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書有介紹私人銀行業務雜志呢
1、《走進私人銀行》
什麼是私人銀行?國外私人銀行的登陸,為什麼引起了國內金融實務界的高度關注?私人銀行離中國有多遠?隨著國內居民家庭財富的積累,特別是高收入群體的不斷發展壯大,私人銀行服務必將成為中外資銀行爭奪的焦點,國內私人銀行服務也必將在未來幾年內得到迅猛發展。本書資料翔實、內容豐富,盡量擯棄深奧晦澀的學術用語,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介紹國際私人銀行的經營狀況,以最新的資訊數據解剖私人銀行的最新發展態勢。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是來自金融實務界的研究人員對中國發展私人銀行服務的理性思考。
私人銀行是以財富管理為核心,面向富裕人士所提供的頂級專業化的一攬子金融服務。本書著重介紹了:瑞銀集團、匯豐集團、花旗銀行等10家當前國際領先的代表性私人銀行的經營實踐;國際私人銀行業的產品服務、業務流程、組織體系以及管理方式;國際私人銀行的經營狀況和最新發展態勢;中國零售銀行業的發展脈絡以及構建中國私人銀行服務體系的基本思路等。
本書理論與實踐相貫通,是來自金融實務界的研究人員對中國發展私人銀行服務的理性思考。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私人銀行服務概況
第一節私人銀行的定義
第二節私人銀行的服務對象
第三節私人銀行的核心業務
第四節私人銀行的服務體系
第五節私人銀行與一般零售銀行業務的區別
第二章私人銀行服務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瑞士私人銀行業的發展與演進
第二節歐洲電子私人銀行業的發展
第三節私人銀行服務的發展趨勢
第三章瑞銀集團及其私人銀行服務
第一節瑞銀集團概況
第二節瑞銀集團的成長與發展
第三節瑞銀集團的財富管理
附錄
第四章瑞士信貸集團及其私人銀行服務
第一節瑞士信貸集團成長概況及其技術變革
第二節瑞士信貸集團的「一個銀行(OneBank)」戰略
第三節瑞士信貸集團的私人銀行服務
附錄
第五章百達銀行及其私人銀行服務
第一節百達銀行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百達銀行私人銀行服務
第三節百達銀行的家庭辦公室
第六章匯豐集團及其私人銀行服務
第一節匯豐集團的成長與發展
第二節匯豐集團對私人銀行業務的整合
第三節匯豐集團旗下的幾家私人銀行
附錄
第七章德意志銀行及其財富管理
第一節德意志銀行簡介
第二節德意志銀行財富管理的總體概況
第三節德意志銀行私人財富管理部對財富管理的認知
第八章花旗集團及其財富管理
第一節花旗集團簡介
第二節花旗集團個人金融業務的特點
第三節花旗集團的財富管理
附錄
第九章亞洲私人銀行服務
第一節韓國最佳私人銀行——韓亞銀行
第二節印度最佳私人銀行——ICICI銀行
第三節恆生銀行財富管理
第四節渣打銀行財富管理
第十章私人銀行服務與傳統銀行理論審視
第一節銀行的基本職能:是融資中介,還是資金流動的管道?
第二節銀行的契約性質:是市場契約還是關系契約?
第三節銀行的治理邏輯:是股東邏輯還是利益相關者邏輯?
第十一章中國零售銀行業務的興起與發展
第一節中國零售銀行業務發展概況
第二節個人理財業務:零售銀行業務發展的主攻方向
第三節中國零售銀行業務發展的經濟金融背景
第十二章私人銀行離中國有多遠?
