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融資論文國內外研究現狀

融資論文國內外研究現狀

發布時間:2024-07-11 14:12:45

① 中小企業融資國內外研究現狀

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是世界性難題,只不過在我國更為突出。發達國家經過多年的實踐,有回關中小企業融答資的法律法規健全,各種融資渠道發育與互補較好。我國由於各種復雜的原因,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情況仍很嚴重。首先,我國市場經濟的體制建立和發展、金融市場開放及金融工具創新與中小企業的發展來比,仍然顯得緩慢;其次,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建立起來,社會誠信缺失嚴重,金融市場的利率還未完全放開,直接融資門檻較高,債券市場不是很發達,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結構性矛盾等問題,都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宏觀層面上的成因;再次,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雖然趨向多樣化,但各種渠道的暢通使用還有一個過程。目前銀行貸款作為企業主要的融資渠道,難度依然較大。中小企業融資的顯著特點是「信息不對稱」,由此帶來信貸市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商業銀行為降低「道德風險」,必須加大審查監督的力度,而中小企業貸款數量少、頻次多的特點使商業銀行的審查監督成本和潛在收益不對稱,必然降低了它們在中小企業貸款方面的積極性

② 關於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論文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持社會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不可替代的力量。中小企業在拉動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關於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論文篇1
淺談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及其對策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迅速發展,其數量約占企業總數的99%,中小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提供就業崗位、推動技術革新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等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逐漸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柱。但是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卻一直制約著中小企業的發展,這既有中小企業的自身原因,又和中小企業目前所處的外部環境密切相關,因此,筆者從企業、銀行、政府三方面認真分析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同時,將根據我國國情,從支持中小企業的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擴充中小企業的創業投資服務、允許和鼓勵公司制中小企業進行股權融資、國有商業銀行經營觀念和經營方式的轉變,提升中小企業的融資服務等七個方面深入探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難;成因;對策

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內部原因

1、缺乏現代經營管理理念,不能維持可持續發展,使金融機構不願意冒更大的風險放貸。

2、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向外披露的財務信息不全面,使相關機構進行財務審查面臨很大的困難;再加上中小企業的信用額度不高,金融機構所能得到的貸款利差很少,這也使中小企業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貸款。

3、缺少可供抵押擔保的固定資產,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所佔比例較高,很少有可作為抵押的不動產,經營風險大,對於金融機構的放貸要求基本無法滿足。

4、過分依賴銀行貸款,提高了銀行信貸風險集中度,削弱了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外部原因

1、缺乏資本市場的資金支持。

美英等國的中小企業的外部資金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我國資本市場中小企業板剛剛起步,投資者還持觀望態度,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非常有限

2、商業銀行有限的資金支持

由於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難度大,盡管從銀行獲得貸款困難較大,但大多數中小企業仍然願意從銀行進行融資。

3、不夠完善的政策和法律體系

《中小企業促進法》等一系列有關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法律的不斷頒布和實施,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夠不完善的地方,如有些政策實際操作困難,實施力度不夠等。

4、不夠健全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制

我國的擔保體系還不健全,擔保機構的運作模式存在缺陷,提供擔保的資本質量不高,同時對申請擔保的中小企業的資產和信用審查比較苛刻,很多中小企業被擔保公司拒之門外,無法獲得擔保。

二、我國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的對策

解決中小企業貸款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各方面進行深入系統地研究,需要企業、銀行、政府、社會共同配合,從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入手,綜合考慮,逐步改善融資環境,現提出以下幾條對策進行共同探討:

(一)逐漸完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和法規

我國中小企業大部分屬於非國有性質,而融資政策一般都向大企業傾斜,所以,要使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就要營造平等的融資環境,從法律、法規的層面端正中小企業的經濟地位,在企業融資上與大企業爭取一視同仁,並不斷完善促進小企業有利成長的政策法規等。

(二)增加對中小企業創業階段的投資服務。

對於處在創業階段的中小企業,資金缺口往往是遏制起步發展的瓶頸,大力發展對中小企業創業階段的投資服務,可以使高新技術成果的得意轉化,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科技發展水平。

(三)允許和鼓勵公司制中小企業進行股權融資。

目前,我國公司如果想要進行股權融資,需要經過有關部門的積極嚴格的審核,只有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才可以發行股票進行融資,但只能在公開市場發行,不能進行場外交易。針對具有良好發展趨勢的中小企業對金融資本的需求,應逐漸放寬股權融資的相關政策,逐步創造多元化、多層次的證券市場體系。

(四)轉變商業銀行的經營理念和方式,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

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我國的中小企業,更願意從商業銀行獲得直接融資。所以銀行要摒棄偏見,公正公平的對待中小企業的合理的資金需求,建立健全一套針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機制,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

(五)建立專門向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中小金融機構

要建立一批面向中小企業的中小金融服務,專門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資服務,這樣可以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六)健全中小企業的擔保機制

發展多種類的中小企業擔保機構,多渠道的籌措擔保基金。有了可靠的擔保機構和安全擔保基金,銀行就可以降低信貸風險,中小企業也可以更方便快捷地獲得所需要的資金。

(七)政府應當給中小企業以足夠的重視,通過有力的政策保障,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直接影響中小企業的良性發展,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積極分析成因,掙脫傳統觀念的束縛,以發展的科學的態度對待這個問題。要借鑒國內外的有效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切實有效、操作性強、規范化的具體措施,構建中小企業良好健康的融資環境,從而使中小企業得到有益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單位:北京市東城區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

參考文獻:

[1]葉林.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分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1.

[2]李恩強.中小企業融資五難[J].中國經貿導刊,2003,1.

[3]劉黃.中小企業如何制定最佳融資決策[J].中國中小企業,2002,9.

[4]賈麗虹.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探析[J].經濟體制改革,2003,1.

[5]金萍.中小企業融資障礙的理論分析[J].商業研究,2002,3.

[6]桂昭君,楊旭.浙江中小企業融資現狀與體系重構[J].浙江社會科學,2002,4.
關於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論文篇2
淺析中小企業融資難及法律對策

摘要:中小企業已成為社會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各國的經濟發展、財政稅收、勞動就業、技術創新、出口創匯等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面臨著融資難的狀況,嚴重地影響著中小企業發展。因此,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已成為我國政府以及各國政府亟需破解的難題。本文對中小企業融資進行概述,論述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困境,並提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法律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間接融資

一、中小企業融資概述

1、中小企業的法律界定。

2002年6月29日九屆全國人大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關於中小企業的專門法律。它規定:中小企業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有利於滿足社會需要,增加就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產經營規模屬於中小型的各種所有制和各種形式的企業。由此可見,中小企業的標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包括各種所有制和各種形式的中小企業;二是以生產經營規模為標准,凡生產經營規模屬於中小型的都屬於中小企業的范疇。同時,該條的第二款規定具體的劃分標准由國務院負責企業工作的部門根據企業的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制定,報國務院批准。科學的界定中小企業為我們制定相關中小企業的法規政策有所指向,也為我們探討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劃定主體范圍。

2、融資與融資方式。

《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詞典》對融資的解釋是,融資是指為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貨款而採取的貨幣交易手段或為取得資金而集資所採取的手段。國內大部分人對融資的定義有兩種:一是資金融通;二是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企業融資,是社會融資的基本組成部分,是指企業作為資金需求者進行的資金融通活動。

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有多種,但從融資主體角度,可以對融資方式作三個層次的劃分:第一層為外源融資和內源融資;第二層將外源融資劃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第三層則是對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再作進一步的細分。在實踐中,還經常根據資金的來源和融資對象,將企業融資方式分為財政融資、銀行融資、商業融資、證券融資、民間融資和國際融資等。

直接融資是盈餘部門直接把資金貸給赤字部門使用,即赤字部門通過出售(發行)自己的債務憑證融入資金,而盈餘部門則通過購買這些憑證向赤字部門提供資金。直接融資具有直接性、長期性、不可逆性及流通性的特點。間接融資是盈餘部門和赤字部門以金融機構為中介而進行的融資。金融機構作為資金的需求者,出售間接證券融入資金,盈餘部門則買入間接證券。作為供給者,買進赤字部門的直接債券融出資金,而赤字部門則賣出直接證券,融入資金。常見交易工具是貨幣和銀行券、存款、銀行匯票等非貨幣證券。此外,融資租賃、票據貼現等方式也屬於間接融資的范疇。間接融資的特點是間接性、短期性、可逆性及非流通性,與直接融資相反。民間融資是在國家法定金融機構外部,資金供給者與需求者之間,以民間借貸、民間票據融資、民間有價證券融資和社會集資等形式取得高額利息與取得資金使用權並支付約定利息為目的而暫時改變資金所有權的金融行為。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法律困境

1、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難的法律分析。首先,中小企業上市難。上市門檻雖然有所降低,但中小企業仍望塵莫及。我國因為法律法規在規則設計上存在一些缺陷,使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上市難”等問題。我國修訂後的《公司法》中的相關規定及新《證券法》均對上市條件作了調整,降低了上市標准,但對於種子期和創業期的中小企業來說,要達到其規定的條件依然艱難,上市融資仍然望塵莫及。同時,上市企業的股本總額降低,意味著上市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也在降低,將帶給投資者更大的市場風險與經營風險,這對於經濟實力薄弱的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更是雪上加霜;其次,中小企業債券發行難。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在直接融資領域採取的是:“重股票,輕債券;重國債,輕企債”的政策,因此企業債券的發行受到冷遇,發展較為緩慢。而且企業發行債券融資有較大的財務風險,債券有固定的利息負擔和到期日,一旦企業經營不善或經濟狀況對企業發展不利時,會使企業的資金周轉受到影響。這些債券融資固有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小企業的債券融資積極性;最後,風險投資舉步維艱。我國還沒有制定風險投資法,風險投資機構的設立、運作和退出缺乏法律依據。目前缺乏完善的市場化退出渠道是制約我國風險投資業發展的最大障礙。通暢的風險投資撤出機制是風險投資業發展的核心環節,而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不利於風險投資資金的退出。

