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融資比例是什麼意思
融資(保證金)比例是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交付的保證金與融資交易金額的比例。
融資比例是1:2 代表,委託方付出一份保證金,擁有兩份的融資交易金額。
根據《融資融券試點交易實施細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融資保證金比例不得低於50%。
證券公司在不超過上述交易所規定比例的基礎上,可以根據融資買入標的證券在計算保證金金額時所適用的折算率標准,自行確定相關融資保證金比例。
例如,假設某投資者信用賬戶中有100元保證金可用余額,擬融資買入融資保證金比例為50%的證券B,則該投資者理論上可融資買入200元市值(100元保證金÷50%)的證券B。
(1)融資的比例佔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股票一經發行,持有者即為發行股票公司的股東,有權參與公司的決策、分享公司的利益,同時也要分擔公司的責任和經營風險。股票一經認購,持有者不能以任何理由要求退還股本,股票融資只能通過股票二級市場轉讓出售。
作為交易對象和抵押品,股票已成為金融市場上主要的、長期的信用工具,但實質上,股票融資股票只是代表股份資本所有權的證書,它本身沒有任何價值,不是真實的資本,而是獨立於實際資本之外的虛擬資本。
融資是一個國家的工商企業在另一個國家發行股票籌集所需資金的融資形式。由於股票不可退股,只能轉讓,因此,股票融資國際股票融資籌集的是長期性資本,屬於國際資本市場上的活動。
隨著20世紀80年代融資證券化趨勢的出現,國際股票融資在國際融資中的地位正逐漸上升。股票融資有理由相信,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金融市場國際化的加深,國際股票融資將在國際融資中占據更大的份額。
Ⅱ 融資比例是什麼意思
是指投復資者融資購買證券是交制付的保證金和融資交易金額的比例。如果融資比例是一比二,那就是說,我繳納一份保證金,但是我可以擁有兩份的融資交易金額。
一般來說,在融資相關的一個細則裡面,具體是哪個文件,忘記了。反正裡面有提到,融資需要繳納的保證金比例不能低於百分之五十。
Ⅲ 一個企業的融資比例如何算呢
現在很多企業都不是獨資經營的,都是由多個股東共同投資建立的,或者在建立之後進行融資,這樣企業才能夠做強做大,才會有充足的資金。有一名網友他創辦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已經上市了,現在需要進行企業融資,那一個企業的融資比例如何算呢?
總結
總的來說,一個企業的融資越多,那麼這個企業的股權也就越分散,但是隨之而來的這家企業所獲得的資金也就越多,就能夠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獲得更多的生產利潤。所以很多企業都是想進行融資的,這樣才能夠賺更多的錢。
Ⅳ 融資融券對個股的影響,比例多少合適
以中信證券為例吧,如果股票跌到15元時(假設這時很低很低的,嚴重低估),不是有關部門,你就可以和證券公司融資(借錢),買入該股,等他漲到一定幅度將它賣出,把賣出股票的錢歸還證券公司你借的那部分錢,你從中獲利
如果中信證券漲到75元了(假設這時嚴重泡沫),你就可以和證券公司融券(借股票)賣出,等他跌到一定幅度將它買入,把買入股票的錢歸還證券公司,你從中獲利。
如果融資買進股票的余額超過標的股票流通市值的25%,會被暫時停止繼續融資買進的,等到融資市值低於20%了,才可以再融資買進。
融資雖然是借券商的錢買股票,但其實和自己的錢沒有多大區別,因為合約期是6個月,利息是8.6%左右,130%是平倉線,所以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有很大的壓力。
Ⅳ 融資方式所佔比例
隨著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國民經濟的流程和運行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
(1)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國家財政參加國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從1978年的30.9%下降到1997年11.5%,從生產建設型財政逐步轉變為舉債和吃飯型財政,而同時國民收入分配向企業和個人傾斜的趨勢不斷加強,導致財政配置資源的能力下降。(見表1)
(2)在金融與企業的關系中,金融由原先作為財政的「出納」轉向逐漸獨立,並擔當企業融資中介,通過「居民儲蓄存款ü銀行貸款給企業ü形成企業的負債資產」這樣的間接融資方式成為社會投融資的主渠道,政府則從過去的對信貸規模和利率的嚴格控制轉到現在的通過存款准備金率 、再貼現率和利率等金融杠桿來調節社會資金配置。由直接影響和決定著企業資產負債結構的固定資本投資來源結構來看,銀行貸款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別是1985年「撥改貸」全面推開後,國有企業的大部分固定資產投資和幾乎所有流動資金都依靠信貸資金。(見表2)
從表2中可以看出,1980年以後信貸資金占企業固定投資來源的比重始終在23%以上,而自籌資金中也有一部分事實上來源於信貸資金。這樣,在經濟運行中便形成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導的融資方式,而成為一種以社會資金為支撐、國家銀行集中借貸、國家辦企業的「借貸型經濟」,表現出貨幣計劃經濟的特徵。
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轉變(%)
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政府 29 27 23 11 10
企業 6 7 8 28 29
居民 65 66 69 61 61
摘自 「1997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表2 國有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來源(%)
1981年 1985年 1990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投資總額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國家預算收入 38. 6 23. 98 13. 20 4.93 5.00 4.62
國內貸款 13.6 23.04 23.62 25.46 23.66 23.65
利用外資 5. 4 5.27 9. 11 7.11 7.89 6.73
自籌資金及其他 42.4 47.71 54.06 62.51 63.45 6 65.00
摘自:1997年"中國統計年鑒"
Ⅵ 你覺得一個企業的融資比例是如何算的
我們想要計算出一個企業的融資比例的話,我們就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要按照企業的經營狀況,還有一部分的業績來進行相應的計算。具體的計算過程都是需要一定的操作的,而且我們需要對這家公司各方面的情況做好相關的了解,同時也要適當的安排一下資金的出入方式。在進行融資的過程當中,都是存在著一定的手續費用的,每家證券公司都是不同的,具體情況應該與相應的客戶經理進行溝通交流。
我們在與對方公司進行融資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建立好雙方的友好關系,共同合作,互相尊重,為了我們的共同發展和去努力。一定要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路與想法,這樣子才能夠讓對方更好的了解到我們的思想。我們也要表明出自己項目的真實價值,這樣子,對方才能夠更好地為我們進行投資。建立平等合作關系,一起從中獲得利潤。
Ⅶ 融資融券比例是多少
融資融券合作又稱為證券和信用合作或者保證金合作,是指在投資者向具有融資融券業務資格的證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證券(融資合作)或借入證券並賣出(融券合作)的行為。融資融券的比例是融券保證金比例等於保證金/(融券賣出證券數量×賣出價格)×100%,融券的保證金比例不得低於50%。
一、什麼是融資融券保證金比例?
