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銀行用創新資本工具融資

銀行用創新資本工具融資

發布時間:2025-01-22 18:52:40

① 銀行為什麼要創新

有利於忽悠更多的人。

一、引言
銀行業務創新從本質上說屬於金融創新的范疇,但迄今為止對金融創新尚無統一的解釋,大多根據熊彼特的觀點衍生而來。熊彼特在他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對創新所下的定義是:創新是指新的生產函數的建立,也就是企業家對生產要素實行新的組合。它包括五種情形:(1)新產品的出現;(2)新生產方法或技術的採用;(3)新市場的開拓;(4)新原材料供應來源的發現;(5)新企業管理方法或組織形式的推行。由此大致可以推衍出金融創新的三個主要層次:金融業務創新、金融市場創新和金融制度創新。本文所要論述的銀行業務創新主要是指金融業務創新這一微觀層次,它包括金融工具和服務品種的創新,被視為金融創新的核心。
銀行業務創新能力在國外銀行業的管理體系中已成為其核心競爭能力的突出表現,而我國的銀行業由於長期處於計劃經濟的體制下,致使銀行活力不足,更談不上業務的創新發展。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銀行業逐步開始了商業化、企業化的進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以及對外開放的深化,業務創新可以說是一條銀行發展和壯大的必由之路。本文試從商業銀行如何在新的經濟條件下開展業務創新和更好地發揮銀行對經濟的推動作用角度進行闡述。
二、銀行業務創新的理論基礎
(一)宏觀基礎-金融深化論
美國經濟學家麥金農和愛德華•肖在《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金融深化與經濟發展兩部》著作中,系統地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論。
金融深化理論的核心觀點是:一國的金融體制與該國經濟鬧扮發展之間存在著相互刺激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在政府放棄對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的過分干預、讓市場機制特別是利率機制自由運行的前提下,一方面健全的金融體系和活躍的金融市場能充分有效地將社會閑置資金轉化為生產性投資,並通過市場機制引導資金流向高收益部門和地區,促進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經濟的不斷發展,通過國民收入的增加又會刺激金融的擴張,由此形成金融與經濟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這便是金融深化。
衡量金融深化的尺度主要有:第一,存量指標。比如金融資產的種類和存量,金融資產存量與收入之比,金融資產存量與有形財富(真實財富)存量之比等等。這些絕對指標或相對指標的上升就意味著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第二,流量指標。金融流量易於表現金融深化的特徵,例如,對國外儲蓄要求的降低,資本外流的減少,金融職能和金融機構的專業化,場外非法金融交易活動的減少,有組織的金融市場的發展等等。第三,金融資產的價格。這是金融深化與否最明顯的表現,即利率的升降,從而各種金融資產的價格能正確地反映金融市場上的資金供求關系,或者說,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以及各種利率結構的合理性。第四,匯率指標。官方匯率與黑市匯率差距的縮小程度即意味著金融深化的程度。
金融深化理論的主要政策主張有:(1)推進貨幣深化,即通過運用更多的貨幣政策工具,刺激實際貨幣需求的增加來實現貨幣深化。(2)推進金融體制深化。在貨幣深化的基礎上,改革金融體制的落後低效率狀況,打破銀行業間的壟斷,提高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並且消除人為因素對金融市場的分割和干預,讓各個金融機構在競爭中逐步發揮專業分工優勢。而且還應逐步增加各種金融資產的種類,擴展金融工具的期限結構。(3)在推進金融深化的同時要進行財稅改革和外貿改革,否則將會阻礙、破壞金融深化。
這些政策主張,其基本點是想通過利率自由化來促進金融業的發展,帶動經濟增長。
由此可見金融深化的過程是一個逐步消除金融抑制與放鬆金融管制的過程,這必將極大地促進創新的發展。金融深化表現為經濟貨幣化程度不豎彎哪斷提高、取消利率與匯率管制、允許多層次多類型金融機構並存競爭。隨著經濟貨幣化程度的提高,金融市場會得到發展,市場工具的創新有了發展空間,而利率、匯率管制的取消會導致金融市場價格的不確定性,加之金融體系競爭性的加強,形成了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業進行創新的內部和外部壓力,銀行業務創新勢在必行。
另一方面金融創新反過來會加深金融深化的程度。金融業務和市場的創新將直接提高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分配資金的效率,有效地促進儲蓄轉化為投資,使整個金融體制效率更高,最終促進金融相關系數的穩步提高。而這正是金余碼融深化的目的。
這樣就形成了「金融深化---創新---再深化---再創新」的良性循環並且貫穿於整個金融業的發展過程。
