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上市公司融資財務風險

上市公司融資財務風險

發布時間:2021-03-19 01:34:44

① MBO融資中的財務風險大概有哪些呢在線等,可聯系。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你可以看一下是否對你有幫助,沒有用的話就請繼續等吧

舒志軍:MBO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004-12-27 00:00:00

中信國際研究所 舒志軍

(聯合論壇·北京)管理層收購(MBO)是指公司管理者或經理層通過借貸融資購買本公司股份,從而改變公司所有者結構、控股權和資產結構,進而達到重組公司目的並獲得預期收益的一種收購行為。 這種國際上通用的收購行為,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實踐中卻發生了變異,出現了不少問題。研究這些問題背後的動因,對於促進中國國有企業MBO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MBO在中國實踐中的變異

MBO發源於英國。1980年,英國經濟學家邁克·萊特(Mike Wright)在研究公司的分立和剝離時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現象:在被分立或剝離的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被出售給了原先管理該企業的管理(或經理)層。在當時的研究中,這種現象還沒有名字,人們籠統地把它稱之為「buy-outs」。後來,英國對此類收購進行融資的主要機構工商金融公司(Instrial and Commercial Finance Corporation)把這種現象起名為管理層收購(Management buy-outs),簡稱為MBO,該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MBO的出現並非偶然,在很大程度上,它可以說是20世紀70年代公司分拆的結果。公司分拆是指大公司將部分非主導業務剝離出去,以便集中精力經營主導業務。在戰後至20世紀70年代以前,公司發展的總趨勢是:不斷地尋求兼並機會,迅速擴大公司規模,很少出現通過公司分拆將公司變小的現象。物極必反,20世紀70年代後,這種傾向開始逆轉,很多過去因追求多樣化而形成的大公司遇到了發展的障礙而不得不將公司拆小,即賣掉一些業績不佳的輔助業務或子公司等,在很多時候,公司總部更願意將小公司賣給原來經營公司的管理層,即所有權變更而管理層不變,這就是MBO。
中國MBO實踐始於20世紀90年代,由於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相對完善的市場經濟,一些國有企業的管理層在MBO的實踐中往往以廉價獲取國有資產為主要目的,所以導致中外的MBO存在很多差異:
1.目標動因不同。西方實施MBO的最主要原因是降低代理成本,通過MBO,管理層實際擁有或控制公司,管理層利益與公司股東利益匯聚,代理成本便能大幅下降。我國MBO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國有股的減持以及戰略性退出,增強對管理層的長期激勵機制,提高國有公司經營效益。