是指客戶交付的保證金與融資融券金額(融資金額)的比率,即保證金比率=保證金/融資金額 100%,具體分為保證金比率和保證金比例。根據證券交易所現行規定,融資融券保證金不得低於100%,融券保證金不得低於50%。證券公司可以在上述規定的范圍內自行確定融資融券的相關保證金。目前公司規定的融資融券保證金比例見官網公告。通常,可融金額是根據餘量比計算的,可融金額=保證金/保證金比例。
二、融資融券開通的條件是什麼?
1、在開通融資融券之前,您的賬戶必須滿足至少6個月的交易經驗,從計算那天開始,您的賬戶第1次進行交易的時間,而且是要以中證公司的信息為准。
2、在開通的時候會進行一個風險等級的測評,必須要達到積極型或者進取型才能繼續進行開通融資融券。
3、在開通融資融券前20日必須要滿足日均資產要達到50萬以上,如果你有1,000萬以及以上的話,轉入資金下一個的交易日就可以開通了,您的賬戶上面的現金股票和證券等都可以算作是您的資產。
綜上所述,證券公司對客戶的融資融券都有相關規定,每隻可以用於融資融券的股票都有自己的「保證金比例」。對於這個比例,國家有個總規定為1:1的上限,所以每隻股票具體的比例要由各家券商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自行決定。
Ⅷ 一個企業的融資比例是如何算的
融資比率=融資額× 35%/年利潤+(投資額×風險比30%/年利潤)企業融資是指企業利用資金制度、機制和手段獲取資源。企業資本上市提高了資本流動性,同時企業未來價值“接近”現階段,使企業資本增值的初始封閉流動性;保留制度可以整合企業聲譽和品牌價值;一些人利用國有企業改制的機會,低估國有資產特別是無形資產,通過入股、合資等方式,從國有企業非法集資。
產品融資,利用產品技術或市場能力整合其他資源。大而全、小而全不僅是計劃經濟時代投資管理體制僵化的表現,一些產品生產者仍有這種封閉的投資管理思想來組織產品管理。一個好的產品有兩個典型的例子——先進的技術和大的市場。先進技術的配套生產條件和佔領市場的配套管理條件一時還不完善。先進的技術不能成為一種受歡迎的商品,本質上就等於落後的技術,不能佔領市場的產品本質上就是沒有市場的產品。此外,企業在項目投資時要注意投資順序,對融資子項目進行優先排序。
Ⅸ 融資與股權比例應該怎麼計算
舉個例子分析吧,比較好理解。
情景分析
項目是比較優秀的,估值一直在上升,下一輪正式融資N的估值必然節節攀升,股東Z的比例會在下一輪估值中被稀釋,要想保持不變,就要在之前將比例提升。項目方讓股東Z增資相當於定向增資,由於股東Z比例增加,相當於將其他的股東比例稀釋。按低於下一輪正式融資的估值,則體現項目方對股東Z的誠意。
思考過程
為便於表述,先假設一些參數如下:
z 股東Z在當前所佔的股份比例(也就是需要保持的比例)
X 股東A需要增資的額度
P 針對股東Z融資後的估值
V 正式下一次融資N的融到資金
N 正式下一次融資N後的估值
估值方式
估值方式有兩種,前估值和後估值,本次採用融資結束後的估值方式計算,估值後再融資於此類似,可能要重新考慮。
後估值計算
注:
比例計算可採用:原比例x稀釋比例+新增比例 或採用 (融資時股權價值+增資)/融後估值
對正式的N輪股權價值為 (((P-X)z + X)/P)(N-V) 即融資前的股權比例x融資前的估值
融資後的比例 (((P-X)z + X)/P)(N-V) /N 其中 (N-V)/N 即稀釋比例
比例不變
(((P-X)z + X)/P)(N-V) /N = z
對方程求解:
X = (z/(1-z))P(V/(N-V))
前估值計算
同樣:
((Pz+X)N/(P+X) )/(V+N) = z
求解 X = zVP/(N-z*(V+N))
前估值方式,相對稀釋較小,因此需要的增資比例較少。
Ⅹ 企業融資的股權出讓比例最好低於百分之多少
企業融資的股權出讓比例,最好低於百分之三十三。
67%的股權為絕對控股
51%的股權是相對控股
34%的股權為保守防禦型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