2、中小企業間接融資難的法律分析。

第一,中小企業間接融資渠道單一,主要依賴於銀行貸款。間接融資包括銀行貸款、票據貼現、融資租賃和基金融資等方式。但我國在這幾種間接融資方式中,商業信用和票據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發展很滯後,中小企業幾乎沒有通過票據貼現進行融資;由於企業經營者思想觀念落後等多種原因,我國中小企業通過設備租賃進行融資的也很少;而銀行貸款服務品種多樣,手續簡單方便快捷,因此成為中小企業獲得外部融資的主要方式;

第二,銀行貸款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很不均衡,東部沿海地區較為發達,中西部地區則較為落後,間接融資的情況也存在著很大的地區差異。東部地區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特別發達,當地銀行的基本客戶就是中小企業,經營狀況良好、業績優良的中小企業已經是各金融機構爭奪的熱點。在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不發達,而且多為國有、集體所有企業,虧損面大,設備陳舊,有些企業借改制之機逃避銀行債務,信用度低,所以金融機構首先要考慮防範金融風險,保全銀行資產,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也要相對少一些;

第三,銀行體系結構不合理,國有商業銀行居於壟斷地位,缺乏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型、地方性、民營金融機構。我國的金融政策和融資體系等是以國有大企業為主要對象設計實施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分配了90%的貸款,而貸款的75%~80%則分配給了國有企業,而其中非國有企業部門獲得的貸款不足10%。金融體制改革並沒有改變銀行壟斷的局面,國有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在融資體制上安排不對稱,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國有商業銀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貨幣信貸政策存在諸多障礙和誤區,一些歧視性政策仍然存在,政策不到位,信息渠道不暢,缺乏統一的宏觀管理;

第四,企業資信等級評定標准不適合中小企業,致使中小企業信用等級普遍過低。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實力不強、固定資產少、缺乏可抵押的資產,且中小企業的貸款要的急、數量少、風險大、頻率高、管理成本較高。而現有的企業信用評估體系都是以大企業為對象,缺乏考慮中小企業的一些具體情況,這種信用評估體系是不利於中小企業融資的。我國現在維護信用有關的法律條款在多部法律中雖有涉及,但內容比較零散,至今沒有一部完整規范的維護信用的法律,特別是規范中小企業信用的法律、法規。

三、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法律對策

法律是保證資本市場規范運行和健康發展的基石,我國中小企業無論是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都面臨一系列的法律上的障礙。為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提高中小企業融資能力,我們必須進一步構建和完善我國的中小企業融資的法律制度。

1、解決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難的法律對策

第一,依法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為中小企業實施股權融資提供條件和場所。我國應當採取法律措施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為中小企業實施股權融資提供方便。首先,應依法完善創業板市場,使其成為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主渠道。其次,依法設立櫃台市場,為中小企業提供櫃台融資的新渠道。最後,應依法設立區域性的三板市場,為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提供服務。

第二,修訂《企業債券管理條例》,為中小企業債券融資開辟通路。債券融資的最大優勢在於其利息為固定費用,且由於利息的節稅收益,可以降低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舊的企業債券發行理念和發行制度已不適應變化了的市場需要,必須進行改革。首先,企業債券發行主體、發行基數應多元化,尤其是允許各類中小企業作為發行主體;其次,改變發行債券的審批制;再次,增加企業債券品種,以使投資者能有更多的認券選擇;最後,逐步取消債券發行額度的限制,根據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制定中小企業債券發行標准,完善中小企業債券發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科學的信用評級制度,發展多層次交易市場,促進企業債券的流通,最終暢通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2、解決中小企業間接融資難的法律對策

第一,完善融資租賃立法,使中小企業間接融資手段多樣化。

我國融資租賃業處於起步發展階段,但融資租賃法律制度建設的滯後,已影響融資租賃業務進一步發展。應盡快審議《融資租賃法》草案並加緊出台正式法律,對融資租賃機構的准入和退出、業務開展、融資租賃業務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不動產租賃的登記等做出規定。

第二,發展中小金融機構是解決中小企業間接融資難的現實選擇。

對非國有金融機構開放市場,主要旨在打破國有商業銀行壟斷市場的局面,從民間培養中小型金融機構。在具體業務上,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可以在商業票據、短期融資等方面做新的變動。在商業票據上,要針對中小企業特殊的財務狀況提供特殊的承兌擔保和貼現業務;在短期融資上,可借鑒英、美銀行的經驗,採用“透支管理方式”,並相應規定好利率水平和歸還時限等;還可以建立專項貸款基金,如再就業基金、西部開發基金等。

第三,應盡快出台《中小金融機構法》,充分利用中小金融機構的融資作用。

我國目前已經擁有一批中小型金融機構,但其服務的對象並不明確,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的價值目標並未確定,自身運作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如市場開放度低、監管機制差、行政干預多、技術手段落後等問題還相當嚴重。因此,應加快制定《中小金融機構法》,以促進中小金融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並通過眾多的中小型金融機構的優質服務,為眾多的非金融中小企業提供可靠的融資源泉。

第四,完善中小企業資信評級制度,強化信息披露。

為了規范中小企業間接融資,要加強信息披露,降低融資風險,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資信評級制度,應採取下列措施:首先,明確資信評級的主體。其次,在評級方法上,盡量減少對企業報表的過分依賴,多採用現場調查,隨時重點掌握中小企業的融資使用、存貸增減、貸款回籠等情況,實事求是地評價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並根據企業經營者素質、風險保障能力、經營狀況、償債能力及信用記錄、發展前景等主要指標,綜合評出不同等級,作為銀行對中小企業信貸決策和扶持的依據。最後,中小企業自身也應強化信用意識,重視資信評級,通過規范財務、會計工作,努力在間接融資活動中樹立守信形象。

參考文獻:

[1]高正平.中小企業融資新論[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2]朱傳華,王素義.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融資策略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0.1.

[3]劉曉霖.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J].財會通訊,2010.1.
猜你喜歡:
1.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建議

