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來說下人工智慧最有前景公司有哪些
大華科技
② 現在還有哪些品牌在做無人24小時智能便利店
1、繽果盒子定位全球首款可規模復制24小時便利店
7月3日, 國內首家投入商用的24小時無人便利店——繽果盒子(Bingobox)宣布完成A輪系列融資,融資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融資完成後,繽果盒子預計今年鋪設5000個網點,主要面向一線城市的高端社區。
2017年6月28日,創新工場完成對F5未來商店3000萬A+輪融資。據悉,該公司主要是依靠自主研發的機械臂和後台管理系統構建24小時無人便利店。
7月2日,互聯網進口美食特賣平台「掃貨特賣」宣布完成近2000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掃貨特賣」的模式就是在進行線上特賣的同時,還將在線下發展新零售業務。該模式現在主要與多國的人工智慧硬體廠商合作,創造線下便利的交易場景,即「無人便利店」。
還有便利蜂、Wheelys,沃爾瑪、羅森、7-11等無人商店模式……
以上資料整理於網路。
③ 電商一周:寺庫赴美IPO 拼多多嘗試賣汽車
回顧本周重要電商新聞,億邦動力網整理如下:
拼多多靠社交流量起家,開始試水汽車領域。拼多多上線平行進口車意向金拼團業務,用戶通過組隊拼團,1000元意向金可抵用10000元線下平行進口車購車費用。車源由均瑤汽貿方面提供。拼多多用戶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軟體發動親友一起拼團,能以更低的價格購買所謂優質商品。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9月,上線僅4個月,單日成交量就突破1000萬,僅一年時間,月成交量就達到了10億元。目前拼多多已經擁有超過一億付費用戶。
9月20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部署進一步促進擴大就業,指出要加大就業促進力度;要求培育就業新增長點,保障重點群體就業;要求新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將跨境電商監管過渡期政策延長至2018年底。會議指出,發展跨境電商,推動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和業態創新,有利於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增強綜合競爭力。會議要求,一要在全國復制推廣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形式的線上綜合服務和線下產業園區「兩平台」及信息共享、金融服務、智能物流等「六體系」的成熟做法。二要在選擇一批具備條件的城市建設新的綜合試驗區。三要圍繞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互聯互通外貿基礎設施,鼓勵建設覆蓋重要國別、重點市場的海外倉。四要按照包容審慎有效的要求加大監管創新,建立跨境電商風險防範和消費者權益保障機制,打擊假冒偽劣等行為。
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提供商深蘭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雲鋒基金獨家完成。深蘭科技將率先開放便利店級別的「無人值守智能零售系統」,有選擇地將軟硬體免費向傳統連鎖商超和夫妻小店開放,採取租賃模式,利潤協商分成。深蘭科技方面表示,此次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無人值守智能零售系統」的硬體生產和以租賃模式支持B端客戶的大面積投放。
奢侈品電商寺庫敲響納斯達克交易市場開市鍾,正式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SECO」,開盤價格12.1美元,市值超6億美元。寺庫此次公開募股以每股13美元發行85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按照13美元的發行價格計算,寺庫此次發行共融資1.1億美元。這也讓寺庫成為繼阿里巴巴美國上市後,時隔整整36個月後在美上市的首個電商股。寺庫方面披露,此次上市募資的主要用途將用於和更多品牌直接合作、市場推廣、開設更多線下體驗中心、提升供應鏈和全球倉儲物流體系、提升IT技術水平以及潛在的並購資金需求。
支付寶小程序宣布面向用戶開放公測,用戶可以通過線下掃碼、在支付寶App內搜索或通過他人分享進入等方式使用某個支付寶小程序。支付寶還針對小程序推出了聚合頁,幫助推薦一些精品小程序。目前,不少用戶使用過支付寶掃碼騎車的服務,該功能即是承載在小程序上。接入支付寶小程序後,支付寶App內的訂單量較接入前增長了600%。
