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川信託遭重罰3490萬,到底暴露了什麼問題
四川信託遭受重罰3490萬,暴露了信託公司監管不嚴的問題,信託公司依舊能夠任意妄為的問題,也表明了中國市場存在「讀檔失憶」的毛病,那些財務公司也越來越盡力了,能夠把全中國的賬目都逐漸地納入到管控之中。
這意味著,那些想要隱瞞事實真相的行為都被充分地否定了,大股東想要隨便佔有公司資金或者其他小股東的資金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那些耍老賴,搶牛皮的行為已經被狠狠地打壓了,亂用股權的行為已經徹底不可行 了。
信託公司的「暴雷」,瞬間讓市場變得更加警覺,大批的資金被逼著從網貸、信託等原先看起來正規的渠道脫離,至於非法集資和詐騙,在中國內地更是缺少生存下去的空間,藉助通訊工具,全國的金融體系都實現了聯網,憑借資金渠道的正規流動,市場主體進一步激發了特別的活力,整個中國的各行各業都能夠依靠足夠的資金實現良性的發展,沒有人會真正脫離這一個發展軌道。
中國信託公司同樣是在銀保監會、證監會的管控之下的,這警示了那些想要有不合適想法的老闆,還是要好好地做自己的事情,不要輕舉妄動。
❷ 上海銀保監局一日披露9張罰單,6家機構合計被罰沒逾千萬元
上海銀保監局罰沒6家金融機構逾千萬元。
5月14日,上海銀保監局一次性披露了9張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對上海農商銀行寶山支行、南京銀行上海分行、天津銀行上海分行、中泰信託、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華寶信託等6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作出處罰,合計罰沒1003.16萬元。就案由而言,各家機構的違法情況並非近期發生,都是去年甚至幾年前的違法違規情況,包括貸款違規用作土地出讓金、貸款分類不準確、信託違規、信用卡資金用於非消費領域等。
具體來看,9張罰單中有4張涉及上海農商銀行寶山支行。罰單顯示,2017年,該支行違規發放某貸款被用作拍地保證金、土地出讓金,上海銀保監會責令其整改,並罰沒合計228.7968萬元。黃河、朱宋傑兩人對上述事件負有直接責任,該支行行長楊興華負有直接管理責任,三人均被警告。
2015年2月,天津銀行上海分行超過某借款人實際資金需求發放流動資金貸款,並且該筆貸款分類不準確,上海銀保監局責令其整改,並罰款共計100萬元。
2015年3月,南京銀行上海分行與某借款人串通違規發放貸款,並且該筆貸款分類不準確,上海銀保監會責令其整改,並罰款共計100萬元。
在此次披露的9張罰單中,有兩張涉及信託公司,並且這兩張罰單的罰沒金額佔到此次罰沒總金額的近一半。
其中,中泰信託領到了此次的最高額罰單。2015年7月,中泰信託違規承諾某信託財產不受損失,違反了《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第二十八條、《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上海銀保監局對其予以警告,並沒收違法所得2643616.44元。根據《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第二十八條,信託投資公司不得以辦理委託、信託業務名義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辦理委託、信託業務。
另一家被罰的信託公司華寶信託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成員企業,該公司此次違法違規事實較多。2016年11月、2018年2月,該公司部分投資類銀信理財資金投資於非上市公司股權;2017年8月,該公司開展某融資類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時,對個人理財資金投資於非上市公司股權未盡合規審查義務;2018年3月,該公司違規發放某信託貸款被用於證券交易。對於華寶信託的違法違規行為,上海銀保監局責令其改正,並罰款共計210萬元。
2016年12月、2017年6月,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貸款自主支付事後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2017年2月至8月,該銀行部分信用卡資金用於非消費領域。上海銀保監局責令其改正,並罰款共計100萬元。
❸ 今年信託業第三次風險排查正在進行 房地產、信託成重點
記者近日從多位信託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繼4月份及8月份的兩次風險排查之後,信託行業今年第三次風險排查正在進行。信託公司以2019年11月30日為基準日再一次開始全面風險排查工作。本次風險排查分為機構自查與監管復核兩大環節,必須在2020年1月12日之前完成。有信託行業人士稱,本次核查中,房地產信託、政信信託是核查重點。
丨重點關注兩領域
去年年底,房地產公司融資環境顯著改善,在融資井噴後,充裕的資金流向了土地市場,多個熱點城市地價大幅上漲。地價上漲往往是房價上漲的先聲。因此,監管部門迅速加強了對涉房金融領域的監管。
