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在什麼行業比較有前景
2019年互聯網行業有前景。
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網路安全產業發展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9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互聯網成長型企業20強榜單和《2019年中國改伍敗互聯網企業100強發展報告》顯示:
2019年互聯網百強企業產業互聯網數量再創新高,以服務實體經濟客戶為主的產業互聯網領域企業數量達到60家,累計服務近4000萬家企業。
(1)現在民生信託值得去嗎擴展閱讀:
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實施以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進入實踐生根階段,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及應用推廣取得積極成效。
我國已培育了50餘傢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重點工業互聯網平台平均設備連接數達到60萬台,以平台為支撐的新型生產製造服務體系建設有序推進,有力推動了工業經濟數字化轉型。
工信部將圍繞平台落地推廣,加強政策標准制定,遴選跨行業跨領域平台,聚焦挖掘典型應用場景、培育標桿解決方案、建設創新體驗培訓中心、打造先導示範區等深入開展試點示範,協同推進技核顫術、產業和生橘派態發展,推動工業互聯網平台落深落細落實。
❷ 現在還值得去信託公司嗎
現在已經不值得去信託公司了。
信託公司歷史上享有非常好的牌照優勢,可做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實業投資等業務,還享有銀行的貸款功能。
可惜這么好的優勢,信託業基本就用來做房地產,政府平台業務,同業通道業務,白白浪費牌照帶來的優勢。
現如今,信託業已陷入困境,主要清理非標資產暴雷的問題,更加沒有創新業務能力,淪落至此,可嘆可悲!
信託產品可靠嗎
嗯,但如果信託公司投資的項目並沒有賺到錢或者賺到的錢不足以支付委託人的收益就可能出現延期支付、借新還舊或者第三方介入等,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些信託公司出現那種為了自身利益而規避了委託人的利益,利用信託特點進行融資而投資一些「包皮公司」,沒有良好的抵押資產,一旦出現問題則可能會無法償付委託人的本金和收益的現象。同時信託其主要的投資方向應該為實體經濟,但很多信託公司為了「快錢」而大量持有證券、期貨和黃金等金融產品,別人的田沒種好,自己的田地也荒廢了。 宏觀調控是政府調節市場經濟而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信託公司可能因為自身利益而與其對抗。
其實說到底還是行業發展不夠成熟,畢竟信託在國外是有上百年的歷史,有她存在的真正價值。而就目前中國的現狀來看,信託成了一個單純的理財產品,與他的真正含義相差甚遠。前途坎坷,難免會有彎路。但相信在以後,通過國家政策以及對人們意識的喚醒,還是會有好結果的。
信託公司好不好,評價信託公司該用什麼標准
問題一:信託產品可靠嗎首先,信託公司是持有國家金融牌照的正規金融機構,和銀行一樣受銀監會監管。目前全國共有68家信託公司,70%為背景和央企。
其次,信託不為人知的原因是因為投資起點比較高,通常是100萬和300萬,但是收益是固定的,通常是10%左右。投資期限通常為12個月和24個月。
信託產品自發售至今13年來都是剛性兌付的。安全性還是很高的。想要買到安全保障性更高的信託產品,要具體看項目本身。
問題二:買信託產品靠譜嗎,風險大嗎?有投資就有風險,無非就是風險有大小之分。
信託產品是由信託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一般投資規模在100萬以上,年化收益率一般為10%左右。
信託產品的實質就是信託公司向社會借錢,進行投資,投資者購買了他的信託,就等於借給了他錢,到期後他付投資者收益。
信託合同中不允許承諾保本、保收益等字眼,還要客戶簽署風險認購書。這說明,信託產品肯定是有風險的。信託年化收益主要集中在10%左右,這超越了很多實體經濟;錢在自己手上,做生意、做實業都有一大堆虧損或倒閉的,更不用說做投資理財。如果沒有風險,媒體也不會整天炒作這炒作那的。
