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線教育平台出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像以前的滬江、新東方網校,為什麼2016年突然就爆發了
在線教育在2016年確實是呈現出了不同於前幾年的發展趨勢。如果前幾年是小打小鬧的話,2016年在線教育市場漲勢更為驚人,也有更多人把目光放在這個行業。
我認為,在線教育的發展和當前雲計算,特別是視頻雲技術的成熟有很大關系。以前在知乎上看過一個答案,說有個剛起步的網校,僅僅2個月POST請求達36萬,日PV6萬,導致網站因訪問人數太多,掛了。
其實對於初創的在線教育企業來說,技術確實是一個高門檻,自己搭建服務器,組織技術人員耗費的時間多、錢多。現在提供視頻雲技術的企業越來越多,比如說網易視頻雲,承諾「新手工程師也能1天接入」「節省99%的研發投入」,是在為在線教育平台提供技術支撐。
所以,2016年,在線教育行業的「基礎設施」在不斷完善,因而也獲得了更大的成長。
㈡ 在線教育會成為未來教育的主流模式嗎
會成為未來教育的主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一、高科技的發展,互聯網更新換代越來越快,互聯網也會更先進。
現在科技非常發達,高科技更新換代非常快,就拿我們身邊常用的手機來說,一個牌子的手機,不出一年,能推出好幾個系列,新產品接二連三的上市,舊產品很快的被淘汰。所以說,社會在進步,科技也在進步,教育方式肯定也會發生變化。
㈢ 金融在線教育的想像空間有多大
教育作為國家的剛需,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教育培訓行業的市場規模達16600億元,教育培訓行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之一,隨著我國的勞動力人口紅利期已過,勞動力價格優勢逐漸淡化,個體通過勞動力的增值來提升整個群體和經濟體的競爭力,這是教育產業發展很好的機遇。然而傳統教育培訓行業卻依亂想叢生,痛點諸多。
一、高額學費
線下課程因為有人力、場地、交通等成本的限制,常常一節課幾百元,一次報班幾千元的高額學費,這種情況在教育培訓行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二、質量堪憂
許多傳統的教育培訓機構一味的追逐高額的商業利潤,卻忽視了對教學環節、教學條件等涉及課程質量因素的保證,因此在線下授課的過程中很可能會產生缺乏創新,內容亂七八糟
有用的知識在講課中所佔比例較小等問題。
三、名師難求
常常在某些機構對應行業的名師較為單一,這樣就會造成行業名師資源分配不均,常常為了方便而將就同一機構中不理想的課程。
在線教育:一所沒有邊界的學堂
互聯網的介入打破了困擾這些問題的邊界。「互聯網+」成為依託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融合下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
中國的教育產業正邁入「黃金時代」,「互聯網+」的點金效應功不可沒。8月初,CNNIC發布了第38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 顯示,截至2016年6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1.18億,較2015年底增加775萬,增長率為7.0%;在線教育用戶使用率為16.6%,較 2015年底基本持平。隨著互聯網發展,國家對教育行業高度重視、雲計算等相關技術應用得以推廣,人們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不斷升高,在線教育教育市場大有可為。
不過,在線教育的大餅比現有的大得多。據騰訊統計,截至2014年底,我國K12人群總數約為2.83億人,但其中僅有18%接觸過在線教育。也就是說,未來僅在K12階段就尚有2.3億人的空白市場待開發。
在線教育不僅有資本熱捧,也有政策風口。2015年以來,伴隨「互聯網+」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互聯網+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而來。「教育部日前印發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對未來5年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一大目標就是要發展在線教育與遠程教育,推動各類優質教育資源開放共享,向全社會提供服務。這樣的政策描繪將為在線教育加速發展注入政策的動力。
「與傳統培訓教育相比,在線教育有許多突出優勢」融易學中國金融在線教育負責人談到。
融易學網羅金融行業一線師資
融易學中國金融在線教育作為以互聯網為媒介的在線課程平台,網羅若干金融領域下的細分課程包括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基金、眾籌、新三板、投行等,集結了金融行業的許多優秀的專家。不同領域的專業課程不再需要在一個機構購買,而是可以選擇性購買,解決了單一機構購買課程且不能保證質量的難點,打包購買還可以享受折扣優惠。融易學除了有免費課程外,許多有質量的課程的也都定價不高。且當下線下授課老師和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授課的范圍也有限,效率低下,在線教育正是解決了這樣的難題。正如當初我們在花大量的時間到實體店購物,如今只需要手機電腦等移動設備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一樣,在融易學上面的學習是更高效的學習(歡迎使用融易學手機端學習),隨時隨地利用碎片時間。
金融在線教育的想像空間有多大?