其中,作為房企融資重要渠道之一的信託行業監管力度不斷加強。今年5月中旬,銀保監會發布的「23號文」強調,不得向「四證」不全、開發商或其控股股東資質不達標、資本金未足額到位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直接提供融資。7月初,銀保監會對部分房地產信託業務增速過快、體量較大的信託公司開展了約談警示。8月,「64號文」發布,要求信託業下半年繼續保持房地產信託調控力度,遏制無序擴張等。
在「每日時點規模不超過630」的監管紅線下,投向房地產信託資金規模出現「剎車」。中國信託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產的信託資金余額為2.78萬億元,較二季度減少1480.67億元,環比下降5.05%,這是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首次出現新增規模的環比增速為負的情況。
有信託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對於房地產信託的整體監管要求未發生大的改變,比如核查會要求穿透至底層資產。因此以往行業中的「名股實債」等情況預計將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管。
政信信託的風險也被重點關注。政信信託大多指基礎產業類信託,這種模式下資金通過貸款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投向政府平台類公司的信託項目。一般來說,政信信託背後往往隱含地方政府的背書,因此,這類產品以往被認為風險較小,近年來規模增長迅速。中國信託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政信類信託新增2.8萬億元,占同期所有新增信託投資的14.77%,一度超過房地產成為信託第一大投向行業。
近年來,隨著金融去杠桿的不斷深入,嚴控地方債務風險成為各地政府的當務之急,一些融資平台公司「借新還舊」套路不再順暢,債務風險逐漸暴露。近期,國元信託某政信產品出現了兌付延期。記者從不同的渠道了解到,今年以來,不乏頭部信託公司的政信項目出現兌付風險,在多方博弈下,盡管未出現兌付危機,但以往被認為有政府「托底」的政信業務的風險應被重新審視。
有信託行業人士指出,政信業務風險事件一旦暴露,將對當地政府乃至區域內後續融資和信用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丨逾20家信託公司已收罰單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超過20家信託公司被罰,佔全部信託公司數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罰單數量已經超過去年總量,罰款總額近3000萬元。
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認為,2019年的監管重點可能就在房地產信託業務。其中,華潤深國投信託、建信信託、華寶信託等機構今年以來罰單總額居於前列。從罰單內容來看,違規行為主要涉及房地產、銀行理財、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等。
一連串的罰單背後顯示了嚴監管的思路。近期中國信託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漆艱明日前表示,2017年以來,信託業積極開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量壓降通道類業務的規模,交叉嵌套、資金空轉現象等通道亂象得到整治。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信託資產規模為21.99萬億元,同比下降4.94%,較2017年末歷史最高點累計壓降16.19%。
漆艱明指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信託業風險項目為1305個,風險資產規模為4611.35億元,信託資產風險率為2.10%,風險水平總體可控。
有信託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的罰單大多是監管機構在檢查以往業務時發現的違規行為而做出的處罰。在實際業務中,一些監管政策存在一定的浮動空間,各信託公司對此理解不同。因此,不排除一些以往行業內常見的處理手法被處罰。
「這些罰單對後續業務的警示作用非常明顯,對後續業務的開展起到了規范作用,從而提示風險,促進行業長期健康地發展。在目前環境下,著力提升風險控制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是信託公司業務發展的基礎。」某信託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
❹ 劍指規避監管強監管助信託業「陽光化」轉型嗎