2.收購主體不同。國外的MBO絕大多數是以目標公司的管理層作為收購主體。中國MBO的收購主體多為職工持股會,即代表全體員工的社團法人。在所有者比較虛幻、模糊的狀態下,我國MBO的實施中,同一個公司管理者往往具有雙重身份:既代表國有股這個被收購對象,同時也代表著收購主體,MBO往往是自導自演。
3.融資方式不同。在國外MBO操作過程中,管理層通常只付出收購價格中的一部分,其他資金通過債務融資等其他方式籌措,資金可以由銀行提供,也可以由保險公司、養老金基金、風險投資公司提供。從支付工具而言,有現金、股票、公司債券、認股權證、可轉換債券等多種形式。中國的MBO融資渠道單一,融資限制很多。一般是以管理者自籌資金或私募投資的方式來完成,而收購的支付方式多為現金。
4.定價模式不同。在西方,MBO本來是在全流通股市中所採用的一種公平收購,定價模式擁有充分的數據支持、規范的中介參與,一切交易價格都是在公開的市場經過公平的競價達成的,價格的確定相對較為合理。我國的證券市場又分為流通和非流通市場,MBO收購的股份基本上是不流通股份,這些股份很難定價。中國企業在MBO定價時,除考慮企業本身價值外,還考慮管理層以往對企業的貢獻。由於國內MBO定價透明度較低,缺乏市場定價的過程,MBO收購價格大多低於上市公司凈資產。
5.法制環境不同。歐美證券市場發育時間較早,證券法律體系相對完善,MBO遵循相應的法律規則,操作相對規范,例如國外的MBO合約中往往有非同業競爭條款,禁止參與MBO的骨幹人員短期內離開目標公司並參與同業競爭等具體規定。我國目前僅有《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等少數規定,系統的MBO方面的法規尚待完善。
6.風險資本不同。在西方國家的MBO中,一般都有風險投資的參與。風險投資的來源主要是:養老基金,捐贈基金,銀行持股公司,保險公司等。風險投資既可以是普通股,也可以是優先債券、次級債券和可轉換債券,還可以採用其他的一些金融工具。應該說,金融工具的創新加速了MBO的發展。我國目前的風險資本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因而MBO的資金來源中,銀行貸款居主導地位,目前國內的風險資本還沒有深入地參與MBO。
7.控股比例不同。西方企業實施MBO後,管理層能夠持有公司全部或絕大部分股份。中國MBO的支付能力不足,籌資能力有限和收購對象資產規模較大,管理層很難成為MBO企業的絕對控股股東。出現這種現象的另一原因是由於企業還未能完全割裂與政府千絲萬縷的聯系。
由於與國際上規范的MBO存在許多差異,導致我國企業的MBO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2003年3月,國家財政部在發至原國家經貿委企業司關於《國有企業改革有關問題的復函》中建議:在相關法規制度未完善之前,對採取管理層收購(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行為予以暫停受理和審批,待有關部門研究提出相關措施後再作決定。
財政部認為,由於法律、法規的制定相對滯後於實踐活動,對管理層收購等交易行為,用現行的法規和管理水平難以嚴格約束。這么做是為了防止一些當事人利用新的交易形式謀取不當利益。