2.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畢業論文

3.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論文

4. 中小企業融資難論文

5. 關於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及對策

③ 論文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思考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1.2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隨著中小企業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中小企業融資的各種問題也逐漸受到各
國理論界的關注。現有的研究理論和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國外先進經驗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從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來看,政府的積極參
與是解決這個難題的有效手段,主要是通過設立專門的中小企業部門,從稅收優惠、金融
扶持、擔保體系、財政支持,法律法規完善等幾個方面對中小企業進行扶持。郭田勇(2003)
在《中小企業融資的國際比較與借鑒》一文中,從不同國家融資制度、政策出發進行比較
分析。呂薇(2《X刃)在《借鑒有益經驗,建立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一文從信用擔
保角度出發進行比較分析。趙向華(2〕厭))在《中日中小企業融資環境之比較分析》中從
法律角度進行對比研究。馬連傑 (1999)在《德國中小企業的融資體系及對我國的啟示》
從融資體系方面來對比研究。聞岳春,庄道鶴,趙慧(2儀舊)在《美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
及對我國的啟示》則從融資模式角度進行對比研究。
一般而言,借鑒的國外先進經驗來自於發達國家,且這些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確實值
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例如,法國政府規定,新成立的中小企業在五年以內可以在住宅辦公,
可以推遲一年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為中小企業節約運轉經費;在義大利,國家佔有大部分
股份的西曼斯特金融機構主要為中小企業服務,每年由中央銀行支持為中小企業提供約20
億美元的優惠貸款,支持中小企業出口、技術升級等,還與一部分中小企業建立關系性融
資模式,以參股的形式為中小企業提供低息貸款,降低其融資成本;德國以提供國家擔保、
免稅、利潤不上繳等優惠政策支持屬於政策性銀行的德國復興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
該銀行每年除了代表政府為中小企業提供約巧億美元的資金援助和投資以外,還發放約
330億歐元的低息貸款。
1.2.2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理論
各國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經濟效率的提高都離不開中小企業的發
展。中小企業的存在和發展,是國民經濟的必須。奧斯汀·羅賓遜 (AustinRobinson)
在1931年出版的《競爭的產業結構》一書中用規模經濟的理論來解釋中小企業存在的必
要性。他認為企業規模收益遞增有一定的限度,超出此限度,將會出現規模收益遞減:隨
著規模的擴大,分工會越來越細,但由於技術並不是無限可分的,分工的過度細致將會導
致生產的復雜程度提高,生產成本增加、生產效率降低;另一方面,企業規模的擴大還將
導致管理層級增多、管理跨度變小、信息流通緩慢、管理效率降低、機會成本增加.比較
而言,中小企業雖然規模小,但是機制更靈活、更富有朝氣,只要能達到最佳規模就能夠
生存和發展。在此基礎上,日本末松玄六教授在《中小企業經營戰略》(1971年)中也指
出:企業能否生存、發展,與能否形成最佳經營規模有直接關系。由於行業不同,形成最
佳規模的企業不只是大企業能夠做到,中小企業也能做到。所以,中小企業只要形成最佳
規模,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較小,而生存和發展的餘地就較大。末松進一步將最佳規模分
為最大收益規模的最佳規模和最大效率規模的最佳規模兩種,後者是中小企業存在最佳規
模的根據,也是企業競爭優勢的真正體現。從最大收益規模到最大效率規模之間存在著一
個發展中小企業的最適宜的「大地帶」。
英國經濟學者張伯倫(E.H.ch田舊berlin)和羅賓遜夫人 (JoanRobinsin)l』]從不完全市場
論的角度探討了中小企業。張伯倫特別強調「產品的差異性」對中小企業生存的重要作用,認為
由於產品差異也會使中小企業形成一定的壟斷因素,從而可以與大企業共存。而羅賓遜夫人則
強調了「市場不完全性」對中小企業生存的意義。市場的不完全性指不同企業參與競爭的具體條
件各不相同,如擁有要素的種類、數量和質量、銷售時間與技巧等,這些因素最終會影響產品
的市場價格。她認為中小企業只要能發揮自身優勢,經營策略得當,同樣可以影響價格的形成,
贏得競爭優勢,從而在不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與大企業共存。
此外,威廉姆森和理查德·尼爾淤l指出在企業和市場之間存在「組織間協調」或「中間
性體制」,一些組織可以以集群的方式參與竟爭。他們認為中小企業可以通過結成聯盟的形式
克服實力弱的缺點,提高整體競爭優勢,與大企業競爭;馬歇爾在1891年的《經濟學原理》
第2版用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中小企業的發展,認為企業的生命周期是「生成一發展一衰退」
所以,衰退的大企業會被中小企業取代,而中小企業也會不斷發展壯大。我國學者袁純清 (1998)
利用共生理論探討了中小企業存在的方式,提出小企業可通過與大企業共生,從非對稱互惠共
生向對稱性互惠共生的轉化。我國學者王輯慈 (1997)認為,當存在高度發達的社會分工時,
在整體性不明確的產品生產中,以及由於受到內在技術限制而不能達到內部范圍經濟的某些生
產中,生產系統往往被肢解為許多較小的生產企業,通過外部交易結成網路,共同完成生產,
因而獲得外部范圍經濟。
1.2.3融資理論
現代企業融資理論的創立者美國經濟學家Modi幼 aniandMiliey上世紀50年代創立
的「無企業所得稅時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無關,有企業所得稅時負債越多企業價值越大」
理論,即被人們捧為經典的「MM」理論,曾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該理論假設在資
本市場完善、資本能自由流動、不考慮企業所得稅情況下,公司的資本結構和公司價值無
關,不存在最佳資本結構。之後,莫迪利亞尼和米勒對該理論進行修正,發現在考慮企業
所得稅的情況下,負債越高,企業價值越高,即100%負債才是企業最佳資本結構。
現在,大多數學者普遍認為企業的融資結構一般受交易費用和信息成本的影響。我國
學者王宣喻、儲小平(2002)通過實證研究的方法,認為在一定嚴格條件下(不存在制度
歧視和政策傾斜、不考慮資本市場利息、拆借成本),各級資本市場要求的信息批露機制
的高低將成為民營企業融資決策的主要影響因素,在這種情況下,現在的民營企業只能更
多依賴低信息批露機制要求的資本市場,這與目前民間融資是中小民營企業重要資金來源
的現象相符合,也解釋了為何從正規資本市場如股票市場、二板市場融資難的現象。
王霄,張捷(2003)從信息不對稱下融資理論的經典議題一信貸配給和信貸缺口角度
出發,認為由於對資產規模偏小的中小企業的信貸約束條件相對大型企業要更加嚴格,交
易型信貸缺口要普遍大於大型企業。此外,關系型貸款是中小企業重要的信貸來源,但目
前我國企業信貸機構以大型銀行為主,因此關系型貸款並非主流,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問
題難以解決。
此外,有學者也指出,銀行是企業間接融資的主要渠道。徐洪水(2001)從地區調研
個案出發,實證研究了銀行與中小企業信貸缺口的原因,證明了理論上的金融缺口的存在
的原因在於信用缺失等等,其運用博弈論的觀點,認為銀企之間的信貸過程是一個動態博
弈的過程,在法律制度健全和信貸體系完善的情況下,能有效降低銀企交易費用和信息成
本,縮小中小企業融資缺口。
1.2.4中小企業融資難成因
中小企業融資難除企業本身存在問題外,還有金融制度、政府扶持等方面的原因。經
過整理,筆者歸納了一下,目前國內的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其一,中小企業的內部缺陷。有學者認為,中小企業信用水平低、信用觀念不強,產
權不清,容易導致生產經營中的高風險,從而使得中小企業的內部缺陷成為其融資難的主
要原因。具有代表性的有張聖平、徐濤(2加6)的《內生障礙,關系融資與中小企業金融
支持》一文。
其二,金融市場方面。林毅夫和李永軍(2001)、張捷(2加2)、李志斌(2002)認
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原因在於歷史形成的高度集中的金融體系與勞動密集型生
產為主的中小企業現狀的不適應,並提出逐步建立以非政策性中小金融機構為主的競爭性
金融體系,以此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李庚寅、周顯志(2加3)在《中國發展中小企業支持
系統研究》中認為銀行風險控制能力不足,又缺乏相應的風險轉移措施和機制,所以不敢
向高風險企業投資,造成對中小企業信貸緊縮,導致貸款門檻提高,中小企業間接融資困
難。雖然中央銀行能通過提高貸款利率的方式鼓勵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但是提高利率所
帶來的收益與風險及交易成本並不能相抵,所以中小企業很難從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獲得貸
款。此外,雖然中小型商業銀行能為部分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但是由於我國建立的是以四
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主的高度集中的金融體制,對以民營為主的中小型商業銀行支持不夠,
再加上這部分銀行自身資本實力不足,所以難以滿足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最後,資本市
場不健全也限制了中小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直接融資。
其三,制度因素方面。雖然我國政府為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已經做出了很多的嘗試,
但是由於尚未建立起專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幫助、技術支持、市場信息咨詢等服務的機構,
擔保體系也不健全,維護中小企業權益和規范其行為的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完善等原因,效
果並不顯著。這些嘗試對於調整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規范融資行為的作用並不大。張
捷、王霄(2(X)2)從企業金融生命周期理論出發,認為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在於規模歧
視而非所有制歧視,因此應該加大金融市場開放程度,放鬆對民營金融的限制,並相應建
立企業信用制度環境。
1.2.5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
國內外有不少學者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給出了一些對策。Mallick和
Chak倒botty(2002)的實證性經驗文獻顯示,美國中小企業信貸缺口(企業期望獲得貸款
與實際獲得貸款差額)達到20%,而企業所有者信用、銀企關系對信貸缺口影響很大。
這驗證了信貸缺口存在及原因。由此而言,中小企業在規模不足,難以抵押的困境下,可
以通過提高信用、加強銀企關系從而獲得銀行貸款,比如關系型貸款。
俞建國(么刃2)在《中小企業融資》認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應該促進大銀行完善中
小企業信貸服務機構,並健全中小企業信貸擔保體系。此外應大力發展面向中小企業的投資基
金,將富有潛力的中小企業都包含在基金的服務范圍之內,而不是僅僅限於科技型中小企業。
林毅夫,李永軍(2(X)1)認為,由於不同規模的金融機構為不同規模企業提供服務的效率
和成本不同,所以現有的國有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不能提供有效支持中國經濟發展、占企業絕
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需要的服務的金融機構,所以應該充分認識中小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融資中
的重要作用,大力促進其發展。
陳乃醒(2以科)(《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認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是因為體制不適應,資
本市場的改革遠落後於其它要素的改革,所以為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只有促使金融產品多元
化以適應中小企業需求的多元化。
通過文獻綜述,可見己有文獻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理論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根據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實情,筆者查閱了大量的文獻和見諸報刊、雜志、著作的統計數
據與統計資料。通過對這些第二手的統計數據與資料文獻整理,筆者發現這些資料難免存在以
下局限:一是大多數以製造業為研究對象,而對於服務業和一些復雜的產業中的中小企業專門
的研究不多;二是所研究的大多是某一地區、某一局部,某一方面的中小企業融資狀況,例如
在研究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成因時,不少資料通過研究,把成因僅歸結於像法律法規不完善等某
一方面或幾方面;雖然有不少人做過調查研究,但很多都是對某一地區、某一行業的調查統計,
對整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宏觀的綜合分析、系統的全面的歸納不多。三是資料不夠新,反映
的大多是一二年甚至更長時間以前的中小企業的融資狀況,無法貼切地說明中小企業目前的融
資狀況。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嘗試借鑒己有的結論對本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進行分析。
中文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和緩
解就業壓力、維護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途徑。但是,在我國,一方面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融
資困難的問題,嚴重製約了其發展;另一方面由於資本要素市場化的滯後,大量資本找不
到投資出路。因此,對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開展深入、系統的研究,對推動我國經濟發
展和資本優化配置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
首先,本論文查閱了大量國內外關於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文獻,界定了中小企業
的概念和作用,重點闡述了中小企業融資的渠道、方式和特徵,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存在的問題。
其次,在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成因研究上,本論文從經濟理論方面和現實環境方面進
行了分析。在經濟理論方面採用信貸配給模型分析;在現實環境方面,運用最新的統計年
鑒和權威調查報告,分別從內部環境和市場環境、制度環境分析。之後,根據這些分析,
運用AHP層次分析法構建我國中小企業總體融資環境評價模型,並進行了評價。
最後,通過簡單介紹境外對中小企業扶持的先進經驗,提出總體思路,尋求分別從完
善中小企業融資的制度環境,強化政府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職能,強化中小企業的自身建
設三方面綜合提出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環境;評價模型

