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共享雨傘最大融資

共享雨傘最大融資

發布時間:2021-10-02 08:01:52

㈠ 共享雨傘大量丟失,為什麼創始人還賺了錢

共享經濟雖然發展迅速,市場龐大,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是不計期數。從單車開始到充電寶,再到現在的共享雨傘,一直出現的問題就是一些人把東西據為己有,但是這並不影響企業家在背後的盈利模式,因為在使用共享產品之前都是需要支付押金的,他們賺取的押金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雖然雨傘是共享的,但事實上,是人們用金錢買了一把傘,雖然是共享的,但是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私有的。在短時間內賣出了幾十萬把,這種利潤是每個人都難以想像的,看似虧損,實則賺了不少錢,雖然共享經濟已經消失,但是依然為不少人帶來了財富。

㈡ 共享雨傘為什麼遭冷落

共享經濟高潮依舊。繼共享單車之後,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等新興共享產品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熱浪。相比之下,共享雨傘卻遭資本冷落。據統計,共享雨傘現有10餘個玩家,只有5家獲得過融資,且均為天使輪。

如今,共享雨傘行業發展還處於早期階段。多數入局者對於市場規模有多大仍不明確。他們還在摸索中前行,比如oto創始人劉開儉,他還在嘗試到底是免費好還是付費好。關於市場上爭議的點:共享雨傘是否是偽需求,還亟待市場驗證。

㈢ 共享雨傘運營成本高嗎

5月21日,共享雨傘項目「春筍」宣布獲得5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未透露。據悉,「春雨」目前還未落地,該項目預計在6月份在北京和上海鋪設首批10萬件產品。「春筍」的產品形態包括晴雨傘和樁機匹配,線下投放點的環境設計欲以商超和酒店為主。用戶通過公眾號或小程序即可使用,需繳納押金59元,使用24小時內免費,之後每日1元。


共享雨傘投放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e傘」計劃在2017年於中國一二線城市投放3000萬支「e傘」,計劃2018年在全球投放5000萬支「e傘」。

共享經濟越來越受歡迎了,共享的產品也越來越多了,但是真的很想知道共享雨傘的盈利點在什麼地方,運營成本90元/把,押金僅需19元,租金是0.5元每半小時,按照這個標准什麼時候才能收回最起碼的成本呢?雨傘與其他共享產品有所不同,雨傘的損耗率很大,如果雨傘在正常使用下被風吹壞,這種情況下雨傘正常被歸還,相當於傘基本報廢,很難想像這個運營成本。但與此同時,換一個角度確實是便利了社會,或許可以看做是企業家對社會的回報。希望共享雨傘越走越遠。

㈣ 共享雨傘獲3000萬融資,但唱衰的人真的是"杞人憂天"嗎

這個每個人眼光不同。有的人認為毫無前途,而有的人願意砸幾千上百萬進來,最終還是看它能不能長時間立足,為大家所習慣。

㈤ 共享雨傘靠什麼賺錢

繼共享單車之後,共享雨傘也迎來風口。多家共享雨傘公司宣布完成數百萬元至千萬元融資,並且已經對外鋪設雨傘和傘架,目前已投放的共享雨傘總數超過數十萬。不過,共享雨傘前景如何還不明朗,有分析人士稱共享雨傘目前的投資人最終都是為了尋求BAT等公司的「接盤」。

知名IT評論人磐石之心認為,押金是這些共享經濟企業看中的盈利點之一,「押金帶來的巨大資金沉澱,讓他們不擔心物品損毀、不還等問題。

㈥ 共享雨傘頻獲融資已投放數十萬把,是真機會還是偽需求

共享有一個符合中國的東西。叫共產
這兩個詞很是相近
你可以看看其他共享經濟發展的如何,就可以看出共享經濟在現在的中國的可行性了
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㈦ 還記得打造共享雨傘的創始人嗎丟失30萬把雨傘卻表示自己賺到了,為何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共享」這個詞彙,前幾年這兩個字非常火,特別是共享單車,剛出來的時候融資非常龐大,很多公司都爭先恐後的想要佔領中國這個大市場,不過共享單車目前的處境也告訴我們,實施起來是有多麼的艱難,首先要確保自行車的質量,面對很多素質低下的人破壞單車,還有出錢維修,還有一些公司之間的惡性競爭,惡意損壞對方單車的行為,比比皆是,很多公司最後只能宣布倒閉,此前很火的共享雨傘也是一樣,丟失了將近30萬把雨傘,不過創始人表示「無所謂,反正我已經賺到了」。

因為租借共享雨傘的時候會繳納19元的押金,只要不還,押金是不退的,這其實比雨傘的成本價要高出很多,而大家覺得一把雨傘19元也不是很貴,比市場上的很多都便宜多了,於是就覺得不虧,相當於幾十萬人都購買了這些成本價幾塊錢的雨傘,公司也因為小小的一個套路賣出去幾十萬把雨傘,那可不是賺大了嗎?大家覺得呢?

㈧ 共享雨傘,是一個好的互聯網創業項目嗎

共享雨傘,共享鍋、共享床、共享充電寶都放到室外,那管理方面必然是嚴峻的問題。和自行車不一樣,自行車的使用頻率非常高,但是雨傘不一樣,雨傘的使用頻率並不高,共享的話應當考慮使用頻率高的東西,從衣食住行上想辦法共享是有可能的,畢竟頻率高

㈨ 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共享雨傘靠什麼掙錢

兔兔天使在廁所的後面。嗜血雨傘怪在停車場的旁邊

㈩ 共享雨傘賺錢嗎 市場前景好不好

共享雨傘是一個有潛力進行發展和壯大的行業,但也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這一行業的發展會受到地理、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比如很少下雨的地方可能對於共享雨傘就沒有太大的需求。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共享雨傘約有10多家,共享雨傘企業的成立時間多在2017年,同時共享雨傘的大批量投放也在2017年5-10月。

從共享雨傘落地的城市也不難看出,共享雨傘的使用場景和地區非常有限,與隨時都可以用和不限地區的共享單車就完全不能相比,兩者在後續的投入和運營上都不是一個量級。
再者共享雨傘的盈利問題一直是行業內一個極大的爭議,共享雨傘本身的造價雖然不高,租金也非常便宜,但產品初期投入都是數以萬計,短期內很難可以看到回報。
共享雨傘的特殊性在於,它能滿足用戶的應急需求,但場景布局受限是共享雨傘發展中比較突出的矛盾點,未來前景仍待考證。

閱讀全文

與共享雨傘最大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資本杠桿比率 瀏覽:219
金融機構法律界定 瀏覽:999
幣諾交易所 瀏覽:184
長安銀行的理財怎麼樣 瀏覽:415
第一家開展網上個人理財業務的銀行 瀏覽:171
山東中小企業融資 瀏覽:893
雷亞爾對美元遠期匯率 瀏覽:672
首開股份2015年中報 瀏覽:103
炒期貨的人多麼 瀏覽:489
信貸杠桿 瀏覽:318
外匯余額2017 瀏覽:290
支付寶中基金和理財區別 瀏覽:544
浮動匯率下的減稅 瀏覽:635
沈陽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152
資產負債表中外匯儲備 瀏覽:105
銀行間外匯市場什麼時候收盤 瀏覽:285
汽車融資租賃過程中擔保公司倒閉 瀏覽:595
安通物流中航信託 瀏覽:681
金融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中心 瀏覽:992
信託100事件追蹤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