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順豐、京東物流、菜鳥……物流巨頭的深層競爭聚焦在哪裡
充滿活力的2019年已經到來,與熱熱鬧鬧的2018年相比,競爭態勢越來越嚴峻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2018年裡我們見證了物流巨頭們的各種重磅舉措,上市、起網、資本角逐、戰略升級、終端暗戰加劇、自動駕駛大戰、聯合與升級…… 看得人們眼花繚亂,比如德邦上市,德邦物流更名為德邦快遞,推出了3~60kg公斤段的大件快遞產品;滿邦集團完成合並後第一輪融資,金額高達19億美元;京東物流發力搭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路(GSSC);上汽物流板塊全資收購天地華宇;順豐55億元收購DHL供應鏈;網路投資獅橋,入局干線物流智能駕駛……
可以看出, 如今整個產業鏈和生態的變化都在加速,巨頭們正通過各細分領域布局搶占市場先機,打造供應鏈生態圈。 在新的「質變時代」,作為供應鏈最核心的承載點,物流業如何應對高質量經濟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成為人們關心的焦點。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引導下,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向提供供應鏈服務方向延伸發展,並開始了向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平台轉型。很明顯, 在細分領域爭奪的背後,每一步都能看到順豐、京東物流、菜鳥等巨頭們對於供應鏈業務的布局和寸步不讓,「看不見」的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才是巨頭們競爭的聚焦之處,而且將變得越來越「真槍實戰」。
「得供應鏈者得天下。」這句話物流企業都牢記在心,不過即使消費互聯網的繁榮已經帶動了業務後方的供應鏈業務的整合,相比於國際物流巨頭幾十年的供應鏈管理服務經驗積累,國內的供應鏈管理仍相對落後。 在一邊爭奪供應鏈業務、一邊奮起直追的路上,有的巨頭交了天價「學費」走了「近路」,也有巨頭通過多點布局來深入服務其供應鏈建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順豐
在2018年,有家巨頭交了巨額「學費」,獲取了國際物流公司積累了幾十年的供應鏈管理服務經驗,這家巨頭就是順豐。 55億元收購DHL在華供應鏈業務,是順豐由快遞企業向綜合物流企業轉型的重要一步, 收購後,順豐將迅速獲得國際領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能力,還可以分享DPDHL(德國郵政敦豪集團)高水平的運輸和倉庫技術方案,降低學習成本,減少了過多的前期投入。除了補足供應鏈業務短板以外,收購後順豐將成為擁有多元化全鏈條綜合物流能力的公司,可以與公司快運、快遞業務產生顯著的協同效應,幫助公司快運、冷鏈等新業務盡快度過培育期。 考慮到未來的戰略規劃,55億元的天價「學費」算是用在了刀刃上。
京東物流
「氪金升級」的玩家到底還是少數, 作為最早在供應鏈領域進行布局的物流企業,京東物流是兢兢業業通過戰略高度和多點布局來深入服務其供應鏈建設的深耕者。
在過去的十年中,京東物流已經進行了優質供應鏈服務的實踐, 在2018年,京東物流把供應鏈建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0月18日,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在「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表示, 未來5~10年,京東物流希望和 社會 各界共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路(GSSC),推動全球供應鏈的智能化發展, 促進 社會 商業形態轉型升級,全面降低 社會 成本,提高流通效率。2018年京東物流的諸多舉措:海外布局進一步加強;無人 科技 的全面開放;首架全貨機成功首航;京東快遞上線、京東速運入局快運;「京 瞬達 」、「快遞到車」的推出…… 都與供應鏈建設密切相關,由點到線再到網,京東物流多點布局的步伐非常清晰。
菜鳥
和京東物流異曲同工,菜鳥同樣有一張「網」。 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宣布全力打造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並把這一目標明確為「一橫兩縱」戰略。 其中「一橫」,是加大技術投入,做行業數字化升級的引擎;「兩縱」分別是為商家創新基於新零售的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加快全球化布局(包括全球運輸網路、全球供應鏈網路和全球末端網路三大體系)。智能物流骨幹網首先是基於連接,菜鳥通過IoT技術,把倉儲、干線、末端、車輛、人員、包裹、門店等全物流要素連接起來,然後通過疊加人工智慧和演算法,提升這張網路的智能化水平,進而推進供應鏈的建設。 2018年,菜鳥同多家企業開展了供應鏈領域的合作, 包括1919、瑪氏箭牌、雀巢、ALDI奧樂齊、資生堂、聯合利華等著名企業。
智能供應鏈創新發展下的「京東樣本」
供應鏈管理堪稱國際物流巨頭的核心競爭力,蘊含著復雜的 科技 、系統、標准,需要長期服務行業積累的理解和經驗,並擁有深厚的技術實力與解決方案的能力,這些不是短時間就能具備的。 在這個 探索 的階段,中國物流企業怎樣又快又穩地布局供應鏈建設?
