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企業融資能力
企業融資能力是指在一定的經濟金融條件下,一個企業可能融通資金的規模大小。是持續獲取長期優質資本的能力,要能多渠道、低成本融資,要能從國內、國外融資; 企業融資能力是企業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融資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然而只有企業在快速成長之後還能夠「安全著陸」的企業才是真正的融資贏家。 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分析 一、中小企業融資能力缺陷 (1)中小企業固定資產不足。 企業融資可分成以信用為基礎的融資和以資產為基礎的融資。為了規避風險,資金供給方越來越青睞於以資產為基礎的融資活動,特別是對超過1年以上的長期融資時,抵押或擔保成為普遍的融資方式。我國中小企業目前的現狀是固定資產比重偏低,說明我國中小企業中長期貸款融資較為困難。 (2)中小企業流動比率偏低。 流動比率衡量的是企業變現流動資產以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反映的是短期融資能力。流動比率越高,企業能實現的資金需求量越大,二者成正比。中小企業的固定資產比率低於大型企業;同時,中小企業本身的固定資產比率也遠遠低於其流動資產比率。中小企業融資主要以短期融資為主,相對於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的流動比率比大型企業要低,中小企業資產流動性可想而知,中小企業面臨很大的資金運轉不靈的風險。 (3)流動資產結構不合理。 在流動資產內部,各種流動資產的變現能力也是不同的,因而不同的流動資產構成,將影響整體流動資產的變現能力,企業流動資產的構成也可反映企業短期融資能力。流動資產結構主要是用應收賬款與存貨比來反映。根據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的存貨與應收賬款之比比大型企業高,相對而言,中小企業的短期融資能力較弱。 二、中小企業融資建議 (1)拓寬間接融資渠道。銀行貸款是世界各國間接融資的最主要渠道。建立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加強面向中小企業的金融體系建設。目前應著手作好以下工作:首先,重塑商業銀行的市場定位,將金融支持的重點轉向支持城市中小企業和當地經濟的發展,在城市商業銀行設立中小企業信貸部門,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制度。其次,嚴格按合作制原則規范農村信用合作社運作,積極推動鄉鎮企業與農村信用社發展緊密型合作關系,以提高信用社對鄉鎮企業的金融支持能力;改變現行貸款審批程序,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的授信體制、政策和程序。再次,強化對國有商業銀行中小企業信貸部門的業務指導與檢查監督,確保國有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國有商業銀行機構、網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優勢,建立中小企業信息庫,為中小企業提供行業分析、決策咨詢服務。最後,研究組建政策性中小企業專業銀行,協助中小企業改善財務結構,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2)建立公正、開放、多層次的資本市場。 發展多層次、多元化的資本市場,尤其是通過這些證券交易市場來擴大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能進一步加快中小企業的發展進程。一個完善的資本市場應能覆蓋不同發展規模的企業,滿足各類企業不同數量的融資要求和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方式,以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所以應該盡快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資本市場以適應不同規模企業發展的融資要求。建立起成本較為低廉、准人標准較為寬松的二板市場與地方櫃台交易市場,允許有條件的中小企業,特別是中小高科技企業進入證券市場融資,將加速中小企業的發展。編輯: 陳金康
Ⅱ 企業籌資和支付能力的財務指標有哪些
企業籌資和支付能力的財務指標主要包括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1)流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存在一個問題它是基於EBIT的。但在計算EBIT時非現金項目折舊已經被減去因而EBIT不能真正度量可用於支付利息的現金有多少。因此定義現金對利息保障倍數來准確度量公司的付息能力。
企業籌資和支付能力的財務指標主要包括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短期償債能力指標:(1)流動比率=;因為流動資產和負債原則上會在未來12個月內轉換成現金,因此流動比率短期流動性的一個計量指標。對於短期的債權人來說,流動性比率越高越好。對於公司來講,高的流動比率意味著流動性充足,但它也意味著公司沒有高效的管理現金或者是短期資產。一般情況下,健康的公司的流動比率要大於1。(2)速動比率=;它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變現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由於存貨通常是流動性最弱的流動資產,同時它的市場價值也不易准確度量,所以減去它能更好的衡量企業的短期流動性。(3)現金比率=;現金比率只量度所有資產中相對於當前負債最具流動性的項目,因此它也是三個流動性比率中最保守的一個。長期償債能力指標:(1)債務比率=;揭示公司的財務杠桿比率。(2)利息保障倍數=;指企業生產經營所獲得的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支付負債利息能力的指標。企業生產經營所獲得的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相比,倍數越大,說明企業支付利息費用的能力越強。(3)現金對利息保障倍數=;利息保障倍數存在一個問題,它是基於EBIT的。但在計算EBIT時,非現金項目折舊已經被減去,因而EBIT不能真正度量可用於支付利息的現金有多少。因此定義現金對利息保障倍數來准確度量公司的付息能力。
Ⅲ 如何從公司財務報表中分析出融資情況,需要計算哪些財務指標
可用過計算財務報表中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流量比率等分析融資情況。