12月22日發布《關於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簡稱「《通知》」),劍指規避監管、資金空轉的銀信合作。此外,上海信託、平安信託、陸家嘴信託、金谷信託、國民信託,分別被罰款200萬元、20萬元、40萬元、50萬元、20萬元。金谷信託及國民信託的違規相關責任人還將受到紀律處分。中泰信託被暫停新增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存續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不得再募集。由於中泰信託本身集合類業務佔比就重,且集合類主要是依靠市場三方募集為主,所以上述處罰措施實際上是掐住了中泰信託的命脈。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約15家信託公司被罰沒805萬元。而今年四成的罰款發生於12月,共計約330萬元。今年密集的大額罰單,被業內人士視為監管層堅定懲治的態度,「警示信號明顯」。信託業正迎來強監管時代。
中泰信託被按「暫停鍵」
中泰信託第二大股東——新黃浦近日發布公告稱,中泰信託由於實際控制人不能承擔股東責任和關聯交易認定,中泰信託向客戶承諾保本保收益等,其主要業務被叫停。新黃浦持有中泰信託29.97%的股權,是中泰信託的第二大股東。
半個月前,中泰信託剛剛受到上海銀監局責令改正,罰款合計人民幣90萬元的處罰。因為2015年中泰信託通過自主支付的方式向借款人發放較大金額貸款;且沒有採取有效措施,放任借款人將貸款資金用於股票交易。
實際上,中泰信託公司治理之混亂,信託業務之萎靡,在上海信託圈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中泰信託2016年年報顯示,該年度公司新發行信託產品108個、信託本金235.15億元,包括分期發行和開放式產品在內累計新增信託本金362.51億元;清算信託產品196個、信託本金479.61億元,包括分期發行和開放式產品在內累計兌付信託本金660.04億元。全年向受益人分配信託收益87.15億元。
某信託公司投資總監表示,從數量上看,中泰信託的上述信託業務在全國68家信託公司中應該居於中游水平。但信託公司業務分化比較大,排名靠前的信託公司,信託業務業務規模數倍於此。但從數量上可能看不出問題,關鍵是信託計劃的質量如何,是否給公司、股東和客戶帶來了收益。
實際上,因中泰信託盡調不充分,風控不嚴格等問題,該公司「天地緣信託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等產品被爆出逾期。
此外,新黃浦半年報顯示,中泰信託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僅為1.07億元,對比中泰信託40.84億元的凈資產,其凈資產收益率難言可觀。
「管理層多次動盪,使得中泰信託大批業務骨幹流失,信託業務停滯。」上海某大型信託公司的信託經理稱:「這次銀監局的整治很及時。否則中泰信託真要不行了。」
中泰信託大股東歷經多次變更。2008年6月,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港股01339)公司(簡稱「人保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人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購買了華聞投資55%的股權,完成對中泰信託大股東華聞投資的股權重組。
2011年,人保集團籌備上市,掛牌出售所持的華聞投資55%股權。2012年4月,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從人保集團手中買下華聞投資55%的股權,成為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中泰信託目前的股權結構無法穿透其實際控制人。
在實際控制人易主的背後,中泰信託的人事也經歷了幾次大變動。2012年4月,北京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慶斌出任中泰信託公司董事長,原董事長劉虹、原財務總監何德見、原總裁助理葉曉軍等人先後離職。
「隱秘的」信託
正如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至今面目不清一樣,在資本玩家手中,信託產品是資本大鱷的工具。
2012年,北京信託就是假手「德瑞股權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完成其對華聞投資55%股權的收購。這也為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至今不明埋下了伏筆。
業內人士指出,銀監會此次對中泰信託從重處罰顯示出監管層對於金融機構股東、實控人「陽光化」的監管意圖,穿透監管是大勢所趨。作為一個金融產品,「北京信託-德瑞信託計劃」成為中泰信託的實際控制人顯然不符合監管要求。德瑞信託計劃的4名劣後受益人(易建科技、盛寶通達、智尚勱合與橋潤資產)據悉也並非實際經營的實體,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或另有其人。德瑞信託計劃的實際控制人發生過多次變動,在引入新的機構力量之後,仍未達到監管部門提出的實際控制人「陽光化」的要求。