二、MBO實施中問題的分析

目前,財政部有關部門建議暫停受理和審批管理層收購行為(MBO)。MBO行為雖然被終止,但這畢竟是暫時性的。MBO在中國仍處於試點階段,由於法律和法規的滯後,在實踐中存在著許多不規范的現象。綜合來看,我國MBO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缺乏有效的監控機制。目前我國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本身大多是按照「逃控機制」的模式設立的。流行的做法是,把原有的企業剝離一部分包裝上市,稱為「上市公司」;原來企業的非核心資產留下來叫「存續企業」,這個「存續企業」代表國家控股上市的新企業。「存續企業」的總經理(或稱法人代表)擔任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這種「逃控機制」模式為上市公司MBO的無政府狀態提供了便利條件。
從大多數管理層收購案例看來,上市公司管理層收購不僅是自賣自買,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自己批准自己收購,或者說自己管自己,所以有人稱之為「沒有管理的管理層收購」。由於缺乏有效的國有資產經營體制和方式,盲目地以MBO作為解決國有股從上市公司退出的出路,這是十分危險的,它所面臨的將不僅是暗箱操作的風險,更為嚴重的是,MBO作為「逃控機制」的產物,由原來意義上的反收購工具,蛻變為國有資產流入企業經營管理者腰包的明溝暗渠。由於MBO完成後,上市公司的內部人與第一大股東的利益合二為一,如果監管不力,將會出現嚴重的內部人控制,進而令中小股東的利益受到更為嚴重的損害。
2.收購主體的合法性問題。目前我國的MBO通常是由管理層注冊成立一家新公司作為收購目標公司的主體,然後以新公司的資產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以獲得足夠的資金來購買目標企業的股份,這個新的公司的資金來源大部分需要銀行的貸款。這種殼公司也應當遵循《公司法》,而《公司法》要求對外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公司凈資產50%,從目前已發生的幾個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收購的案例來看,就存在有些公司對外投資超過凈資產的50%的現象。
3.收購定價問題。我國的MBO多採用協議價格,有內部人暗箱操作之嫌。MBO的定價多圍繞每股凈資產,由管理層與政府以協議方式來確定,相對流通股的市價而言,有失公平。
目前已實施了MBO的上市公司,「不約而同」地規避了30%的要約收購線,MBO均系不流通的國有股或法人股,並通過協議收購的方式取得了對收購方而言相當合算的收購價格,有的低於甚至大大低於每股凈資產,與流通股價比起來差距極大。公司管理層獲得絕對或相對控股權所需的代價之小,不能不使其它股東感到有失公平,明擺著是侵蝕國有資產和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
國內一些企業在實施MBO的過程中,為了獲得較低的收購價格,不惜採用調劑或隱藏利潤的方法來擴大帳面虧損,收購完成後,然後再恢復帳面利潤,從而實現分紅派現,以緩解管理層融資所帶來的巨大財務壓力。
4.收購融資金風險問題。由於管理層的支付能力有限,他們的巨額收購資金大多是採取迂迴的融資手段,這樣做要承擔政策、法律風險,還有可能產生金融風險和經營風險。
管理層沒有資金購買股權,同時也沒有充分的資信作為支撐進行融資,只能暗渡陳倉,挪用上市公司的資信進行融資,把融資的信用風險集中到了上市公司身上。在這種方式下,管理層面臨雙重壓力:資金償還壓力和違規監管壓力。為了釋放這種壓力,管理層可能會利用非法交易或關聯交易盡快賺取收益,或者改變上市公司的分紅政策,進行大比例的分紅,套取上市公司現金。第一種行為傾向的結果是,上市公司資產流失,收益下降;第二種行為傾向的結果是,上市公司加快分紅,內源融資能力下降,財務風險加大。無論是哪種情況,最終導致企業價值下降,風險增加。價值下降首先損害的是流通股股東權益,財務風險的提高意味著償債能力的下降,損害了債權人的權益。
5.違背了證券市場的三公原則。我國的MBO有違「公正、公平、公開」的三公原則,使得持有二級市場股票的中、小投資者感到心寒。
首先,實施MBO使社會公眾股股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實施管理層收購後,管理層持有的是非流通股,與社會公眾股股東的利益存在一定差別。管理層借「一股獨大」之便,利用關聯交易「套取」中、小股東的財富。
其次,MBO侵害了社會公眾股股東的利益,顯失公平。某些上市公司管理層收購股權時,轉讓價格出現了低於公司每股凈資產的情況,有的甚至以每股一元的面值轉讓。此定價不僅大大低於流通股價格,也低於非流通股股東的成本。上市公司管理層以小於等於凈資產值的價格受讓國有股、法人股,公平何在?
最後,MBO在具體操作實施過程中,應披露的信息不夠充分公開透明。相關上市公司往往一紙公告發布就已經將非流通股的股權轉讓變成了既成事實,其操作實施過程缺乏其它股東(主要是社會公眾股股東)的有效監督,漠視社會公眾股東的知情權。一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打著股權激勵的幌子,在實施MBO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關聯交易,把上市公司掏空。

