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教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的利息科目的疑問,謝謝!
本科目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類別和品種,分別「成本」、「利息調整」、「應計利息」、「公允價值變動」等進行明細核算。
可供出售債券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的,應於資產負債表日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本科目(應計利息),按可供出售債券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
你可以通俗的理解為: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屬於可供出售金融的備抵二級科目,此利息要同可供出售債券的本金一同,才可核算,因為是一次性還本付息。。。
Ⅱ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計入投資收益。 2.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
這個應該是教材沒有寫清楚,實際上應該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應當取得」的利息或股利計入「投資收益」。如果是債券,按照權責發生制,應當取得的利息就是按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利息,計入「投資收益」,實際收到的利息與「投資收益」之間的差額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這樣就按實際利率法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調整到了應該的」攤余成本「。
其實」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處理,如果是債券,前面部分和」持有至到期投資「相同,但會多一步,就是在完成上面的處理後,再將其」攤余成本「與公允價值比較,差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從而使其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相同。
但是,下一個資產負債表日,按權責發生制來講,應該根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重新計算實際利率,再進行相關處理,但看教材上面說的是持有期間實際利率保持不變,這個不知為何,是因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相對較短從而為簡單化不去重新計算嗎,還是有別的原因,還望高人指點!
Ⅲ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怎麼計算
不是賬面價值的組成部分。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應收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
貸:銀行存款
Ⅳ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計提利息,高手請進
標題是問利息計提,這個一般是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在資產負債表日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做計提同,借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戶下的應計利息明細賬戶,按可供出售債券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投資收益,差額借記或貸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戶下的利息調整明細賬戶。
具體提問問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如何計算的。
因在12月31日應該已經處理,成本價205萬-12月31日的190萬共15萬,並且講明未確認為減值,那麼實際上當時應該是確認沖減了資本公積,現在3月31日再次減值,做減值處理,就需要將原減值損失從資本公積中轉出並計入資產減值損失,所以,分錄及計算金額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 55萬(從購入時成本價到3月31日公允價的差額,即減值部分)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5萬(12月31日應該已經按公允價值將減值沖減了資本公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 40萬(從12月31日到3月31日再次減值部分)
Ⅳ 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應計利息與應收利息的區別與聯系
區別的:
1.科目級別不同。
應收利息是一級科目 1132 應收利息;
而應計利息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下的一個子科目,是二級科目 150303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
2.反映的內容不同(債券投資的利息,股票投資的計入到應收股利)。
簡單一點說吧,
應收利息是購買債券前應收未收的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應計利息是購買債券後應收的利息。
沒有找到合適的例子,抱歉了。
至於相同點,它們就都是利息羅。
Ⅵ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 借貸方分別表示什麼意思謝謝。
借方表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貸方表示其他綜合收益。
期末公允價值高於此時的賬面價值時,借方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貸方為其他綜合收益。期末公允價值低於此時的賬面價值時,反之即可。
如果是債券投資,期末公允價值高於攤余成本時,借方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貸方為其他綜合收益。如果是低於則反之。
(6)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擴展閱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注意事項
1、企業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應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2、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減值損失,應計入當期損益;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則其形成的匯兌差額也應計入當期損益。
3、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應將取得的價款與該金融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損益;同時,將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公允價值變動累計額對應處置部分的金額轉出,計入投資損益。
參考資料
網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Ⅶ 可供出售金融金融資產減值後,計提利息時如何理解"利息調整"的用意
每次計提利息的時候,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這個科目的賬面價值就會減少???
ABC購入債券是一項投資,站在ABC角度,計提利息的時候相當於這項投資的賬面價值增加,收到應收利息的時候相當於這項投資的賬面價值減少。所以當應收利息是30000(默認收到了),投資收益是24000,賬面價值實際減少了6000。不是每次計提利息可供賬面價值就減少。如果當初購入時候,利息調整在貸方(比如你花100購入面值120債券,做貸記利息調整,相當少錢買多),後面投資收益和應收利息的差額也就是利息攤銷額,會在借方。攤余成本不要死記硬背,了解其實際處理意義的原因,會更好的進行做題。
Ⅷ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處理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處理原則: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加上交易費用構成其入賬成本,並以公允價值口徑進行後續計量。
2、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應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其他綜合收益),在該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
3、可供出售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財務費用)。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其他綜合收益)。
4、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息,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的現金股利,應當在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股利時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等)。
(8)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擴展閱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一般會計分錄: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
如果是股權投資則分錄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買價-已宣告未發放的股利+交易費用)
貸:銀行存款
企業在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會計處理時,還應注意以下方面:
企業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應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應當計入投資收益。
Ⅸ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中,投資收益--利息收入代表什麼
(一)企業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1.股票投資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公允價值與交易費用之和)應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貸:銀行存款等2.債券投資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面值)應收利息(實際支付的款項中包含的利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貸方)貸:銀行存款等(二)資產負債表日計算利息借:應收利息(分期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到期時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貸:投資收益(可供出售債券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借方)(三)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變動1.公允價值上升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公允價值下降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四)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借:應收股利貸:投資收益(五)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日公允價值)貸:持有至到期投資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也可能在借方)(六)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借:銀行存款等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收益(差額,也可能在借方)同時: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從所有者權益中轉出的公允價值累計變動額,也可能在借方)貸:投資收益
Ⅹ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怎樣進行賬務處理
一、企業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1.股票投資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公允價值與交易費用之和)
應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貸:銀行存款等2.債券投資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面值)
應收利息(實際支付的款項中包含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貸方)
貸:銀行存款等
二、資產負債表日計算利息借:應收利息(分期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到期時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
貸:投資收益(可供出售債券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三、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變動1.公允價值上升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公允價值下降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四、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借:應收股利貸:投資收益
五、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日公允價值)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六、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借:銀行存款等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收益(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同時: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從所有者權益中轉出的公允價值累計變動額,也可能在借方)
貸:投資收益「提示」為了保證「投資收益」的數字正確,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要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形成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入「投資收益」。