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企業內源融資很多的原因是

企業內源融資很多的原因是

發布時間:2021-10-02 10:21:28

1. 什麼是內源性融資

內源融資是指公司經營活動結果產生的資金,即公司內部融通的資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舊構成。是指企業不斷將自己的儲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舊和定額負債)轉化為投資的過程。

內源融資對企業的資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風險的特點,是企業生存與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內源融資是企業首選的融資方式,是企業資金的重要來源。

企業融資方式大體上可分為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兩類。不同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是企業在一定的融資環境下理性選擇的結果。市場經濟中企業融資主要是選擇適宜的資本結構,又稱融資結構。

企業資本結構是指企業的不同資金來源渠道之間,以及通過不同來源渠道籌集的資金之間的相互聯系和比率關系,包括總資產與負債的比率、不同股東持有的股本的比率、不同債務之間的比率等。

(1)企業內源融資很多的原因是擴展閱讀

內部融資的優點

1、自主性

內部融資來源於自有資金,上市公司在使用時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批准即可,基本不受外界的制約和影響。

2、融資成本較低

公司外部融資,無論採用股票、債券還是其他方式都需要支付大量的費用,比如券商費用、會計師費用、律師費用等。而利用未分配利潤則無需支付這些費用。因此,在融資費用相對較高的今天,利用未分配利潤融資對公司非常有益。

3、不會稀釋原有股東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權

未分配利潤融資而增加的權益資本不會稀釋原有股東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權,同時還可以增加公司的凈資產,支持公司擴大其它方式的融資。

4、使股東獲得稅收上的好處

如果公司將稅後利潤全部分配給股東,則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相反,少發股利可能引發公司股價上漲,股東可出售部分股票來代替其股利收入,而所繳納的資本利得稅一般遠遠低於個人所得稅。

2. 當企業存在融資需求時,為什麼首先選擇內源融資

成本及控制權因素

3. 內源性融資比率為負是什麼原因造成

我國企業仍缺乏尋求內源性資金的熱情,探尋其中的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幾方面:
(一)國有資本的產權界定不清晰。由於國有商業銀行與國有企業的產權均屬國家,銀企之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債權債務關系,不必擔心因不能按時償債而對自身的信譽與生存發展的威脅,因而沒有還款的內在壓力和自我約束能力,本應成為硬約束的銀行債務在我國卻變成了軟預算約束。同樣由於國有資本的產權界定,融資成本本應很高的股權融資卻因其約束較少且實際成本低廉而成為我國上市公司最為偏好的融資方式。因此,我國企業在融資結構安排上,內源性融資較少也就順理成章了。
(二)缺乏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我國上市公司存在委託-代理關系不明確、所有者虛位問題,沒有真正建立起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者之間相互制衡的治理結構,經營者只擁有剩餘控制權而沒有剩餘索取權,容易使經營者產生作出逆向選擇,在融資方式上傾向於選擇外源性融資。
(三)長期低折舊率政策的影響。我國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用有著嚴格規定,除某些科技含量較高、技術進步較快的行業可採用加速折舊方法外,一般都必須採用平均年限法。而且,我國企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較長,如1978年~1995年,我國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平均折舊率在5%左右,這意味著固定資產使用年限長達近20年。這使得我國企業折舊計提嚴重不足,內源性融資能力有限。

4. 內源融資的方式有哪些

中正融資租賃專家認為:內源融資主要來自企業內部自然形成的現金流,在數量上等於凈利潤加上折舊攤銷後減去股利。企業內源融資方式主要包括自籌。折舊、留存收益、內部集資、股利政策、dtgjuyki;k變賣資產等。 1、自籌融資 2、留存收益融資 3、內部集資 4、股利政策 5、折舊融資6、變賣融資

5. 內部融資是怎麼回事

內部融資與「外部融資」相對。公司利用內部自有資金,即累積未分配利潤籌集投資項目所需要的資金的行為。

內部融資是企業依靠其內部積累進行的融資,具體包括三種形式:資本金、折舊基金轉化為的重置投資和留存收益轉化為的新增投資。

內部融資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風險性等特點。相對於外部融資,它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問題及與此相關的激勵問題,節約交易費用,降低融資成本,增強企業剩餘控制權。但是,內部融資能力及其增長,要受到企業的盈利能力、凈資產規模和未來收益預期等方面的制約。

(5)企業內源融資很多的原因是擴展閱讀

內部融資的優點

1、自主性

內部融資來源於自有資金,上市公司在使用時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批准即可,基本不受外界的制約和影響。

