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託業發展前景
1、嚴監管將繼續,信託規模將進一步下降
2018年,受到嚴監管、去通道等因素影響,信託資產規模增速出現了近十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降幅達10%。雖然信託細則比預期的有所放鬆,但是仍難以扭轉嚴監管的大趨勢,可以預見2019年信託資產管理規模還會延續2018年下降趨勢,信託通道業務規模將進一步縮小,「去通道」、「去杠桿」效果將進一步顯現出來。隨著前兩年信託項目到期的大規模清算及新增規模的減少,2019年預計降幅會較2018年有所擴大。
2、面臨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挑戰
2018年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橫空出世,堪稱「萬能牌照」,投資幾無禁地。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落地將深刻影響我國資管行業,大信託業的經營將更多元化。理財子公司使信託公司的「牌照紅利」減弱,信託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就購買渠道、投資門檻和投資的便利程度而言,銀行理財子有絕對的競爭優勢,就資產端而言,信託在獲取優質非標資源和通道業務方面都將受到嚴重影響,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單一資金信託規模將面臨大幅度下降。但信託在信託制度、非標投資管理經驗和放貸資質方面仍具有優勢,短期內不會對信託業造成巨大沖擊。
3、本源業務將繼續發展壯大
信託的本源就是受託服務,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進行投資組合的配置,從信託起源以及英美發達國家的實踐看,以服務客戶為導向的信託將成為主流。在我國實踐中,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通常是先確定信託投資項目後,再向合格投資者發行信託產品,未來新型的服務信託很可能是基於電子賬戶的發展和場景化金融的擴展,是電子版、低門檻的家族信託,更加有效地服務客戶、服務實體、服務同業,降低服務的資金門檻。
慈善信託和家族信託是業內公認的本源業務,是信託業轉型的重要陣地,是獲得長期低成本資金的關鍵,也是信託業務部門的「自有資金」,擴寬了信託公司的業務方向。若是能上規模,將建立全新的資產配置業務模式,並且形成良性互動,為進一步對接高凈值人士的理財、傳承、保險和慈善創造信任基礎、合作條件和合作流程。
4、財富管理將繼續成為發展重點
相較於銀行、證券公司有自己的網點,產品營銷能力一直是信託公司的短板,銷售能力不足影響了信託產品的募集速度,以前資金來源大多是同業資金,許多信託公司並未建立自己的營銷渠道,2017年後半年,在嚴監管態勢下,同業資金來源驟減,在市場和監管環境發展改變後,就非常被動。2018年多家信託公司都將財富中心建設作為轉型的目標。未來,隨著信託回歸本源業務步伐的加快,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和居民財富的累積,以家族信託為代表的財富管理類信託業務發展空間巨大,將會為信託行業帶來穩定的利潤增長點,並持續注入轉型發展的創新動力。
5、轉型的配套發展需要跟上
信託業的很多創新業務沒有大規模發展起來,究其原因,多是受信託公司自身體制、思維的局限,需要自上而下,從戰略高度做出轉變,也需要前後台一起努力,需要共識、堅持和投入。一流的服務應對應一流的流程,業務流程應跟得上行業和公司的發展的需要,對於新的業務,風控標准和業務流程要持續進行優化,專業能力、專業的團隊和專業流程須持續深化發展。須轉變原來作為持牌金融機構的賣方心態,站在服務客戶的角度,梳理流程、改進標准,把服務客戶的流程優化、智能化,將是打破原來信託生態、融入新的信託生態的重要基礎支撐。
6、信託科技是重要風口
金融機構大多提供同質化的服務,金融業競爭必定是金融服務的競爭,誰的服務好、產品豐富、申贖方便,誰就在下一輪競爭中就搶佔先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很多金融服務都集成在手機APP上,對於信託公司而言,建立基於電子信託賬戶的綜合金融服務,是信託業轉型的重要利器,也是消費金融、現金管理等業務開展的基礎條件。
❷ 怎麼看一個房地產信託計劃好不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房地產業整體告別十年黃金時代,粗放式野蠻生長階段已逝,注重品牌、品質、個性化需求的新時代到來。雖然房地產行業的輝煌不再,由黃金時代逐步進入白銀時代,但是作為信託公司傳統業務領域,未有仍有一定發展空間,只是需要信託公司在專業性方面下功夫,逐步拋棄粗暴而簡單的運作模式,而是更加精耕細作,賦予該項業務更多內涵。
房地產信託在中國的發展
我國的房地產信託是在2002年7月信託業重新開展後逐漸發展起來的。此前,信託業經過多次大規模調整一直處於業務匱乏的困境。而此時房地產市場呈現旺盛的發展勢頭,處於資金密集型行業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大部分自有資金都較少,資金短缺是一個長期狀態。而信託制度靈活性以及獨特的財產隔離功能與權益重構功能,可以財產權模式、收益權模式以及優先購買權等模式進行金融創新,使其成為最佳融資方式之一。
兩者結合,取得了雙贏的結果。一方面,信託業借勢發展壯大,分享房地產業較高的行業利潤;另一方面,房企通過房地產信託計劃的融資可以降低房地產開發公司整體融資成本,並且募集資金靈活方便及資金利率可靈活調整。
自2002年開始的十四年間,房地產信託共經歷了2003年和2008年兩次黃金發展期。
據統計,2003年全年約有70億資金通過信託方式進入房地產領域,房地產信託產品也正式走入投資者視線,並進入了平穩發展階段。因為,2003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出台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央行121號文件),對房地產開發鏈條中的開發貸款、土地儲備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等多個方面提高了信貸門檻。
比如:
1、對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的項目,不得發放任何形式的貸款。
2、商業銀行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申請的貸款,只能通過房地產開發貸款科目發放,嚴禁以房地產開發流動資金貸款及其他形式貸款科目發放。
3、對土地儲備機構發放的貸款為抵押貸款,貸款額度不得超過所收購土地的評估價值的70%,貸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年。
4、對借款人申請個人住房貸款購買第一套自住住房的。首付款比例執行20%的規定;對購買第二套以上(含第二套)住房的,應適當提高首付款比例。
5、借款人申請個人商業用房貸款的抵借比不得超過60%,貸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0年。
這些措施使得房地產企業從銀行貸款的難度大大提高。不得不轉向信託公司融資。由此房地產信託迎來第一個黃金發展期。
