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當下金融融資問題

當下金融融資問題

發布時間:2021-03-20 21:53:18

金融機構融資應注意哪些問題

1、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
2、IRR與融資方案推算
3、全面的資產管理
4、與財務系統對接
5、銀監會的非現場監督報表
6、一套定製的業務流程和報表

② 當下的投融資市場

既有法人為融資主體
既有法人經濟實力足夠
項目與既有法人的資產經營活動不可版分
項目自身獨立性差權
特點:項目投資,而債務人是既有法人

新設法人為融資主體
項目規模大
項目獨立性較好
特點:項目公司與項目發起人分屬不同的實體,項目公司是項目投資的債務人

資金來源
資本金
投資者認繳的出資額
無使用期限、利息
可以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產權、使用權、無形資產等出資,一般不超過項目資本金總額的20%(高新技術35%)
債務資金
從金融機構、資本市場上獲得的資金
有時間限制、到期需還本付息

項目資本金的籌措方式
股東直接投資
股票融資
債務資金的籌措方式
商業銀行貸款
政策性銀行貸款
外國政府貸款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
出口信貸
銀團貸款
企業債券
融資租賃

政府投資

③ 簡要分析當前中國網路金融存在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當前中國金融市場主要的問題還是制度問題,改革開放後,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金融體制的改革遠遠落後於實體經融體制改革的滯後,最終必將影響到實體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記得2006年的時候我國金融業將全面對外開放,外資銀行將以其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科學的風險管理機制、高效的市場營銷機制以及雄厚的資本實力等優勢,與中資銀行展開全方位的競爭.我國金融體制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我國金融體系存在三大問題
第一,金融體系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當前我國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可從兩個方面得出初步判斷.
首先是儲蓄—投資轉化率.社會資金轉化為投資通常有三個途徑:一是通過銀行等金融中介以信貸資產形式發放給資金需求者;二是通過財政資金如國債的形式轉為投資;三是通過資本市場如股票、債券等形式轉為投資.在財政融資方面,盡管我國稅收佔GDP的比重逐年增加,2003年已接近20%,但與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指標30%—40%相比,仍相距甚遠,更何況財政支出具有很強的剛性,且大部分支出為非生產性支出.在證券融資方面,由於資本市場的不規范,近年來其佔比更有明顯下降.由於上述兩個融資渠道相對較弱,銀行信貸仍然是我國儲蓄轉化為投資的主要途徑.從2000—2003年國內金融市場融資情況可以佐證以上的分析.2000年,貸款占國內金融市場融資總量的比例為69.7%,國債佔比17.8%,企業債佔比0.6%,股票佔比12%;到2003年,貸款佔比升至85.1%,企業債佔比微升至1%,國債佔比降至10%,股票佔比降至3.9%.
根據人民銀行和西南財經大學聯合課題組的統計分析數據顯示,自1995年我國商業銀行首次出現存差約0.3萬億元以來,到2003年末存差已經擴大至4.9萬億元,大量資金沉澱在國有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並未有效轉化為生產性資金.
另外,國內儲蓄過剩與外資大量湧入並存的現象存在,也從一個角度說明了國內金融資源的浪費,反映了儲蓄無法順利地轉化為投資.
其二是M2/GDP指標.大量的理論及實證研究表明,M2/GDP指標過高,通常反映出貨幣供應量超過經濟增長的實際需要,金融體系的運行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不高.2003年末中國M2/GDP比率已經達到189%,2004年6月末上升到200%,遠遠超過一般國家100—150%的正常水平,幾乎是世界上最高的.盡管這裡面有貨幣化進程的因素,但M2/GDP這一指標的持續上升表明我國的經濟增長具有明顯的信貸推動特徵,而且信貸資產的運用效率趨於下降,不能不說金融體系的運行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方面存在問題.
另外,國有商業銀行是我國銀行業的主體.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效率和績效可以說代表著我國金融體系的效率和績效.但是,按照英國《銀行家》雜志2004年第7期公布的全球性1000家最大商業銀行最新排名和主要財務數據,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按資產排名分別為第20位、第28位、第33位、第41位;按績效排名則分別為第85位、第83位、第69位、第81位.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到,2006年我國金融業全面對外開放之時,外資銀行將於中資銀行在公平、對等的基礎上展開全面競爭,我國金融業所面臨的形勢是何等之嚴峻.
第二,融資結構扭曲,金融體系內風險向銀行集中.
目前我國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例嚴重失衡,我國間接融資比例過高,增加了銀行貸款風險,制約了經濟持續協調健康地發展.從國內金融市場整體融資結構來看,2003年國內金融機構新增貸款規模約為3萬億元,占融資總量的85%,而同期股票、國債、企業債券等直接融資的新增規模為5340億元,只佔融資總量的15%.再進一步具體化,從2001年、2002年到2003年,銀行貸款占企業融資的比例分別為75.9%、80.2%和85.1%,2004年第一季度上升到93.8%.可以看到間接融資佔有絕對比重,融資結構嚴重失衡.
按照金融運行的一般規律,短期資金需求主要靠銀行貸款,即間接融資的辦法予以解決;長期資金的需求主要靠發行股票和債券等直接融資的方式來解決,這樣可以避免用短期資金來源解決長期資金需求的種種弊端和風險.然而,目前我國的現狀卻是,90%的長期資金需求都是通過商業銀行以間接融資渠道解決的.與此同時,商業銀行的資產來源又是以短期資金為主,從而產生了短存長貸引發的流動性問題,蘊藏著潛在的金融風險.
第三,直接融資體系內結構失調.
一是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發展不平衡.在國外成熟的資本市場中,債券市場的融資規模通常是股票市場融資額的數十倍.我國的情況則相反,2002年末,中國GDP總值為10萬億元,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和企業債的未清償余額為35000億元,相當於GDP的35%.其中,企業債券的地位更是微不足道:它的未清償額不到1000億,佔GDP總額的比重不足1%.
與債券市場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國股票市場發展迅速.自1991年開始,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股票市場的上市公司數量、市價總值、交易規模等,逐年攀升.截至2003年底,我國股票市場的市價總值4萬多億元,相當於當年GDP的36%.股票市場融資相對於間接融資的比重在調整中也逐步上升,2004年第三季度這一比重達到了4.8%.
二是在債券市場中,企業債的發展嚴重滯後.目前中國債券市場的品種主要有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特種金融債和企業債四大類.從1994年開始中國國債發行規模呈現跳躍式增長,2004年中國國債的發行規模已近7000億元人民幣.同時,政策性金融債發行總額也呈快速增長態勢.2004年政策性金融債的發行總額已達到4298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債券市場中發行規模僅次於國債的券種.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嚴重滯後.10餘年來,在多數年份中,我國企業債券的發行規模都不超過500億元.從2004年的情況看,截至2004年11月底,企業通過股票市場籌資1273億元,通過債券融資245億元,企業債券融資僅為股票融資規模的五分之一.
二、對策建議
第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為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提供良好的實體經濟背景.