所以,信託產品是有風險的。但是,信託風產品險比較低,而且信託產品最壞的打算也不過是預期收益沒有達到。
那麼信託產品風險小主要體現在哪裡呢
1、自2001年《信託法》成立至今,購買信託產品的投資者都沒有遭遇本金虧損的情況,信託行業連續12年沒有違約兌付糾紛。
2、信託產品有著嚴格的風險管理手段。具體不同的信託公司、不同項目會有一些差異。
但整體而言,可以通過信託獲得融資的企業實力都比較強大,市場的風險也比較低;此外,信託公司非常看中還款來源,即使一個信託項目投資失敗,還款來源好,風險還是可以控制的。再者,信託產品都有第三方擔保或者有價值的質押物,這個可以轉移、化解風險。而且質押率通常在50%以下,甚至更低不到30%。
3、現在信託業資產管理規模擴大到945萬億,這讓信託業處於媒體和社會輿論的嚴格監管之下。媒體喜歡炒作信託的風險,但最終都不了了之,因為信託公司、項目方、當地都會幫您想辦法去化解風險。
雖然信託產品風險小,但是最好還是咨詢一下專業的理財師,因為他會幫您分析產品的風險程度與投資價值,給您提供專業的意見。
問題三:投資信託安全嗎目前為止,一般的信託投資品種都是低風險固定收益的產品,一般的信託產品做的都是股權或者債權類的投資,所以一般都會有充分的抵押物,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時還款,信託公司可以通過處置抵押物的方式來保證信託利益的實現。當然信託仍然是帶有風險的投資,按照資金信託管理辦法的規定,如果受託人做到了盡職管理的義務,信託財產的損失是由委託人承擔的,所以還是要對看清楚信託的法律文件。
另外,中信銀行不是信託公司,他賣的信託產品也是代理信託公司銷售,中信銀行也不會承擔信託項下的擔保義務。收益率方面的話,按照投資金額不同,現在信託產品的收益率區間一般在8%-12%之間,具體看您的投資本金了。
給您推薦一個國內非常專業的第三方理財機構:普益財富。網址:bene
問題四:為什麼現在信託產品不好買到了1、信託計劃的項目少了。因為央行降准降息,導致市場資金便宜。很多融資方在發行項目之前臨時叫停,說不缺資金了。在經濟形勢下降的情況下,國家採取寬松貨幣政策,也是讓企業的現金流充裕,不會被大形勢拖累。投資人的投資報酬變少,也是為了讓大家多消費少儲蓄。
2、經濟形勢下降,導致多數信託公司風控更加嚴格。曾經在半年前還可以批下來的地產項目,現在風控趨緊都打了回去,增加增新措施或者不審批。
3、項目的額度在分散。如果融資方資金面不是很緊張,也會分批募集。比如3個億的項目分兩次募集等等。
4、利息下降。現在市面上一般都是利息高於8%/年以上。如果連這個利息都達不到的話,那麼一定是級別比較高的信託項目,一般就走單一信託而不是向自然人募集的信託了。因此在原本不多的項目基礎上,還會有一些因為收益達不到預期(也是安全邊際非常高的項目)走單一信託(對接機構)。但如果未來大趨勢都是負利率時代來臨的話,那麼信託收益為7的時間點也會往前移。
問題五:買信託產品安全嗎?轉自網路:
一:法律層面
1,《信託法》第16條規定,信託資產具有獨立性,不能抵債不能被清算,具有債務隔離功能;
2,存在銀行的錢一旦發生債務糾紛,錢就不是自己的啦!(其它資產,如股票、基金、黃金、住房等等,全部要抵債的)
二:收益的實際兌現情況
1,自2001年《信託法》成立以來至今,信託業對投資者100%兌現收益,即使2011、2012年度,媒體不斷炒作房地產信託兌現壓力大,風險高,但實際上房地產信託的收益全部兌現!去網路搜下,看看哪個信託的購買者說自己買信託虧了?找不到!而其它金融產品,都可以搜到不少投資者虧損的。
2,再去去網路下就可以搜到2010年銀行一共38款理財產品沒有兌現預期收益!(financeifeng/roll/20101011/2691084shtml)
3,今年以來還不時爆出銀行理財產品虧損的,比如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理財風波,比如中信銀行鄭州黃河路支行上百人血本無歸的理財風波,再比如有客戶王女士在深發展理財,180萬被理成1萬(50萬理成1萬);雖然最後查出客戶買的理財產品不是銀行自己推出的,而是銀行業務員私下代理的黃金交易產品,高風險的,交易對手是家普通的投資公司,所以,即使在銀行買理財也要小心再小心。
4,股市就不用提了,哀鴻遍野。
三,從對風險的控制來看
1,信託類融資有幾個條件:A,融資人的資企資質,信用評估;B,還款來源是否充足?是否可以覆蓋本息?C,過去的經營業績如何?項目是否有較高的復合增長率?D,抵押物凈值如何?變現能力如何?一旦融資人還不起錢,是否可以及時變現抵押物?
