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蘇州信託有限公司朱立教受審

蘇州信託有限公司朱立教受審

發布時間:2024-05-08 22:08:22

『壹』 關於廣文書局的歷史,有人知道嗎!

世界書局(包括用廣文書局、中國第一書局之名出的書) 民國時期民營出版發行企業。1917年由沈知方在上海創辦。1921年改為股份公司,設編輯所、發行所和印刷廠,在各大城市設分局30餘處。沈知方任總經理。初期,以出版小說為主。從1924年起,編輯出版中小學教科書,與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出版的教科書三足鼎立。1934年,因經濟周轉不靈,沈知方被迫退職,由陸高誼任總經理。抗日戰爭期間,林漢達主編的英文文學讀本頗負盛名。1946年,李石曾出任總經理。1950年宣告結束。共出書5000餘種。
1912年成立的世界書局,一開始還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書局,是以出版通俗圖書,供小市民階層閱讀而發展起來的。1924年才開始出版教科書,被同業和社會認可。在當時,似乎只有出版「正宗」的教科書,才夠得上是「正宗」的書局,就像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否則在同業中是排不上號的。從那時起,世界書局才躋身於書業的第三位,僅次於「商務」和「中華」。
世界書局的開創與發展,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紹興人沈知方。沈除了精明,還有著大氣魄。17歲時,他就在餘姚一家舊書店當學徒,1900年被商務印書館的夏瑞芳看中,職務被聘為「幹事」,實際上只不過是個「跑街」角色。沈知方就是從最底層的「跑街」做起,在積累經驗之後,自己曾創辦了幾家小型的書局。但是,他仍不滿足,一直在尋找機會,想大顯身手。在辛亥革命前夕,善於洞察時勢的沈知方早就預感到辛亥革命會成功,便暗地與陸費逵等人,秘密編輯為即將建立的中華民國准備新教科書。革命一成功,就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初,沈知方也便創辦了中華書局,並陸續推出了適應形勢的新教科書,結果暢銷一時,聲名大振。沈知方十分敏感地意識到,「世界」這一名稱有著全球的意思,比起「中華」乃一國的范圍要大得多,更具有包容性。於是,他便放棄其他名稱,從此只用世界書局的名義出版書籍,世界書局的出版標記也便應運而生。其出版標記是一隻非常直觀的圓形地球,喻示「世界」,地球四周環繞雲彩,正中豎寫著「世界」兩字。出版標記設計得很簡潔,卻有著一種飄浮於天際的豪邁感,這大概也是沈知方所嚮往並追求的一種境界。
世界書局出版標記的誕生,是與沈知方理想的實現緊緊相連的,一開始從底層於微弱之中起步,經過曲折坎坷,居然在出版投機類書籍的過程中,得到了「歪打正著」的結果,這也是沈知方始料未及的。「世界」之名,似乎成了沈知方的「護身符」。再加上他的經營頭腦、懂行、技巧以及人緣,更主要的是他了解當時讀者的閱讀需求,能在讀者還未感悟時,新的出版物已經擺在了讀者的面前。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迎合小市民的5種鴛鴦蝴蝶派的消閑性刊物,如李涵秋、張雲石主編的旬刊《快游》,嚴獨鶴、施濟群主編的周刊《紅雜志》,嚴獨鶴、趙苕狂主編的周刊《紅玫瑰》,江紅蕉主編的月刊《家庭雜志》,施濟群、程小青主編的半月刊《偵探世界》,這些雜志很受小市民的歡迎。
沈知方雖然有著多方面的才能,但畢竟也有「失足」之時……最後,只好被民國四元老之一的李石曾所代表的官僚資本侵入世界書局,從而控制了書局。此時,沈知方也知「命數」將盡,只好辭去經理一職,改任監事,而讓位於陸高誼。之後,沈知方再也無處可施展才華了。只好自己開了家啟明書店,由其次子任經理。另外還自辟「粹芬閣」藏書室,聊以自慰。
從成長到衰落
世界書局自1921年成立股份公司起,到1950年被政府接管止,在近30年的經營歲月里,走過了一段自初創幼稚,到發展興盛,到保守艱難,最終混亂衰落的歷程。它的消長成敗,反映了近現代中國民營企業在競爭中銳意求生,又在紛擾時局中歸於黯淡的命運。縱觀世界書局的歷程,按其主持人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三大階段,下文將略述之。
自由競爭、成長興盛階段(1921~1933年)
世界書局的創始人沈知方(1882~1939),原名芝芳,浙江紹興人,1897年16歲時在紹興奎照樓書坊當學徒,1898年在餘姚玉海樓書坊,1899年到上海進廣益書局,1900年由夏粹芳招入商務印書館,1901年改入樂群書局,因出教科書侵害商務版權,樂群被訴失敗,1902年復入商務,擔任營業職務。十幾年學徒生涯的經驗積累,使年輕的沈知方具有精明的商業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當時正值晚清大廈將傾、革命風雨呼之欲來之際,沈知方和陸費逵等人審時度勢,與戴克敦、陳協恭等人私下組織編寫新教材,並著手籌備中華書局。1912年元旦隨著中華民國的成立,中華書局應運而生,發行新編的《中華教科書》,成為一時之盛。沈氏在中華出任副經理,主管營業和進貨,後因用公款大量購紙投機失敗,使中華書局陷入困境,加之當時建設廠房、添置設備耗資過大,以致資金周轉不靈,至1917年瀕於倒閉。沈知方因債務糾葛不得不離開中華,另謀生路。1917年,沈氏在上海重操舊業,以3000元資本在上海閘北義品里及福州路青蓮閣茶館對面弄內其昌旅館租一房間,作為營業基地。所出版的圖書,比較正規的,用廣文書局名稱;屬於投機的,用世界書局或中國第一書局名稱,因自己無門面,委託大東書局代為發行。後因用「世界」名稱的書銷路最好,故只用「世界」一名,不用另兩個名稱了。沈知方個人辦的世界書局(包括用廣文書局、中國第一書局之名出的書)在1917至1920年之間,營業逐年增加,資金不夠運用,沈氏乃於1921年夏季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在福州路山東路西首懷遠里內,並在懷遠里口租得店面,漆成紅色,號稱紅屋,頗受世人注目。其時該書局已出版書籍二百數十種(包括用廣文書局、中國第一書局名稱的),並經售其他書籍,用廉價贈品方法,大事宣傳,一時營業鼎盛。1921年至1923年間,全局共有職工一百餘人,並設編輯所、印刷廠於閘北香山路及虯江路,又設分局於廣州、北京、漢口、奉天等處。改組公司時資本為銀幣25000元,選出董事沈知方等五人,監察兩人,其中一人是廣益書局老闆,其他均為紙號老闆,可見沈氏在聚資方面是有其手腕的。業務負責人為總經理沈知方,下設營業部、信託部、會計部、分局事務部、門市部、批發部、函購部及編輯所、印刷廠,各部門有專人負責,可謂規模初具。
世界書局創業之初,勢單力薄,賺錢立足是其第一要旨,故最早一二年的出版物,多是迎合小市民低級趣味的社會新聞報道、禮拜六派的哀情小說、武俠黑幕小說和迷信命運等書。隨後又出版了一批文白對照的《古文觀止》、《論語》、《孟子》、學生作文、尺牘範本、社會人士所用的公文程式等書,以適應五四運動後提倡白話文的需要,極為學生界所歡迎。此外還出版了一些當時名人的傳記,如《孫中山全傳》、《模範軍人馮玉祥》、《當代名人軼事》等,銷路均佳,因藉此起家。當時世界書局設的編輯所,從1921年開始到1937年結束,以編輯教科書和工具書為主,並輯注一些古書,而其他書都在局外組稿,其中以通俗小說的影響最為廣泛。這些通俗小說主要指鴛鴦蝴蝶派的刊物及武俠、偵探小說,其中一部分是將舊說部加以整理,用新式標點排印,硬面洋裝,廉價發售;另一部分是特約撰寫章回體的作家,如嚴獨鶴、不肖生、施濟群、江紅蕉、王西神、程小青、李涵秋等,出版長篇小說,這其中如張恨水的社會言情小說(如《春明外史》、《金粉世家》、《落霞孤鶩》、《滿江紅》、《美人恩》)、不肖生的武俠小說(如《江湖奇俠傳》、《近代俠義英雄傳》)、程小青的偵探小說(如《福爾摩斯探案全集》、《霍桑探案》)等,經竭力宣傳,風行國內外,暢銷多年。在出書的同時,世界書局也出版了大批定期刊物,以配合宣傳,擴大影響。早期發行的,分別有嚴獨鶴、張濟群主編的《紅雜志》(周刊),李涵秋主編的《快活》(旬刊),嚴獨鶴、趙苕狂主編的《紅玫瑰》(周刊),江紅蕉主編的《家庭雜志》(月刊),張濟群、程小青主編的《偵探世界》(半月刊)等五種。這五種刊物,都是深受小市民階層喜愛的鴛鴦蝴蝶派刊物,除刊登短篇小說外,必有長篇小說二三種,每期連載,猶如連台本戲。長篇小說先在刊物上分期發表,刊完後又出單行本,這樣互促互銷,影響較遠。就拿張恨水的長篇小說來說吧,不僅為當年城鎮青年男女所愛讀,即如魯迅先生,也每種購來寄給其母親閱讀[1]。
民國初年,教科書市場幾為中華、商務所獨占。沈知方自然不會放過這一巨大的潛在市場,1924年,世界書局開始出版小學教科書。其時除廣東已有孫中山的革命政權外,其他省區尚處在北洋軍閥統治之下,出版教科書須送北洋政府的教育部審定,這在發行推銷上才有號召力和合法性。世界書局為了易達審定的目的起見,請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胡仁源為教科書審訂人,在教科書上刊用他的姓名,並獲得當時北京教育界知名人士如馬鄰翼、黎錦熙等的贊助,所以向北洋政府教育部送審時,得到了許多方便。這是最早出版新學制教科書的事。由於世界書局出版教科書,改變了商務、中華兩家壟斷局面,成為三家競爭之勢,從而使教科書內容不斷有所革新,售價也比較低廉,這是當時教育界和社會公認的。
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後,孫中山在廣東領導革命軍醞釀發動北伐戰爭,世界書局鑒於大革命形勢為全國人心所向,由廣州分局搜集宣傳性小冊子,分批寄到上海編輯加工後,用廣州世界書局名義大量出版,如《全民政治問答》、《農民協會問答》、《不平等條約問答》、《三民主義淺說》等書,隨著北伐軍的進展,首先發行於南方各省。世界書局之所以在北伐軍尚未到達長江流域和上海之前,即膽敢出版配合大革命的宣傳書籍,一是沈知方的商人本性,覺得出這類書可名利雙收;二是總機構在租界,可依賴租界作護符。北伐勝利後,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世界書局除改編小學教科書、增出初高中教科書外,並注重一般新書的出版。其中由徐蔚南主編的《ABC叢書》一百餘種,有沈雁冰、楊賢江、陳望道、夏丏尊、洪深等進步作家撰稿,曾風行一時。其時沈雁冰、楊賢江因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而流亡日本,生活不能自持,世界書局由徐蔚南經手接受了兩人書稿14種,解除了進步文化界人士一時之憂,被傳為書壇佳話。這正是世界書局成長興盛、蒸蒸日上的時期。
共赴國難、勉力維持階段(1934~1945年)
1931年東北淪陷於日本侵略軍的鐵蹄之下,1932年日軍侵犯上海,世界書局的虹口大連灣路總廠因在日軍控制區域內,總管理處、編輯所暫遷福州路發行所內辦公,印刷廠停工。國難當頭,進步文化界人士為抗日禦侮奮力疾呼,世界書局也發出了自己的聲音。1931年,世界書局出版的《世界雜志》第2卷第5期上,登出馬伯相所寫《為日禍敬告國人》一文,號召共赴國難,抵抗暴日,並刊印了日寇侵略的照片,隨後又出版了《日軍侵略滿蒙史》、《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史》、《各國對中國的不平等條約》等書,吹響了抗日禦侮的號角。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8月上海地區抗戰開始,世界書局總廠被日軍佔領作為軍營,廠內財物損失巨大。大批教科書被沒收,送回造紙廠回爐作原料;經史子集國學名著、小說名著等被劫往日本;書籍的金屬品底版被熔作軍火,其中如影印的《十三經註疏》、《銅版康熙字典》、《資治通鑒》、《史記》、《漢書》、《三國志》等鋅銅版被毀。淪陷期內,日偽找到已退居幕後的沈知方,要求沈知方合作,遭其斷然拒絕,致為日偽所恨,1938年11月日軍把定時炸彈攜入當時公共租界福州路世界書局發行所內,炸彈爆炸,職員一死一傷。當時沈知方還在病中,遂預立遺囑,有「近遭國難,不為利誘,不為威脅」等句,體現了其民族氣節,次年9月沈氏病逝。