就如上文所說,重金交學費只能是個例而不具有普遍性,更加沒辦法普及。雖說異途同歸,大家的目標都是相同的,但對比之下, 京東物流供應鏈布局比較成熟,其以供應鏈為核心、環環相扣、多點布局的路線或可作為一個參考「樣本」。
京東物流脫胎於京東集團,從2007年開始自建物流體系,在2017年4月宣布正式獨立,2018年便在「2018年中國物流50強名單」中位列前十,和順豐一起成為唯二進入前十的民營企業。雖然經營模式非常不同,但一路走來,業內常將京東物流與其他巨頭作對比,特別是2018年京東快遞上線、京東速運入局快運,彷彿直接對標順豐、德邦,將要掀起競爭浪潮。但實際上京東物流2018年所發布的涵蓋京東供應鏈、京東快遞、京東冷鏈、京東快運、京東跨境、京東雲倉在內的六大產品體系, 其核心在於京東供應鏈,這是六大產品中最為核心的部分,其他產品均是圍繞供應鏈展開。
回顧2018年京東物流的諸多舉措,看上去是在單個環節穩固第一梯隊的地位, 實際則是環環相扣,都服務於其核心能力——供應鏈的競爭,向著成為開放的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平台進行多點布局, 這也是從電商物流起家的京東物流的優勢所在。
早在十年前,京東物流就通過 首創B2C的物流服務體系 顯著提升了中國零售行業的流通效率,同時, 作為「倉配一體化」的開創者 ,京東物流通過全國布倉,建立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倉庫、前置倉等,在行業里率先做到了幾乎所有自營商品的當日達、次日達,成為京東區別於其他電商平台的最大優勢,這些舉措都為其供應鏈布局打好了深厚的基礎。
2018年6月,京東物流發布國際化戰略,宣布以全球智慧供應鏈基礎網路(GSSC)為藍圖,以搭建830雙通全球網路、十大供應鏈 科技 輸出、五大全鏈條數字化賦能為方向,形成強大的全球化供應鏈服務網路。 10月,京東物流通過峰會將這一戰略進行了更深入的闡釋: 在「共生」理念下,京東物流希望和 社會 各界共建GSSC,推動全球供應鏈的智能化發展,打造針對不同產品的倉配、快遞、快運、分鍾級的即時物流等服務,實現消費場景的全景覆蓋,縮短全球商品的「距離」。
供應鏈建設的戰略高度已經確定,2018年京東物流的大舉措都是圍繞這一戰略展開的,由點到線再到面,步伐非常堅定, 同時隨著京東物流國際化戰略不斷升級,京東物流的倉配一體模式與智能系統也在國外得到了落地。
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配送機器人是數字化供應鏈的重要環節,2018年京東物流在這些領域持續加強前瞻性布局。行業首發自主研發L4級別無人重卡、全球首個機器人智能配送站啟用、投用全國規模最大的機器人倉群、物流無人機獲首張省域范圍經營許可證、京鴻無人貨運飛機首飛…… 隨著這些標志性事件的一一落地,京東物流干線—支線—末端三級智能物流體系逐步搭建,空地一體智能物流網正在形成。
近年來,京東物流在航空方面的布局不斷加速,先後與南航、國貨航、東航物流等企業達成合作。2018年11月,隨著首架全貨機成功首航,京東物流從此進入全貨機時代;12月,與南通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努力把南通機場打造成為航空貨運樞紐, 京東物流的航空戰略再進一步,這些都為GSSC的建設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巨頭們供應鏈業務的優勢領域各有不同, 京東供應鏈的優勢領域是以服飾、消費品、3C、 汽車 後市場四大行業為核心 ,打造了從倉儲到配送、從線上到線下、從硬體到軟體的供應鏈一體化解決方案。作為最早布局智能供應鏈的物流企業,京東物流目前已經和超過200家行業領軍企業達成共生的戰略夥伴關系,共同推動GSSC全面搭建。
以高價值、安全性要求高的3C產品為例,京東物流構建全程可視、可追蹤的管控平台,確保全程貨品安全及 歷史 可塑;多地分倉,利用核心倉儲資源,以大數據分析賦能於多地分倉管理,實現智慧倉儲布局,既滿足上游品牌工廠分布對應,又滿足全國范圍的快速鋪貨。在家電領域,京東物流與歐洲第一大家電品牌博西家電(中國)結成戰略合作,博世和西門子POP平台店鋪排名在5個月內從第212名提升至第29名。截至目前,格力、海信、創維、奧克斯、博西五大家電巨頭均加入了京東物流的朋友圈。