現代金融體系存在的基本價值就是積累資本,配置資本,資本的配置效率依賴於金融體系.但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不僅僅依賴於金融體系,它還更多地依賴於金融資源的主要使用者——國有企業的效率.國有企業承擔的過重的政策性負擔,使之在愈來愈市場化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舉步維艱,但無論如何,融入市場,加快自身的市場化步伐是國有企業的唯一選擇.
因此可以說,國有企業攻堅戰與我國金融體系建設是站在一條船上的難兄難弟,患難與共,禍福同享.加快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必須同時加快國有企業攻堅戰步伐,以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為條件和前提.
第二,以加快推進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化進程為核心,進一步完善金融產權制度.

完善我國的金融產權制度的主要內容是,要加快金融產權的多元化進程,允許各種投資主體投資金融產業,實現金融主體成分的多元化.無論是什麼性質的產權主體控制金融,都要對金融機構的經營失敗負責,不得存在任何形式的經營失敗成本轉嫁,即真正實現金融產權的完整化.只有把金融機構轉嫁失敗成本的路堵死了,金融機構的成本才是真正內在化的完全成本,預算約束才是真正的完全硬約束.
目前的一個著力點是要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產權改革力度.核心是股權多元化.產權結構的多元化有利於形成相互制衡、有效約束的內部治理機制,將國有商業銀行還原為真正的金融企業,使其逐步建立靈活有效的經營機制,真正以利潤最大化或公司價值最大化為經營目標;同時,多元化的產權結構也有利於強化外部監督,促使各項制度真正落到實處.
第三,加快發展我國企業債券市場.
目前,加快發展我國企業債券市場的關鍵,是盡快出台2000年以來一直加緊修訂的《企業債券管理條例》,放鬆一級市場管制.一是改審批制為核准制,並逐漸進步到注冊制.二是打破對發債主體的限制.三是放寬所募資金使用限制.四是實行企業債券利率市場化.五是大力培育機構投資者.要發展企業債券市場,應該大力培育保險公司、商業銀行、養老基金、投資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以提高市場流動性,降低市場風險