這一時期世界書局的主持人是陸高誼。陸高誼生於1898年,浙江紹興人,1924年畢業於之江大學中文系,曾任河南第一女子師范校長、之江大學附中校長。1933年入世界書局,先任總管理處秘書,後任經理,迨1934年沈知方辭去總經理職務後,陸高誼乃總攬全局。陸氏與沈知方原無淵源,之所以能進世界書局,是得了林漢達的介紹。林漢達與陸高誼是杭州之江大學同學,抗日戰爭前,林漢達任世界書局英文編輯部主任和出版部主任等職。1933年間,沈知方原有秘書病故,要林漢達擔任秘書職務。林漢達乃一介書生,長於編輯寫稿和教書,不願搞行政工作,便將同學陸高誼推薦給沈。陸進世界書局後,先任總管理處秘書,很快體現了其行政管理和交際應酬之才,不久升任經理。
世界書局中期所出之書,以林漢達主編的英文文學讀本最多,影響也最大。如《華文詳注英文文學讀本》、《世界近代英文名著集》兩套,其中有金仲華注釋的《安徒生童話選》、《漫琅蘭斯科》等。另有林漢達等主編的《英漢漢英兩用辭典》、《世界標准英漢辭典》等工具書較為暢銷,這些都為西方文學的傳入起了中介作用。抗戰以前,世界書局出版了大量經史子集古書,影印的《十三經註疏》、《經籍纂詁》、《說文解欄位注》、《資治通鑒》、《諸子集成》等,選用善本加圈點,或加校勘記,或加評述,變線裝為平裝普及本,大受歡迎。陸高誼還積極靠近一些進步文化人及民主人士,出版了《中學活用課本》一套、《新五四運動叢刊》數冊,以及胡山源撰《明季忠義叢刊》五冊,裴小楚主編《青年自學叢書》一套,鄭振鐸、王任叔、孔另境主編《大時代文藝叢書》一套,孔另境主編《劇本叢刊》五集、蘇信譯《俄國名劇叢刊》一套、賀之才譯《羅曼羅蘭戲劇叢書》一套、朱生豪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等。這些圖書,或趨向進步,或灌輸民族抗戰意識,或雖是古典文藝而質量較好,這在抗戰期間孤島時期的上海,是有一定積極性的。在抗戰期間,還有陳鶴琴主編的《拉丁化新文字圖畫課本》二十餘冊,林迭肯(林漢達的筆名)主編的《拉丁化新文字叢書》十餘種,如《中國拼音文字的出路》、《中國拼音文字的整理》、《國語拼音課本》及《連寫字型注調分部國語拼音詞彙》等,這些書是進步的,為中國文字改革提供了研究資料。
然而,世界書局畢竟是個民營企業,不論由誰主持,趨時附勢、出書賺錢是其主旨,因而在其中期也出了一些不好的書,如墨索里尼、希特勒的傳記等。當時國民黨的一些政客為迎合蔣介石的心理,對其所崇拜的清代曾國藩的著作匯編成《曾文正公全集》,幾乎人手一編,世界書局印行此書,銷路頗佳。此外,還出版過所謂《青年成功叢書》,灌輸個人主義的人生哲學。又接受三青團所編的《蔣主席青年問題言論集》,為蔣介石反動思想張目,影響極壞。
官僚資本入侵、日趨衰落階段(1946~1949年)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正式投降,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取得了勝利。歷經戰爭磨難的中國人民希望爭取和平、休養生息,然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背信棄義,撕毀與中國共產黨的合同,發動了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從1946年到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終於取得了勝利。以此為轉折,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也開始有了根本變化。
1945年7月,世界書局總經理陸高誼辭職離滬,由陸仲良代理。不久抗戰期間退入內地形同虛設的舊董事會復員回滬,抗戰期間在上海選出的董事會取消。舊董事會復選名單為董事張靜江、杜月笙、錢新之、陸高誼、崔竹溪、李書華、陸仲良、陳和銑、胡天石、魏炳榮,監察人吳稚暉、李麟玉、齊雲青。1946年1月起,李石曾為總經理,李鴻球為經理,幾乎都是李石曾集團的人。李氏集團帶來大量資本,股份約佔全部股份的一半。李石曾曾任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之職,抗戰期間從事外事活動,1948年被聘為總統府資政。官僚資本的入侵,使世界書局最終走進一條死胡同,最後被人民接管。
世界書局後期共出書計292種,其中1946年72種,1947年57種,1948年109種,1949年54種,另外還有大量再版重印書。其中較為暢銷的,有《英漢四用辭典》。該書在香港印刷,運到內地裝訂銷售。之所以在香港印製,是因當時海關稅則規定,進口紙張須征稅,進口書籍和印刷圖文而尚未訂成書籍的書頁則可免稅。世界書局為減輕印製成本,於1947年冬,派員前往香港委託嘉華印刷公司印製《英漢四用辭典》一書,在1948年內印成數萬部書頁,運滬裝訂成書。此書當時極為暢銷,大學生幾乎人手一冊,一些同行則儲存此書作為避免偽幣貶值損失的手段,世界書局賴此獲利不少。1947年楊家駱主編的《四庫全書學典》出版,該書乃《四庫大辭典》的改編本,書前有李石曾所作英文序。該書第一次從整個世界整個知識體系來觀察《四庫全書》,將《四庫全書》與18世紀法國狄德羅編撰的《網路全書》相提並論,在世界文化的寬宏背景上,對《四庫全書》及其《總目》進行整理爬梳,為傳播中華學術、加強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該書在外國各大圖書館都有贈品收藏。1947年世界書局還出版了朱生豪譯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3輯共27種,這是中國第一次較全面地譯介莎翁的作品,在全世界引起轟動,而朱生豪本人就是世界書局的職員,由於抗戰,回老家從事翻譯工作,靠世界書局按時支付的稿酬維持生活。當時敵偽統治區物價暴漲,區區稿酬難以維持生活,條件極其艱苦,朱生豪不顧貧病的煎熬,直到病逝之前,始終專心一志,堅持譯作,為世人留下莎劇譯本31種,僅余歷史劇6種未譯。朱譯莎劇,到1950年收集在《莎士比亞全集》中,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我們今天依然可以從那明白曉暢的文字中領略到翻譯家朱生豪的風采。
世界書局後期還出版了一些質量較好的書,如畢修勺譯的《左拉小說選集》,中華兒童教育社馬客談、李清悚主編的《少年科學文庫》,李熙謀主編的《少年應用科學叢書》等。當時由世界出版協社[2]編輯的《世界月刊》、《世界農村月刊》、《世界交通月刊》等,也交世界書局印刷發行,其中為《世界月刊》寫稿的,有巴金、曹未風、沈尹默、趙景深、朱洗、傅抱石、謝冰心等在當時文化界有一定影響的人。
由於官僚資本的入侵,世界書局後期所出各書,不少是為國民黨反動派張目的。
三足鼎立
世界書局先由沈知方個人經營,到1921年才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初期為賺錢計,以出版一些迎合小市民低級趣味的社會新聞報道、言情小說、武俠小說為主,在世人心目中沒有什麼地位。1924年出版教科書以後,社會影響和經濟實力急劇增長,逐漸成為繼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之後第三大中國民營出版業。這里不妨從人力、財力、組織機構、生產設備、出版品種等方面略加比較。
以人力財力言 世界書局創辦人沈知方原是商務印書館早期高級職員,辛亥革命時又與陸費逵合作創辦中華書局,直到1917年脫離中華另立世界書局。沈知方由晚清舊式書店學徒的出身,轉入新式書業,成為資本主義的出版家,離不開商務、中華對他的栽培和鍛煉。就在1921年世界書局改組時,沈氏還先後挖用了不少商務、中華的職員以壯大自己的實力。這些人員大都在業務上有些長處,為草創伊始的世界書局立下了汗馬之功。可以說,世界書局創立之初,上到總經理,下到各部門職員,都與商務、中華有著密切的關系,這樣,世界書局的經營管理自然脫不了商務、中華兩模式的影子。商務編譯所職工工作時間為六小時,夏季高溫時只工作上午四小時,中華、世界亦然;商務曾辦補習班數期,造就書業人員不少,世界書局早期也曾招考練習生數次,約七八十人,亦大都成為書業骨幹人員;世界書局上海一處三所(總務處、編輯所、印刷所、發行所),內部編制所分部、科、股,大致與商務、中華相同。世界書局上海職工最多時有一千數百人,故被認為次於商務、中華兩家居第三位。而以財力言,世界書局成立時,資本僅銀幣25萬元,後來陸續增資,到抗戰前為銀幣73萬元,到抗戰時期上海成為孤島,畸形發展,游資充斥,世界書局乘機吸收社會游資,所發股票,可在交易所證券市場買賣,成為當時證券交易所文化業的熱門股票,至1948年增資至偽幣60億元(有李石曾官僚資本加入)。這賬面資本因股票價格下跌而不值錢,實際財產不如商務、中華兩家之殷實雄厚。商務、中華亦曾增資數次,股票亦可買賣,但不如世界書局股票因有投機商操縱而容易買進賣出。
以組織機構言 商務、中華、世界這三家都是股份有限公司,由股東會選舉董事、監察人,再由董事會互選常務董事推定董事長,派定總經理,領導公司業務。設總管理處(前期稱總務處)及編輯所、印刷廠、上海發行所,下設各部科並附設其他機構,如函授學社等。世界書局有兩個部門為同業所無,即讀書儲蓄部(後稱同人存款部)和房地產部。在各省市設分支機構,世界書局先後開設分局有三十餘處,蘇州、杭州設過編輯分所,但其分支機構不及商務、中華之多。
以生產設備言 三家均自辦印刷廠,商務、中華兩廠,鉛印、膠印凹凸版等設備齊全,中華廠經常承印國民黨政府的鈔票、債券等。世界書局的印刷廠則僅鉛印部分比較齊全,抗日戰爭時期又損失嚴重,故生產實力不如前兩家。
以出版品種言 這三家是綜合性書局,凡中小學教科書、專科、大學教本、參考書、工具書、課外讀物、兒童讀物、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中外古今文藝名著、應用科學學術名著等,均有出版,並都出版若干種定期出版物。
世界書局早期多出版低級通俗圖書,不為世人所重。後來力爭上游,以商務、中華為競爭對象,如商務出版《四部叢刊》、中華出版《四部備要》、世界書局則出版《國學名著叢刊》,其中如影印《十三經註疏》、《經籍纂詁》、《說文解欄位注》、《說文通訓定聲》、《四史》、《資治通鑒》、《昭明文選》以及《諸子集成》、《元曲選》,歷代古人詩詞專集等,精選善本,加上圈句,或加校勘記,或加評述,使卷帙浩繁的線裝書,變成洋裝普及本,便於翻檢閱讀和攜帶,並廉價發售,故頗受讀者歡迎。該書局中期總經理陸高誼曾好有一比,商務、中華好比「全桌筵席」,世界書局好比是「點吃名菜」。鄭振鐸稱贊世界書局這些中國古典圖書,「價廉方便有用處」。
又如商務出版「萬有文庫」,世界則出「ABC叢書」,亦能風行一時。商務的《辭源》、中華的《辭海》,為讀書界所必備,世界書局在蘇州設立編輯分所,聘請編輯多人,編《辭林》一書,因抗戰爆發致編輯所分散而未編成。英文工具書,商務的《英漢模範辭典》為大中學生必備,世界書局出版《英漢四用辭典》亦受大中學生歡迎,並被販賣同行作為保存幣值而囤積。
以經營副業言 早期的商務、中華,除售書外,凡學校用的東西,都有發售,例如筆墨簿冊、體育用品、音樂用品、美術用品,以至生物標本、化學物理器皿等,設立專櫃發售。世界書局上海發行所1932年也設有世界教育用品商店,曾獨家經銷德國雅士牌金筆、國產光華牌口琴等文具,並曾獨家經銷新加坡陳嘉庚公司橡膠製品的球類跑鞋等。
以利用副牌言 民國時期各民營書業,除自己正式店名外,還用各種副牌出書,以適應潮流,應付環境。如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時,上海尚處在帝國主義、北洋軍閥統治之下,世界書局出版反對帝國主義,宣傳國民革命的小冊子,雖在上海印刷,而用廣州共和書局、廣州世界書局等名義出版,以防出事被查究時有所推託。當時商務曾用「新時代教育社」名義,中華曾用「新國民圖書社」名義。世界書局前期還用廣文書局、普益書局等名稱印製通俗書籍,而用世界書局名義居於經銷地位,以示自己是出版教科書的正派書商。
以利用外商印刷技術及對付日偽言 商務印書館早年受盤日商修文印刷局,並僱傭日、美、德籍技師,世界書局早年受盤俄商西伯利亞印書館的印刷設備,並留用俄人技師。在積極利用外商印刷技術、提高自身生產能力這一點上,中華書局比之商務印書館,是相同的。