2、融資成本較低

公司外部融資,無論採用股票、債券還是其他方式都需要支付大量的費用,比如券商費用、會計師費用、律師費用等。而利用未分配利潤則無需支付這些費用。因此,在融資費用相對較高的今天,利用未分配利潤融資對公司非常有益。

3、不會稀釋原有股東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權

未分配利潤融資而增加的權益資本不會稀釋原有股東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權,同時還可以增加公司的凈資產,支持公司擴大其它方式的融資。

4、使股東獲得稅收上的好處

如果公司將稅後利潤全部分配給股東,則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相反,少發股利可能引發公司股價上漲,股東可出售部分股票來代替其股利收入,而所繳納的資本利得稅一般遠遠低於個人所得稅。

6. 家族式民營企業內源融資分析

內源性融資是企業依靠內部積累進行到融資,具體包括:資本金、折舊重置投資和留存收益轉化為新增投資。內部融資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風險性等特點。
按照優序融資理論,企業融資應首選內源性融資方式,忽視內源性融資,企業將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這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得到了普遍驗證。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中後期,發達國家企業內部融資佔全部融資總額的比例都在不斷地上升,德國由53.2%上升到65.5%,英國由58.4%上升到68.3%,美國由61.5%上升到82.8%。即使在實行主銀行制的日本,這一比例由29.7%上升到49.3%。反觀我國,大多數企業以外部融資為主,內源性融資在企業融資總額中的比重一般在30%以下徘徊,甚至有少數企業完全依賴外部融資,這種狀況將嚴重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企業內源性融資的特徵分析
內源性融資是將本企業的留存收益及折舊等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減少企業的現金流出挖掘內部資金潛力,提高內部資金使用效率。相對於外源性融資,內源性融資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一)具有內生性。內源性融資是企業原始資本積累和剩餘價值資本化過程,不需要其他金融中介,因而具有內生性。內源性融資取得的資金是企業產權所有者的自有資本,是企業承擔民事責任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基礎,也是企業進行外源性融資的保證,因為投資者將根據企業的內源性融資能力,來衡量對企業投資的風險,進而影響企業進行外源性融資時所能取得的融資規模和資本成本。
(二)融資成本較低。相對於外源性融資,內源性融資不需要支付利息或股利,不會減少企業的現金流量,也不需支付任何融資費用,因而融資成本相對較低。
(三)具有產權控制權。企業權益資本的多少及分散程度對企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的分配有決定性作用。內源性融資具有產權的控制性特徵,通過內源性融資方式融資,既可以避免因向銀行貸款或向債權人發行債券而使債權人對企業進行相機控制,又可避免因對外股權融資而使原股東對企業控制權稀釋,增加原股東的剩餘索取權,使原股東享有更多的實際利益。
(四)有利於企業降低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由於舉債而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企業進行內源性融資,不存在償付風險,不會產生到期還本付息或支付股利的壓力。企業內源性融資取得的資金在資本結構中所佔比例越大,企業的財務風險越小。
二、我國企業內源性融資匱乏的原因分析
雖然內源性融資可以為企業帶來種種發展優勢,但我國企業仍缺乏尋求內源性資金的熱情,探尋其中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在於以下幾方面:
(一)國有資本的產權界定不清晰。由於國有商業銀行與國有企業的產權均屬國家,銀企之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債權債務關系,不必擔心因不能按時償債而對自身的信譽與生存發展的威脅,因而沒有還款的內在壓力和自我約束能力,本應成為硬約束的銀行債務在我國卻變成了軟預算約束。同樣由於國有資本的產權界定,融資成本本應很高的股權融資卻因其約束較少且實際成本低廉而成為我國上市公司最為偏好的融資方式。因此,我國企業在融資結構安排上,內源性融資較少也就順理成章了。
(二)缺乏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我國上市公司存在委託-代理關系不明確、所有者虛位問題,沒有真正建立起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者之間相互制衡的治理結構,經營者只擁有剩餘控制權而沒有剩餘索取權,容易使經營者產生作出逆向選擇,在融資方式上傾向於選擇外源性融資。
(三)長期低折舊率政策的影響。我國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用有著嚴格規定,除某些科技含量較高、技術進步較快的行業可採用加速折舊方法外,一般都必須採用平均年限法。而且,我國企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較長,如1978年~1995年,我國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平均折舊率在5%左右,這意味著固定資產使用年限長達近20年。這使得我國企業折舊計提嚴重不足,內源性融資能力有限。
三、改善我國企業內源性融資現狀的建議
為改善我國企業融資結構,筆者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一)明確國有資本的產權邊界。明確國家作為出資者的身份,提高企業外源性融資的門檻,使國有企業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獲得外部資金成為不可能,使企業真正融入市場經濟競爭,從觀念上重視內源性融資。
(二)完善對經營者的激勵約束機制。在股權激勵機制下,企業經營者的薪酬與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形成休戚相關的關系,經營者的收入依賴於企業的長期發展狀況。完善對經營者的激勵約束機制,對經營者進行股權激勵,經營者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會更加關注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規范企業的股利分配政策和利潤留存制度,積極進行內源性資本擴張,強化企業內部積累。同時,作為人力資本的擁有者,經營者如果被賦予一定的剩餘索取權,會產生努力工作的內在動力,從而抑制其可能產生的道德風險和機會主義行為。
(三)建立和規范內部資金補償制度。首先,應完善所得稅政策,逐步統一內外資企業的所得稅稅率,並作適當降低,以切實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增強企業的積累能力。其次,建立健全發起人資本充實責任制度,增強企業的自我補償、自我積累能力。第三,適當修改固定資產折舊政策。適當修改企業折舊政策,允許企業自主選擇折舊方法,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提高折舊率,擴大企業內源性融資的資金來源,提高企業的自我積累能力,使企業有足夠的內部資金用於固定資產更新改造。