④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國內外研究發展現狀及趨勢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中小企業融資難,已是不爭的事實。
二、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原因:
(一)我國缺乏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扶持
(二)我國缺乏專門的金融管理機構
(三)中小企業經營穩定性差,增加了銀行的信貸風險
(四)中小企業可用於抵押擔保的資產不足
(五)中小企業信用等級低,貸款成本高,銀企關系惡劣
三、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國內)解決對策:
(一)加快中小企業自身建設,改革中小企業經營機制,盡快建立健全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經營決策機制,建立健全完善的企業財務制度,提高企業經營決策的透明度與科學性,充分實現信息公開,解決銀企關系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二)加快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能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金融服務的中小金融機構體系。
1、建立完善中小金融機構,形成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金融機構體系。
2、加快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打開中小企業融資的直接渠道,拓寬中小企業融資途徑。
3、建立風險投資基金。
(三)轉換政府職能,由過去的單純管理型逐步向服務型轉變,理順政企關系,積極疏通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 。
四、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國外)解決參考:
(一)以美國為代表的信貸擔保為主的模式,美國的信貸擔保模式資金利用效率高、中小企業受益廣、資金安全系數高,但手續復雜,獲得貸款時間相對較長,對中小企業和經濟的啟動作用相對較慢。
(二)以日本為代表的直接「優惠」信貸(相對民間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較高的信貸利率而言)模式,日本的直接信貸支持模式需要政府投入的資金量大,資金風險也較大,但手續相對較簡便,獲得貸款時間較短,對中小企業和經濟的啟動作用相對較快。
因此,我國可以充分利用這兩種政府對中小企業資金扶持模式的特點及長處,根據某一時刻我國中小企業和國民經濟運行的特點,靈活地運用這兩種方式,以取得政府扶持中小企業資金的最大效果。

⑤ 我國國際貿易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河南科技學院 經橡友濟與管理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3)
摘 要:文章論述了目前我國企業的貿易融資現狀及存在 的問題,並對此做了進一步的原因分析和研究,力求找到一些解決該類問題的對策和方法, 以使我國企業能更快更好地走出去,以出口拉動經濟的迅速發展。
關鍵詞:國際貿易融資;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6921(2008)22—0060—03
1 國際貿易融資存在的問題
1.1 國際貿易融資的方式缺乏多樣性

當今的國際貿易規模、方式都向更高、更復雜的方向發展,雖然現在國際上通用的貿易融資 方式日益繁多,也有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嘗試新的貿易融資方式,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基本 上仍然是以傳統的融資方式為主,即以信用證結算與融資相結合的方式,品種少,且功能單 一,而如國際保付代理和福費廷等較復雜的業務所佔比重較小。
1.2 國際貿易融資的資金在不同性質的銀行中分配不平衡

為國際貿易提供資金融通的銀行其一為各商業銀行,其二為政策性銀行。相比而言,國有商 業銀行的資金雄厚,但他們做的多為期限短、流動性強、金額小的貿易融資;
而對於政策性 銀行,由於國家的大力支持,風險由國家來承擔,就可以做那些中長期的貿易融資。因此, 國際貿易融資的資金來源出現了結構性不平衡。
1.3 國際貿易融資市場存在不足

在我國的貿易融資市場里,缺少的是一個統一、集中的貿易融資市場,企業在進行貿易融資 時,貿易融資的資產的流通往往得到較為自由的流通,實際的做法是買賣雙方主要依賴自己 的網路進行融資,這樣就缺乏競爭性,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增多,一個缺乏公開、公平、公正 的貿易融資市場就無法很好的滿足企業的貿易融資需求。
1.4 國際貿易融資的對象過於集中

國有大中型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一貫得到大量、全面的資金支持,無論是商業 銀行還是政策性銀行都傾向於將融資對象定位於大中型企業。而目前我國非國有企業即三資 企業、外資企業、外貿私營企業卻只能得到很少一部分的貿易融資,這與它們的迅速發展, 在我國對外貿易發展中所佔比例的不斷提高不相適應。
1.5 辦理融資的手續煩瑣,融資條件較為苛刻

在申請國際貿易融資的過程中,企業申請的程序復雜、手續煩瑣,相應的辦理條件也有很多 的限制,如辦理手續期限太長、效率較低等,這樣就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使得企業 產生畏難情緒,很多企業對國際貿易融資的需求就在這種環境中給打消了。
1.6 缺少有效的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防範措施

國際貿易融資的特點決定了其涉及的風險較為復雜,但它們是可以預測和防範的,然而科學 有效的預測方法和防範措施時並沒有在企業中得到具體的應用。如對於信用風險,仍使用傳 統的、無針對性的5C法,沒有考慮到國際貿易融資的新特點和有別於一般貸款的形勢;
就國 家風險來講,其評估和預測的方法也不是十分的科學。
1.7 我國的國際貿易融資易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發生法律糾紛

國際貿易融資由一種傳統的融資方式,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套規范的國際慣例 和通行做法。然而在我國,卻存在著與國際慣例和通行做法不相協調甚至是相沖突的情況, 違規操作的事件時有發生,法律糾紛不斷。
2 國際貿易融資問題的原因分析
2.1 現代信息技術的制約

以先進的技術手段做余旅支撐,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涉及的風險管理就會顯得更高效,便可以將 銀行相關的部門和分支行高效率、有機地聯系起來。國外銀行開展了電子商務即在網上建立 貿易融資資本市場和經銷渠道,通過這種方式,銀行可以擴大其分銷渠道,以更低的成本涉 入新的客戶群,並可以更容易、更及時地掌握企業及其交易的背景,更准確地評估貿易項目 、評估融資資產的風險及質量,從而高效地管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所涉及的風險。然而目前 我國的銀行業只能說基本完成了金融電子化建設的階段,金融信息化在有些銀行只是剛剛起 步,從而缺少網路資源的共享,缺乏統一協調的管理,以致無法達到監控風險、相互制約的 目的,這樣就難以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
2.2 銀行對發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重要性和風險性認識不足

2.2.1 商業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和相關部門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缺乏了解梁毀槐,對國際貿易融資 業務的風險性普遍認識較為膚淺,表現為兩種傾向:①錯誤地認為國際貿易融資不需要動 用實際資金,只需借出單據或開出信用證就可以從客戶賺取手續費和融資利息,是零風險業 務,這直接導致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於大量信用證墊款形成的銀行不良資產;
②當出現問 題後,又認為國際貿易融資風險很大,採取的措施又導致國際貿易融資授信比一般貸款難, 審批時間長,制約了該業務的發展。

2.2.2 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是本幣業務,國際業務的比重相對較少,在機構、人才、客戶方 面均不佔優勢,以至於使大部分人認為與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去發展國際貿易融資 ,還不如集中精力抓好本幣業務。另外,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在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優化 信貸資產質量等方面的作用認識不足、認為貿易融資業務在整個信貸資產中的數量少,作用 不大,從而導致銀行在這其間埋下很多的風險隱患。

2.2.3 在思想認識上也不到位。國際結算及貿易融資是金融業中最早與國際慣例開始接軌的 業務之一,也是最有可能走向國際化的領域的業務。雖然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取了較快的 發展,但我們的觀念、認識和做法與國外同行業尚有差距。
2.3 銀行從業人員及企業外貿業務人員的素質整體不高

銀行缺乏創造和應用創新產品的高素質人員。根據對金融創新的不同作用,銀行從業人員可 分為決策人員、一般業務人員和開發人員。決策人員的作用是對提出的一項創新建議進行立 項與否的決定。這就要求決策人員要具有戰略眼光和科學分析能力,以判斷該項創新建議有 無市場前景和盈利能力;
要具有發展的眼光,可預見市場的未來趨勢。一般業務人員的作用 是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現有的產品和服務的缺陷,針對問題提出建議。這就要求一般業務人 員要了解各項金融政策、知識全面、思維活躍、熟悉國內外金融產品,有對日常工作中迸發 的靈感加工為項目可行性分析的能力。開發人員的作用是對創新建議進行技術開發,形成方 便可用的市場產品。這就要求開發人員既要有豐富的計算機知識,又要有較多的金融知識, 才能較好的將這二者結合,開發出方便可用的創新產品。而目前一些銀行人員對銀行的各種 金融工具、融資手段的用途、利弊一知半解,更談不上對風險的准確判斷與把握了。銀行人 員水平不高使得國際貿易融資風險控制難度加大,使得銀行「惜貸」現象增加,也造成我國 的國際貿易融資方式在綜合運用方面明顯滯後於發達國家。

企業外貿人員的素質還不是很高。外貿企業缺乏熟悉國際金融及國際資本市場運作的人才, 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素質跟不上形勢需要,相關專業知識不足,很多企業對國際保理、出口 信用保險等新型的貿易融資工具不了解,也沒有意識到通過國際貿易融資、採用更加靈活的 國際結算方式,可以更好地促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開拓能力。
2.4 我國國際貿易融資的法律制度建設與國際相比相對滯後

我國從事國際貿易融資的時間相對較短,在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涉及金融和商業票據、貨權、 貨物、擔保、信託等時,要求法律對上述各種行為的責權要有具體的規定,但相關的立法對 上述方面缺乏非常明確的規范。
3 解決我國國際貿易融資問題的對策建議

針對上述在我國的國際貿易融資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現提出如下的解決 對策和建議。
3.1 銀行應提供優質服務,培育良好的國際貿易融資「軟環境」

銀行要進行技術創新,適時推出品種多樣的企業貿易融資業務的特色服務,明確企業授信支 持和審查標准,並且重點推出以市場暢銷、價格波動幅度小、處於正常貿易流轉狀態且符合 質押品要求的物流產品質押為授信條件,將銀行資金流與企業的物流有機結合,向企業提供 集融資、結算等多項銀行服務於一體的銀行綜合服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企業擔保難問 題。

制定優惠政策,明確工作目標,營造良好的吸引人才的軟環境。為人才信息等要素的流動創 造良好的體制環境和政策環境,要觀念和體制先行融入,加快體制和機制接軌,培育融資的 「軟環境」。這種「軟環境」是政府、銀行和企業三方都能很好地協作,三方都可以相互制 衡,並且能在現有的條件下達到一種對融資相對寬松的環境,三方信任的加強都有利於貿易 融資的順利進行。
3.2 銀企加強合作,共同研究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的控制手段