『貳』 保監會統信部主任向東

政界精英田紀雲原國務院副總理
王丙乾原財政部長、國務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王光英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李金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金人慶原北京市副市長、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財政部部長
戎子和原財政部副部長、代部長
王紹鰲原財政部副部長
胡立教原財政部副部長
貝仲選原財政部部長助理
余蔚平財政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翟熙貴原國家審計署副審計長
陳華審計署國外貸援款項目審計服務中心主任
李予昂原國家稅務總局局長
程法光原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
孫志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中將)
穆虹國家發改委副主任
李克穆保監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
柯卡生銀監會非銀司司長
曹聰國家稅務總局地方司副司長
郭左踐中國保監會財險監管部主任現中國保監會天津監管局局長
楊凌隆中央辦公廳調研室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丁先覺財政部基建司司長國務院金融監事會原主席
范巍國務院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
侯慧君中央紀委監察部駐教育部紀檢組監察局副局長
易仁萍審計署管理司副司長
張漢興財政部會計司副司長民政部計財司司長中華慈善總會副會長
魏禮江國務院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
傅東中國財政雜志社黨委書記兼社長
譚純喜中國審計報社社長
貴敏財政部農業司副司長
路英財政部社保司副司長
劉光忠財政部會計司副司長
劉鍵國土資源部財務司副司長
謝庚中國證監會市場監管部主任
畢朝英財政部離退休局副局長
杜儉國務院金融機構監事會原主席
劉高潮國家文物局機關服務中心副局長
馮秀華財政部國務院參事室國務院參事(正司長級別)
崔敬伯財政部稅務總局避副局長民建第三、四屆中央委員
央行系統戴相龍原中央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天津市市長、現任中國社保基金會黨組書記
王成銘中國人民銀行黨組成員兼機關黨委書記中央金融工委副書記
樊晡生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黨委書記
史紀良原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副行長、現政協委員,中國銀監會副主席
王啟人原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行長助理。中央委員,中央駐澳門聯絡辦主任
李東榮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副行長
段曉興原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行長助理
金建棟原人總行金融管理司司長
郭玉華原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人事司司長
任俠中國人民銀行內審司原副司長
蔡荀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副行長
李亞新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副行長
郝治安人民銀行太原市分行行長
趙保衛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朔州分行行長
路國英中國人民銀行甘肅省分行副行長
李小秋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副行長
王樹臣中國人民銀行寧夏分行行長
商業銀行系統總行
牛錫明交通銀行總行董事長
陶禮明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總行行長
段曉興原華夏銀行行長
史紀良原中國農業銀行總行行長
吳北英中信銀行總行副行長
王文彥中國工商銀行總行董事
喬偉交通銀行董事會副董事長
魏盛鴻中國民生銀行總行副行長
林克平中國民生銀行總行黨委副書記
宮少林招商銀行總行副行長招商局集團董事
劉淑蘭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副行長
顧京甫中國建行總行業務總監(副行長級別)
錢中濤中國進出口銀行總行副行長
王希坤中國光大銀行總行副行長
郭玉華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兼紀委書記
郝震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審計局副總經理
郭義明中國民生銀行總行財務總監、黨委委員
朱紅波中國農業銀行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胡亞輝中國工商銀行總行個人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
王燕中國建設銀行總行信息技術管理部副總經理
何志成中國農業銀行總行高級經濟師
陳偉平安銀行副行長
何仲森銀川商業銀行董事長
於化北河北省張家口商業銀行董事長
謝衛全國人大代表交通銀行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德衍中國銀行總行董事長、行長
各地分行
杜煒中國農業銀行甘肅省分行行長
沈若雷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行長
張德寶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辦公室總經理
楊志宏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總會計師
張永革中國農業銀行青海省分行行長
周金倫中國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行長
李楚章中國農業銀行廣州分行行長
姚金華光大銀行南京分行行長
施繼德中信銀行蘇州分行行長
王樹臣中國銀行寧夏自治區分行行長
徐常寧中國建設銀行寧夏分行副行長
束堅中國農業銀行新疆自治區分行副行長
沈弟茵交通銀行海南分行副行長
李文佔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長
楊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山東分行副行長
魏秀蘭中國農業銀行山東省分行紀檢委書記
汪長安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長
於丕濤國家開發銀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長
倪百祥中國工商銀行浙江分行行長
任海龍民生銀行杭州分行行長
潘守庚中國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行長
閆振生中國銀行石家莊分行副行長
杜煒中國農業銀行甘肅省分行行長
徐良深圳發展銀行成都分行副行長
申松君中行浙江省分行行長
邱發宗中行四川省分行行長
葉一新中行澳門分行行長
王德文工行新加坡分行行長
丁燕生前中銀香港及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
吳念魯前中國銀行盧森堡分行行長
張斌中國銀行深圳分行業務部總經理
吳慶平中國工商銀行山東萊蕪分行行長書記
曹霖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
地方政府侯凱上海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章銳夫湖南省政協副主席
高瑞科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王詩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
駱玉林青海省副省長
韓英廣東省九屆人大副主任
庄惠春浙江紹興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
曾廣宇民建北京市委員會副主委
楊任遠原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廳長
邵明鈞廣東省深圳市稅務局原局長
周桂根江蘇省財政廳廳長
苑廣睿天津市河北區區長
冀國強天津市靜海縣縣委書記
李雙成江蘇省財政廳副廳長
邵桂芳江蘇省連雲港市人大原副主任
李小平江蘇省地稅局局長
張凡陝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黃玉德陝西省西安市地方稅務局局長
李生誠新疆銀監局局長
吳炳貴廣西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李培林湖北省財政廳副廳長
朱小莉湖北省水利廳紀委書記
葉青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
王小烈河南省審計廳副廳長
王連清河南省國家稅務局局長
繆學剛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環保廳廳長
王希龍江蘇省徐州市市委書記
左紹偉河北省財政廳副廳長
顧月濤河北省秦皇島市人大辦公室副主任
章永福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王維國甘肅省地稅局局長
董樹林甘肅省煤炭工業局局長
崔正華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趙春甘肅省發改委主任
吳仰東甘肅省白銀市政府市長
張智軍甘肅省財政廳副廳級
馮毅雲南省審計廳廳長
陳秋生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財政廳廳長
陸浩雲南省統計局局長
陳輝明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何紹華成都市副市長
趙世洪河北廊坊市委書記
劉新春山西省太原市人大主任
李愛慶北京市財政局副局長、北京國資公司董事長
王罡北京市財政局機關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
黃炳福江蘇省蘇州市委副秘書長
趙文娟江蘇省蘇州市政協副主席
任振榮財政部駐寧夏監察專員辦事處專員
呂勇海南省農墾總局局長、黨組副書記
賈國明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竺向東青海省財政廳辦公室副主任
楊之春甘肅省財政廳黨組成員、省農業綜合開發辦主任
李津寧夏地稅局副局長
蔣金波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巡視員省委書記辦公室副主任
企業系統金建棟國泰證券首任總裁
邵淳華夏證券有限公司原董事長、中國航母的奠基人
崔立中中國水利水電對外公司總會計師
謝衛全國政協委員、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姚江濤江南證券有限公司總裁
張樹忠大通證券總裁
徐鍔原攀鋼集團總會計師、副總經理
陶冬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香港)有限公司副總裁
黃強涌金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
沈若雷香港申聯國際投資(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浩鳳凰衛視中文台專題組副總監
魏崇智香港中國廣告有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小平中國金幣總公司副總經理
張志鴻鴻基世業房地產公司董事長
袁振宇北京住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中關村科技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詹平原長江三峽集團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財務總監
胡峰銀河證券首席基金分析師
董鋒中信建投證券公司財務總監
繆建民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
戴鳳舉中國再保險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
劉家德中國人壽股份副總裁
馮知傑中國人壽財險副總裁
王新利民安保險(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兼深圳分公司總經理
王志泰中國人保信託投資公司原副總經理
葉楠招商局海達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
段方曉瑞泰集團副總裁
陳剖建天安集團董事長
劉央西京投資管理公司(香港)主席
向可碧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雲南省分公司原總經理
張亦興中國銀行信託投資公司董事
汪曉峰金信信託董事長
劉志忠尤尼泰稅務師事務所董事長
徐波微軟中國區財務總監
魏東涌金集團創始人
譚麗霞海爾集團副總裁,首席財務官
陳基華中國鋁業執行董事、副總裁
范肇平南山集團副總經理科研院所於中一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著名財政學專家
巴曙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副局長
張天成中國總會計師協會常務理事
呂世傑中國國情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系統王廣謙中央財經大學校長
王柯敬中央財經大學前校長、中央財經大學校友總會會長
邱東中央財經大學前黨委書記北師大國民核算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北師大國民核算研究院院長
高一斌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姚遂中央財經大學原副校長
陳明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
梁勇中央財經大學副書記
史建平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
郝書辰山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
姚得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副校長
李光龍安徽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郝如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
杜英斌山西財經大學前校長
陳永達原青海省工商銀行副行長、現杭州工商幹部管理學院副院長
劉姝威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CCTV感動中國人物
易仁萍南京審計學院院長、黨委書記、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高一斌國家會計學院第三任院長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劉怡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財政學系副主任
梁紅梅西北師大經濟教研室主任
趙國春新疆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老一輩名師陳岱孫,中國當代經濟學家、教育家,北京大學教授。
崔敬伯,1932年回國,曾任燕京大學、北京大學、中法大學、中國大學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員,川康直接稅局局長,直接稅團副團長和國民黨政府立法委員。建國後,歷任財政部稅務總局避副局長,中央財政幹部學校副校長,中央財政金融學院教授。
崔書香,1937年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經濟學系碩士學位。1939年獲哈佛大學瑞德克利夫學院經濟學系碩士學位。1952年至今,先後任中央財經學院、中央財政部幹部學校、中央財政金融學院、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姜維壯,1962年起,中央財政金融學院財政系教授,財政部學位委員會、教材編審委員會和全國在職同財政幹部培訓指導委員會委員等。
聞潛,著名經濟學家,均勢市場理論和消費啟動理論創始人,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天民,著名會計學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首批會員名單有哪些

愛凱科技有限公司、愛千金(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安徽德中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安徽徵信有限公司、安徽新安銀行有限公司、安徽新安友達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安潤金融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安投金融(北京)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和安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鞍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百航資信調查有限公司、百榮雲創科技有限公司、寶航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包頭市包陰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寶富網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安榮匯眾資信調查有限公司、北京白城科技有限公司等約400家企業。

1、百行徵信有限公司

百興信用調查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3月19日,公司法定代表人朱煥琦董事長、鄭憲兵董事長。

收集和利用企業信息開展企業信用評估、評級、咨詢、培訓、市場調查研究、資料庫服務和技術服務;計算機軟體和網路技術開發、銷售、培訓、轉讓、系統運行維護;計算機軟硬體銷售;會議策劃等。

2、百融雲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2014年3月19日。百融雲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融雲創」)是一家運用人工智慧、風險控制雲和大數據技術,為客戶提供金融業全生命周期管理產品和服務的智能科技公司。

百榮雲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客觀中立的第三方立場和開放互補的數據聯盟戰略,致力於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構建中國金融業大數據應用基礎設施平台。

3、鞍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鞍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立足中小企業發展,立足零售業務發展,立足客戶需求」的市場定位。

積極支持鞍山市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衛生事業、民營企業和再創業企業,投入流動獎金、項目貸款、個人消費貸款700多億元,已成為支撐地方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4、寶付網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寶富網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滿道金富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2011年底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

寶福致力於為個人和企業提供靈活、自助、安全的互聯網支付產品和服務,寶富產品種類繁多,受眾廣泛,價格優惠,提供365天不間斷的結算服務,幫助商戶快速取款,使電子商務與資金流安全無縫連接。

同時,以「實時結算整體解決方案」為核心業務模式,使保福近兩年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5、北京百乘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百成科技有限公司於2015年9月18日在朝陽分公司注冊成立,法定代表人:賈鵬,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咨詢、經貿咨詢等。