早前出台的《信託公司條例(徵求意見稿)》第十條明確提出股東陽光化的要求: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委託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委託持有或者管理信託公司的股權,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此外,銀監會頒布實施的《中國銀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第七條中明確要求境內非金融機構作為信託公司出資人不得以委託資金、債務資金等非自有資金入股;第十條中明確要求關聯企業眾多、股權關系復雜且不透明、關聯交易頻繁且異常的機構或個人不得作為信託公司的出資人。
分析人士指出,2016年7月中旬,《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下發。這一被業界稱為升級版資管「八條底線」的《規定》,最顯著的變化是大幅降低杠桿倍數:嚴控結構化產品杠桿風險,並限定,股票類和混合類杠桿不得超過1倍。也正是從那時開始,信託公司作為通道的信託計劃開始增加。道理非常簡單:之前計劃發行券商資管計劃的項目,由於資管「八條底線」,只能1:1配銀行的錢,達不到規模要求。於是不得不找沒有收緊政策的信託公司來做產品,1:2甚至1:3配資。通過信託計劃大量資金通過信託通道進入二級市場。不過,目前這類業務也被信託公司主動喊停了。因觸及平倉線的股票不在少數,劣後級資金因此虧損巨大,引發了信託公司和投資者之間的糾紛。
銀信證信皆收緊
2017年12月下旬,銀監會開出了對信託公司的一大波罰單。國民信託因「管理信託財產不審慎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北京銀監局罰款20萬元;金谷國際信託因「管理信託財產不審慎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50萬元;上海國際信託因「在開展信託貸款業務過程中,內部控制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上海銀監局罰款200萬元;平安信託因「違反程序簽訂信託文件,作為受託人履職不審慎,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深圳銀監局罰款20萬元;陸家嘴信託因「內部管理不到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辦理信託業務」,被青島銀監局罰款40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處罰決定顯示出在資管新規破剛兌的背景下,監管方面開始對違規剛兌加大處罰力度。破剛兌對整個結構化產品的明股實債、並購基金很多業務沖擊較大。從目前的剛兌實際情況看,以銀行理財和信託產品最為常見,預計未來監管層對剛性兌付的處罰力度會持續加大。從技術手段上講,資管新規要求所有資管產品應當實行凈值化管理以打破剛兌,凈值生成應當符合公允價值原則並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未來除非標以外的所有公募和私募產品可能都要用市值法進行估值計算凈值。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公布後打破剛兌呼聲高漲,但若沒有對信託公司(受託人)的盡職量化界定,對信託資產管理過程中過失界定沒有一個衡量規則,打破剛兌就難以操作。
據悉,由信託業協會擬定並將於近日提請會員審議的《信託公司受託責任盡職指引》對信託公司開展盡職調查、出具盡調報告、可行性報告、項目審批、營銷原則、產品推介、合同管理制度、信託披露等諸多行為規范進行了量化明確。
方正證券認為,《中國銀監會關於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簡稱「《通知》」)的出台預示著信託行業監管的持續收緊。具體來看,《通知》首次定義了銀信通道業務,優先規范收縮。在此前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明確要求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的基礎上,此次《通知》優先從銀信類業務領域著手規范通道業務。通道業務作為監管套利的手段,銀行「影子化」的媒介,將進一步收縮。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還要求對通道業務實行穿透監管,避免虛假出表。方正證券指出,此前72號文要求融資類信託在銀信理財業務佔比不超過30%,且將表外資產轉入表內並計提資本,自此銀信合作規模從64%下降到22%(2017年9月)。但銀證信合作、銀基信合作等創新模式的出現,加重了通道業務中的嵌套,加大了交叉性金融風險。防範風險是當前金融監管的出發點,今年以來多重文件出台要求穿透管理、禁止三套利、四不當等。《通知》打通了前期銀行、信託領域監管規定,減少資金空轉,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此外,《通知》還明確了信託公司履行受託責任,不得投向限制領域,這將再度推動信託行業主動管理轉型,回歸「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本源,對主動管理能力強、優先布局轉型、資本金充足的信託公司是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