在線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也是打破傳統教育的利器。融易學中國金融在線教育的誕生也給金融在線教育行業更多的想像空間。融易學是涵蓋全金融領域的在線教育學習平台,「名師+直播」的模式讓老師們在回歸教學核心地位的基礎上,充分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獨特的教學風格,提升老師的講課能力、收入水平、個人影響力,從而為老師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幫助老師實現價值更大化。
從學員角度考慮,「名師+直播」能夠優化傳統教育場景下的教學體驗,而其豐富的課程內容、有趣的互動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使個人的職業理想離自己又更近一步。
㈣ 目前線上教育還有市場嗎
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處於龐大且穩定狀態
正值學生放暑假,各種課外班的招生熱火朝天。蜂擁而至的招生場面似乎成為中國學生寒暑假的一道獨特風景。隨著科技的發展,教育培訓正在邁進一個新的階段,在線教育開始發芽,電視台播放著許多網校的滾動廣告,實體教育機構向外遞送印著網校二維碼的宣傳卡片,網站上開始推送大師的公開課,號稱聽課相當於讀中國歷史。
參與在線教育最大比例的人群為中小學生,他們多為95後、00後,這些孩子正在上小學和中學。據公開數據顯示,K12在線用戶規模呈現遞增態勢。2016年至2018年的K12在線用戶規模則更大且增加得更為快速,分別達到1532.7萬人、1749.7萬人、1968.9萬人。在線教育用戶群體規模也處於較為龐大且穩定的狀態,2017年為16984萬人,滲透率為10.30%;2018年數字較為穩定,為16973.6萬人,滲透率為11.60%。
2013-2018年中國K12在線用戶規模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8年數據截至11月14日)
其中,最近備受關注的在線教育掌門1對1已獲得E輪融資。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7月,掌門1對1獲得小米創始人雷軍旗下順為基金近2000萬元A輪融資;2016年3月,獲得B輪融資;2016年9月,獲得
C輪融資;2017年12月26日,掌門1對1宣布獲得由華平投資和元生資本提供的1.2億美元D輪融資;2019年2月18日,掌門1對1宣布完成3.5億美元E-1輪融資
,投資方包括CMC資本、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旗下中金甲子基金、中投海外直接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某知名國際組織、Sofina、海通國際等多家機構。
除了掌門1對1、猿輔導等為中小學生教育開設的網校,一些提升專門學科能力的網校也活躍於網路。「滬江自2001年成立後總共獲得了9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上海文化產業基金、網路、皖新傳媒等十幾家機構。從創投市場環境來看,資本寒冬的來臨確實使創業融資變得不太容易,但在線教育仍舊是一級市場里受追捧的賽道,近些年互聯網教育平台屢獲融資,且不乏大額融資,說明市場對在線教育的信心與期待還是很大的。」滬江網校在線教育負責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在線教育領域一直是頭部投資者的重點關注領域。從2010年至今,眾多頭部投資機構在投資策略中囊括了在線教育領域。資本的熱捧為在線教育領域的發展給予動力。
輕資本的優勢
投資人看重在線教育市場的發展前景,同時在微觀層面,投資人也看重在線教育企業後期的長期盈利能力。
據一位在線教育業內人士透露,線下教育的成本構成(在平均水平下)為約15%場地租金,15%-20%市場推廣費用,15%左右的銷售成本;30%-50%教師工資。可見,線下教育占較大比例的是教師工資,佔到了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成本且此成本將長期伴隨企業的成本核算。
相比於傳統的線下培訓模式,在線教育的場地租金費用為零,教師工資成本較低。教師成本占總成本的約30%,市場推廣約佔50%,而銷售費用約佔15%。在線教育的前期投入主要為研發成本,一家普通的教育網站,研發成本的投入大約在50萬元,而其後期成本投入較少,主要在市場推廣和銷售費用方面。在線教育的後期盈利動力較傳統的線下機構要高得多。較好的利潤增長模式也是投資人看重的一點。
長期盈利能力是投資人收回成本並贏取利潤的重中之重,而其商業壁壘在於在線教育特有的優勢。在線教育學習方式靈活,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根據自主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進度,隨時通過平台與專業的課程老師進行溝通、答疑解惑。另外,諸如網校等在線教育的教學形式個性化,可以通過運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對每個同學的學習進行跟蹤,根據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的個性化建議與計劃,從而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
在線教育的諸多優勢能護航其對線下教育實現反超嗎?
