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發展之路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發展之路

發布時間:2024-09-20 08:22:22

㈠ 中信銀行和台灣的中信金控有什麼關系(30分)

他們兩個基本上沒有什麼關系。
中信金控全稱: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下有四家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中國信託保險經濟人、中國信託綜合證券、中國信託創投。其中「中國信託商業銀行」(Chinatrust Commercial Bank,英文簡寫CTCB)成立於1966年3月14日。「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資產為160億美元,是台灣最大的民營銀行,相當於全美第60大銀行。今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全面開放兩岸之間銀行辦理金融業務,大陸五大商業銀行和台灣「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獲准可直接通匯.
中信銀行:1984年底,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公司)董事長榮毅仁先生向中央專函要求在中信公司系統下成立一個銀行,全面經營外匯銀行業務。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同意,先成立銀行部,擴大經營外匯銀行業務,為成立銀行作好准備工作。

1985年4月,中信公司在原來財務部的基礎上成立了銀行部,進一步擴展了對外融資、外匯交易、發放貸款、國際結算、融資租賃和吸收存款等全面銀行業務。在銀行部建立的兩年時間里,得到中國人民銀行與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業務進展較快,通過辦理人民幣及外匯存款、貸款、進出口開證、國際租賃、優價證券及外匯買賣、外幣兌換等業務,積累了一定經驗,已初步具備了成立銀行的條件。

1986年5月底,中信公司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將中信公司銀行部改組成中信銀行"。1987年初,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信銀行正式成立。1987年初,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信銀行正式成立。總行設在北京。

1987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信銀行為中信公司所屬的國營綜合性銀行,是中信公司的子公司,獨立法人。注冊資本8億元人民幣。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在國內外可設立分支機構,經營已批準的銀行業務。

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先生任中信銀行名譽董事長。

㈡ 中國信託業發展歷史有哪些

中國的信託業始於20世紀初的上海。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專業信託投資機構——中國通商信託公司,1935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央信託總局。新中國建立至1979年以前,金融信託因為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下,信託沒有能得到發展。

1979年10月,國內第一家信託機構——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宣告成立,此後,從中央銀行到各專業銀行及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紛紛辦起各種形式的信託投資公司,到1988年達到最高峰時共有1000多家,總資產達到6000多億,佔到當時金融總資產的10%。

我國信託業發展的幾起幾落有其客觀原因:

誕生時缺乏基礎,一是缺乏一定的市場需求和經濟基礎。「受人之託,代人理財」是信託的基本功能,因此信託生存的首要條件是有「財」可理。建國以來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採取的是高積累、高投資、低工資、低收入的政策,民間基本上無可理之財。二是缺乏健全的社會信用基礎。

信託「以信任為基礎」,信任關系的確立和穩定是信託賴以生存的土壤。我國社會信用關系尚缺乏剛性,信用鏈條十分脆弱,契約意識較差;總體而言,信用基礎仍十分薄弱,制度建設滯後,不完備。


直到2001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正式施行,我國的信託制度才初步確立。在此之前沒有一部專門的信託法,也無其他明確信託關系的法律規范。這使信託機構的活動長期缺乏權威的基本准則,令信託業的發展陷入歧途。這些年來,信託公司主要從事銀行存貸業務、證券業務和實業投資業務,沒有集中到「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主業上來。

㈢ 商業銀行的發展演變歷程怎樣的

1.我國銀行業發展的第一階段:
a、正是中國經濟轉軌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逐步恢復和發展的銀行體系(主要是國有銀行)在經濟轉軌中發揮了重要的金融支持作用。改革開放之初,百廢待興,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和轉軌。而經濟轉軌中,如何動員和支配社會資源、提高經濟效率、保持社會公平,同樣是政府面臨的重要挑戰。
b、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發生了兩個重要變化:由於當時是銀行占據絕對地位且主要是國有銀行,則絕大部分「金融剩餘」都進入了國有銀行;另一方面,國有企業狀況日漸惡化,在經濟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同時由於稅收體制改革沒有跟上,導致國家汲取財政能力(不包括債務收入的財政收入佔GNP的比重)從1978年的31.2%下降到1996年的10.7%。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加強了對金融業(主要是國有銀行)的控制,促使其承擔政策性職責,行使財政職能,國家汲取金融能力的上升替代了國家汲取財政能力的下降,國有銀行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體現為:在動員資源過程中,金融業替代稅收功能;在資源配置過程中,金融業替代財政功能。這體現為:在動員資源過程中,金融業替代稅收功能;在資源配置過程中,金融業替代財政功能。
拓展資料:
歷史事例:考古學家在阿拉伯大沙漠發現的石碑證明,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巴比倫的寺院已對外放款,而且放款是採用由債務人開具類似本票的文書,交由寺院收執,且此項文書可以轉讓。公元前4世紀,希臘的寺院、公共團體、私人商號,也從事各種金融活動。但這種活動只限於貨幣兌換業性質,還沒有辦理放款業務。 羅馬在公元前200年也有類似希臘銀行業的機構出現,但較希臘銀行業又有所進步,它不僅經營貨幣兌換業務,還經營貸放、信託等業務,同時對銀行的管理與監督也有明確的法律條文。羅馬銀行業所經營的業務雖不屬於信用貸放,但已具有近代銀行業務的雛形。

㈣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與南京銀行哪個好

南京銀行好。
南京銀行於1996年2月8日在南京成立,是一家由國有股份、中資法人股份、外資股份及眾多個人股份共同組成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實行一級法人體制。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國信託」。於1966年由辜振甫所創立,為台灣頗具規模的民營銀行,其中外資持股超過百分之55%。
銀行(Bank),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專營機構、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

㈤ 中國信託現狀

在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化過程中,信託作為影子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是行業的立業之基。信託是商業銀行的重要補充,同時相較於銀行,信託公司兼具靈活、反應迅速、風險偏好相對較高的特點,可快速響應實體經濟中長尾客戶的融資需求,高效服務實體經濟,在補充傳統金融薄弱環節中發揮重要作用。

㈥ 中國信託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信託銀行前身為中華證券投資公司,成立於55年。營業項目包括存款、放款、保證、外匯、OBU、信託、信用卡、現金卡、證券、債券、衍生性金融產品、應收帳款承購、以及保管箱及電子銀行業務等。
為擴大營運規模,中國信託銀行先於92年12月與萬通銀行合並,再於93年10月購並鳳山信用合作社;至94年底國內分行據點共計111家,海外分子行據點共66處;國內自動提款機(ATM)達3,493台;另存款規模擴充至1.24兆元,總資產規模更高達新台幣1.6兆元,高居台灣所有民營銀行之冠。

閱讀全文

與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發展之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如建工股票 瀏覽:52
特斯拉新浪股票 瀏覽:190
借貸名義從國外匯錢 瀏覽:196
惠州證券公司電話 瀏覽:184
生產電解錳上市公司 瀏覽:194
恆生金融財富公司 瀏覽:193
70年代英鎊兌港元匯率港 瀏覽:802
3000韓幣匯率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705
江蘇省亞邦塗料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405
九州證券金融市場部 瀏覽:824
銀行對金融機構授信額度 瀏覽:483
華西證券非現場開戶傭金 瀏覽:910
香港天風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346
華聞傳媒股東結構 瀏覽:580
外匯管理局申報收到境外非居民 瀏覽:342
投資黃金和貴金屬經常被政府控制 瀏覽:46
外匯123形態 瀏覽:729
投資理財經典著作 瀏覽:763
股票交易時間段結束買價和賣價 瀏覽:423
哪個銀行外幣匯率最低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