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說壟斷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是金融資本
試述金融資本與金融寡頭的形成及對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的全面統治
1)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的形成.金融資本是指壟斷的銀行資本和壟斷的工業資本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壟斷資本.銀行壟斷資本和工業壟斷資本之所以會走向融合,對銀行來說,是為了擴大銀行壟斷資本的活動范圍和分享一部分工業壟斷利潤;對壟斷企業來說,則是為了獲得更有利的貸款條件,並分享一部分銀行壟斷利潤.銀行壟斷資本和工業壟斷資本的融合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壟斷銀行通過購買工業企業的股票和債券,以及創辦新的企業的辦法,參與工業生產活動;二是工業壟斷組織通過購買銀行股票和自己創辦新的銀行的辦法,參與銀行業務.隨著金融資本的形成,產生了金融寡頭.金融寡頭是指掌握著龐大的金融資本,並在實際上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政權的大壟斷資本家或壟斷資本家集團.金融寡頭是壟斷資本主義的真正統治者.
(2)金融寡頭的全面統治.金融寡頭的全面統治表現在經濟、政治、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在經濟領域,金融寡頭實行全面統治的主要手段是「參與制」.「參與制」是指金融寡頭通過掌握股票控制額的方式,控制和支配其他眾多的企業.金融寡頭首先用自己的資本掌握總公司,把它作為「母公司」,然後利用「母公司」的資本購買其他企業的股票,掌握股票控制額,把它們變成自己的「子公司」,各個「子公司」再以相同的方式控制更多的公司,即「孫公司」.通過「參與制」的方式,金融寡頭就可支配比其自有資本大得多的他人資本,從而實現其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統治.金融寡頭在政治上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個人聯合」的方式實現的.一方面金融寡頭親自出馬或委派其代理人到政府機構中擔任各種重要職務,另一方面金融寡頭又以各種手段收買政府高級官員、國會議員等,直接操縱國家機器.在實行「個人聯合」的同時,金融寡頭還通過建立各種咨詢機構,影響政府的決策,通過控制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媒體,把其勢力伸向上層建築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金融寡頭在政治上的統治,其目的是為了鞏固它在經濟上的統治.
㈡ 金融寡頭是壟斷資本主義的真正統治者,是真的嗎
這些都是白痴的胡扯而已。在這些白痴看來,金融寡頭就是獨立於人類之外的無敵外星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金融寡頭從來就不是統治者,而是比較強勢的社會成員。布希和他們就更沒有關系了。
㈢ 自由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的區別
壟斷資本主義
壟斷資本主義最基本特徵是什麼??
第一,資本集中與生產集中高度發展,在主要產業部門乃至整個經濟生活中產生了居支配地位的壟斷組織。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的單一單位企業和在此基礎上的分散競爭已經成為歷史。主要產業部門大都已形成寡頭壟斷格局。
第二,工業壟斷資本與銀行壟斷資本日趨溶合為金融資本,金融資本的進一步集中又形成金融寡頭。在工業壟斷資本形成的同時,銀行業的競爭造成銀行業日趨集中和銀行壟斷組織形成。銀行壟斷組織的形成,使銀行的地位與作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由過去的借貸中介人,變成了萬能的壟斷者,並與工業資本日益融合在一起。
國家資本主義
國家資本主義指與國家政權相結合,由國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種資本主義經濟。它的性質和作用決定於國家的性質。在資本主義國家裡,國家資本主義為國家所承認並受國家監督,它有利於資產階級和反對無產階級。它實際上就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為資產階級統治服務的,是變相的私人資本主義。在我國歷史上,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國家政權結合在一起,是封建的、買辦的、壟斷的國家資本主義。新中國成立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國家資本主義是在無產階級國家的管理之下的,用各種形式和國營社會主義經濟聯系著,並受工人監督的經濟。國家資本主義在中國是「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和逐步完成社會主義過渡的必要之路」。
現階段,我國和外國資本家合作經營的企業也屬於國家資本主義性質。
戰後由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是由於私人壟斷資本主義這種社會化形式的資本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生產社會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的要求,因而國家壟斷資本這種社會化程度更高的資本形式獲得了發展。主要表現在:大規模生產建設需要巨額投資與私人壟斷資本數量相對不足發生了矛盾;現代生產和現代科技的社會化發展,遇到了私人壟斷資本單純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生產力社會化的高度發展同私人壟斷資本盲目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矛盾加劇了;生產力的迅速增長與人民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的矛盾加深了。