『肆』 朱如華的任職機構

江蘇悅達集團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中迅速成長起來的全國520戶重點國有企業之一。悅達集團誕生於黃海之濱的江蘇省鹽城市。在這片土地上,江蘇悅達集團創始人胡友林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以加快蘇北經濟發展,造福一方百姓為追求,在國家沒有投入資本金的情況下白手起家,帶領悅達人艱苦創業,勇於開拓,不斷發展壯大,實現了集團的超常規、跳躍式發展。經過28年的拼搏努力,目前在國內外擁有20多家分公司,近3萬名員工、資產總額200億元,形成了機械製造、紡織服裝、能源礦產、基礎設施投資、現代服務業五大產業集群,成功地與世界500強的韓國現代、法國家樂福、日本富士重工以及德國黛安芬、艾文德等國際知名企業實現了密切合作。1994年,悅達集團控股企業——悅達投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蘇北第一家上市公司。2001年,悅達集團控股企業——悅達控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為江蘇省首家在港發行紅籌股的企業。1994年起,悅達躋身於全國最大工業企業500強,1996年被列入全國520戶重點國有企業,2003年、2004年、2005年連續進入江蘇省規模企業前20強。2006年,實現綜合銷售額318.6億元,利稅15.28億元,上交各項稅金10.7億元,為鹽城市財政收入首超百億作出了較大貢獻,繼續保持江蘇長江以北地區領先的位次,躋身江蘇十強,並入選中國最大500家企業,列第89位。
公司大事記
1976年10月在山西陽泉,胡友林將珍愛的「鍾山」表和禦寒的軍大衣賣了,換回55元錢,為鹽阜家鄉調運第一批500噸煤炭。
1984年胡友林率先實施調煤大包干方案。1986年在山西太原駐晉辦事處建起一座五層大樓。此後,又購買了200節鐵路自備車皮和一艘3.7萬噸的海輪,創造了「沒有鐵路有火車,沒有海港有海輪」的奇跡。
1989年11月創立鹽城市物資實業總公司。
1991年5月18日鹽城悅達實業集團正式成立,這標著悅達新里程的開始。
1991年悅達實業集團(香港)有限公司成立。
1994年1月3日「江蘇悅達」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蘇北第一家,江蘇省第三家上市公司。在此後的1994年,1996年和1998年,「江蘇悅達」又順利地實施了1次送股、兩次配股;2000年3月,悅達股份獲准增發了8000萬新股。至此,在悅達A股上市的六年多時間里,悅達股份公司總股本由0.73億股本擴張至5.45億股,共募集資金近12億元。
1994年5月江蘇悅達實業集團與德國黛安芬公司合資1700萬美元,共同組建了鹽城國際婦女時裝有限公司,年產1000萬件世界著名品牌「黛安芬」系列婦女內衣。
1994年悅達集團躋身於全國最大工業企業500強,1996年被列入全國520戶重點國有企業。
1996年10月18日由悅達集團引進外資2000萬美元參與建設的204國道新興——施庄段一級公路建成通車。
1996年10月31日與韓國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實現技術合作,引進PRIDE經濟型轎車的全套生產技術。
1997年4月18日悅達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與河北廊坊市交通局正式簽署了106國道廊坊霸州至文安段一級公路經營權。
1997年8月18日首輛悅達牌YQZ6370輕型客車(普萊特)下線,標志著悅達集團與韓國起亞合作取得初步成功。同時也標志著鹽城汽車工業朝著現代化目標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1997年9月經國家外貿部批准,同意江蘇省在香港成立悅達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總資產達4億港元。
1997年10月28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視察汽車廠,勉勵悅達集團發展「國情車」,促進老區經濟騰飛。
1998年5月悅達集團與法國家樂福合資2950萬美元成立「南京悅家超市有限公司」。
1998年12月3日悅達集團與江蘇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在南京達成協議,購買該公司持有的華能淮陰發電有限公司26.36%的股份。
1999年4月「鹽城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掛牌,總投資2980萬美元,注冊資本1500萬美元,悅達70%,起亞30%。
1999年5月15日江蘇悅達股份有限公司與徐州市交通建設發展公司達成意向。江蘇悅達股份有限公司投入5.2億元人民幣,收購徐州三環路80%股權,合營期限為25年。
1999年10月21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一行視察鹽城汽車廠。
2000年1月26日與韓國第一大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株)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訂合作意向書,悅達轉讓20%股權給現代。
2000年9月29日江蘇悅達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蘇高速公路集團就悅達受讓江蘇京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21%股權在南京簽訂轉讓協議。
2000年12月21日悅達集團與家樂福合資的家樂福無錫永樂店正式營業。
2000年12月江蘇悅達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江蘇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月3日悅達集團出資80020萬元收購西銅公路70%收費權,經營期限20年。
2001年11月29日悅達控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江蘇省在港上市的首隻紅籌股。
2001年12月26日PRIDE三廂車以「7」字頭轎車名義登錄公告,圓了悅達人7字頭的夢。
2002年2月28日悅達集團與家樂福中國控股公司達成一致,悅達所佔悅家超市的股權從原來的25%增加到45%,合作范圍擴大至江蘇、安徽、河南三省及雙方認可的其它地區,且在此三省內的合作具有排他性。此文件的簽署標志著悅達與家樂福的合作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2002年3月29日東風、悅達、起亞正式簽署新公司合同、章程。
2002年7月29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合同、章程獲得國家外經貿部批准,同時獲得了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核定投資總額為9800萬美元,注冊資本7000萬美元。
2002年8月18日悅達國際大酒店榮膺四星級涉外旅遊飯店。
2002年10月28日由悅達集團與家樂福合資的家樂福蘇州一店開業。該店經營面積1.8萬平方米。
2002年11月18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新車型「千里馬」轎車下線,5萬輛規模形成。
2003年2月26日鹽城國際婦女時裝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奠基開工。
2003年1月23日胡友林同志被推選為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03年2月20日東風悅達起亞首家4S專營店在北京落成典禮。「千里馬」靈駿型轎車正式投放市場。
2003年2月26日鹽城國際婦女時裝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奠基開工。
2003年3月7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公司與中國銀行在北京正式簽署《汽車銷售融資合作協議》。
2003年3月11日江蘇悅達鹽城拖拉機製造有限公司黃海金馬700型輪式拖拉機試製成功。
2003年3月24日悅達牌「PRIDE」系列乘用車和東風悅達起亞牌「千里馬」系列轎車,全部通過國家規定的所有強制性檢測和試驗,即「3C」認證。
2003年3月28日鹽城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深入開展向悅達集團、森達集團學習活動(即學「兩達」活動)。
2003年5月25日悅達集團召開黨委會議,學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長、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在鹽城視察指導工作時的重要講話。
2003年6月13日上海悅達房地產公司在鹽簽訂重組協議。
2003年6月18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10萬輛汽車技改擴能項目在鹽城啟動。
2003年6月22日悅達紡織園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專家評審會在鹽召開。
2003年7月1日悅達集團黨委被市委授予全市「先進企業黨組織」榮譽稱號。
2003年7月5日韓國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夢九一行來鹽考察汽車項目。
2003年7月31日江蘇悅達紡織園項目簽約儀式在鹽隆重舉行。
2003年8月8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千里馬」II型轎車隆重上市。
2003年8月26日江蘇悅達紡織有限公司營業執照正式獲批。9月3日,其下屬的4個子公司分別領取由江蘇省政府頒發的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9月4日領取了鹽城市工商局核發的營業執照,並領取了江蘇省外經貿廳頒發的外商投資鼓勵類項目確認書。
2003年9月16日悅達集團與法國家樂福集團在上海簽署分別在鄭州、合肥、徐州成立公司的合資合同章程等相關文件。
2003年9月29日江蘇悅達紡織科技工業園一期工程開工典禮在鹽隆重舉行。
2003年10月13日韓國現代起亞集團、東風汽車公司、悅達集團三方高層在北京舉行會議,一致同意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鹽城工廠規模擴大到22萬至25萬輛以上,並新建一座年產30萬台的發動機廠。
2003年10月30日鹽城國際婦女時裝有限公司開業10周年暨二期工程落成典禮在鹽舉行。
2003年12月18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第五萬輛「千里馬」轎車下線。
2003年12月26日悅達紡織科技工業園一期工程全面開工。
2004年1月胡友林同志被鹽城市委、市政府授予「鹽城市率先發展之星」特別獎。
2004年1月6日鹽城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大會,慶祝悅達集團綜合銷售額超百億元暨悅達A股上市10周年。
2004年1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在南京金陵飯店會見家樂福集團總裁貝鶴能一行。
2004年1月15日胡友林同志在北京飯店會見了日本富士重工業社長竹中恭二一行,雙方就在鹽城合作生產高科技含量垃圾車達成共識。
2004年2月2日悅達集團與山西省中陽縣軍山煤礦在上海就共同投資開發中陽煤田項目及衍生產業簽署合作協議。
2004年3月2日鹽城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03年度全市20強大企業(集團)排序和總體發展情況,悅達集團名列20強之首。
2004年4月5日在第八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悅達集團與陝西黃陵礦業集團簽署共同建立黃陵二號煤礦的正式協議。該項目是此次西洽談會上江蘇省最大的投資項目。
2004年4月8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決議簽字儀式在鹽舉行,決定增資擴股,提升產能。
2004年4月8日鹽城至漢城國際航線正式開通。這一航線的開通,大大縮短了鹽城與韓國的時空距離,為鹽城與韓國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極大方便。
2004年4月19日江蘇省2003年度納稅百強企業座位排定,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名列前十強企業的第9位。
2004年4月28日悅達集團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2004年5月11日悅達集團和江蘇省農墾集團在鹽城舉行大聖集團國有股權轉讓協議簽字儀式。
2004年5月12日韓國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夢九一行在南京和鹽城進行為期3天的考察訪問。
2004年5月15日在鹽城市雜技團建團50周年之際,悅達集團與鹽城市雜技團共同組建江蘇悅達雜技藝術團,並在著名的「雜技之鄉」建湖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
2004年5月18日法國家樂福全球總裁白爾納在家樂福中國區總裁施榮樂等陪同下來鹽進行考察訪問。
2004年6月9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頂級MPV「嘉華」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面市。
2004年7月1日悅達集團黨委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召開學習西柏坡「兩個務必」精神座談會。
2004年7月15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舉辦「為奧運喝彩,為劉翔加油——『千里馬』百米長卷簽名助威活動」,為千里馬形象代言人劉翔雅典奧運之行加油助威。
2004年7月25日在南京召開的江蘇省公共關系協會成立十周年慶典大會上,悅達集團榮獲「江蘇公關成就獎」,胡友林同志獲得「江蘇公關精英獎」榮譽稱號。
2004年8月6日悅達集團與日本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在鹽城簽署技術轉讓合同,由江蘇悅達鹽城拖拉機製造有限公司引進日方先進技術生產壓縮式垃圾運輸車,致力於把鹽拖建設成為國內重要的專用車生產基地。
2004年9月8日悅達集團與山西省京大公司在太原舉行成立山西悅達京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出資協議簽字儀式。
2004年9月10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專為中國市場全新打造的中高檔乘用車「起亞遠艦」正式上市。
2004年9月20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對千里馬形象代言人劉翔及其教練進行了重獎。
2004年10月16日悅達集團與陝西煤業集團就合作開發建設黃陵礦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鹽城舉行。
2004年10月18日由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冠名的2004年「江蘇·鹽城·『遠艦』」杯第四屆全國「市長杯」乒乓球賽經過3天的激烈角逐,圓滿閉幕。
2004年11月24日江蘇悅達家紡研發有限公司在鹽城開發區高新技術創業園成立。
2004年12月1日江蘇悅達大聖針織服裝有限公司成立儀式暨2005年業務洽談會在鹽城隆重舉行。
2004年12月16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百輛遠艦·百人百日免費試駕」暨「媒體答謝會」活動在北京舉行。
2005年2月胡友林同志當選為全國第四屆優秀創業企業家,他是江蘇省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家。
2005年3月21日胡友林同志在北京會晤了法國家樂福新任全球首席執行官杜哲睿。
2005年3月31日正在鹽城出席加快蘇北振興推進區域共同發展工作會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等領導同志,在胡友林同志的陪同下,視察了東風悅達起亞汽車公司、鹽城國際婦女時裝公司。視察時,李源潮同志親自為新車型CERATO揭幕,並試駕了新車,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5年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蔣定之在鹽分別會見了韓國現代集團副會長薛榮興。李源潮同志在會見時指出,要把鹽城汽車項目作為全省目前第一項目來推進。
2005年4月17日-20日胡友林同志與法國家樂福中國區總裁施榮樂先生率家樂福高層聯合考察團。先後對江蘇、安徽有關城市進行發展項目及家樂福店實地考察。
2005年4月28日山西悅達京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成立慶典在大同隆重舉行。
2005年4月29日黃陵二號煤礦有限公司揭牌。
2005年5月17日省經貿委、省統計局聯合公布了2004年江蘇企業(集團)50強排名,悅達集團躋身前17強。
2005年5月26日悅達集團與德國艾文德集團汽車裝飾布合資項目簽約儀式在鹽舉行。
2005年6月9日胡友林同志在鹽親切會見《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汽車報》等國內10多家媒體的汽車專業記者,並就悅達集團的發展歷程和東風悅達起亞汽車公司的發展現狀接受了記者的聯合採訪。
2005年6月20日韓國現代起亞汽車集團會長鄭夢九一行來鹽進行友好訪問,副會長薛榮興等隨同訪問,表示要積極推進第二工廠建設。
2005年6月28日江蘇悅達環球物流有限公司開業。該公司主要從事汽車及配件、拖拉機、紡織品等產品、原料的運輸、海關監管和貨運代理等業務。
2005年8月18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公司在滬舉行新車型「賽拉圖」上市儀式。
2005年8月26日國家統計局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悅達集團以2004年營業收入153.86億元名列「中國企業1000大」第133位。
2005年8月28日江蘇悅達專用車有限公司公司奠基儀式在鹽城市經濟開發區隆重舉行。
2005年9月9日-10日胡友林同志在南京會晤家樂福全球總裁杜哲睿先生一行。雙方近年取得的合作成果給予高度肯定,對今後進一步加強合作、加快發展達成共識。
2005年9月15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公司被十運會組委會授予十運會主贊助商稱號,嘉華商務車成為十運會唯一指定商務用車。
2005年10月10日京大高速公路山西段經營權轉讓交接儀式在大同舉行。
2005年10月26日悅達集團在鹽舉行「十一五」規劃紡織服裝產業專家論證會。
2005年10月28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公司第二工廠奠基儀式在鹽舉行。
2005年10月29日悅達集團「十一五」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專家論證會在鹽舉行。
2005年11月9日悅達集團在南京舉行「十一五」發展規劃匯報會。
2005年11月23日江蘇艾文德汽車內飾有限公司在悅達紡織園舉行開工奠基儀式。
2005年12月11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在韓國首爾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公司年產30萬輛汽車和25萬台發動機第二工廠的投資計劃。
2006年1月23日悅達集團在鹽舉行2005年綜合銷售額超200億元慶祝大會。
2006年4月7日悅達集團在阜寧縣羊寨小學舉行「情系羊寨,關愛女童」捐贈活動。胡友林同志向羊寨中心學校個人捐贈10萬元,作為「春蕾班」助學基金。
2006年4月30日市委書記趙鵬主持召開市四套班子領導會議,聽取悅達集團「十一五」發展規劃專題匯報。
2006年5月18日悅達專用車有限公司舉行新工廠試運行典禮。
2006年6月15日江蘇悅達南方控股有限公司與英國咖世家連鎖品牌實現合資合作,在上海成立悅達咖世家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並計劃在上海、江蘇、重慶、成都等地注冊成立分支機構。
2006年6月經專家評議、國家人事部研究,批准悅達集團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2006年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到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視察調研。
2006年7月25日,悅達雲南鉛鋅礦項目公司在雲南大理正式掛牌。
2006年8月3日胡友林同志與家樂福中國區總裁施榮樂在上海共同簽署了悅達與家樂福的合作備忘錄,雙方達成合作進入河北和山西兩省零售業市場的共識。此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標志著悅達已成為家樂福在江蘇、安徽、河南、河北、山西、重慶五省一市的合作夥伴。
2006年8月8日鹽城國際婦女時裝有限公司三期工程(倉儲和分銷中心)正式建成。
2006年9月6日江蘇悅達鹽城拖拉機製造有限公司生產的「黃海金馬」大中型輪式拖拉機榮獲2006年「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2006年9月14日鹽城工學院與悅達拖拉機製造有限公司在鹽舉行產學研合作暨2006年科技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2006年9月20日國家統計局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六屆中國大企業集團暨首屆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發布會」,向社會發布關於中國大企業集團的最新統計信息,悅達集團位列2006年度中國最大500家企業集團第118位。
2006年10月16日悅達中學揭牌儀式在東台市許河鎮舉行。悅達集團和許河鎮政府教育與經濟全面合作協議同時簽約。鹽城市委副書記李馳出席儀式並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辭祝賀。
2006年10月23日悅達集團被江蘇省經貿委確定為江蘇省「十一五」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示範企業。
2006年10月25日悅達控股有限公司在港召開關於股市配售及未來發展的新聞發布會。
2006年11月11日江蘇悅達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舉行紡紗三廠開工儀式。
2006年11月19日由經濟日報社主辦、悅達集團協辦的「從悅達發展看和諧社會構建中企業的社會責任」高層論壇在鹽舉行。
2006年11月25日江蘇悅達鹽城拖拉機製造有限公司第九屆職工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以96.22%的高票通過率,審議通過了《江蘇悅達鹽城拖拉機製造有限公司「兩個調整」改革方案》和《江蘇悅達鹽城拖拉機製造有限公司職工安置方案》。
2006年12月3日山西省中陽縣縣委書記成星明一行來悅達集團考察訪問。雙方就中陽煤焦電化綜合開發項目開展合作舉行了簽約活動。
2006年12月10日上海悅達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內蒙古准格爾旗烏蘭渠煤炭有限責任公司在鄂爾多斯市舉行烏蘭渠煤礦項目股權受讓簽字儀式。
2006年12月12日胡友林同志在京會見英國咖世家總裁約翰·達卡西先生一行。雙方進行了友好坦誠的會談,並表達了進一步加強互利合作的良好願望。
2006年12月22日,悅達咖世家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咖啡店。悅達咖世家公司計劃在5年內設立和經營咖啡連鎖品牌店500家。
2006年12月20日悅達國際大酒店被共青團江蘇省委授予「江蘇省五四紅旗團支部」榮譽稱號。
2006年12月21日江蘇悅達鹽城拖拉機製造有限公司的「黃海金馬」輪式拖拉機榮獲「中國免檢產品」稱號。
200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長、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視察東風悅達起亞汽車二工廠。
2007年1月18日,東風悅達起亞新推出的RIO銳歐正式上市。
2007年1月18日,經公眾投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胡友林以最高票當選「2006感動鹽城新聞人物」。
2007年1月20日,江蘇悅達拖拉機製造有限公司10萬台大拖項目在鹽奠基。
2007年1月20日,市委市政府在鹽隆重召開大會,慶祝集團2006年營業收入超300億元。
2007年2月9日,江蘇悅達鑄造有限公司消失模項目在鹽奠基。
2007年2月11日,市領導在悅達集團迎新春新聞媒體座談會上強調全方位宣傳悅達。為此,鹽城市委機關報鹽阜大眾報特開辟「學習胡友林,彰顯悅達精神」專欄。
2007年3月,集團榮獲「2006年中國優秀誠信企業」稱號。
2007年3月15日,「兩會」期間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在京親切看望胡友林委員。
2007年5月15日,胡友林榮獲「鹽城市經濟發展特別榮譽獎」。
2007年5月17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懷西視察悅達汽車。
2007年8月31日,集團投資的汾平高速在山西開工奠基。
2007年8月19日,江蘇教育電視台分別播出《蘇商?胡友林》上下集,播出後社會發響強烈。
2007年8月20日,集團正式啟動數字化檔案「高速公路」工程。
2007年10月25日,東風悅達起亞SUV「獅跑」拓界在廣東深圳上市。
2007年10月,集團躋身中國最大500家企業集團第89位。
2007年11月12日~12月12日,集團舉行重點項目推進月活動。
2007年11月12日,悅達家樂福(建湖)現代農業示範區簽約。
2007年11月18日,新更名的悅達礦業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揭牌,並在香港舉行發展戰略懇談會暨項目合作簽約儀式。 2007年12月6日,悅達紡織集團一期工程投產、二期工程奠基暨「中國名牌」授牌儀式在鹽隆重舉行。
2007年12月8日,東風悅達起亞汽車第二工廠正式建成投產。
江蘇悅達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二期工程開工的籌備工作。12月6月,悅達紡織科技工業園將開工建設二期工程,其中包括投資4億元的高檔特寬幅織造項目、產業用紡織品園區以及新投入的產業鏈相關項目等。這是繼一期工程形成21萬錠生產規模,500萬件針織服裝、500萬件(套)家用紡織品和400萬米產業用紡織品的年生產能力後,悅達紡織集團實行的又一重大發展舉措,也是悅達紡織集團加快產業集成創新步伐,進一步做強產業鏈,堅持走質量效益型路線的行動體現。「杜鈺洲會長日前在中國紡織創新年會上提出了集成創新的概念,指出產品、品牌創新是在應用方面的創新,包括文化創意,而無論科技創新還是品牌創新,都要發揮人力資源的創造性,要發揮產業集成創新的作用。悅達紡織董事長胡友林在悅達紡織集團成立之初提出的差別化、規模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和制定的差別化發展戰略,正是自覺地對產業集成創新的實踐。」悅達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如華在接受采訪時首先談到了公司加快產業集成創新的發展思路。
朱如華介紹說,悅達紡織集團所處的江蘇鹽城,是傳統的紡織大市,但不是紡織強市。「十五」期間,中國500強企業之一的江蘇悅達集團在一種歷史責任感的驅使下,決定涉足紡織業。悅達集團董事局主席胡友林提出,要敢於同高手下棋,與強者同行;要高起點介入,高質量運行,高目標接軌,以國內外一流紡織企業為趕超目標,力爭後來居上,形成一個帶動鹽城乃至更大區域紡織產業升級的新格局。幾年來,悅達紡織貫徹「提高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這一指導思想,不斷提高科技含量,穩步提升產品質量,迅速佔領高端產品市場,特別是精梳紗線、緊密紡紗線,成為市場上搶手的產品,基本實現訂單生產。
作為紡織業界的新軍,悅達紡織集團發展之迅速令人贊嘆。繼今年9月份悅達精梳紗線榮膺「中國名牌」稱號後,11月份,悅達又榮獲中國紡織品牌文化創新獎。企業何以能實現如此高速度、高質量、高效益的發展?朱如華一語道破:「創新,集成創新。」
悅達紡織的創新是持續而全面的,而在所有創新中,文化創新是先行。「悅是橋梁,達是彼岸;悅是手段,達是目標。」朱如華這樣表述悅達的企業文化。公司為悅達紡織產品賦予「生態、時尚、科技」的內涵,進而提出了「紡你所訪、織你所擇」的新理念和打造中國紡織「悅文化」基地的新追求,將人文關懷體現在廠家、商家、消費者等各利益相關方的共同愉悅點上,提高了公眾的認可度、滿意度和忠誠度,從而以文化軟實力保證了企業各項經濟指標的持續、快速、穩定增長。
技術創新是關鍵,而管理創新則是集成創新的有效保證。悅達紡織不僅注重引進世界上先進的技術裝備,更注重對其消化吸收,同時全面推行5S管理,從而確保了質量的一致性與穩定性。「我們正在加快建設國家級技術中心,建立由中心本部、設計中心、信息中心、中心試驗室和試驗車間5部門組成的綜合型技術中心。此外我們還突出強化了信息化管理,完善銷售網路,形成集約優勢,使先進資源在盡可能大的范圍內實現共享,從而降低產品的創新成本,節省管理成本。」
對於未來,朱如華表示:「堅持集成創新,形成集成規模,實現集約經營,是我們的發展思路。到『十一五』末,這里將成為技術裝備一流、產品優質高檔、勞動生產率高、產業鏈配套科學的新型紡織科技工業園。悅達紡織要成為江蘇一流、全國重點、世界知名的紡織企業。」