銀企合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銀行和企業聯動,共同努力。銀行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 特別是要把銀行信貸方面的一些最新政策及時告知相關企業,並積極引導企業建立健全的財 務管理制度,使企業內部的系統做到實時與銀行的系統進行有效的互通,達到一種相互合作 、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程度,在貿易融資的很多細節方面也可以進行多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共同研究防範融資業務風險的對策,各方的信息則會通過系統傳達給對方,做到時時更新 ,使合作順利進行,使融資的方式和水平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企業要充分利用政策性出口信 用保險和其他規避風險的途徑。我國大部分進出口企業由於無力進行客戶資信的調查,更需 要利用出口信用保險來化解風險。要很好地研究國家出口信貸政策及相關機構的運作情況, 對D/P、D/A、O/A業務通過投保出口信用險來化解風險。通過改變結算方式、投保出口信用 保險,出口企業可以在成本不變甚至降低的情況下,不僅可以獲得類似與信用證的風險保障 和融資便利,更能簡化手續、降低管理費用、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提高收益水平,實現企業 做大、做強的宏偉目標。
3.3 政企銀通力合作促進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多樣化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進出口企業的融資渠道逐漸由單一的銀行貸款方式轉變 到更多地利用貿易融資來解決企業的資金問題,貿易融資業務以其風險小、收益高、手續簡 便、融資的時效性強等優勢越來越受到銀行和企業的重視。除了銀行和企業之間要很好的合 作之外,政府也在融資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並且時時關注國際形勢的新變化做到時時更 新,也不使銀行和企業在做融資時不會太被動,使他們的融資更加高效和成本最低。政府的 這種公共服務意識不能用經濟的行為反映的實際的操作中,這樣就會扭曲政府的形象,也就 不利於融資形式多樣化的發展。貿易融資的其他形式如押匯、打包放款、國際保理業務、福 費廷、銀行保函及備用信用證等可以在三方通力合作的背景下順利展開,先通過信貸部門對 客戶進行全面考察,總體上把握經濟實力和短期償債能力,確定其可以承受的授信總額;
再 通過國際結算人員對該客戶的業務跟蹤,把握客戶的業務能力和業務特點,制定適用的融資 方式及配套額度,在總額內充分開展相關業務。這樣,就可以藉助三方的力量促進貿易融資 向多樣化的方向發展。我國企業在進出口的各個環節可以靈活利用以上的融資方式,熟悉各 種融資方式的操作和融資渠道。同時,在企業的自身發展中還應積極探尋其他的融資渠道, 如融資租賃、政府補貼、出口退稅等,優化融資結構。
3.4 銀企要集中貿易融資人才優勢,提高貿易融資業務管理人員的素質

①企業要引進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
②要抓好崗位的培訓工作;
③不斷提高貿易融資管理人 員的服務質量和道德修養;
④強化風險意識,不斷提高貿易融資管理人員識偽、防偽能力, 努力防範和化解國際貿易融資風險。

銀行要建立健全科學的融資貿易風險管理體系,加強風險管理。銀行首先要制定符合國際貿 易融資特點的客戶評價標准,選擇從事國際貿易時間較長、信用好的客戶;
其次要成立信用 審批中心和貿易融資業務部門,從而利用人才優勢事前防範和事後化解各種業務風險。
3.5 政府應加強法律和制度建設,規范國際貿易融資市場的秩序

一方面中國的立法部門必須加強對國際貿易融資的政策法律的研究,另一方面必須從現有的 法律法規存在的漏洞出發,分析國際慣例與中國現行法律之間存在的問題,為科學立法提供 依據,制訂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並與國際慣例和通行做法接軌,進一步促進我國國際貿易 融資的發展。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我國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現有的法律環境上,如何與國 際慣例接軌,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業務操作方案,依靠法律來為我國企業融資業務的順利開 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李岩.貿易融資的快速通道[J].出口經理人,2008,(2).
[2] 陳躍雪.發展國際貿易融資的問題和對策[J].經濟經緯,2003,(4).
[3] 賽學軍.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問題及對策[J]. 浙江金融,2007,( 5).
[4] 趙瑾璐,楊熹薇.企業國際化發展中的政府職能探析[J].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研究,2008,(1).
[5] 陳麗芳.國際貿易融資風險及防範措施[J]. 中國市場,2007,(12).
[6] 倪宇望.匯率機制改革下貿易融資發展中的難點及對策[J].金融縱橫,2007 ,(7).
[7] 鄭子凱.國有商業銀行如何發展國際貿易融資[J].浙江金融,2001,(10).

⑥ 搴旀敹璐︽懼浗鍐呭栫爺絀剁幇鐘

1銆佸浗鍐呯爺絀剁幇鐘訛細鍥藉唴瀛﹁呭逛紒涓氬簲鏀惰處嬈劇$悊鏀跨瓥榪涜屼簡騫挎硾鐮旂┒錛屾埅姝2023騫12鏈21鏃ワ紝閫氳繃瀹炶瘉鍒嗘瀽銆佹堜緥鐮旂┒絳夋柟娉曪紝鎺㈣ㄤ簡涓嶅悓浼佷笟綾誨瀷銆佷笉鍚岃屼笟銆佷笉鍚屽湴鍩熺殑搴旀敹璐︽劇$悊鏀跨瓥宸寮傦紝涓轟紒涓氬埗瀹氬悎鐞嗙殑搴旀敹璐︽劇$悊鏀跨瓥鎻愪緵浜嗙悊璁烘敮鎸併
2銆佸浗澶栫爺絀剁幇鐘訛細鍥藉栧﹁呭瑰簲鏀惰處嬈捐瀺璧勫壋鏂拌繘琛屼簡娣卞叆鐮旂┒錛屾埅姝2023騫12鏈21鏃ワ紝榪欎簺鍒涙柊鋙嶈祫鏂瑰紡涓轟紒涓氭彁渚涗簡鏇村氱殑鋙嶈祫娓犻亾鍜岄夋嫨錛屾湁鍔╀簬緙撹В浼佷笟鐨勮祫閲戝帇鍔涖

⑦ 中小進出口貿易企業融資問題研究怎麼寫論文

一、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成因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國退民進」戰略的實施,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自國家取消對非公有制經濟從事外貿經營的限制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獲得外貿經營權。據海關統計,2005年我國中小企業進出口總額達到2243.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7%,占當年進出口總額的15.78%,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外貿領域一支重要的力量。但由於中小企業起步晚,自有資金積累少,資金短缺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我國中小企業雖然在經營方式和市場開拓方面比大企業靈活主動,在融資的難度上卻要大大高於大企業。而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

1、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二者關系不和諧。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多、質量良莠不齊,銀行在無法充分了解貸款企業真實情況的條件下,為了避免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發生,對中小企業實行「信貸配給」,即要求比大企業更高的利率或其他較苛刻的條件,甚至拒絕提供貸款。

2、目前我國大多中小企業對信貸需求量小、次數多,相對大企業而言貸款的機會成本較高。據統計,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管理成本平均為大型企業的5倍左右。在商業銀行追求利潤最大化與風險最小化的前提下,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不高。

3、國內銀行普遍缺乏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適用金融產品、信貸評價體系和擔保體系。我國金融政策和融資體系都是以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型企業為主要對象設計實施的,銀行的信貸評價體系中也缺乏適用於中小企業的評價模塊,而是參照大企業標准,過多地考慮企業的財務指標,導致眾多有融資需求的企業無法得到貸款。因此,要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必須針對中小企業的特點,發展更加有效的融資模式。

二、開展中小企業貿易融資的優勢分析

根據《巴塞爾協議》(2004年6月版)的定義,貿易融資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運用結構性短期融資工具,基於商品交易(如原油、金屬、穀物等)中的存貨、預付款、應收賬款等資產的融資。貿易融資具有高流動性、短期性和重復性的特點,強調操作控制,淡化財務分析和准入控制,適應主體資質偏低的中小企業,有利於形成銀行與企業之間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貿易融資還能實施資金流和物流的控制,有利於風險的動態把握,避開企業經營不穩定的弱點。中小企業融資往往具有金額小、次數多、周轉速度快等特點,而貿易融資恰能滿足這些要求。

相對而言,貿易融資無論從風險度、銀行准入門檻、審批流程速度方面都較普通的流動資金貸款有優勢:

1、貿易融資准入門檻較低,這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因財務指標達不到銀行標准而無法融資的問題。調查企業的規模、凈資產、負債率、盈利能力及擔保方式等情況是傳統銀行流動資金貸款過程中的必要環節,很多中小企業因為達不到銀行評級授信的要求而無法從銀行獲得融資。而貿易融資進入門檻較低,銀行關注的重心是每筆具體的業務交易。在貿易融資過程中,銀行重點考察貸款企業單筆貿易的真實背景及進出口企業的歷史信譽狀況,無需套用傳統的評價體系。在這一過程中,擔保原則被弱化,銀行通過資金的封閉式運作,確保每筆真實業務發生後的資金回籠,以控制風險。對於一些因財務指標達不到銀行標准而難以獲得融資貸款的中小企業來說,貿易融資的推出意味著它們可以通過真實交易的單筆業務來獲得貸款,通過不斷的滾動循環來獲取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融資難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就緩解了。

2、貿易融資審批流程相對簡單,企業可以較為快速地獲取所需資金。中小企業由於受資金規模的限制,資金鏈始終處於較為緊張的狀態,融資的時效性要求較強。傳統的流動資金貸款要求銀行對貸款企業的基本情況、財務指標、發展前景、融資情況、信用記錄、可抵押物或可擔保單位等各個方面做出嚴謹的調查,審批流程繁雜冗長,經常發生等銀行審批完畢企業已經不需要融資的情況。近年來,國內各銀行紛紛開始重視貿易融資,對貿易融資流程進行重新整合,簡化流程,只要調查清楚企業單筆貿易背景,並結合企業歷史信用記錄,落實相關要求後就可以放款,滿足了中小企業融資的時效性要求。