而自2007年3月央行首次加息,到12月央行連續加息六次,同時銀監會出台了九條新規,嚴禁銀行業金融機構向項目資本金比例達不到35%(不含經濟適用房)等不符合貸款條件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貸款,地產企業又陷入融資困境。房地產信託產品再次迎來發行高峰。
此後,伴隨著房價的一路飆漲,房地產市場火熱的房地產信託一路升溫。
房地產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與其他行業相比具有高收益、高風險的明顯特徵,它對經濟發展的帶動力很強,是關系國計民生、拉動經濟增長、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的重要支柱產業。同時它又是一個資本密集性的產業,其發展與金融業的支持密不可分,兩個行業互相影響、互為依託。同時,房地產行業還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領域,對其又愛又恨,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也註定了房地產行業周期波動較為明顯。
所以現在信託公司業務方向主要有幾大塊:
一、機會性抓取一線城市住宅地產項目,特別是中小開發商因資本實力不濟退出市場帶來的機會。
二、結合資產證券化業務,適當介入一線城市和重點二線城市辦公樓項目。辦公樓市場與住宅市場發展規律不完全相同,而且具有基礎資產確定、現金流穩定和可測量等特點,是資產證券化的重要基礎資產。
三、參與設立房地產並購基金。目前中國房地產業整體景氣度下行,結構性庫存高企,行業內普遍存在高杠桿問題,加之競爭加劇,優勝劣汰、行業整合和集中度提升將成為趨勢,未來數年行業內蘊含大量並購機會。一方面信託公司可考慮與一線開發商、保險公司等合作設立機會性並購基金,在提供標的項目和並購融資方面發揮作用。另外也可與保險公司、國內外領先地產基金等長期資本合作,成立跨周期並購基金。
四、關注一線城市、重點二線城市中心老舊建築改造項目。在成熟市場,通過整體收購、改造升級城市中心老舊建築,並通過租賃、出售或者其他資本化運作方式實現獲利退出是成熟的地產操作模式。目前中國的一二線城市也積存了大量的老舊建築,如何盤活這塊存量,考驗著資產管理機構的專業、整體運營及資本運作能力。目前不少外資基金和一些國內資本已經開始進入該領域。
五、戰略性關注旅遊地產、養老地產等體現消費升級和大健康領域的業務機會。
房地產信託具有非常市場化的定價模式,對於項目風險、市場流動性等諸多因素都能夠反映其中,不過總體看,由於信託承接的房地產項目相對銀行風險稍大,因而整體融資成本比較高,投資者所獲得的收益率也高,信託公司所獲得的報酬在2-3%,以及其他費用,整體融資成本相比於其他類型信託也是要稍微高一些,具體定價根據融資方信用水平而有所不同。
房地產信託運作的幾大模式
1、房地產債權信託
房地產債權信託房地產債權信託主要是指房地產貸款信託,是將信託資金用於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貸款的一類信託業務。
根據監管部門要求,向房企發放貸款信託需要滿足「四、三、二」條件:
四證:
國有土地使用證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
三成:
自有資本金投資比例達到30%
二級:
具有房地產開發二級資質
房地產債權信託主要關注點是信託到期本息回收問題,因而需要關注融資方償債能力、融資項目可行性、抵質押物價值充足以及變現性等方面,通常設置抵質押、資金賬戶監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連帶擔保責任、本金分期歸集計劃等風險控制措施。(市面上絕大多數房地產信託屬於此類型,信託公司直接以貸款的形式借給房地產企業)
房地產債權信託具有簡單、易於操作的特點,同時也是與現行法律銜接最好、最常用的信託資金運用方式。不過,房地產債權信託對於放款條件要求較高,部分未達到要求的融資需求,無法滿足,而且該類信託業務模式將提升房企財務杠桿,將壓縮其後續融資空間。
2、房地產股權信託
房地產股權信託房地產股權信託主要是指信託資金用於獲得房地產企業股權從而為其提供開發建設資金的一類信託業務。
股權獲得方式:
受讓原有股東股份
增資
出資新設項目公司
與債權信託相比,房地產股權信託並沒有那麼嚴格的合規要求,因而可以滿足房地產企業拿地、四證不全時期的融資需求,股權融資也有利於美化房企財務報表,部分情況是作為過橋資金,待四證齊全後向銀行申請開發貸,實現信託資金的退出。很多房地產股權信託是附有回購協議的,實際上是假股真債;還存在部分股權投資信託僅以少部分資金獲得房企股權,其餘大部分資金以股東借款名義用於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這實際上既降低了股權投資收益的不確定,也有效繞靠看房地產貸款信託的監管要求。
房地產股權信託重點關注最終能否到期退出,對於負有回購協議的,這就需要關注回購人是否能夠履行回購義務。同時,由於參股房企,信託公司也需要履行股東權利義務,參與重大事項決策,這有利於維護自身利益。從房地產股權信託風險控制手段,第一一般採用採用結構化設計,通過次級受益權部分提升優先順序投資人的投資安全性;除已擁有股份的剩餘股份提供質押,從而全面掌控房企公司運作;全面參與重大事項決策,掌握財務、公章等各類印章和網銀密鑰,部分情況下還將聘請外部公司監督融資項目建設;融資項目抵押等;違約時的資產處置權利等
3、房地產財產權信託
房地產財產權信託是指以房企所有擁有的各類財產權或者以個人擁有的房地產作為信託財產而開展的一類信託業務。
(一)房企作為委託人的財產權信託
以房企所有擁有的各類財產權為財產權而設立的信託本質上仍是滿足房企項目建設的投融資需求,但是此處房企為委託人,財產權小份額切分,轉讓給合格投資者,從而獲得開發資金。不過,目前市場的大部分財產權還是會附有回購協議,從而實現投資者的固定收益,是信託融資的一種交易結構形式變通,或者對現有監管政策的規避。受託信託財產可以是特定資產收益權,諸如土地使用權收益權、在建項目收益權、股權收益權等特定資產收益權以及債權。雖然特定資產收益權信託已開展多年,但是特定資產收益權在我國現行法律制度下還存在一定爭議,該類信託還有待於接受司法審判的檢驗。
目前房地產財產信託本質還是一種融資工具,而不是來自基礎資產的收益,因而其重點還是要看回購義務人的履約能力,主要是償債能力和償債意願,其風險控制措施、交易結構基本與房地產債權信託和房地產股權信託相類似。
(二)個人作為委託人的房地產財產權信託
個人將其所擁有的房產等財產作為信託財產而設立信託,是以財產管理以及財產傳承為主要目的的信託模式。這主要是藉助信託公司的專業性,實現房產的保值增值,以及實現財富的有序傳承。此類房地產信託可以進一步劃分為房地產開發信託、房地產管理信託以及房地產處置信託。
房地產開發信託主要是委託人將所擁有的土地作為信託財產,由信託公司負責聘任建築公司、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的融資等事項,待房地產建設成功後,或者通過出租實現向受益人分配收益,或者將成品房向受益人分配,不過該類業務還主要適用於土地產權私有的歐美等國家。
房地產管理信託主要是指信託公司按照委託人意願或者受益人利益最大化,通過有效管理以房地產作為信託財產的方式,所進行的一類業務。此類信託在美國、日本、我國台灣都較為普遍,在日本個人可設立不動產信託,由受託人實現信託財產的管理、租賃等,從而實現房產的保值增值。而在歐美,設立基於房產的信託則可以保障其在死後有序傳承給繼承人,同時由避免繼承人直接獲得房產後變賣。
房地產處置信託主要是指委託人將房產受託給信託公司,尤其幫助通過出售等方式,處置房產,最終將獲得現金分配受益人的一類信託業務。
我國尚未開展此類業務,一方面是由於現行信託法律制度不健全,包括信託財產登記、信託稅收等諸多障礙存在,另一方面是信託公司在房地產經營管理方面專業性不高,市場需求不高。但是,從未來發展看,此類業務還是具有一定市場空間的。