我國過去在計劃經濟時期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金融抑制,如匯率、價格等的雙軌制、利率非自由化等。銀行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財政的附庸,沒有遵循市場規律。自我國開始市場化改革以來,價格已實現了主要由市場調節,匯率也取消了雙軌制,實現了經常項目下的自由兌換,利率杠桿作用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 在《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提出:「中國人民銀行制定存、貸款利率上下限,進一步理順存款利率、貸款利率和有價證券利率之間的關系;各類利率要反映期限、成本、風險的區別,保持合理利差;逐步形成以中央銀行利率為基礎的市場利率體系。」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銀行利率為基準利率,同業拆借市場利率為基礎利率,資本市場利率圍繞貨幣市場利率變動的利率。由此可見,我國利率的市場化進程已經開始。在利率市場化即金融深化的過程中,必然要求作為經濟活動中介者的銀行進行業務創新,否則將無法適應新經濟形勢的要求,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這也正是我國商業銀行要進行業務創新的深層次原因與制度背景。
(二)微觀基礎-市場細分與目標營銷
現代戰略營銷的核心可以被描述為目標營銷(STP營銷)---即細分 (Segmenting)、 目標 (Targeting) 和定位 (Positioning),這種營銷戰略產生是因為顧客個性化的需求致使大規模營銷變得愈來愈困難,大規模市場正經歷著「細分華」。市場被分割成不同層次的目標細分市場,其特徵是:具有不同風格的群體在不同的分銷渠道中流通。面對特定的細分市場,目標營銷便應運而生,共有3個步驟:第一步是市場細分,即按照購買者所需要的個別產品或營銷組合,將一個市場分為若干不同的購買者群體的行為;第二步是目標市場的選定,即判斷和選擇要進入的一個或多個細分市場的行為;第三步是市場定位,即在目標市場顧客心中建立以產品特徵為核心的心理階梯的利益的行為。
我國金融市場正經歷著「細分化」,銀行必須轉變營銷觀念開展業務創新以適應目標營銷的要求。
首先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目標營銷正成為可能。以往在計劃經濟時期,國民收人的分配中以國家為主,個人只佔很少的部分。因此相對而言個人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較少。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國民收入的分配開始向個人傾斜。個人所掌握的金融資產逐漸增多並且呈現出階層化。這樣就形成了人們對金融服務的多層次的需求,使得銀行針對細分市場開展目標營銷成為可能。
其次細分市場的確定,要求作為金融服務的提供者銀行不能僅憑一項業務去同時滿足多個不同偏好的市場的需求。例如利率水平較低的儲蓄可以滿足一般居民對所持金融資產保值的要求。但對於中高收人階層來說他們可能更關注金融資產的增值問題。這種情況的出現勢必要求銀行對其原有業務進行創新,以更好的滿足市場變化的需求。
如果說金融深化是銀行業務創新的制度背景,那麼目標營銷的出現則是銀行業務創新的現實基礎,為其創新指明了方向。
三、當前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必要性
(一)加快業務創新是銀行自身發展的迫切需求
商業銀行以「安全性、盈利性、流動性」為自身經營的原則,其中的「盈利性」
原則體現了商業銀行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以公平競爭的手段、合法的經營、誠信的聲譽、較少的投入來換取最佳的效益是商家的渴求目標。以確保自身的優勢為基礎,不斷的拓展經營領域是所有商業化企業的經營之道。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深化,外資銀行、股份制銀行的蓬勃發展,同業間競爭不斷加劇。各家商業銀行在競爭中求生存和發展,競相以優惠條件吸收存款,造成成本不斷上升。與此同時,貸款業務發面由於客戶企業的經營不善,加之以銀行內部管理體系不完善,造成信貸資產質量下降,銀行效益下滑。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必須不斷開拓新的業務領域,不斷開發適合市場需求的金融產品,培植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加快業務創新是銀行適應經濟金融環境及市場需求的客觀要求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國民經濟的整體環境發展對商業銀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銀行不斷加快新產品的開發,加速資金在國民經濟中的融通,推動社會整體效益的改善;另一方面要求銀行在業務創新的同時注重風險的防範。二月四日,中國首部針對金融衍生產品的法規《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出台,此辦法為商業銀行的表外業務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法規條件,降低了政策風險。隨後,二月二十三日《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出台,對銀行開展業務的風險控制提出了新要求。�
國民經濟的發展致使市場需求發生顯著變化,人民收入的不斷增加,對投資的需求不斷增加。突出的表現是新的社會階層(所謂的中產階級)的出現,該階層的投資理財需求強烈,但苦於國內銀行產品的缺乏和國外銀行業務的限制,致使大量閑置資金流入炒賣房地產的行列,造成了局部經濟發展的失衡。這就要求國內銀行在業務產品創新方面不斷適應市場主流需求的變化。
(三)加快業務創新是國內商業銀行參與國際競爭和與國際銀行接軌的需要