結語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供應鏈水平是影響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物流企業貫穿供應鏈上下游,掌握各類渠道資源,向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平台轉型具有先天優勢。在這條道路上,京東物流、菜鳥、順豐等巨頭是最積極的參與者,在各種路線中,京東物流以供應鏈為核心、環環相扣、多點布局的發展路線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借鑒性。 市場非常廣闊,我們期待巨頭們的良性競爭,期待物流企業通過向京東物流這樣的供應鏈領先者學習進而成功轉型,期待物流行業在供應鏈領域的建設可以推動整個 社會 經濟流通速度和效率的提升,幫助中國在供應鏈模式創新、物流基礎網路建設等方面取得更矚目的成績。
作者 | 郭嘉
來源 | 物流沙龍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⑵ 產品設計:搭建供應鏈金融平台
一、項目背景
供應鏈金融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上下游的融資服務通常圍繞核心企業所展開。《2018年供應鏈金融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預測: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或將達到27萬億,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紛紛在C端布局。利用公司豐富的客戶、產業、金融等資源,依託全國領先的B2B交易平台的交易數據,近距離了解客戶的原始金融需求,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二、 市場分析
1、市場規模
根據《2017-2022年中國企業經營項目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中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有4000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9%,貢獻了中國60%的GDP、50%的稅收和80%的城鎮就業。
同時,根據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年報數據,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24.3萬億元,雖然同比增長16.4%,但相對於總的貸款余額120.13萬億,小微企業的貸款佔比仍然不大。
深度挖掘和運用數據價值,分析產業鏈金融客戶需求,嵌入各類場景,支撐實現電商化采購融資(訂單融資)、大數據信用融資、保理融資等業務場景,服務對象不斷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延伸,服務核心供應商。
三、目標用戶
1、泛指上游供應商、與公司的簽訂合同的核心企業。
2、履約良好的核心企業。
四 、建設目標
通過線上產業鏈金融平台對接金融機構及第三方機構,撮合融資、保險及個性化定製金融產品等金融業務;構建完整金融信用體系。
五 、核心場景
5.1訂單融資
1、應用場景:供應商接到公司采購單位的訂單即可發起融資申請,金融機構根據訂單待付款總金額為供應商提供一定比例的信用貸款。
2、顯著特點:無需經采購方確權、不改變采購方還款賬號、手續簡單、放款便捷。
3、融資主體:服務於在公司采購平台入駐且在平台上累計交易額達到一定規模且履約良好的商戶。
5.2應收賬款保理融資
1、應用場景:采購方未違約,供應商自主融資:供應商將其應收賬款轉讓給金融機構,經自營平台確權後,取得銀行貸款,到期由電商自營平台還款至金融機構。
2、顯著特點:債權轉讓需通知自營平台、平台不承擔壞賬風險、保障供應商按時收款、約束采購方誠信履約。
3、融資主體:平台的供應商。
5.3大數據信用融資
1、大數據信用貸應用場景:根據供應商基礎數據進行融資
2、融資—大數據信用貸(供應商提供基礎資料,無需提供訂單,即可獲得銀行一定額度的純信用額度貸款)
3、融資主體:履約良好且融資需求大的供應商。
六 、項目實踐
6.1 融資業務主要流程
6.1.1 融資業務(訂單融資)流程圖
6 . 2 前台功能
6.2.1 前台功能框架
6.2.2 子流程:授信申請
1、流程說明點擊【融資申請】跳轉邏輯說明:
(1) [應商未登錄時,跳轉到登錄頁面;
(2)供應商登錄但未進行認證時,跳轉至企業認證頁面;
(3)供應商登錄已認證,但未獲取授信時,跳轉至授信申請頁面;
(4) 供應商已獲取授信,展示全部金融機構授信情況列表,供應商選擇已授信金融機構,發起融資申請。
2、原型頁面示意圖