三、規范我國MBO運做的措施

沒有規則,就沒有評判是非的標准,更談不上規范和防止改革中出現的各種短期行為乃至不良行為。現在對MBO的指責,既有MBO本身的問題,也有因政策和法律法規滯後、認識缺乏統一尺度而產生的分歧,而MBO本身的問題,大多也是因無章可循而起。由此看來,規定有關MBO的規則已成為當務之急。
1.MBO應有明確的法律規范
要對已出台的涉及產權制度改革的法律法規,進行清理整合,明確MBO作為一種產權變革形式的地位和適用范圍。要制定專門的MBO實施規范和細則。MBO屬內部人收購,有著與一般法人收購不同的特殊性,應該用專門的法規或在相應的法律法規中專門的條款來規范其行為。在這些法律法規或專門條款中,一方面,要對收購主體的資格,資金來源的合法渠道,收購價格的形成機制、管理層的市場選擇機制、股權結構及法人治理結構的科學性等MBO關鍵環節給予明確規定;另一方面,通過加大管理層的責任和風險來約束和制衡他們的投機行為。
2.公平確定MBO中的轉讓價格
目前,MBO的定價問題爭議最多。合理定價是避免集體與國有資產流失的關鍵。管理層收購所涉及的股份多數為非流通的法人股,轉讓價基本都以每股凈資產為基礎。這不僅大大降低了收購方的收購成本,收購價與股票市價之間的巨大差價也給一些人造成很大的想像空間。因此,進行管理層收購必須考慮大多數股民的利益,防止出現侵害中小股東權益的情況。要保證交易價格的合理性,最好的辦法不是決定用哪種模型來衡量,而是破除管理層收購過程中的單邊交易的局面,增加買方數量,將管理層或內部員工發起的投資公司作為收購公司股權的買方之一參與競價,交易的達成和價格的確定,主要由市場來確定。
3.要拓展MBO融資渠道
目前國內的有關法律法規仍限制管理層收購的資金來源,經營者獲取合法資金進行收購或者持股成為當前國內MBO的一個難點。由於收購標的的價值通常都遠高於管理層自身的支付能力,因而巨大的資金缺口需要依靠外部融通來彌補。在�個標準的MBO過程中,除管理層持有部分股權外,機構投資者提供了其它大部股本金及借款。目前我國人民銀行的貸款通則裡面明確禁止銀行用款作為股權投資,這使收購的資金需要難以得到銀行的支持;而企業之間的借債行為也受到限制。因此,開發創造新的金融工具,從政策法規層面為MBO拓展融資渠道,對MBO極具現實意義,同時還應積極培育風險投資機構,加強機構投資者在管理層收購中的作用。
4.MBO的操作必須符合「三公」原則
企業在實施MBO的交易活動中,必須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公開指信息公開,確保二級市場的公眾投資者可以獲得真實的公司和操作信息;公平則主要是定價公平和市場機會公平;公正是指交易活動必須合法合規。
5.要加強對MBO的監管
首先,除了國資機構代表出資人加強對MBO的監管外,應該引入包括外部非執行董事、媒體等在內的外部監督,以保證MBO陽光運作。第二,國有企業的MBO必須經過國有資產的主管部門的審批。第三,有關MBO交易帳目必須經過嚴格的審計,四是建立並嚴格實施信息透明與公開制度,並且要履行相關的信息披露。
6.要完善MBO後的公司治理機制
MBO的進行表明管理層對上市公司發展有信心,也有利於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這既改變了上市公司長期以來國有股�股獨大的模式,也有別於一些家族控股企業,對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形象都有重要意義。但進行管理層收購後,股東財富最大化可能會被管理者的自身利益所取代。另一方面,管理層收購又可能為另一形式的「一股獨大」提供溫床,因此,要加強獨立董事對管理層收購的事後監管以及保持公司大股東與高級管理層之間的平衡與獨立,減輕內部人控股帶來的負面影響。
7.要建立MBO的信託制度
我國的職工持股會只是MBO過渡型的收購主體,其發展方向是應該MBO信託。
目前,我國信託業參與MBO的方式主要是信託公司向MBO提供貸款和直接投資MBO。
採用貸款方式,是由參與MBO各方簽定協議,先由信託公司向目標公司管理層提供貸款,管理層通過這筆資金收購目標公司股權。管理層可以自然人名義,也可以聯合成立公司作為主體接受貸款,完成收購。在這種模式下,信託投資公司的關鍵作用是為整個MBO過程提供了啟動階段的第一筆資金,在國外稱之為過橋貸款。
採用直接投資方式參與MBO時,信託投資公司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出資與管理層共同注冊成立新公司,然後收購目標公司的股權,完成MBO。由於是直接投資,信託公司作為新公司的股東,間接持有目標公司股權,它可以通過溢價出售股權的方式收回投資並獲得收益。在這種方式下,信託公司獲得的收益不只是委託費、貸款利息之類的中間費用了,更大的收益來自於股權溢價的直接收益。不過這種直接投資的風險也相對較大,在決定投資之前,必須對目標公司和管理層做細致的調查分析,保證目標公司MBO之後的預期增值。