生鮮電商每日優鮮完成C輪系列3.3億美元融資。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表示,C+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1-3線城市前置倉擴張,品牌建設與市場開拓。每日優鮮還計劃在辦公室無人貨架項目「便利購」戰略投入3億元人民幣,快速鋪設10萬點位。第三季度,每日優鮮將投入更多資金,加大對上游生鮮生產者的支持,從根本上重建農商合作新標准,改變傳統零售商對於供應商在「高費用、亂退貨、長賬期」方面的積弊。
④ 什麼是無人零售
無人零售作為無人值守服務中的一大類,主要指的是無人情形下進行的零售消費行為。無人零售是指基於智能技術實現的無導購員和收銀員值守的新零售服務。未來,將是基於大數據基礎上的物品售賣。
2017年下半年,無人零售以其超前的購物體驗成為新零售最受資本和消費者關注的形態之一。7月1日,F5未來商店完成3000萬元A+輪融資;7月3日繽果盒子完成超1億元A輪融資;7月8日阿里巴巴無人超市「淘咖啡」的落地亮相2017年淘寶造物節。較傳統零售而言,無人零售更關注垂直人群的垂直場景,即通過對市場進行深度挖掘,尋找被大多數人忽略的消費場景。除去布局在商場、地鐵站、機場、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地點,也開始關注辦公室、電梯間、移動車輛等封閉空間的近場需求。這正與以垂直化、人群化、場景化為典型特徵的消費升級大趨勢相呼應。總的來說,與傳統的實體零售相比,以無人零售為代表的新零售不只是對線下門店在形態上的升級改造,更是對包括供應鏈端,購買流程,直至最終消費場景在內的整個消費鏈條的全生命周期變革。從買什麼、怎麼買、在哪買三個層面整合線上線下,打造高效便捷的近場消費入口,實現線上數據和流量的變現:
無人零售的發展驅動力
無人零售成為熱點,背後存在多重驅動力。最首要的是線上流量飽和和人力成本上升的零售業大背景。同時,技術進步賦予無人零售新的可能性:包括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的逐步商用,以及智能手機和移動支付的普及,都為無人零售的實際落地奠定基礎。
根據國家統計局9月公布的最新數據,2017年1-8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32308億元,同比增長10.4%,持續增長的消費品零售市場為無人零售的進一步發展布局奠基。其中白領人群作為消費主力軍,樂於嘗試新鮮事物,追求更佳的購物體驗和生活品質,消費需求也在隨之升級。
但是,傳統零售和電商由於流量紅利漸失,盡管總體市場仍在持續增長,但線上流量增長明顯放緩、獲客成本漸高,轉型迫切。線下流量重回大眾視野,成為初創品牌和巨頭資本必爭之地,辦公室貨架、自助販售機、無人便利店等近場入口成為各家獲取用戶的必爭之地。同時,國內人口面臨嚴重老齡化,用工成本和土地鋪租成本大幅上升,人口土地紅利雙雙喪失。在此背景下,由於土地成本不會自然降低,傳統零售業不得不考慮以無人或少人化的形式來縮減用工成本。
再者,伴隨著智能設備終端的逐步普及,4G、5G、WIFI等技術不斷突破,移動支付習慣的養成,支付寶、微信成為主流移動支付方式之一,中國也逐漸邁入「無現金社會」,這產生的用戶基礎,正是未來無人零售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發展驅動力線上流量飽和、人力成本上升、技術進步是無人零售發展驅動力。
無人零售採用的技術
目前無人便利店最常見的技術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以亞馬遜Amazon Go、深蘭科技Take Go、阿里淘咖啡為代表的人工智慧無人店,即以識別進店消費者為核心,主要採用機器視覺、深度學習演算法、生物識別等技術。缺點在於隨著店鋪規模擴大,系統計算量將大幅攀升,從而對GPU提出巨大挑戰。除去成本外,識別的准確率也存在隱患。
另一類是以日本羅森為代表的物聯網無人店,主要採用RFID標簽技術,以識別消費者所購商品為核心。此電子標簽方案由來已久,技術上較成熟,但大規模應用的成本較高,且存在雷雨天氣和液體箱內感應困難等致命缺陷。
自助販售機、便利貨架和以便利蜂、小e微店為代表的互聯網無人店,則主要通過顧客掃描二維碼來實現對貨物的識別和自助支付,這類方案因技術門檻低現在應用較多,最大問題是開放式零售形態可能面臨少數顧客逃避付款而難以完全保證商戶利益的問題。
目前來看,無人零售智能技術仍處於探索階段,全球現在都不可避免地面臨技術不確定性帶來的運營風險。以Amazon Go為例,2017年3月海外開店計劃由於技術原因有所延遲,亞馬遜表示,該店無法在20人以上同時進入時保持正常工作,且商品被放到錯誤的位置時識別困難。而隨著物聯網、人臉識別、移動支付等技術的不斷迭代,這將成為一個很有前景的市場。未來零售基礎設施會變得極其可塑化、智能化、協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