4、房地產資產證券化信託
資產證券化既包括各類金融債權,也包括各類不動產,房地產資產證券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房地產投資基金信託,就是不動產資產證券化的重要一類,是指投資人將資金以類債券的投資形式,投入在由專業機構管理和全程擔保的不動產里,通過專業機構的管理獲得穩定的高效的回報。REITs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分紅的形式和投資者分享可預測的、穩定的房地產投資回報。REITs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開始在美國興起,至今歐美及亞洲的較發達國家和地區均設立了REITs。在美國約有300個REITs,其總資產超過3000億美元,近2/3在國家級的股票交易所上市。目前已有近40個國家成功推出了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不同於一般的信託產品,REITs具有鮮明的特徵。它投資期限長,以成熟的商業物業為主,資金來源多是公募形式,對投資對象(限制開發項目)有限制,甚至地域有限制,屬於一種大眾投資工具,監管嚴格。每份REITs基金單位都代表對某個物業一定比例的所有權,有固定資產作後盾,因而也較容易用於質押或擔保融資,收購物業需要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同時,REITS也受到較為嚴格的監管,根據美國、法國等主要國家的監管要求,REITS發行前需要經過監管審批或者報備,一般採用信託制或者公司制實現破產隔離,大部分無最低注冊資本要求,75%左右的資金要投資於具有穩定收益的房產,每年需要分配大約近90%的收益,一般僅對投資者所獲得的紅利征稅,從而避免雙重征稅。(目前在國內已經重啟,並且試點)
5、基金化房地產信託
基金化房地產信託目前市場上還有採取多種資金運用方式的,即房地產基金信託,從而提升信託資金運用效率。基金化房地產信託主要專注於房地產行業投資,通過運用股權、債權、物業持有、不良房地產項目重組等資金運用形式,同時對多個房地產項目進行組合管理的一種信託運作形式,信託公司可以與專業房地產私募基金機構合作,也可以與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合作,從而實現強強聯合,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全周期下,房地產項目全方位運作。
信託公司接受的委託資金,採用股權、債權、物業持有等多種運作方,投向多個房地產項目。這種模式採用組合投資的方式,有利於分散風險,挑選最為合適的房地產項目,從而實現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也有利於提高信託公司報酬水平。當然,此類運作方式對於信託公司專業性和房地產運作能力要求更高,因而信託公司會與其他專業機構合作。
下面金融狗說一下在項目上應該重點關注哪些東西?
判斷房地產信託產品風險的幾大關鍵指標如下:
是否具備足額的抵押物(一般抵押物評估價值為信託融資額度的2倍以上),且抵押物處置時具備較高的流動性(一般剛性需求為主的住宅更加容易處置);
2.項目的區域位置是否擁有較強的市場需求(目前來看,一二線城市的住宅項目需求仍然較為旺盛(深圳新盤秒殺的情景是很難想像到的),三四線城市的項目最好是位於區域核心地段);
3.開發商的實力與背景如何(衡量房地產開發商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是銷售量排名,去化率,對於其過往業績也可以進行考察做一個縱向對比);
4.實際控制人的人品如何(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實際控制人的發家歷程,以及是否有過不良信用記錄以及負面新聞報道)。
❸ 信託產品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請附數據)
夜之間,金融海嘯來襲,次貸危機的連鎖效應徹底打破華爾街神話。 這場由美國房屋價格大跌、貸款和其它與房屋相關資產價值的損失引起的金融風暴,正氣勢洶洶席捲而來,引發了投資者的強烈擔憂,全球主要股市因此紛紛大跌。逐漸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仍偏外向,進出口總值超過GDP的60%,在美國國民借錢消費模式終結的情況下,「中國製造」隨之受到影響。那麼,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機會把中國也拖下水嗎?相關專家認為,此次金融風暴將從市場信心和外部環境兩個方面對中國經濟造成沖擊。 沖擊一◆◆ 美國消費減少影響中國出口 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閉和美林公司被收購與始自去年的次貸危機一脈相承,在眾多專家看來,這個事件僅是整個危機過程中泛起的一朵浪花,不應該被孤立看待,其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實際上也是次貸危機對中國宏觀經濟影響的延續。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世界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以從出口和進口兩個方面來理解這次危機對我國的影響。 出口方面,可以預料的是我國宏觀經濟的外部環境將由於此次席捲華爾街的金融風暴而更顯嚴峻。海關總署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外貿出口額的增幅下行放緩的趨勢明顯,由於美國是中國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場,一度在6-7月份沖高的中國外貿出口增速又將遭遇考驗,張斌說,外需下降意味著外國消費者對高附加值產品和低附加值產品需求的同時下降。在這種環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沒有動力革新技術,而是被迫通過壓低產品價格去維持市場份額,這可能導致中國出口企業貿易條件的進一步惡化。 張斌同時分析,受此次金融危機的沖擊,美國經濟在下半年仍有下滑的可能,從而導致其國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慾望繼續降低,而投資支出將出現增加,「這對中國的外貿出口並不是一個利好消息」,如果美國國民的消費需求減少而製造業因投資增加而逐漸恢復活力,那麼勢必減少從中國進口商品的數量。 沖擊二◆◆ 加大國內進口商品成本 進口方面,由金融風暴帶來的沖擊則與美元匯率密切相關,目前國際市場上大宗商品幾乎都以美元定價,美元走勢的強弱決定了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高低,從可以觀察到的數據來看,由於近期美元逐漸反轉走強,原油、鐵礦石等商品的價格顯現下降趨勢,這對需要大量資源性產品的中國來說本屬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倒閉、美林公司被收購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國政府宣布接管的「兩房」,美國金融市場反復動盪嚴重影響到美元匯率的走勢和持有者的信心。