建議企業自行清理往來賬。必要時.項目負責人應派經驗豐富的審計人員參與企業各個對口部門對相關往來賬的核對清理。對往來賬的差異,處理方法可以歸集為兩種:(1)追溯調整,將部分壞賬或者費用性質掛賬等進行歸集後,統一報公司決策層進行審批調整。值得強調的是:追溯調整應當考慮期後的發生情況.以免調整過度。(2)繼續掛賬主要針對應收款項),通過計提壞賬准備使其賬面價值歸零。
3.收支審批的整理。有些企業的收支審核過於簡單,可能因為原來並沒有對賬務進行必要的控制。憑證後附的附件僅有相關的銀行單據或者未經簽章審批的發票,沒有建立專門的付款審批,應要求企業補充完整。
4.成本的考慮。在多數企業核算中.考慮到人工開支的縮減,成本歸集和核算通常會被簡化,料、工、費的歸集和分配有可能只是粗線條,而不是量化到具體的成本項目,而對於注冊會計師而言,只有具體到各個成本項目才能完成相關的審計測試。在產品的大類別上企業會通過一定的方法來區分,否則其對外產品報價失去依據;但具體產品類別上可能會有所忽略。而成本核算本身就是一個實質重於形式的項目。成本核算務必須追求內在的真實性,只有符合內在的真實性,成本的分析才能做到有依據。同時,仍應當向企業強調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必要時,為企業重新設計成本核算流程,規范其成本核算。
7. 融資需要的審計報告,主要關注哪些方面
一是分析平台公司給地方政府在債務管理方面可能形成的風險,主要是指平台公司舉借債務等行為是否經過政府審批,債務統計是否准確完整。審計人員需要查看批准文件、信貸合同、債務統計報表等資料,查找未經主管部門批准擅自融資、未經批准對外提供擔保、債務統計不完整、債務分類不準確、隱瞞政府性債務影響政府決策等問題。二是分析平台公司融資規模過大給地方政府形成的風險,主要是指平台公司的全部債務情況超過地方政府承受能力。審計人員需要仔細梳理平台公司的債務總規模,依據地方政府在其中承擔的直接責任、擔保責任或兜底責任等不同責任劃分債務類型和結構,結合地方政府的可用財力數據,通過債務率、償債率、逾期債務率和借新還舊償債率等指標分析地方政府的償債壓力,查找負債規模已超過或接近地方承受能力上限的問題,及時進行預警。三是分析平台公司償還債務資金需求給地方政府形成的風險,主要是指平台公司債務期限不合理形成債務集中清償,而地方政府未能及時籌集還債資金造成債務違約的風險。審計人員需要認真分析平台公司貸款期限,梳理其近期和遠期的還債資金需求,關注其還債高峰期,對比檢查其還債資金籌集計劃,查找未制定中長期還債計劃、還債資金籌集計劃與資金需求不匹配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