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懂平安保險萬能型的專業人士請進!
目前在售的平安保險萬能險是智盈人生這一款保險,年交保費4000元為最低保費了。這是一款交費期比較靈活的保險,可以終身交費,還有一個緩交的功能(即當中某一年若不交保費,只要保單價值足夠支付保障成本的時候保險一直有效)。
所謂的五年後可返還15000元這一條是不確定的,要根據你投保之後的投資收益情況來看,可能高可能低,但有一個年保證收益率是1.75%,2007年11月及12月的投資收益率均為5%,2008年1月為5.25%。
B. 平安信託可靠嗎,有更好的理財嗎,求高人指點
看了樓上的回答,我大概也能猜出是哪幾個產品,這種心情我能理解,我剛進PA接的第一個客戶就是前同事留下的爛攤子,維護了大半年吧,盡管在項目投資上,一個銷售基本發揮不了任何作用,但也很感激她在我離開PA後,依舊選擇支持我。
在買一個產品之前,是要看【70%銷售+30%售後】
70%銷售= 公司品牌 + 產品底層 + 理財顧問 + 個人偏好
30%售後= 歷史兌付率 + 風險事件處置情況 +處理態度和能力(等等)
看完這個我相信你心裡能夠有個大致的概念,公司品牌只佔小部分。中國有68家信託公司,PA也只是第一梯隊之一而已。如果非要列個排序,產品底層的投資邏輯才是最重要的,但這對於一個小白客戶來講要求有些高了,你在了解品牌之前,不妨先搞清楚信託到底是個什麼游戲規則。太多人把股權當固收賣,固收當理財賣,想想不覺得恐怖么
老手客戶更注重看產品底層、歷史兌付、以及出了風險事件公司處理的手段和態度,那種瞎幾把扯淡的大品牌、保收益、穩妥拍胸脯等等之類的話就別當真了,真實的世界,投資的成功和失敗都是個概率性事件,所謂可不可靠,那是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後判斷出最大勝率才來決定要不要投,不是買個空調冰箱,壞了還可以返修。
多了解一個細節,你都是賺的,日積月累的做下去,你的認知能力才會變現更多的價值。而好的公司,是要跟客戶一起成長的,而不是他成長,你留步。
PA信託(並入銀行後的)產品有以下幾類,非標,性價比一般;陽光私募,確實還不錯,但國內其他機構也有再賣。股權系列,海外股權美元債等等,見仁見智吧
為什麼要特別寫明並入銀行?哈哈,多了個中間商,不方便再說了
C. 十二屆五中全會為什麼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
第十二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
開幕論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國有企業改革
時間:2011年1月16日(上午)
地點: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
主持人:於鴻君教授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
主持人: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三十餘年的光輝歷程,中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今天我們歡聚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國有企業改革」為主題舉行第十二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回顧總結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北京大學對各位領導、嘉賓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衷心的感謝!
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世界經濟開始復甦,中國經濟也進入了調節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階段,同時也面臨著新形勢下的各種挑戰,而國有企業改革的突破則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起著引領作用,改革問題再次成為中國社會的熱點。
2010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第十節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建議》,規劃中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作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當前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期間,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要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加快國有大型企業改革更是轉變導向的重中之重,作為久負盛名的公開學術論壇之一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受到社會各界的期待和關注,選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國有企業改革」為此次論壇的主題也具有深刻的含義,我們欣喜的看到在經濟發展的改革進程中有一大批像厲以寧教授這樣傑出的經濟學者和各行各業的人才們,他們提出了不少像股份制這樣重要而且極具價值的學術思想,對改革開放的深化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關注和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長期以來的學術傳統,北大光華新年論壇歷時十一屆,每屆都是群星雲集,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今天,我們的論壇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一些在政界、學界、企業界為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嘉賓,他們是: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張梅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主任鄭新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邵寧;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揚偉民;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匯川;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陸正飛。還有其他各位嘉賓,我們就不一一介紹了。
他們將會就中國當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國有企業問題發表見解,首先請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張梅穎致辭。
張梅穎: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朋友,親愛的老師們、朋友們,大家新年好!