滬江網校在線教育的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在線教育的意義不是替代線下授課,而是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改變教育的形態。在線教育的出現通過其便捷性、普惠性等優勢成為線下教育的一種補充。未來,科技的發展很可能會讓虛擬課堂高度融合進現實,基本擺脫線下場地的限制,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當然,在線教育不光「滿身是寶」,其也存在弊端。學生自主性的提高對學生的自律能力有較高要求。在這方面是家長不太放心的。不過,我們依然相信,無論是微觀的企業,還是宏觀的行業,都需要兩支腿走路,一支是「優勢」,另一支是「劣勢」。只要優勢能夠占據主導推動企業或行業發展就能形成良性循環。
教育是社會的剛需,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教育。如今,名校教育仍是社會階層躍遷的重要途徑。隨著科技的發展,在線教育或將成為教育機構較為主要的發展板塊。
㈤ 在線教育平台出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在線教育在2016年確實是呈現出了不同於前幾年的發展趨勢。如果前幾年是小打小鬧的話,2016年在線教育市場漲勢更為驚人,也有更多人把目光放在這個行業。 我認為,在線教育的發展和當前雲計算,特別是視頻雲技術的成熟有很大關系。以前在知乎上看過一個答案,說有個剛起步的網校,僅僅2個月POST請求達36萬,日PV6萬,導致網站因訪問人數太多,掛了。 其實對於初創的在線教育企業來說,技術確實是一個高門檻,自己搭建伺服器,組織技術人員耗費的時間多、錢多。現在提供視頻雲技術的企業越來越多,比如說網易視頻雲,承諾「新手工程師也能1天接入」「節省99%的研發投入」,是在為在線教育平台提供技術支撐。 所以,2016年,在線教育行業的「基礎設施」在不斷完善,因而也獲得了更大的成長。這里有幾個視頻雲服務的比較,可以參考一下https://www.hu.com/question/43514332
㈥ 在線教育丨2016年僅有5%的在線教育企業盈利,2017年教育熱點有哪些
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7727萬人,預計2018年用戶將達1.3億人。這一數字表明,在線教育成為了互聯網領域中最具成長性的板塊之一。
其發展趨勢為:
①K12和職業教育增長迅猛;
②投資並孵化網紅教師是熱點;
③投資並購潮已經到來。
在線教育是最具活力的行業之一是無可厚非的事實。
有權威數據表明,截至2015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1192億元,預計2018年有望突破2046億元;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7727萬人,預計2018年用戶將達1.3億人。已經聽過太多故事,見證了太多的利好消息,在線教育給予我們的才是更加理性的認知和客觀的分析。在線教育成為了互聯網領域中最具成長性的板塊之一。
1、K12和職業教育增長迅猛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K12)方面已經初步形成從課上到課下、教材到教輔等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模式。
職業教育方面需求日益旺盛,以搭建教育服務平台形式為主的模式也逐漸明晰。高等教育方面,以MOOCs和SPOC等發展成熟的在線課程為主也具備良好的發展態勢。
職業教育方面,在線教育企業平均營收2016年為13823萬元,2015年為6859萬元,留學/游學類互聯網教育企業平均營收增幅也較為可觀,由2015年的6919萬元增加到2016年的10790萬元。
從投資規模來看,據互聯網教育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小學教育的投資規模為35.04億元,職業教育為13.76億元,語言學習為26.02億元。
2、投資並孵化網紅教師是熱點
據互聯網教育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互聯網教育產品中內容型產品佔到32.07%,而綜合類佔到27%,平台型佔到18.14%。
業內人士解析,為了擁有更多優質的教學資源,各個在線教育平台競爭的焦點集中在名師的孵化和中小教育機構的爭奪上。