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孫立堅也認為,雖然美國經濟形勢在二季度表現優於預期,體現出了足夠的韌性,但這是由於美元弱勢所帶來的強勁出口所致,因此,在金融風暴襲來,國內需求更趨疲弱的情況下,美國政府將繼續推動「弱勢美元」下的出口,給美聯儲預留出進一步降息的空間。 張斌表示,雖然中長期還是看好美國經濟走強和美元匯率走高,但是短期內弱勢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場所認可,如此一來,原油、鐵礦石等資源性產品的價格將被再度推高,我國進口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為增加。 沖擊三◆◆ 重創國內金融市場信心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3.05,0.08,2.69%,吧)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雷曼兄弟公司破產是美國次債危機的延續,帶給金融機構的損失和震動相當大,華爾街五大投行擁有強大的投資和研究團隊,資產超過數千億美元,信息資源也極為豐富,這樣大型的投行也紛紛倒閉,說明了此次危機的嚴重性。「不同的金融機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失,有所區分的只是損失額度大小,像雷曼兄弟,還包括前面被美國政府接管的「兩房」和3月份被摩根大通收購的貝爾斯登等,但與其估算投資者的直接損失不如考量對金融市場的信心打擊。 具體到中國而言,郭田勇認為,影響在兩個層面上,第一個層面是市場信心,美國出大問題的機構相繼破產,給中國的投資者心理蒙上了一層陰影。 可以獲得印證的是,雷曼兄弟公司破產消息傳來的次日,正值A股結束中秋三天假日開市,滬深兩市銀行板塊全線暴跌,其表現只能以「慘不忍睹」來形容,其中,工商銀行(3.44,0.02,0.58%,吧)跌9.95%,建設銀行(3.81,-0.02,-0.52%,吧)跌9.94%,中國銀行跌9.17%。在多方利空消息的垂直打擊之下,滬深兩市銀行股全天放量大跌超過9.0%,多達8家銀行股跌停。而據昨日最新披露的信息,16日盤中跌停的招商銀行(14.92,0.45,3.11%,吧)截至昨日共持有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債券敞口共計7000萬美元,其中,高級債券6000萬美元,次級債券1000萬美元,並且公司尚未對上述債券提取減值准備。 沖擊四◆◆ 給國內金融機構帶來直接損失 雷曼兄弟破產給國內金融機構帶來的直接影響,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我國的金融機構、投資者持有較多的次級債券,形成實際損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導致美國出現衰退,它會傳導到中國來。 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ly)北美版前執行總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羅伯特道林(Robert Dowling)在接受本報記者的獨家采訪時表達了他對持有大量美國金融機構股票和基金的中國銀行業的擔心。 根據破產文件顯示,雷曼兄弟前30大無抵押債權人主要是亞洲金融機構,包括日本的Aozora銀行、中央三井信託、住友三井金融、瑞穗實業銀行、信金中央金庫、國內金融機構中中國銀行再度被牽涉其中。據報道,雷曼對日本Aozora銀行欠款額達4.62億美元,對瑞穗實業銀行欠款額達3.82億美元,對花旗集團香港子公司欠款額約為2.75億美元,而中國銀行紐約分行也曾主導給雷曼貸款5000萬美元。 「華爾街金融風暴在很大程度上也會減緩中國的經濟增長。奧運會之後,中國經濟增長步伐已然放慢,」道林說,「美國此次的金融風暴只會使這個問題更加嚴重。金融風暴引起美國股指暴跌,而中國政府曾在華爾街購入大量股票,中國的銀行、基金公司也曾買入大量美國基金;除此以外,金融危機引發的貸款困難還會直接影響中國的貿易出口。」 「其實中國現在宏觀經濟下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國內經濟因素,還有一部分的確也是來自於美國,來自於外部所導致的。」郭田勇說,「我們講輸入型通貨膨脹,其實經濟衰退在某種意義上也具有輸入性,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它對各個國家的商品、投資等方面的需求量都會非常大,所以美國經濟一旦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全球或者許多主要國家的經濟出現下滑或者經濟出現衰退。」(本報駐京記者 楊小亮 實習生 畢子甲 ) 相關鏈接:專家析美金融危機對中國影響:充分估計其嚴重性 美國華爾街金融危機意味著國際上一場大規模的金融調整將不可避免。那麼華爾街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如何?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財金學院副院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教授。 危機傳導是個動態過程 問:華爾街金融動盪波及全球,會否將大幅增加中國經濟增長所面臨的風險? 趙錫軍:如果單個公司發生危機,對中國構成的直接影響還是有限的。盡管我國金融機構、一些企業持有這些美國金融機構的債券或資產,但是規模不是很大。這些金融機構在中國還有合資機構和投資項目,其困境可能對中國業務有一些影響。但是總的來說,影響是可以控制的。 當次貸危機將這些金融機構的困境串在一起,就可能對全球金融市場以及跟美國經濟聯系比較密切的國家帶來負面影響。而我國跟美國的貿易、投資往來非常密切,危機肯定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傳導到中國來。影響究竟有多大,目前還不好說,因為它是個動態的過程。 問:華爾街危機對中國經濟傳導渠道有哪些? 趙錫軍:首先是實體經濟之間的傳導。金融動盪會影響美國投資、消費、就業、居民收入,例如雷曼破產,大概有2萬員工失業,因次貸危機失業的人更多。由於其消費和投資下降,從中國進口就會減少。 美元貶值幅度加大,以美元計價的產品就會漲價。我們很多進口產品都是用美元計價的,進口成本就上升了很多,從而影響我國企業的生產成本,出廠產品也就肯定會漲價。 參考資料:新浪財經 目前在國內私募網站中私募排排網是比較好的|好買網比較傾向於公募基金|然後提供一站式高凈值服務又有私募等等訊息的目前就只有金杉財富網了|希望答案對你有用哦。
❹ 信託嵌套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定增 資管+信託 為什麼要嵌套信託 嵌套信託還是看中了信託項目目前的認可度。
信託項目目前的剛性兌付以及信託牌照的稀缺性還是很受到高凈值客戶的認可。
問題二:信託制投資基金為什麼會嵌套有限合夥 主要原因可能是這個信託投資基金是投向股權類的。股權類的產品一般都是通過有限合夥企業代持股份的。這是為了方便管理信託下面的資產。
問題三:信託制投資基金為什麼會嵌套有限合夥 這樣的目的一般有兩個:
1、為了方便,因為有限合夥企業的設立只需要去工商局備案就行。方便基金公司操作。省去了很多費用,比如說你找信託公司,資管公司做通道,他們還要收通道費。
2、為了好管理基金財產,一般這個目的的有限合夥結構主要原因就在於基金屬於股權型基金,投的是股權。有限合夥的設立方便代持基金資產中的股權。這里的有限合夥結構主要目的就是代持股份。
問題四:信託可以做私募PE的LP嗎?如果可以,那麼PE投了項目之後,如果項目上市,這個應該是有障礙的吧? 1.信託可以做私募PE的LP嗎?