新年伊始我們聚集在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相約在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圍繞「十二五」主題主線共同探討中國當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國有企業改革的問題,為「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開好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0年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緩慢復甦中表現出了較強的增長勢頭,但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壓力來自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之後,各國對中國應承擔的國際責任的期許,來自中國經濟三十多年高速發展後環境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來自改革開放三十年社會發展之後引起的諸多矛盾,來自應對危機的措施,遺留下來的通脹預期和日益顯現的商品價格、資產價格上升的趨勢,這一切都告訴我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視社會改革,最大限度凝聚共識,是突破一系列瓶頸制約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中堅力量,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具有引領和帶動作用。當前,國有企業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初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但改革的任務並沒有完成,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有待進一步深化,初步建立的現代企業制度仍需繼續完善,國有資產體制改革還需進一步推進。
用創新支撐國家是國有企業的天職,擁有雄厚實力的國有企業理應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多年來我們以市場換技術,丟了市場卻沒有換來技術的教訓讓我們清醒的認識到關鍵技術和核心競爭力是要不來、換不來、等不來的,只有具有自主創新的扎實根基才能把國家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國的國有企業有能力也有責任成為挑起國有自主創新大梁的主力軍,而這一切又都是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基礎。
今天我們總結中國經濟發展的經驗,展望未來我們要特別清醒的認識「十二五」期間深化改革的復雜性、敏感性和艱巨性,以更大的決心勇氣和智慧全面推進各領域的改革。我相信,這次論壇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學術盛會,在此我預祝第十二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圓滿成功,祝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不斷取得新的發展,為祖國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特別感謝張主席對論壇的鼓勵,特別感謝張主席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祝福!
本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的召開得到了平安的大力支持,現任總經理任匯川也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畢業生,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任匯川總經理為大會致辭!
任匯川:各位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很榮幸在這里來祝賀北京光華第十二屆新年論壇的召開,我有三個身份來做這個致辭。
首先,代表我們平安保險集團,正如張主席講到的,中國的改革開放走過了三十年歷程,平安保險集團很像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企業的縮影,這個公司從蛇口13人走向全國的56萬人,從當時資產5000萬到今天的17000億,從當年的收入500萬到現在年收入將近2000億。這些轉變只用了22年的時間,如果沒有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大背景是不可能產生這樣的奇跡的。
在剛過去的2010年,平安也有一些突破,首先是第一,在去年整體資本市場表現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在全中國主要的金融機構裡面平安是唯一一個股價飄紅的,這來自於強大業界的增長。平安信託公司開拓了我們的創新的第三方的資本理財的服務,快速的把理財規模做到了1500億。去年還有件事情,我們形成了一個全牌照的金融架構,各位也看到了新聞首先是我們收購了深圳發展銀行,這也是國內金融界一次重大的重組。其次我們去年收到了來自證監會的批文,拿到了基金牌照,這樣在中國就形成了平安這樣很獨特的綜合金融集團的架構。這也是國家鼓勵金融創新的一個試點,我們也覺得自己的使命非常的光榮。平安有一天我想是改革開放大背景造成的,未來平安將依然把社會責任擔在肩上。
第二,可以代表企業界特別是金融界來祝賀論壇的召開,因為我們認為金融機構在推動民間資本、民間資金轉向產業資本方面應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核心的中介作用,像平安這樣的全牌照金融集團從最底層到私人理財、PE投資領域都已涵蓋,這裡面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為金融機構中介的核心價值,就是如何把我們老百姓那麼多的存款通過專業化的技能轉化為我們國家經濟增長所需要的巨大資本需求,而且要體現兩個作用:一、體現資源優化配置作用;二、管控風險,幫助老百姓做好理財。一頭連著我們民富之後民間的資金,一頭連著企業的資本。所以在未來金融機構要起到核心的金融中介機構作用。
最後,代表我本人,因為我是一名光華的畢業生,我覺得非常驕傲,今天有幸在這里對我母校的老師、同學說一聲謝謝。
預祝第十二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圓滿成功,祝我們未來的祖國經濟越來越好,祝願各位身體健康、平安幸福,謝謝!