2,銀行的風控指標呢?大同小異。銀行同樣也遇到融資人(借款人)還不起錢的時候,銀行的做法是處理抵押物,銀行的抵押率是70%,信託基本是50%以下。大不了銀行當做不良資產自己買單,信託也一樣。
請問:風控過程和指標一樣,做法同樣,抵押率信託更低,憑什麼說信託風險高?
四、從收益的分配來看
1,銀行給了大家低的利率,自己去賺大錢,利潤高到不好意思說,可以200米就開一家;2012年上市公司年報,最賺錢的10家上市公司裡面7家是銀行,16家上市銀行的利潤超過了其它2200多家上市公司。
2騰訊財經報告《萬億銀行理財與龐氏騙局》(原報道鏈接:tqq/p/t/150353055164216)揭秘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主要來自信託與城投債,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再買信託,不做產品研發與設計,輕松賺錢收益差。看騰訊財經報道的下圖:
問題六:信託產品可靠嗎信託產品可靠的。銀行的理財產品的錢,30%都是投信託產品,銀行中間賺點差。全國信託公司都是銀監會監管。然後只有68家。
問題七:民生銀行發的信託產品怎麼樣?有誰嗎過嗎?風險大嗎?信託產品本身有固定收益類和浮動收益類產品,固定收益類信託主要貸款給工商企業,金融機構,上市公司,礦產企業等,一般需要充足的抵押物或處質押物,價值為貸款額的幾倍,也就是說貸款1個億,需要2個億的抵押物或者更多,所以安全性很高,不過要注意房地產信託的土地使用權質押,雖然質押率很低,但是變現可能會遇到麻煩,除了質押外,信託一般還要求第三方提供擔保作為增信措施,所以至今沒有固定收益類信託違約過;浮動收益類信託主要投資於擬上市公司的股權或者二級市場股票操作,風險相對較大。具體你可以把信託的項目發過來,我可以幫你參考一下
問題八:中信信託產品可靠嗎中信信託兩大股東為 中信集團 和 中信華東(集團)有限公司,分辨持股80%、20%。 中信信託的實際把持人中信集團目前領有44家子公司,包括中信銀行、中信證券等金融機構,業務主要集中於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波及境內外銀行、證券、保險、信託、融資租賃、實業、房地產、游覽以及商業諸多領域。 央企背景,實力相當的雄厚。 可以和我聊聊
問題九:銀行的信託理財產品可靠嗎理財產品的本質是錢滾錢,接新錢還舊錢,很少進入實體經濟產生實際的效益,所以長此以往隨著利率的走高,可能會在某一個時點產生崩盤的可能性(現在有的理財產品甚至已經有7,8%利率,對於理財產品這一類性質的理財有點危險了。)
如果你的資金量不是很大,可以考慮拿出5元萬買一個一個月到2個月左右的短期理財。
如果資金量超過100萬了,全部放進理財產品太危險。我覺得可以考慮購買信託產品,因為信託產品其實是把錢借給企業去擴大生產,這類企業往往得不到銀行的低息貸款而退而求其次找到信託,利率往往有8%-10%,而且有固定資產作為抵押,危險系數也不算高。(當然每個信託產品都需要認真甄別)
問題十:信託理財產品可靠嗎?怎麼買?信託理財基本是比較可靠的
信託有風險嗎?