第一節中國的高收入群體
第二節中國都市高收入群體理財行為與趨向
第三節中國缺失真正的私人銀行服務
第十三章加快發展中國私人銀行服務
第一節銀行層面:幾方面多管齊下
第二節政府層面: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第三節社會層面:樹立家庭投資新理念
附錄A《歐洲貨幣》2004年度最佳私人銀行排行榜
附錄B書中專有詞彙中英文對照
銷售地址http://book.yoyobao.com/68711/
2、《全球私人銀行業務管理》
簡介
提高乃至僅僅是維持水平都不可能單純依靠金融市場的表現來實現。許多理財業者的應對戰略是不斷地變化,變動的節奏正在加快,幾乎每周都有新方案出現。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理財業者繪制一張海圖,以助其通過這一全新的、日益洶涌的波濤。作者意在対那些關乎成敗的關鍵問題,但產江試圖涵蓋財富管理的所有方面。沿此思路,作者希望能吹去一些籠罩著理財業的迷霧。值得欣慰的是,展望未來,這一行業的內在基礎依然堅實,財富管理業仍然有厚利可圖。同時,應該清楚的是,私人銀行業和理財業的管理將更非易事。
本書全面介紹了私人銀行業務,引人入勝。作者還對理財市場進行了強有力的分析。本書在整體發展、當前經濟效益、競爭狀況,以及未來的增長領域等諸多方面,為財富管理業提供了綜合指南。本書也是幫助理財業者繪制一張海圖,以助其通過這一全新的、日益洶涌的波濤。
② 私人銀行服務的主要業務
私人銀行服務最主要的是資產管理,規劃投資,根據客戶需要提供特殊服務,也可通過設立離岸公司、家族信託基金等方式為顧客節省稅務和金融交易成本。因此私人銀行服務往往結合了信託、投資、銀行、稅務諮詢等多種金融服務。該種服務的年均利潤率可達到35%,遠高於其他金融服務。
此外通過私人銀行服務,客戶也可以接觸到許多常人無法購買的股票、債券等。而私人銀行服務的客戶們往往可以擁有投資一些私人有限公司的機會,並獲得許多優先購買IPO的機會。私人銀行服務最早由幾家大型的國際金融公司和銀行提供,目前最大的私人銀行服務提供者是瑞士銀行,瑞士也是世界私人銀行服務最發達的國家。此外包括JP摩根、摩根史坦利、花旗銀行、高盛、匯豐等著名金融機構也提供此類服務,美林公司是私人銀行服務贏利最高的企業。
③ 高大上的私人銀行是怎樣的體驗
中國農業銀行私人銀行是國內第二傢具有專營金融許可證的私人銀行。自2010年成立以來,逐步建立起有效的私人銀行客戶服務模式,形成了完善的私人銀行產品和服務體系,打造了一支具有較強專業服務能力的精英隊伍,服務覆蓋全國主要經濟區域和重要中心城市,在金融同業中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
業務迅速發展。私人銀行客戶數量快速增長,截至2013年9月末,全行私人銀行客戶達4.7萬戶。
產品銷售規模日益增長。私人銀行專屬產品募集規模逐年翻番,客戶產品需求得到滿足。
經營機構逐步增加。農業銀行轄屬分行私人銀行由成立之初的12家增加到目前20家,經營機構由東部沿海地區逐步擴展至全國主要經濟區域。
服務范圍不斷延伸。今年以來,農業銀行又將私人銀行服務延伸至未設私人銀行的分行,在個人高端客戶服務中的作用日益顯現。
客戶維護更趨專業化。「1+1+N」私人銀行客戶服務模式初步形成,實現「一個客戶經理、一個理財顧問、一個專屬方案」的服務目標。
細分客戶基礎上制定的個性化服務方案受到客戶普遍歡迎。根據行業、職業、身份等特徵,將私人銀行客戶細分為傳統行業企業主、新興行業企業主、上市公司股東等十類,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產品不斷豐富。建立起私人銀行獨有產品線,私人銀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更好滿足。投資類產品涵蓋銀行理財、信託計劃、基金專戶等類型。融資類產品推出了個人股東股票收益權理財業務,既滿足了上市公司股東融資需求,又滿足了私行客戶投資需求,同時,還推出了信託融資、股權融資等第三方融資產品滿足客戶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特色服務日臻完善。跨境金融服務穩步推進,成功為私人銀行頂級客戶提供境外投融資、資產配置等服務。
上市公司股東綜合金融服務成效明顯,已為多家上市公司提供包括限售股解禁、稅務咨詢、資產配置等在內的綜合金融服務。
