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投行並購部門和直投部門哪個更有職業發展前景
並購部門接觸的更多,學習機會更多
⑵ 投資銀行更願意參與賣方並購而非買方並購嗎為什麼
投資銀行在並購中一般擔當財務顧問的角色,作用是為交易雙方提供信息和交易機會,咨詢,撮合交易,設計方案和交易結構,估值,提供融資安排,為交易提供交易市場引導和維護 它自己的好處是:不菲的財務顧問費, 提供融資的費用,及相關自主交
⑶ 我目前有兩個實習機會,一個是建行的信貸投資,一個是海通證券下屬分部的投行業務,請問如何取捨
將來的發展途徑不一樣。銀行較為穩定,收入可以實現穩步增長;投行收入要看機遇,遇到好團隊和好項目可以拿到大筆獎金。女生建議去銀行,男生建議去投行試一試。海通還不錯。
⑷ 現在融資好睏難啊,該怎麼辦。
最近一位新三板企業的老總說:「我們來新三板的目的就是沖著融資來的,能融到最好,融不到我們就待著,其他什麼也不太想做,反正我們現金流還可以。」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代表了很大一批新三板企業負責人的心聲,「融資」成為了登陸新三板市場最重要的砝碼, 融到就賺了,融不到反正也「死不掉」。企業和投資人兩邊觀望,企業在等待那個「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中的「他」出現,投資人更為謹慎,基本上按兵不動,於是隨著市場越來越冷淡,大家的鬥志逐漸消磨。
不如我們換一些角度,把思路打開。
融資的難度究竟是什麼?
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細節決定氣節,環境決定心境,格局決定結局。
新三板企業所處的行業不同,階段不同而且管理團隊的能力不同,對自己的定位如果不清晰,就會把自己鑽進「融到一大筆錢」的牛角尖里。
一部分企業不存在做大的機會。如果直截了當的和企業老闆說,「你這家企業做不大。」可能這老闆一下子就火了。但事實就是如此,能做大的企業畢竟是少數。布局「成長性」機會的投資機構在新三板市場上很多,他們不會去考慮那些做不大的企業。
一部分企業存在被並購的機會。並購型基金和戰略投資機構今後在市場上會逐漸增多,在垂直產業鏈上進行布局,一些新三板企業在某項細分領域已經做到頂尖,勢必會成為重要的標的,給予資源扶持長大,然後進行產業整合,不失為好的出路。
一部分企業需要生存。別先想著股權融資,如果能夠通過銀行給予中小企業的貸款類產品或者股權質押等方式,滿足企業流動資金的需求,對穩固企業業績相當重要。
一部分企業不得不退市。新三板退市制度已經浮出水面,接著就看誰會成為退市制度推出後,從新三板上離開的企業了。其實很可能會誕生出一批投資機構,專門喜歡這類企業,在歐美叫不良收購和投資(distressed M&A and investment).
何為「泛融資」?
從上面這樣的分類看到,明年新三板市場會出現更明顯地分化,企業不僅僅只是被劃分到不同的層次,更會體現在企業自己的選擇和定位上,所謂的「泛融資」會逐漸顯現。
成長性融資、戰略融資、並購機會、財務性投資、做市商、優先股、二級市場活躍、股權質押等等,新三板企業會因為自己不同的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融資方式。
最近有一家新三板企業老闆和小編說,「我們把企業賣了,也是我們之前的投資人和我一起決定張羅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和投資人在長期的磨合溝通中,為企業找到戰略出路,或是提升企業價值,或是找到並購機會,這種投資人所扮演的角色就不單單是給錢,融資不再是一棒子買賣,而是適應企業長期發展的「左膀右臂」。
美國有一家很有名的精品投行叫「華利安」(Houlihan Lokey),專長就是幫助美國的中小型企業進行並購、資產重組、定價等,這類的精品投行是美國資本市場很獨立的一個群體。可見一個成熟資本市場,中小型企業面臨的機會更多樣化,完全不是只盯著轉板做大IPO那麼簡單。
「泛融資」的起點是常態化的投資者關系管理
事實上,新三板企業想要適應和進入這樣的「泛融資」通道,必須從常態化的投資者關系管理開始,連市場情況都摸不清楚,連與市場長期的溝通都沒完成,何談「泛融資」?