(中信國際研究所,舒志軍)

作者:舒志軍

② 企業融資風險主要有哪些

1、信用風險。項目融資所面臨的信用風險是指項目有關參與方不能履行協定責任和義務而出現的風險。像提供貸款資金的銀行一樣,項目發起人也非常關心各參與方的可靠性、專業能力和信用。

2、完工風險。完工風險是指項目無法完工、延期完工或者完工後無法達到預期運行標准而帶來的風險。項目的完工風險存在於項目建設階段和試生產階段,它是項目融資的主要核心風險之一。完工風險對項目公司而言意味著利息支出的增加、貸款償還期限的延長和市場機會的錯過。

3、生產風險。生產風險是指在項目試生產階段和生產運營階段中存在的技術、資源儲量、能源和原材料供應、生產經營、勞動力狀況等風險因素的總稱。它是項目融資的另一個主要核心風險。生產風險主要表現在:技術風險、資源風險、能源和原材料供應風險、經營管理風險。

4、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計劃維持產品質量與產量,以及產品市場需求量與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市場風險主要有價格風險、競爭風險和需求風險,這三種風險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

5、金融風險。項目的金融風險主要表現在項目融資中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兩個方面。項目發起人與貸款人必須對自身難以控制的金融市場上可能出現的變化加以認真分析和預測,如匯率波動、利率上漲、通貨膨脹、國際貿易政策的趨向等,這些因素會引發項目的金融風險。

6、政治風險。項目的政治風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國家風險,如借款人所在國現存政治體制的崩潰,對項目產品實行禁運、聯合抵制、終止債務的償還等;另一類是國家政治、經濟政策穩定性風險,如稅收制度的變更,關稅及非關稅貿易壁壘的調整,外匯管理法規的變化等。在任何國際融資中,借款人和貸款人都承擔政治風險,項目的政治風險可以涉及到項目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階段。

7、環境保護風險。環境保護風險是指由於滿足環保法規要求而增加的新資產投入或迫使項目停產等風險。隨著公眾愈來愈關注工業化進程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許多國家頒布了日益嚴厲的法令來控制輻射、廢棄物、有害物質的運輸及低效使用能源和不可再生資源。「污染者承擔環境債務」的原則已被廣泛接受。因此,也應該重視項目融資期內有可能出現的任何環境保護方面的風險。

(2)上市公司融資財務風險擴展閱讀

防範公司融資風險:

1、提升企業信用等級,提高融資水平

企業提高融資水平,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企業的信用等級,企業的信用等級上升,才可以在融資方面獲取到更多的資源。企業要完善財務管理制度與經營管理制度,高層管理者要重視企業的管理,從員工的發展出發,制定合理化的規章制度來保證員工有效完成工作,保證公司部門與部門之間有效運轉,同時在財務上要建立透明機制,賬務公開化,發揮群眾的力量來監督,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2、建立科學融資結構,有效規避融資風險

控制好企業的融資風險,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予以規范盡管融資的渠道和方式是有多種選擇的,但是無論企業選擇哪一種方式都是有代價的,在加上在其中會受到來自不同方面的因素干擾,更加需要做到對各種渠道得到的資金予以權衡,從企業自身發展出發,考慮到經營成本、投資收益等多個方面,將資金的投放和收益結合起來,在融資之前做好決策,以免出現失誤。

3、提高管理力度,做好企業融資風險防範工作

企業的管理人員要樹立風險意識,認識到在企業的發展中風險是在所難免的,要端正態度並採取有效的措施來降低風險,還要做好各項財務預測計劃,合理安排籌集資金的數量和時間,從而提高資金效率。其次,如果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是受到利率的變動而產生的風險,就需要認真研究資金市場的供求情況,研究利率的實際走勢,採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做出合理的安排。