6.2.3 融資申請
1、融資申請說明
(1)供應商授信成功後會顯示銀行授信額度,使用授信額度可以提交融資申請。
(2)如該商戶有尚未完成還款的融資(無論哪個銀行)只可以選擇尚未完成還款的銀行進行再次融資。
(3)訂單融資提交授信申請,通過介面向所選金融機構推送當前供應商歷史交易數據(到大數據中心獲取),金融機構用於核定授信額度;
(4) 訂單融資:如何自動匹配融資訂單
①申請融資金額≤本次最高可融資金額。
②自動匹配的訂單列表默認按訂單時間正序排序。
③自動匹配的訂單金額總額×訂單融資比例(80%)應≥申請融資金額; 如申請融資80萬,自動匹配融資訂單金額總額應≥100萬。
④表內數據均來自「」大數據中心。
⑤提交時,校驗所選訂單總額×融資訂單比例≥申請融資金額,否則無法提交。
⑥提交時,推送至銀行(金融機構)進行融資批復。
2、原型頁面示意圖
6 . 3 後台功能
6.3.1 後台功能框架
因項目涉及公司信息,我在這就主要寫一下核心需求授信申請及融資申請。
6.3.2 授信管理
1、授信說明供應商在自營平台上提交授信申請,後台能查看所提交的信息,並把授信的信息傳給所對應的銀行。
2、原型頁面示意
6.3.2 融資管理
1、融資說明(1)供應商滿足條件下可融資申請,提交融資資料,並把信息實時傳給所對應金融機構(銀行),金融機構(銀行)進行批復。
(2)融資狀態:
①進行中:申請融資開始到還款完成前
②失敗:申請審批不通過
③已完成:還款狀態變為已完成
(3)批復金額
①申請金額與批復金額一致,說明補錄的到貨驗收單全部審核通過;
②批復金額<申請金額,說明存在個別補錄的到貨驗收單審核失敗,可在融資管理詳情查看。
③若融資失敗了,對應的銀行需反饋失敗原因。
2、原型頁面示意
七 、 總結計劃
1、中小企業都有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而金融機構(銀行)又承擔具大風險,為了降低融資風險又能更好的服務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提供了多種產品服務來解決中小企業的痛點:訂單融資產品、應收賬款融資產品、大數據信用融資產品等。
2、在這個項目中不但要了解市場、對比競品;需要清晰的理解業務流程及業務需求,降低銀行、中小企業的風險,建立中小企業信息系統及完善的信用體系。
3、制定對接第三方的標准,進行需求分析、梳理交互流程及規范。
4、確定需求細節,輸出原型、prd文檔;需求評審、確認對接介面、交互規范、統一樣式邏輯等工作。
5、項目跟蹤及項目管理(測試用例評審、驗收測試及上線、及數據收集)等工作。
7、改版的相關問題需要數據驗證,發現不足及時做相關的記錄,持續更新迭代。
⑶ 銀行保理規模超兩萬億 應收賬款抵押貸款風險高
隨著商業銀行不斷踐行普惠金融,通過供應鏈中的應收賬款抵押融資,成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關鍵。
然而,企業應收賬款是貸款造假的高發區,不少企業甚至用應收賬款來粉飾利潤。對於銀行而言,通過應收賬款所形成的債務作為抵押,其貸款的實際風險並不低。
債多錢少
他表示,從企業的經營看,工程項目的利潤大約25%左右,企業融資成本一年需要12%,且應收賬款的平均周期也接近一年。也就是說,企業的利潤將近一半都貢獻給了資金成本。
「企業承接的項目大多是國企,要讓這些國企給企業的債務確權其實很難。大企業在中小企業面前比較強勢,有些大企業可能也不願意銀行介入進來。」上述負責人稱。
對於銀行而言,通過應收賬款做保理融資業務有固定的模式,但是也會暴露出一些問題。「大多數保理業務做不成就是確權上有問題。」中信銀行相關人士稱,核心企業的應收賬款要同時被銀行和企業認可,這是缺一不可的。
據了解,在傳統銀行保理業務中,應收賬款的真實性是融資的前提,而這需要有核心企業配合確認。
「有的核心企業是不願意的。大企業比小微企業強勢,能夠拖欠賬款。但一旦進行銀行保理業務,可能會加大企業到期付款的約束。同時,大企業的一些財務信息可能也會在此過程中有所泄露,所以企業會抵觸確權。」該人士表示。
另外,針對債務的回款,一些企業也存在不按合同約定回款、挪用資金的問題。一家國有大行人士表示:「有的企業存在比較多的債務,對與銀行約定的回款路徑也不夠重視,資金存在挪用風險。」
風險難控
從市場情況看,一筆應收賬款抵押融資的難度和風險往往都要比預期高。
「僅僅一家企業憑借應收賬款到銀行融資是比較難的。目前,多數銀行是從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出發,推進該項業務。」上述國有大行人士稱。
他表示,核心企業在供應鏈融資中的態度是比較關鍵的,圍繞一家企業進行,銀行做一個總的綜合授信就簡單了。如果核心企業缺乏對供應鏈融資的意願,可能這家企業所處的上下游的應收賬款融資難度就會提高不少。