增值服務體系逐步完善,與多家境內外知名星級酒店、權威醫療機構、高端旅行等各類服務商合作,形成了出行管家、健康管家、休閑管家、品鑒管家、社交管家等五大類增值服務。
高品質客戶活動獲得客戶認可,先後舉辦了財富管理沙龍、文化體驗、系列品鑒等多種類型的高品質客戶活動。
當前,農業銀行私人銀行已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制定了新的三年發展規劃,著力構建更為科學合理的個人高端客戶「四位一體」的分層營銷服務體系,致力於將私人銀行打造成為個人高端客戶產品研發和服務中心。
④ 求助!中國私人銀行的市場分析寫論文用的,像客戶的心理分析,市場細分什麼的都可以啊
【摘要】私人銀行(Private Banking)是專門面向富有階層的個人財產
投資與管理服務,根據客戶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務。隨著 20 多
年來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我國的居民私人財富不斷積累,中國內地
擁有百萬美元金融資產的家庭數量已從2001年的12.4萬上升到2006年
底的31萬,躍居全球第五。個人財富的劇增、綜合的高端理財服務需
求促使私人銀行業務在中國的發展。目前已有多家外資銀行逐漸在中國
開展此項業務。本為以中國大陸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其與香港的市
場,分析私人銀行業務在中國發展的空間、潛力,進行可行性分析。
私人銀行(Private Banking)是專門面向富有階層的個人
財產投資與管理服務,根據客戶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務。
服務涵蓋資產管理、投資、信託、稅務及遺產安排、收藏、拍賣
等廣泛領域,由專職財富管理顧問提供一對一服務及個性化理財
產品組合。私人銀行業務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1)進入門檻高。
私人銀行業務的進入門檻較高。從已有的資料看,開戶「門檻」最
低為50 萬美元,最高為500 萬美元,且有些銀行在不同地區的規
定不同。(2)服務個性化。為滿足頂級富裕階層的各種需求,私
人銀行業務的個性化特徵非常突出,強調產品與服務的深度和廣
度。(3)私人銀行面對的客戶,大多坐擁億萬財富,協助管理如
此龐大的財富,自然要求保證其私密性。
香港的私人銀行業務發展已趨於成熟,從地區發展看,亞洲
或亞太區內,除日本外,在私人銀行業務處於領先地位的地方是香
港及新加坡。香港作為目前亞太區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私人銀
行及資產管理一直是金融業一項重要的內容。香港一直是亞洲最多
富人、尤其是華裔富商選擇居住的主要地方,同時也因免資產增值
稅、利息稅及低遺產稅等原因吸引了不少周邊的財富流入,因此也
是亞洲地區最大的私人銀行離岸市場。估計目前在香港營運的私人
銀行管理的資產總額達3000 億美元。而當前中國大陸的私人銀行
業務剛剛起步,2005 年9 月,美國國際集團(AIG)旗下的著名私人
銀行瑞士友邦銀行,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代表
處,這也標志著外資私人銀行正式進入中國。國內也有幾家銀行如
招商銀行也相繼開展私人銀行業務。但中國大陸的市場前景如何,
是否真的具備私人銀行業務開展的條件,下面本文將通過比較中國
大陸和香港的一些基本情況,來分析中國市場的可行性.
(一)中國大陸富裕人士基本情況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質的飛躍。GDP 從
1997 年的3624.1 億元增長至2006 年的209407 億元,增加了57.
7 倍。人均GDP 從1978 年的379 元增長到2006 年的15930.7 元,
增加了40.1倍。美林集團和凱捷咨詢聯合發布的《亞太區財富報
告2007》顯示亞太地區富裕人士的財富總值達8.4 萬億美元;中
國大陸與日本占亞太地區富裕人士財富總值的64%。中國富裕人
士財富總值居第二位,總值達17,300 億美元,所佔比率達20.