4、健全和完善企業融資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

企業在進行融資活動過程中,應明確規范職責分工、許可權范圍和審批程序,科學合理地設置機構和配備人員;應建立融資風險評估制度和重大風險報告制度,在未得到董事會批準的情況下,一律不得對外融資。對於違反融資規范的行為,企業有權追究其責任。

③ 企業財務風險主要有哪些

籌資風險
投資風險
資金回收風險
收益分配風險

④ 上市公司融資方式有哪些

常用融資方式:

(1)融資租賃

中小企業融資租賃是指出租方根據承租方對供貨商、租賃物的選擇,向供貨商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方使用,承租方在契約或者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分期支付租金的融資方式。

(2)銀行承兌匯票

中小企業融資雙方為了達成交易,可向銀行申請簽發銀行承兌匯票,銀行經審核同意後,正式受理銀行承兌契約,承兌銀行要在承兌匯票上簽上表明承兌字樣或簽章。

這樣,經銀行承兌的匯票就稱為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具體說是銀行替買方擔保,賣方不必擔心收不到貨款,因為到期買方的擔保銀行一定會支付貨款。

銀行承兌匯票中小企業融資的好處在於企業可以實現短、頻、快中小企業融資,可以降低企業財務費用。

(3)不動產抵押

不動產抵押中小企業融資是目前市場上運用最多的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在進行不動產抵押中小企業融資上,企業一定要關注中國關於不動產抵押的法律規定,如《擔保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避免上當受騙。

(4)股權轉讓

股權轉讓中小企業融資是指中小企業通過轉讓公司部分股權而獲得資金,從而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中小企業進行股權出讓中小企業融資,實際是想引入新的合作者。

(5)提貨擔保

提貨擔保中小企業融資的優勢主要在於可以把握市場先機,減少企業資金占壓,改善現金流量。這種貿易中小企業融資適用於已在銀行開立信用證,進口貨物已到港口,但單據未到,急於辦理提貨的中小企業。

(4)上市公司融資財務風險擴展閱讀

融資方式選擇:

1、遵循先「內部融資」後「外部融資」的優序理論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融資方式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內源融資,即將企業的留在收益和折舊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另一種是外源融資,即吸收其他經濟主體的儲蓄,以轉化為自己投資的過程。

2、考慮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

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經營及財務狀況,並考慮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等情況,選擇較為合適的融資方式。

(1)考慮經濟環境的影響。

(2) 考慮融資方式的資金成本。

(3) 考慮融資方式的風險。

(4) 考慮企業的盈利能力及發展前景。

(5) 考慮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程度。

(6)考慮企業的控制權。

⑤ 為什麼上市公司由向銀行借款融資改向通過股票債券融資降低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銀行貸款需要到期還款,發行股票就不用了,股票賠了活該,企業不負責,而且盈利分紅可以通過財務技巧不給或少給股民。有這便宜事誰不幹啊,對不兄弟。。。。

⑥ 如何有效減少企業的財務風險和融資風險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願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同時使總股本增加的融資方式。股權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須還本付息,但新股東將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贏利與增長。

陳湛勻指出:股權融資是一種資金供需雙方都樂於接受的融資手段,即對於企業來說,股權融資沒有債務融資所形成的債務壓力,無須支付高額的利息費用,不需要抵押擔保;而對於投資方來說,未來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利潤。

陳湛勻教授

以下是陳湛勻的部分觀點實錄:

右手握緊股權融資、債務融資和兼並收購等融資方式,股權融資、債務融資、兼並收購是企業解決資金需求有效的融資的手段。

著名經濟學家,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首批統計學博士點專業博士。現任中國上海市投資學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首創擬人化資本運營專家,上海電視台「夜話地產湛勻妙語」欄目主持人,中國第一財經、東方衛視、鳳凰衛視等媒體特邀嘉賓,長期應邀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授課,並被聘為國際論壇峰會和國外大學演講,與英美法徳加拿大等國家名校進行學術交流,走訪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具有國際視野、最受歡迎的實戰型權威金融專家。陳湛勻教授已獲近20項國家、省部級優秀科研獎。陳湛勻教授長期專注於地產金融、高新技術、中小企業成長,對這些領域保持高度前瞻性,具有豐富的實際經營經驗。他擅長實用解決具體方案,將廣泛的商業知識和特定行業的深入了解相結合,致力於運用金融專業技術幫助企業提升可持續競爭優勢、贏利能力,放大企業價值並創造價值,成功輔導不少企業上市。

