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線教育為什麼要融資
融資是公司需要更好的發展,一步一步的拓展各方渠道。不僅僅是在線教育行業需版要融資,各行各業都需權要有融資。資本的進入,才會使得這個行業進一步的提升品質。洛基英語 在線教育就完成過融資。融資帶來的也有一定的風險,還是需要領航人有著嫻熟的風險操控能力。
『貳』 教育行業怎麼融資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民辦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指出,自2002年《民專辦教育促進法》出屬台以來,中國民辦教育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民辦教育日益受到風險投資公司的青睞,國內有超過370家民辦教育機構獲得了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和教育上市公司的資金募投,涉及金額超過190億元。
民辦教育行業的兼並收購形式主要有同治化並購和產業鏈的並購兩種。其中,同治化並購即在區域市場具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和知名度的教育機構,通過橫向的並購同一類型的教育機構,以實現快速擴張,並且快速上市;產業鏈的並購即為了完善教育產業鏈而橫向、縱向的整合資源,如新東方在上市之後通過收購快速的進軍高考復讀市場、在線教育市場和學歷教育市場等。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望採納謝謝
『叄』 在線教育行業現狀是怎麼樣的
行業規模上,自2010年以來,我國在線教育用戶保持著10%以上速度高速增長。2014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7796.90萬人,同比增長16.03%,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到998.00億,同比增長速度為18.85%。
格局上:主要的在線教育平台已經形成,分別是K12教育平台、職業教育平台。
融資上:在線教育平台受到資本高度熱捧。2015年前11個月,在線教育融資已經接近18億美元,在線教育資本盛宴已然開啟。眾多細分領域中,K12、早教、職業培訓、語言培訓與出國留學是資本關注的熱點。
『肆』 瘋狂布局在線教育領域,BAT更看好什麼樣的企業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
在線教育行業發展迎來熱潮,吸引了不少創業者和投資人,雖然BAT沒有大規模收購教育公司,但近來,他們不僅推出了各自的在線教育分發平台,還對優質的教育內容進行爭搶,3家的平檯布局已經初具規模,只是特色各有不同。有分析認為:網路要做的是平台,憑著其網路文庫的流量積累,這個不成問題;騰訊主要依仗其社交工具,所投項目服務於旗下的微信;而阿里照目前邏輯看來是在補齊其所欠缺的短板。
未來,BAT等巨頭會繼續通過並購或者入股的方式融合更多垂直教育企業以布局各自的生態教育圈。
且來看看三巨頭目前在教育領域的布局:
【網路】
網路「連接人與服務」的使命涵蓋方方面面,它所投在線教育項目基本是服務於旗下建立的教育平台。網路對教育企業的投資都在千萬元量級上下,均參股,不控股,「不給創業者當老闆」。
網路較早布局教育市場,上線自有平台
網路在在線教育市場的布局相對較早,2012年10月網路文庫正式推出文庫課程,2013年4月推出外語培訓網站learning..com,此為網路最初在教育領域的探索。