一、短期償債能力比率
1、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資本-長期資產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4、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
5、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流動負債
二、長期償債能力比率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3、權益乘數=資產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4、長期資本負債率=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股東權益)
三、總債務流量比率關系
1、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
2、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利息費用
3、現金流量債務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債務總額
(3)企業融資能力財務比率擴展閱讀
例如:某公司2017年12月31日流動資產合計3600萬元,其中貨幣資金250萬元,交易性金融資產45萬元,應收票據40萬元,應收賬款2100萬元,預付賬款60萬元,其他應收款120萬元,存貨580萬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240萬元,其他流動資產165萬元。
另得知其流動負債總額為1600萬元。該公司2017年末各項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營運資金=3600-1600=2000萬元
流動比率=3600÷1600=2.25
速動比率=(250+45+40+2100+120)÷1600=1.60
現金比率=(250+45)÷1600=0.184
通過計算我們看出該公司雖然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較高,但現金比率偏低,說明該公司短期償債能力還是有一定風險,應縮短應收賬款回收期,加大催賬力度,以加速應收賬款資金的周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財務分析
Ⅳ 應用哪些財務比率分析一個企業的財務與經營狀況
一、財務比率可以評價某項投資在各年之間收益的變化,也可以在某一時點比較某一行業的不同企業。財務比率分析可以消除規模的影響,用來比較不同企業的收益與風險,從而幫助投資者和債權人作出理智的決策。 二、財務報表比率分析框架 1.清償能力比率。是衡量公司償還短期債務能力的比率。清償能力比率是對短期債務與可得到的用於償還這些債務的短期流動資金來源進行的比較。 (1)流動比率。顯示公司用其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是最常用的清償能力比率。其計算公式為: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反映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的權益越有保證。一般認為2∶1的比例比較適宜。但是流動比率也不能過高,過高則表明公司流動資產佔用較多,會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司的獲利能力。 (2)酸性測試比率,也稱速動比率。表示公司用變現能力最強的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酸性測試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2.財務杠桿比率。反映公司通過債務籌資的比率。 (1)產權比率。反映由債權人提供的負債資金與所有者提供的權益資金的相對關系,以及公司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其計算公式為: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產權比率表示,股東每提供一元錢債權人願意提供的借款額。在通貨膨脹加劇時期,公司多借債可以把損失和風險轉嫁給債權人;在經濟繁榮時期,公司多借債可以獲得額外利潤。 (2)資產負債率。反映債務融資對於公司的重要性。其計算公式為: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資產負債率與財務風險有直接關系:資產負債率越高,財務風險越高;反之,資產負債率越低,財務風險越低。 (3)長期負債對長期資本比率。反映長期負債對於資本結構(長期融資)的相對重要性。其計算公式為:長期負債對長期資本比率=長期負債÷長期資本。長期資本是所有長期負債與股東權益之和。 3.保障比率。是將公司財務費用和支付及保障它的能力相聯系的比率。利息保障比率表示公司支付利息費用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利息保障比率=息稅前利潤(EBIT)÷利息費用,或=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利息費用。折舊和攤銷是按照權責發生制對以前發生的支出的調整,實際上仍然屬於本年的現金流量,也可以用來支付利息費用。因此,筆者認為,採用EBITDA比採用EBIT更為精確。 4.周轉率。是衡量公司利用其資產的有效程度的比率。 (1)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公司應收賬款的質量和公司收賬的業績,說明應收賬款年度內變現的次數。其計算公式為:應收賬款周轉率=年銷售凈額÷應收賬款。 (2)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又稱平均收現期。其計算公式為: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一年中的天數÷應收賬款周轉率,或=(應收賬款×一年中的天數)÷年賒銷金額。應收賬款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這兩個比率與公司的信用政策環境有密切聯系。應收賬款周轉越快,銷售實現距離實際收到現金的時間就越短,但過快的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與過短的平均收現期可能意味著過於嚴厲的信用政策。賬面上應收賬款余額很低,卻可能使銷售額和相應的利潤大幅度減少。 (3)應付賬款周轉率。其計算公式為:應付賬款周轉率=年賒購金額÷應付賬款。 (4)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又稱平均付現期。