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很大部分原因在於銀行信用審核困難,那麼要解決這個問題該從哪裡著手呢
小微企業生存困難,融資難的原因:很多小企業並沒有一個完善的機智,也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和好的項目,投資這投資企業需要看到以後的發展才行。
2. 小微企業融資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企業融資,首先投資人會看你公司的發展前景,也就是項目類!我個人覺得徵信也很重要,如果徵信不好的話,誰也不敢給你投!所以融資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如果有需要可以找風控團隊咨詢一下!會比較穩妥,望採納!
3. 小微企業申請貸款,快看看銀行會從哪些方面考察徵信
小微企業申請銀行貸款需要滿足的條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在銀行開立了基本賬戶,並且有一定的結算量; 2、申請企業持有貸款卡; 3、借款企業有固定的經營場所; 4、借款企業收益良好,信用良好,具備還款能力; 5、借款企業的法人主要代表在自有居住常說; 6、企業連續經營並且經營正常; 7、企業能夠提供銀行認可的抵押物做抵押; 8、銀行要求的其他條件。
4. 影響小微企業融資的外部環境有哪些
影響小微企業融資的外部環境主要來自於幾個方面:
一是現行金融體制還不夠完善。一方面,追求高增長的金融體制使得小微企業難以活動廉價銀行信貸。另一方面,我國金融市場還處於初級階段,還存在很多的不完善。這導致我國小微企業在2014年的直接融資比例還不到1%,而在發達國家這一數據平均高達18%。
二是現行的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的阻礙。在以工業和建築業為經濟支柱的市場環境下,小微企業的授信額度十分有限。這導致很多小微企業無法及時獲得周轉資金而債務越累越高,最後只得倒閉。
三是擔保機構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的發揮。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其中的一個省在2014年的年擔保貸款為700多億,而小微與企業的佔比卻不到6%。這其中擔保類的貸款和抵押類的貸款分別佔比57.03%和40.57%。其中保證類的貸款又以擔保公司為主,佔到了96.4%。
四是現行的金融信用制度還不夠完善。雖然近年來我國在不斷完善徵信制度,制定相應的徵信管理法規。但違規行為仍然非常多,偽造個人資料、隨意界定信貸范圍、信息重復使用等問題比比皆是。這個不僅影響了小微企業的正常融資也導致了小微企業無法得到應有的客觀評價。
5. 為何說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已經得到了有效解決
據報道,央行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移動支付業務金額達到157.55萬億元,是2012年的68倍,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等新金融形態蓬勃發展,降低了實體經濟運行成本,在一定成都市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網上銀行負責人表示,依託這些數據和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網商銀行匯總出了10萬多項指標體系,創建了100多個預測模型和3000多種風控策略,風險控制更為容易,大數據的分析也減少了小微企業融資貸款難的問題。
6. 申請了蘇寧銀行小微貸款微商貸,對徵信有什麼影響
根據人民銀行徵信部門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正規信貸貸款產品需按照人民銀行徵信管理規范嚴格執行報送義務,在蘇寧銀行微商貸借款成功後是會上報徵信的,成功借款50萬以下,上報個人徵信,成功借款50萬以上,上報企業徵信。徵信上報送的信息只是如實的反饋您的歷史使用記錄,如:按時還款信息,是屬於「正向信息」,有利於您個人和企業信用水平的積累。
7. 銀行為什麼能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
身小微企業發展及其融資問題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小微企業對GDP稅收、就業貢獻大。此外,小微企業體制機制靈活,在科技、產品等創新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就我國而言,小微企業具有特殊重要性:一是在市場經濟下,很多企業只能從小微起步,逐步發展起來。因此,越是搞市場經濟,小微企業就日益重要。二是從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看,目前正經歷農村非農產業、農業產業化、現代化、城鎮化發展過程,從某種意義講,大量小微企業的成長是這一過程的重要載體。 對商業銀行而言,小微企業融資,由於其特殊矛盾、特殊規律,是一世界性難題,更是我國經濟發展現階段迫切需要破解的重大課題。事實上,世界各主要經濟體以及我國近年來從商業銀行到政府等機構,已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實踐探索,積累了不少實踐經驗。 做任何事情,只有認識並把握了其特殊矛盾、特殊規律及其決定的基本特點,在此基礎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得心應手。做小微企業融資也是這樣。所謂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最佳實踐,就是在認識並把握其特殊矛盾、特殊規律及其決定的基本特點的基礎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尋求最佳解決方案的實踐。而據筆者觀察研究,就小微企業融資對象及其過程和結果而言,其特點主要有: 一是初創成長階段。少數小微企業或超越初創成長階段,比如某些百年小微老店,但初創成長階段是絕大多數小微企業的生命周期特徵。後幾個特點實際上都派生於或附屬於這一生命周期特徵。所以,做小微企業信貸,必須認識並把握這一生命周期特徵。這就需要商業銀行針對初創成長階段小微企業提供相應的產品及商業模式。 二是平均存活率較低。這對商業銀行的解決方案有兩層含義:其一是要審慎甄別,嚴控風險。其二是要發揮各方主觀能動性,尤其是通過商業銀行與小微企業的共同努力,總體延長小微企業的平均壽命。 三是少幾可能做強做大。盡管小微企業總體平均存活率較低,其中少幾卻可能做強做大。商業銀行應具備慧眼識珠、伯樂識馬並謀劃助推小微企業發展的智慧。 四是業主家族式治理。