④ 破解當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麼

一方面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放開金融機構准入、發展普惠金融,產生一些專注、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及非金融機構和市場;
另一方面中小企業應注意提高自身素質能力,特別是規范化程度,以適應、滿足監管者和資金提供方的條件和要求。
兩者相結合,從而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⑤ 淺析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如何走出融資困境

摘要:中小企業占據了我國企業的絕大多數,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中小企業不僅對我國稅收的貢獻極大,而且還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在我國國民經濟當中發揮了經濟運行穩定器的積極作用。但是,發端於2008 年的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中小企業造成了非常劇烈的沖擊,雖然我國政府及時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較好地緩解了負面影響。但是,我國中小企業在後金融危機時代的發展
,依然面臨多方面的難題。所謂後金融危機時期,主要指目前世界經濟所處的特殊時期,是世界經濟在遭受重創之後的脆弱復甦時期,並且是否能真正實現經濟的完全回升,在尚不明確情況之下的一個艱難復甦階段。主要具體表現為世界各大經濟體GDP的觸底回升、全球製造業領先指標重返擴張區域、股指有恢復性上漲等。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是融資難問題。如何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減少金融危機對於中小企業所造成的沖擊,推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是目前金融領域亟待研究的熱點問題。本文論述了後金融危機時代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困境和融資機遇,分析了融資難的原因所在,並提出了解決後金融危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融資難始終是困擾著我國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而融資成本的不斷提高、銀行信貸的支持力度不夠、融資環境的持續惡化及資金供需的嚴重脫節等,始終是中小企業在融資當中所遇到的難題。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及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理想的成果。然而,經歷了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我國的中小企業經歷著生存和發展歷程中最為困難的幾年。在後金融危機時代,復雜而多變的國際和國內形勢,造成長期以來影響中小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融資難問題變得更為突出。及時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後金融危機時代的融資困境,已成為當前十分緊迫和重要的一項任務。
一、後金融危機時代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困境
(一)內源性融資明顯不足
所謂內源性融資,主要是指企業在經營活動當中所產生的資金,也就是企業內部的融通資金,是企業進行長期融資的重要來源之一。我國的中小企業一般都是從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慢慢起步和發展起來的,中小企業由於自身資本積累還難以支持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因為長期以來傳統人文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中小企業的合作上也由於缺乏相互之間信任與完善的制度安排而出現了無法協調好多個出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從而造成出資者的資金投入十分有限。
(二)直接融資門檻較高
中小企業主要的直接融資渠道是股權和債權融資、風險投資及資產證券化。我國的資本市場雖然已經初步具備了規模,但是其發展還是很不成熟,資本市場要想進入,壁壘比較高。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經營規模與管理能力還難以達到上市之要求。目前,中小企業所能得到的信貸資金也顯得品種單一,而我國風險投資業還不成熟,處在探索階段,還存在各種問題。資產的證券化也存在著投資主體過於單一,銀行的證券化意願不夠強,同時還存在相關的法律金融制度不夠健全等問題。
(三)間接融資渠道比較狹窄
企業間接融資主要有銀行貸款及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等。其中,銀行業的貸款是全球范圍內進行間接融資的第一渠道。但是,根據我國的現狀,商業銀行當中的絕大部分貸款均流入了部分大企業,中小企業如果要想從金融機構取得貸款,那簡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二、後金融危機時代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機會
(一)寬松財政金融政策帶來的機會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良性發展的金融利好政策與措施不斷出台:中國人民銀行提高了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的小額貸款額度,增加了各金融機構的信貸規模;下調了中小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實施了積極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全面放開了貸款規劃的限制;支持商業金融機構加大了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由央行再次下調了中小金融機構的存款准備金率,並同時下調了中央銀行的再貸款和再貼現利率。
(二)稅收政策變革帶來的機會
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對經濟發展所產生的惡劣影響,國家及時推出了增值稅的轉型改革,增值稅從生產型轉為消費型。從2009年開展,在維持目前的增值稅稅率不變的情況下,允許全國所有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以抵扣其新購置設備所含有的進項稅額,並將小規模納稅人征的收率統一降低到3%。此後,國家還進一步提高了一些勞動密集型機電產品與其他受到影響比較大的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從而在稅收上進一步支持與鼓勵中小企業的不斷發展。
三、後金融危機時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
(一)信息明顯不對稱
所謂信息不對稱,就是指一方擁有相關信息,而另一方卻缺少相關的信息。信息在交易雙方之間的不對稱分布,將使擁有信息優勢的一方對處於信息劣勢的那一方產生損害。不管如何,中小企業所造成的信息不對稱與道德風險問題要比大型企業更為嚴重。因為中小企業相對大型企業來說,不僅規模小,而且創業的時間還不夠長,並且缺少歷史上的信用記錄,其財務狀況與未來的發展前景都難以作出判斷,而且信息披露的機制不夠健全,財務制度也不夠規范。商業銀行和中小企業間的有效信息缺乏,造成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
(二)抵押品與擔保欠缺
中小企業自身規模比較小,間接融資又大多面臨著抵押物不足的問題。雖然《物權法》明確了抵押物的范圍已擴大至應收賬款和知識產權等部分動產資源,但是各大銀行與擔保企業等接受抵押品依然是偏向於土地與房地產等能夠順利出售而且價值也比較穩定的抵押品。抵押品與擔保的缺乏導致中小企業在申請貸款上面臨著更多的難題。
(三)利率與收費規定存在影響
對於高風險的借款者,應當收取比較高的利率,從而防範風險的發生,這是金融機構防範融資風險的常規路徑。和大企業比較起來,中小企業所擁有的固定資產不僅比例比較低,而且抵押品不足,其內部的財務制度常常不夠健全完善,無法通過信用審核這一關。假如貸款給廣大中小企業,則要收取部分資金作為風險補償金,但是,結果有可能會出現逆向性選擇,也就是高利率所造成的低風險,收益不高但是前景發展良好