㈣ 壟斷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是金融資本
資本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
(1) 資本主義發展經歷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兩個階段。
(2) 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包括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生產集中和私人壟斷的形成
( 1 ) 生產集中, 是指社會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日益集中於少數大企業, 使這些大企業在社會生產中所佔份額日益增大。
( 2 ) 生產集中是生產力發展和自由競爭的必然結果, 是生產社會化和資本社會化的重要表現。
( 3 ) 生產集中是私人壟斷形成的物質基礎。生產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形成壟斷。壟斷是指少數大企業為了獲取高額壟斷利潤而聯合起來, 控制和獨佔一個或幾個部門的產品生產和銷售市場。
( 4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生產集中發展到跨部門的集中, 甚至跨國兼並, 為巨型企業的增長、 壟斷組織的擴大奠定了基礎。壟斷組織的規模迅速擴大, 壟斷程度不斷提高, 出現了許多混合聯合公司, 表明壟斷統治的進一步加強。混合聯合公司是戰後私人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
壟斷成為資本主義的重要經濟基礎
( 1 ) 壟斷代替自由競爭在經濟生活中處於統治地位, 是資本主義發展進入壟斷階段的主要標志, 表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其自身范圍內發生了局部調整或者說部分質變。
( 2 ) 列寧對壟斷資本主義基本經濟特徵的分析, 深刻揭示了壟斷是壟斷資本主義的重要經濟基礎。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特徵是:
①壟斷組織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壟斷資本的統治, 是通過一定的壟斷組織實現的。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有卡特爾、 辛迪加、 托拉斯和康采恩。
②在金融資本的基礎上形成金融寡頭的統治。金融資本是壟斷的銀行資本和壟斷的工業資本相互融合或混合生長而形成的壟斷資本。金融資本是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占統治地位的壟斷資本形式。金融寡頭是指控制著龐大的金融資本的少數最大的壟斷資本家或壟斷資本家集團, 即所謂財團或壟斷家族。金融寡頭是現代資本主義國家事實上的主宰者。金融寡頭在經濟上的統治, 主要是通過「參與制」, 即通過掌握一定數量的股票, 層層控制企業的制度來實現的。
③資本輸出有了特別重要的意義。資本輸出是金融資本向外擴張, 爭奪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 獲取高額利潤的重要手段。資本輸出的主要形式, 一是借貸資本輸出, 如貸款, 這是間接投資;二是產業資本輸出, 如開工廠, 辦企業, 這是直接投資。
④從經濟上瓜分世界的國際壟斷同盟已經形成。國際壟斷同盟是資本主義各國最大壟斷組織根據協定而結成的國際性經濟同盟, 其目的在於瓜分世界市場, 規定壟斷價格, 控制生產規模, 壟斷原料來源, 分配投資場所, 以保證共同獲得高額壟斷利潤。國際壟斷同盟的主要形式有國際卡特爾、 國際辛迪加和國際托拉斯。
⑤最大資本主義列強已把世界上的領土分割完畢。殖民地作為可靠的廉價原料產地、 商品銷售市場和有利的投資場所, 是帝國主義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隨著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的擴張, 世界被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為數眾多的被壓迫民族, 另一部分是為數很少的、 掌握著巨額財富和軍事力量的壓迫民族, 由此在世界上形成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
列寧概括的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特徵, 它的表現形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了很多變化, 但列寧關於壟斷是現代資本主義的經濟實質和最深厚基礎的基本理論和觀點, 仍然是我們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理論指導。 壟斷和競爭的關系
(1) 壟斷是作為自由競爭的對立物而產生的, 但是它沒有、 也不可能消除競爭而是與競爭並存。
(2) 壟斷條件下的競爭同自由競爭時期的競爭相比, 在競爭的目的、 手段、 范圍和後果上, 都具有新的特點。
㈤ 什麼叫壟斷資本主義的金融化程度提高
1.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大幅上升
2.實體經濟部門不得不把利潤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領域
3.製造業就業人數嚴重減少,以金融為核心的服務業就業人數逐步增加
4.虛擬經濟越來越脫離實體經濟
㈥ 金融壟斷資本和金融寡頭的區別