『伍』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

2006年末數據,包括立信、北京立信、立信羊城
業務收入34,998萬
注冊會計師人數673從業人員數量1,462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有限公司10月10日,上海立信長江會計師事務所、北京中天華正會計師事務所、廣東羊城會計師事務所三位董事長朱建弟、梁春、陳雄溢在上海簽署了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有限公司章程,管理協約,共同出資組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信管理公司)。在中注協會計師事務所全國前百家排名統計中,2002年度、2003年度、2004年度及2005年度連續四年立信長江排名均列第5位(前四家均為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中國設立的中外合資企業);2005年度中天華正排名第22位;2005年度廣東羊城排名第23位。上述三家會計師事務所均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及金融機構審計資格。
立信管理公司成立後,主打「立信」品牌,上海立信長江會計師事務所更名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北京中天華正會計師事務所更名為「北京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廣東羊城會計師事務所更名為「廣東立信羊城會計師事務所」。立信管理公司對立信旗下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統一管理標准、統一經營管理,為旗下成員所提供協調性服務。
所有的立信成員所將接受立信管理公司的管轄,以共同的企業標識、經營理念以及統一的審計技術標准和專業方法為客戶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2006年12月 北京中天華正會計師事務所、廣東羊城會計師事務所、上海立信長江會計師事務所三所開始進行整合。原北京中天華正所上海分所撤銷,其人員並入立信所。2007年5月23日,福建閩都會計師事務所、南京永華會計師事務所加盟簽約儀式」。加盟後,福建閩都會計師事務所更名為福建立信閩都會計師事務所,南京永華會計師事務所更名為江蘇立信永華會計師事務所。
2007年8月25日,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有限公司與香港浩華會計師事務所股東的合作協議簽約。
2009年1月14日,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公司與全球第五大會計師事務所「BDO」國際會計師事務所集團簽署合作儀式,立信旗下中國大陸的五家成員所正式加盟「BDO國際」成為其全球成員所。
1949年之前的立信會計師事務在1949年前中國會計界中影響最深、規模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為1949年的中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首。
1927年1月, 潘序倫辭退了一切職務, 在上海創辦了潘序倫會計師事務所。實踐中他深切感到,
人員培訓
開展會計師業務,首先必須取信於社會。為此第二年他取了《論語》中「民無信不立」之意,將「潘序倫會計師事務所」更名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並以建立信用,爭取他人對注冊會計師的信任為事務所的第一主旨。潘序倫提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成」的「立信」准則,把它作為辦理各項會計事業的訓條,要求立信會計同仁共勉。
創辦之初的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設址在上海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39號, 是租賃一幢寫字樓的兩間房間。成員除潘序倫外,還有唐榮山、俞晉賢兩位專職職員,丁震、顧洵兩位兼職職員,顧准一位練習生,加上一位「茶房」(即勤雜工)徐秀林,共有七個人。
當時事務所的業務對象主要是新興的民族工商業和中外合辦企業,如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申新紗廠、永安紗廠等,還有不少公營工商企業和人民團體也委託事務所辦理各項業務,如郵政儲金匯業總局、中國紅十字會等。潘序倫在業務活動中特別注重信譽和公道,加上他學兼中西,擁有許多如顧准、李鴻壽、管錦康這樣的財會精英,因而承辦業務的效率與質量俱佳。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迅速在社會上確立起良好的聲譽,承接的各類業務量大增。隨著人員的增加,辦公場所也不斷擴大,幾次遷移後,到1936年2月搬到浙江興業銀行大樓辦公時, 全所已有成員五十餘人,租賃房屋十餘間,分設有計核、信託、法律、文書、編輯和總務六個科,十年中承辦的各種案件達四千餘件, 另附設有一所立信會計學校。1939年起, 桂林、重慶、南京、廣州、天津等地也先後設立了分所。
在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設立初期,潘序倫先生深深感到:非改良企業會計制度和訓練會計專業人員不可。因此,他即從這兩方面著手,一面附設了會計補習學校,一面自行編譯會計書籍,並開設圖書社, 把事務所、學校和圖書社三者融合起來, 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奮斗, 逐漸形成享譽全國、影響巨大的會計師業務、會計教育、會計出版三位一體的立信會計事業。與此同時,在潘序倫先生的周圍匯聚了許多學有專長的知識分子(包括自由職業者),立信成為舊中國會計事業的一塊綠洲。
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國家推行計劃經濟,注冊會計師業務趨於停頓,立信會計師事務所逐漸萎縮,以至停業。
1986年後的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從業人員1,上海,下設審計業務部21個、國際業務部、審核部、技術部、培訓部、管理咨詢部,並與多家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大型國有及民營企業保持良好的審計業務關系。
1999年,按收入立信排行全國第16名,收入1956.51萬,55名注冊會計師,每注冊會計師業務收入35.57萬
1999年,按收入長江排行全國56名,收入1065萬,33名注冊會計師,每注冊會計師業務收入32.27萬。
兩所合並業務收入是3,021.51萬元,注冊會計師人數88人,注冊會計師人均收入是34.34萬元。
2000年6月合並前半年情況,立信2,069.81萬,長江967.00萬。合並後的下半年為1,733.41萬。2000年立信和長江合計4,770.22萬,年末CPA人數是141人,CPA人均收入33.83萬元。
2000年6月,脫鉤改制並與上海長江會計師事務所合並為上海立信長江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滬財會[2000]26號文批准)。朱建弟、李德淵、周琪、戴定毅、鄭幗瓊、王德霞、錢志昂、施國梁、孟榮芳、劉楨、傅愛芳、謝菁菁等十二人當選為第一屆董事、朱建弟任董事長兼主任會計師,李德淵任副董事長兼所長、副主任會計師,周琪、戴定毅、鄭幗瓊、王德霞、錢志昂任副主任會計師。
2000年7月 時任財政部副部長張佑才為題詞: 賀上海立信長江會計師事務所開業大吉「法治,德治,立信。 立行,立言,立威。」
2000年7月 假座上海錦江飯店小禮堂舉行事務所開業典禮。
2000年11月 事務所喬遷新址。由原來分散於高安路18弄20號、桃江路8號寶輕大廈4樓、定西路1016號銀統大廈11樓三處的辦公地,遷往南京東路61號新黃浦金融大廈4樓統一辦公。
2000年11月 經財政部財會[2000]1047號文批准,成為浩華國際成員所。
2000年11月 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以銀發(2000)358號文批准,為首批從事金融相關審計業務的會計師會計師證書事務所之一。
2000年12月 新疆分所在烏魯木齊市掛牌成立。
2001年7月 江蘇分所在蘇州市掛牌成立。
2001年11月 海南分所在海口市掛牌成立。
2002年1月 上海立信長江會計師事務所向全國證券業會計師事務所同行發出誠信倡議書,在上海證券報頭版發表。
2002年7月 獲上海市司法局頒發「司法會計鑒定許可證」。
2002年9月 經專家小組認定,證監會、財政部最後確認,我所具備執行A股公司補充審計試點業務及首次發行證券過程中的專項復核業務資格。
2002年11月 經上海市財政局批准,獲得特大型企業年報審計資格。
2002年12月 珠海分所在珠海市掛牌成立。
2003年12月杭州分所掛牌成立。
2003年12月 2002年度全國百強會計師事務所,排序為第五名,僅次於四大所。
2004年8月 在美國PCAOB(Public Company Accouting Oversight Board)注冊,並獲得PCAOB資格認證證書。
2004年10月 第一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推薦第二屆董事會候選人,推薦朱建弟、李德淵、周琪、戴定毅、王德霞、錢志昂、顧文賢等七人為第二屆董事,獲股東大會一致通過。 經董事長、主任會計師朱建弟提議、董事會討論通過,聘任李德淵、周琪、戴定毅、王德霞、鄭幗瓊、錢志昂、糜平、顧文賢、孟榮芳為副主任會計師,
李德淵兼任所長。
2004年10月 主任會計師朱建弟與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謝榮教授簽署培訓及相關方面戰略合作備忘錄。
2004年10月 上海市私營企業協會依據納稅額、銷售額等指標,先後對2002年度、2003年度、2004年度上海市私營企業綜合實力前百名進行排序,連續三年被評為前百強。
2004年10月 經國家稅務局批准(批准文號:國稅注批字2004-229號)上海安泰稅務師事務所正式掛牌成立。
2004年11月 朱建弟當選為中注協第四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李德淵所長當選為懲戒委員會委員。
2004年12月 中注協發布2003年度全國百強會計師事務所公告,我所再次被排序為第五名。
2004年12月 立信長江會計師事務所首家分所—海南分所改制為成員所,全稱為海南立信長江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
2005年7月 中注協發布2004年度全國百強會計師事務所公告,第三次被排序為第五名。
立信文化教程
2005年10月 2004年度上海市私營企業綜合實力前百強進行排序,名列第76位。第三次入選上海市私企百強排名。
2006年2月 做為財政部特邀技術專家參加企業會計准則的最後審定工作
2006年10月10日 參與創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管理有限公司2006年11月 並入上海大公大同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後者辦理工商注銷手續,全體員工轉入)
2006年12月北京中天華正上海分所撤消,人員並入
2006年12月 上海新華東風會計師事務所於年內撤銷,人員並入
2006年12月 中注協發布2006年度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信息,我所連續第四年名列第五位2006年12月上海立信長江建設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資質晉升為甲級
2007年2月10日,更名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2008年2月29日,北京市財政局以京財會[2008]287號同意設立北京分所,分所負責人為李萍。