2013年8月網路上線課程平台網路教育,由入駐的教育機構提供免費視頻直播或點播課程,內容涵蓋職業培訓、語言培訓、IT培訓、中小學教育等類別,目前已經入駐了中大網校、學大教育、中公網校等教育培訓機構。2014年1月網路教育增了「度學堂」模塊,以直播形式,提供中小學、IT、藝術等門類的課程。
2014年7月,網路視頻聯手多家教育機構推出網路視頻教育頻道全力進軍在線教育市場,其涵蓋市場上的正版教育視頻課程。
作業幫
作業幫於2014年1月上線,被寓為「垂直教育版的網路貼吧」,是網路知道專門為中小學生創造的應用,功能版塊有問作業和學生圈以及全新上線的名師視頻課程。今年8月,作業幫從網路拆分,更名為小船出海,互聯網教育研究院院長呂森林分析,作業幫此舉最大的目的是為了融資,最後打包上市。
網路投資的教育企業有:
並購傳課網,作為分支頻道
2013年6月,網路對傳課網進行1000萬美元的B輪投資,2014年8月網路正式並購傳課網,改名「網路傳課」,估值近3000萬美元。
傳課網是一個C2C在線教育平台,創始人為前金山詞霸CTO王海明、COO童合心。傳課網定位於中小學教育領域,主要針對K12應試市場,引入一線教師,採用網路互動直播和點播的授課方式。業務包括 C2C 課程發布和交易平台、支付服務、在線互動教室和 IM 服務。主要產品有傳課網、傳課 KK、傳課網路直播教室。
目前可以看到,網路傳課正式作為網路教育的一個分支頻道,補充網路在線課程分享平台的內容。
投資萬學教育,優勢互補
2014年7月,網路對萬學教育進行C輪投資,金額約在數千萬美元級別,萬學擁有了網路三級域名。
萬學教育創立於2006年,於2007年正式運營,是一家面向大學生的教育機構,提供研究生入學考試、公務員招錄考試、職業發展等培訓業務,旗下有海文考研、金路公務員等品牌。2008年2月,萬學教育獲來自紅杉資本和聯想集團投資的2000萬美金A輪融資;2011年2月,獲來自DCM、紅杉資本、聯想集團投資公司和新加坡鳳凰基金共同注資的2000萬美金。
萬學教育擁有豐富的線下資源,能夠完善網路在教育市場的閉環構造,網路有互聯網思維和流量優勢,足以幫助萬學教育將線下資源帶到線上,實現在線教育O2O的布局,二者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補。
投資智課網,瞄準外語培訓市場
2014年9月,網路對智課網進行1060萬美元的A輪投資,這輪融資過後智課網估值也接近1億美元。
智課網於2014年2月上線,由原新東方高管韋曉亮、翟少成聯合創辦,是出國考試線上學習平台,為學員提供名師課堂、熱門題庫逐題精講和免費直播大講堂。並與2013年上線的兄弟產品極智批改網共同為學員提供集「學習+練習+管理」於一體的在線學習閉環服務。
據網路投資總監Maggie表示,投資智課網是基於以下2個原因:第一,在線教育中,外語培訓是很大的市場,行業前景非常大;第二,看中了智課網一系列標准化的產品和服務體系,使用戶能夠在線實現個性化教學方案。手握雄厚資本、擁有很大流量的網路可以通過此舉壯大自己的陣營,與智課網的教學內容研發優勢與在線教育閉環服務形成合力。
投資滬江,壯大陣營
2014年9月,DCM、網路、浩然資本對滬江進行1億美元C輪投資,這一消息於今年2月由滬江創始人伏彩瑞首次披露。目前滬江估值達10億美元,據悉現在仍與網路洽談新一輪融資,並積極籌備A股上市。
滬江網成立於2001年,2006年開始公司化運營,是國內大型的互聯網學習平台。旗下業務包括互聯網門戶媒體、網路SNS社區、B2C電子商務以及國內首創的在線互動學習平台滬江網校等。同時,滬江也是上海市唯一一家獲得由國家教育部直接頒發現代遠程教育資質的互聯網教育企業。
2015年,滬江網改名滬江,進行品牌升級,「滬江」將作為公司的母品牌,串起各條業務線、釐清品牌體系:1) 「滬江網」專注於為用戶提供學習資訊; 2)「 滬江社團」 是用戶的專業學習社區;3)學習工具如CCTalk、開心詞場、小D詞典、聽力酷等;4)兩大學習平台:錄播平台「滬江網校」和直播平台「CC課堂」。
【阿里巴巴】
眾所周知,馬雲有很濃厚的教師情節,阿里在在線教育端的布局自然不容小覷。阿里並不缺乏平台,但垂直細分領域並不出色,這也是馬雲在教育領域的投資邏輯。