我國已成為WTO的正是成員,根據有關協議,我國將逐步取消對外資銀行的限制,取消外資銀行辦理外匯業務的地域和客戶限制,外資銀行可以對中資企業和中國居民開辦外匯業務,逐步取消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限制。這些表明入世後,國內銀行業面臨著嚴峻考驗。外資銀行歷史長,規模大,擁有資金、技術、信息、人才等各方面的優勢。國內銀行業從競爭一開始就有著先天不足。雖然擁有網點分布廣泛、機構眾多以及客戶情感偏好等方面的優勢,但外資機構在競爭中必然會避開這些弱項,以在華經營的外資企業為突破口逐步擴大到三資企業、進出口業務等方面。而且外資銀行一般也不會在傳統業務上與國內銀行業相競爭,而會將重點放在中間業務、高增值業務上。這些客戶與業務正是國內銀行業手中為數不多的高質量客戶與潛在的利潤增長點。如果失去他們,國內銀行業的發展前景堪憂。迫於壓力,國內商業銀行必須加快業務創新步伐,加強國際競爭力,縮短與國外同業的差距,以其在未來國際金融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四、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制約因素
(一)固有觀念與創新概念的沖突
過去大一統的銀行體制下,銀行長時期扮演政府的會計和出納的角色,「鐵帳、鐵制度、鐵算盤」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按部就班,循規蹈矩」成為經濟生活
中的行為規則。改革開放發展至今,國內商業銀行仍未完全擺脫原有的經營方式和思維方式,業務經營與開發過程中缺乏科學的市場調查和詳盡的分析報告。面對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面對越來越復雜的經濟生活活動和由此而生的復雜的信用關系,不能及時的做出恰當的反映,將使銀行錯失許多創新的機遇,從而制約銀行整體的發展。
(二)銀行現有戰略管理的制約
我國的銀行在以往的戰略管理中遵循一下原則:①在經營發展目標的選擇上,國內銀行長期重視數量擴張;②在經營發展方式上,長期重視人力、物力、財力的高投入;③在經營發展戰略上,較長時間偏重於外延型擴張、鋪點增大。但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即開放程度的加深和競爭的加劇,商業銀行不能再忽視資產負債結構的優化和多樣化問題;不能再忽視金融產品開發、質量和效益,以及經營效率的提高。
(三)缺乏業務創新的真正動力
業務創新最根本的動力在於商業銀行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這種動力的驅使下,銀行必然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開拓新業務領域,積極挖掘市場潛在需求,同時積極尋求轉移和規避風險的方式方法,以此控製成本,增加利潤。如果銀行喪失此動力,則金融業的發展將受到嚴重阻礙。現今銀行缺乏創新動力的原因有內外兩方面:一方面,政府對銀行經營的不同程度的干預和政府作為銀行最後擔保人的實質,使得銀行缺乏真正的盈利動機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由於我國金融市場的高度壟斷性,致使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業務創新上沒有緊迫感或對創新風險的規避態度,而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也只是從國外直接拿來產品,缺乏真正的本土化創新。在以上的原因中,商業銀行自身的問題是業務創新動力欠缺的主要原因。
(四)業務創新的人才儲備不足
科學技術的進步除了對整個社會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外,它在刺激金融創新方面也有著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與金融業務創新之間的橋梁就是人才。沒有跟蹤世界金融技術潮流的開發人才,銀行的業務創新只能是空談。銀行創新所需要的人才不僅要包括金融工程專業方向的研究人員,而且還要包括市場營銷專業方向的市場調研專家,因為產品開發出來能否被市場所接受要靠市場研究人員通過廣泛的調研才能得出結果,理論上可行的金融產品在現實的需求面前未必就適合。市場是瞬息萬變的,准確的市場信息是金融業務創新的根基。金融開發人才要不斷吸收儲備,而市場調研專家儲備是未來銀行人才戰略應加以完善之處。
五、加快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對策
(一)業務創新的指導原則
1、以人為本的原則
如上所述,人才是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源泉。在人才的儲備上應採取引進、改造和拓展相結合的原則。引進人才是指從國外的銀行業聘請優秀從業者;改造是指從現有的研究隊伍中選拔優秀者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脫產培訓;拓展是指銀行與相關高等學府建立廣泛的聯系,為學者的基礎型研究提供數據支持,分享其科研成果,同時也有助於改造的實施。
2、風險規避原則
銀行業務的創新必然要面對政策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所以商業銀行必須採取風險規避原則,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針對政策風險,產品的開發要滿足各項金融法規的要求,同時「法無禁止即為合法」的觀點同樣可以運用;針對市場風險,銀行需要不斷完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將市場風險降到最低;針對操作風險,銀行要加強對員工的業務培訓和對員工的作業監督。