目前肯定不可以。
①監管層面:2008年的《信託公司私人股權投資信託業務操作指引》中證監會規定了企業ipo之前股東中不能有信託計劃,但沒有對PE的LP是否是信託計劃予以規定,就從字面上來說,這個方案本身是有可行性的。但是,由於PE投資具備高度的不確定性,因此監管部門就監管的角度是不允許IPO之前PE背後有信託計劃的,並由銀監會直接監控,所有此類信託計劃不予報批。但目前中信信託,平安信託等從2011年開始就設立了相關的GP,在等待政策開放。
②信託層面: *** 信託計劃由於有隱形的兌付要求,基本都是以債性的項目為主,股性的項目也是自有一些交易對手非常強大,比如萬科等,的房地產類較為常見,且此類項目容易測算回報率,回報率相對穩定,期限相對固定,與PE所對應的高回報高風險不對應,因此就信託本身而言他也不會對外接此類工作。也較少信託會有此類的創新業務部門。再者,如監管對其打開,信託對交易對手的選擇也會非常嚴厲,一般他們自己設立GP為主,不會採用外部的GP,一個強大的GP肯定是有募集能力的,需要找尋信託做募集的,通常而言募集能力非常有限,GP本身實力一般不會太強。因此信託本身選擇和這樣的機構合作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③類似項目:近來由於信託業的火暴,不少PE也轉型做固定收益類的有限合夥,有的通過合夥制企業嵌套在信託里,即FOT(信託計劃都為單一信託,信託公司不承擔事實風險,有一定可能性誤導客戶);也有通過信託嵌套在合夥制私募基金里,即TOF,(金谷信託,之前與其股東信達資產旗下的投資公司有過此類型的產品)。這兩者的形式由於很大程度上誤導了客戶,最終還是要信託承擔責任,因此此類業務只要涉及到募集,做 *** 的,不管是FOT,TOF一律叫停。
2.有什麼好的解決處理辦法?
民營的PE要通過信託募資這個念頭還是早點打消吧,體制是不允許貴族和平民聯姻,這樣的例子在中國金融市場數不勝數。即便你們聯姻了,你們的孩子能否到這個世界上還是困難重重,有這個精力和時間對付這樣的事情,不如採用更為按部就班的方式做好PE。
如今的PE業經過了發芽到全面PE,同時IPO的低迷,與PE的時間周期來看,目前做PE確實有較好的前景,好多之前的PE都要謀求退出,現在新的PE都可以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到一些經過三五年培養的優質企業。就募集的角度而言,PE本身為私募,是對特定人群的,這就要求GP本身的管理者具備一定的知名度,(這也是為什麼薛老漢等人,用微博等工具加強自己知名度的原因之一),管理合夥人能依賴自己良好的投資業績和知名度引來資金,這是最常規的。
如果一個PE不具備上述能力,那麼本身他就是屬於風險較高,且不確定性較強的PE,但也不是不具備募集的可能。最好的方式就是聯姻一些民間的第三方理財。以GP配股的形式找到這些募集能力非常強的人,讓其不僅享受到募集期內的固定財務顧問費用,更讓其與GP的成長連體,這個方式是可以嘗試的。(其實紅杉資本前期募集資金也是依賴於諾亞財富這個第三方理財的)。只不過現在單純的代銷給第三方的動力是不夠的,因此配股的方式是有效的 *** 其為PE募集的動力。
問題五:資管嵌套有哪些危害,要被資管新規禁止 嵌套信託還是看中了信託項目目前的認可度。
信託項目目前的剛性兌付以及信託牌照的稀缺性還是很受到高凈值客戶的認可。
問題六:信託計劃作為主體做股權投資,IPO 會有障礙嗎 以信託計劃為主體做股權投資,在2005年就曾出現過(當年12月30日渤海銀行成立,引入了境外投資者渣打銀行和天津信託通過募集民間資金成立的 *** 信託計劃,這一創新做法在當時曾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但以信託製做股權投資,真正發展起來起始於2008年。
2008年6月25日,銀監會印發了《信託公司私人股權投資信託業務操作指引》。這使得以信託計劃的方式進軍股權投資領域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之後出現了很多信託制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可惜好景不長。
很快,證監會就表示,公司上市前存在眾多穿在信託計劃持股的,必須進行清理,否則不予放行。
有人認為這是部門博弈空間的結果,但應該也存在迅速騰空以下原因:
一是信託持股突破了《公司法》對股東人數的限制,違反證券法對公開發行證券的有關規定;
二是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要為受益人的相關情況保密,這與資本市場的信息披露原則有沖突;
三是信託登記制度的缺失,信託公司作為企業上市發起人股東無法確認其代持關系。
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反正此路不通了。
不過信託制的確成就了一批基金(其中有幾家現在已非常知名,也非常成功),因為他們當時以信託方式募集來資金後,投了一批很不錯的項目。後來不能IPO了,就將股權轉到了關聯公司,基本沒有影響退出。
2012年4月,銀監會和證監會高層通過洽商,對重啟信託計劃開設證券投資賬戶達成了共識。同時,兩部委也對放行IPO前信託計劃持股的可行性進行了溝通。可惜,最後沒有結論。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信託計劃作為主體做股權投資,IPO仍有障礙。
再說下信託計劃嵌套有限合夥。
2009年建銀國際就曾做過類似的嘗試,即其設立的建銀醫療保健股權投資基金(不過不是嵌套有限合夥,而是嵌套公司制,但原理相通)。後來未見該基金有項目以IPO的方式退出。
2010年9月底,天津成立了4家所謂的「信託計劃嵌套有限合夥」的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其中有三家是由中信信託牽手上海華岳投資設立的。分別是博道信元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華辰佳業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御道元誠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另有一家是由西安國際信託和江西鄱陽湖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的天津大石洞穩健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
❺ 為什麼信託的范圍可以和人類的想像力媲美
信託業前途未卜
收藏人:可旺先生
2010-06-05 | 閱:130 轉:2 | 分享
| 來源
信託業前途未卜
從1979恢復中國信託業至今,23年的時間里,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能像
信託業那樣充滿著想像空間,業內人士自嘲是"除了販毒什麼都做了,但是什
么也沒有做好"。
在一向給人以飽經滄桑印象的中國信託業中,美國信託業權威斯考特說過
的一句名言廣為人知:"信託的應用范圍可與人類的想像力相媲美。"中國信
托業的發展歷程也在事實上從一個獨特的側面印證了斯考特的預期。可以說,
從1979恢復中國信託業至今,23年的時間里,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能像信託
業那樣充滿著想像空間。在這段充滿激動人心的機會、而又充滿風險的嘗試階
段,信託公司將想像力發揮在各個合規或者不合規的領域,惟獨在信託本業的
探索十分有限。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工作安排,2002年底,被業內人士視為"推倒重來"
的第五次信託整頓即將結束。《信託法》、《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信
托投資公司資金信託管理辦法》(一法兩規定)的發布施行所帶來的新的想像環
境,不少新的信託產品帶著新的想像風格正強勢推出。
在經歷脫胎換骨的第五次整頓之後,信託業能否成為與銀行、保險並駕齊
驅的中國金融業的三駕馬車?