『陸』 保監會紀委監察局局長

政界精英田紀雲原國務院副總理
王丙乾原財政部長、國務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王光英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李金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金人慶原北京市副市長、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財政部部長
戎子和原財政部副部長、代部長
王紹鰲原財政部副部長
胡立教原財政部副部長
貝仲選原財政部部長助理
余蔚平財政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翟熙貴原國家審計署副審計長
陳華審計署國外貸援款項目審計服務中心主任
李予昂原國家稅務總局局長
程法光原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
孫志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中將)
穆虹國家發改委副主任
李克穆保監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
柯卡生銀監會非銀司司長
曹聰國家稅務總局地方司副司長
郭左踐中國保監會財險監管部主任現中國保監會天津監管局局長
楊凌隆中央辦公廳調研室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丁先覺財政部基建司司長國務院金融監事會原主席
范巍國務院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
侯慧君中央紀委監察部駐教育部紀檢組監察局副局長
易仁萍審計署管理司副司長
張漢興財政部會計司副司長民政部計財司司長中華慈善總會副會長
魏禮江國務院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
傅東中國財政雜志社黨委書記兼社長
譚純喜中國審計報社社長
貴敏財政部農業司副司長
路英財政部社保司副司長
劉光忠財政部會計司副司長
劉鍵國土資源部財務司副司長
謝庚中國證監會市場監管部主任
畢朝英財政部離退休局副局長
杜儉國務院金融機構監事會原主席
劉高潮國家文物局機關服務中心副局長
馮秀華財政部國務院參事室國務院參事(正司長級別)
崔敬伯財政部稅務總局避副局長民建第三、四屆中央委員
央行系統戴相龍原中央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天津市市長、現任中國社保基金會黨組書記
王成銘中國人民銀行黨組成員兼機關黨委書記中央金融工委副書記
樊晡生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黨委書記
史紀良原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副行長、現政協委員,中國銀監會副主席
王啟人原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行長助理。中央委員,中央駐澳門聯絡辦主任
李東榮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副行長
段曉興原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行長助理
金建棟原人總行金融管理司司長
郭玉華原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人事司司長
任俠中國人民銀行內審司原副司長
蔡荀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副行長
李亞新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副行長
郝治安人民銀行太原市分行行長
趙保衛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朔州分行行長
路國英中國人民銀行甘肅省分行副行長
李小秋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副行長
王樹臣中國人民銀行寧夏分行行長
商業銀行系統總行
牛錫明交通銀行總行董事長
陶禮明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總行行長
段曉興原華夏銀行行長
史紀良原中國農業銀行總行行長
吳北英中信銀行總行副行長
王文彥中國工商銀行總行董事
喬偉交通銀行董事會副董事長
魏盛鴻中國民生銀行總行副行長
林克平中國民生銀行總行黨委副書記
宮少林招商銀行總行副行長招商局集團董事
劉淑蘭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副行長
顧京甫中國建行總行業務總監(副行長級別)
錢中濤中國進出口銀行總行副行長
王希坤中國光大銀行總行副行長
郭玉華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兼紀委書記
郝震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審計局副總經理
郭義明中國民生銀行總行財務總監、黨委委員
朱紅波中國農業銀行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胡亞輝中國工商銀行總行個人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
王燕中國建設銀行總行信息技術管理部副總經理
何志成中國農業銀行總行高級經濟師
陳偉平安銀行副行長
何仲森銀川商業銀行董事長
於化北河北省張家口商業銀行董事長
謝衛全國人大代表交通銀行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德衍中國銀行總行董事長、行長
各地分行
杜煒中國農業銀行甘肅省分行行長
沈若雷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行長
張德寶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辦公室總經理
楊志宏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總會計師
張永革中國農業銀行青海省分行行長
周金倫中國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行長
李楚章中國農業銀行廣州分行行長
姚金華光大銀行南京分行行長
施繼德中信銀行蘇州分行行長
王樹臣中國銀行寧夏自治區分行行長
徐常寧中國建設銀行寧夏分行副行長
束堅中國農業銀行新疆自治區分行副行長
沈弟茵交通銀行海南分行副行長
李文佔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長
楊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山東分行副行長
魏秀蘭中國農業銀行山東省分行紀檢委書記
汪長安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長
於丕濤國家開發銀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長
倪百祥中國工商銀行浙江分行行長
任海龍民生銀行杭州分行行長
潘守庚中國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行長
閆振生中國銀行石家莊分行副行長
杜煒中國農業銀行甘肅省分行行長
徐良深圳發展銀行成都分行副行長
申松君中行浙江省分行行長
邱發宗中行四川省分行行長
葉一新中行澳門分行行長
王德文工行新加坡分行行長
丁燕生前中銀香港及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
吳念魯前中國銀行盧森堡分行行長
張斌中國銀行深圳分行業務部總經理
吳慶平中國工商銀行山東萊蕪分行行長書記
曹霖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
地方政府侯凱上海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章銳夫湖南省政協副主席
高瑞科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王詩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
駱玉林青海省副省長
韓英廣東省九屆人大副主任
庄惠春浙江紹興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
曾廣宇民建北京市委員會副主委
楊任遠原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廳長
邵明鈞廣東省深圳市稅務局原局長
周桂根江蘇省財政廳廳長
苑廣睿天津市河北區區長
冀國強天津市靜海縣縣委書記
李雙成江蘇省財政廳副廳長
邵桂芳江蘇省連雲港市人大原副主任
李小平江蘇省地稅局局長
張凡陝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黃玉德陝西省西安市地方稅務局局長
李生誠新疆銀監局局長
吳炳貴廣西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李培林湖北省財政廳副廳長
朱小莉湖北省水利廳紀委書記
葉青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
王小烈河南省審計廳副廳長
王連清河南省國家稅務局局長
繆學剛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環保廳廳長
王希龍江蘇省徐州市市委書記
左紹偉河北省財政廳副廳長
顧月濤河北省秦皇島市人大辦公室副主任
章永福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王維國甘肅省地稅局局長
董樹林甘肅省煤炭工業局局長
崔正華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趙春甘肅省發改委主任
吳仰東甘肅省白銀市政府市長
張智軍甘肅省財政廳副廳級
馮毅雲南省審計廳廳長
陳秋生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財政廳廳長
陸浩雲南省統計局局長
陳輝明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何紹華成都市副市長
趙世洪河北廊坊市委書記
劉新春山西省太原市人大主任
李愛慶北京市財政局副局長、北京國資公司董事長
王罡北京市財政局機關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
黃炳福江蘇省蘇州市委副秘書長
趙文娟江蘇省蘇州市政協副主席
任振榮財政部駐寧夏監察專員辦事處專員
呂勇海南省農墾總局局長、黨組副書記
賈國明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竺向東青海省財政廳辦公室副主任
楊之春甘肅省財政廳黨組成員、省農業綜合開發辦主任
李津寧夏地稅局副局長
蔣金波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巡視員省委書記辦公室副主任
企業系統金建棟國泰證券首任總裁
邵淳華夏證券有限公司原董事長、中國航母的奠基人
崔立中中國水利水電對外公司總會計師
謝衛全國政協委員、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姚江濤江南證券有限公司總裁
張樹忠大通證券總裁
徐鍔原攀鋼集團總會計師、副總經理
陶冬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香港)有限公司副總裁
黃強涌金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
沈若雷香港申聯國際投資(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浩鳳凰衛視中文台專題組副總監
魏崇智香港中國廣告有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小平中國金幣總公司副總經理
張志鴻鴻基世業房地產公司董事長
袁振宇北京住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中關村科技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詹平原長江三峽集團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財務總監
胡峰銀河證券首席基金分析師
董鋒中信建投證券公司財務總監
繆建民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
戴鳳舉中國再保險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
劉家德中國人壽股份副總裁
馮知傑中國人壽財險副總裁
王新利民安保險(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兼深圳分公司總經理
王志泰中國人保信託投資公司原副總經理
葉楠招商局海達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
段方曉瑞泰集團副總裁
陳剖建天安集團董事長
劉央西京投資管理公司(香港)主席
向可碧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雲南省分公司原總經理
張亦興中國銀行信託投資公司董事
汪曉峰金信信託董事長
劉志忠尤尼泰稅務師事務所董事長
徐波微軟中國區財務總監
魏東涌金集團創始人
譚麗霞海爾集團副總裁,首席財務官
陳基華中國鋁業執行董事、副總裁
范肇平南山集團副總經理科研院所於中一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著名財政學專家
巴曙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副局長
張天成中國總會計師協會常務理事
呂世傑中國國情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系統王廣謙中央財經大學校長
王柯敬中央財經大學前校長、中央財經大學校友總會會長
邱東中央財經大學前黨委書記北師大國民核算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北師大國民核算研究院院長
高一斌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姚遂中央財經大學原副校長
陳明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
梁勇中央財經大學副書記
史建平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
郝書辰山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
姚得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副校長
李光龍安徽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郝如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
杜英斌山西財經大學前校長
陳永達原青海省工商銀行副行長、現杭州工商幹部管理學院副院長
劉姝威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CCTV感動中國人物
易仁萍南京審計學院院長、黨委書記、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高一斌國家會計學院第三任院長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劉怡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財政學系副主任
梁紅梅西北師大經濟教研室主任
趙國春新疆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老一輩名師陳岱孫,中國當代經濟學家、教育家,北京大學教授。
崔敬伯,1932年回國,曾任燕京大學、北京大學、中法大學、中國大學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員,川康直接稅局局長,直接稅團副團長和國民黨政府立法委員。建國後,歷任財政部稅務總局避副局長,中央財政幹部學校副校長,中央財政金融學院教授。
崔書香,1937年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經濟學系碩士學位。1939年獲哈佛大學瑞德克利夫學院經濟學系碩士學位。1952年至今,先後任中央財經學院、中央財政部幹部學校、中央財政金融學院、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姜維壯,1962年起,中央財政金融學院財政系教授,財政部學位委員會、教材編審委員會和全國在職同財政幹部培訓指導委員會委員等。
聞潛,著名經濟學家,均勢市場理論和消費啟動理論創始人,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天民,著名會計學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柒』 急求十個清末時期到民國時期文化名人 的事跡!最好具體一點!注意是文化名人!有教育意義的!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寧人,是我國近代享有國際盛譽的著名學者。1903年起,任通州、蘇州等地師范學堂教習,講授哲學、心理學、邏輯學,著有《靜安文集》。1907年起,任學部圖書局編輯,從事中國戲曲史和詞曲的研究,著有《曲錄》、《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等,重視小說戲曲在文學上的地位,開創了研究戲曲史的風氣,對當時文藝界頗有影響,辛亥革命後以清室遺老自居。至老,王國維也沒有剪掉作為時代象徵的辮子。1913年起轉治經史之學,專攻古文字學、古器物學、古史地學,先後致力於歷代古器物、甲骨金文、齊魯封泥、漢魏碑刻、漢晉簡牘、敦煌唐寫經、西北地理、殷周秦漢古史和蒙古史等等的考釋研究,還做了很多古籍的校勘註疏工作。他治史嚴謹,考證精湛,信而有徵,不囿成見,主張以地下史料參訂文獻史料,多能發前人所未發,對史學界有開一代學風的影響。1923年春,當時溥儀小朝廷要選海內碩學之士,王國維經升允推薦,到北京充任遜帝溥儀的南書房行走(五品)。次年冬天,馮玉祥「逼宮」事件發生,王國維結束了「南書房行走」的工作。胡適、顧頡剛等人邀約他出任新成立的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王國維推而不就,僅任教授;以其精深的學識、篤實的學風、科學的治學方法和樸素的生活影響了清華學人,培養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學、歷史學、考古學方面的專家學者。時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並稱清華四大導師「教授的教授」。1927年在北京頤和園投水自盡,給中國知識界留下了深深的顫栗和遺憾,也給後人留下了難解之謎。當時的一些清朝遺老把王國維比作屈原懷忠而自沉汨羅。《清史稿》還為他立了個「忠義傳」。一向苛以譽人的魯迅先生認為「他才可以算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熱風·不懂的音譯》)。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