看到民間董秘組織「董秘一家人」曾經對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職責做過總結,相當完善,放在這里供大家參考,其中內容都不用過多解釋,就看企業是否真的願意去執行,做的好,必然會有好結果。
藉助工具事半功倍
想問新三板企業董秘幾個問題:1. 你能告訴我在你所處行業比較擅長的投資機構是誰嗎並且他們這兩年的投資情況怎樣?2. 你知道某家做市商選擇做市標的時有什麼偏好嗎?3. 你知道你在新三板市場上最大的競爭對手最近資本市場的動作嗎?4. 你知道哪些機構是看了你的路演或者調研你的公司然後在二級市場加倉你家公司股票的嗎?
如果你能很好地快速地回答出這幾個問題,說明你常態化的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做得還不錯,但如果這幾個問題你回答不上來,或者需要再去查資料,那麼你們公司離融到資或者「泛融資」還有很長的距離。
對於一家新三板企業來說,合理地使用線下服務和線上產品,也許不用花多少資金,就能為常態化的投資者關系管理添磚加瓦。比如現在市場上針對新三板企業的「投關易」這類SaaS平台,已經在利用大數據和CRM的技術優勢,為企業提供信息、監測、溝通、分析等產品及服務,常態化的大數據投關管理,正是幫助企業實現登陸新三板市場的真正價值。
⑸ 可以這么理解,證券公司有好多業務,具體就包括投行業務,具體就有很多了,中信,海通,平安,招商等等。
投行不是指那些證卷公司的投資部門。
投行是指投資銀行。
簡介:
投資銀行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類金融機構,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投資銀行是美國和歐洲大陸的稱謂,英國稱之為商人銀行,在日本則指證券公司。
投資銀行的組織形態主要有四種:
一是獨立型的專業性投資銀行,這種類型的機構比較多,遍布世界各地,他們有各自擅長的業務方向,比如美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
二是商業銀行擁有的投資銀行,主要是商業銀行通過兼並收購其他投資銀行,參股或建立附屬公司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在英德等國非常典型,比如匯豐 集團、瑞銀集團;
三是全能型銀行直接經營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主要出現在歐洲,銀行在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時也從事商業銀行業務,比如德意志銀行;
四是一些大型跨國公司興辦的財務公司。在中國,投資銀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證券等。
⑹ 企業並購和投行哪個好
應該是企業並購比較好,電子產品,房地產,奢侈品等這三個中肯定是電子行業未來發展空間更大,房地產現在很多城市都是在控制,我朋友好多是做房地產的,現在聊天都說房地產不好做,房地產的泡沫已經破了,未來趨勢只會越來越平穩,更何況政。府也參與其中。關於奢侈品,畢竟是少數人的消費,所以還是電子產品未來會比較好。
⑺ 投行和對沖基金的人聰明和優秀到什麼程度
先說投行,這得看哪個部門了。從智商的角度來講,無疑是操盤手(trader)和量化分析師(quant)。這兩個職位都要求極強的數學能力,而量化分析師往往是獲得自然科學或者工程學博士的牛人,智商高是毋庸置疑的。按智商排下來的話應該輪到技術部門,這群人通常畢業於名牌大學,擁有計算機或相關的學位。當然,餘下部門的人同樣很聰明很優秀,而他們會在軟技能(如溝通能力)上比上述兩三種職員更高一等。
金融業的職場上有句老話,進四大的人總想著有天進投行,進投行的人總想著有天進對沖基金。進(像樣的)對沖基金會比進投行難不少。對沖基金里的人有不少擁有理工科的博士學位,也有很多來自有名的IT公司,如Google。在那裡遇到聰明的人的機率會比在投行里高好幾倍。
說到優秀,我並不覺得能在投行或者對沖基金乾的人就有多麼的優秀。優秀是多方面的,上帝給你打開一扇窗,就必定給你關上一扇。我遇過不少quant,雖然在智商上無人能比,但卻和社會脫節,說話缺少commonsense,說白了,就是情商低。
還是那句,這些只是我一些個人見解。
@Leon
投行和對沖基金不一樣,各自都有許多部門。即使排除輔助部門,核心業務部門也有好幾大類,它們的人員構成特點差別較大,應該分開講。公眾從媒體了解最多的,除了二級市場的交易部,應該就算投資銀行部了。也就是通常說的investmentbanking,主要做企業融資、並購、上市等業務。先說投行部,再說交易部,最後說對沖基金。
首先限定投行范圍,主要說那幾家大型投行(高盛摩根瑞銀之類),也會提到特色投行(比如像羅斯柴爾德這樣的家族投行)。
簡單的說,進投行確實難,混投行相對容易。
聰明的人才能進投行,這個說法基本成立。大部分畢業生是走完整套嚴苛篩選流程,被選拔進投行,這部分人總體比較聰明。每年情況也不一樣,市場差的時候招人少進人標准更高,市場好的時候擴招素質會下降。另有小部分其它行業人士憑經驗或關系進投行的,這些人情況背景不一,暫且不表。