一、第五次重新出發
與信託業起伏不定的整頓相比,2002年7月之後的中國信託業讓人有耳目
一新的感覺。
就在2002年7月,中國各地的個人信託產品一下子紛涌而出:上海的愛建信
托、上海國投分別推出上海外環隧道、上海磁懸浮交通項目信託;北京國投推
出北京商務中心土地開發項目資金信託;重慶國投推出教育信託;新疆的金新
信託推出"烏魯木齊客運出租汽車項目計劃";廈門國投為政府重大工程項目
融資。
也許是經歷多次整頓帶來的謹慎心態始終保留在信託業人士的記憶中,即
使是這些信託產品的熱銷,業界的看法也有很大分歧,有人為之叫好,認為它
表明信託業發展的春天到了;也有人擔心這會不會又導致一哄而起,魚龍混雜
的混亂局面出現。
中國信託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1979年10月中國銀行成立信託咨詢
部,我國出現了第一家信託機構;同年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成立,意味著
獨立的信託公司正式登上中國的金融舞台。此後,全國信託公司一度發展到
1000多家,即使是在第5次清理整頓前的1998年底,全國具有法人資格的信託投
資公司也有239家,總資產合計約6000億元。
在我國信託業的20多年發展歷程里,先後招來5次清理整頓,平均每4年就被
清理整頓一次。相比較而言,1999年開始的第5次清理整頓是最嚴厲的一次,國
務院決定通過此次清理整頓使信託業回歸本業,要求信託投資公司真正從事受
托理財的業務。業內人士將此次整頓形象地稱為"推倒重來"。
在刻骨銘心的整頓之後,信託業如此獲得正面關注和掌聲,既讓信託業內
的人士稍稍放心,同時也凸現了監管機構的良苦用心。
根據監管機構第五次整頓的要求,在第五次清理整頓中完成重新登記的信
托投資公司,是嚴格按照《信託法》、《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以及人民銀
行的相關要求,實現信託與證券分離,以"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信託業務
為根本的"新生"的信託投資公司。今後信託投資公司不再是以存貸為主業的
"准"銀行機構,更不是經營證券經紀業務的"准"證券機構,而是資本市場
中發揮財產管理和中長期融資功能的一個重要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全國批準保留的信託投資公司為60家左右
,原則上每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保留一至兩家,到2002年6月份之前,已有
20餘家信託投資公司完成了中國人民銀行要求的重新登記工作。
當前信託業的新發展動力,首先來自於信託的市場需求日漸增長。我國財
產管理市場的逐步形成將產生對信託的巨大需求。大量的財產擁有者,比如地
方政府的預算外資金、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門的專項資金、社會公益基金、社會
保障資金、企業閑置財產、個人資產等,亟待金融中介來提供專業化的財產管
理服務。尤其是當前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已達數萬億元,需要藉助靈活多樣
的金融服務來實現財富的保值與增值。同時,我國企業經營體制和融資機制正
在發生深刻變化,要求金融中介提供財產管理、資本運營和長期融資等金融服
務,也將對信託功能產生大量需求。
其次,經過第五次整頓之後,中國新的信託業的制度性框架建設已基本成
形。早在中國信託業飛速膨脹起來的20世紀90年代初,業內呼籲加快制訂信託
管理法律條令的聲音就頗為強烈。在總結中國信託業發展的種種問題時,許多
專業人士也將其歸咎於監管法律的滯後。在信託業的整頓中,一些信託業的業
內人士甚至不無委屈:"以前並沒有規定信託公司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轉過頭來都成了違規。"在經過了幾年的整頓之後,在整頓之初確定的許多原
則現在在新的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中得以明確。
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信託公司的比較優勢也是明顯的:
1.獨特的低破產風險的制度優勢。只有信託公司可以以"信託合同"的形
式受託管理資產,提供信託財產獨立性所體現的"破產隔離"功能;
2.獨特的提供超市化金融服務的優勢。在金融機構中只有信託公司可以為
委託人提供包括貸款、拆放、投資等全面運用資金的理財服務。同時,信託公
司可以利用信託功能介入諸如資產證券化、企業激勵機制的實現,包括MB0、
員工持股計劃、雇員福利計劃(企業年金信託)。比如,資產證券化中信託公司
天然地就具有SPV的功能,資產出讓方完全不必另外再造一個SPV。實際上,《
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規定,信託公司可以開展10項業務,其中主要業務有
:資金信託、財產信託、投資基金、投資銀行、信用證和資信調查;經營方式
上有對外投資、貸款、出租、出售、同業拆放、融資租賃等;投資范圍上可以
是證券也可以是實業,能夠真正實現組合投資和組合運用資產。因此,信託公
司在經營范圍上可以說是最有可能發展成為金融百貨超市的金融機構。
3.獨特的全功能投資銀行的業務優勢。信託公司在投資銀行業務方面除了
股票承銷外,其他包括國債、政策性銀行債、企業債券承銷、企業重組、並購
、公司理財、財務顧問等中介服務都可以開展,並且信託公司在從事投資銀行
業務時還可以與擁有自身的信託服務相結合,應該說還是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
。
4 .獨特的對外投資優勢。信託公司可以用自有資金對外投資。《信託投
資公司管理辦法》第25條規定,信託公司的自有資金可用於投資,具體的投向
並無具體限制;而在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中,除保險公司可
以對基金投資不超過15%外,其餘都不允許對外投資。
5.獨特的對外開放平台和拓展業務的平台。首先,中國入世談判時,對信
托業開放的限制基本上沒有涉及,可以說發揮信託想像力的空間相當大。目前
,一些信託公司已經開始了引進外資的行動,天津北方是首家引進外資的信託
公司。經過艱難的整合,北方國投與濱海信託經過合並重組及股份制改造,引
進了11%的外資股份,2002年6月8日天津北方信託公司重新掛牌。考慮到信託
業廣泛的業務范圍和對於外資進入的寬松的限制,信託業很可能成為未來外資
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其次,信託業的經營范圍廣泛,許多
經營管理狀況良好的信託公司很有可能進一步拓展為金融控股公司。
二、前路風雨蒼茫
2002年7月份以來中國信託市場的熱鬧讓樂觀的信託業人士看到了希望,
"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信託業似乎再次面臨著浴火重生的歷史機遇。
不過,對於信託業內的人士來看,整頓、整頓再整頓,已經使信託業在面
對任何新的機會時,都多了幾分冷靜。
可以說,基於中國轉軌經濟的特徵,中國的許多行業都有"在整頓中發展
"的經歷。在金融行業中,惟有信託業經歷的整頓最為滄桑,而且是連續5次
,歷時跨世紀的20年。
中國信託業起步的標志是1979年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成立。1982年4
月10日,國務院發出"關於整頓國內信託投資業務和加強更新改造資金管理的
通知"。這時候,距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成立僅僅兩年半的時間。這只是中
國信託業5次大整頓的第一回。
1985年,國務院要求銀行停止辦理信託貸款和信託業務,已辦業務應加以
清理。
1988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公司的8號文件精神
,開始對信託投資公司的第三次整頓。1989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
清理整頓金融性公司的通知》,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統一組織檢查、監督
和驗收。
1995年5月,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中國工商銀行等四家銀行與
所屬信託投資公司脫鉤的意見》,脫鉤工作於1996年結束。
1999年4月,財政部發布關於《信託投資公司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和損失沖
銷的規定》。2001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頒布並實施。2002
年中,人民銀行宣布,中國信託業第五次整頓將在2002年內結束。
在這5次接連不斷、力度不同的信託業整頓中,不少信託公司先後倒地。
1995年10月,中銀信託投資公司因資不抵債被廣東發展銀行強行收購;1997年