3、貿易融資比一般貸款風險低,能有效降低銀行風險。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具有風險高、成本高、收益少的特點,很容易產生資金挪用風險。而貿易融資業務則注重貿易背景的真實性和貿易的連續性,通過對企業信用記錄、交易對手、客戶違約成本、金融工具的組合應用、銀行的貸後管理和操作手續等情況的審查,確定企業在貿易過程中所產生的銷售收入構成貿易融資的第一還款來源,融資額度核定由貿易額扣除自有資金比例確定,期限限定與貿易周期匹配,資金不會被挪用,風險相對較小。

4、貿易融資業務可以擴大銀行收入來源,調整收入結構。我國銀行業的中間業務仍處於起步階段,未來發展空間很大。從銀行方面來講,國際結算作為一項中間業務的支柱產品,有利於擴展中間業務收入。一方面,銀行可以從直接貿易融資中獲取大量的中間業務收入,如對進口開立信用證、進口押匯、出口押匯、出口貼現、保理業務、開立銀行承兌匯票等業務收取手續費;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由於直接獲取銀行貸款難度較大而對貿易融資需求很大,而銀行幾乎是其唯一供應商,因此銀行在市場上的議價能力較強,相比較銀行對大企業提供免費或價格低廉的融資類產品,銀行可以在合理范圍內對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收取一定的手續費,這將有力促進銀行收入結構調整。

三、中小企業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應注意的問題

???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國內銀行不斷加大國際貿易融資創新力度,以搶占更多的市場。從目前來看,國內銀行針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採取的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對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起了一定推動作用,但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

1、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准入門檻過高。

各銀行雖然都放寬了貿易融資業務的准入門檻,但卻未將中小企業的貿易融資與大型企業區別對待,這造成了中小企業的貿易融資實際准入門檻仍然很高。例如,對於打包貸款,除了要求企業有資信等級較高的銀行開立的信用證正本,還需要確認有效的擔保(保證或抵押),完全視同流動資金貸款管理。這就體現不出打包貸款作為一種貿易融資產品的優點,如果企業完全能達到流動資金貸款所要求的標准,又何必要做打包貸款呢?

2、對貿易融資審批缺乏標准。

目前各商業銀行將貿易融資的業務審批等同於一般貸款業務的審批,而忽略了貿易融資業務特點,缺乏一套切合其特點的快速、高效的審批方法。由於貿易融資業務要求時間短,如一筆出口即期信用證業務,收匯時間一般為1個月以內,因此將貿易融資業務按普通貸款業務審批方式處理,經常導致審批時間比貿易融資期限還長,使得企業貽誤商機。目前商業銀行雖然實行了本外幣授信統一審批,但貿易融資審批卻按照人民幣信貸審批思維模式進行。

3、中小企業普遍缺乏完備的信用管理體系。

目前,大多數出口企業還沿用多年來形成的傳統交易方式,對出口風險的認識還停留在控制非信用證業務的層次上,忽視對進口方資信的調查,加劇了出口企業的收款風險。據商務部一項研究報告統計,中國從事進出口業務的企業中只有11%建立了自己的信用監管體系,而這11%中又有93%是具有外資背景的跨國企業。很多國內公司沒有認識到海外欠賬的風險和成本,隨著時間的拖延,這些拖欠款的追討將越來越難。目前,我國海外拖欠款中惡意欺詐已佔所有欠款案的66%。同時利用外部保險機構,如出口信用保險來避免風險的企業還不多。

4、國際貿易融資形式單一。

就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種類而言,國內基本上仍然是以傳統的融資方式為主,即以信用證結算與融資相結合的方式為主,品種少,且功能單一。銀行往往只能做一些業務變種的淺層創新,不能進行適應國際經濟金融發展趨勢的深層次變革,各商業銀行的貿易融資方式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形式簡單的貿易貸款、打包貸款、票據貼現等,國際上新興的福費廷、倉單融資、出口商業發票融資等則很少有銀行開辦,始終沒有大規模發展起來,很難滿足那些積極參與國際化的中小企業的需要。

四、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應採取的對策

1、借鑒發達國家國際貿易融資的經驗。

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融資方面起步早、發展快,有不少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1)支持本國產品出口。發達國家一般都堅持出口融資用於購買本國的機器設備和其他商品。如美國出口信貸支持的出口產品國產率不得低於85%;(2)審貸分離。對出口信貸及擔保項目嚴格審查,力求保證貸款的償還。美國要求逐筆對貸款進行審查和決定,審查國外進口商的財產狀況及資信情況。在日本,政府官員詳細審查了解項目參與企業的情況,以保證其清償能力。一旦貸款被批准,銀行密切跟蹤,保證對貸款人的執行進行持續監督,在出現拖欠貸款時及時採取行動。(3)融資資金多元化。以國家預算資金為主,多方籌集其他資金。西方國家出口融資的來源主要是依靠國家預算,此外,也有私人資金和地方資金。如義大利的出口信貸及擔保,主要靠國家預算資金,資金不足時在國內外市場發行債券籌集資金。

2、充分利用新的金融工具,解決企業實際需求。

銀行要能夠適時向企業推介合適的業務品種,發揮理財顧問的作用。如通過福費廷、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貸款、出口保理授信組合、出口信用證授信組合、出口退稅授信組合等融資手段,滿足中小企業開展正常進出口業務的貿易融資需求。要積極創新金融服務,對傳統產品,要辦出新意。如打包貸款業務,不只局限於信用證業務項下,要逐步拓展到托收和出口發票融資,進口業務方面可採用轉開信用證、備用信用證等業務形式,滿足中小企業的多方面融資需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3、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評估體系。

針對大多數中小企業規模小、成立時間短、融資需求旺、頻率高、額度小的特點,銀行應制訂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評估辦法,使信用評級科學合理地反映中小企業的狀況和償債能力。在貿易融資業務中,客戶正常貿易產生的現金流量是還款的第一來源,而客戶的自身贏利能力是第二來源,貿易融資業務客戶的信用等級評定標准應該有別於人民幣流動資金貸款客戶的評級標准,應該根據貿易融資業務的特點制訂專門的信用評級制度。銀行應該為客戶建立業務往來檔案,根據客戶的業務能力、交易對手資源及客戶履約的信用記錄評定其信用等級。

同時,要建立中小企業信息庫,收集中小企業產品情況、市場情況、進出口情況及資信情況等資料,改變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由於中小企業一般無力進行客戶資信的調查,因此要鼓勵中小企業用D/P、D/A、O/A業務通過投保出口信用險來化解風險。

參考文獻:

1、??? 孫建林,商業銀行授信業務風險管理,[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3;
2、???
3、??? 沈瑞年,國際結算[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4、???
5、??? 張耀麟,銀行進出口貿易融資 [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

⑧ 人口老齡化對家庭風險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國內外研究現狀怎麼寫

一、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及成因

(一)老齡人口數量大且發展迅速

根據統計局的報告,首先在數量上,二零二零年60歲及以上人口數占據全國人口數的比例為18.7%,該比例已經是衡量人口老齡化標準的近兩倍,數量上高達2.64億,超過了0-14歲的人口數。其次在發展速度上,中國60歲及以上老齡人口佔比從第一次人口普查的7.32%提升到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時的18.7%。通過一個國家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比例從7%上升到14%使用的時間,可以反映該國家的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

中國二零零零年65歲及以上人口的佔比是7%,20年間該比例已經達到了13.5%,距離達到14%並不遙遠。但是據統計,發達國家大多數都用了45年以上時間才達到此水平,然而中國的老齡化速度遠快於其它國家。老齡人口數量大、發展速度迅速一方面與我國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有關,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經濟、科技和醫療方面近些年有突破性的發展,我國人民醫療方面有了保障,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

(二)具有「未富先老」的特點

中國二零零零年的人均GDP是939美元,就在如此低的情況下中國進入了人口老齡化階段。日本進入老齡化階段的時候人均GDP是2026美元,而且這個時間點是在一九七零年。到了二零零零年日本的人均GDP更是高達38960美元,同一個時間點,日本的人均GDP是我國的40倍。

韓國二零零零年進入老齡化階段,人均GDP是12161美元。新加坡也是二零零零年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人均GDP是23847美元。由此可見,發達國家在進入老齡化階段時都伴隨著經濟高速發展,有充足的經濟實力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然而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跟不上老齡化進程。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我國人口紅利降低,勞動人口的增速降低導致的,勞動人口的降低必然會影響到經濟社會各個層面。

(三)人口老齡化地區發展不平衡

整體觀察可以發現,人口老齡化嚴重的省(直轄市)中,東部地區較多,西部地區較少。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中除了西藏,其他地區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均大於10%。從31個省市老齡化程度排名來看,東三省排名均靠前,其中遼寧省最嚴重,比重為25.72%,高出西藏地區17.2%,差距非常明顯。黑龍江和吉林比重位於第三和第四,分別為23.22%和23.06%。

東三省老齡化程度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東北經濟下行,導致年輕人外出就業,人口流出。另一方面是由於計劃生育期間東北地區執行嚴格,改變了人們生育觀念,所以總體出生率較低。西部地區如青海、新疆、西藏的老齡人口比重分別為12.14%、11.28%、8.52%,相對較低。

另外廣東省近些年有大量外來人口流入,所以老齡化程度較低,其比重為12.35%。所以各個省市的老齡化狀況與當地目前的經濟狀況、計劃生育政策實施時的嚴格化程度息息相關。

