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是一個有幾年金融工作經驗的人,前一陣子面試中信信託,然後他們頭打電話來問我願不願從實習做起。
別去,用死你不償命,我的哥哥在那裡實習了好久,就是不給轉正,乾的也不錯,被無恥的中信信託白用了6個月。
Ⅱ 信託產品的投資門檻為什麼都是100萬以上
在2001年的時候,根據相關規定,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接受委託人的資金信版托合同不得超過200份,權每份合同金額不得低於人民幣5萬元,這是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最初的門檻設定,也跟現在銀行理財產品相當。
2007年,實施了新的《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 後,合格投資人變成投資一個信託計劃的最低金額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或者其他能夠提供相關財產及收入證明的自然人。
由此可見,信託產品不可能平民化,其門檻將會長期存在,並且水漲船高。隨著通貨膨脹率上升與貨幣貶值,個人投資集合信託投資的起點已由早期的幾萬元就能參與,提升到了100萬的門檻,並且有可能進一步提高,其中「大額」門檻可能會由目前的300萬元提升至600萬元。
Ⅲ 信託投資門檻一般是多少
這個我沒有投過,不太清楚的。
樓主幹嘛不選擇風險小且較安全的p2p理財呢。
我投的互貸的日盈寶還是不錯的。
Ⅳ 中信信託產品會讓人血本無歸嗎
看你買的什麼產品。
產品的收益和風險也基本成正比。
不同的產品,風險不一樣,但是風險高的的信託產品,收益相對也搞,
項目如果真的出現問題了,信託公司會及時處理,
Ⅳ 第一信託網信託門檻是多少
你好:一般我們抄了解的信襲托產品投資門檻基本都是100萬起,但信託法規定:100-300萬的個人投資者不超過50個人。這就說明了100萬買信託的的名額比較少,想搶那100萬買信託的機會比較渺茫。所以我們提示廣大信託投資者,選擇正規的信託機構很重要,可以幫助您規避一些風險,但總得來說,較低的信託產品投資門檻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也要考慮它的風險,並根據自身實力選擇適合自己的信託產品做投資。
Ⅵ 信託投資門檻是多少
360財富上面的信託產品門檻最低的我記得是50w吧。
Ⅶ 中信信託公司可以申請開戶嗎
現在互聯網時代開戶很方便了,券商都已經研發了自己的APP。只需准備好身份證、銀行卡,下載打算開戶的券商的APP,找到類似我要開戶的選項,按提示操作即可,一般3分鍾即可搞定,不過建議提前聯系券商的客戶經理,他們可以幫忙調低傭金。
Ⅷ 信託的門檻為什麼是100萬
設在100萬是對投資抄者的一種保護,也是國家為銀行設置的一個保護。信託和銀行理財一樣,5萬起投的。因為這樣導致經濟過熱,國家就提高了信託的門檻。因為信託本身就是作為影子銀行存在的,為了整個銀行體系的建立,國家必須要為影子銀行設置門檻。
通過100萬的門檻來確定合格投資者,這個合格投資者就是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對風險有一定承受能力的人,那麼用戶在極端情況,發生了投資風險,能夠承受和化解,而不會一出現投資失敗的行為。
(8)中信信託客戶門檻擴展閱讀:
信託注意事項:
1、單個信託計劃的自然人人數不得超過50人,合格的機構投資者數量不受限制。
2、信託期限不少於一年。
3、信託資金有明確的投資方向和投資策略,且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以及其他有關規定。
4、信託受益權劃分為等額份額的信託單位。
5、信託合同應約定受託人報酬,除合理報酬外,信託公司不得以任何名義直接或間接以信託財產牟利。
6、個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內每年收入超過20萬元人民幣或者夫妻雙方合計收入在最近三年內每年收入超過30萬元人民幣,且能提供相關收入證明的自然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信託
Ⅸ 誰了解中信信託的信託業務哪些產品最穩妥
1、中信信來托信託主要業源務:證券投資信託、房地產信託、礦產能源信託、金融機構信託、工商企業信託、基礎設施信託、另類投資信託、QDII投資信託、及其他信託等。
2、目前來看,相對穩健類的信託,可以考慮:礦產能源、金融機構、工商企業、基礎設施、保障房等類型信託產品。
3、固定收益類信託產品,選擇信託項目產品有優質的質押物,且質押物相對容易變現為好。
僅供參考!
Ⅹ 信託產品為何要設置門檻
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降低、股市行情低迷的情況下,高收益的信託產品所帶來的財富效應,已經使越來越多的普通投資者希望加入到這一理財行列中,但是信託產品並不對所有人開放,合格的投資者才能認購。 《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規定,合格的個人投資者應符合三項條件之一:個人收入在最近3年內每年收入超過20萬元人民幣,或者夫妻雙方合計收入在最近3年內每年收入超過30萬元人民幣,且能提供收入證明;在認購信託計劃時,個人或家庭金融資產總計超過100萬元,且能提供財產證明;投資一個信託計劃的最低金額不少於100萬元。 正是這些規定將許多想要購買信託產品的普通投資者拒之門外,為何銀監會要為信託產品設置門檻,而不讓更多投資者分享信託財富的高額回報?據分析有以下幾點原因: 1、提高信託行業整體客戶群的風險承受能力。一般來說,成熟的高端投資者風險識別能力更強,風險承受能力也更強,設置投資門檻能夠以資金量為指標隔離風險承受能力弱的普通投資者。 2、設置投資門檻可以限制集合信託參與人數,確保集合信託的私募性質。在我國目前的法律框架下,集合信託屬於私募性質,不向公眾開放。如果准入門檻過低,項目參與人數過多,將變質為公眾產品而失去私募性質。 3、削弱集合信託的融資能力。之前,信託由於行業發展、市場認可等原因,規模較小,在整個金融行業里屬於小眾。在宏觀政策層面,多作為信貸政策調控的補充,對信貸政策、貨幣政策的影響較小。但目前信託規模較大,直接融資功能實際上已經成為銀行信貸的重要補充,這會將資金引入政府需要調控或者需要淘汰的產業里,不利於宏觀調控。 由此可見,信託產品不可能平民化,其門檻將會長期存在,並且水漲船高。隨著通貨膨脹率上升與貨幣貶值,個人投資集合信託投資的起點已由早期的幾萬元就能參與,提升到了100萬的門檻,並且有可能進一步提高,其中「大額」門檻可能會由目前的300萬元提升至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