信託公司全國只有68家是銀監會監管的信託公司,其他的帶有信託字樣的公司都是非法的或者就不是信託公司。
信託公司當然好。具體的評級,一般公認的是信託業協會做的評級,分為AB兩類。
信託投資可靠嗎
一、購買信託產品的風險:
① 市場風險:
1、政策風險: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和監管政策等國家政策的變化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可能導致市場波動,從而影響信託計劃收益,甚至造成信託計劃財產損失。
2、行業風險: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以及行業發展狀況對收益水平產生影響。
3、利率風險:金融市場利率的波動會導致證券市場價格和收益率的變動,並直接影響著債券的價格和收益率,影響著企業的融資成本和利潤。從而導致信託計劃收益水平可能會受到利率變化和貨幣市場供求狀況的影響。
4、購買力風險:信託計劃的目的是信託計劃的保值增值,如果發生通貨膨脹,則投資於信託所獲得的收益可能會被通貨膨脹抵消,從而影響到信託計劃的保值增值。
5、公司經營風險:如果信託計劃所投資的公司經營不善,使得能夠用於分配的利潤減少,會信託計劃收益下降,甚至造成信託計劃財產損失。
② 保管人操作風險: 但若信託計劃存續期間保管人不能遵守信託文件約定對信託計劃實施管理,則可能對信託計劃產生不利影響。
③ 信託公司操作風險:信託公司因違背資金信託合同、處理信託事務不當而造成信託財產損失。
④ 委託人投資於信託計劃的風險:
1、委託人資金流動性風險:大多數信託計劃,委託人需持有信託份額直至計劃結束,因此委託人在資金流動性方面會受一定影響。
2、信託利益不確定的風險:信託利益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證券市場價格波動、投資操作水平、國家政策變化等,信託計劃既有盈利的可能,亦存在虧損的可能。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受託人不對信託計劃的受益人承諾信託利益或做出某種保底示。
3、信託計劃財產變現的風險:由於本信託計劃終止,受託人必須變現信託計劃財產所投資之全部品種,由此可能導致信託計劃財產遭受損失。
⑤ 其他風險:
1、戰爭、自然災害、重大政治事件等不可抗力以及其它不可預知的意外事件可能導致信託計劃財產遭受損失。
2、金融市場危機、行業競爭等超出受託人自身直接控制能力之外的風險,可能導致信託計劃財產遭受損失。
二、信託產品風險控制措施
(1) 抵押或質押:融資方將其動產或不動產(房產、股權等)抵押或質押給信託公司,若融資方無法按期支付信託產品的本金及收益,信託公司可以拍賣抵押或質押物。一般情況下,融資方的抵押、質押物的估值會高於投資人的投資額和預期收益,以保障投資人的本金及收益;
(2) 擔保:對於沒有抵押(或質押)或者抵押率比較高的,信託公司往往會要求融資方對信託財產提供相應的擔保。比如,擔保公司擔保、第三方擔保(融資方的母公司或關聯公司)、公司法人無限連帶擔保等;
(3) 結構化設計:所謂結構化設計就是將信託收益權進行分層配置,購買優先順序的投資者享有優先收益權,購買次級和劣後級的投資者享有劣後收益權。信託期滿後,投資收益在優先保證優先順序受益人本金、預期收益及相關費用後的余額全部歸劣後級受益人;若出現投資風險,也先由劣後級投資者承擔。
(2)現在民生信託值得去嗎擴展閱讀:
信託是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進行管理和處分的行為。
信託(Trust)是一種理財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信託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
❸ 民生銀行的信用貸可靠嗎民生信用卡有什麼貸款
如何用民生信用卡貸5萬信譽貸款?