魯迅,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號豫才。浙江紹興人。七歲開始讀書,十二歲從壽鏡吾老先生就讀於三味書屋。十三歲那年家裡發生一場很大的變故,經濟狀況漸入困頓,接著父親一病不起,使他飽嘗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看見世人的真面目」。1898年離開故鄉考進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後又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學堂。1902年初畢業後被選派赴日留學,先是學醫,後為改變國民精神,棄醫從文。1909年8月回國。辛亥革命後應蔡元培之邀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供職,後又隨部遷住到北平。1918年在《新青年》上發表新文學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正式開始了輝煌的創作生涯,至1926年,又相繼出版短篇小說集《吶喊》和《彷徨》等。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使其思想產生了飛躍,由此進化論思想為主導,轉向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論思想為主導。1930年3月「左聯」成立時,被推薦為常委,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左翼文化運動的主將。後十年的雜文,更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槍,充滿了唯物辨證的精神。這些作品收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等專集中。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毛澤東認為:魯迅是「文化新軍的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筆名主要有過哀時客、飲冰子、飲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國之少年等。廣東新會人。他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動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學者。他的一生,經歷了晚清與民國兩個時期;他的業績,並包了政治和學術兩個方面。
梁啟超出生於一個半耕半讀的家庭,自幼聰穎,四歲開始學習四書五經,九歲即能寫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十二歲中秀才,十六歲中舉人。1890年,他十七歲時拜康有為為師,從康學習四年,受康有為的影響,開始探索挽救祖國危亡的變法維新之術。1894年6月,他隨康有為入京參加會試。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次年中國戰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康有為、梁啟超聯合在京參加會試的1300多名舉人,上書皇帝,要求拒簽和約、遷都抗戰、變法圖強。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這年七月,宣傳變法維新的第一個刊物《中外紀聞》在京創刊,梁啟超是主要撰稿人。八月,維新團體「強學會」成立,梁任書記,成為康有為進行維新活動的得力助手。
梁啟超的後半生與圖書館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1916年,反對袁士凱稱帝的蔡鍔(字松坡)將軍病逝,梁啟超上書大總統黎元洪《接受快雪堂設立松坡圖書館呈》,請撥北海快雪堂設立圖書館。此議得到批准。1923年松坡圖書館成立,後廡奉祀蔡鍔及護國戰爭死難烈士,前楹設圖書館。為此,梁啟超作《松坡圖書館記》及《松坡圖書館勸捐啟》,號召社會各界關心該館藏書建設及資金籌備,"庶仗群力,共襄闕成"。短短時間內,松坡圖書館已經辦的頗有起色。
1925年5月,中華圖書館協會在北京成立,梁啟超出席並在會上作《演說辭》,備述"建設中國圖書館學"和"養成管理圖書館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了中華圖書館協會的具體任務:(一)、"把分類、編目兩專門組切實組織,……製成極綿密極利便的目錄,務使這種目錄不惟可以適用於全國,並可以適用於外國圖書館內中國書之部分。"(二)、"擇一個適當都市,建設一個大規模的圖書館,全國圖書館學者都借他作研究中心。"這是因為"一則財力不逮,二則人才不彀,與其貪多鶩廣,鬧得量多而質壞,不如聚精會神,不如將'一個'模範館先行辦好,不愁將來不會分枝發展。"(三)、"在這個模範圖書館內設一個圖書館專門學校,除教授現代圖書館學外,尤注重於'中國的圖書館學'之建設。"(四)、與私人藏書樓不同,這個圖書館"提倡不收費","許借書出外"。(五)、"另籌基金,編纂類書"。在本次會上,中華圖書館協會舉行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公選梁啟超為董事長。
1925年梁啟超兼任國立京師圖書館(館址在方家胡同)館長和北京圖書館(館址在北海慶霄樓)館長,至1927年6月卸任,秉館長職一年有餘。
從1925年起到1929年梁啟超病逝前,梁啟超為中國圖書館事業做了大量實際工作,其中重點還在於"建設中國圖書館學"和"養成管理圖書館人才"兩件事項上。1925年12月20日梁啟超在至副館長李四光、圖書部長袁同禮的信中說:"購書事日本方面不可忽略,……最要者為幾種專門雜志,最好能自第一號搜起,購一全份,例如《史學雜志》、《史林》、《支那學》、《佛教研究》、《宗教研究》、《佛教學雜志》、《東洋學藝》、《外交時報》等。"1926年4月14日至張元濟的信說:"聞東方圖書館購取孟蘋蔣氏密韻樓之藏,神往無已。……其中倘有副本,而可以見讓者,願為北京圖書館求分一臠,則南北學者,胥渥嘉惠,寧非盛事。"
在爭取圖書館辦公和購書經費方面,更讓梁啟超費盡精力。1926年7月5日,梁啟超致信李四光、袁同禮:"頗聞日人之東方文化會眈眈於方家舊籍,吾館似不能不乘此時急起直追……。"在至任志清等人信中又雲:"館中國寶甚多,仆屍館長之名,而未舉其實,萬一有疏虞,責將誰卸?半年以來為茲事寢不安席。"1926年10月15日又致張東蓀信雲:"此館誠為美庚款所辦,但款極有限,開辦費僅一百萬元,建築及購書在內(現所劃建築費僅六十萬元,實不成門面,餘三十五萬供購書費),無法敷分配,每月經常費僅三千耳。"甚至在不得已之中,將自己十餘年來在永年保險公司所買保險單向北京通易信託公司押款,用以支撐經費周轉,半年之間,共墊出九千七百五十元。
1927年梁啟超因身體狀況,辭去館長職務。1929年1月19日,梁啟超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

康有為(1858~1927)清末資產階級改良派領袖,後為保皇派首領。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進士。初年從簡鳳儀受傳統儒學。繼從朱次琦學,朱主「濟人經世,不為無用之空談高論」,力除漢、宋門戶之見,而歸宗於孔子。康有為受其影響,始覺「日埋古紙堆中,汨其靈明,因棄之」,「靜坐養心」。國家的危亡,現實的刺激,使他對舊學發生懷疑。1879年,接觸到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和當時的改良思潮。後游香港,以為「西人治國有法度」。1882年,過上海,購讀各種西書譯本和報刊,開始向西方尋找真理。1885年,撰《康子內外篇》和《實理公法全書》,想往「平等公同」。1886年撰《教學通議》,主張「言教通治」、「言古切今」、尊周公、崇《周禮》,企圖揉合古今中西之學,改良政治。1888年10月,鑒於中法戰爭後「國勢日蹙」,形勢險惡,第一次上書光緒帝,指出日本「伺吉林於東,英啟藏衛而窺川滇於西,俄築鐵路於北而迫盛京。法煽亂民於南以取滇粵」,提出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返粵後,受今文經學家廖平啟示,「明今學之正」。1890~1893年,在廣州、桂林聚徒講學,著有《長興學記》、《桂學答問》,主張「勉強為學,務在逆乎常緯。」運用今文經學講求變革,將《公羊傳》的「三統」說闡發為「改制」、「因革」的理論,「三世」說推演為「亂世」、「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的社會歷史的演變程序,認為只有變法,才能使中國富強,最後達到「大同」的境界。1891年,刊印《新學偽經考》,謂東漢以來經學,多出劉歆偽造,是新莽一朝之學,「非孔子之經」(見經今古文學)。用以推翻古文經學「述而不作」的舊說,打擊封建頑固派的「恪守祖訓」,為掃除變法維新的障礙准備理論條件。繼又編纂《孔子改制考》,尊孔子為教主,用孔教名義,提出變法要求。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次年,《馬關條約》簽訂時,他正在北京應會試。聽到與日本議和,割讓奉天沿邊及台灣一省的消息,震驚憤慨,於5月2日聯合在北京會試的舉人一千三百餘人發動「公車上書」,極陳時局憂危,請求拒和、遷都、練兵、變法,並在政治、經濟、文教等各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改革措施,初步形成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變法綱領。會試榜發,康得中進士,授工部主事。5月29日,在《上清帝第三書》中,再次闡述變法的理由和步驟,提出富國、養民、養士、練兵的自強雪恥之策。接著,又上「第四書」,正式提出「設議院以通下情」的主張。8月17日,創《萬國公報》,宣傳「新法之益」。11月中旬(一說為八月),與帝黨開明官僚文廷式、陳熾等創立強學會,改《萬國公報》為《中外紀聞》。隨後赴上海設強學會,創《強學報》,推動各地設立學會、報館、鼓吹變法維新。1897年11月,德國強占膠州灣,康又趕赴北京,上書光緒帝,要求「采法俄、日以定國是,大集群才而謀變政,聽任疆臣各自變法」,還向光緒帝提出不變法即將亡國的嚴重警告。1898年1月24日,光緒帝命王、大臣傳康有為到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問話。康批駁了榮祿「祖宗之法不可變」的頑固思想與李鴻章維持現狀的保守思想,講述了變法的必要性和具體措施。經翁同□奏報推薦,康有為上書統籌全局,請誓群臣以定國是,設制度局以行新制。4月,於北京成立保國會,以「保國、保種、保教」為宗旨。根據翁同□、徐致靖、楊深秀等人建議,光緒帝於6月11日下詔明定國是,宣布變法。康有為亦於6月16日被光緒帝召見,深得倚重。康又將所撰《俄大彼得變法考》、《日本變政考》等進呈。在維新變法期間,康有為迭上奏摺,起草詔令,對政治、經濟、軍事、文教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議,與譚嗣同等全力策劃新政,期望按照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模式改變中國的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挽救民族危亡(見戊戌變法)。康有為等維新派人士在光緒帝支持下,聯合一部分帝黨官僚,雖然力排舊議,銳意維新,但遭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頑固勢力的極力反對,時時准備撲滅新政。9月21日,慈禧太後發動政變,以「結黨營私,莠言亂政」為名,將康通緝。康有為由北京逃滬轉港,又離港赴日,旋抵加拿大,越大西洋赴英國,再返加拿大。1899年7月20日,與李福基等創設保皇會,以保救光緒帝,排除慈禧太後、榮祿、剛毅等頑固勢力為宗旨,成為保皇派首領。次年,義和團運動發生,他主張「助外人攻團匪以救上」,策動唐才常等人主持的自立軍「勤王」,雖言定在海外籌辦經費,卻遲遲不寄。自立軍因宗旨模糊,經費無著,旋即失敗。康亦再無作為。1901~1903年間,他在印度撰《大同書》、《中庸注》、《論語注》、《春秋筆削微言大義考》諸書,闡述「循序漸進」、「不能躐等」的改制說,反對資產階級革命運動。1907年,改保皇會為國民憲政會(後正式定為「帝國憲政會」),成為推動清政府實施憲政的政治團體。辛亥革命成功後,康仍以為「共和政體不能行於中國」,鼓吹「虛君共和」。1913年返國,在上海主編《不忍》雜志,發表反對共和、保存國粹的言論,並任孔教會會長。1917年和張勛策劃溥儀復辟(見張勛復辟),迅告失敗。晚年在上海辦天游學院,講授國學。康生平著作甚豐,有人統計,達一百三十九種。台灣蔣貴麟輯成《康南海先生遺著匯刊》、《萬木草堂遺稿》、《萬木草堂遺稿外編》等。