另一方面,由於監管對於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商業銀行保理業務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近年來,國內銀行業保理業務規模一直維持在兩萬億元的水平。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銀行業保理業務量達到了2.15萬億元,同比增長25%。2018年上半年,銀行業保理業務量為1.17萬億元,維持上升勢頭。
「一些銀行沒有大規模的開展保理業務,這與企業應收賬款存在的問題是有關系的。」上述國有大行人士認為,不論是大企業還是小微企業,應收賬款都可能存在真實性問題,這是一個共性,也是銀行最擔憂的。
「銀行對於一些關聯公司的應收賬款和存在三角債企業的應收賬款的調查會格外重視,這是風險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前述中信銀行相關人士表示,應收賬款要與資金流、貨物等等數據一起看,尤其是在使用了大數據技術之後,一部分風險是能夠提前剔除的。
「相比應收賬款這種債權作為抵押,銀行對於有公允價值的實物的抵押更認可一些。」上述國有大行人士表示,應收賬款做抵押需要銀行對企業有更深的認識,介入企業經營,掌握更多企業財務上的實際情況和數據。
⑷ 融資近120億元,生鮮電商又「活」過來了
縱觀生鮮電商發展 歷史 ,經歷了從2005——2008年的萌芽期,到2013年之後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站上風口。可好景不長,2017年,全年至少倒閉14家生鮮電商,不少中小型垂直領域電商被淘汰。
去年,在新零售的浪潮,生鮮行業利用社區團購、線上線下全國連鎖等方式 探索 ,一年融資近120億元,再次迎來風口。
全年行業「吸金」近120億 「獨角獸」顯現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2018年共有22家生鮮電商企業共融資近120億元人民幣。包括:百果園、食范、鮮世紀、彩虹星球、天馬便利、有好生鮮、壹號餐桌、三蛋生鮮、宋小菜、十薈團、呆蘿卜、誼品生鮮、華和生鮮、天鮮配、每日優鮮、食得鮮、生鮮傳奇、美菜網、每日一淘、農政齊民、快鮮網、食享會等平台。
其中,美菜網融資10.5億美元成生鮮電商的最大「獨角獸」,是2018年生鮮行業獲得最大融資的平台,其估值約為70億美元,堪稱生鮮電商的最大「獨角獸」。
公開資料顯示,美菜網成立於 2014 年,為全國約 100 個城市 250 萬餐廳提供蔬菜采購服務。公司全資子公司美家優享,上線於2018年6月份,上線 3 個多月就在近40個城市開團,擁有近 10000 名團長。其融資獲得資金主要用於社區拼團布局,以及發展美菜網的 B2B 業務。
帶動相關產業 生鮮供應鏈服務平台也有收獲
去年3月5日,鮮世紀獲得億元級B輪融資,並宣布將用此輪融資資金在華東區城市進行擴張,並建立數十個物流營運中心。
據了解,鮮世紀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主營華東區域的便利店B2B電商平台,利用信息化供應鏈體系,簡化傳統分銷層級,直接對接上游品牌商和終端商家,為廣大中小商家提供全品類的快消品供應鏈服務。幫商家解決生鮮采購、運營問題,幫助商家銷售。截止目前,鮮世紀已覆蓋上海、蘇州、寧波、無錫、杭州五個城市,用戶數量突破20000家,經營商品更是涵蓋了酒水飲料、休食日化、米面糧油、生鮮調味等品類,SKU數量達5000餘個。
新模式不斷 生鮮電商風口將至
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17897億元,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為1418億元,線上市場滲透率繼續提升,達到7.9%。2018年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1051.6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851.4億元,同比增長23.5%;預計2018年我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將達2000多億元。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損耗大、對物流與供應鏈要求高、運營和倉庫配送成本高曾經是部分生鮮電商倒閉的重要原因,無法獲得融資的企業自然玩不下去。可伴隨著新零售到來的步伐以及社區團購迎來的新風口,電商巨頭們紛紛布局生鮮電商。阿里有盒馬鮮生,京東有7Fresh,蘇寧有蘇鮮生,步步高有鮮食演義,同一賽道角逐的還有,美團的小象生鮮、順豐優選、易果生鮮、天天果園、大潤發優鮮等。「生鮮電商的搶灘戰未來將更加激烈,真正的風口並未到來!」
