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資本公積要交企業所得稅嗎
應按照資本公積其形成來源的不同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來源需要交納,有的則不需要。
資本公積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於接受捐贈、股本溢價以及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積金。資本公積按照其形成來源的不同可分為:"資本(或股本)溢價"、"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准備"、"接受現金捐贈"、"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一、企業所得稅的計稅基礎: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企業的各項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
前款所稱歷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
企業持有各項資產期間資產增值或者減值,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
二、企業所得稅的扣除
1、利息支出的扣除。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
2、計稅工資的扣除。條例規定,企業合理的工資、薪金予以據實扣除,這意味著取消實行多年的內資企業計稅工資制度,切實減輕了內資企業的負擔。
2. 資本公積使用和涉稅問題
是企業所得稅減免稅實行先繳後退的會計處理,應該是同時計入盈餘公積科目而不是計入資本公積科目。
3. 請問 其他應付款 轉 資本公積 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嗎
不需要。因為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而其他應付款是指與企業的主營業務沒有直接關系的應付、暫收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款項,如應付租入固定資產和包裝物的租金、存入保證金、應付統籌退休金、職工未按期領取的工資等,即其他應付款不屬於企業的收入;
資本公積是與企業收益無關而與資本相關的貸項。資本公積是指投資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於投資者、並且投入金額上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本。因此,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3)融資款資本公積還需要納稅嗎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的徵收對象:
1、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2、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3、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4、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的確定原則,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
4. 資本溢價進資本公積是否需要交稅多少
計入「資本公積」,不需要交稅。
5. 款轉增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企業要繳企業所得稅嗎
其它應付款轉增資本屬於債務重組。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9]59號
(二)企業債務重組,相關交易應按以下規定處理:
1.以非貨幣資產清償債務,應當分解為轉讓相關非貨幣性資產、按非貨幣性資產公允價值清償債務兩項業務,確認相關資產的所得或損失。
2.發生債權轉股權的,應當分解為債務清償和股權投資兩項業務,確認有關債務清償所得或損失。
3.債務人應當按照支付的債務清償額低於債務計稅基礎的差額,確認債務重組所得;債權人應當按照收到的債務清償額低於債權計稅基礎的差額,確認債務重組損失。
結論是:
1、企業出資時多出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用這個資本公積轉增實收資本不用繳所得稅;
2、股東以借款形式,投入到企業,如果企業籌集資金將錢還給股東,股東再拿錢來出資也不用繳稅;
3、股東以借款形式投入到企業,借款不還,直接轉增實收資本,應繳納所得稅;
4、股東以借款形式投入到企業,借款轉為資本公積,那麼對企業來說,這是一種債務的豁免,要繳企業所得稅。
6. 資本公積要繳稅嗎
資本公積(capital reserves)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於接受捐贈、股本溢價以及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積金。資本公積是與企業收益無關而與資本相關的貸項。資本公積是指投資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於投資者、並且投入金額上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本。
應答時間:2021-01-1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7. 資本公積轉負債,負債與資產等額剝離給股東是否需要納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原城市信用社在轉制為城市合作銀行過程中個人股增值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發[1998]289號)規定:在城市信用社改制為城市合作銀行過程中,個人以現金或股份及其他形式取得的資產評估增值數額,應當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稅款由城市合作銀行負責代扣代繳;《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和派發紅股征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發[1997]198號)中所表述的"資本公積金"是指股份制企業股票溢價發行收入所形成的資本公積金,將此轉增股本由個人取得的數額,不作為應稅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而與此不相符合的其他資本公積金分配個人所得部分,應當依法徵收個人所得稅。
此外,《關於非貨幣性資產評估增值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2005]319號)規定:考慮到個人所得稅的特點和目前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的實際情況,對個人將非貨幣性資產進行評估後投資於企業,其評估增值取得的所得在投資取得企業股權時,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在投資收回、轉讓或清算股權時如有所得,再按規定徵收個人所得稅,其「財產原值」為資產評估前的價值。這一規定與企業作為投資主體對外投資評估增值征稅的規定有所不同。
8. 資本公積會影響企業所得稅嗎
資本公積作為收入繳納企業所得稅,需要根據稅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分析——
資本公積轉贈實收資本——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資本公積——是指投資者或者他人投入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於投資者、並且投入金額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金。
資本公積的來源不同——設置以下明細科目:「資本(或股本)溢價」、「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准備」、「接受現金捐贈」、「股權投資准備」、「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關聯交易差價」、「其他資本公積」等。其中:「外幣資本折算差額」和「關聯交易差價」不可轉增資本.