金融壟斷資本和金融寡頭的區別,主要在於實質不同、形成不同、作用不同:
一、兩者的實質不同:
1、金融壟斷資本的實質:壟斷資本亦稱獨占資本,壟斷某些商品或某個部門的生產和銷售,主要通過壟斷價格來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的資本。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主要資本形態。
2、金融寡頭的實質:指西方國家中掌握著經濟、政治統治權的大金融資本家或集團。
二、形成不同
1、金融壟斷資本的形成:壟斷資本是同市場經濟的壟斷一起形成和發展的。
2、金融寡頭的的形成:通過參與制的方式,金融寡頭就可支配比其自有資本大得多的他人資本,從而實現其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統治。
三、作用不同
1、壟斷作為資本社會化的新形式,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生產社會化的某些要求,這就使社會生產力和生產社會化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2、通過這種層層控制,金融寡頭便可支配比它自己資本大許多倍的資本,以此加強經濟上的壟斷地位。他們在政治上的統治是通過同政府之間的「個人聯合」進行的。
(6)壟斷金融資本主義擴展閱讀:
從壟斷資本到壟斷金融資本的發展
一、西方國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的道路。
背景: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這個體系曾經對戰後恢復經濟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它是維護美國霸權的一個體系,造成了內部矛盾激化。)70年代,這個體系瓦解後,西方國家普遍走上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的道路。
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是金融資本得以形成和壯大的重要制度條件,他推動資本主義經濟金融化不斷提高。
三、金融資本快速發展的表現:
1、金融化程度不斷提高。
2、金融資本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利潤總額中比例越來越大。
3、實體經濟利潤率下降,實體經濟把一部分利潤投向金融領域,金融資本膨脹。
4、製造業人數逐步減少,金融業為核心的服務業就業人數增加。
5、虛擬經濟逐漸脫離實體經濟。
四、金融壟斷資本的影響:
1、正面影響: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負面影響:造成經濟過度虛擬化,導致金融危機,給資本主義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造成災難。
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金融膨脹持續發展,且經過90年代的爆炸性增長並通過全球化向世界其他區域擴張,「資本主義經濟金融化」已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的核心特徵。
在全球化、新自由主義和金融化三者中,金融化越來越被人們認為是當前資本主義最基本的經濟特徵,是推動另外二者發展的動力。
㈦ 金融寡頭在壟斷資本主義起什麼作用
金融寡頭是指掌握著龐大的金融資本,並在實際上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政權的大壟斷資本家或壟斷資本家集團。金融寡頭是壟斷資本主義的真正統治者。金融寡頭的全面統治表現在經濟、政治、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在經濟領域,金融寡頭實行全面統治的主要手段是「參與制」。「參與制」是指金融寡頭通過掌握股票控制額的方式,控制和支配其他眾多的企業。金融寡頭首先用自己的資本掌握總公司,把它作為「母公司」,然後利用「母公司」的資本購買其他企業的股票,掌握股票控制額,把它們變成自己的「子公司」。通過「參與制」的方式,金融寡頭就可支配比其自有資本大得多的他人資本,從而實現其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統治。
金融寡頭在政治上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個人聯合」的方式實現的。一方面金融寡頭親自出馬或委派其代理人到政府機構中擔任各種重要職務,另一方面金融寡頭又以各種手段收買政府高級官員、國會議員等,直接操縱國家機器。在實行「個人聯合」的同時,金融寡頭還通過建立各種咨詢機構,影響政府的決策,通過控制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媒體,把其勢力伸向上層建築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金融寡頭在政治上的統治,其目的是為了鞏固它在經濟上的統治。
㈧ 金融資本主義就是壟斷資本主義么
不是
首先要分清二者的定義,金融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經濟從工業資本主義過渡到金融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過程.壟斷資本主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帝國主義,被稱為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也是最後階段,但是到七八十年代的時候中國的理論家反駁了馬克思的這一觀點,認為在經過二戰和社會主義革命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通過自身改良,把壟斷資本主義改造成了今天的新資本主義.所以壟斷資本主義是金融資本主義之前的一個階段.