民生信用卡有"現金分期"業務.x0a由銀行邀請,如果你收到客服的邀請電話,那恭喜你.可以拿到5萬現金,還款等同於分期付款的還款方式.x0a否則不行.x0a貸款,現在一般電話客服不會給你"信用貸款"的肯定信息,建議去櫃台信貸部門找真人咨詢具體手續,相信應該比較容易,最簡單的比如你有5萬的定期存款或者理財產品,或者房車,做一下抵押.x0a信用貸款審批非常嚴格,信用貸款首先你確定自己的工作單位評分非常高(如中石油中移動,公務員,醫生......)否則不要考慮了.
民生如享貸是什麼?怎麼樣?
有卡友在民生全民生活APP上看到新出了個如享貸,最高可借額度30萬,只知道是專項貸款資金,可以分期還款,但具體是什麼樣的貸款就不清楚了。這里,我們就來對民生如享貸來做個簡單介紹。
民生如享貸是什麼?
民生如享貸是民生銀行攜手華能貴誠信託合作的個人消費貸款,其實就是信託公司借民生銀行的平台,對民生信用卡優質持卡人放款,雖說是在民生銀行渠道申請貸款,但實際債權人是信託公司,其它的就和民生專項現金分期業務沒什麼區別了。
具體有這些事項要了解:
1、申請渠道:可通過民生信用卡微信公眾號、全民生活APP獲取額度再進行借款,不管能不能出額度,是否借款成功,都會授權信託公司查徵信,就會在徵信報告留下一條查詢記錄。
2、額度佔用:由信託公司根據持卡人的用卡情況、資信條件等每月不定期評估額度,作為專項貸款額度,是不會佔用信用卡額度的。
3、申請金額:單筆最低借款金額3萬元,具體在授信額度內可循環借款,每借款成功會佔用部分如享貸額度,會隨著還款而釋放。
4、分期還款:每月要還部分本金手續費,月費率根據申請的期數不同,有3期、6期、9期、12期、18期、24期可選。
總之,民生如享貸是新產品,官網上的信息都是大概的介紹,有疑問最好是撥打民生信用卡服務熱線咨詢下客服吧。
民生銀行愛心貸業務是什麼
愛心貸是民生銀行在疫情期間對符合相關條件的客戶推出的一種貸款方式,和平常的民生銀行分期的最大區別在於愛心貸具有首期還款延期功能,當客戶辦理好愛心貸後系統會自動執行延期功能,而普通的分期是不具有這種功能的。
民生銀行信用卡愛心貸是針對疫情期間符合條件的客戶,提供的一項具備自動延期還款功能
的賬單分期服務。比如民生銀行信用卡已出賬單辦理分期後,這時系統將自動執行首期還款
延期;日常民生銀行信用卡分期不具備首期還款延期功能。
民生銀行信用卡日常使用後必須按時還款,不能出現逾期還款的情況,因為逾期後會產生罰息,時間越長罰息越多。而且在逾期後銀行會催收,長時間逾期後銀行會持卡人,後續判決後必須歸還。
如果信用卡使用後不能按時歸還,這時可以使用分期還款或者最低還款額,不過需要在賬單日和還款日之間申請,申請分期還款時用戶可以選擇不同的期數,一般根據個人月收入額度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卡逾期還款會被上傳至徵信中心,個人徵信變不良以後影響各種貸款的辦理,比如車貸或者房貸等,而且在逾期欠款歸還後,逾期記錄還會在徵信上繼續保存5年的時間,5年以後會自動消失。
民生銀行「愛心貸」業務其實就是對於疫情期間符合一定條件的持卡人推出來的一項具備自動延期還款功能的賬單分期服務。客戶可以選擇在賬單日次日至最後還款日之間(含首尾日)對其已出賬單的那一部分金額申請分期,客戶申請分期成功之後,系統就會自動執行首期還款延期。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之外,還需要注意的是:
1、它的業務開展時間是2020年2月27日起至疫情結束時;
2、支持辦理的賬戶:和想在有的賬單分期業務支持的傳統個人卡賬戶辦理,本幣外幣都可以。
有民生信用卡可以辦什麼貸款
民生信用卡可以。
民生信用卡的優勢:
1)免抵押、免擔保,只需企業主個人保證;
2)審批快速便捷;
3)多種模式靈活選擇;
4)一次授信,隨借隨還,循環使用。
民生信用卡需具備的條件:
1)企業經營正常
2)銀行資信正常
3)擁有本地戶口或固定住所