曹磊說,2018年各大生鮮平台上演了精彩的融資浪潮,然而構建核心競爭力才是立足市場的根本,靠燒錢補貼市場,雖可獲一時之利,但其模式卻不可持續。他建議,首先做好品控。其次實現產業一體化,尋找供貨商專門提供生鮮產品,再在產地和顧客間搭建好橋梁,形成端到端的供應流通體系。「還要解決好冷鏈問題,提供更及時的物流配送。」
⑸ 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佔比
在進出口結構上,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的進出口結構上出口佔比達到78.9%,進口比例21.1%。跨境電商交易結構中,出口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品牌出海成為近年來發展的主流趨勢。在出口電商中,龐大的海外市場需求及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的發展等因素都助推行業快速發展,吸引更多的企業紛紛觸網。
報告顯示,在跨境電商交易模式結構上,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的交易模式跨境電商B2B交易佔比達83.2%,跨境電商B2C交易佔比16.8%。B2B模式在跨境電商模式佔比中超八成,多年來一直是主導的商業模式。跨境電商B2B的商業模式在於去中間化,讓品牌商和產品直接接觸,通過用戶來反作用於生產方和品牌方。越來越多的B2C跨境電商平台建立起來,跨過眾多的中間環節直接連接工廠與消費者,以B2B2C的形式減少了交易環節,消除了信息不對稱。B2C模式通過化整為零面向終端的銷售模式比傳統外貿等形式更為靈活。
報告顯示,在跨境電商服務商領域,圍繞著跨境物流、支付、保險、綜合服務商等誕生了一批優秀的公司,像PingPong、卓志科技等,卓志現已成為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商,涵蓋:跨境電商、物流供應鏈、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等板塊。PingPong成立4年成為跨境支付獨角獸企業。一達通作為外貿綜合服務平台,在通關、退稅、外匯等方面優勢明顯。
2018年跨境電商上市公司總營收達468.12億元,營收排名分別為:跨境通215.33億元、聯絡互動139.89億元、華鼎股份66.02億元、廣博股份20.48億元、蘭亭集勢15.3億元、天澤信息8.95億元、新維國際2.15億元。在營收上,年營收超百億元的企業共2家,處於第一梯隊,分別為跨境通和聯絡互動。處於第二梯隊的是華鼎股份、廣博股份、蘭亭集勢等。
在凈利潤排名上,跨境通6.22億元、華鼎股份2.6億元、天澤信息0.24億元、新維國際-0.72億元、蘭亭集勢-4.02億元、聯絡互動-6.68億元、廣博股份-6.77億元。在凈利潤上,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跨境通的凈利潤遙遙領先其他跨境電商上市公司,跟聯絡互動、廣博股份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跟去年同期相比,華鼎股份實現穩步增長,跨境通、天澤信息、新維國際等均呈現下滑。
在融資事件上,2018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行業投融資事件共16起,融資總金額超125億元。2018年在融資事件上,相比2017年下降一半數量,但在融資總金額上卻同比增長53.73億元。融資金額超過10億元的事件共3起,分別為通拓科技、執御、連連支付,3家企業金額占總融資金額的比例超過七成。出口電商在融資中,圍繞跨境電商產業鏈發展的服務商佔比較大。分布在金融、物流、支付、保險、數據等領域,服務商在跨境電商發展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催生了像飛書互動等優秀服務商企業。完善的產業鏈體系構建至關重要,資本密集布局服務商領域,看中隨著行業的蓬勃發展,隨之帶來更多服務需求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