7. 為什麼內源融資能算是融資呢,本事就是企業的錢呀

內源融資有幾個好處,這個錢本來就是你需要支付員工,讓員工入股可以減少短期經營成本,另外可以留住有價值的員工還能讓他有主人意識發揮更大的潛力和價值。

8. 內源融資的優缺點

1、自主性
內部融資來源於自有資金,上市公司在使用時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批准即可,基本不受外界的制約和影響。
2、融資成本較低
公司外部融資,無論採用股票、債券還是其他方式都需要支付大量的費用,比如券商費用、會計師費用、律師費用等。而利用未分配利潤則無需支付這些費用。因此,在融資費用相對較高的今天,利用未分配利潤融資對公司非常有益。
3、不會稀釋原有股東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權
未分配利潤融資而增加的權益資本不會稀釋原有股東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權,同時還可以增加公司的凈資產,支持公司擴大其它方式的融資。
4、使股東獲得稅收上的好處
如果公司將稅後利潤全部分配給股東,則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相反,少發股利可能引發公司股價上漲,股東可出售部分股票來代替其股利收入,而所繳納的資本利得稅一般遠遠低於個人所得稅。 1、內部融資受公司盈利能力及積累的影響,融資規模受到較大的制約,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融資。
2、分配股利的比例會受到某些股東的限制,他們可能從自身利益考慮,要求股利支付比率要維持在一定水平上。
3、股利支付過少不利於吸引股利偏好型的機構投資者,減少公司投資的吸引力。
4、股利過少,可能影響到今後的外部融資。股利支付很少,可能說明公司盈利能力較差,公司現金較為緊張,不符合一些外部融資的條件。 據調查,當前以企業為主要管理形式的私營企業的融資順序大致為企業積累、銀行或信用社貸款、親戚朋友籌款、民間借貸等。同發達市場經濟中現代企業相比較,目前中國的家族企業資金來源與資本結構的特點有二:
其一,家族企業的融資次序與大企業大體相同,即主要依賴於內源融資,再就是從銀行或非銀行機構負債融資,只有極少數企業能公開發行股票通過證券市場融資;
其二,與大企業相比,企業負債率明顯偏低,換言之,家族企業未能充分發揮債務杠桿的作用。
目前,企業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比例太小而過分依賴於內源融資,顯示出企業內源融資傾向。就其傾向的實質,是其融資能力和轉軌時期非公有制企業融資環境雙重選擇的結果。受自身規模和信用等級等因素制約,家族企業難以進行外部融資。 目前家族企業主體仍是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的財務規章制度尚處於逐步規范過程之中,企業信用還有待建立、提升。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很難獲得對企業信用的完全信息,難以對企業做出客觀的風險評定,出於謹慎考慮是不會提供相應的信貸服務的。至於股權融資,更是很多企業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金融深化理論的倡導者麥金農的研究認為:如果企業家的投資受自我融資(self- finance)和內源融資的限制,那麼其最優策略是投資於傳統技術,從而降低總體收益水平,進而必然會制約企業本身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相反,如果他能夠從金融體系中得到外援融資,那麼,新技術就可能會被採納,從而獲得較高的收益。