民生信用卡需要的資料:
1)營業執照、組織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公司章程、驗資報告、貸款卡的復印件;
2)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的身份證、副硬體
3)最近兩年的年報和當期報表、證明企業經營情況的材料;
4)證明人財產情況的資料
民生信用卡流程:
1)在民生銀行開立結算賬戶;
2)想民生銀行提供融資申請所需的資料;
3)授信額度獲准,簽署授信協議後即可辦理提款手續。
民生銀行信用卡現金貸是真的嗎
是。信用卡現金貸是民生銀行最新推出的一個貸款項目,主要是為了幫扶中小型企業創業,貸款額度大,利息低。
民生信用卡有什麼貸款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
❹ 民生信託也託管了,中信、華融兩信託進場!
民生信託於4月11日發布了一則公告,宣布為提高公司經營管理效率,經過股東會與董事會的審議通過,與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及華融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委託服務協議》。據此,兩家信託公司被聘請為民生信託的日常經營管理提供專業服務。值得注意的是,民生信託的債權債務關系以及信託法律關系並不會因此發生任何變化。該委託服務的起始日期為2024年4月11日,具體的結束時間將由雙方進行協商。
據相關報道,民生信託在近年來出現了個別產品的延期兌付問題。該公司在2021年底發布的公告中提到,集團正在全力推進資產處置、引入戰略投資者以及債權清收等各項工作。盡管部分資產處置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整體來看,資產處置的效果並未達到預期,向民生信託提供的流動性支持也未達到預期。此外,民生信託近年來面臨多起訴訟,且連續多年的凈利潤均出現虧損。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民生信託有限公司的前身——中國旅遊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10月。2012年12月,中國銀監會批復了公司的重組及股權變更方案。隨後,在2013年4月16日完成了重新登記,公司名稱變更為中國民生信託有限公司。2013年4月28日,公司正式復牌開業。其注冊資本為人民幣70億元,控股股東為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
❺ 信託公司哪家比較靠譜啊
認為工商銀行是比較靠譜的,因為工商銀行是最大的一家銀行,各種各樣的服務也是最周到的,而且還考慮到了安全性
❻ 信託不斷「暴雷」,該如何挑選信託產品呢
雪松開了220億的空頭支票?
9月22日,雪松控股針對當日網上流傳的528億債務壓頂等新聞,在其官網上正式發布了澄清公告,公告中對公司的債務等情況做出了詳細闡述。
據公開報道,已有數位國內頂級富豪將資產轉移至離岸信託,其中包括京東的劉強東、阿里巴巴的馬雲、小米的雷軍、融創的孫宏斌以及移民新加坡的海底撈創始人張勇。
而大佬們所選擇的海外信託則側重於傳承,對信託財產進行管理和保護,目的是保障家族資產的世代傳承。
相比於大佬們所選擇的海外信託,國內的信託更加偏向於一種金融產品,通過信託公司發行金融產品及募資。簡單來說,信託公司將具有融資需求的項目方包裝成一個信託產品,進而賣給投資人,項目需求方在獲得資金的同時亦需還本付息。
當然,既然是投資、是項目,承擔風險便不可避免。因此,考驗普通投資者的不僅僅是投資理念,還有心臟夠不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