(二)業務創新的實施對策
1、以客戶創新為基礎
銀行業務正從批發時代進入零售時代,客戶是現代商業銀行賴以生存的基礎。現代經濟中客戶與銀行之間不再是原來那種依賴與被依賴的關系,客戶更多的是通過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而不是通過銀行。這種情況要求銀行在進行業務創新時要以客戶創新為基礎,以滿足客戶的需要而不是銀行自身的需要作為銀行業務創新的標准,努力成為客戶的關系銀行。客戶創新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對原有客戶群的細分和發掘新的潛在客戶。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客戶的需要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舊有業務可能已不適應客戶新的要求。據此銀行可以根據新的不同需要對原有的客戶進行細分,以細分客戶群的特徵作為銀行業務創新的基礎,開發出適合客戶分類和不同客戶特點的產品,吸引客戶。另一方面應行的客戶創新是對潛在的重點客戶的挖掘。一般而言銀行80%的利潤來自20%的重點顧客。雖然潛在重點客戶在現階段金融服務需求量不大,但它具有良好的成長前景,代表了未來巨大的金融需求,也決定了未來銀行發展的潛力和贏利的多少。因此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時要注重培養這些潛在客戶,分析其金融需求特點,量身定做金融產品,確保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由此可見,銀行業務創新應當以客戶創新為基礎,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產品和服務,否則不僅會使銀行喪失一些優良客戶,還會使銀行喪失繼續發展的動力。
2、圍繞國有企業改革和西部大開發確定銀行業務創新的主戰場。
國有企業改革和西部大開發是我國當前經濟建設的重頭戲,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思路是:「把國有企業改革同改組、改造、加強管理結合起來。要著眼於搞好整個國有經濟,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對國有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市場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和跨國經營的大企業集團。採取改組、聯合、兼並、租賃、承包經營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開搞活國有小型企業的步伐。」在此過程中的股份制改造、企業上市、並購、資產和債務重組等一系列改革都將產生對金融服務新的需求。而西部大開發是我國今後長期堅持的一項經濟戰略。我國西部資源優勢明顯,但嚴重缺乏資金,因此西部大開發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將會是巨大的。故而,我國銀行業在進行業務創新時應以這個市場的需求為導向進行,研究市場特點與需求偏向,進行業務創新,如針對國企改革推出企業股份制改造咨詢、上市策劃、資產證券化和針對西部大開發中資金缺乏的局面推出區域投資基金等一系列新型金融服務。這樣我國銀行業的業務創新才會更加有生機和活力,得到更快的發展,有利促進經濟發展。
3、以中間業務創新為重點。
中間業務是指銀行代替客戶辦理收付和其他委託事項,從中收取手續費的業務。它具有風險小、利潤高的特點,是將來銀行業利潤的主要來源。隨著我國利率的連續7次下調,存貸利差逐漸縮小,居民投資意識增強,儲蓄資金逐步分流,商業銀行要靠傳統資產的負債業務維持利潤困難重重。而目前我國銀行業中間業務開展得仍然較少。因此現階段應重點進行中間業務創新,培養銀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中間業務創新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規范管理傳統的中間業務,使之滿足社會各界尤其是企業對多種金融服務功能的需求,同時又能控制住風險,如開展貸款抵押物評估業務,對減少銀行風險,提高資產質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積極開拓新的中間業務,實現商業銀行功能由傳統模式向現代模式的轉變,最終實現金融增長方式的轉變。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和金融滲透功能的日益加強,可以借鑒和吸收國外經驗,實現項目融資、財務顧問、投資咨詢、基金託管等投資銀行業務。
六、結束語
金融體系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商業銀行又是該體系的核心,對宏觀經濟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在未來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中,國內的商業銀行必須佔有主導地位,而主導地位的取得不僅要靠外部政策環境的完善,更重要的是銀行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創造獨特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的來源正是業務的不斷創新。所以說,加快國內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將成為未來銀行業自身壯大的核心工作。