主持人:謝謝任總!剛才他簡明扼要的介紹了平安的發展歷程以及取得的輝煌業績,可以看出平安的發展為推動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特別是金融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相信平安的發展,任總他們的業績,也必將激勵著北京大學的學子們在未來能夠大顯身手、勵精圖治為國家作出重要的貢獻。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三十多年,大家知道在1980年5月的時候厲以寧教授當時就提出用股份制來解決當時出現的知識青年返鄉的就業問題,順著這樣一種思路提出了以股份制為主要手段來推進中國的產學制度改革一整套系統觀點,可以說這些理論對於推動我們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都起到了巨大的理論作用。有一位重要的學者說,不可以想像,假定沒有厲以寧的理論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到今天會是什麼樣子。可以看出,厲老師對於今天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是卓越的,他的經濟思想同時也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經濟學家。
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著名經濟學家、經濟思想家厲以寧教授為我們做主題演講!
厲以寧:我要發言的題目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國有企業的發展戰略」,四個方面:
第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重點在於調結構。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要取決於調結構,有沒有成效?GDP的結構和GDP的總量相比,總量固然重要,但結構更加重要。我們不妨以鴉片戰爭時期中國跟英國的GDP的比較來說,當時中國的GDP總量是遠遠超過英國的,但是中國GDP的結構是不如英國的。比如說,中國生產了大量棉布,而中國的棉布以手工製造,而英國生產的棉布是機器生產。中國運輸的工具是舊式的工具,而英國的運輸採取的是新式的運輸工具火車、輪船等等。再說,英國的工業化開始於18世紀後期,到鴉片戰爭的時候,英國的工業化已經進行了半個多世紀,所以他的結構是符合於當時技術進步潮流的。
所以今天我們看,雖然中國在GDP總量上超過了日本,但應該看到,除了在人均GDP方面中國還遠遠低於日本以外,在GDP的結構方面中國仍然是低於日本的,日本在高新技術方面走在中國的前面。我們去過日本了解到,論城市規模來講日本的東京、大阪這幾年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從外面看中國的發展比日本快的多。我最近一次到日本去,日本大使館的參贊陪我參觀日本,他告訴我一個重要的事情,日本在規模上沒有大變化,可走進日本的家庭里看一下,最近幾年日本的家庭衛生設備、廚房設備、卧室設備全部更新了,很多家庭是智能化了。這就表明他們在結構方面走在了我們的前面。
再以人力資源結構來說,我們還是以鴉片戰爭時期的中國、英國對比,中國人口數量遠遠超過於英國,可是中國人力資源的結構怎麼樣,農民絕大多數是文盲、婦女絕大多數是文盲,中國的知識分子當時主要讀四書五經准備考科舉,而當時的科舉制度對現代的經濟、金融知識是不懂的,而英國義務教育普及,中學發展的很快,大學同樣,培養了很多現代管理人員。這樣來比中國人力資源還是落後於英國。跟日本相比,我們技工人數也不如日本。這就表明了結構問題的重要性。
國有企業在這場結構調整的過程中,應該站的更高些、應該看的更遠些,這樣就會有緊迫感、就會有憂患意識。具體講,國有企業在結構調整方面有哪些工作需要展開呢?