章太炎(1869—1936):原名學乘,字枚叔,後改名炳麟,號太炎,浙江餘杭人。少從俞樾學經史,1897年任《時務報》撰述和《經世報》編輯,因參加維新運動被通緝,1898年避往台灣,任《台北日報》記者。1899年東渡日本,結識孫中山。1902年在東京發起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周年紀念會,號召推翻滿清政府。旋迴國與蔡元培等共組中國教育會,設立愛國學社。1903年在《蘇報》上發表革命排滿文章,被捕入獄。1906年出獄後東渡日本,參加中國同盟會,主編《民報》。後與陶成章等重組光復會,任會長。辛亥革命上海光復後回國,宣傳「革命軍興,革命黨消」。宋教仁被刺後,參與反袁斗爭。1917年7月任廣州大元帥府秘書長。1922年在上海組織聯省自治促進會,1924年脫離孫中山改組的國民黨,在蘇州設立章氏國學講習會。1936年病逝於蘇州。

嚴復(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福建侯官人。少年時期,嚴復考入了家鄉的船政學堂,接受了廣泛的自然科學的教育。1877年到1879年,嚴復等被公派到英國留學,先入普茨毛斯大學,後轉到格林威治海軍學院。留學期間,嚴復對英國的社會政治發生興趣,涉獵了大量資產階級政治學術理論,並且尤為贊賞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回國後,嚴復從海軍界轉入思想界,積極倡導西學的啟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論》的翻譯工作。 他的譯著既區別與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於斯賓塞的普遍進化觀。在《天演論》中,嚴復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闡發其救亡圖存的觀點,提倡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自強自立、「與天交勝」在當時的知識界廣為流傳。他的著名譯著還有亞當·斯密的《原富》、斯賓塞的《群學肄言》、孟德斯鳩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經濟學、政治學理論以及自然科學和哲學理論較為系統地引入中國,啟蒙與教育了一代國人。辛亥革命後,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1912年嚴復受袁世凱命擔任北大校長之職,這也說明嚴復在思想界和學術界的令人信服的顯赫地位。此時嚴復的中西文化比較觀走向成熟,開始進入自身反省階段,趨向對傳統文化的復歸。他擔憂中國喪失本民族的「國種特性」會「如魚之離水而處空,如蹩跛者之挾拐以行,如短於精神者之恃鴉片為發越,此謂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於這樣一種對中華民族前途與命運的更深一層的憂慮,嚴復曾經試圖將北京大學的文科與經學合而為一,完全用來治舊學,「用以保持吾國四、五千載聖聖相傳之綱紀彝倫道德文章於不墜。」這一行為在當時稱得上用心良苦,但也因其逆潮流而為多受世人的指責。

鄭觀應(1842.7.24—1922.5),本名官應,字正翔,號陶齋,別號杞憂生、慕雍山人、待鶴山人。廣東香山(今中山)人。父親鄭文瑞是一個無功名的讀書人,在家鄉設帳授徒,並督促鄭觀應習帖括之學。咸豐八年(1858年),應童子試未中,即奉父命遠游上海,棄學從商,在任上海新德洋行買辦的叔父鄭廷江處「供走奔之勞」。次年,由親友介紹進入上海一流的英商寶順洋行任職。同年冬,被派赴天津考察商務。十年(1860年)返回上海後掌管洋行的絲樓,並兼管輪船攬載事項。同時進入英國人傅蘭雅所辦的英華書館夜校學習英語,並對西方政治、經濟方面的知識產生了濃厚興趣。同治七年(1868年),寶順洋行停業,鄭觀應轉任生祥茶棧的通事,並出資合夥經營公正輪船公司。十二年(1873年),參與創辦太古輪船公司。次年,受聘為該公司總理之職並兼管帳房、棧房等事,鄭觀應著手在長江各主要口岸開設了商務機構和金融機構,太古船運生意頗為紅火。鄭觀應同時還投資於實業,先後參股於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上海造紙公司、上海機器織布局等企業,並納資捐得郎中、道員銜,與李鴻章等洋務派大員也交納日深。光緒六年(1880年),編定刊行反映他改良主義思想的《易言》一書,書中提出了一系列以國富為中心的內政改革措施,主張向西方學習,組織人員將西方國富強兵的書籍翻譯過來,廣泛傳播於天下,使人人得而學之。並主張採用機器生產,加快工商業發展,鼓勵商民投資實業,鼓勵民辦開礦、造船、鐵路。對華洋商稅賦不平等的關稅政策表示了強烈的不滿,主張「我國所有者輕稅以廣去路,我國所無者重稅以遏來源」的保護性關稅政策。鄭觀應在《易言》中還大力宣揚了西方議會制度,力主中國應實行政治制度的變革,實行君主立憲制。光緒四年(1878年),直隸總督李鴻章札委鄭觀應籌辦上海機器織布局。六年(1880年),正式委派鄭觀應為織布局總辦,旋又委鄭觀應為上海電報局總辦。八年(1882年),鄭觀應與太古洋行聘期屆滿以後,正式脫離太古,接收李鴻章之聘,出任當時幾至不能維持的輪船招商局幫辦。上任伊始,即擬「救弊大綱」十六條上呈李鴻章,從得人用人、職責相符、賞罰分明、增加盈利、降低消耗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並付諸實施。對外為制止太古、怡和洋行的削價競爭,鄭觀應親與二洋行交涉簽訂了齊價合同。由於他的內外治理,輪船招商局的營業額和股票市值大幅提高。九年(1883年)十月,李鴻章擢升鄭觀應為輪船招商局總辦。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鄭觀應自薦並經王之春推薦,粵東防務大臣彭玉麟調鄭觀應前往廣東,總辦湘軍營務處事宜。彭玉麟與兩廣總督張之洞籌劃襲擊法軍糧草儲存地西貢,派鄭觀應潛往越南西貢、柬埔寨金邊等地偵察敵情,並謀聯絡南洋各地人士襲擊法軍。回到廣州後不久,法國艦隊進攻台灣,鄭觀應建議與法軍決戰,並條陳作戰建議七條。旋被委任辦理援台事宜,鄭觀應隨即去香港租船,向台灣運送軍隊和糧草彈葯。於此同時,鄭觀應被織布局案和太古輪船公司追賠案所纏繞。前一案是由於中法戰爭期間上海市面銀根抽緊,股票大跌,使織布局外放之款收不回而出現虧損,經元善等受清政府委派來清理局務,發現總辦龔壽圖有挪用公款的行為,而龔壽圖卻攀誣鄭觀應經營不善,鄭觀應只得墊出兩萬金了結此案。後一案由於鄭觀應離開太古時所推薦的繼任者楊桂軒經營不善,挪用公司款項,致使太古公司損失十萬余元,太古援引保人虧欠有償還義務的法律,將鄭觀應扣留於香港追索賠款。經過這兩件案子,鄭觀應已是心力交瘁。光緒十年(1884年)十月十三日,他在給盛宣懷的信中感慨道:「年來命運坎坷,事多拂逆。以致上司朋友責於外,父兄妻子怨於內,進退維谷,申訴無門。惟今身敗名裂,不足取信於人,雖到處乞憐,終難應手。」於是退隱澳門,寄情山水,將全幅精力用於修訂重寫《易言》,直至光緒二十年(1894年),一部體現他成熟而完整維新體系的《盛世危言》終於殺青。《盛世危言》貫穿著「富強救國」的主題,對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給甲午戰敗以後沮喪、迷茫的晚清末世開出了一帖拯危於安的良葯。洋務干將張之洞讀了《盛世危言》以後評點道:「論時務之書雖多,究不及此書之統籌全局擇精語詳」。「上而以此輔世,可謂良葯之方;下而以此儲才,可作金針之度」。《盛世危言》在政治方面超越同時代其他思想家的是,提出了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的議會政治;這一思想早在《易言》中已經表露,在《盛世危言》中更是張大之。他認為「專制政體利於官,利於外人耳。利於官者,借壓力以剝削百姓;利於外人者,借官力以壓迫百姓。」竭力主張速行君主立憲,針對清政府在這一問題上的頑固和強硬態度,以及英國、日本實行君主立憲後的成效,鄭觀應憤憤說「猶謂議院不可行哉?而猶謂中國尚不亟行哉?噫!傎奕!」並主張賦予議會以「攬庶政之綱領」之權。為了君主立憲能順利推行,鄭觀應還提出了一系列與之配套的內政改革,主張廣辦報紙,以使下隱可以上達,並對大小官員起輿論監督作用,以勸善懲惡,興利除弊。主張改革官員選拔制度,官吏應由民選產生,淘汰冗員和年老讓賢。「延聘名師,廣開藝院」。認為要國強必須重視西學,發展教育,注重掌握西方天文、地理、人學的新式人才的培養,他說按古今中外各國立教養之規,奏富強之效,厚本首在學校,「藝院日多,書物日備,製造日廣,國勢日強」。主張大力翻譯西方書籍,改革科舉考試,增設格致、電子、醫學等新科目,錄用精通西學的人才。在經濟方面,鄭觀應提出了著名的「商戰」理論。他認為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目的是要把中國變成他們的「取材之地、牟利之場」,遂採用「兵戰」和「商戰」的手段來對付中國,而商戰比兵戰的手法更為隱密,危害更大,所謂「兵之並吞禍人易覺,商之捭可敝國無形」。主張「西人以商為戰,……彼既以商來,我亦當以商往」。既然「我之商一日不興,由彼之貪謀亦一日不輟」。只有以商立國,以工翼商,「欲制西人以自強,莫如振興商務」。該書一出,朝野震動,各界人士紛紛爭閱,求書者絡繹不絕,以致一印再印仍不敷需求,甚至科場考試也常以書中所談時務為題目。禮部尚書孫家鼐將該書推薦給光緒皇帝,光緒讀畢嘉嘆不已,詔命分發大臣閱讀。該書思想不僅影響了當時的思想界,而且惠及後世,如康有為、孫中山即頗受該書影響,毛澤東年輕時也經常閱讀《盛世危言》。光緒十七年(1891年)三月,鄭觀應蟄久思動,自請盛宣懷舉薦,由李鴻章委任為開平煤礦粵局總辦,負責購地建廠,填築碼頭。第二年李鴻章再度委任其為招商局幫辦,整頓經營不景氣的招商局,入局伊始,鄭觀應即與最大競爭對手太古、怡和洋行再簽齊價合同。並擬出《整頓招商局十條》,旋又作《上北洋大臣李傅相稟陳招商局情形並整頓條陳》十四條,內容涉及到開源節流及具體經營方略。十九年(1893年),鄭觀應微服尋視長江各口,了解各分局利弊情形,調查怡和、太古在各地的經營情況,後又巡視汕頭、廈門、福州、浙江、天津各分局。中日甲午戰爭前夕,鄭觀應上書清廷說日本人將偷襲清軍,開戰後,又多次上書提請防備日本奸細、採取不準日本人使用電報密碼等措施,報告日軍運送軍械的情況,決定將招商局部分船隻撥作軍用以運送人員軍械。日軍攻佔東北後,鄭觀應等將招商局輪船20艘「明賣暗托」於德、英等國洋行,掛外國旗照常行駛,並上《條陳中日戰事》,反對向日本乞和。戰爭結束後,鄭觀應將輪船全部收回,並堅決反對《馬關條約》。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張之洞委任鄭觀應為漢陽鐵廠總辦。次年元月,兼任粵漢鐵路總董。五月,由輪船招商局幫辦改稱為會同辦理。二十五年(1899年)十月,又兼任吉林礦務公司駐滬總董,廣招股份。李鴻章死後,繼任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袁世凱將輪船招商局和電報局奪為己有。鄭觀應離開招商局,應廣西巡撫王之春之邀去桂,署理左江道,同時兼辦粵漢鐵路工程局務並粵漢鐵路購地局總辦,旋因王之春被革職而去職赴粵,參與收回粵漢鐵路路權的活動。任廣州商務總會協理。三十二年(1906年)三月,被廣東商民推舉為廣東商辦粵漢鐵路有限公司總辦,主持募股集資工作,旋因「守制」去職。宣統元年(1909年),三入招商局任董事,負責招商局商辦去商部注冊之事。次年,盛宣懷任命鄭觀應為會辦,全權委託鄭觀應整頓商辦以後的輪船招商局,再度出巡長江各口岸局務。武昌起義爆發後,鄭觀應自川回滬。民國以後,鄭觀應傾主要精力辦教育,並兼招商局公學住校董事、主任、上海商務中學名譽董事等職。十年(1921年)四月,鄭觀應致書招商局董事會,請求辭職退休。一年後,病逝於上海提籃橋招商公學宿舍。

閱讀全文

與蘇州信託有限公司朱立教受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境內網上外匯轉賬手續 瀏覽:221
一般理財年收益 瀏覽:260
理財產品使用簡訊 瀏覽:252
理財產品影子銀行業務 瀏覽:316
理財在信託公司保險嗎 瀏覽:43
外匯詐騙員工怎麼判刑 瀏覽:177
邁瑞股票行情 瀏覽:471
30下列不屬於外匯風險的是 瀏覽:444
融資保證金比例與融資上限 瀏覽:329
移動互聯網醫療融資 瀏覽:159
濟寧有那些融資平台 瀏覽:524
成都帝舵售後服務我信國際金融中心二號樓 瀏覽:255
股票口罩概念 瀏覽:383
邁特醫療股票 瀏覽:384
軍工細分龍頭股票 瀏覽:770
金融機構大額交易發生後 瀏覽:122
定期理財與貨幣基金哪個更安全 瀏覽:827
基金理財年利潤多少合適 瀏覽:363
關於我行代理貴金屬優勢的說法 瀏覽:772
金融機構監管文件 瀏覽: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