參考資料:
[1]麥金農[美].經濟發展中的資本與貨幣. 上海三聯書店,1999.
[2]生柳榮.當代金融創新.中國發展出版社,1998.
[3]景學咸.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4]科特勒[美].營銷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金大建.中國商業銀行發展探索.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6]蕭灼基.1999金融市場分析與預測. 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7]余永定.中國入世研究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8]謝衛.改革增長商業銀行.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
[9]林建華.論國有商業銀行制度創新.金融研究,1999(12):43-45.
[10]劉岩方.聶永忠.周朝陽.試論國有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基本思路與具體方略.金融論壇, 2002(1).

② 商業銀行可以利用的資本工具有

1. 普通股:作為最常見的資本工具之一,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發行普通股來籌集外部資本,增強自身資本基礎。
2. 優先股:優先股提供固定收益,並賦予持有人優先於普通股股東的股息分配權。商業銀行利用優先股籌集資金,能夠增強資本同時保證一定的股息回報。
3. 可轉換債券:這種債券可以在特定條件下轉換為普通股。商業銀行發行可轉換債券,不僅能籌集資金,還有可能在投資者轉換為股本時增加股權稀釋的風險。
4. 次級債券:次級債券的償付順序位於優先債券之後。商業銀行通過發行次級債券來增加資本,這種工具可以幫助銀行在資本結構中實現多元化的融資。
5. 永續債:永續債沒有固定的到期日,為商業銀行提供了一種持續的資本來源。通過發行永續債,銀行能夠增強其資本基礎,同時提高資產負債表的穩健性。