9. 每個企業都有內源融資嗎

內源融資是指公司經營活動結果產生的資金,即公司內部融通的資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舊構成。是指企業不斷將自己的儲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舊和定額負債)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內源融資對企業的資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風險的特點,是企業生存與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內源融資是企業首選的融資方式,是企業資金的重要來源。
內部融資的優點
1、自主性
內部融資來源於自有資金,上市公司在使用時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批准即可,基本不受外界的制約和影響。
2、融資成本較低
公司外部融資,無論採用股票、債券還是其他方式都需要支付大量的費用,比如券商費用、會計師費用、律師費用等。而利用未分配利潤則無需支付這些費用。因此,在融資費用相對較高的今天,利用未分配利潤融資對公司非常有益。
3、不會稀釋原有股東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權
未分配利潤融資而增加的權益資本不會稀釋原有股東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權,同時還可以增加公司的凈資產,支持公司擴大其它方式的融資。
4、使股東獲得稅收上的好處
如果公司將稅後利潤全部分配給股東,則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相反,少發股利可能引發公司股價上漲,股東可出售部分股票來代替其股利收入,而所繳納的資本利得稅一般遠遠低於個人所得稅。
內部融資的缺點
1、內部融資受公司盈利能力及積累的影響,融資規模受到較大的制約,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融資。
2、分配股利的比例會受到某些股東的限制,他們可能從自身利益考慮,要求股利支付比率要維持在一定水平上。
3、股利支付過少不利於吸引股利偏好型的機構投資者,減少公司投資的吸引力。
4、股利過少,可能影響到今後的外部融資。股利支付很少,可能說明公司盈利能力較差,公司現金較為緊張,不符合一些外部融資的條件。
企業資金來源與資本結構的特點
據調查,當前以企業為主要管理形式的私營企業的融資順序大致為企業積累、銀行或信用社貸款、親戚朋友籌款、民間借貸等。同發達市場經濟中現代企業相比較,目前中國的家族企業資金來源與資本結構的特點有二:
其一,家族企業的融資次序與大企業大體相同,即主要依賴於內源融資,再就是從銀行或非銀行機構負債融資,只有極少數企業能公開發行股票通過證券市場融資;
其二,與大企業相比,企業負債率明顯偏低,換言之,家族企業未能充分發揮債務杠桿的作用。
目前,企業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比例太小而過分依賴於內源融資,顯示出企業內源融資傾向。就其傾向的實質,是其融資能力和轉軌時期非公有制企業融資環境雙重選擇的結果。受自身規模和信用等級等因素制約,家族企業難以進行外部融資。
企業逐步規范
目前家族企業主體仍是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的財務規章制度尚處於逐步規范過程之中,企業信用還有待建立、提升。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很難獲得對企業信用的完全信息,難以對企業做出客觀的風險評定,出於謹慎考慮是不會提供相應的信貸服務的。至於股權融資,更是很多企業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金融深化理論的倡導者麥金農的研究認為:如果企業家的投資受自我融資(self- finance)和內源融資的限制,那麼其最優策略是投資於傳統技術,從而降低總體收益水平,進而必然會制約企業本身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相反,如果他能夠從金融體系中得到外援融資,那麼,新技術就可能會被採納,從而獲得較高的收益。

閱讀全文

與企業內源融資很多的原因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民生金融融資租賃公司 瀏覽:803
外幣計提的匯率差賬齡屬於幾年 瀏覽:194
借金融公司錢利息高算違法嗎 瀏覽:505
一帶一路對農村金融機構 瀏覽:461
滬股通資金指標函數 瀏覽:171
ssrp指標使用心得 瀏覽:133
文華指標附圖 瀏覽:615
證監會區域股權交易中心 瀏覽:885
金融機構規范化服務培訓報告 瀏覽:109
通達信kd指標 瀏覽:155
傭金結清證明 瀏覽:37
哪些行業財務杠桿較低為什麼 瀏覽:969
西財公司金融資料 瀏覽:851
廣州拉卡拉金融公司 瀏覽:315
現在還需要做外匯核銷嗎 瀏覽:2
愛客外匯 瀏覽:956
基金公司理財顧問 瀏覽:851
大同證券不靠譜 瀏覽:905
金融服務費怎麼交的 瀏覽:911
貴金屬k線圖看不懂 瀏覽: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