二、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現狀

(一)我國家庭部分金融資產的總量

主要分析的家庭金融資產為以下幾項:居民手持現金、居民儲蓄存款、股票、債券和外幣儲蓄。由於二零二一年《中國金融年鑒》未公布,二零二零年《中國金融年鑒》中外幣儲蓄數據記錄到二零一九年,所以分析了一九九五年至二零一九年我國家庭部分金融資產持有額情況。

(1) 居民手持現金。是居民期末持有的流通中的貨幣,數據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鑒》。人民銀行的調查表明居民手持現金占流通中現金的76%——80%。按照現金的80%來計算了家庭的持有量,即M0*80%。居民手持現金總量從一九九五年至二零一九年表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由一九九五年的6308.24億元增加到了二零一九年的61751.60億元。

(2) 居民儲蓄存款。是指個人的人民幣存款年底余額,數據信息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鑒》。居民儲蓄從一九九五年至二零一九年一直是在所列金融資產中金額最高的金融資產類型,而且近25年也表現出逐年遞增趨勢。

(3) 股票。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借鑒劉楹的方法以各年末A股流通市值的60%進行了統計。股票總量表現出波動性特徵,一九九五年至二零零零年處於逐年增長狀態,之後波動性較大,二零一九年達到了近25年的總量峰值289294.80億元。

(4) 國債。此部分數據來自《中國金融年鑒》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發表的統計數據。因為企業債和公司債所佔的比重較小,且估算較難,所以借鑒部分學者的方法僅衡量了居民持有的國債情況,並且以國債年末余額的80%對居民持有的比例進行了估算。國債總量基本具有逐年遞增趨勢,一九九五年估算的家庭持有國債為2640.24億元,二零一九年達到了134430.43億元。

(5) 外幣儲蓄。數據來源於《中國金融年鑒》,將年末外幣儲蓄余額換算成人民幣進行了統計。我國居民外幣儲蓄受到匯率改革的影響波動較大,二零一六年達到峰值8048.92億元,近三年表現出下降趨勢。

由此可見,家庭金融資產總額從一九九五年的40218.20億元增長到了二零一九年的1312193.50億元,近二十五年增長較多。再分析二零一九年各項金融資產狀況,居民儲蓄存款金額為819161.80億元,其他類型的金融資產隨著時間的變化,持有量排序也會發生改變。但是儲蓄存款多年來始終是居民持有的最高的金融資產。

其次是股票,家庭持有金額為289294.80億元。第三是國債,家庭持有國債總額為134430.43億元。之後依次是居民持有的現金和外幣儲蓄。

(二)我國家庭金融資產的特點及成因

(1) 我國家庭金融資產總額逐年提升

隨著經濟的增長,居民家庭收入提高,這不僅帶動了家庭持有的現金和儲蓄存款的增加,也提高了家庭持有的風險金融資產總額。二十五年間,居民持有的家庭金融資產總額由一九九五年的40218.20億元增加到了二零一九年的1312193.50億元,增長了33倍。

(2) 居民手持現金比重持續下降

一九九五年居民手持現金占表中所列金融資產總額的15.69%,到二零一九年下降到了4.71%,與其他金融資產相比,由原來所佔比重第二名,降到了第四名,排在股票和國債之後。這是因為銀行體系不斷完善,存取款極為方便,營業網點和自助取款機遍布各地區,所以安全性、便利性等特點使居民將更多的現金放到了銀行中。

而且近年來互聯網金融飛速發展,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融合,使居民的理財、支付、購物等模式都發生了改變,通過互聯網可以實現快速轉賬、提現、充值等服務,所以由於線上操作的需求,人們也會將手持現金存入銀行卡、微信、支付寶上,方便隨時滿足線上服務需要。

(3) 居民儲蓄存款比重維持在50%以上

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中儲蓄存款一直是家庭最主要的金融資產類型,當證券市場活躍時居民會將更多的資產投入到風險金融資產中,從而儲蓄存款份額會減少,但是在市場行情消極時居民又會減少風險金融資產的投資,增加儲蓄存款。所以證券市場的活躍度和居民儲蓄存款間息息相關。儲蓄存款在金融資產配置中一直處於重要地位是出於教育、醫療、子女婚嫁、孝敬父母、買房、養老等原因。

(4) 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佔比增加

在一九九五年至二零零一年間,家庭金融資產中股票和國債的佔比排名都在居民手持現金之後,但是到了二零零二年國債佔比超出居民現金佔比,排在所有融資產的第二位,到了二零零七年股票佔比也超過現金佔比,二零零九年開始股票佔比更是持續增加超過了國債佔比。

這表明我國居民的理財意識增強,股票、債券、基金、理財產品等金融資產被居民所接受。但是我國居民還是偏向於資金的儲蓄,對於家庭證券類資產持有量遠不及儲蓄持有量。

三、總結

從宏觀層面,對我國老齡化狀況與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情況進行了縱向追蹤,針對目前我國現狀進行了分析。首先,人口老齡化方面,從第一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穩步上升,二零二零年的佔比已高達18.7%,遠遠超過了10%的國際標准。我國老齡人口基數龐大且人口增長速度很快;