㈨ 為什麼說壟斷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是金融
1)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的形成。金融資本是指壟斷的銀行資本和壟斷的工業資本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壟斷資本。銀行壟斷資本和工業壟斷資本之所以會走向融合,對銀行來說,是為了擴大銀行壟斷資本的活動范圍和分享一部分工業壟斷利潤;對壟斷企業來說,則是為了獲得更有利的貸款條件,並分享一部分銀行壟斷利潤。銀行壟斷資本和工業壟斷資本的融合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壟斷銀行通過購買工業企業的股票和債券,以及創辦新的企業的辦法,參與工業生產活動;二是工業壟斷組織通過購買銀行股票和自己創辦新的銀行的辦法,參與銀行業務。隨著金融資本的形成,產生了金融寡頭。金融寡頭是指掌握著龐大的金融資本,並在實際上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政權的大壟斷資本家或壟斷資本家集團。金融寡頭是壟斷資本主義的真正統治者。
(2)金融寡頭的全面統治。金融寡頭的全面統治表現在經濟、政治、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在經濟領域,金融寡頭實行全面統治的主要手段是「參與制」。「參與制」是指金融寡頭通過掌握股票控制額的方式,控制和支配其他眾多的企業。金融寡頭首先用自己的資本掌握總公司,把它作為「母公司」,然後利用「母公司」的資本購買其他企業的股票,掌握股票控制額,把它們變成自己的「子公司」,各個「子公司」再以相同的方式控制更多的公司,即「孫公司」。通過「參與制」的方式,金融寡頭就可支配比其自有資本大得多的他人資本,從而實現其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統治。金融寡頭在政治上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個人聯合」的方式實現的。一方面金融寡頭親自出馬或委派其代理人到政府機構中擔任各種重要職務,另一方面金融寡頭又以各種手段收買政府高級官員、國會議員等,直接操縱國家機器。在實行「個人聯合」的同時,金融寡頭還通過建立各種咨詢機構,影響政府的決策,通過控制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媒體,把其勢力伸向上層建築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金融寡頭在政治上的統治,其目的是為了鞏固它在經濟上的統治。
㈩ 資本主義壟斷經濟的形式和特點是什麼
第一,資本集中與生產集中高度發展,在主要產業部門乃至整個經濟生活中產生了居支配地位的壟斷組織。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的單一單位企業和在此基礎上的分散競爭已經成為歷史。主要產業部門大都已形成寡頭壟斷格局。
第二,工業壟斷資本與銀行壟斷資本日趨溶合為金融資本,金融資本的進一步集中又形成金融寡頭。在工業壟斷資本形成的同時,銀行業的競爭造成銀行業日趨集中和銀行壟斷組織形成。銀行壟斷組織的形成,使銀行的地位與作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由過去的借貸中介人,變成了萬能的壟斷者,並與工業資本日益融合在一起。這表現在:
(1)銀行支配工商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少數大銀行可以通過存放款及其他金融業務,了解工商企業的狀況,監督其經營活動,並通過擴大或減少貸款來影響工商企業可支配的資本數量,決定它們的命運。
(2)促進和加速了壟斷組織的形成。銀行業務的擴大和長期貸款的增加使銀行與工商企業的命運緊密結合。一方面,銀行信用增加了大資本的實力,在競爭中自發地推動了資本、生產集中和壟斷組織的形成;另一方面,為了自身的利益,銀行也開始有意識地促進有信貸關系的企業之間達成協定,形成壟斷組織。