呂森林表示,從2013年開始,在線教育企業的教學模式由翻轉課堂、拍照搜題答疑、三通兩平台發展到2016年的一對一直播和雙師模式,2017年在線教育企業的教學模式將轉型為網紅教師的打造上。2016年出現了中國首家名師經紀公司——琢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知識網紅的經紀運營業務,而目前有多家名師經紀公司也在醞釀中。
3、投資並購潮已經到來
目前在線教育受到資本的青睞。騰訊課堂發布了針對在線教育機構的「啟航計劃」,在2016年投入千萬基金,助力100家在線教育奇偶股。藉助新三板獲得融資機會成為數字教育借力資本的重要途徑。
自2013-2016年1-10月,A股公司對教育行業並購金額從2013年的6.9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397億元。
互聯網教育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只有5%的互聯網教育企業盈利,虧盈平衡的佔到26.62%,其他處於虧損中。而在2016年間,獲得A輪融資的互聯網教育企業達到14.35%,沒有獲得融資的達到44.31%。呂森林預測,2017年在互聯網教育企業追求個性化服務的同時,也將迎來新一輪的投資並購潮。
㈦ 在線教育龍頭市盈率16.88,股價12元左右,市值200多億的股票是哪家上市公司
很多的一些龍頭,它它的骨架是指在12元左右,很多的股票都是200億。
㈧ 在線教育這么火,為什麼少有盈利
在線教育難盈利,這個問題得區別看待,知識付費,職場技能等方向的在線教育還是賺錢的,而且非常賺錢,我了解到的一些教營銷、運營的網站,一年的純利都有上千萬,還是非常客觀的。這里說的難盈利應該指的是K12(幼兒園至高三)領域的在線教育。這個領域難盈利,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3.獲客成本高
據業內人士透露,教育產品的用戶獲取成本一個在三四百不等,都快趕上P2P的客戶獲取成本了。高昂的獲取成本使得在線教育盈利變得很困難。
㈨ 科技推動教育:在線教育下市場營銷的「小白鼠」
「雙十一」大戰剛剛結束,電商之間較量也隨之落幕,但競爭依然在「暗影」下進行,事實證明天貓才是最大的贏家。而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在線教育機構也參與了「購物節」,各大教育機構也想蹭一蹭熱點,打開自己的課程銷售的大門。
在遇冷資本市場的狀態下,在線教育仍然被仍定在未來有充分的盈利能力,在未來的2年內科技的力量將會進一步改變在線教育。英盛觀察以70、80後對教育的認識,成為最大的消費群體,他們知道知識的重要性,他們的孩子作為信息時代的新人,具有先天的互聯網優勢,這些孩子將在信息時代中成長。
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在線教育出現是響應了國家對教育發展的號召,「小白鼠」的鋪墊終將成就未來教育。
㈩ 雲學堂在線教育企業獲得戰略投資,在線教育有什麼發展前景
雲學堂在線教育企業獲得戰略投資,在線教育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校教育已無法滿足當今學生的學習需求。中國在線教育的發展如火如荼,各種新產品不斷涌現,贏得了越來越多的用戶認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開發商。
如今,人類的學習能力已成為社會上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關於中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高低不僅決定了真正的學業成就,而且是一個人未來成功的關鍵因素。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校教育已無法滿足當今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和家長更加註意自己的學業成績。除了課堂時間外,學生還需要學習更多或鞏固所學知識。
在線教育的最大優勢在於它可以積累大量的學習記錄。通過分析這些記錄,我們可以全面跟蹤和掌握學習者的興趣點和學習特徵,從而提供有針對性的診斷報告,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並向學習者推薦最合適的內容。大數據分析可以使教育更加個性化,解決傳統教育中師生比例高,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