一、國有企業對我們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國有企業通過結構調整、通過重組,應該是做強做大,只有國有企業做強做大才能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國有企業的結構調整重點應該在當前新興戰略產業方面,因為新興戰略產業對我們國家現代化是極為重要的。國有企業的優勢通過新興戰略產業發展才能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三、國有企業應該走出去,在資源開發和企業並購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對中國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國內的資源要繼續勘測,但是在國外為什麼不能取得更多的資源呢?我們在企業並購方面,我們的力量完全可以來勝任這樣的工作。
四、在人力資源結構方面國有企業應該起到重要作用,國有企業應該成為技術力量的培養基地,應該成為不斷向各界輸出高質量的技術工人、技術骨乾的基地。
這樣的話,我相信我們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國有企業起到的作用比現在要大的多了。
第二,結構調整的背後是體制問題。結構調整或者叫優化結構為什麼這么重要呢?我們談這個問題已經很多年了,但結構的優化為什麼這么難?是經驗不足嗎?不完全是,因為經驗是人創造的、是積累起來的。是理論准備不足嗎?也不是,因為理論問題的討論是充分的。關鍵在於體制的阻礙,具體來說有哪幾個體制需要亟待改革呢?才能使國有企業的優勢進一步發揮出來呢?才能做到結構的優化呢?
一、投資決策體制的改革。是政府主導型的投資決策呢還是市場主導型的投資決策?可以說國有企業在企業已經改製成為市場經濟市場主體的條件下,就應該有投資決策的自主決策權,除非是跨行業的或者國家重大項目以外,對國有企業來說應該具有作為市場主體投資的決策權。
二、行業壟斷也是一個障礙。行業壟斷的存在根源在於既得利益的存在,因為要維護既得利益就要維持現狀,所以結構調整就難以推進。行業壟斷不是市場經濟產物,它的做法是延續了計劃經濟下的一些做法,這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國有企業應該自己清理一下,國有企業要想一下還有哪些是計劃經濟的東西,既然我們要實行市場經濟,那就是說這個改革是刻不容緩的,市場經濟並不表示國家不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也不表示在跨行業中起到規劃和指導的作用,但在市場經濟的范圍內應該說行業壟斷的存在阻礙了國有企業發展,國有企業很可能被行業壟斷的利益而感到滿足了,而創新就減少了。
三、資源定價體制的改革又是個障礙,因為碰到了阻力。資源定價不合理,阻礙了結構的調整,甚至還加劇了結構的不協調,改革資源定價體制不僅會影響現存資源定價受益的企業,而且會影響居民生活。二元定價制度是不合理的,我們應該在改革中從二元定價制度改成一元定價制度,這樣有利於國有企業進一步壯大。對國有企業來說應該認識到這是壓力,但這種壓力對長遠發展是有好處的。
四、城鄉二元體制的改革,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二元體制的存在阻礙了結構調整,因為二元體制長期存在,它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它最大的缺點在哪裡呢?就是它阻礙了生產要素的流動,城鄉分隔,這樣就延續了現在一些不合理的結構,阻礙了結構調整,內需的不足也是跟城鄉二元體制繼續存在有密切的關系。
五、結構調整和政府的管理理念轉變是直接有關的,結構調整之所以困難,因為政府存在著種種顧慮,覺得下不了決心。政府有什麼樣的顧慮呢?比如說結構調整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影響GDP的增長率,又比如說結構調整在一定時期內可能增加了就業的壓力。還有,結構之所以還不能這么快的調整,也可能政府考慮更多的是面面俱到,要保持相互之間的協調,城鄉統籌安排、產業的統籌安排,往往成為一種理由,這樣的話就妨礙了結構調整的進行。實際上,不如把速度暫時保持在合理的增長速度上而把重點放在結構的優化方面,那樣更好,損失一些增長率,實際上可能是我們前進中的障礙,把這個問題應該認識清楚。結構調整中出現的就業壓力增大,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別的措施來做啊,你結構還要調整,比如說大力發展民間企業,鼓勵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這樣把就業的壓力就分解了。比如說微型企業的發展,鼓勵人家自主創業,所有這些也可以分解就業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