阿里自有教育平台——淘寶同學(教育)
2013年,阿里旗下推出淘寶同學,採用直播互動運營模式搭建混合型(2B+2C)教育平台,匯集教育機構、教師、課程等資源。淘寶同學擁有一系列錄播和直播課程,機構可以提供教學資源,用戶也可以自己發布課程或申請在線直播。由於當時的在線教育整體不夠有序,淘寶同學創辦的初衷在於整合在線教育市場。
今年5月,淘寶同學改名淘寶教育,利用平台的優勢幫助線下機構向線上機構轉型。目前,環球網校、滬江教育、優米網等150家培訓機構已經入駐,其發布的課程主要以在線視頻課程為主。
阿里投資的教育企業有:
投資TutorGroup,構建平台之外的內容體系
2014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與新加坡淡馬錫公司、啟明創投共同對在線英語學習平台VIPABC母公司TutorGroup集團進行1億美元B輪融資。
據了解,VIPABC 所在的TutorGroup(麥奇教育)成立於2004年,是一家專注在線學習業務的平台,由 Eric Yang 和 Ming Yang 兩兄弟創立,研發總部設在矽谷。TutorGroup旗下有4個品牌,除了針對中國大陸地區的VIPABC 外,還有TutorABC和TutorABC Jr.兩個英語教學品牌以及TutorMing漢語教學品牌。VIPABC是一個真人在線英語學習學習平台,根據專業人士的需求,透過眾包模式來建立教材系統。2012年5月TutorGroup完成了來自啟明創投的1500萬美元融資。
根據相關信息,2013年阿里淘寶課程的銷售額為2億元,遠沒有真正發揮淘寶的力量,相信領投VIPABC的母公司也是為了在阿里已有的平台之外去構建自己的內容體系。此外,由於阿里的介入,VIPABC的行業地位確實有所提高,還迎來了代言人姚明,各個場景的宣傳都很到位。
領投超級課程表,看重學生教育社交市場
2014年6月對超級課程表獲得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
超級課程表成立於2012年8月,由余佳文創辦,是一款針對大學生的課程表及社交應用,通過對接高校教務系統,快速錄入課表到手機以實現校內跨院系蹭課。2013年8月27日,超級課程表獲得徐小平真格基金數百萬元人民幣投資;2012年12月獲得深圳創新谷天使投資。
超級課程表因為余佳文要分給員工1億元利潤而迅速走紅,很多人評論阿里的此次投資是「看走眼」。然而,擁有評估一個團隊、一個產品的整套科學體系阿里,投資超級課程表,可能是看重學生社交市場,將其作為一個O2O入口與阿里巴巴的本地生活打通。
【騰訊】
騰訊自有教育平台——騰訊課堂
2014年4月,騰訊上線了在線課程的分發平台騰訊課堂,聚合教育機構、師資和課程資源,為QQ用戶提供語言學習、技能培訓、考證考級等方面的課程培訓。用戶報名課程後,直接可以通過QQ群收聽直播課程,並與其他同學一起討論,騰訊也已經為QQ群開通了在線支付功能。作為開放式的平台,騰訊課堂計劃幫助線下教育機構入駐,共同探索在線教育新模式。
騰訊投資的教育企業:
與新東方成立在線教育公司,推出產品優答
2014年7月,騰訊與新東方共同成立了在線教育公司「微學明日」,並於12月推出在線答疑產品「優答」。優答是一款題庫 + 答題類產品,傾向於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基礎上,為每位學生提供更為智能化的英語訓練,未來優答還會進入全學科,讓學生能夠在純線上的環境中完成學習。
做智能化學習平台,新東方本身並不具備這樣的技術,但騰訊有多年的直播技術積累,已經很成熟,未來或許可以期待更多的移動端在線教育產品。
投資跨考教育,完善生態鏈
2014年8月,跨考教育獲得了包括騰訊基金在內的3000萬人民幣B輪投資,並且集團更名為銳職教育,進入在線職業教育市場。