大部分小微企業屬於個體私營性質,通常是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這就要求商業銀行更多了解業主家庭、家族,從知曉客戶到親近客戶到幫助客戶到感動客戶,從而與客戶建立良好關系,形成真誠互動, 五是財務報表不規范甚至虛假,隱瞞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態,誤導銀行發放貸款或者是獲得貸款後改變資金用途等。對此,商業銀行要有解決方案,根據小企業提供的原始單據,以及搜集和了解到的相關信息,了解企業資產與負債的真實狀況。 六是急小短。這是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突出特點。急,商業機會稍縱即逝,需急錢抓商業機會;資金周轉困難或斷裂,需急錢解困救命。小,少則千百,多則幾百萬。短,周轉一下,過個橋,過個夜。這對商業銀行的啟示是:第一,要快速決策。必須構建高效快速授信決策機制。第二,要發展小額信貸。第三,要研發超短便利信貸產品。 七是成本較高。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往往額度小、頻率高,這使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供給方的成本大大高於大中企業。除了需要政府補貼及稅收等政策優惠,也需要商業銀行採取針對性管理及技術手段盡可能降低內生成本。比如數據倉庫技術和網上銀行兩項技術的應用,就可大大降低小微企業信貸的內生成本。 八是風險較高。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較高是小微信貸的固有特點。世界銀行2008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大、中、小企業的貸款不良率分別為3.9%、5.7%和7.4%,小企業的風險比大中型企業分別高46%和90%。針對於此,商業銀行要有一定的風險偏好或風險容忍度,有能力承受並管控相應風險。既要善於風險定價,同時又要防範「逆向選擇道德風險」,更要善於利用政府和社會組織資源管控風險。 九是單靠市場機制不能收斂於有效均衡或出清。據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我國65%左右的中小企業發展資金主要來源於自有資金,25%左右的中小企業發展資金來源於銀行貸款,10%的中小企業發展資金來源於民間集資方式,有2/3的中小企業普遍感到發展資金不足。據統計,我國銀行針對非公企業的拒貸率超過56%,而83%的小微企業更願意選擇民間借貸來實現融資,通過銀行融資的部分尚不足20%。究其原因,主要在於相應的信息不對稱、不完全以及利益動力不足或利益機制不完善。這就要求:第一,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更要有所作為。比如建立政策性風險補充制度;完善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處置政策;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實行差異化監管及貨幣政策;建設良好社會信用環境。第二,中介機構要有所作為。完善信用擔保體系,有效分散小微企業信用風險;加速建立健全徵信系統,完善小微企業信用信息。第三,作為需求方的小微企業自身要有所作為。比如誠信、守信,不要動輒「跑跑」。第四,作為供應方的商業銀行當然更應有所作為。應更主動更積極地接近、知曉小微企業,盡可能減少信息不對稱、彌補信息不完全,同時不斷創新與小微企業共生共榮的產品及可持續商業模式。 從哲學上講,規律是客觀的,人們必須尊重客觀規律,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在規律面前就無所作為,人是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上述小微企業融資的九個特點,是規律性的,因此,必須在尊重這些特點的基礎上發揮我們的主觀能動性。所謂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最佳實踐,不外兩點:一是尊重客觀規律,充分認識並把握規律性的小微信貸特點;二是在不斷實踐中,尊重客觀規律,針對小微信貸特點,探索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前者可謂「因你而變」,後者可謂「因我而變」。這也是做好小微信貸的唯物辯證法。 《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最佳實踐導論》一書系統而深入地梳理研究國內外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方面的實踐經驗或最佳實踐,從一定理論高度總結提煉商業銀行及政府機構在這方面的「最佳實踐」。通過這部力求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而實事求是的專著,希冀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出適合中國小微企業融資的方法與模式。
8. 2017最新徵信政策20l7年小微企業在艱難度過,希望政府能降低徵信門檻,給小微企業生存空間,逾期
今年的工作報告中:幾項重點工作:
去產能:再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
去庫存:三四線城市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
降成本:擴大小微享受減半徵收所得稅范圍,大幅降低非稅負擔。供參考。
9.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小微企業融資有何影響
影響小微企業融資的外部環境主要來自於幾個方面:一是現行金融體制還不夠完善。一方面,追求高增長的金融體制使得小微企業難以活動廉價銀行信貸。另一方面,我國金融市場還處於初級階段,還存在很多的不完善。這導致我國小微企業在2014年的直接融資比例還不到1%,而在發達國家這一數據平均高達18%。二是現行的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的阻礙。在以工業和建築業為經濟支柱的市場環境下,小微企業的授信額度十分有限。這導致很多小微企業無法及時獲得周轉資金而債務越累越高,最後只得倒閉。三是擔保機構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的發揮。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其中的一個省在2014年的年擔保貸款為700多億,而小微與企業的佔比卻不到6%。這其中擔保類的貸款和抵押類的貸款分別佔比57.03%和40.57%。其中保證類的貸款又以擔保公司為主,佔到了96.4%。四是現行的金融信用制度還不夠完善。雖然近年來我國在不斷完善徵信制度,制定相應的徵信管理法規。但違規行為仍然非常多,偽造個人資料、隨意界定信貸范圍、信息重復使用等問題比比皆是。這個不僅影響了小微企業的正常融資也導致了小微企業無法得到應有的客觀評價。
10. 為什麼說個人徵信機構有做小微企業徵信的優勢
個人徵信機構小微企業的徵信是有一定的相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