先點明,從事投行工作本身並不需要非常聰明,但投行又是世界上聰明人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說白了,投行是一個揮霍人才浪費資源的行業,這也是投行讓人艷羨之餘,經常被人從價值觀上鄙視的原因之一。
投行設置了很高的門檻,能進投行的人大部分很聰明。聰明程度,體現在選拔標准。
第一關是CV篩選。名校(大部分頂尖投行只去固定幾所學校招人)、相關實習經驗(要先搞定不太好搞定的投行實習)、其它體現能力的成就(奧賽或其他學業獎項、出色社會活動、運動健將等)。
第二關是是筆試。數學、邏輯、閱讀三個部分。
第三關是數輪面試。考查專業知識、智商、情商、性格、外形、氣質。
第四關,是考驗運氣。運氣取決於面試官個人好惡、金融市場狀況、公司業務表現、人事政治斗爭、和一系列公司不會告訴你的常規非常規因素。
你全過了,就踏入投行了。你大概需要有這么聰明。投行里的人大概聰明到這個程度。
從事投行工作,並不需要多聰明。特別聰明特別熱愛投行工作的人,升職會快些。一般聰明的人,勤奮一點,數年如一日熬夜加班鑽研,也會升上去,沒有懸念。這是一個勤能補拙的行業。
有趣的是是,投行工作本身,會使得投資銀行家變得更聰明。首先,投行專業標准比較高,對技能綜合素質要求全面。在一個高標準的框架下工作,能生存下去,能力自然會逐步提高。另外,同事是名校里選拔出來聰明且有野心的那部分人,客戶也都是成功的企業家,以及各自領域舉足輕重的人物,這形成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習和競爭環境。優秀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環境,也是一種氛圍。
⑻ 打聽一下海通大投行一年能有多少
上海那最多了!年20萬,工作內容要看哪個部門具體負責的項目的
⑼ 中國四大投行是哪四個
中國四大投行一般指中金公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
投資銀行是證券和股份公司制度發展到特定階段的產物,也是發達證券市場和成熟金融體系的重要主體,在現代的社會經濟當中發展著重要的溝通資金、促進產業集中作用。
1、中金公司:公司的全稱為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投資銀行,成立的時間在1995年,注冊資本為2.25億美元,總部成立在北京。
在上海設有分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5個城市,也分別設有證券營業部門,截止到2007年7月份中旬,公司完成了累計約1041.2億美元的股本融資。
2、招商證券:招商證券成立於1991年總部位於深圳,公司截止到2003年的注冊資本達到了100億元人民幣,在全國60多個城市開設了96家閻王殿,是我們國家證券交易所的第一批會員,也是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市場第一批成員,以及第一批具有自營、網上交易和資產業務資格的券商。
3、國信證券:國信證券的注冊資本為70億元人民幣,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公司的總資產就達到了749.6億元人民幣,凈資產為149.5億元人民幣。
4、海通證券:海通證券的成立時間在1988年,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00萬元,注冊地點在上海,是我們國家成立時間最早,綜合實力最強的證券公司之一,在2001年年底公司也整體改製成為了股份制有限公司。
(9)海通投行融資並購是好機會嗎擴展閱讀:
投資銀行業是以提供資本和資本運作方面的專業性服務為主要業務的服務性行業,是國家金融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投資銀行業的主體是提供資本和資本運作方面專業服務的中介機構,其操作的對象是長期資本和表現為貨幣資產的企業產權,其運作的環境是資本市場。
投資銀行業內專業中介機構將長期資本的需求者和投資者聯結起來,並提供其中的專業性服務,包括安排股權與債權融資、推薦和安排證券公開上市、證券承銷、投資咨詢建議、投資組合管理、資產管理、風險控制工具的創設和交易等。
投資銀行業內機構也為企業的資本運營提供專業服務,包括資產重組財務顧問,兼並收購的財務顧問和融資安排,協助機構制定反並購策略等。
廣泛意義上的投資銀行業是一個相對開放和模糊的行業范疇,並不象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和基金業等有著明顯的行業界限,凡是在資本交易和資本運營方面提供中介服務的專業機構都應該列入這一行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投資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