2、「資本(或股本)溢價」用以核算和反映企業實際收到的資本(或股本)大於注冊資本的金額。對於上市公司來說,主要是溢價發行股票及配股或增發新股時超過股票面值的溢價收入。
「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准備」用以核算和反映企業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的價值,扣除未來應交所得稅後的余額,在未轉入「其他資本公積」明細科目前計入資本公積的准備金額。企業接受的現金資產捐贈直接計入「接受現金捐贈」明細科目。
「股權投資准備」用以核算和反映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接受資產捐贈或增資擴股等原因增加的資本公積,企業持股比例計算而增加,未轉入「其他資本公積」明細科目前所形成的股權投資准備。採用權益法核算時,被投資單位資本公積中形成的股權投資准備,企業按其持股比例計算的部分,也在本明細科目核算。
「撥款轉入」用以核算和反映企業收到國家撥入的專門用於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的撥款項目完成後,按規定轉入資本公積的部分。
「外幣資本折算差額」用以核算和反映企業接受外幣投資因所採用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
「關聯交易差價」用以核算和反映上市公司與關聯方之間顯失公允的關聯交易形成的差價金額,對此差價金額應視為關聯方對上市公司捐贈形成的資本公積,不能用於轉增資本和彌補虧損,等上市公司清算時再予以處理。
「其他資本公積」用以核算和反映企業除上述資本公積以外形成的資本公積,以及從資本公積准備項目轉入的金額。債務重組時,由債權人豁免的債務,以及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也在本明細科目核算。
三、應納所得稅的資本公積分析
資本公積作為收入繳納企業所得稅,需要根據稅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分析。
1、「資本(或股本)溢價[Hou2] 」是企業實際收到的資本(或股本)大於注冊資本的金額,它不是營業收入,一般不用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在以債務轉換為資本方式進行的債務重組中[Hou3] ,除企業改組或者清算另有規定外,債務人(企業)應當將重組債務的帳面價值與債權人放棄債權而享有的股權的公允價值的差額作為資本公積確認為債務重組所得,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
2、「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准備」和「接受現金捐贈[Hou4] 」,分別核算接受捐贈的非現金資產和現金資產,依據國稅發[2003]45號規定,自2003年1月1日起,企業接受捐贈按以下規定執行:一、企業接受捐贈的貨幣性資產,須並入當期的應納稅所得,依法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二、企業接受的非貨幣性資產,須按接受捐贈時資產的入帳價值確認捐贈收入,並入當期應納稅所得,依法交納企業所得稅;企業取得的捐贈收入金額較大,並入一個納稅年度確有困難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可以在不超過5年的期間內均勻計入各年度的應納稅所得。
3、「股權投資准備 」反映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接受資產捐贈等原因增加的資本公積,因為被投資單位在核算資本公積時已扣除了應交企業所得稅,所以投資單位的資本公積中的「股權投資准備」也不必交納企業所得稅。
4、「撥款轉入」[Hou5] 科目核算國家對某些國有企業撥入的專項用於某項目的撥款,在該撥款項目完成後,形成資產的撥款部分轉作的資本公積。收到撥款時,會計分錄為借銀行存款、貸長期負債。項目完成後,屬於費用按規定予以核銷的部分,會計分錄為借、長期負債 貸、銀行存款。
5、「外幣資本折算差額[Hou6] 」核算的是企業接受外幣投資時,收到的外幣資產摺合為人民幣時產生的匯率差額,這項資本公積也不能作為收入核算企業所得稅。
6、「關聯交易差價[Hou7] 」是上市公司與關聯方之間顯失公允的關聯交易所形成的差價,這部分差價主要是從上市公司出售資產給關聯方,轉移債權,委託經營或受託經營,關聯方之間承擔債務和費用以及相互佔用資金等,因其關聯交易顯失公允而視為關聯方對上市公司的捐贈所形成的資本公積。上市公司與關聯方之間交易按會計處理規定確認的收入與稅法規定不同的,則按會計處理規定確認收入,按稅法規定計算納稅。這是因為《企業所得稅法》對關聯企業之間業務往來以及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作出了專門規定:納稅人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應當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不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而減少應納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進行合理調整。
7、「其它的資本公積」是除上述各項資本公積以外形成的資本公積,以及從各項資本公積准備項目轉入的金額。從各項資本公積准備項目轉入的金額不必考慮繳納所得稅的問題。現在主要談一下企業債務重組業務涉及到的「其他的資本公積」。(1)以低於債務計稅成本的現金清償債務,按照現行所得稅法的規定,應作為收入直接調整當期應納所得額。(2)債務人(企業)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債務人(企業)應當確認有關資產的轉讓所得(或損失)。(3)債務重組業務中債權人對債務人的讓步,確認為債務重組所得,計入企業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4)以修改其它債務條件進行債務重組的,債務人應當將債務的計稅成本減計至將來應付金額,減計的金額作為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處理,確認為當期的債務重組所得,計入企業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
9. 資本公積要交25的企業所得稅嗎
資本公積,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於接受捐贈、股本溢價以及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積金。資本公積是與企業收益無關而與資本相關的貸項。包括資本溢價、接受捐贈資產、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等。
資本公積一般不需要納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繳納企業所得稅。只有接受捐贈資產形成的資本公積例外。接受捐贈資產形成的資本公積在企業所得稅法上屬於企業所得稅的應稅收入,應並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10. 資本公積要交所得稅嗎
關鍵在於這個「其他應付款」轉「資本公積」是什麼性質的:
1、如果是屬於股東增資的,股東相應增加股份,實收資本增加,那麼不用交企業所得稅。這需要股東會議決議和工商部門認定的。
2、如果是欠別人錢不用還了,那麼屬於是接受捐贈,這是要交所得稅的,至於什麼時候交?如果是核定徵收的,那麼並入其他收入一起按月繳納。如果是查帳徵收的,那麼也需並入其他收入按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