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信託收入如何納稅
首先,信託的收益不同於銀行儲蓄的收益,沒有保底可言,因此不能等同於利息收入,不適用徵收20%的利息稅;其次,信託不是一種股權投資,它只是一種委託資產管理的形式,其收益也不同於股權投資獲得的紅利,對其徵收紅利稅也不合適;第三,信託收益與職業收入無關,也不能徵收個人所得稅;第四,信託收益不是意外所得,不能按意外所得征稅。有人認為這是資本利得,但目前還沒有開征資本利得稅,而且,資本利得主要是指證券買賣的差價收入,與信託收益還是有區別。
也就是說,我國目前還沒有針對信託業設計的稅收政策,大家都不知道該如何繳稅。從上海等地已有的幾個信託產品看,信託公司也只是提示委託人,資金收益將按照國家的相關政策納稅,但信託公司並不代扣代繳,只是讓受益人自行申報。
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楊元偉8月上旬接受《財經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關於制定專門的信託業稅收政策,目前不在稅務總局的議事日程上,現在已經進行的信託業務活動,適用於國家一般性的稅收政策。但怎麼個「一般」法,還是不明確。
信託收益的納稅問題現在還不明確,但專家同時說,一旦開征遺產稅,信託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如信託合同約定委託人和受益人可以是不同人,父母參加了某個信託計劃,將受益人指定為自己的子女,若干年後信託項目到期了,這筆財產就到了子女的名下,一些有錢人很可能通過信託來避稅。
B. 家族信託基金收益要繳稅嗎
家族信託基金收益是不需要交稅的。家族信託基金除了可以保障家族企業不因分家而削弱外,在規避遺產稅、保障家族成員生活、風險隔離、隱藏家族財富以及分配機制等諸多方面,都能發揮很大的作用。C. 買信託產品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買信託產品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只有信託產品產生的利息股息,則按照利息股息所得來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3)信託受益人交稅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D. 企業以員工為受益人設立信託,企業需要繳稅嗎員工需要繳稅嗎
企業以員工為受益人設立信託,受益人如果是員工,則員工需要繳稅個人所得稅。
如果受益人為企業,則企業需要繳稅。
E. 信託投資中受益人獲得收益不否要繳稅
暫時不用,以後用不用,就看國家政策了
F. 投資人獲得的信託受益是否要交稅
目前國稅總局沒有就信託收益納稅的明文規定,故此信託公司也沒有就信託收益代征代繳所得稅的義務和權利。一般是全部分配給信託受益人,信託收益分配完成後,納不納稅與信託公司無關。
同時也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信託投資依法不得承諾保本保息,故此信託收益是一種「風險利得」,應當比照基金投資收益,不納稅。
G. 對信託產品的收益,目前是否規定要交稅
信託按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扣除應承擔的費用後全部向投資者分配,信託投資因為借用了信託公司的專業理財能力,事前即確定了投資項目,並以簽訂貸款合同等形式基本確定了項目的投資回報,因而投資者的收益較高,其預期收益率一般高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
判斷信託產品的風險,需要根據信託資金的投向,具體分析風險的大小,由委託人作出判斷和選擇,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投資於期貨、股票,風險自然大,如果投資於一些交通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則風險相對較小。
信託公司作為信託計劃的受託人,為確保投資人的利益,會採取多重保障措施來抵禦風險。所以信託投資是很安全的。
目前對購買信託產品獲得收益是否有交所得稅,國.家沒明確規定;且信託公司是不會代受益人代扣代繳。所以,期滿後客戶得到的本金及收益都是沒有徵所得稅的。
H. 信託收益一定要交稅嗎
信託收益不是一定要交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相關的文件法規的規定,個人所得稅的減免稅政策主要有:
一、個人持有財政部發行的債券和經國務院批准發行的金融債券的利息,免徵個人所得稅。
二、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免徵個人所得稅。
三、對個人取得的教育儲蓄利息所得以及財政部門確定的其他專項儲蓄存款或者儲蓄性專項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四、鄉、鎮以上(含鄉、鎮)人民政府或經縣以上(含縣) 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批准成立的有機構、有章程的見義勇為基金會或類似組織,獎勵見義勇為者的獎金或者獎品,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免徵個人所得稅。
如果所持有的信託基金,投資的是國債類似的以國家為債務人的金融債券可以不用交稅。
(8)信託受益人交稅擴展閱讀:
一般金融利息的交稅情況:
我國個人所得稅包括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主要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一、利息是指個人的存款利息(國家宣布2008年10月8日次日開始取消利息稅)、貨款利息和購買各種債券的利息。
二、股息,也稱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據股份制公司章程規定,憑股票定期從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資利益。
三、紅利,也稱公司(企業)分紅,是指股份公司或企業根據應分配的利潤按股份分配超過股息部分的利潤。股份制企業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股息、紅利即派發紅股,應以派發的股票面額為收入額計稅。
I. 信託收益怎麼分配,受益人拿到信託收益後還用交稅嗎
按所簽合同規定的方式分配收益和本金。有季度付息,半年付息,年度付息。到期付息。受益人拿到信託收益以後不用交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