其計算公式為:應付賬款周轉天數=一年中的天數÷應付賬款周轉率,或=(應付賬款×一年中的天數)÷年賒購金額。 (5)存貨周轉率。其計算公式為: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存貨。 (6)存貨周轉天數。其計算公式為:存貨周轉天數=一年中的天數÷存貨周轉率,或=(存貨×一年中的天數)÷銷售成本。存貨周轉越快,表明存貨越具有流動性。但過快的周轉速度可能是存貨佔用水平過低或存貨頻繁發生缺貨的信號。 (7)營業周期。是從外購承擔付款義務到收回因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而產生的應收賬款的這段時間。其計算公式為: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營業周期的長短是決定公司流動資產需要量的重要因素。較短的營業周期表明對應收賬款和存貨的有效管理。 (8)現金周期。其計算公式為:現金周期=營業周期-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分析現金周期必須注意,該指標既影響公司經營決策又影響公司財務決策,並且人們可能忽略對這兩種決策的錯誤管理。例如不及時付款,損失了公司信用,卻能直接縮短現金周期。 (9)總資產周轉率。表示公司利用其總資產產生銷售收入的效率。其計算公式為: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凈額÷總資產。 5.盈利能力比率。 (1)毛利率。是公司的銷售毛利與銷售凈額的比率。銷售毛利是指銷售凈額減去銷售成本的余額。銷售凈額為銷售收入扣除銷售退回、銷售折扣及折讓的差額。其計算公式為: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銷售凈額-銷售成本)÷銷售凈額。毛利率是商品流通企業和製造業反映商品或產品銷售獲利能力的重要財務指標。商品流通企業商品的銷售成本為商品的進價成本,而在製造業則為產品的生產或製造成本。當毛利扣除經營期間費用後即為經營利潤。可見,毛利率反映了公司產品或商品銷售的初始獲利能力,保持一定的毛利率對公司利潤實現是相當重要的。 (2)銷售利潤率。是利潤額占銷售收入凈額的百分比。該指標表示,公司每銷售一元錢產品所獲取利潤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銷售利潤率=利潤額÷銷售收入凈額。運用該比率進行分析時,利潤額習慣上使用利潤總額,但由於利潤總額不僅包括銷售利潤,而且包括投資收益及營業外收支等,造成分子和分母計算口徑的差異。所以筆者建議,採用狹義的銷售利潤,這樣得到的實際上是主營業務利潤率,它是衡量一個公司能否持續獲得利潤能力的重要指標,對管理層決策更有價值。 (3)投資回報率。是衡量公司綜合效率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投資回報率=稅後凈利÷資產總額=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 (4)權益報酬率。反映股東賬面投資額的盈利能力。權益報酬率=稅後凈利÷股東權益=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投資回報率×權益乘數。
Ⅳ 財務比率公式
A.償債能力分析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償債能力。一般認為生產企業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是2。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一般認為是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帳款數額和存貨周轉速度。 速動比率 =(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由於種種原因存貨的變現能力較差,因此把存貨從流動資產種減去後得到的速動比率反映的短期償債能力更令人信服。一般認為企業合理的最低速動比率是1。但是,行業對速動比率的影響較大。比如,商店幾乎沒有應收帳款,比率會大大低於1。影響速動比率的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應收帳款的變現能力。 保守速動比率(超速動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帳款)/流動負債 進一步去掉通常與當期現金流量無關的項目如待攤費用等。 現金比率 =(貨幣資金/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反應了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 應收帳款周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應收帳款 表達年度內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如果周轉率太低則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 360天/應收帳款周轉率 表達年度內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天數。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B.資本結構分析
股東權益比率 = 股東權益總額/資產總額×100% 反映所有者提供的資本在總資產中的比重,反映企業的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一般來說比率高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比率低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 資產負債比率 = 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反映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得來的。 資本負債比率 = 負債合計/股東權益期末數×100% 它比資產負債率這一指標更能准確地揭示企業的償債能力狀況,因為公司只能通過增加資本的途徑來降低負債率。資本負債率為200%為一般的警戒線,若超過則應該格外關注。 長期負債比率 = 長期負債/資產總額×100% 判斷企業債務狀況的一個指標。它不會增加到企業的短期償債壓力,但是它屬於資本結構性問題,在經濟衰退時會給企業帶來額外風險。 有息負債比率 =(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股東權益期末數×100% 無息負債與有息負債對利潤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直接減少利潤,後者可以通過財務費用減少利潤;因此,公司在降低負債率方面,應當重點減少有息負債,而不是無息負債,這對於利潤增長或扭虧為盈具有重大意義。在揭示公司償債能力方面,100%是國際公認的有息負債對資本的比率的資本安全警戒線。