6%,僅次於日本;香港的富裕人士財富總值排名第四,財富總值
為460 億美元。 富裕人士人數排名第六,06 年增長為12.2%。中
國大陸成為九個研究對象中的第二大富裕人士及財富之集中地。
同時,《亞太區財富報告2007》顯示香港和中國大陸06 年富裕人
士財富總值分別排名第二、第四。而富裕人士平均凈資產分別列
居第一、第二,均值超過5 百萬美元。中國大陸和香港富裕人士
的財富集中度都較高。中國的34.5 萬富人擁有 17,300 億元的
資產,超富裕人士占該市場富裕人士總人數,中國為1.44%,集
中度僅次於香港(1.53%),高於新加坡(1.39%)。並且,中國70%
以上的富裕客戶都集中在中國五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
圳、杭州),而私人銀行業務本身的特點就是從中心城市向衛星城
鎮輻射。由以上數據表明,富裕人數之多,財富總量之大,完全
可以和香港市場相比,中國大陸完全可以開展私人銀行業務。
(二)財富來源及人口結構特徵
中國大陸富裕人士財富的主要來源是企業經營和員工配股,
年齡集中在41-55 歲,男女比率大約為2:1。香港富裕人士財富
的主要來源是企業經營和繼承,年齡集中在41-55歲和56-70歲,
男女比率約為2:1。在這些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大陸與香
港的富裕人士背景還是非常相似的。
財富來源不同,決定了富裕人士對於投資的傾向。據調查,
財富來源是通過繼承,他們的投資組合結構與策略較為復雜,會
偏好採取低風險的投資方式。財富來源於企業經營權或收入所得
的,通常會把很高比例的財富放在其企業上,因此需要的極強的
變現。同時,這些富裕人士對於投機性投資、創業投資與私募股
權也較勇於嘗試。資深富裕人士的態度則比較保守。
(三)富裕人士投資傾向
在中國大陸,保值型產品受到高收入群體的特別青睞,房地
產是高收入者最青睞的產品。調查結果表明,房地產、子女教育
基金、股票、保險儲蓄、國債等列前6 位。房地產以14.78% 的比
例成為最受青睞的投資產品,但是其比例與排在後面的幾個產品
差距並不是很大。這說明高收入群體在投資上傾向於保值型產品,
顯示出其成熟的心態和投資的理性,同時說明其投資並不是只投
資與一種產品,而是能很好的兼顧多種產品。此外,子女教育基
金排在第二位,說明高收入群體比較重視財富在代際之間的傳承,
表明高收入群體在投資收益、流動性與其線組合的合理性方面的
綜合考慮在增強,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他們對理財投資專業性的
需求。《亞太區財富報告2007》顯示06 年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富裕
人士投資傾向類似,香港和中國大陸大部分富裕人士主要投資於
股票和房地產,另外另類投資的比率也呈上漲趨勢。
由上述幾點可以看到,中國大陸在很多方面都具備和香港一
樣的條件,並且在市場空間上中國大陸具有更大的市場前景。中國
大陸財富的劇增,個人富裕人士量和質的變化,富裕人士的投資傾
向,私人銀行業務在中國大陸開展完全具有可行性。 同時,金融市
場的不斷完善也給私人銀行業務在我國發展提供了必備的基礎。經
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由貨幣市場、債券市場、
股票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和期貨市場等構成的,具有交易場
所多層次、交易品種多樣化和交易機制多元化等特徵的金融市場體
系。2006年,我國金融市場在產品創新和制度建設的推進下保持了
快速健康發展,市場運行平穩。金融市場創新繼續穩步推進,已有
創新產品發展迅速;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市場涵蓋面和影響力
不斷增強;金融市場改革進展順利,市場功能日趨深化;金融市場
結構不斷優化,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通過對我國的市場分析,可見私人銀行業務在我國已經具備
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不過私人銀行業務對於我國來說是一個新鮮
業務,我國的商業銀行如何來做大做強這項業務呢?就我國目前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現狀而言,要從個人理財業務過渡到現代私人
銀行理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要加快我國私人銀行業務的發展,
應考慮重點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加強法律建設力度,為私人銀行業務發展打造良好的
法律基礎。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是私人銀行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其次,要加強監管,私人銀行業務為客戶提供的金融產品是
基於委託代理關系的,應當建立健全較為完善的內控制度體系。
然後,進一步加強金融市場改革,加強金融市場產品創新優
化金融市場結構,推進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建設。
最後,在業務方面,可以借鑒香港私人銀行快速發展的經
驗。要摒棄傳統的經營理念,樹立全新的服務意識;打造我國
私人銀行業務的全新經營理念,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金融產品
品牌;加快私人銀行業務的專業人才培養,建立一支產品經理
隊伍。
作者:李虹;劉宇興
載自: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