跨考教育成立於2004年,是集考研、MBA、專業碩士及考博培訓、網路服務、圖書出版與高端個性化輔導為一體的綜合性教育服務集團,專注研究跨校、跨專業考研、專業碩士。
跨考教育以傳統方式切入細分考研市場,線下的運營能力是最基本的生命線,但互聯網沖擊帶來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投資易題庫,補足群體教師流量短板
2015年1月,騰訊產業基金對易題庫進行數千萬元A輪投資,用於積累師資和課題資源,以及技術更新和人才招聘等。
易題庫於2014年3月上線,是一款智能選題組卷測評系統,屬於在線教育中的題庫型產品。
騰訊產業共贏基金的主要業務是孵化和收購優質企業,構建騰訊的生態鏈。顯然,騰訊投資易題庫的主要目的,是看中易題庫發展前景以便構建自己的生態鏈。教師群體的流量是騰訊的一個短板,把握作為主導的教師用戶入口;而易題庫可以充分利用騰訊帶來的流量,以在眾多的題庫類產品中脫穎而出。
投資瘋狂老師,對教育O2O平台早有看好
2015年6月,騰訊對瘋狂老師進行B輪投資,在教育O2O領域邁出第一步,此輪融資後,瘋狂老師估值達億美金。
瘋狂老師是基於移動互聯網的O2O中小學課外輔導信息服務平台,它打通了線上線下環節,用戶可線上選擇老師、線下上門教學,從而省去了傳統線下機構的中介費與第三方手續費,旨在幫助家長找到適合的老師。據悉,瘋狂老師曾於2014年10月完成天使輪融資,隨後又先後獲得了IDG資本合夥人章蘇陽、騰訊副總裁吳宵光等投入的數千萬元A輪投資。
今年以來,家教O2O持續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這類企業的蓬勃發展其實暗合互聯網「去中介化」的趨勢,騰訊此前在O2O領域動作頻頻,投資瘋狂老師是在教育O2O領域邁出的第一步。
『伍』 為什麼說國內在線教育還做不起來
和直播等新興行業不一樣的是,在線教育是一個相對「古老」且擁有龐雜傳統體系的行業。這裡面已經有各種已經賺錢和正在賺錢的教育大鱷,也有各種健康運作的銷售體系能觸及到終端用戶。但群雄並起的在線教育市場,似乎仍然缺少一個全面爆發的絕佳契機。
「互聯網」不叮無縫的雞蛋,國內的在線教育是否沒破扎?又是否是一個還未需要燒錢介入的青果子?尚未做大做強的在線教育,還需多長時間擺脫「扶不起的阿斗」這樣的頭銜?
BAT的數十億進去了,怎麼還不冒泡?
作為下一個風口和金礦,除了創業團隊和中小互聯網企業之外,互聯網巨頭BAT等也始終保持著對在線教育的極大熱情。對這些各自掌握電商、搜索、社交等剛需領域的互聯網巨頭而言,在線教育是極少不在它們掌控范圍內的新興領域。其龐大的潛力,讓互聯網巨頭趨之若鶩。若是能夠產生壟斷效應,將會是這些巨頭又一具有殺傷力的籌碼,從而在與對手的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而為了搶佔主動權,BAT紛紛投下重注。去年6月,瘋狂老師完成騰訊獨家投資的2000萬美元B輪融資。而在今年6月16日,瘋狂老師宣布獲得包括騰訊在內等企業投下的1.2億元C輪融資。2月,新東方在線也獲得了騰訊3.2億人民幣的投資。5月31日,猿輔導宣布獲得騰訊公司4000萬美元投資。2014年智課網獲得網路1060萬美元A輪融資,2015年滬江獲得網路1億美元的C輪融資。2014年阿里巴巴領投在線教育機構TutorGroup集團,聯合投資的總規模近1億美元……
而這些,還僅僅只是不完全的統計數據,並且沒有計算BAT自身搭建平台的投入。但在投入數十億的資金後,在線教育並沒有像預料之中瘋狂增長。與火爆的直播行業相比,在線教育顯得非常低調。對於BAT來說,在線教育雖然是長線投資,但應該在短期內就會看到一定效果。但連個水泡都沒冒出來一個,自然讓BAT大失所望。
建平台是一個很大的坑 泛切入是一條很長的路
歸根到底,目前的在線教育發展方向尚不明朗,仍然處於蓄勢和摸索狀態。總的來看,在線教育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勢。一方面,是BAT等巨頭拚命搭建平台,試圖掌握在線教育市場入口,設置競爭壁壘;另一方面,則是眾多創業團隊和中小企業玩轉泛切入,從在線教育的各個細分角度切入,推出不同的在下教育模式。