C.經營效率分析
凈資產調整系數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 = (股東權益-3年以上的應收帳款-待攤費用-待處理財產凈損失-遞延資產)/ 普通股股數 減掉的是四類不能產生效益的資產。凈資產調整系數越大說明該公司的資產質量越低。特別是如果該公司在系數很大的條件下,其凈資產收益率仍然很高,則要深入分析。 營業費用率 = 營業費用 / 主營業務收入×100% 財務費用率 = 財務費用 / 主營業務收入×100% 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指標。 三項費用增長率 =(上期三項費用合計-本期三項費用合計)/ 本期三項費用合計 三項費用合計 = 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三項費用之和反應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如果三項費用合計相對於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加(或減少)則說明企業產生了一定的變化,要提起注意。 存貨周轉率 = 銷貨成本×2/(期初存貨+期末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 = 360天/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天數)表達了公司產品的產銷率,如果和同行業其它公司相比周轉率太小(或天數太長),就要注意公司產品是否能順利銷售。 固定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固定資產 該比率是衡量企業運用固定資產效率的指標,指標越高表示固定資產運用效果越好。 總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該指標越大說明銷售能力越強。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一般當產品處於成長期,增長率應大於10%。 其他應收帳款與流動資產比率 = 其他應收帳款/流動資產 其他應收帳款主要核算與生產經營銷售活動無關的款項來往,一般應該較小。如果該指標較高則說明流動資金運用在非正常經營活動的比例高,就應該注意是否與關聯交易有關。
D.盈利能力分析
營業成本比率 =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在同行之間,營業成本比率最具有可比性,原因是原材料消耗大體一致,生產設備及工資支出也較為一致,發生在這一指標上的差異可以說明各公司之間在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技術優勢及勞動生產率等方面的狀況。那些營業成本比率較低的同行,往往就存在某種優勢,而且這些優勢也造成了盈利能力上的差異。相反,那些營業成本比率較高的同行,在盈利能力不免處於劣勢地位。 營業利潤率 =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銷售毛利率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稅前利潤率 = 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稅後利潤率 = 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這幾個指標都是從某一方面反應企業的獲利能力。 資產收益率 = 凈利潤×2/(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100% 資產收益率反應了企業的總資產利用效率,或者說是企業所有資產的獲利能力。 凈資產收益率 = 凈利潤/凈資產×100% 又稱股東權益收益率,這個指標反應股東投入的資金能產生多少利潤。 經常性凈資產收益率 = 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股東權益期末數×100% 一般來說資產只能產生「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所以用這個指標來衡量資產狀況更加准確。 主營業務利潤率 =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一個企業如果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主營業務利潤率處於同行業前列並保持穩定十分重要。但是如果該指標異忽尋常地高於同業平均水平也應該謹慎了。 固定資產回報率 = 營業利潤/固定資產凈值×100% 總資產回報率 = 凈利潤/總資產期末數×100% 經常性總資產回報率 = 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總資產期末數×100% 這幾項都是從某一方面衡量資產收益狀況。
E.投資收益分析
市盈率 = 每股市場價/每股凈利潤 凈資產倍率 = 每股市場價/每股凈資產值 資產倍率 = 每股市場價/每股資產值
F.現金保障能力分析
銷售商品收到現金與主營業務收入比率 =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主營業務收入×100% 正常周轉企業該指標應大於1。如果指標較低,可能是關聯交易較大、虛構銷售收入或透支將來的銷售,都可能會使來年的業績大幅下降。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比率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100% 凈利潤直接現金保障倍數 =(營業現金流量凈額-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入+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出)/主營業務收入×100% 營業現金流量凈額對短期有息負債比率 = 營業現金流量凈額/(短期借款+1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100% 每股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股數 每股自由現金流量 = 自由現金流量/股數 (自由現金流量=凈利潤+折舊及攤銷-資本支出-流動資金需求-償還負債本金+新借入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