⑦ 上市公司融資的概述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兩種。
由於在公司內部進行融資,不需要實際對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會減少公司的現金流量;同時由於資金來源於公司內部,不發生融資費用,使內部融資的成本遠低於外部融資。
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轉以及擴充生產能力,都需要大量資金給予支持,這些資金的來源除內源資本外,相當多的部分要依靠外源融資來解決。上市公司外源融資又可分為向金融機構借款和發行公司債券的債權融資方式;配股及增發新股的股權方式;發行可轉換債券的半股權半債權的方式。
銀行貸款是目前債權融資的主要方式,其優點在於程序比較簡單,融資成本相對節約,靈活性強,只要企業效益良好、融資較容易,缺點是一般要提供抵押或者擔保,籌資數額有限,還款付息壓力大,財務風險較高。
公司債券是指由公司發行並承諾在一定時間內還本付息的債權債務憑證。體現了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的行為。債券在本質上也是借錢與還錢關系,但其與貸款的根本區別在於債券可以公開進行交易。而貸款除非債券化,否則是不進行公開交易的。相對於股權融資,債券融資的融資成本較低,可以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同時可以保證股本對公司的控制權。但與銀行貸款有著類似的缺點,即財務風險較高、限制條款多,且融資規模有限。對於融入資金的公司來說,債券融資與銀行貸款有相似的特點,一般把二者統稱為債權融資。
股權融資亦即公司發行股票進行融資。對上市公司而言,發行股票所籌集的資金屬於公司的資本;對股東而言,所持有股份代表對公司凈資產的所有權。相對於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有著自己的優勢,如:股票屬公司的永久性資本,不需要償還,也不必負擔固定的利息費用,從而大大降低公司的財務風險;由於預期收益高,易於轉讓,因而容易吸收社會資本等等。但股權融資也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缺點,如發行費用高、易分散股權等。