以平台為例,目前主要有騰訊課堂、網路傳課、淘寶教育等。這些在線教育平台往往是既做內容,又做入口,想兩手一起抓。但這樣做,往往是兩面都不討好。BAT按照以往的投資手段想要在龐大的在線教育市場依靠平台完成壟斷,短期內是難以做到的。在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看來,「在線教育把內容和平台一起做,最後肯定要死。」俞敏洪認為未來最大的網路教育體系的確是平台提供商,但真正偉大的平台商出現還需要五到十年時間。
在泛切入層面,主要表現在眾多在線教育APP和網站的涌現。猿題庫、作業幫、學霸君、超級課表、滬江網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它們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往往只是關注在線教育的一個細節層面或節點。雖然能夠深入下去,但離推動在線教育大踏步向前發展,顯然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
10%的公司頻繁洗牌 揭示創、投們的不安寂寞
作為當下最熱門的行業之一,在線教育是很多人都不願錯過的。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5年國內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為1192億元,2018年有望達到204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0%。創業者和投資者的不斷殺入,就是火爆發展勢頭最好的證明。
但現實卻很殘酷,在線教育依然是不賺錢,乃至賠錢的行業。數據顯示,國內在線教育機構中70%的K-12在線教育企業處於虧損狀態,15%企業營收持平,10%企業死亡,盈利的企業只佔5%。具體來看,以家教O2O平台老師來了為例,其成立於2014年7月,9月就獲得IDG數百萬元的天使投資,2015年3月又獲200萬美元A輪融資。依靠補貼短期內獲得大量用戶,但因B輪融資失敗,最終在去年以倒閉收場。
創、投們的不甘寂寞,其實也是在線教育市場混亂的體現。在長時間不能完成盈利的目標時,又有多少企業能夠堅持下來?或許在燒錢之後,資本寒冬之下,經過洗禮的在線教育市場才能夠重獲新生吧。(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微信:khxx-wk
科技新發現官方微信公眾號:kejxfx
『陸』 億萬融資催熟「在線教育」,家長該如何正確抉擇機構
首先教育機構的師資水平必須上去,並且證件,資質完善;所教學的內容必須符合孩子所學的內容。在收費上要合理。
『柒』 線上教育溢米輔導憑什麼能得到精銳教育的融資
首先是溢米輔導的創始人是原來精銳教育的聯合創始人吧,有交情在裡面;其次也是上市公司精銳教育看好溢米輔導的發展吧,要不也不能靠交情燒錢啊!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溢米輔導是精銳教育的在線版,和精銳的教學管理體系和教材庫是通用的!
『捌』 開家教機構有什麼融資風險
如果開教育機構的話,進行融資風險在於是否有目標客戶。還有聘請的老師,是否是真才實學的?
『玖』 為什麼國內的在線教育還做不起來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
「互聯網」不叮無縫的雞蛋,國內的在線教育是否沒破扎?又是否是一個還未需要燒錢介入的青果子?尚未做大做強的在線教育,還需多長時間擺脫「扶不起的阿斗」這樣的頭銜?
BAT的數十億進去了,怎麼還不冒泡?