⑥ 從融資角度看,對我國目前金融體系的改善你有何建議

目前我國金融體系已經開始了結構性的轉型,從間接融資占絕對主導地位向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相均衡的方向演進。

促進金融體系的平穩轉型,推動我國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第一要繼續推進基礎性建設,加快資本市場的建設,推動金融創新,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有效化解金融風險。應加快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債券等在內的市場發展,完善資本市場結構。推動上市公司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做大做強,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應強化各種金融風險和外部沖擊的快速決策和反應機制,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健運行。

第二是要推動相關制度的變革和建設,為資本市場的建設創造有利的基礎。特別是要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管理機制,推動信用體系和誠信文化的建設,為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三要加強監管的有效性,合理界定政府職能的邊界,進一步構建市場化導向的創新體系的建設,逐步構建市場化導向的創新機制。同時要充分發揮交易所和自律監管功能,逐步完善市場的自我約束機制,形成高效的多層次監管體系。完善法律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和提高執法效率,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推動資本市場法律體系的建設,完善快速反應機制,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制止。提高違規成本,建立有效的體系。

第四,積極應對國際競爭,穩步對外開放,增強我國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⑦ 金融市場的融資方式有哪幾種各有何優缺點

(一)直接融資抄 1.國際債券融資 國際債券即發行國外債券,是指一國政府及其所屬機構、企業、私人公司、銀行或國際金融機構等在國際債券市場上以外國貨幣面值發行的債券。國際債券主要分為歐洲債券和外國債券兩種。
2.國際股票融資 國際股票即境外發行股票,是指企業通過直接或間接途徑向國際投資者發行股票並在國內外交易所上市。
3.海外投資基金融資 海外投資基金融資的作用在於使社會閑散的資金聚合起來,並在一定較長的期間維系在一起,這對融資者來說相當有益。此外,穩健經營是投資基金的一般投資策略,因而投資基金對資本市場的穩定和發展也相當有益。
4.外國直接投資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中出現了兩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其一、國際直接投資超越了國際貿易成為國際經濟聯系中更主要的載體;其二、國際直接投資超過了國際銀行間貸款成為發展中國家外資結構中更重要的構成形式。
(二)間接融資 外國政府貸款 外國政府貸款是由貸款國用國家預算資金直接與借款國發生的信貸關系,其多數為政府間的雙邊援助貸款,少數為多邊援助貸款,它是國家資本輸出的一種形式。