⑧ 企業債務融資有效防範財務風險要怎麼做

企業進行債務融資應當如何有效防範財務風險?
一、應樹立風險意識,建立風險預估體系和有效的風險防範機制。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必須獨立承擔風險,因此,企業樹立風險意識、預估風險,並建立有效的風險防範機制非常有必要。在決定進行債務融資時,企業應立足市場,及時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和防範,制定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風險規避方案,通過合理的籌資結構來分散風險。如通過控制經風險來減少籌資風險,充分利用財務杠桿原理來控制投資風險,使企業按市場需要組織生產經營,及時調整產品結構,不斷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避免由於決策失誤而造成的財務危機,把風險減少到最低限度等。
二、確定適度的負債數額,保持合理的負債比率,合理安排籌資,優化資金結構。
負債經營能獲得財務杠桿利益,同時企業還要承擔由負債帶來的籌資風險損失。為避免籌資風險,企業應做到適度負債經營。企業的負債比率應與企業的具體情況相適應,實現資金結構最優化。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負債比率才是合理的?這就需要企業把握住其中的平衡。比如,對一些生產經營好、產品適銷對路、資金周轉快的企業,負債比率可以適當高些;對於經營不理想、產銷不暢、資金周轉緩慢的企業,其負債比率應適當低些,否則就會使企業在原來商業風險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籌資風險。
此外,對於由利率帶來的籌資財務風險,企業同樣不能忽視。在利率處於高水平時期,盡量少籌資或只籌急需的短期資金。在利率處於由高向低過渡時期,也應盡量少籌資,不得不籌的資金,應採用浮動利率的計息方式。在利率處於低水平時,籌資較為有利。在利率處於由低向高過渡時期,應積極籌集長期資金,並盡量採用固定利率的計息方式。
三、合理安排籌資結構和期限組合方式,確定最佳資本結構。
按資金運用期限的長短來安排和籌集相應期限的負債資金,是企業規避融資風險的對策之一。籌措長期資本,成本較大、彈性小、風險小,短期資本則與之相反。因此,企業在安排長、短期籌資方式的比例時,必須在風險與收益之間進行權衡。
而所謂最佳資本結構則是指在企業可接受的最大籌資風險以內,總資本成本最低的資本結構。企業應確定一個最佳資本結構,在籌資風險和籌資成本之間進行權衡,使企業價值最大化。具體企業可通過以下方式來實現資本結構的優化:
1、保持合理的現金儲備,確保企業的正常支付和意外所需。
2、加強存貨管理,提高存貨周轉率。這樣會增強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及獲利能力。通過存貨周轉速度分析,有利於找出存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盡可能降低資金佔用水平。
3、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加快貨幣資金回籠。通過建立穩定的信用政策、確定客戶的資信等級、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確定合理的應收賬款比例、建立銷售責任制等措施,積極組織催收,減少在應收賬款方面的資金佔用,加快貨幣資金回籠。
四、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負債財務和還款計劃。
根據企業一定資產數額,按照需要與可能安排適量的負債。同時,還應根據負債的情況制定出還款計劃。
企業利用負債經營加速發展,必須從加強管理、加速資金周轉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資金佔用額,盡力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產銷率,降低應收賬款,增強對風險的防範意識,使企業在充分考慮影響負債各項因素的基礎上,謹慎負債。在制定負債計劃的同時須制定出還款計劃,使其具有一定的還款保證,企業負債後的速動比率不低於1∶1,流動比率保持在2∶1左右的安全區域。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同時還要注意,在借入資金中,長短期借款應根據需要合理安排,使其結構趨於合理,並要防止還款期過分集中。
五、防止騙貸,落入陷阱。
為了預防融資陷阱風險,企業可委託律師對投資方的具體信息進行調查,以便預防受騙,並簽訂臨時合同,首先約定好違約責任,預防因陷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⑨ 1什麼是風險 什麼是財務風險 什麼是融資財務風險

許多中小企業存在著嚴重的財務問題。總的來說,中小企業的流動負債為49.1%,長期負債11.4%,所有者權益39.5%,資產負債率60.5%,流動負債比率為81.2%。然而,如此高的資產負債率並沒有代表中小企業利用財務杠桿來獲得利益,相反而是由於企業的舉債額巨大,占資金比例過高。
中小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財務風險:
1、融資渠道狹窄,融資困難;
2、現金流量不足;
3、資產公允價值小,變現能力差;
4、舉借大量負債且不能及時償還到期債務,資產負債率高;
5、投資效率較低較盲目;
6、原材料成本上升,銷售利潤連續下滑;
7、企業財務成果的不確定性。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融資財務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從金融公司套取首付貸 瀏覽:839
國檢集團漲停 瀏覽:213
金融服務費用的進項稅是否可抵扣 瀏覽:148
投融資規劃報告 瀏覽:934
基金高端理財優勢 瀏覽:405
國際注冊外匯交易師ipa 瀏覽:562
小額貸款公司是金融機構嗎 瀏覽:740
收傭金經營范圍 瀏覽:667
甘肅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908
全國有幾家綜合金融公司 瀏覽:524
信貸資產證券化交易所市場 瀏覽:277
家庭杠桿率排名 瀏覽:626
哪家銀行理財收益比較高 瀏覽:127
傳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 瀏覽:371
天津文化產權交易所下載 瀏覽:667
空港股份股票價格 瀏覽:154
光大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 瀏覽:68
什麼叫會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441
外匯入金進不去是怎麼回事 瀏覽:261
荊門金融投資證券企業名錄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