作為下一個風口和金礦,除了創業團隊和中小互聯網企業之外,互聯網巨頭BAT等也始終保持著對在線教育的極大熱情。對這些各自掌握電商、搜索、社交等剛需領域的互聯網巨頭而言,在線教育是極少不在它們掌控范圍內的新興領域。其龐大的潛力,讓互聯網巨頭趨之若鶩。若是能夠產生壟斷效應,將會是這些巨頭又一具有殺傷力的籌碼,從而在與對手的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而為了搶佔主動權,BAT紛紛投下重注。去年6月,瘋狂老師完成騰訊獨家投資的2000萬美元B輪融資。而在今年6月16日,瘋狂老師宣布獲得包括騰訊在內等企業投下的1.2億元C輪融資。2月,新東方在線也獲得了騰訊3.2億人民幣的投資。5月31日,猿輔導宣布獲得騰訊公司4000萬美元投資。2014年智課網獲得網路1060萬美元A輪融資,2015年滬江獲得網路1億美元的C輪融資。2014年阿里巴巴領投在線教育機構TutorGroup集團,聯合投資的總規模近1億美元……
而這些,還僅僅只是不完全的統計數據,並且沒有計算BAT自身搭建平台的投入。但在投入數十億的資金後,在線教育並沒有像預料之中瘋狂增長。與火爆的直播行業相比,在線教育顯得非常低調。對於BAT來說,在線教育雖然是長線投資,但應該在短期內就會看到一定效果。但連個水泡都沒冒出來一個,自然讓BAT大失所望。
建平台是一個很大的坑 泛切入是一條很長的路
歸根到底,目前的在線教育發展方向尚不明朗,仍然處於蓄勢和摸索狀態。總的來看,在線教育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勢。一方面,是BAT等巨頭拚命搭建平台,試圖掌握在線教育市場入口,設置競爭壁壘;另一方面,則是眾多創業團隊和中小企業玩轉泛切入,從在線教育的各個細分角度切入,推出不同的在下教育模式。
以平台為例,目前主要有騰訊課堂、網路傳課、淘寶教育等。這些在線教育平台往往是既做內容,又做入口,想兩手一起抓。但這樣做,往往是兩面都不討好。BAT按照以往的投資手段想要在龐大的在線教育市場依靠平台完成壟斷,短期內是難以做到的。在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看來,「在線教育把內容和平台一起做,最後肯定要死。」俞敏洪認為未來最大的網路教育體系的確是平台提供商,但真正偉大的平台商出現還需要五到十年時間。
在泛切入層面,主要表現在眾多在線教育APP和網站的涌現。猿題庫、作業幫、學霸君、超級課表、滬江網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它們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往往只是關注在線教育的一個細節層面或節點。雖然能夠深入下去,但離推動在線教育大踏步向前發展,顯然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
10%的公司頻繁洗牌 揭示創、投們的不安寂寞
作為當下最熱門的行業之一,在線教育是很多人都不願錯過的。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5年國內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為1192億元,2018年有望達到204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0%。創業者和投資者的不斷殺入,就是火爆發展勢頭最好的證明。
但現實卻很殘酷,在線教育依然是不賺錢,乃至賠錢的行業。數據顯示,國內在線教育機構中70%的K-12在線教育企業處於虧損狀態,15%企業營收持平,10%企業死亡,盈利的企業只佔5%。具體來看,以家教O2O平台老師來了為例,其成立於2014年7月,9月就獲得IDG數百萬元的天使投資,2015年3月又獲200萬美元A輪融資。依靠補貼短期內獲得大量用戶,但因B輪融資失敗,最終在去年以倒閉收場。
創、投們的不甘寂寞,其實也是在線教育市場混亂的體現。在長時間不能完成盈利的目標時,又有多少企業能夠堅持下來?或許在燒錢之後,資本寒冬之下,經過洗禮的在線教育市場才能夠重獲新生吧。
『拾』 教育行業融資能處置嗎
融資是公司需要更好抄的發展,一步一步的拓展各方渠道。不僅僅是在線教育行業需要融資,各行各業都需要有融資。資本的進入,才會使得這個行業進一步的提升品質。 融資帶來的也有一定的風險,還是需要領航人有著嫻熟的風險操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