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固定資產,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在什麼情況下算符合資本化條件什麼是資本化
簡單來說,就是未分攤的費用分攤當期符合資本化條件,一般情況下都是費用化,但是用途上構成相關資產成本的,就應當資本化。
如分期付款固定資產在構建期間,此時不應計入當期損益,即財務費用而是應當計入「在建工程」等,資本化條件,這里就不用定義方式來解釋了,就是計入相關成本中去,最後反映到資產負債表中去,而不是計入利潤表中去,
如果實在不明白,舉個簡單例子,理解可以參照這個,您自己分期付款買了一個新房500萬。又花了100萬裝修,此時您認為這100萬是構成房子的成本 還是說100萬直接走費用。都是花出去的錢,就算不懂會計重要性原則。你自己也會認為,這個房子你當初花了600萬反映你內心的資產負債表上去。假如你買了一些壁紙 貼紙花了300元,這個300按照金額可以費用化。
② 求關於未確認融資費用經典例題
2007年1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項購貨合同,甲公司從乙公司購入一台需要安裝的大型機器設備。合同約定,甲公司採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價款。該設備價款共計900萬元,分6期平均支付,首期款項150萬元於2007年1月1日支付,其餘款項在2007年至2011年的5年期間平均支付,每年的付款日期為當年12月31日。
2007年1月1日,設備如期運抵甲公司並開始安裝,發生運雜費和相關稅費160萬元,已用銀行存款付訖。2007年12月31日,設備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發生安裝費40萬元,巳用銀行存款付訖。甲公司按照合同約定用銀行存款如期支付了款項。假定折現率為10%。
(1)購買價款的現值為:
150+150×(P/A,10%,5)=150+150×3.7908=718.62(萬元)
(2)2007年1月1日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150 貸:銀行存款150
借:在建工程718.62
未確認融資費用181.38
貸:長期應付款 (150×6)900
借:長期應付款 150
貸:銀行存款 150
借:在建工程 160
貸:銀行存款 160
(3)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為設備的安裝期間,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符合資本化條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本期攤銷金額=(長期應付款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期初余額)×折現率
借:在建工程 [(900-150-181.38)×10%]56.86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56.86
借:長期應付款 150
貸:銀行存款 150
借:在建工程40
貸:銀行存款40
借:固定資產[718.62+160+56.86+40]975.48
貸:在建工程975.48
(4)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設備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不再符合資本化條件,應計入當期損益。
2008年12月31日:
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900-150-150)-(181.38-56.86)]×10%= 47.55
借:財務費用47.55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47.55
借:長期應付款150
貸:銀行存款150
2009年12月31日:
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900-150-150-150)-(181.38-56.86-47.55)]×10%=37.30
借:財務費用37.30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37.30
借:長期應付款150
貸:銀行存款150
③ 會計分錄及未融資費用分攤表問題
(1)購買價款的現值為:468×(P/A,6%,5)=468×4.212=1971.216(萬元)。
2008年1月1日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1971.216
未確認融資費用 368.784
貸:長期應付款 2340
(2)確定信用期間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如表所示:
*為尾數調整。
(3)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為設備的安裝期間,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符合資本化條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2008年12月31日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118.27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118.27
借:長期應付款 468
貸:銀行存款 468
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借:固定資產 2089.486
貸:在建工程 2089.486
固定資產成本=1971.216+118.27=2089.486(萬元)。
(4)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該設備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不再符合資本化條件,應計入當期損益。
相應的賬務處理如下(後邊的幾年的合體分錄):
借:財務費用 250.514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250.514
借:長期應付款 1872
貸:銀行存款 1872
④ 未確認融資費用不再分攤資本化
是的。
設備達到預定的使用狀態後,再分攤的未確認融資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了,
也就是計入管理費用等科目了。
⑤ 未確認融資費用應該怎樣理解,以及和資本化條件的關系
未確認融資費用還是要從會計的角度進行理解,具體可以分為:
1、「未確認融資費用「」實際上是負債類(長期應付款)的一個備抵科目,是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所發生的應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攤的未實現的融資費用,也可以將其理解為由於融資而應承擔的利息支出在租賃期內的分攤,實際上將它理解為利息也可以。
2、在購買固定資產時,由於固定資產可能會延期支付,實質上就是具有融資性質的,在實際支付的價款和購買的價款的現值之間形成一個差額,這個差額就是"未確認融資費用"。
未確認融資費用和資本化條件的關系
當設備還未達到預定的使用狀態,則未確認融資費用不資本化;而當設備達到預定的使用狀態後,再分攤的未確認融資費用就不再資本化了,而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了,即計入管理費用等科目了。
(5)未確認融資費用符合資本化條件擴展閱讀:
