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信託收益權轉讓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第一,你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接要轉讓的收益權。因為現在這個轉讓市場。除非轉讓人現階段十分缺錢、不然不會把9-10%收益的產品的收益權轉讓出去。這就導致了很多人想買這樣的二手信託,但是產品沒有。
第二、不同的信託公司轉讓流程不一樣。比如說,中江信託一定要轉讓方和受讓方都去到南昌,再比如說中融信託,雙方都需要去到北京。這就導致中間的成本增加。會導致想接的投資人嫌麻煩不去做了。因為沒有統一化的流程,所以很難把中間成本減下來。
第三、中間的費用收取是一個問題。是向受讓方收取還是向轉讓方收取?轉讓方會想,我的產品如此高收益,相比於現在市場上6-7%收益的產品。我的產品10%是稀缺貨。自然不能收我費用。受讓方又想,我是結你的盤,是幫你。費用自然你出。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機構來撮合,這個收益權轉讓本來就是一個不容易做的事情。
Ⅱ 證券結構化信託,投資單一股票品種,不得超過該信託資產凈值的20%,請問這條規定是來自哪條法律法規
中國銀監會關於加強信託公司結構化信託業務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
Ⅲ 優先順序信託產品和劣後級信託產品有什麼區別嗎
在結構化信託產品中,出資人有優先和劣後兩個。優先順序出資人投入了資金到信託產品中,享有的收益水平略低,同時承受的風險略低,劣後級的出資人 投入了資金到信託產品中,享有的收益水平略高於優先順序的投資人,同時要承受高於優先順序的產品風險。當信託產品出現違約的時候,劣後級要支持優先順序得到償付,償付完優先順序剩餘的部分才能給劣後級投資人償付。這是結構化信託產品中的內部增信,一般是信託產品被投資人利用自有資金持有劣後級,以撬動外部優先順序資金支持自己的項目。在國際金融中,有一個詞彙叫同等債權順位,與此相類似,優先順序和劣後級的債權順位是不同的。
希望這個解釋對你有幫助。
Ⅳ 信託收益權轉讓有風險嗎
1、信託收益權轉讓:根據我國《信託法》第48條規定:「受益人的信託受益權可以依法回轉讓和繼承,但信託答文件有限制性規定的除外。」我國的信託受益權是可以放棄、償還債務、依法轉讓或繼承的。由此可見,轉讓是一種比較快且方便的變現方式。
2、信託收益權轉讓:信託受益權轉讓後手續完成後,受讓人在15個工作日左右會收到《資金信託受益權轉讓協議書》,成為新受益人。
3、信託收益權轉讓是法律行為得到信託公司的法律文件支持,因此只要是正規轉讓是沒有法律風險。但是需要注意,如果是個人私下轉讓則存在有法律風險。
Ⅳ 結構化信託中優先受益人和一般受益人的投資比例如何確定
我們從信託法律網()了解到,"點金二十二號結構化證券投資資金信託計劃"由華寶信託於今年9月發行,規模在6000萬元左右,信託期限為2年,優先受益人的預期年收益率初步預計為4.5%. 該信託計劃通過受益權結構化安排,受託人將兩類委託人的信託資金集合運用,投資於國內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A股股票(含IPO新股申購)、20億規模以上的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含ETF),間隙資金可以用於銀行存款,並以投資形成的信託計劃財產作為信託利益的來源,向不同類別的受益人分配信託利益。 在該產品中,個人投資者作為優先受益人加入本信託計劃,一般受益人由專業投資機構擔任,按照相應比例出資,為優先受益人的本金及預期收益提供保障。信託法律網()提醒廣大朋友注意信託投資理財的風險. 目前在國內私募網站中私募排排網是比較好的|好買網比較傾向於公募基金|然後提供一站式高凈值服務又有私募等等訊息的目前就只有金杉財富網了|希望答案對你有用哦。2000516047
Ⅵ 信託融資:誰精通,幫我解釋下項目收益權轉讓及回購溢價越細越好,我外行。謝謝
你說了超市的案例,那就從這個案例入手吧,但是假設你的超市是上市公司(這樣定價容易點)
首先是兩要素:你是《融資方》,我是信託《資金方》
先簡單說下結構:
你把超市的收益權轉讓給我(這里有個細節,超市你是只有經營權還是產權,經營權是打包應收款,產權的話由產權轉讓實現)《抵押物》,《融資100萬,期限是2年,年息我們談好是11%/年》,我按年收取信託費(平台費,銷售費)。按合同要求你支付我利息(可以按年也可以按季度)2年後還本,其它的你應該理解了。這11%的年息是我應得的,完全不是溢價的意思。
溢價回購是你對我的承諾,因為我需要的是實現投資收益,而不是真的要你的超市,要不我就產生壞賬了,所以借款前你要簽訂一個回購協議,這個價格一般我來定,我會按同行業市盈率來擬定價格,當然最終價格是需要與你協商的。打個比方你的超市市面價格為200萬,我們約定2年後,你300萬買回去。雙方無異議後簽訂。很多時候為了保證你的回購,我在前面的交易中會對你的資產打一個折,一般上市公司股票為4折左右,以制約你你無力回購,我產生損失,主要在折扣率以上賣掉我就不虧損。或者找一個你的關聯有實力公司作為《擔保》,你還不出錢我就找你朋友要。
融資方,資金方,抵押物,融資要素(期限,規模,利息,折扣率),擔保方,保證措施(回購措施)這樣就構成了一次完整的信託交易
Ⅶ 結構化信託中的優先/劣後級是什麼意思
所謂結構化,就是根據購買者風險的承受能力,設計出不同風險等專級的條款,優先順序資金確保屬資金的安全,劣後級的資金承受大的風險,享受高的收益,只有當優先順序分配後信託利益,才輪到劣後級的本金和收益。例如,一個結構化信託分為優先順序和次後級兩種,優先順序認購7000萬,次後級3000萬,優先順序預期收益 10%/年,如果將來信託收回7700萬,則剛夠分優先順序的本金和收益,次後級資金血本無歸;如信託收回10700萬,則優先順序收到本金和收益,劣後級得到本金;如果將來收回13700萬,優先順序收回本金和利息,剩餘6000萬,則劣後級的收益為100%/年。劣後級承擔風險的時候,也享受到超額的收益;優先順序有安全的保障,但是不能享受到超額的收益。
部分信託產品在交易結構中,設置了優先順序和劣後級兩種份額,例如比例為5:1,信託項目到期時,先兌付優先順序的本息,然後再兌付劣後級的。表面上看起來,對於優先順序來說,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增信措施。但實際上,還是得要看劣後級的具體情況,很多劣後級份額根本起不到增信的作用。
Ⅷ 結構化信託產品的結構化信託產品的收益分配
結構化信託產品根據投資者不同的風險偏好,對信託受益權進行分層配置,將受益人分版為「權優先受益人」和「次級受益人」兩類。信託產品盈利時,優先受益人先於次級受益人得到收益分配;信託產品虧損時,次級受益人以其認購的信託資金為限,保障優先受益人的收益或承擔部分虧損。優先受益人在承擔較低風險的同時,收益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投資回報十分豐厚時,次級受益人的收益要比優先受益人更高。
Ⅸ 信託劣後受益權和信託優先受益權有什麼區別
這個只是對項目做了一個結構化的處理。問題可以回到優先和劣後的區別。如果一個項目做版了結構化處理權,那麼就有優先順序和劣後級之分。一般是如果出問題,首先得保證優先順序資金的本金和收益的安全。劣後級呢就是在出問題的時候,首先虧損的資金。但是在項目盈利的時候,劣後級分配到的收益,要比優先順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