⑧ 請問當前最有意義的經濟金融問題有哪些(最好是有數學方法在裡面的,與諾獎有關的更好)

非公經濟進入金融領域的政策,不僅是國家給予非公經濟主體一個與「國有」金融機構公平競爭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它對於調整我國金融組織結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破除金融行業壟斷有效治理非法金融活動以及完善我國金融法律制度等有著重要的法律意義
關鍵詞:非公經濟;金融領域;法律制度

2005年2月國務院關於「非公經濟36條」的公布,使我國非公經濟進入金融領域有了政策依據這對非公經濟主體來說,不僅僅是有了與「國有」金融機構公平競爭的機會,更加蘊含著深遠的歷史意義與法律意義

一非公經濟進入金融領域,有利於調整我國金融組織結構

經濟結構決定金融結構,經濟實體的多元化決定金融組織結構形式的多元化我國曾經的計劃經濟時代,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金融行業主體也是以「國有」為主改革開放後,我國由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時代,市場經濟主體的所有製成分也由原來的單一化變為多元化,相應的我國金融領域的市場主體也應該多元化因為,多元化的金融組織結構,才有可能相對應地服務於多元化的經濟實體如:國有銀行一般主要服務於國有大中型企業,而民間小銀行則主要服務於中小企業如果一個國家只有國有銀行,那麼,這個國家的中小企業融資就可能產生困難目前在世界大多數國家,盡管國有銀行仍然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民營銀行已日益成為銀行業的主流我國目前雖然已經進入市場經濟時代,但金融組織機構多元化的發展卻趕不上經濟實體多元化的發展在一定情況下,我國的金融行業還是壟斷行業,禁止「非公經濟」進入這一現狀,使我國金融組織結構與相對應的經濟結構不符,也與國際金融業發展的趨勢不符
有資料記載,世界銀行金融市場發展局從1998年起,用了3年時間,對世界107個國家的金融和銀行體制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廣泛搜集了各國銀行所有制結構及變化趨勢等情況調查表明,截至2000年底,民營銀行資產佔全球銀行資產的比例已接近70%國有銀行比重最高的包括中國東南亞拉美和蘇聯等國家和地區有些國家的國有銀行資產佔比高達50%-80%,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經濟發達國家,特別是北美和澳洲,國有銀行比重已低於10%調查顯示,就發展趨勢而言,自1990年以來,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民營銀行的資產比重總體呈上升趨勢,而國有銀行資產比重則在不斷下降近年來,發達國家國有銀行資產比重平均由40%下降到20%,發展中國家則平均由60%下降到40%可見,發展民營銀行是符合國際銀行發展趨勢的選擇雖然,我國民營銀行的發展歷程反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變遷軌跡,但為了保證我國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吸收世界各國的經驗,及時調整金融組織結構,以對應多元化的經濟實體結構具有積極的法律意義