(3)銀行成了交易所。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以後,銀行成為股票與債券買賣的場所,並代理工商企業發行有價證券,使一切工商企業的創辦與擴大都要通過銀行。這使得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之間日益相互滲透並且在人事上實行聯合,其結果是形成金融資本。在金融資本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少數既控制銀行又控制工業的最大的壟斷資本家,即所謂金融寡頭。金融寡頭充分利用股份公司制度提供的參股、控股辦法,從上到下、逐步放大,對眾多企業進行控制,支配更多的企業,形成龐大的資本主義企業集團。這種控制辦法被稱之為「參與制」。
第三,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資本輸出就已經存在,但不佔重要地位。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以後,由於生產和資本越來越集中於少數大企業,利潤率較高的部門具有較高的進入壁壘,而資本的本性又必然使其對利潤率較低的生產部門不屑一顧,從而產生大量的過剩資本。落後國家資本有機構成低,勞動力價格低廉,則為資本輸出提供了對象和場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落後國家進行資本輸出的特徵十分明顯。資本輸出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借貸資本輸出,二是直接資本輸出。不論哪種形式,在促進和推動落後國家經濟的某種程度發展的同時,也加強了壟斷資本對落後國家人民的控制和剝削,並使這些國家的經濟片面發展,民族經濟衰敗,增強其對發達國家的依賴。
第四,國際壟斷同盟從經濟上瓜分世界。隨著各國資本輸出的增加,壟斷資本在國際上的勢力不斷擴大。各國最大壟斷組織為了爭奪原料產地、商品市場和投資場所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各國壟斷組織為了獲取壟斷利潤,一方面利用國家政權,建立關稅壁壘,限制國外商品輸入,以維護壟斷價格;另一方面,又通過繞過關稅壁壘及傾銷等政策,與外國資本展開較量。這種較量的結果往往給各國壟斷組織帶來巨大損失。為了避免在國際競爭中兩敗俱傷,各國壟斷組織尋求暫時的妥協,組成國際壟斷同盟。國際壟斷同盟是不同國家占統治地位的壟斷組織,為保證獲得壟斷利潤,從經濟上分割世界而建立的一種暫時的國際經濟協定或聯合。國際壟斷同盟的主要形式有國際卡特爾、國際辛迪加、國際托拉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國際卡特爾。參加國際卡特爾的各國壟斷組織,主要在流通領域,通過締結價格和銷售協定,來共同瓜分世界市場。到1914年締結的正式國際卡特爾已有116個,其中著名的有國際電氣卡特爾、國際鋁卡特爾和國際鋼軌卡特爾等。
第五,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進入壟斷階段以後,都不同程度地參與了瓜分殖民地、建立殖民體系的骯臟交易。由於落後的殖民地可以作為壟斷資本的廉價原料產地和產品銷售市場,並為過剩資本提供有利的投資場所,隨著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都捲入了爭奪殖民地、掠奪殖民地的狂潮。從1876年到1914年,列強共掠奪了近2500萬平方公里領土,使全世界土地總面積的2/3淪為殖民地,佔世界總人口56%的人群被迫接受殖民統治。為了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列強之間進行激烈斗爭,並最終釀成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