③ 商業銀行可以利用的資本工具有

1、普通股:普通股是最常見的一種融資工具,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發行普通股來吸收外部資金,並增加自己的資本。
2、優先股:優先股類似於債券,具有較高的固定收益和優先權,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發行優先股獲得穩定的資本。
3、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債券是一種混合型證券,既具有債券的固定收益性質,又具有股票的變動性質,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吸收資本,同時在未來根據情況將其轉換為股票。
4、次級債券:次級債券是指在違約時排在優先債券之後償還的債券,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發行次級債券增加自己的資本,獲得更多的負債融資機會。
5、永續債:永續債是指沒有到期日的債券,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發行永續債形成穩定的資本,同時分散風險和增強資產負債表的穩健性。

④ 銀行金融創新有哪些

在中國加入WTO後,銀行業將直接面對外資銀行的挑戰,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當務之急恐怕就是金融創新。

金融創新:是指金融領域內部通過各種要素的重新組合和創造性變革所產生或引進的新事物,包括金融制度、金融業務、金融組織結構的創新等。

金融創新工具的特點是高收益、高風險。首先,金融創新工具具有杠桿性,即以較少的資金成本取得較多的投資,以提高投資收益。一般是以原生工具的價格為基礎,交易時不必繳清相當於相關資產的全部價值,只要繳存一定比例的押金或保證金,便可得到相關資產的管理權,到一定時期對已交易的金融創新工具進行反方向交易,而進行差價結算。這種「以小博大」的交易方式可能給交易者帶來高收入,也可能帶來巨額損失;

其次,金融創新工具具有虛擬性,即證券所具有的獨立於現實資本運動之外,卻能給證券持有者帶來一定收入的特性。具有虛擬特徵的金融創新工具的價格變化脫離了實物運動過程,它一旦形成,就必然會導致一部分貨幣資本停留在這種能夠生息的有價證券之上,以獲得風險利潤的管理權。金融創新工具的虛擬性所產生的市場後果是,金融創新市場的規模大大超過原生市場的規模,甚至遠遠地脫離原生市場。

目前,國際金融創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趨勢:

  1. 金融產品、金融工具的創新多樣化。

  2. 表外的重要性日趨增強。

  3. 融資方式證券化。

  4. 金融市場一體化趨勢。

    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I)模仿法。主要是指借鑒西方發達國家金融創新的產品,迅速地加以模仿和運用。其優點是創新成本低、創新速度快。但由於各國的金融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完全模仿不一定能夠適應本國的市場和客戶的需要。
    (2)改進法。是指在借鑒發達國家和國內同行業創新的基礎上,再結合本國和本行的實際情況進行一些改進後推出。這種創新由於考慮了本國的實際情況,往往容易被接受,其效果也較好。但由於不屬於原創,沒有技術壁壘,容易被其他銀行模仿,形成同質化。
    (3)組合法。是指將各種不同的業務要素或服務方式進行重新組合,形成不同於以前的金融產品。這種組合的內容較多,如活期、定期和儲蓄存款的組合,本、外幣存款的組合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等。這種銀行業務各要素的充分利用,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
    (4)創造法。是指銀行創造出來的而其他金融機構尚未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這是創新的原始來源,也是在競爭中保持優勢的法寶。但這種創新有一定的難度,往往由商業銀行的總行來進行開發,大的商業銀行分行也可以開發,小銀行開發的成本較高,有時還得不償失。

閱讀全文

與銀行用創新資本工具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壹方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496
現在的一克黃金的價格是多少 瀏覽:117
1升原油價格 瀏覽:415
西安有哪些期貨公司 瀏覽:108
融資租賃的瓶頸 瀏覽:229
質權人股票 瀏覽:583
銀行用創新資本工具融資 瀏覽:597
名字騷的股票 瀏覽:184
人民幣美金匯率央行 瀏覽:112
國際三大金融機構是什麼 瀏覽:90
股票年線軟體 瀏覽:768
帶牛字的股票 瀏覽:141
證券交易單向徵收 瀏覽:659
融資結構不合理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瀏覽:944
華微電子公司股票價格 瀏覽:885
農行理財基金靠譜嗎 瀏覽:209
金融外包公司的財務報表 瀏覽:654
三利集團股票代碼 瀏覽:477
四川信託山東分公司 瀏覽:893
湖南股權交易所株洲分所 瀏覽: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