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港珠澳大橋不搞成海底隧道這樣成本低又好看
這要考慮經濟,還有地理環境,主要是地理環境
2. 港珠澳大橋投資1000多億,你知道都是誰出的錢嗎
說到港珠澳大橋,相信小夥伴們一定都不陌生,這是我們國內最長的一座跨海大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海上跨海大橋,它還屬於國家級的超級工程,整座大橋耗時8年投資了1000多億才建造完工,它的建成標志著中國橋梁技術又上升了一個台階,獲得了外國專家的認可,目前我們國家在橋梁建設方面屬於世界領先水平,不過我們也很好奇,這座大橋總投資達到了1000多億人民幣,這么大的數目,那麼這些錢到底是誰出的呢?國內還是港澳地區呢?看完長見識了。
最後校長總結一下,港珠澳大橋總投資1269億,這里的錢主要是由大陸政府、港澳地區、以及融資來解決的,看完小夥伴們是否明白了呢?最後校長也提醒一下大家,如果我們開車自駕游去香港,要想上港珠澳大橋就必須得同時擁有港澳地區和大陸地區的駕駛證和車牌,不然就只能乘坐跨境大巴往返了哦。
3. 港珠澳大橋為什麼要在中間建海底隧道而不全建成橋
因為這樣既不會影響到飛機的飛行,也不會影響到輪船的運輸。
港珠澳在沒通車之前,幾乎都是通過輪船來進行運輸貨物。而港珠澳大橋建立之後,這個航道也是不能夠直接被截掉的。於是就出現了在港珠澳大橋中間的位置,設立了一段海底隧道。這樣既不會影響到飛機的飛行,也不會影響到輪船的運輸。
(3)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融資渠道擴展閱讀
港珠澳大橋東起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向西橫跨南海伶仃洋水域接珠海和澳門人工島,止於珠海洪灣立交;橋隧全長55千米,其中主橋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 工程項目總投資額1269億元。
2018年12月1日起,首批粵澳非營運小汽車可免加簽通行港珠澳大橋跨境段。
港珠澳大橋因其超大的建築規模、空前的施工難度和頂尖的建造技術而聞名世界, 獲2019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大橋項目總設計師是孟凡超, 總工程師是蘇權科,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是林鳴。
4. 海里都是水,珠港澳大橋是如何修建海底隧道的
伴隨著我國基建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內的各項基礎設施也在逐步完善,尤其是前段時間通車的港珠澳大橋,更是堪稱世界級的超級工程。
不得不說,咱們中國的工程師們實在是太牛了!他們應該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大家覺得呢?
5. 港珠澳大橋到底怎麼轉變車道的,什麼在海底隧道轉換車道,看不懂百度的解釋,可以通俗形象的解釋一下嗎
具體的做法就是在大橋的香港和澳門所有出入口接線處架設立交橋改變行駛方式,香港和澳門的車輛在進入大橋之前要通過立交橋轉換車道才能到達港珠澳大橋上,之後自然就從靠左行駛改變成靠右行駛的開車方式了。
如圖標示黃色箭頭是左側行駛變為右側行駛,紅色箭頭是右側行駛變為左側行駛。
6.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是直接沉管還是先填海後盾構
昨天下午,港珠澳大橋的最後一個大部件「海底隧道最後一根沉管」完成澆注,意味著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建設進入沖刺期。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由33根沉管對接而成,完成澆注的是最後一根,單體重量達到了8萬噸,比我國的航空母艦遼寧艦還要重。
剛剛完成建造的最後一根沉管從今年的9月開始建造,歷時4個月的時間。一根8萬噸的沉管由超過40萬根近1萬噸的鋼筋和7萬噸混凝土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