二非公經濟進入金融領域,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途徑

中小企業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支龐大的隊伍,一般占國家企業總數的90%以上鑒於中小企業能夠為社會創造很高(80%)的新增就業機會,能夠為國家創造40%以上的利稅,所以,大多數國家都比較重視中小企業的存在與發展,並給予政策與法律上的支持我國是近年來由計劃經濟過渡為市場經濟的國家,由於計劃經濟下人們公有制觀念的根深蒂固,對以「非公經濟」為基礎的中小企業不太重視,致使中小企業在其生存發展中遭遇重重困難據典型調查,約有80%的企業認為融資難是它們面臨的主要發展障礙,90%以上的個體私營企業是完全靠自籌來解決創業資金的在民營企業的融資構成(上市公司除外)中,自有資金約佔65%;民間借貸及商業信用佔25%左右;向銀行貸款僅佔10%,在正式資本市場融資則幾乎為零
基於中小企業很難通過正常渠道取得資金支持的現實,中小企業為了發展,只好採取民間借貸拖欠貨款私募股本和典當抵押等方式達到融資的目的而這些融資方式存在以下問題:第一,非法性私募股本是非法,構成非法集資民間借貸的高利率,也是非法第二,自毀信譽依靠拖欠貨款來周轉資金,給企業造成不守信用的影響,給社會造成「三角債」問題第三,擾亂了國家的金融秩序
「非公經濟36條」規定,允許「非公經濟」進入金融領域,這將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途徑因為,「非公經濟」進入金融領域,一般規律是由下而上,而由下而上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新設中小金融機構國家可以在經濟源頭搞試點,以「非公經濟」為主體,允許設立適當數量的中小金融機構第二種,改造現有國有集體金融機構通過對我國現有的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進行股份制改革,吸收民營資本,使其改造為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非公經濟」金融機構第三種,讓民間金融機構合法化民間金融,是指那些得不到國家金融制度支持的自發衍生物,屬於灰黑色金融的范疇民間金融機構,主要是指針對中小企業進行非法融資的地下金融互助會標會當鋪基金會錢庄等等這些民間金融機構,是在目前我國現行的經濟體制結構和特殊的金融資源配置政策的差異下而產生的經過20多年的發展歷程,民間金融已從小到大從剩餘資本發展成為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並在推動中小企業和社會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以溫州為例,在中小企業資金來源總額中,來自國有商業金融機構的貸款僅佔24%,其餘76%來自民間金融如果國家將那部分條件好的民間金融機構納入到我國正式金融體系,不失為上策
以上三種「非公經濟」進入金融領域的方式,如果可行,都能方便中小企業融資,促進中小企業的經濟發展

三非公經濟進入金融領域,將打破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壟斷的一統天下

由於我國經歷幾十年的計劃經濟時期,公有制經濟占我國經濟的主導地位,久而久之形成了國家壟斷行業壟斷和地方壟斷金融壟斷是我國能源電信金融三個最主要的行業壟斷之一由於我國金融壟斷的形成,是國家依託公有制經濟的結果,因此,在它的初期是有積極作用的但在市場經濟制度下,金融業的生存與發展,是建立在信用制度的基礎上的,其前途在於市場而不在於國家,它需要依靠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信用制度才能健康發展與多種所有制並存一樣,金融業也需要有各種經濟成分來充實,才具有活力「非公經濟36條」明確規定:「在加強立法規范准入嚴格監管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區域性股份制銀行和合作性金融機構」這就為非公經濟進入金融領域提供了政策依據因此,打破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壟斷的一統天下,發展非公經濟金融機構,為我國金融業平穩發展注入活力,這對維護和諧的市場競爭環境,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全面開放,對增強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對加入WTO的今天,我國金融業是否經受得住考驗等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四非公經濟進入金融領域,將成為有效治理我國非法融資活動的前提

非法融資活動,是非法金融行為之一,指那些處於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視線外的非正式組織的民間融資行為比如那些地下錢庄沒有存貸款業務資格的基金會,以及沒有任何金融資格許可權的中介人,由於他們掌握了大量的資金來源信息和中小企業資金需要的信息,於是,他們私下招攬投資融資業務,通過和投資者要求融資者的撮合,將社會剩餘資金直接轉移到中小企業經營者的手中,用於從事生產性投融資的過程中
非法融資行為因為是非法,即未得到國家金融主管部門的許可它的存在,對投資者來說,投資風險很大,一旦出現融資方違約,其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法律的保護;對需要資金的融資者——中小企業來說,要付出高於法律規定的高利息,增加了融資成本而撮合雙方成交的中介人,本身為非法,豈有能力保證雙方當事人的利益?所以,非法融資活動的背後有可能存在著欺詐違約暴力等等違法犯罪行為和大量的民事糾紛所以,非法融資活動,一直以來是我國金融監管部門打擊的對象但是,奇怪的是,非法融資活動,近年來在我國政府的打擊下,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有著強盛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南方地區還十分發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改革開放後,我國以中小企業為主要形式的民營經濟得到極大的發展,這種發展伴隨著大量的資金需求;第二,由於多年來的計劃經濟意識在人們腦海中的遺留,由於金融主管部門金融政策的所有制偏好,以及商業銀行風險防範操作的習慣和資金資源的緊缺,造成中小企業不能夠從正規渠道獲取所需資金;第三,由於民營經濟的迅速發展為地方財政帶來利稅收入,維持民營經濟,解決民營經濟的資金短缺問題,也是地方政府的任務所以,非法融資活動雖為非法,但因為其及時填補了地方資金供求市場的空白,這種非法融資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許和支持上述三個原因,在我們的眼前會展現這樣的情景:非法融資活動的當事人中介人,忙著投資融資和撮合活動,金融主管部門不斷的發文件開會,部署如何打擊非法融資活動,而地方政府應付著上面,私下卻對非法融資活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默許和支持非法融資活動
其實,非法融資活動並非我國所獨有考察表明,凡是存在嚴重金融壓制的國家(或地區),由於正式金融體系難以滿足經濟活動的要求,大都會出現大量的非正式金融活動甚至非正式金融組織例如台灣民間借貸佔全部金融活動的比重曾長期保持在20%以上,占間接融資的比重則高達35%以上日本的民間借貸也十分常見,借貸機構為解決資信度低缺少抵押品的企業和個人的融資困難,還設計了非常便捷的服務方式即便在一些歐洲的發達國家,非正式金融活動也普遍存在,有的國家的政府甚至鼓勵投資者在非正式市場進行投資活動(如在投資者購買未上市公司股票時給予稅收方面的優惠)因此,根據「非公經濟36條」的規定,正確看待非法融資活動,承認非法融資活動的「填補」作用,將其納入正軌金融體系,並且制定法律法規對其進行規范國外經驗表明,只有當正式金融體系發展到相當程度金融壓制被充分解除之後,非正式金融活動才會縮小到無足輕重的程度

