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程項目融資中如何控制和管理金融風險
三、風險監控的目標與內容
風險監控工作不是簡單地在風險發生後實施風險應對策略,以及在實施風險應對策略後進行新的風險分析,而是一個全面的和連續的動態過程。風險監控的目標包括:努力及早識別風險;有效避免風險事件的發生;積極消除風險事件的消極後果;分吸取風險管理中的經驗與教訓。
具體風險監控則包括以下內容:
1
按照風險管理計劃和風險應對計劃,針對風險實施應對策略;
2
持續、動態觀察各類風險,確定風險狀態;
3
對風險應對計劃的實施進行分析評估,確定是否需要重新制定新的風險應對策略;
4
有效對各類風險因素變化,進行評估更新,並針對風險變化制定相應風險應對策略;
5
工程項目整體目標的實現可能性及應對策略分析;
6
對工程項目計劃的假設是否依然成立,計劃階段的政策或程序是否執行的順利;
7
在風險的嚴重程度超出預期水平或者出現新的關鍵風險時,制定新的應對措施。
工程項目建設活動受各類風險因素影響較大,風險事故的發生一方面會直接對相關建設活動主體造成生命或財產方面的損傷損失,另一方面還影響著整體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因此,項目風險監控對於工程建設有著重要意義,有效的項目風險監控能夠對工程建設起到重要的風險保障作用。
❷ 工程項目融資案例
廣東省深圳沙角B火力發電廠項目中小企業融資案例,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個有限追索的項目中小企業融資案例,也是事實上中國第一次使用BOT中小企業融資概念興建的項目中小企業融資案例。沙角B電廠的中小企業融資安排本身也比較合理,是亞洲發展中國家採用BOT方式興建項目的典型。
一、項目情況介紹:
項目:深圳沙角火力發電廠建設。1984年簽署合資協議,1986年完成中小企業融資安排、動工興建,1988年建成投入使用。電廠總裝機容量70萬千瓦。
項目投資結構:深圳沙角B電廠採用了中外合作經營方式,合作期為10年。合資雙方分別是:深圳特區電力開發公司(中方),合和電力(中國)有限公司(外方,一家在香港注冊專門為該項目而成立的公司)。在合作期內,外方負責安排提供項目的全部外匯資金,組織項目建設,並且負責經營電廠10年。外方獲得在扣除項目經營成本、煤炭成本和付給中方的管理費後全部的項目收益。合作期滿後,外方將電廠的資產所有權和控制權無償地轉讓給中方,並且退出該項目。項目投資總額:42億港幣(按86年匯率,摺合5.396億美元)。項目貸款組成是:日本進出口銀行固定利率日元出口信貸26140萬美元,國際貸款銀團的歐洲日元貸款5560萬美元,國際貸款銀團的港幣貸款7500萬美元,中方深圳特區電力開發公司的人民幣貸款(從屬性項目貸款)――9240萬。(有關數據資料參見 Clifford Chance, Project Finance, IFR Publishing Ltd. 1991.)
項目能源供應和產品銷售安排:在本項目中,中方深圳特區電力開發公司除提供項目使用的土地、工廠技術操作人員,以及為項目安排優惠的稅收政策外,還簽訂了一個具有「供貨或付款」(Supply o r Pay)性質的煤炭供應協議和一個「提貨與付款」(Take a nd Pay)性質的電力購買協議,承諾向項目提供生產所需的煤炭並購買項目產品――電力。這樣,中方就為項目提供了較為充分的信用保證。
從表面上看,電廠項目並沒有像一般在發展中國家興建基礎設施項目那樣依靠政府特許為基礎,而是中外合資雙方根據合作協議以及商業合同為基礎組織起來的。但是,由於中方深圳特區電力開發公司和項目的主要擔保人廣東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都具有明顯的政府背景,廣東省政府也以出具支持信的形式表示了對項目的支持,因此深圳沙角B電廠項目實際上也具有一定的政府特許性質。
二、項目風險分析
國際項目中小企業融資中一般存在信用風險、完工風險、生產經營風險、市場風險、金融風險、政治風險和環境保護風險等常見風險。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在電廠這個項目中究竟存在哪些比較突出的風險。
本項目是火力發電廠建設,為確保電力生產,必須有充足的煤炭供應。因此,妥善地解決能源供應風險的問題就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中國的煤炭產量居世界第一,而且項目合作的中方深圳特區電力開發公司已經簽訂了煤炭供應協議,負責提供項目生產所需的煤炭。考慮到中方的政府背景以及中國政府支持特區開發建設的宏觀政策,因而項目能源供應是比較有保障的。在經營管理方面,中方負責向電廠提供技術操作人員,而負責經營電廠的外方合和電力具有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其委派到電廠的管理人員也都具有比較豐富的管理經驗,因而項目的經營管理風險也比較小。就項目本身的性質來看,火力發電廠屬於技術上比較成熟的生產建設項目,在國內外的應用都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技術風險也是比較小的。綜合以上幾點,應該認為本項目的生產經營風險不大。
市場風險方面,主要應該解決項目所生產的電力的銷售問題,這是項目各方收益以及項目貸款人收回貸款的根本保障。考慮到項目所在地深圳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對電力的需求很大,而且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將持續增加,因此項目產品――電力的銷售應該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而且,項目的中方已經通過簽訂「提貨與付款」(Take a nd Pay)性質的電力購買協議,保證購買項目生產的全部電力。因此,本項目的市場風險也是不大的。
❸ 企業項目風險管理案例分析
提到企業項目風險管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優軟UAS項目管理(PDM)。包括了4個部分:
需求管理,需求通過預立項過程管理,便於更好的最終過程進展。
過程管理,以項目任務為主線推進項目,同時包含甘特圖,測試及BUG管理,全面了解項目進度。
文檔管理,項目為主線的項目文檔管理,以項目團隊作為許可權管理基礎。
成本管理,通過UAS管理系統數據,進行項目歸集費用、統計項目成本。
❹ 求項目融資的案例
廣西來賓電廠B廠項目融資
一、項目背景