出現「未富先老」的社會現象;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口老齡化嚴重的省(直轄市)中東部地區較多,西部地區較少。其次,通過縱向觀察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變遷,可以發現居民的投資種類更加多元化,每種金融資產的投資金額都在逐年增加,改變了原來單一的投資方式,但是一直以來沒有改變的現象是家庭金融資產中居民儲蓄的重要性。近些年,風險金融資產的總量有所增加,但是相較於儲蓄存款,其持有量較少。人口老齡化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研究
[提要]在人口老齡化大背景下,老齡化問題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人口老齡化對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則是其在金融領域所產生的影響之一。本文基於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報告,參考眾多學者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分析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現狀,以及人口老齡化對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產生的影響,並從政府、金融企業和家庭三個層面就如何改善家庭金融資產配置以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家庭;金融資產;配置
第 1 頁
國產護膚品排行榜前十名國產護膚品,自然堂爆款凝時系列,抗初老必備,限時買1享11!
國產護膚品排行榜前十名國產護膚品,自然堂凝時套裝,國貨口碑之選!添加多重御老成分,一套定格年輕肌。質地清爽不油膩,層層深入,高效抗初老!點擊進入自然堂旗艦店選購!
點擊立即咨詢,了解更多詳情
咨詢
自然堂 廣告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根據聯合國的標准,老齡化社會是指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總人口中,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佔比達到7%,或者60歲以上的人口數量佔比達到10%,根據我國2000年《中國統計年鑒》中的數據,1999年我國就已經達到這一比例,步入了老齡化社會。據統計,2017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16.1%,預計到2020年,這一比重將達到17.8%左右。我國老齡化問題嚴重的原因主要歸咎於20世紀80年代實行的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以及經濟的增長、科學技術的進步、醫療條件的改善,使人口壽命大大延長。老齡化
第 2 頁
問題的加重,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金融方面,老齡化問題改變了我國家庭金融資產的配置,我國家庭金融資產在總量、結構上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家庭老年人比重的上升,一方面使得家庭在投資方向上更加慎重,原來傾向於股票、基金等風險投資的家庭投資者,在這方面的資產配置比重顯著下降;另一方面我國的儲蓄率也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而出現回落的趨勢。(二)研究意義。老齡化問題涉及到個人、家庭、社會、國家等方方面面,老齡化問題加重了個人及家庭的經濟負擔,影響了社會勞動力供給水平,也左右著國家相關政
第 3 頁
策的制定。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分別是投資、消費、凈出口,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劉易斯拐點」到來,勞動力供給市場由過剩變為短缺,同時人口老齡化必定會對居民家庭金融資產中的投資與消費帶來影響,這些都將影響到我國經濟的增長。研究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問題,有利於緩解社會養老壓力,也有利於家庭與社會更好地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同時,家庭部門作為國民經濟三大部門之一,在金融市場消費和金融產品投資方面都佔有很大比例,家庭金融資產的配置會影響到全國金融資產的供給與需求。因此,研究如何配置家庭金融資產,
第 4 頁
才能有效幫助家庭及社會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二、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現狀分析
家庭資產可以分為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家庭在配置金融資產時與一般金融機構所遵循的「三性」原則一致,即安全性、流動性與盈利性,不同的家庭金融資產具有不同的安全性、流動性與盈利性,正是因為家庭金融資產間安全性、流動性與盈利性的差異,以及不同家庭風險偏好程度不同,才產生了家庭對不同金融資產的不同選擇,即對家庭金融資產的配置。家庭金融資產在總量上與結構上都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化而
第 5 頁
發生改變。(一)我國家庭金融資產總量1、家庭資產總量。家庭資產分為家庭總資產、家庭凈資產和家庭可投資資產,在2013~2017年間,我國城市家庭戶均資產、凈資產和可投資資產規模均有穩定增長,其中家庭戶均總資產從2013年的103.1萬元,增長至2017年的150.3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9.9%;家庭戶均可投資資產從2013年的32.8萬元,增長至2017年的50.7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1.5%;家庭戶均凈資產從2013年的97.3萬元,增長至2017年的142.9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0.1%。按照當前增長率,預計到2020年,家庭戶均總資產將達到199.5
第 6 頁
萬元,家庭戶均可投資資產將達到70.3萬元,家庭戶均凈資產將達到190.7萬元。2、各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情況。在日本、新加坡、瑞士、英國、加拿大、法國及中國這些國家的家庭金融資產配置中,日本家庭金融資產配置占家庭總資產的比重高達81.1%,遠高於其他國家,新加坡、瑞士、英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比重也均達到了50%以上,而中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比重僅為11.8%;除中國之外的六個國家家庭金融資產配置平均水平約為66.4%,中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水平僅為六國平均水平的1/6,不及日本的1/7。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家庭對金融資產配置的不重視,也表明了我國
第 7 頁
家庭在金融資產配置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二)我國家庭金融資產結構。對於家庭金融資產的解釋,不同學者都給出了自己的標准,而根據2019年1月21日公布的《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指出家庭金融資產包括現金、存款、股票、債券、基金、理財產品、衍生品、外幣資金、貴金屬、借出款和其他金融資產。1、家庭金額資產配置結構。我國城市家庭金融資產中的銀行存款的比例高達42.9%,占家庭金融總資產的近一半,其次保險佔比為17.0%,理財佔比為13.4%,借出款佔比為10.3%,股票佔比為8.1%,現金佔比為3.7%,債券和外幣佔比均不超過1
第 8 頁
%。就目前而言,我國家庭在分配金融資產時,並沒有按照「三性」原則理性地配置金融資產,我國家庭對流動性和安全性的偏好大於盈利性,這與我國保守的傳統思想有一定關系,同時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也是造成居民持有大量銀行存款以滿足應急需求的原因之一。2、家庭金融資產持有結構。表1列出了2008~2017年間家庭各主要金融資產的配置額,反映了家庭金融資產的配置額在近十年的變化情況,其中儲蓄存款始終占據家庭金融資產的主要地位。(表1)
三、人口老齡化對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產生的影響
第 9 頁
人口老齡化對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產生的影響體現在家庭老齡化程度與家庭的收入情況、消費傾向、消費結構、風險偏好程度等方面之間的關系,如家庭老齡人口的增加造成家庭勞動力供給不足,從而減少家庭的總收入,使家庭儲蓄率有所降低;家庭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使家庭的風險偏好程度降低,家庭會將金融資產往風險程度低的部分分配。因此,人口老齡化對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產生的影響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一)積極影響1、緩解家庭高儲蓄問題。長期以來,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的日常消費大多保持著較為理性的觀念,在理性消費的同時,也會保
第 10 頁
留一部分財產以應對疾病、意外傷害等突發情況,因此我國家庭的儲蓄率一直高於其他國家。而根據生命周期儲蓄理論,家庭儲蓄率與戶主年齡之間呈「倒U」型關系,即在家庭青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較高時,家庭儲蓄率較低,在家庭中年人口比重較高時,家庭儲蓄率較高。因此,我國家庭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對於降低家庭儲蓄率有一定的積極意義。2、增加保險配置的比重。根據生命周期投資理論,人們過了中年以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對風險資產的投資熱情會不斷下降,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使人們逐漸意識到家庭養老壓力的增加,家庭會尋找緩解養老壓力的
第 11 頁
應對措施。因此,在家庭儲蓄存款趨近飽和、家庭對風險資產偏好下降等情況下,家庭對保險的投資行為會得到一定的促進,即家庭金融資產中保險配置的比重會有所增加。(二)消極影響1、不利於提高家庭對金融產品的投資。目前,我國家庭金融資產在投資金融產品方面配置不足,且投資品種相對單一。我國家庭的金融資產很大比例配置在銀行存款中,用於投資金融產品的資產較少,且投資的金融產品也僅僅局限於股票、基金等方面。在各年齡段中,中年人群體具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能夠承擔投資金融產品所面臨的風險,因此他們的風險偏好程度較高,是家庭金融產
第 12 頁
品的主要投資者,而老年人群體則主要是風險規避者,老年人很少參與金融產品的投資。因此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難以改善在金融產品方面配置不足的問題。2、不利於家庭金融資產的積累。人口老齡化加速我國「劉易斯拐點」的到來,「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社會勞動力市場由勞動力供過於求轉變為供不應求,對於家庭來說,人口老齡化使得家庭平均年齡上升,家庭勞動力供給水平下降,不利於家庭總資產的增長,而家庭金融資產總量在家庭總資產中的比例本就受到房產的擠壓,因此人口老齡化會對家庭金融資產的積累產生影響。
第 13 頁
四、改善家庭金融資產配置以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措施
人口老齡化問題不僅僅是家庭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因此需要政府、金融企業和家庭多方的共同努力來有效應對。(一)政府層面1、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家庭金融資產配置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持有大量的安全性、流動性高的金融資產是為了預防性支出而被動儲蓄,預防性支出中就包括家庭對老年人健康問題的支出,因此加強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以及社會優撫等多方面的建設,能夠幫助家庭減少儲蓄性存款的配置比重,增加
第 14 頁
風險性金融資產的配置比重,改善家庭金融資產的配置情況。2、加大金融知識宣傳力度。相對於英美等發達國家,它們很早就開始注重金融知識教育的宣傳,成立了相應的組織及教育機構,而我國對金融知識宣傳方面的重視不足,金融知識的缺乏造成家庭金融資產的配置缺乏活力。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電視、廣播等平台來宣傳金融知識;開展與金融知識相關的活動並鼓勵居民參與;將金融知識的宣傳深入到中小學,組織趣味性的金融知識教育活動,培養中小學生金融理財意識。(二)金融企業層面1、豐富金融創新產品。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不均衡與我國
第 15 頁
金融產品品種的單一性存在必然聯系,這需要金融企業豐富金融產品,推出具有不同期限、利率、風險水平的金融創新產品,同時設計出如老年人理財、老年人保險等適合老年人投資的金融創新產品,拓展家庭金融資產的投資渠道。2、降低金融產品購買門檻。金融產品的購買具有一定的門檻,如之前銀行理財產品的門檻一直都在5萬元,直到2018年9月,銀保監會才將銀行理財產品的起點金額設置為1萬元,同時部分金融產品主要針對機構投資者,排擠了個人投資者。金融產品的高門檻限制了家庭金融資產的介入,影響了家庭金融資產的配置,因此金融企業要適當降低金融產品
第 16 頁
的購買門檻,促進個人投資者的參與。(三)家庭層面1、正視家庭金融資產問題。通過前文對家庭金融資產的分析,我國家庭金融資產目前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一是家庭對風險投資的偏好程度普遍偏低;二是家庭金融資產在家庭資產中的地位受到房產的嚴重擠壓;三是家庭金融資產中儲蓄存款所佔的比重遠遠超過其他金融資產。只有當家庭正視當前存在的這些問題時,才能使家庭在配置金融資產時保持警惕,合理配置家庭金融資產,從而改善家庭金融資產的配置。2、提高金融理財意識。家庭金融資產的合理配置,需要家庭有相應的金融理財意識作支撐,家庭金融理財意識的
第 17 頁
不足引起家庭金融資產結構不合理,因此家庭應積極主動地去了解金融產品及相關的金融知識,如通過報紙、雜志、電視、互聯網等平台獲取金融信息,通過咨詢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了解金融產品,從而提高家庭金融理財意識,提升家庭金融投資及理財能力。
參考文獻:
[1]郭琳.我國居民金融資產的總量和結構演變[J].北方金融,2015(2).
[2]吳衛星,李雅君.家庭結構和金融資產配置———基於微觀調查數據的實證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
第 18 頁
會科學版),2016.30(2).
[3]莫驕.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家庭金融資產選擇[D].天津:南開大學,2014.
[4]吳義根.中國金融結構變遷與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1.
[5]吳錕.金融素養對中國居民家庭金融行為的影響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

第 19 頁
網路文庫
搜索
人口老齡化對家庭風險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國內外研究現狀怎麼寫
繼續閱讀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並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頁數說明:當前展示頁數為網路文庫重新排版後結果,原始文檔共5頁
相關文檔
我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研究
1000閱讀 行業好評免費獲取全文
人口老齡化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研究
1000閱讀免費獲取全文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研究
1788閱讀 優質內容免費獲取全文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研究
1407閱讀免費獲取全文
人口老齡化與家庭金融資產配置
2874閱讀免費獲取全文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探究
1000閱讀
人口老齡化對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
2770閱讀
人口老齡化對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基於家庭結構的視角
1000閱讀
人口老齡化與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選擇
1255閱讀
查看更多
為您精選
人口老齡化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研究
會員文檔702篇
人氣好文
我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研究
2129人閱讀

人口老齡化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研究
1000人閱讀
熱門TOP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研究
1910人閱讀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研究
1000人閱讀
立即開通VIP
基於你的瀏覽為你整理資料合集
人口老齡化對家庭風險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國內外研究現狀怎麼寫
文件夾
年齡結構與家庭金融配置風險——基於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的實證...
5.0分 1002閱讀
人口老齡化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研究_圖文 - 網路文庫
4.3分 1097閱讀 值得一讀
家庭人口年齡結構、養老保險與家庭金融資產配置 - 網路文庫
4.4分 1052閱讀 近期下載量飆升
剩餘10篇精選文檔
工具

收藏
APP獲取全文

閱讀全文

與融資論文國內外研究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市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 瀏覽:528
奈及利亞奈拉匯率美元黑市 瀏覽:660
歐元與美金匯率 瀏覽:787
大淘客改傭金 瀏覽:323
同方股份2018第四季度業績 瀏覽:383
哪項不是郵儲銀行個人客戶理財產品系列 瀏覽:55
深圳中贏財富金融公司 瀏覽:694
濟南金融機構 瀏覽:870
銀行間理財區別 瀏覽:972
蘭州黃河000929股票 瀏覽:983
財政部干預匯率的方式 瀏覽:798
金融服務質量的構成要素 瀏覽:473
9月5日匯率日元 瀏覽:957
日幣兌換怎麼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462
網路開戶怎麼調傭金 瀏覽:140
起步股份漲幅預計 瀏覽:661
北京農投融資租憑有限公司 瀏覽:10
銀行理財應聘怎麼說 瀏覽:757
網上投資理財產品靠譜嗎 瀏覽:89
中國建行優e貸款 瀏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