五非公經濟進入金融領域,將促進我國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國金融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從20世紀90年代我國金融體制改革開始的,經過十幾年的不斷填補不斷修正不斷完善,到今天我國已經建立了《銀行法》《貨幣法》《證券法》《保險法》《信託投資法》《票據法》《公司法》《合同法》《擔保法》等金融法律20多部,金融行政法規150多部,金融部門規章不計其數,真可以說,我國金融法律制度的建立,在短短的十幾年中已經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世界在變化,一個國家法律制度的完善都是相對的,我國也如此,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我國已經建立起來的金融法律制度體系,在以前看是相對完善的,現在看還有很大的欠缺比如金融《反壟斷法》的欠缺《金融信用評價法》的欠缺《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法》的欠缺等等二是世界金融發展趨勢在變化,各國的金融法律也在變化,比如英國2001年4月份施行的《金融服務與市場法》美國1999年11月份施行的《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日本1998年12月份出台的《金融體制改革法案》等等都是緊跟世界金融形式發展的產物而我國5年前已經加入WTO,金融市場全開放的承諾兌現已經來臨,但是,我國緊跟世界金融形式發展的金融法律還欠缺三是由於經濟體制的轉軌問題,我國的金融組織機構體系金融業務分配的制度也不完善,因此,國家應該及時出台相關法律法規目前,「非公經濟36條」作為非公經濟主體進入金融領域的政策已經出台,這將是我國金融法律制度完善的契機因為,非公經濟主體能否順利進入金融領域,能否在金融領域生存與發展,不但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國家法律的支持,我們將拭目以待我國金融法律制度完善的全過程
除此之外,非公經濟進入金融領域,還有利於我國金融機構的產權制度改革,使金融機構由過去單一的所有製成分走向多元化,進而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對我國金融機構融入世界金融體系,提高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也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

閱讀全文

與當下金融融資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再融資新政實行日期 瀏覽:481
融資租賃資產管理招聘 瀏覽:991
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站開展宣傳 瀏覽:904
第一黃金網投資幣57五分 瀏覽:289
金融機構稅前壞賬計提比率 瀏覽:176
mobikeofo融資 瀏覽:371
華發股份研究報告珠海唐家灣 瀏覽:281
怎麼解除微信金融服務 瀏覽:75
居民中長期貸款包括哪些 瀏覽:485
中海達融資融券 瀏覽:988
外匯入金私人賬戶怎麼追回 瀏覽:185
女性貸款秒批口子 瀏覽:989
汽車4s店融資經理職責 瀏覽:752
傭金是否計入采購成本 瀏覽:950
603318派思股份重組 瀏覽:604
融資月報表 瀏覽:845
工行的理財產品休息日可以買嗎 瀏覽:571
中信集團領導下的行業 瀏覽:801
客戶融資模式案例 瀏覽:573
蘇黎世外匯市場特點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