2月,中農信因到期債務不能償還被關閉;1998年6月,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
司因同一原因被關閉;1998年10月,號稱中國信託業"老二"的廣東國際信託
投資公司也因資不抵債和支付危機被關閉;2002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
告,撤消光大國際信託;2002年6月,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因嚴重違規
經營,被宣布撤銷。
沉舟側畔千帆過,中國信託業的生存能力確實是金融機構中相當強的。
2001年10月1日,中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開始實施。在它的前
一天,經過3年整頓後,中煤信託成為了第一家獲得央行重新登記的信託公司
。2002年7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信託投資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
法》開始施行。愛建信託的"上海外環隧道項目資金信託計劃"也就是在這一
天開始募集,從而迎來了2002年信託產品的小高潮。
不過,即使到現在,被整頓多次的中國信託業對於下一步的發展也有很大
分歧。
佔主流的當然是樂觀派。比較而言,修訂後的《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
中,信託公司事實上成為了國內目前為止惟一準許在證券市場和實業領域同時
投資的金融機構,完全可以成為聯結實業與金融資本、股權市場與其他要素市
場、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金融紐帶。因此,業內人士傳出了原來有些改制為
證券公司的信託公司有些後悔的傳言。因為這幾家信託公司在央行對信託公司
的清理整頓過程中,整體轉製成了證券公司。而現在看來,他們認為似乎留在
信託業內的前途更加遠大。
但是也有事實上的悲觀派。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中國光大集團。2002年上半
年,光大集團主動放棄光大國投,盡管信託業4年的整頓讓全國近300家公司只
剩下了50餘家,信託牌照已成為當下金融業中的稀缺資源。但從光大集團的決
策結果看,光大集團對於未來中國信託業的發展態勢和競爭格局並不看好。
中國的信託業會不會迎來第6次整頓?這是一個目前許多雄心勃勃的信託
業人士所不願回答的問題。實際上,在游戲規則日漸清晰之後,這個問題的回
答取決於信託業的自身。實際上,反思信託業經歷的五次整頓,信託業在整頓
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並不僅僅是哪些機構經營不善和違法違規所造成的,也不
僅僅是關閉多少家信託機構所能解決的。從一個行業長期的發展來看,關鍵是
明確其市場定位的問題。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信託業已經走過的坎坷道路
,真的可以說是誤入歧途所致。
三、為何命運多坎坷?
在完善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信託業有了廣闊的發揮想像力的空間和餘地。
實際上,目前在主要的發達國家,信託行業不僅具有財產管理、財務服務的機
能,還具有了長期金融的機能,成為與銀行、保險並舉的金融業3大支柱之一
。
既然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信託業發展蓬勃,中國現實的經濟環境也對信託
業的發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為什麼中國信託業的命運一直多坎坷呢?
首先,中國的經濟發展階段和經濟環境制約了信託業的發展。
從世界信託業的發展可以歸納出現代信託業生存和壯大的基礎條件是:第
一,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第二,信用制度和產權制度明確,個人財產受到
保護;第三,社會經濟發展中對信託業務有現實的需求。
但是,中國信託業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始發時,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相關環
境是:計劃經濟模式還處於初期轉變階段,市場經濟的相關要素開始萌芽;社
會財富積累不足,企業和個人資產的規模性、自主性及多元增值要求還十分有
限;無論是物資形態的財產,還是非物質形態的知識產權,都還沒有作為一種
獨立性的、可委託經營的特定資產集中運作的需求,相關的法規和政策也不具
備等等。在這種歷史背景和多種欠缺性因素的影響下,信託公司雖然成立和擴
展,但並沒有條件進行真正意義上的信託業務,只能和商業銀行及其它金融機
構混業經營。同時,目前我國產權制度改革需要深化;個人和企業的資產尚不
豐裕;對信託品種的設計缺乏有組織有計劃的開發和研究。目前我國實際上利
用的信託類型基本上都局限於商事領域,而以個人為受託人的民間信託基本沒
有什麼發展。
其次,信託投資公司在治理結構方面的缺陷制約了信託業的發展。
信託投資公司在治理結構方面的顯著缺陷,可以歸結為嚴重依附於政府的
、軟約束下的"官辦"融資窗口。各信託公司實際成了各部門、各地方政府的
全功能金融機構,集銀行、證券、投資、信託、租賃、收購兼並等業務於一身
。各部門、各地方政府在利益的趨勢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國信託行業
迅速升溫,從中央部委到省、市,甚至到縣,都在辦信託公司。由於信託公司多
具有政府背景,內部缺乏清晰嚴格的風險管理和制約機制,免不了"人情項目
"、"條子工程",加上業務混亂、舉債無度、管理混亂,信託公司形成和積聚
了大量風險,幾乎成了引發金融風險的"風暴源"。中農信、廣東國投破產,多
家信託公司償不清外債,並不是偶然的。
當然,對於地方政府來說,由於從銀行獲得資金的難度加大,於是積極設
❻ 一文帶你讀懂,家族信託到底是財富傳承還是新型騙局
出品 | Meta 財經
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隨著經濟 社會 轉型發展,曾經只流轉於少部分人的家族信託走進了大眾視野,成了父母們的「深遠計」。
最為著名的便是2008年沈殿霞的家族信託,香港著名藝人沈殿霞因肝癌住院,沈殿霞自知即將不久於人世,便決定:以自己全部財產,設立家族信託。據香港媒體估計,沈殿霞留下約6000萬港元的遺產,其中包括不動產。近年來,房產市值大增,若摺合現值,這筆遺產已從6000萬漲到近億元港幣。之所以設立信託,是怕女兒太年輕,繼承的巨款會揮霍一空。
無獨有偶,梅艷芳也加入了家族信託。2003年,梅艷芳將部分房產現金等資產委託匯豐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管理,每月支付給梅艷芳母親7萬元作為生活費,直到母親去世。
此外,據媒體披露,SOHO中國潘石屹、龍湖地產吳亞軍等多位中國富豪也早就設立了家族信託。尤其是龍湖地產能避免受到掌門人婚變的沖擊也是得益於家族信託。
作為監管鼓勵的信託本源業務,家族信託近年來發展迅速,順理成章地進入我國大眾視野,成為了越來越多家庭的選擇,被稱為「可持續的母愛」。而從機構角度來看,近年來信託公司的業務轉型,家族信託成了各家信託公司業務拓展的必爭之地。
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家族信託存量規模已達3494.81億元;在2022年1月單月家族信託規模新增128.99億元,較上月增長33.54%,創近一年來新高。
家族信託到底是財富傳承還是一場新型騙局
隨著信託機構的轉型,雖然家族信託迎來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市場上的風評卻褒貶不一。
2020年,媒體曝光某華東地區信託公司把爛資產,爆雷的項目裝進客戶家族信託里,導致流動性風險,引發市場轟動。
具體來看,該信託公司在應對風險項目、剛兌普通投資者的過程中,利用家族信託更為靈活的操作空間,承接相應的風險項目。據相關轉讓記錄,該信託公司在同一天內分兩次向同一個家族信託產品轉讓了共計600多萬份額。其中涉及大量信託融資的某房地產公司,出現在不少家族信託的資產池子中。甚至有信託公司的人士表示,就在該地產公司公開暴露問題前不久,市場對其已有所顧慮時,該信託公司的家族信託產品仍配置了一些資產。
隨後,該信託公司負責人公開表示,承接主要是一種過渡性安排,尚未導致實質性後果。
再往前追溯,這種案例並不罕見。據21世紀經濟報道,某位投資人此前以購買普通信託的方式投資了該項目約3000萬,後項目違約,公司對其他投資人進行了剛兌;而這位投資人情形較為特殊,彼時他剛好在這家信託公司設立了家族信託,家族信託成立後,公司在未明確告知投資者的情況下,將這3000萬風險項目的信託份額轉讓至該客戶的家族信託中。假如轉過去之後,後續自有資金不能接上,置換退出,又或者公司團隊和領導發生變動,不再按既定的計劃延續操作等,就有可能出現實質性虧損。
上述信貸公司的操作讓信託市場遭到了投資者的質疑,家族信託產品到底靠不靠譜?