「未確認融資費用」賬戶所反映的內容,是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所發生的應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攤的未實現的融資費用,換一個角度,我們可將其理解為由於融資而應承擔的利息支出在租賃期內的分攤。具體攤銷分為:
1、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形成的利息支出本質上屬於借款費用,因此其資本化/費用化也遵循借款費用准則的一般規定,即:如果是一般的融資租賃合同,則在相關租賃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前發生的利息支出可以資本化,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後發生的利息支出只能費用化。
2、如果是售後回租構成的融資租賃,則其實質是資產抵押借款,要看租賃合同中對出售價款的用途有無限制,以及是否實質上專款專用,來判斷是否可以認定為專門借款,分別按照借款費用准則中對專門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資本化/費用化所規定的不同原則處理。
⑥ 未確認的融資費用是什麼性質的科目
2006年新會計准則,將未確認融資費用,由資產類科目,轉變為,負債類科目。
未確認融資費用賬戶所反映的內容,是融資租入資產(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或長期借款所發生的應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攤的未實現的融資費用,換一個角度,我們可將其理解為由於融資而應承擔的利息支出在租賃期內的分攤。也可視為承租方必須向出租方支付的因融資而產生的利息,因為融資租賃本身就包含了融資的目的。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應當分期計入利息費用的未確認融資費用。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未確認融資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未確認融資費用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有關資產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價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按購買價款的現值,借記「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研發支出」等科目,按應支付的金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
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定當期的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
(二)企業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在租賃期開始日,按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金額(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費用),借記「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科目,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按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
採用實際利率法分期攤銷未確認融資費用,借記「財務費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攤余價值。
⑦ 會計分錄中,關於在建工程有關的未確認融資費用為何要將其資本化
通俗的理解:年初記錄的那筆分錄 借:未確認融資費用 是費用的增加,而後面那筆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是減少了費用,把應該這一年攤銷的未確認融資費用轉入到在建工程里,使在建工程由原來的813萬元,增加到813萬+65萬=878萬。 而未確認融資費用 由於攤銷 由原來的250 萬元減少到 250萬-65萬=185萬。
⑧ 符合資本化條件 是什麼意思 可以理解為某項費用最終可以導致形成一項資產嗎
開始資本化的條件有三個:
第一個條件是資產支出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購置或建造固定資產的支出已經發生,包括支付現金、轉移非現金資產和承擔帶息債務形式所發生的支出。
支付現金是指用貨幣資金支付固定資產的購建或建造支出。轉移非現金資產是指將非現金資產用於固定資產的購建與安裝,如將企業自己生產的產品用於固定資產的購建,或以企業生產的產品向其他企業換取用於固定資產建造所需的物資等。承擔帶息債務是指因購買工程用材料等而承擔的帶息應付款項(如帶息應付票據)。例如,購入工程物資用商業匯票結算,商業匯票的面值為1000萬元,年利率為6%,期限為3個月。那麼該項業務發生後計入資產支出的金額為1000萬元。如果購入時的商業匯票為不帶息匯票,那麼該業務計入資產支出的金額為0。
應說明的是,工程項目領用本企業生產的產品,若生產的產品發生的成本及產品中材料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均已支付現金,則領用時發生的資產支出金額為產品成本和產品中材料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之和,而不是產品成本和領用產品時的增值稅銷項稅額之和(因為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差額此時尚未支付)。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差額待實際繳納增值稅時才能算資產支出已經發生。
第二個條件是借款費用已經發生。這一條件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了因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款項的借款費用,或者所佔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
第三個條件是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構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這里所指的"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主要是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體建造或者生產工作已經開始,如主體設備的安裝、廠房的實際開工建造等。它不包括僅僅持有資產但沒有發生為改變資產形態而進行的實質上的建造或者生產活動。
企業只有在同時滿足了上述三個條件的情況下,有關借款費用才可以開始資本化,只要其中一個條件沒有滿足,借款費用就不能開始資本化。
⑨ 關於未確認融資費用的計算問題
如果是購入需安裝的固定資產,未確認融資費用在其安裝期間是資本化計入在建工程,相當於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哈,後面安裝完了,或者購入的是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的話,計入財務費用的哈,相當於長期應收款的抵減科目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