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叫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是一切可以在有組織的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具有現實價格和未來估價的金融工具的總稱。金融資產的最大特徵是能夠在市場交易中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遠期的貨幣收入流量。
在1993年最新公布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中,從統計目的出發對金融資產作了以下分類:
(1)貨幣黃金和特別提款權;
(2)通貨和存款;
(3)股票以外的證券(包括金融衍生工具);
(4)貸款;
(5)股票和其他權益;
(6)保險專門准備金;
(7)其他應收/應付帳款。
金融資產的特徵
1、貨幣性,指其可以用來做為貨幣或容易轉換為貨幣,行使交易媒介或支付功能;
2、流通性,可以迅速變現,而同時不受價值上的損失;
3、償還期限,在行使最終支付前的時間長度;
4、風險性,用來購買金融資產是本金是否有受損失的危險;
5、收益性,用收益率來表示,指金融資產所取得的收益與本金的比率。
㈡ 金融資產是什麼意思
金融資產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持有的具備增值潛力或能夠產生未來經濟利益的權益或債權。
以下是關於金融資產的詳細解釋:
金融資產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指企業所持有的各類具有經濟價值的權益和債權。這些資產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是企業資產運作和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金融資產具有多種多樣的形式,包括但不限於股票、債券、基金份額、金融衍生品等。這些資產的主要特點是具有增值潛力,可以通過市場的波動和投資策略的運用來實現資產的增值。此外,金融資產還可以產生未來的經濟利益,如股息、利息、租金等收入來源。
在金融市場中,金融資產具有高度的流動性和可交易性。企業可以根據市場條件和自身需求,隨時買賣金融資產,從而實現資產配置的靈活調整。這種靈活性使得企業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提高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總的來說,金融資產是企業經營過程中持有的具備增值潛力或能夠產生未來經濟利益的權益或債權,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投資者而言,了解和掌握金融資產的特點和運作規律,有助於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資決策,從而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