華東地區資深業內人士告訴Meta 財經 「騙局是不可能了,每個正規的信託機構都受到嚴格的國家監管,而且近幾年國家監管力度不斷加碼,如果現在出現這種欺詐行為,從機構到責任人都要受到非常嚴厲的處分。但是,家族信託的核心不是完全依仗信託公司全權託管,而是要把家族信託實際控制權掌握在委託人手中。」
家族信託是指高凈值人群委託信託機構,代為管理、處置家族財產的信託計劃,其目的在於實現富裕人群的財富管理和子孫福祉。
與其他財富傳承工具相比,家族信託投入至信託計劃內的財產即具備獨立性,無論富人離婚析產或破產、死亡,家族信託計劃內的財產都將獨立存在。而且委託人可通過合同約定設定多樣化、個性化的傳承條件。此外,通過特殊的財務安排,家族信託可用於規避高額的遺產稅費。
家族信託的本質也決定了它可以完成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財富傳承任務,對於未成年人也有比較穩定持續的利益保護。
但是,業內人士強調,家族信託並非如理財或者股票一樣具備非常大的靈活性,信託也不是立刻就可以完成設立的。家族信託除了需要綜合考慮委託人及其家庭成員的財產、年齡、婚姻狀況等多重因素以外,還要關注到設立信託的成本、風險以及受託人的專業程度,選擇合適的時間和機構進行委託。此外,如果受託人在能夠證明已經盡職盡責實施了有效管理的情況下, 由於市場波動導致投資損失,財產損失則由財產委託人承擔。
從國家層面來看,我國也在逐步完善信託市場相關制度。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原主席肖鋼曾在2021年全國兩會就曾提案建議,從修訂信託法、建立與家族信託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出台信託法司法解釋以及加強監管等四方面完善信託制度,促進推行家族信託。而在2021年12月初,該提案得到了中國人民銀行的詳盡答復。業內人士認為,人民銀行的答復,為家族信託業務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引領性方向。
信託頻繁暴雷,家族信託會不會「吃鍋烙」
隨便在網上打個關鍵字搜索,就可以搜索到近百條關於信託暴雷的新聞。回首2020年至今,集合信託產品共發生近500起違約事件,涉及違約項目金額超過2700億元,包括新時代信託、四川信託、華信信託、安信信託等公司均出現了大量信託產品集中違約事件,涉及的違約項目金額巨大。
7月13日,四川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信託」)單日內四次被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金額總額為 2628.12 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判決書披露,四川信託股東宏達股份和宏達集團挪用信託項目資金最早可追溯至2013年,共涉及6個固有業務和23個信託項目。
2021年3月,四川銀保監局開出信託業史上最大罰單,四川信託因存在13項違法違規事項罰款3490萬元。一年後的2022年3月,四川銀保監局又公布了17張關於四川信託的罰單。
除此之外,7月3日。北京裁判文書網公布兩份民事判決書顯示,程女士作為B1類受益人,於2017年在某信託認購兩筆共計8000萬信託產品,但後續信託劣後方未履行補倉義務,產品出現巨額虧損,程女士的8000萬最終僅分配信託利益約394萬。
「就眼下的情況來看,大多數頭部信託機構都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人力團隊、資產配置框架以及內控制度,因此也有很好的抗風險能力。家族信託往往服務的是資金規模比較大的家族客戶,而且是一個長期的服務,因此風險把控的嚴格程度與市場上其他的產品相比也是更為謹慎的。」業內人士如是說。
據《中國信託業發展報告(2020-2021)》,根據信託業協會調研問卷的不完全統計,當前家族信託資產主要配置在信託公司自有產品上,其次是其他金融產品和外採信託產品。在信託公司自有產品投資上,調研問卷所統計的家族信託投資於公司自有固定收益產品的規模為345.15億元,佔比64.43%,其次是投資於其他非信託金融產品(主要為銀行理財產品、私募基金等)的規模為105.31億元,佔比19.66%,投資於自有證券投資信託和股權投資信託產品的規模佔比為0.9%和7.95%。
從上述報告中不難發現,我國的家族信託資產配置在多元化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外貿信託副總經理馬紹晶也曾公開表示:「我們確實感受到,FOF產品已經成為家族信託越來越重要的配置方向。家族信託存續時間長、追求穩健、傳承的特性與FOF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與優勢十分匹配,所以,這種趨勢性的變化可能說是一種必然。同時,FOF業務基於其資產配置的能力,還可以為部分家族信託設計定製化的FOF產品。」
建信信託信託業務總監沈志強此前也在公開場合中提到,家族財富管理從配置簡單的資金信託或者固定收益產品,逐步到配置未上市公司股權、大類資產,未來這條路應該會越來越寬泛。
Meta 財經 注意到,資管新規正式實施以來,信託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以及防範金融風險的踐行再上新高度。我國監管部門對於信託行業的監管不斷加碼,比如當前實施的「兩壓一降」,即融資類業務每年持續壓降、金融同業通道壓降和表內外風險資產處置,也為信託行業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此外,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關於《信託法》修改完善、信託行業轉型以及家族信託等議題受到代表委員們的廣泛關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國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南方 科技 大學代理副校長金李提案呼籲,雖然信託資產結構不斷優化,業務結構轉型初見成效,但信託業務創新急需找到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