廣西來賓電廠B廠為我國第一個國家正式批準的BOT試點項目。該項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來賓縣,距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柳州80公里,是天(生橋)—廣(州)線(500千伏)、西(坪)—株(州)線(220千伏)輸電樞紐,是廣西電網的骨幹,輸送廣東電力系統的支撐。項目裝機規模為72萬千瓦,安裝2台36萬千瓦採用熱能和電能聯合生產的進口燃煤機組。
項目於1988年由原國家計劃委員會批准建設後,因建設資金得不到落實,曾與20多家外商進行洽談,均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為使該項目早日建成,1995年初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向原國家計委申請採用BOT方式進行試點,1995年5月項目得到批准。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隨即委託大地橋基礎設施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為其招標代理人,正式開始對外招標工作。經過資格預審、投標、評標及確認談判,1996年11月1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與法國電力聯合體在北京進行了特許權協議的草簽,原國家計委於1997年3月25日正式批准了特許權協議。1997年9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與項目公司在北京正式簽署了特許權協議,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00年11月7日投入商業運營,2003年3月10日通過竣工驗收。
項目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個通過國際正規的方式競爭投標的BOT項目,1995年該項目被國際資本市場譽為世界十大BOT項目之一,1996年12月Asia Finance(《亞洲融資》)評選來賓B電廠為1996年度最佳項目融資獎,「今年最佳融資項目不屬於某個單獨的銀行,甚至也不屬於一個獨立的項目,而是一種新的觀念,這種融資觀念奠定了中國日後大規模電廠融資的新形式:這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總投資額為6.16億美元的來賓B電廠項目,該項目也是中國第一家百分之百利用外資採用BOT(建設;營運;移交)方式建設的項目。雖然此項目已從政府機構中得到某種認可,但是仍沒有得到正式保證。融資要到1997年上半年才能完成,盡管銀行家對今後新項目到底會如何發展仍存有質疑,但由此所確定的有關融資原則已明確。」
二、項目的招標運作過程
1,資格預審階段
1995年8月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在《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和《中國日報(英文版)》發布了資格預審通告,公開邀請國外公司參加來賓項目的資格預審。截止到同年9月底,共有31個國際公司或公司聯合體向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遞交了資格預審申請文件,這31家公司都是世界著名的大型電力投資運營公司、設備製造廠商和有實力的投資人。項目評審委員會(由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電力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和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的專家組成)經對申請人的資格、專業能力、業績等方面綜合審查,確定其中12家公司(或聯合體)列為A組,它們有資格單獨組成聯合體參加投標;其餘19家列為B組,它們需要加入A組的一家或幾家所組成的聯合體後方可參加投標。
2,投標階段
1995年12月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正式對外發售了項目招標文件,通過預審列為A組的12家公司(或聯合體)相繼購買了招標文件,成為潛在投標人。1996年1月28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組織他們進行了現場考察,使潛在投標人對來賓項目的現場條件和廣西經濟發展現狀有了進一步的實際了解。1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在南寧召開了標前會,解答潛在投標人普遍關心的一些問題,參加標前會的潛在投標人的代表超過100人。
經過6個月的投標准備,至1996年5月7日(招標文件規定的投標截止日),共有6個投標人向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遞交了投標書,它們是:中華電力聯合體(香港中華電力投資/德國西門子)、美國國際發電(香港)有限公司、東棉聯合體(日本東棉/新加坡能源國際/泰國協聯能源)、英國電力聯合體(英國國家電力/三井物產)、法國電力聯合體(法國電力國際/通用電氣
❺ 項目融資的風險管理如何進行
根據項目的融資的特點,對項目融資風險的防範及管理,應該在項目評審階段就已經開始了。在項目評審階段,包括這樣幾個主要的方面:一是聘請行業的專家,對項目可行性進行再評估。需要對以下的一些重要的風險進行科學的評估。政治風險:政府的政策的連續性、政治的穩定性特別是對一些在國際上來看,對欠發達發展中國家或者地區,政策性風險是項目融資之前應作為一個謹慎的評估的重要方面;技術可行性和先進性:技術上的可行性和先進性就決定了在投產以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以及投產以後產生效益的能力;環境風險:通常一些大型的項目,特別是一些超大型的項目,可能會對環境產生一些改變,而環境的變化又會對整個項目所在的運行的要求,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國開行近年的實踐表明,在項目建設期以後,以及項目投產以後的風險管理措施也十分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內容:按照不同項目所屬行業或者地區的特點,區別項目建設地段及投產後不同的風險因素,制定恰當的風險評價標准。定期對項目融資進行審閱,以及早識別信用惡化的信號。為進一步加強項目融資信貸質量控制,可能考慮外聘專業的評估機構對貸款質量進行檢查。根據項目融資質量檢查的結果,考慮從會計操作上,從穩健經營的角度提取必要的檢測准備,以及相應的資本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